第二十三章、乌帽子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汉魏文魁最新章节!
不数日,没鹿回等部赎人的牛、羊、马全都送到了,但是勋却并不放人,跟他们说且稍待几日。又两天,小伙子拓拔力微终于抵达前线基地,跟随诘汾进帐拜见是勋。是勋注目观瞧,只见这孩子身量挺高,肩宽腰粗,是个猛将的坯子。他面庞晒得黑里透红,嘴唇上刚长出小丛茸毛,并未髡发(因为还没有经过成人礼),满头微卷的黑发编成长长短短数十条辫子,披散在肩后——倒有点儿象后世南美的某个球星,是谁来着?
力微进帐之后,先双手并拢,遮盖额头,同时俯首,深深一揖,随即屈膝跪倒,又是一揖到底,再分开双手撑地,磕了一个响头。是勋不禁皱眉,心说这是纯粹的汉礼啊,他学得倒是似模似样嘛,不知为何人所教?
眼神一瞥,就见力微身后除了他老爹诘汾外,还跪着一位,虽然身穿皮裘,却束发着冠,既没髡头也没辫发,貌似是个汉人。于是伸手一指:“此何人也?”
诘汾赶紧介绍:“此亦汉家大儒也,为小儿力微之师。”
是勋心说什么阿猫阿狗,也敢称大儒?正待呵斥,那人却一揖到地,开口道:“区区为大人解说儒经,故大人以区区为大儒,实谬称也。当世而可称为大儒者,唯郑康成公、赵邠卿公尔,使君为康成先生高足,想亦通经之才杰,区区安敢言‘大’?”
是勋嘴角一撇——算你有自知之明——“卿何姓何名,何乡人也?因何而入于虏间?”
那人答道:“区区刘晓,为鲁恭王之后,世居江夏。初平中曾在雒阳为郎,董卓烧宫而西,虏骑纵横,因为掳至北地,得为拓拔部所留。”
鲁恭王之后,江夏人……那不跟刘焉、刘璋他们是一家子吗?要收鲜卑。却得见一宗室,这话儿怎么说的……姓刘的怎么到处留种,满天下都是啊!
是勋点一点头,暂不理他。却伸手虚搀,叫拓拔力微起来。他站起身,踱至案前,拍了拍力微的肩膀,假笑着对诘汾说:“此儿大是雄壮,吾甚爱之,欲收为假子,可乎?”
诘汾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大喜,磕头道:“小儿若得大人为父。强过在草原上为王!”力微也急忙再度屈膝拜倒,口称:“父亲在上,受孩儿大礼……”是勋拦住他:“且慢。汉家自有礼仪,收假子亦不可轻为也。我意明日汇聚诸将吏,并诸部大人。以成父子之亲,申我意之诚,及汝心之忠,可乎?”
诘汾、力微满口答应,旁边儿刘晓却紧皱着眉头,不明白是勋究竟是何用意。
于是当日午后,是勋即携众人——也包括窦宾等三名被俘的鲜卑大人——返回圜阴县城。事先已命秦谊将城中残破的学舍略加修葺。次日早晨,百僚汇聚,是勋穿戴起朝服高踞上首,即命诸葛亮引导诘汾、力微、刘晓等人步入正堂。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汇聚中,诸葛亮命力微跪倒在是勋面前。随即郭淮上来,解散力微的辫发。以汉俗扎束于脑后。诸葛亮手捧一托盘至是勋面前,揭开上蒙的素帛,只见盘上是一顶竹骨绢织的小冠。是勋即取过冠来,缓行几步而前,为力微戴在头上。其上施簪,其下结缨。
虽然简化了很多程序,但凡汉人全都看得明白,此乃“冠礼”也,行过此礼,就说明力微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成家,亦可立业。
戴完冠后,是勋便抚着力微的肩膀,大声说道:“今我收汝为子,为汝冠礼,汝虽鲜卑,自此亦为汉人,当有汉名。即从我姓,定名是魏。《淮南子》有‘魏阙之高’语,即可字为‘高阙’。”
力微赶紧拱手:“孩儿是魏,拜见父亲大人。孩儿慕汉久矣,常恨生于北狄,今得为大人之子,得为汉人,不胜之喜。必当竭诚以忠与汉,以孝于亲,方不负大人之所爱也。”
是勋微微而笑。这一番话,倒不是他教给力微——是魏的,他本来想看看这小家伙会怎么回应自己,想不到刘晓把他调教得不错嘛,汉话说得很正路,也颇有分寸。
他心说好啊,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乌帽子亲”了,你就是我的“寄子”了……
话说靠收假子来笼络部下,这可能是胡俗,汉人中这么干的很少。象刘备收刘封为养子,那是正经将其归入一族,还可能允其继承家业的(倘若刘禅跟他几个兄弟不出生的话)。至于董卓认吕布为假子,马超跟韩遂说你不要儿子了,我当你儿子吧,等等,那几位全都或有外族血统,或久居羌胡间,故此受其影响。再后来李克用收了“十三太保”,更是彻底的胡人胡俗。
汉人注重血缘传承,注重本族本姓,干父子关系往往只是口头说说,不真改姓的,若改姓则是彻底的依附,等于丢了祖宗,换一个家族,如同赘婿一般,定然遭人鄙视。所以一旦成年自立,往往都希望复归本宗——比方说何平变成王平。
胡人则不同,对于血缘、族系啥的并不那么在乎,大族兼并小族,便往往认小族之人为子,以族姓下赐,对方不但不会有啥不满,反而还会欢欣鼓舞——这说明你把我族当成你自族来看待啦。所以跟汉人(当然是有身份的汉人,不是平头百姓)说,我收你当养子吧,对方未必乐意——“吾可父事之也,然必不更姓。”要是跟胡人这么说,以大就小,他们肯定高兴啊。
所以当日是勋说想收拓拔力微当养子,诘汾当即赞同,力微马上就要磕头——这身份从人质一变为养子,是跳级啊,从今往后,是大人肯定会把我拓拔氏当成他最亲密的部属对待啊!
只是是勋并不打算按胡俗收养子,一则身为汉官而从胡俗,怕会引来不必要的攻讦,二则他也不通胡俗,就怕无法把主动权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可惜汉俗中收养子又没啥特别的规定、礼仪,顶多就是聚饮一次。通知亲朋罢了,显得不够庄重,没法给胡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来想去,突然被他想到日本人了。
日本中世纪大小武士集团。互相结合的重要一法,即为“寄亲寄子制”,大武士团就是“寄亲”,好比老爹、本家,小武士团就是“寄子”,好比儿子、分家,靠着这种虚拟的亲子关系,把人心聚拢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跟是勋收服拓拔部,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一致的。
日本还有“乌帽子亲”的习俗。也就是少年在行“元服礼”也即冠礼的时候,会找一位身份较高之人为其主持,并且最后帮少年戴上代表成年的“乌帽子”。在武士团中,往往是上位武士为下位武士子弟戴乌帽子,成为其“乌帽子亲”。也即保护人,并且“赐以偏讳”。基本上等于说,双方不仅仅结为养父子关系,还同时结成了主从关系。
于是是勋便加以借鉴,只不过用汉家的冠礼取代了日本的元服礼,而且不仅仅下赐一两个字,干脆把自己的姓儿都给了力微了。还给起个汉名,定个表字。那么起啥名好呢?他想到力微的后裔是会建立北魏的(倘若历史照常发展的话),干脆,就起“魏”字罢了。
虽说将来曹家也可能建立魏朝,但避讳也从来避不到国名上,汉有许广汉、吴汉。也没见勒令他们改名啊。
冠礼、定名、取字完毕,是勋即双手搀起是魏,笑吟吟地对他说——同时也是向众人宣告——“吾今为朝廷守牧朔州,欲将州治设于美稷。高阙,汝可愿相助为父。以服匈奴乎?”
是魏似乎斜眼瞟了亲爹诘汾一眼,但便即便正色答道:“大人之敌,即魏之敌也。请大人将拓拔部众予魏,魏即统军自北,大人自南,夹击美稷,料无不胜之理!”
是勋心中暗笑,就猜到你们想趁机把部众全都白讨回去,不过嘛,我还有惊喜给你们。当下拍拍是魏的肩膀,左右望望:“吾儿所言,颇雄壮否?”众人急忙附和:“有使君这般虎父,斯有虎子也。”是勋捋须大笑,随即对是魏道:“拓拔部小弱,恐难与我夹击美稷——吾今不但归汝部属,并与良马、牛、羊各五千,一应军器、甲杖。吾儿努力,毋负为父之望也。”
诘汾、是魏喜出望外,急忙拜谢。旁边儿窦宾等人却不禁面部肌肉抽搐,心说我们拿来赎人的畜牲,谁料转头就让汉人送给拓拔部啦……诘汾真是因祸得福!窦宾见机最快,赶紧迈前一步表态:“小人亦愿臣服于汉,献子为质。”
是勋冷笑摇头:“不必了,佳儿又何须多也。”顶得窦宾面孔通红,差点儿下不来台。随即就听是勋又说:“前汝等五部攻我,今拓拔以与我结亲,汝三部不日便将赎回。其余一部……何名也?”
他这是问那倒霉战死的鲜卑大人所部,诘汾赶紧提醒:“达奚氏。”是勋点头:“吾将达奚氏之残部亦交于吾儿。”环视三位大人:“汝等当相助吾儿取之。”窦宾等人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亦不得不躬身应诺。
谁想是勋还没完呢,随即便问他们:“汝等皆欲臣于汉么?”窦宾已经开了口,自然不好反悔,其余二人虽未开口,如今在人家地盘儿上做阶下囚,哪有反对的胆量,只得表态说:“汉甚强,吾等皆欲为臣。”是勋说那好啊,你们都各写表章,让我递去许都吧——“此后即为我儿之部属,随同征战,南取美稷,西御蒲头,东遏步度根,汝等可有异议否?”
窦宾等人闻言,莫不大吃一惊,慌忙抬头之下,但见是勋的双眼微眯,似笑非笑,正紧盯着自己呢。窦宾只好认怂:“公子亦小人的妻侄也,自当辅佐。”其余那两名大人,也不得不垂首附和……
ps:
书友刘晓登场,大家鼓掌欢迎。就目前来看,除了亡友孙毓南外,也就老荆跟他可能活得比较长久了……谁叫正需要一个且领不了便当的角色,他就主动凑上来了呢?走运啊,时间卡得真真儿的好。
不数日,没鹿回等部赎人的牛、羊、马全都送到了,但是勋却并不放人,跟他们说且稍待几日。又两天,小伙子拓拔力微终于抵达前线基地,跟随诘汾进帐拜见是勋。是勋注目观瞧,只见这孩子身量挺高,肩宽腰粗,是个猛将的坯子。他面庞晒得黑里透红,嘴唇上刚长出小丛茸毛,并未髡发(因为还没有经过成人礼),满头微卷的黑发编成长长短短数十条辫子,披散在肩后——倒有点儿象后世南美的某个球星,是谁来着?
力微进帐之后,先双手并拢,遮盖额头,同时俯首,深深一揖,随即屈膝跪倒,又是一揖到底,再分开双手撑地,磕了一个响头。是勋不禁皱眉,心说这是纯粹的汉礼啊,他学得倒是似模似样嘛,不知为何人所教?
眼神一瞥,就见力微身后除了他老爹诘汾外,还跪着一位,虽然身穿皮裘,却束发着冠,既没髡头也没辫发,貌似是个汉人。于是伸手一指:“此何人也?”
诘汾赶紧介绍:“此亦汉家大儒也,为小儿力微之师。”
是勋心说什么阿猫阿狗,也敢称大儒?正待呵斥,那人却一揖到地,开口道:“区区为大人解说儒经,故大人以区区为大儒,实谬称也。当世而可称为大儒者,唯郑康成公、赵邠卿公尔,使君为康成先生高足,想亦通经之才杰,区区安敢言‘大’?”
是勋嘴角一撇——算你有自知之明——“卿何姓何名,何乡人也?因何而入于虏间?”
那人答道:“区区刘晓,为鲁恭王之后,世居江夏。初平中曾在雒阳为郎,董卓烧宫而西,虏骑纵横,因为掳至北地,得为拓拔部所留。”
鲁恭王之后,江夏人……那不跟刘焉、刘璋他们是一家子吗?要收鲜卑。却得见一宗室,这话儿怎么说的……姓刘的怎么到处留种,满天下都是啊!
是勋点一点头,暂不理他。却伸手虚搀,叫拓拔力微起来。他站起身,踱至案前,拍了拍力微的肩膀,假笑着对诘汾说:“此儿大是雄壮,吾甚爱之,欲收为假子,可乎?”
诘汾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大喜,磕头道:“小儿若得大人为父。强过在草原上为王!”力微也急忙再度屈膝拜倒,口称:“父亲在上,受孩儿大礼……”是勋拦住他:“且慢。汉家自有礼仪,收假子亦不可轻为也。我意明日汇聚诸将吏,并诸部大人。以成父子之亲,申我意之诚,及汝心之忠,可乎?”
诘汾、力微满口答应,旁边儿刘晓却紧皱着眉头,不明白是勋究竟是何用意。
于是当日午后,是勋即携众人——也包括窦宾等三名被俘的鲜卑大人——返回圜阴县城。事先已命秦谊将城中残破的学舍略加修葺。次日早晨,百僚汇聚,是勋穿戴起朝服高踞上首,即命诸葛亮引导诘汾、力微、刘晓等人步入正堂。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汇聚中,诸葛亮命力微跪倒在是勋面前。随即郭淮上来,解散力微的辫发。以汉俗扎束于脑后。诸葛亮手捧一托盘至是勋面前,揭开上蒙的素帛,只见盘上是一顶竹骨绢织的小冠。是勋即取过冠来,缓行几步而前,为力微戴在头上。其上施簪,其下结缨。
虽然简化了很多程序,但凡汉人全都看得明白,此乃“冠礼”也,行过此礼,就说明力微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成家,亦可立业。
戴完冠后,是勋便抚着力微的肩膀,大声说道:“今我收汝为子,为汝冠礼,汝虽鲜卑,自此亦为汉人,当有汉名。即从我姓,定名是魏。《淮南子》有‘魏阙之高’语,即可字为‘高阙’。”
力微赶紧拱手:“孩儿是魏,拜见父亲大人。孩儿慕汉久矣,常恨生于北狄,今得为大人之子,得为汉人,不胜之喜。必当竭诚以忠与汉,以孝于亲,方不负大人之所爱也。”
是勋微微而笑。这一番话,倒不是他教给力微——是魏的,他本来想看看这小家伙会怎么回应自己,想不到刘晓把他调教得不错嘛,汉话说得很正路,也颇有分寸。
他心说好啊,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乌帽子亲”了,你就是我的“寄子”了……
话说靠收假子来笼络部下,这可能是胡俗,汉人中这么干的很少。象刘备收刘封为养子,那是正经将其归入一族,还可能允其继承家业的(倘若刘禅跟他几个兄弟不出生的话)。至于董卓认吕布为假子,马超跟韩遂说你不要儿子了,我当你儿子吧,等等,那几位全都或有外族血统,或久居羌胡间,故此受其影响。再后来李克用收了“十三太保”,更是彻底的胡人胡俗。
汉人注重血缘传承,注重本族本姓,干父子关系往往只是口头说说,不真改姓的,若改姓则是彻底的依附,等于丢了祖宗,换一个家族,如同赘婿一般,定然遭人鄙视。所以一旦成年自立,往往都希望复归本宗——比方说何平变成王平。
胡人则不同,对于血缘、族系啥的并不那么在乎,大族兼并小族,便往往认小族之人为子,以族姓下赐,对方不但不会有啥不满,反而还会欢欣鼓舞——这说明你把我族当成你自族来看待啦。所以跟汉人(当然是有身份的汉人,不是平头百姓)说,我收你当养子吧,对方未必乐意——“吾可父事之也,然必不更姓。”要是跟胡人这么说,以大就小,他们肯定高兴啊。
所以当日是勋说想收拓拔力微当养子,诘汾当即赞同,力微马上就要磕头——这身份从人质一变为养子,是跳级啊,从今往后,是大人肯定会把我拓拔氏当成他最亲密的部属对待啊!
只是是勋并不打算按胡俗收养子,一则身为汉官而从胡俗,怕会引来不必要的攻讦,二则他也不通胡俗,就怕无法把主动权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可惜汉俗中收养子又没啥特别的规定、礼仪,顶多就是聚饮一次。通知亲朋罢了,显得不够庄重,没法给胡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想来想去,突然被他想到日本人了。
日本中世纪大小武士集团。互相结合的重要一法,即为“寄亲寄子制”,大武士团就是“寄亲”,好比老爹、本家,小武士团就是“寄子”,好比儿子、分家,靠着这种虚拟的亲子关系,把人心聚拢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跟是勋收服拓拔部,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一致的。
日本还有“乌帽子亲”的习俗。也就是少年在行“元服礼”也即冠礼的时候,会找一位身份较高之人为其主持,并且最后帮少年戴上代表成年的“乌帽子”。在武士团中,往往是上位武士为下位武士子弟戴乌帽子,成为其“乌帽子亲”。也即保护人,并且“赐以偏讳”。基本上等于说,双方不仅仅结为养父子关系,还同时结成了主从关系。
于是是勋便加以借鉴,只不过用汉家的冠礼取代了日本的元服礼,而且不仅仅下赐一两个字,干脆把自己的姓儿都给了力微了。还给起个汉名,定个表字。那么起啥名好呢?他想到力微的后裔是会建立北魏的(倘若历史照常发展的话),干脆,就起“魏”字罢了。
虽说将来曹家也可能建立魏朝,但避讳也从来避不到国名上,汉有许广汉、吴汉。也没见勒令他们改名啊。
冠礼、定名、取字完毕,是勋即双手搀起是魏,笑吟吟地对他说——同时也是向众人宣告——“吾今为朝廷守牧朔州,欲将州治设于美稷。高阙,汝可愿相助为父。以服匈奴乎?”
是魏似乎斜眼瞟了亲爹诘汾一眼,但便即便正色答道:“大人之敌,即魏之敌也。请大人将拓拔部众予魏,魏即统军自北,大人自南,夹击美稷,料无不胜之理!”
是勋心中暗笑,就猜到你们想趁机把部众全都白讨回去,不过嘛,我还有惊喜给你们。当下拍拍是魏的肩膀,左右望望:“吾儿所言,颇雄壮否?”众人急忙附和:“有使君这般虎父,斯有虎子也。”是勋捋须大笑,随即对是魏道:“拓拔部小弱,恐难与我夹击美稷——吾今不但归汝部属,并与良马、牛、羊各五千,一应军器、甲杖。吾儿努力,毋负为父之望也。”
诘汾、是魏喜出望外,急忙拜谢。旁边儿窦宾等人却不禁面部肌肉抽搐,心说我们拿来赎人的畜牲,谁料转头就让汉人送给拓拔部啦……诘汾真是因祸得福!窦宾见机最快,赶紧迈前一步表态:“小人亦愿臣服于汉,献子为质。”
是勋冷笑摇头:“不必了,佳儿又何须多也。”顶得窦宾面孔通红,差点儿下不来台。随即就听是勋又说:“前汝等五部攻我,今拓拔以与我结亲,汝三部不日便将赎回。其余一部……何名也?”
他这是问那倒霉战死的鲜卑大人所部,诘汾赶紧提醒:“达奚氏。”是勋点头:“吾将达奚氏之残部亦交于吾儿。”环视三位大人:“汝等当相助吾儿取之。”窦宾等人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亦不得不躬身应诺。
谁想是勋还没完呢,随即便问他们:“汝等皆欲臣于汉么?”窦宾已经开了口,自然不好反悔,其余二人虽未开口,如今在人家地盘儿上做阶下囚,哪有反对的胆量,只得表态说:“汉甚强,吾等皆欲为臣。”是勋说那好啊,你们都各写表章,让我递去许都吧——“此后即为我儿之部属,随同征战,南取美稷,西御蒲头,东遏步度根,汝等可有异议否?”
窦宾等人闻言,莫不大吃一惊,慌忙抬头之下,但见是勋的双眼微眯,似笑非笑,正紧盯着自己呢。窦宾只好认怂:“公子亦小人的妻侄也,自当辅佐。”其余那两名大人,也不得不垂首附和……
ps:
书友刘晓登场,大家鼓掌欢迎。就目前来看,除了亡友孙毓南外,也就老荆跟他可能活得比较长久了……谁叫正需要一个且领不了便当的角色,他就主动凑上来了呢?走运啊,时间卡得真真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