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电报 (2)
推荐阅读: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大漠苍狼:绝地勘探最新章节!
仔细一看还不只这些,天线的黑影外,竟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比较淡的影子,应该是埋在冰层更深处的东西。这个影子有那天线的三倍大小,看形状,是一个巨大的漏勺一样的圆盘。
“这是什么鬼东西?”我哆嗦着问老唐,“是你们在找的天线?怎么会在冰里?”
“这不是天线。”老唐指了指几个角上的U形突起,“这东西有一个绰号,叫做‘威尔兹堡巨人’。”
“什么?”我又冷又诧异,愣了一下,“什么巨人?”
老唐说和我解释这些有点困难,他是很熟悉这些东西,但是要给我讲明白,得说到技术上去。反正往简单里说,‘威尔兹堡巨人’是一个诨号,是日本人从德国进口的一种跟踪雷达,主要是用来夜间防空的时候自动控制探照灯。日本人在中国不需要使用那么先进的夜间跟踪技术,所以这些雷达数量不多,大部分被布置在蒙古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初期尝试仿制过这种雷达,但是没有成功,后来这种技术被淘汰了。
在当时,这种雷达应该是最先进的追踪设备。
这是他们搭雷达站时普及的知识,后来雷达兵从工程兵团中独立了出去,成了一支专门的雷达部队。
老唐说他们是在搜索这片冰窖时发现这巨大的影子的,他吃了一惊,不过影子应该没有我们现在看上去的这么大,这种大小的错觉是因为盘子四周的冰和外环的冰密度不同造成的。
他们认为这台雷达应该是当时的备用导航雷达,确实,如此艰巨的飞行任务需要精密的导航。
我听了个大概,王四川问那你们想把它刨出来干什么呢?难道这和那电报有关系?
老唐道倒不是光因为这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用铅笔很粗略地画着几个图形,说他们分了几个组分别搜索这里,一组由老猫带着,往吊装仓库的四周搜索,那里装配了如此巨大的一架“深山”,肯定有巨大的升降装置通往上面。他的这组搜索这个冰窖,寻找我说的那些沉箱的制动装置,同时对冰窖的情况进行一个初步了解。
几个图形就是他们画出的冰窖平面图,工程兵都有绘图技能,即使是寥寥几道,也显示出他的专业来。四周的压缩机和线路图都标了出来,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他们绘出了冰下阴影的分布。
老唐用铅笔指着几个地方道:“你说的炮弹,分布冰窖的四周,成一个环,数量非常多,而在中心部分,就是我们发现的‘威尔兹堡巨人’。你看这边非常淡的纹路,这些大概手臂粗细好像梯子一样的影子,是‘威尔兹堡巨人’的滑动铁轨;同时我们在‘威尔兹堡巨人’的边上又发现了四个解放卡车头大小的黑斑,这应该是和‘威尔兹堡巨人’配套的两组探照灯。”
我点头,他继续道:“你不觉得这非常的奇怪吗?在一堆炸弹的中间摆上一套雷达导航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已经完全被冻得无法思考,王四川打了个喷嚏,就道:“难道这是个套儿?”
当时王四川讲出这句话之后,我立即理解了他想说的意思。不过如果真是这样,这事情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所谓的套儿,不用解释也能理解,就是一个放着吸引物的陷阱。王四川说,这情形不就和工程兵埋地雷差不多嘛,做一个假目标,四周埋上地雷,引敌人靠近。
这里的炮弹全部都去掉了引芯盖,处于激发状态,这确实有点像;但中间的雷达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这就是“饵”?我无法想象雷达能吸引什么东西来,这是导航雷达,难道他们最后想引自己的飞机撞向大坝,摧毁这个水利工程吗?
这就一点逻辑性都没有了,鬼子为什么要这么干?
实在太冷,我们坚持不下去了,老唐让我们回去,实在想帮忙可以帮老猫去。
我们回到休息地,喝了几口热水就哪里也不想去了,我越发感受到一股不安的气氛。
我忽然开始想日本人废弃这里的原因,是否真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整个地下体系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军事破坏的迹象,显然他们是非常有秩序地撤退,大量物资堆积在这里,即没有爆破,甚至连文件都没有被焚烧的迹象。
我们在“深山”中看到了一具驾驶员的尸体,“深山”严重损毁,但是其他机组成员呢?那具尸体又为什么会被留在机舱里?
不知道是外面的寒冷透进了仓库内,还是我的想法让我不舒服,我继续打战,怎么也止不住。
那种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不是害怕,而是之前无数发现给我带来的震惊,一起冒出来的战栗。
我脑子里闪过的是,难道“深山”回航的时候,这个基地已经被废弃了?
想到这个的时候,我脸上的表情一定非常古怪,使得王四川和裴青都抬头看我。王四川还以为我不舒服,问我是不是要再睡一下比较合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硬熬。
我摇头,问他们道:“你们说,那架‘深山’,在那深渊里,飞了多久才回来?”
王四川问我是什么意思?我道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这架“深山”飞入深渊之后,这里出了什么紧急的情况,整个要塞的人必须立即撤离,等到“深山”回航的时候,要塞中已经没有人了。没有了地面指引,“深山”依靠飞行员的能力自己迫降,才会坠毁。所以飞行员的尸体才会被遗留在飞机残骸里,活下来的机组成员自己撤离,不知去向。
我说的时候并不了解“深山”的巡航能力,事后查证:“深山”满速度飞行,可以巡航十到十四小时。
如此巨大的地下要塞,完全撤离最少需要上百小时。“深山”回航的时候,他们再快也无法完全撤离。所以我的想法应该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些细节。王四川说有道理。裴青就对我说:“这里不像有什么紧急情况的样子,他们连发报机都没有拆掉,密码本都在,这比投降还从容。”
这感觉好像不是撤离,而是整个要塞的人,突然就消失了一样。
老唐也提过这个概念,他们来到这里的过程中发现过很多用帆布掩盖的文件,显然日本人没有想过从此不回来,好像只是在作一个临时交接准备而已。但显然,他们离开之后,就没有再回来。
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个地下要塞最后的十几小时,绝对是处在一种我们无法推测的状态中。而这一切应该是“深山”飞入那片深渊之后开始发生的。
我越想越不明白,又站起来去看那只沙盘,想从中找点什么线索。这时候,王四川忽然嗯了一声,抬起了头,往四周去看。我也被他感染得抬头,却发现他不是在看,而是在听,在我们头顶相当遥远的地方,又响起了防空警报声。在室内,这警报听起来很沉闷,而且很轻,不仔细去听很容易和排风扇的声音混在一起。
裴青看表,警报连续响了很长时间,然后戛然而止。
他松了口气道:“三分钟长鸣,这是警报解除的频率。”
我心中一松,心说阿弥陀佛,看来上面的情况有所好转。还没想完,四周的墙壁深处又传来机器运行的巨大动静,连绵起伏。
我们正在诧异发生了什么事,几个小兵兴冲冲地从仓库的深处走回来,对我们道好消息,大坝的泄洪结束了,上游大雨涨起的大水已经全部泻入了那片深渊中,相信很快浓雾会退到警报线下。我们可以想办法回去了。
王四川刚想问他们怎么知道的,另一边又出了状况,冰窖方向老唐手下的几个小兵抬着什么东西进来,对我们大叫帮忙。
那东西死沉死沉的,四个人抬着几乎只能在地上拖。我们立即上去,看到那是一团冰坨子,有棺材那么大。王四川大叫一声我来,上去咬牙托起来才把这东西抬离地面。我和裴青上去,那边小兵大叫不用不用,我们够了,后面还有!
立即又有人从冰窖里抬了一块冰坨进来,我招呼其他人上去,咬牙上去托住,感觉还不是一般的沉。接着就看到了冰里冻着一团东西。
抬到里面放下,感觉脚都被压短了几分,我问他们挖出了什么东西,那几个兵翻转冰块让我看,我一下就看到,冰里冻的竟然是个死人。
一个兵道:“娘的是鬼子兵,刚发现的,冻死在冰里的。”
冰中的死人抱着双臂,形容枯槁,眼睛紧闭着,确实一眼就能知道是在低温下昏迷后死去的。在不规则的冰面下,面部有些扭曲,尸体的上身披着大衣,可以看得出这具尸体体形很小,似乎还未成年。
仔细一看还不只这些,天线的黑影外,竟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比较淡的影子,应该是埋在冰层更深处的东西。这个影子有那天线的三倍大小,看形状,是一个巨大的漏勺一样的圆盘。
“这是什么鬼东西?”我哆嗦着问老唐,“是你们在找的天线?怎么会在冰里?”
“这不是天线。”老唐指了指几个角上的U形突起,“这东西有一个绰号,叫做‘威尔兹堡巨人’。”
“什么?”我又冷又诧异,愣了一下,“什么巨人?”
老唐说和我解释这些有点困难,他是很熟悉这些东西,但是要给我讲明白,得说到技术上去。反正往简单里说,‘威尔兹堡巨人’是一个诨号,是日本人从德国进口的一种跟踪雷达,主要是用来夜间防空的时候自动控制探照灯。日本人在中国不需要使用那么先进的夜间跟踪技术,所以这些雷达数量不多,大部分被布置在蒙古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初期尝试仿制过这种雷达,但是没有成功,后来这种技术被淘汰了。
在当时,这种雷达应该是最先进的追踪设备。
这是他们搭雷达站时普及的知识,后来雷达兵从工程兵团中独立了出去,成了一支专门的雷达部队。
老唐说他们是在搜索这片冰窖时发现这巨大的影子的,他吃了一惊,不过影子应该没有我们现在看上去的这么大,这种大小的错觉是因为盘子四周的冰和外环的冰密度不同造成的。
他们认为这台雷达应该是当时的备用导航雷达,确实,如此艰巨的飞行任务需要精密的导航。
我听了个大概,王四川问那你们想把它刨出来干什么呢?难道这和那电报有关系?
老唐道倒不是光因为这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用铅笔很粗略地画着几个图形,说他们分了几个组分别搜索这里,一组由老猫带着,往吊装仓库的四周搜索,那里装配了如此巨大的一架“深山”,肯定有巨大的升降装置通往上面。他的这组搜索这个冰窖,寻找我说的那些沉箱的制动装置,同时对冰窖的情况进行一个初步了解。
几个图形就是他们画出的冰窖平面图,工程兵都有绘图技能,即使是寥寥几道,也显示出他的专业来。四周的压缩机和线路图都标了出来,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他们绘出了冰下阴影的分布。
老唐用铅笔指着几个地方道:“你说的炮弹,分布冰窖的四周,成一个环,数量非常多,而在中心部分,就是我们发现的‘威尔兹堡巨人’。你看这边非常淡的纹路,这些大概手臂粗细好像梯子一样的影子,是‘威尔兹堡巨人’的滑动铁轨;同时我们在‘威尔兹堡巨人’的边上又发现了四个解放卡车头大小的黑斑,这应该是和‘威尔兹堡巨人’配套的两组探照灯。”
我点头,他继续道:“你不觉得这非常的奇怪吗?在一堆炸弹的中间摆上一套雷达导航系统,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已经完全被冻得无法思考,王四川打了个喷嚏,就道:“难道这是个套儿?”
当时王四川讲出这句话之后,我立即理解了他想说的意思。不过如果真是这样,这事情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所谓的套儿,不用解释也能理解,就是一个放着吸引物的陷阱。王四川说,这情形不就和工程兵埋地雷差不多嘛,做一个假目标,四周埋上地雷,引敌人靠近。
这里的炮弹全部都去掉了引芯盖,处于激发状态,这确实有点像;但中间的雷达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这就是“饵”?我无法想象雷达能吸引什么东西来,这是导航雷达,难道他们最后想引自己的飞机撞向大坝,摧毁这个水利工程吗?
这就一点逻辑性都没有了,鬼子为什么要这么干?
实在太冷,我们坚持不下去了,老唐让我们回去,实在想帮忙可以帮老猫去。
我们回到休息地,喝了几口热水就哪里也不想去了,我越发感受到一股不安的气氛。
我忽然开始想日本人废弃这里的原因,是否真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
整个地下体系的一切都没有任何军事破坏的迹象,显然他们是非常有秩序地撤退,大量物资堆积在这里,即没有爆破,甚至连文件都没有被焚烧的迹象。
我们在“深山”中看到了一具驾驶员的尸体,“深山”严重损毁,但是其他机组成员呢?那具尸体又为什么会被留在机舱里?
不知道是外面的寒冷透进了仓库内,还是我的想法让我不舒服,我继续打战,怎么也止不住。
那种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不是害怕,而是之前无数发现给我带来的震惊,一起冒出来的战栗。
我脑子里闪过的是,难道“深山”回航的时候,这个基地已经被废弃了?
想到这个的时候,我脸上的表情一定非常古怪,使得王四川和裴青都抬头看我。王四川还以为我不舒服,问我是不是要再睡一下比较合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硬熬。
我摇头,问他们道:“你们说,那架‘深山’,在那深渊里,飞了多久才回来?”
王四川问我是什么意思?我道会不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这架“深山”飞入深渊之后,这里出了什么紧急的情况,整个要塞的人必须立即撤离,等到“深山”回航的时候,要塞中已经没有人了。没有了地面指引,“深山”依靠飞行员的能力自己迫降,才会坠毁。所以飞行员的尸体才会被遗留在飞机残骸里,活下来的机组成员自己撤离,不知去向。
我说的时候并不了解“深山”的巡航能力,事后查证:“深山”满速度飞行,可以巡航十到十四小时。
如此巨大的地下要塞,完全撤离最少需要上百小时。“深山”回航的时候,他们再快也无法完全撤离。所以我的想法应该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些细节。王四川说有道理。裴青就对我说:“这里不像有什么紧急情况的样子,他们连发报机都没有拆掉,密码本都在,这比投降还从容。”
这感觉好像不是撤离,而是整个要塞的人,突然就消失了一样。
老唐也提过这个概念,他们来到这里的过程中发现过很多用帆布掩盖的文件,显然日本人没有想过从此不回来,好像只是在作一个临时交接准备而已。但显然,他们离开之后,就没有再回来。
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个地下要塞最后的十几小时,绝对是处在一种我们无法推测的状态中。而这一切应该是“深山”飞入那片深渊之后开始发生的。
我越想越不明白,又站起来去看那只沙盘,想从中找点什么线索。这时候,王四川忽然嗯了一声,抬起了头,往四周去看。我也被他感染得抬头,却发现他不是在看,而是在听,在我们头顶相当遥远的地方,又响起了防空警报声。在室内,这警报听起来很沉闷,而且很轻,不仔细去听很容易和排风扇的声音混在一起。
裴青看表,警报连续响了很长时间,然后戛然而止。
他松了口气道:“三分钟长鸣,这是警报解除的频率。”
我心中一松,心说阿弥陀佛,看来上面的情况有所好转。还没想完,四周的墙壁深处又传来机器运行的巨大动静,连绵起伏。
我们正在诧异发生了什么事,几个小兵兴冲冲地从仓库的深处走回来,对我们道好消息,大坝的泄洪结束了,上游大雨涨起的大水已经全部泻入了那片深渊中,相信很快浓雾会退到警报线下。我们可以想办法回去了。
王四川刚想问他们怎么知道的,另一边又出了状况,冰窖方向老唐手下的几个小兵抬着什么东西进来,对我们大叫帮忙。
那东西死沉死沉的,四个人抬着几乎只能在地上拖。我们立即上去,看到那是一团冰坨子,有棺材那么大。王四川大叫一声我来,上去咬牙托起来才把这东西抬离地面。我和裴青上去,那边小兵大叫不用不用,我们够了,后面还有!
立即又有人从冰窖里抬了一块冰坨进来,我招呼其他人上去,咬牙上去托住,感觉还不是一般的沉。接着就看到了冰里冻着一团东西。
抬到里面放下,感觉脚都被压短了几分,我问他们挖出了什么东西,那几个兵翻转冰块让我看,我一下就看到,冰里冻的竟然是个死人。
一个兵道:“娘的是鬼子兵,刚发现的,冻死在冰里的。”
冰中的死人抱着双臂,形容枯槁,眼睛紧闭着,确实一眼就能知道是在低温下昏迷后死去的。在不规则的冰面下,面部有些扭曲,尸体的上身披着大衣,可以看得出这具尸体体形很小,似乎还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