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回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老大是女郎最新章节!
霍明锦的手, 宽厚而温暖,掌心干燥, 指腹薄茧粗砺,能整个把她的手包覆起来。
为了让她安心, 他竟然将如此大逆不道的秘密如实告诉她,没有一丝隐瞒。
傅云英没有挣开, 任他握着。
其实她并不害怕,即使被他发现自己是女儿身。
仔细回想,铜山上遇到他时, 便是如此了……在她面前时, 他是最温和最没有防备的。
两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她垂眸不语,霍明锦久久凝视着她,眼底渐渐浮起笑意。
“你和楚王世子情同兄弟?”他拉着她的手, 轻声问。
傅云英一怔, 然后瞳孔猛然一缩,脸色变了。
霍明锦知道她明白了,面色仍旧温和,缓缓说:“朱和昶是独子, 年纪小,是地方藩王嫡子, 楚王不领兵, 无权无势, 从血缘关系和身份上来说, 朱和昶很合适,不过他的父亲还在世,这就麻烦了。长沙府的潭王世子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家中兄弟太多……”
傅云英心念电转,霍明锦既然这么说了,一定早就做了万全准备……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恐怕保不住。
皇帝不会再有子嗣的,他年轻的时候也和太子一样,早早就开始服用助兴药物,人到中年,身体早就垮了,所以皇子们也大多身体孱弱,小小年纪就夭折。太子死得这么突然,也和这个有关。这么多年宫中妃嫔没有怀孕的,以后更不可能再怀上子嗣。
那由谁来继承皇位,坐拥这大好河山呢?
必须是皇室血脉。
所以只能从藩王里选。
霍明锦平静地道:“真到了那个时候,朝中大臣人心浮动,很多事情可能连我也不能控制,想确保朱和昶能够顺利进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你先和楚王商量,若他有意,我可以保证朱和昶的安全。”
傅云英收敛混乱的思绪,一言不发。
霍明锦看着她,并不催促,等她自己做决定。
冬日的阳光,炽烈和煦,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脸颊微微发烫,掩在网巾里的鬓发也被晒得发热。
傅云英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带着蓬勃的力量。
扶持一位新君登基的从龙之功,可比几十年寒窗苦读要强多了,泼天的富贵权势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在大理寺待的时日越长,她越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大臣前仆后继,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自己支持的皇子出谋划策。大多数人当然是冲着功名利禄去的,也有人不在意荣华,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君王利益一致,他们才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
她想了很多,定定神,慢慢道:“朱和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更愿意当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子。”
朱和昶娇生惯养,耽于享乐,爱华服,好美食,喜欢漂亮的小娘子,楚王为终生不能离开武昌府而郁积于心,他却满不在乎,只要能一直坐在金山银山堆里混吃等死,每天有奴仆殷勤伺候,他愿意在武昌府待一辈子。
霍明锦嘴角一扯,浑不在意,“情势不由人,朱和昶没有太多选择,潭王世子器量狭小,如果他坐上那个位子,不会放过曾和他竞争的人。”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历来新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皇位。
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没有人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即使朱和昶不动心,楚王府其他人也不心动吗?
朱和昶单纯,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身边人说动。
何况,还有一个大半辈子不老实,做梦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能离开武昌府的楚王。
即使朱和昶无意于争位,楚王派系也会蠢蠢欲动,而且一定会自作主张为他奔走,不管他有没有野心,都会被其他人当做是对手。
就像当年,荣王和皇帝相争,朝中许多大臣并未拥护哪一方,还是被扣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扔进大牢等死。
傅云英没有犹豫很久,很快下定决心,“我得先问楚王是什么打算。”
霍明锦嗯了一声。
傅云英抬眼看他,他仍然拉着她的手不放,双眉浓密,鼻骨挺直,淡金色光线勾勒出他线条分明的侧脸。
楚王绝不是一个甘于当藩王的人,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荒唐事,这事霍明锦可以自己和楚王联系,有他相助,楚王必定对他感恩戴德。
他告诉她,让她知会楚王……
若朱和昶真的能从藩王世子一举晋升为储君,这个功劳将有一大半记在她头上。
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她坐着出了会儿神。
……
回到家中,傅云英立刻铺纸磨墨,给楚王写了封信,告诉他京城的局势。
楚王是聪明人,她用不着说得太明白。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还是用的暗语,信被人中途劫走也不要紧。
信一共写了四封,她分别在不同时间把信交给乔嘉和傅云启,让他们立刻动身回武昌府,把信送到李寒石手上。
乔嘉不肯走,道:“公子勿怪,送信不是我的职责。”
这人是个死脑筋。
傅云英没有逼迫他,另外找了个妥帖的人。
傅云启当天就出发了,知道事情紧急,他骑快马回去,这几年跟着傅四老爷走南闯北,他的马术已经很娴熟,不再是那个只能骑驴出门的娇少爷。
信送出去后,她和往常一样每天去大理寺应卯办差。
太子身亡,丧事办得很隆重,但身后事再如何风光,也不过是供老百姓嗟叹一阵而已。
朝中大臣人心浮躁,皇上越来越易怒暴躁,每天都要发落几个官员,六部官员每天战战兢兢,唯恐被皇上迁怒。
这个时候,首辅沈介溪忽然上了一道折子,上疏辞官。
皇上驳回他的折子,不见他,也不许他离开京城一步。
消息传到傅云英耳中时,她正在批示刑部刚送来的卷宗。
沈家也要乱了。
……
雪后初霁,天光放晴。
沈府外书房内,温暖如春,金丝楠木地板上铺了一层绒毯,脚踩上去,悄无声息。
首辅沈介溪双手背在背后,来回踱步。
门外侍立的幕僚等候了许久,额上沁出一层细汗,没人敢出声打扰阁老大人。
沈介溪神情严肃,望一眼窗外那株他当年入阁时手植的丁香树,想起当时的意气风发,长叹一口气。
他毕竟是独揽朝纲的内阁重臣,得知家人瞒着他在太子身边安插了人手,而这间接导致太子暴亡,他就敏感地认识到,沈家的噩运来了。
谁是背后黑手不重要,沈家不干净,太子的死确实和沈家有关。
他风光这么些年,虽然只是臣子,却能牢牢掌控内阁,可以封驳皇上的折子,皇上忌惮他,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霍明锦忽然横空出世,此子心狠手辣,遇佛杀佛,遇神弑神,几年之内频频把刀尖对向他,狠狠撕下他几块肉,让他伤筋动骨,但他还能支撑下去。
可这一回,沈介溪知道自己也束手无策了。
他再大胆,也没想过要改朝换代做王莽。
国朝绵延百年,老百姓居家乐业,生活富足,这江山是朱家的,不说现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就是马上天下大乱,人心还是向着皇室的,再来一个草莽揭竿而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唯有朱家人能坐稳江山。
他把持内阁,权势滔天,满朝文武在他面前都得乖乖听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非要当一个谋朝篡位的贼子,不仅身后遗臭万年,子孙后代也必将堕入贱籍,永无翻身之地。
他这些年日子过得太顺了,得意忘形,任人唯亲,不分是非对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时候也会动点不该动的念头,觉得自己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差不离了。
但冷静下来时,他知道沈家再如何风光显耀,终究还是会被其他新势力取代。
皇上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又刻薄寡恩,而且没有什么才能,才给了他收揽人心、把持内阁的机会,换一个皇帝,岂会容忍得了他?
江上代有才人出。
所以他才会默许儿子和幕僚安排沈氏女入宫为太子妃,他老了,不可能一直护着沈氏一族。
但他的儿子们太冲动太急躁了,他们在他的庇护中长大,只知道沈家如日中天,不懂皇权的至高无上,一个比一个暴躁,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若是他们真的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就罢了,偏偏都志大才疏,以为掌控五军都督府和京卫,就能为所欲为。
好高骛远,得陇望蜀……
沈家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局?
沈介溪眉头紧皱。
书房外曲折的游廊里,沈大公子和沈二公子也在来回踱步。
“父亲怎么会突然上疏辞官?”
沈大公子语气焦躁。
沈二公子道:“大哥,锦衣卫还在查太子的死因……我们的人手处理干净了,可就怕还有什么地方没想到的。”
一旁的幕僚俯身,小声说:“大人,就算锦衣卫找不到我们的把柄,皇上也会怀疑到沈家。锦衣卫抓人,何须证据?”
太子死得太突然了,沈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太子妃有孕的事他们一直隐瞒得很好,可不知怎么的,忽然间就传得沸沸扬扬,连大街上的乞丐都知道太子妃肚子里揣了个太孙。
这一切不在沈家的计划之内,锦衣卫已经登门好几次了,皇上最近对他们的父亲非常冷淡。
幕僚叹口气,接着道:“为今之计,只能等太子妃产下太孙,再做打算。太孙年幼,皇上总得为太孙的将来打算。”
太孙肯定会被册封为储君。皇上年老,等他百年之时,太孙说不定还是个奶娃娃,皇上只要还有一点大局观,就必须留下沈家,唯有血脉相关的沈家会真心辅佐太孙。
沈大公子目光一闪,袖子一甩,问:“太子妃还有几个月生产?”
幕僚道:“太医说是还有三、四个月。”
沈大公子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阴恻恻道:“等不了那么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听懂他的暗示,沈二公子惊出一身冷汗,腿肚子直打哆嗦。
幕僚却面色如常,表情镇定。
沈大公子瞥弟弟一眼,“这事不能让父亲知道。”
沈二公子胆战心惊,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唯有点头应喏。
……
西暖阁内。
锦衣卫副千户匆匆走进里间,对着端坐在窗前软榻的皇帝一拱手,小声道:“皇上,有人想往太子妃那边传递东西,微臣将东西拦下了。”
皇帝抬起头,神情有几分狰狞,“什么东西?”
副千户垂目答:“是一些药材,微臣请太医辨别过,太医说都是些普通的药材,不过并非保胎……而是催产用的。”
哗啦啦一片响,皇帝一掌拍在小炕桌上,力气之大,竟将炕桌炸出几条细小的裂缝,桌上的茶碗陈设等物落到地上,碎裂的裂片溅得到处都是。
守在暖阁外的太监们面面相觑,想进去收拾,又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脑袋搬家。
虽然他们听不起副千户和皇上说了什么,但皇上震怒的声音还是透过槛窗传了出来。这几天皇上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赐死近身伺候的人,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担惊受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皇上正在气头上,谁敢进去?
可不进去吧,皇上还是会发怒。
太监们心惊肉跳,汗如雨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里头传出从容的脚步声,副千户走了出来,黑瘦的脸庞,神情淡然,望一眼左右,皱起眉:“还不进去?”
两个被他点到的小太监如丧考妣,硬着头皮往里走。
菩萨保佑,让他们多活几天吧!
……
因为太子暴亡的缘故,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礼部尚书不行了,礼部侍郎临危受命,几乎愁白头发。
出了郭嫔娘娘的事,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不敢笑了,尤其不敢当着痛失爱子的皇上和孙贵妃笑。新年的一切庆祝活动都不能办,宫里宫外,这个年都过得冷清,唯有懵懂不知事的顽童还能高高兴兴提着灯笼去集市闲逛。
傅四老爷托人写信给傅云英,告诉她傅月和傅桂都出嫁了。巧的是,姐妹俩嫁了一对堂兄弟,虽然两家不同住,但平时来往密切,从姐妹变成妯娌,傅月和傅桂关系更近了。家里人也松口气,有傅桂在一旁照应,谁敢欺负傅月,她头一个不答应。
那家人傅云英也认识,两个女婿都姓杨,杨家世代忠于楚王府,是当地望族。
杨家家风还算清正,傅月和傅桂都是高嫁,但有傅云章和傅云英这两个在京为官的堂兄做靠山,杨家人对姐妹俩很看重,不敢拿捏二人。
朱和昶也给傅云英写了封信,他反正闲着没事做,下笔如有神,一封信足足写了二十多页。信上说了他平时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楚王又怎么得罪他了,然后又买了奇珍异宝哄他,零零碎碎都是些家常琐事,最后和她开玩笑,说他们现在算亲戚了。还说他要是有堂姐妹,一定要她做他们家的女婿。
又问她什么时候回湖广,他挺想她的。江城书院的学生们现在人人一本《制艺手册》,他看到书就想起她,盼着她回去。
当然,随信还有几张一千两的银票。京师和湖广离得远,送金银珠宝不方便,他直接送钱。
朱和昶寄出这封信的时候,傅云启应该还没到武昌府。
傅云英合上信,没有立即给他写回信,京师形势瞬息万变,也许再过不久他们就能见面。
今年过年便只有傅云章和傅云英两人守夜。
不管时局如何,越到年底,衙门越忙,各种积压的事情都要一一料理清楚。两人忙得脚跟碰后脑勺,天不亮起身,夜里回到家中还要继续忙,家中庶务全都交给管家打理。好在今年大家谨言慎行,不敢张灯结彩办喜事,也不敢私下里聚饮,所以应酬往来比以前少。
年三十那天,下人备了丰盛的团圆饭,不敢在外面大吃大喝,过年的时候关起门来,还是要好好闹闹年的。一年辛辛苦苦,连个年都不能好生过,来年谁还提得起劲儿?
午后又落起雪来,傅云章和傅云英换了新衣裳,案前供瓜果香花,让下人打开槅扇,一边吃饭,一边赏雪。
庭间假山枯藤,雪落无声,如泼墨写意画。
有点像现在京城的局势,暗流汹涌,各方都在积蓄力量,平衡很快被打破,随时可能变天。
越是这种紧张的时候,傅云英心里反而越平静。
两人都不想出门,吃过饭,封赏下人,挪到暖和的里间,坐在罗汉床上玩状元筹、双陆棋、升官图。
细颈瓷瓶里供腊梅、南天竹、松枝、水仙花,不用燃香饼,满室清芬。
今年的年过得很安静,不像往年,爆竹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没有停歇的时候。
傅云章学什么都快,状元筹也玩得精妙。
傅云英输了好几把,忽然笑了一下,“二哥是探花郎,我只是举人,玩状元筹哪比得过二哥你。”
傅云章手里攥了一把象牙签子,闻言挑挑眉,拿象牙签子刮她的脸,“你这么说,哥哥也不会让你的。”
傅云英难得放松,有点不信邪,又玩了几把,还是输。
后来还是傅云章主动道:“算了,不玩这个了,让人把升官图拿来。”
玩了会儿升官图,傅家大门忽然被人砸得砰砰响。
傅云章皱了皱眉。
管家忙过去应门,刚拉开大门,一个满身是雪的高个子青年直往里冲,“都吃过饭了?”
仆人们呆了一呆,要拦着那青年。
傅云英起身走到长廊底下,示意仆人们退下去。
袁三回来了。
他满头满脸都是雪,身上穿的衣袍不知道多少天没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人又晒黑了许多,管家一时没认出他来。
过年的时候灶房始终留了热灶,丫鬟把饭菜送进暖阁里,袁三坐下,抄起筷子便吃。
等他吃得直打嗝,傅云英才叫他去洗漱。
他一身馊味,实在难闻。
袁三挠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下去梳洗。
傅云章知道傅云英要单独和袁三说话,拿了一本书去对面厢房,指指黑漆小炕桌上的升官图,吩咐丫鬟,“别弄乱了,一会儿接着下。”
丫鬟应下。
袁三沐浴的速度比他吃饭的速度还快,不一会儿就换了身干净衣服过来见傅云英,连头发也打散洗了,他大大咧咧的,就那么披头散发坐在火盆前,一边烤湿头发,一边说这次南下路上的经历。
他早就回北直隶了,路上因为大雪耽搁了行程,在通州待了几天,本来要到年后才能回京城,他等不及,自己雇了一头驴回来了。几天啃干粮,回到家中,闻到饭菜香味,饿得眼睛都放光。
说完这些,他才说起正事,“老大,那个周公子……”
他看看左右,把自己的椅子拉到傅云英身边,一屁/股坐下,和她紧挨着,小声说:“是个太监!”
傅云英眉心跳了两下。
袁三接着道:“老大你不是要我打听他为什么被送回江西吗?我趁他喝醉的时候问他了,他说他是被霍指挥使给废的,霍指挥使还想杀他,周尚书苦苦哀求,霍指挥使才留他一条性命,还要周家发誓保证把周公子送回老家,不许再踏进京城一步。周家答应了。”
炭火烧得噼里啪啦响,暖气一烘,花香味更浓郁了。
傅云英怔了片刻,拿起铁钳拨弄火盆里的木炭,低声问:“周公子怎么会得罪霍指挥使?”
袁三伸手够一旁束腰凳子上攒盒里的金华酥饼吃,吃得到处都是饼渣子,含含糊糊道:“说是为了一个女的……周公子年轻的时候看上一个女的,要娶人家,人家不愿意。后来那女的嫁人了,周公子还打人家的主意。有一天他趁着那个娘子一个人出门,在巷子里埋伏人手……让霍指挥使给碰上了,霍指挥使就把他给废了。”
傅云英垂眸,拿了张干净帕子给袁三,让他擦手。
袁三没注意到她的手有些发颤,接了帕子,抹一把嘴巴,“老大,周公子不敢说那个女的是谁,我怎么问他都不松口,我只好回来了。我猜,那个娘子肯定是霍指挥使认识的人,不然他为什么为了人家把周公子给废了?”
“废得好!堂堂大男人,干这种下流事!猪狗不如的东西,要是让他得手,那娘子也活不成了。”他骂了几句,压低声音,嘿嘿笑,“周公子说霍指挥使也喜欢那个已经嫁人的娘子,还威胁他再敢动心思,下一次就一刀把他砍成两半。不知道那个娘子是谁,霍指挥使没成亲,是不是为了那个娘子?”
袁三喜欢八卦。
“哐当”一声,傅云英手里的铁钳落进火盆里,燃烧的炭火飞溅出来,滚落一地。
袁三吓了一跳,忙拉着傅云英站起来,怕她被炭火烫到,蹲在地上帮她拍掉袍角上溅到的木炭。
他反应很快,不过傅云英锦袍底下还是烫出好几个大洞,一股布料丝线烧焦的味道,还好冬□□服穿得厚,没烫着脚。
“老大,你没事吧?”
看傅云英脸色有些古怪,一直不说话,袁三急了,要脱她的鞋子,“是不是里头烫着了?”
“没有,我走神了。”
傅云英拉袁三站起来,走到一边,扬声叫丫鬟进来收拾地上的狼藉。
门一开,屋外冷风吹进来,袁三打了个哈欠。
傅云英道:“你先回房休息,吃饭的时候再叫你,夜里还要守夜。”
袁三点点头,伸了个懒腰,“还是家里舒服。”
说着话,回房睡觉去了。丫鬟刚才已经帮他铺床叠被,被窝里放了汤婆子,烘得发烫。
看袁三回房了,傅云章手里捏着书,趿拉着鞋子回了暖阁。
目光落在傅云英脸上,看到她眼底那种震惊而茫然的无措,他慢慢收起笑容,知道这盘升官图不必玩了。
她很少露出这样的神情。
“出什么事了?”
听到他的声音,傅云英回过神,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丫鬟都出去了,她轻声问:“二哥,你有喜欢的人吗?”
傅云章一愣,看她几眼,挪开视线,望着案前淡雅的供花,目光从刚才的慵懒转为复杂深沉,“为什么这么问?”
傅云英没说话,站着发了会儿怔。
她想起在武昌府时,下着瓢泼大雨,在山道上遇见霍明锦,他忽然拨转马头,问她:“你妹妹闺名叫云英?”
当时以为他不过是随口一问,也许他有点好奇,但后来没见他查下去,说明他没有往深里想。
他真的起疑了?
袁三不知道周公子想欺辱的那个女子是谁,傅云英知道。
那时候崔南轩正在准备殿试,他每天忙,她还没醒的时候他已经起来读书,她睡着的时候他还在灯下写文章。端午的时候,按规矩,她要回娘家躲端午。他早忘了这事,她便自己回去,走的时候,她提醒他记得三天之后去魏家接自己。
崔南轩点了点头。
她以为崔南轩记住了,在魏家住了几天,却总不见他来接。
阮氏和嫂子们旁敲侧击,问她是不是和崔南轩吵架了。
她不想让娘家人担心,那时候年纪又小,心里觉得委屈,带了点负气的意思,自己收拾了包袱,雇了辆车回崔家。
快到家的时候,驴车被人堵在一条小巷子里,外面的人叫嚣着要明抢,车把式抖如筛糠,丢下她跑了。
她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知道自己跑不了,心想若是歹人真的意图不轨,那她就一头撞死。
翰林家的千金,崔家的媳妇,她的名声关乎两家,不能让歹人得逞。
她拔下簪子,握在手心里,明明害怕得浑身发颤,却出奇的冷静。
就在她心一横要自毁容貌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叫骂打斗声。
不一会儿,打斗声停了下来,歹人狼狈逃去。
脚步声朝她靠近,驴车又慢慢晃荡起来。
她心跳如鼓,不知道是凶是吉。
外面的人道:“娘子不必害怕,歹人已经被我赶走了。”
声音暗沉,刻意压得很低,她听不出来对方的年纪。
她感谢恩人,其实心里还防备着,伸手要掀帘,想看看外面的情形,要是对方人少,或许她能找机会求救。
又怕对方想趁机要挟自己,试探着请他不要把事情说出去。
帘子被压下了,外面的人把驴车赶到大街上,没有说什么便悄然离去。
她等了一会儿,再掀开车帘时,外面是汹涌的人流。
大街上自然是安全的,她惊魂未定,不敢再往巷子里走,一气跑回家里,扑倒在床上,眼泪淌了满脸。
崔南轩坐在窗前伏案看文章,他太专注了,早把接她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看到她回来后径自回房,以为她累了在休息,没有进房。
她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看着窗外如繁星般的萤火,沉默了很久。
嫁人的时候她还小,一团孩子气,不懂什么是男女之情,崔南轩是她的丈夫,生得又好看,她听母亲的话,好生侍奉丈夫,心想,这就是夫妻了。
丈夫应该是她的依靠,不管他是白身平民还是朝廷命官,夫妻两人一起相濡以沫,共同扶持。
然而崔南轩不喜欢她,她慢慢发觉了,他更喜欢自己的前途,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娶她?
她没和崔南轩说路上遇险的事,只告诉自己的几个哥哥,哥哥们勃然大怒,派人去查当天的事,却什么都查不到。
他们当时也怀疑到周家了,可过不久周公子悄然离京,据说是回老家娶媳妇去了,几年之内不会再回来。
这件事是她的噩梦,她一点都不想记起,在她的刻意遗忘下,她几乎不记得这事了。
直到周尚书请她为自己的小儿子求情,她回大理寺问赵弼,赵弼说差不多是同安十九年的事。
那一刻,傅云英忽然记起上辈子遇险的事,正是同安十九年。
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或许这事和自己有关。
所以她让袁三去江西赣州府查清楚。
霍明锦救了她……还帮她把事情压下来,不许周公子再踏进京城一步……
从良乡回京师的路上,他手指抬起她的下巴,说爱慕她已久……
这个已久,到底有多久?
霍明锦的手, 宽厚而温暖,掌心干燥, 指腹薄茧粗砺,能整个把她的手包覆起来。
为了让她安心, 他竟然将如此大逆不道的秘密如实告诉她,没有一丝隐瞒。
傅云英没有挣开, 任他握着。
其实她并不害怕,即使被他发现自己是女儿身。
仔细回想,铜山上遇到他时, 便是如此了……在她面前时, 他是最温和最没有防备的。
两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她垂眸不语,霍明锦久久凝视着她,眼底渐渐浮起笑意。
“你和楚王世子情同兄弟?”他拉着她的手, 轻声问。
傅云英一怔, 然后瞳孔猛然一缩,脸色变了。
霍明锦知道她明白了,面色仍旧温和,缓缓说:“朱和昶是独子, 年纪小,是地方藩王嫡子, 楚王不领兵, 无权无势, 从血缘关系和身份上来说, 朱和昶很合适,不过他的父亲还在世,这就麻烦了。长沙府的潭王世子也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家中兄弟太多……”
傅云英心念电转,霍明锦既然这么说了,一定早就做了万全准备……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恐怕保不住。
皇帝不会再有子嗣的,他年轻的时候也和太子一样,早早就开始服用助兴药物,人到中年,身体早就垮了,所以皇子们也大多身体孱弱,小小年纪就夭折。太子死得这么突然,也和这个有关。这么多年宫中妃嫔没有怀孕的,以后更不可能再怀上子嗣。
那由谁来继承皇位,坐拥这大好河山呢?
必须是皇室血脉。
所以只能从藩王里选。
霍明锦平静地道:“真到了那个时候,朝中大臣人心浮动,很多事情可能连我也不能控制,想确保朱和昶能够顺利进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你先和楚王商量,若他有意,我可以保证朱和昶的安全。”
傅云英收敛混乱的思绪,一言不发。
霍明锦看着她,并不催促,等她自己做决定。
冬日的阳光,炽烈和煦,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脸颊微微发烫,掩在网巾里的鬓发也被晒得发热。
傅云英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带着蓬勃的力量。
扶持一位新君登基的从龙之功,可比几十年寒窗苦读要强多了,泼天的富贵权势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在大理寺待的时日越长,她越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大臣前仆后继,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自己支持的皇子出谋划策。大多数人当然是冲着功名利禄去的,也有人不在意荣华,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君王利益一致,他们才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才华。
她想了很多,定定神,慢慢道:“朱和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更愿意当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子。”
朱和昶娇生惯养,耽于享乐,爱华服,好美食,喜欢漂亮的小娘子,楚王为终生不能离开武昌府而郁积于心,他却满不在乎,只要能一直坐在金山银山堆里混吃等死,每天有奴仆殷勤伺候,他愿意在武昌府待一辈子。
霍明锦嘴角一扯,浑不在意,“情势不由人,朱和昶没有太多选择,潭王世子器量狭小,如果他坐上那个位子,不会放过曾和他竞争的人。”
他并不是危言耸听,历来新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巩固自己的皇位。
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没有人能抵抗这样的诱惑,即使朱和昶不动心,楚王府其他人也不心动吗?
朱和昶单纯,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身边人说动。
何况,还有一个大半辈子不老实,做梦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能离开武昌府的楚王。
即使朱和昶无意于争位,楚王派系也会蠢蠢欲动,而且一定会自作主张为他奔走,不管他有没有野心,都会被其他人当做是对手。
就像当年,荣王和皇帝相争,朝中许多大臣并未拥护哪一方,还是被扣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扔进大牢等死。
傅云英没有犹豫很久,很快下定决心,“我得先问楚王是什么打算。”
霍明锦嗯了一声。
傅云英抬眼看他,他仍然拉着她的手不放,双眉浓密,鼻骨挺直,淡金色光线勾勒出他线条分明的侧脸。
楚王绝不是一个甘于当藩王的人,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荒唐事,这事霍明锦可以自己和楚王联系,有他相助,楚王必定对他感恩戴德。
他告诉她,让她知会楚王……
若朱和昶真的能从藩王世子一举晋升为储君,这个功劳将有一大半记在她头上。
他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她坐着出了会儿神。
……
回到家中,傅云英立刻铺纸磨墨,给楚王写了封信,告诉他京城的局势。
楚王是聪明人,她用不着说得太明白。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还是用的暗语,信被人中途劫走也不要紧。
信一共写了四封,她分别在不同时间把信交给乔嘉和傅云启,让他们立刻动身回武昌府,把信送到李寒石手上。
乔嘉不肯走,道:“公子勿怪,送信不是我的职责。”
这人是个死脑筋。
傅云英没有逼迫他,另外找了个妥帖的人。
傅云启当天就出发了,知道事情紧急,他骑快马回去,这几年跟着傅四老爷走南闯北,他的马术已经很娴熟,不再是那个只能骑驴出门的娇少爷。
信送出去后,她和往常一样每天去大理寺应卯办差。
太子身亡,丧事办得很隆重,但身后事再如何风光,也不过是供老百姓嗟叹一阵而已。
朝中大臣人心浮躁,皇上越来越易怒暴躁,每天都要发落几个官员,六部官员每天战战兢兢,唯恐被皇上迁怒。
这个时候,首辅沈介溪忽然上了一道折子,上疏辞官。
皇上驳回他的折子,不见他,也不许他离开京城一步。
消息传到傅云英耳中时,她正在批示刑部刚送来的卷宗。
沈家也要乱了。
……
雪后初霁,天光放晴。
沈府外书房内,温暖如春,金丝楠木地板上铺了一层绒毯,脚踩上去,悄无声息。
首辅沈介溪双手背在背后,来回踱步。
门外侍立的幕僚等候了许久,额上沁出一层细汗,没人敢出声打扰阁老大人。
沈介溪神情严肃,望一眼窗外那株他当年入阁时手植的丁香树,想起当时的意气风发,长叹一口气。
他毕竟是独揽朝纲的内阁重臣,得知家人瞒着他在太子身边安插了人手,而这间接导致太子暴亡,他就敏感地认识到,沈家的噩运来了。
谁是背后黑手不重要,沈家不干净,太子的死确实和沈家有关。
他风光这么些年,虽然只是臣子,却能牢牢掌控内阁,可以封驳皇上的折子,皇上忌惮他,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霍明锦忽然横空出世,此子心狠手辣,遇佛杀佛,遇神弑神,几年之内频频把刀尖对向他,狠狠撕下他几块肉,让他伤筋动骨,但他还能支撑下去。
可这一回,沈介溪知道自己也束手无策了。
他再大胆,也没想过要改朝换代做王莽。
国朝绵延百年,老百姓居家乐业,生活富足,这江山是朱家的,不说现在国富民安,天下太平,就是马上天下大乱,人心还是向着皇室的,再来一个草莽揭竿而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唯有朱家人能坐稳江山。
他把持内阁,权势滔天,满朝文武在他面前都得乖乖听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非要当一个谋朝篡位的贼子,不仅身后遗臭万年,子孙后代也必将堕入贱籍,永无翻身之地。
他这些年日子过得太顺了,得意忘形,任人唯亲,不分是非对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时候也会动点不该动的念头,觉得自己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差不离了。
但冷静下来时,他知道沈家再如何风光显耀,终究还是会被其他新势力取代。
皇上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又刻薄寡恩,而且没有什么才能,才给了他收揽人心、把持内阁的机会,换一个皇帝,岂会容忍得了他?
江上代有才人出。
所以他才会默许儿子和幕僚安排沈氏女入宫为太子妃,他老了,不可能一直护着沈氏一族。
但他的儿子们太冲动太急躁了,他们在他的庇护中长大,只知道沈家如日中天,不懂皇权的至高无上,一个比一个暴躁,眼高手低,不自量力。
若是他们真的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就罢了,偏偏都志大才疏,以为掌控五军都督府和京卫,就能为所欲为。
好高骛远,得陇望蜀……
沈家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局?
沈介溪眉头紧皱。
书房外曲折的游廊里,沈大公子和沈二公子也在来回踱步。
“父亲怎么会突然上疏辞官?”
沈大公子语气焦躁。
沈二公子道:“大哥,锦衣卫还在查太子的死因……我们的人手处理干净了,可就怕还有什么地方没想到的。”
一旁的幕僚俯身,小声说:“大人,就算锦衣卫找不到我们的把柄,皇上也会怀疑到沈家。锦衣卫抓人,何须证据?”
太子死得太突然了,沈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太子妃有孕的事他们一直隐瞒得很好,可不知怎么的,忽然间就传得沸沸扬扬,连大街上的乞丐都知道太子妃肚子里揣了个太孙。
这一切不在沈家的计划之内,锦衣卫已经登门好几次了,皇上最近对他们的父亲非常冷淡。
幕僚叹口气,接着道:“为今之计,只能等太子妃产下太孙,再做打算。太孙年幼,皇上总得为太孙的将来打算。”
太孙肯定会被册封为储君。皇上年老,等他百年之时,太孙说不定还是个奶娃娃,皇上只要还有一点大局观,就必须留下沈家,唯有血脉相关的沈家会真心辅佐太孙。
沈大公子目光一闪,袖子一甩,问:“太子妃还有几个月生产?”
幕僚道:“太医说是还有三、四个月。”
沈大公子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阴恻恻道:“等不了那么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听懂他的暗示,沈二公子惊出一身冷汗,腿肚子直打哆嗦。
幕僚却面色如常,表情镇定。
沈大公子瞥弟弟一眼,“这事不能让父亲知道。”
沈二公子胆战心惊,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唯有点头应喏。
……
西暖阁内。
锦衣卫副千户匆匆走进里间,对着端坐在窗前软榻的皇帝一拱手,小声道:“皇上,有人想往太子妃那边传递东西,微臣将东西拦下了。”
皇帝抬起头,神情有几分狰狞,“什么东西?”
副千户垂目答:“是一些药材,微臣请太医辨别过,太医说都是些普通的药材,不过并非保胎……而是催产用的。”
哗啦啦一片响,皇帝一掌拍在小炕桌上,力气之大,竟将炕桌炸出几条细小的裂缝,桌上的茶碗陈设等物落到地上,碎裂的裂片溅得到处都是。
守在暖阁外的太监们面面相觑,想进去收拾,又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脑袋搬家。
虽然他们听不起副千户和皇上说了什么,但皇上震怒的声音还是透过槛窗传了出来。这几天皇上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赐死近身伺候的人,他们每天睁开眼就担惊受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今天,皇上正在气头上,谁敢进去?
可不进去吧,皇上还是会发怒。
太监们心惊肉跳,汗如雨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里头传出从容的脚步声,副千户走了出来,黑瘦的脸庞,神情淡然,望一眼左右,皱起眉:“还不进去?”
两个被他点到的小太监如丧考妣,硬着头皮往里走。
菩萨保佑,让他们多活几天吧!
……
因为太子暴亡的缘故,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礼部尚书不行了,礼部侍郎临危受命,几乎愁白头发。
出了郭嫔娘娘的事,宫里的太监宫女都不敢笑了,尤其不敢当着痛失爱子的皇上和孙贵妃笑。新年的一切庆祝活动都不能办,宫里宫外,这个年都过得冷清,唯有懵懂不知事的顽童还能高高兴兴提着灯笼去集市闲逛。
傅四老爷托人写信给傅云英,告诉她傅月和傅桂都出嫁了。巧的是,姐妹俩嫁了一对堂兄弟,虽然两家不同住,但平时来往密切,从姐妹变成妯娌,傅月和傅桂关系更近了。家里人也松口气,有傅桂在一旁照应,谁敢欺负傅月,她头一个不答应。
那家人傅云英也认识,两个女婿都姓杨,杨家世代忠于楚王府,是当地望族。
杨家家风还算清正,傅月和傅桂都是高嫁,但有傅云章和傅云英这两个在京为官的堂兄做靠山,杨家人对姐妹俩很看重,不敢拿捏二人。
朱和昶也给傅云英写了封信,他反正闲着没事做,下笔如有神,一封信足足写了二十多页。信上说了他平时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楚王又怎么得罪他了,然后又买了奇珍异宝哄他,零零碎碎都是些家常琐事,最后和她开玩笑,说他们现在算亲戚了。还说他要是有堂姐妹,一定要她做他们家的女婿。
又问她什么时候回湖广,他挺想她的。江城书院的学生们现在人人一本《制艺手册》,他看到书就想起她,盼着她回去。
当然,随信还有几张一千两的银票。京师和湖广离得远,送金银珠宝不方便,他直接送钱。
朱和昶寄出这封信的时候,傅云启应该还没到武昌府。
傅云英合上信,没有立即给他写回信,京师形势瞬息万变,也许再过不久他们就能见面。
今年过年便只有傅云章和傅云英两人守夜。
不管时局如何,越到年底,衙门越忙,各种积压的事情都要一一料理清楚。两人忙得脚跟碰后脑勺,天不亮起身,夜里回到家中还要继续忙,家中庶务全都交给管家打理。好在今年大家谨言慎行,不敢张灯结彩办喜事,也不敢私下里聚饮,所以应酬往来比以前少。
年三十那天,下人备了丰盛的团圆饭,不敢在外面大吃大喝,过年的时候关起门来,还是要好好闹闹年的。一年辛辛苦苦,连个年都不能好生过,来年谁还提得起劲儿?
午后又落起雪来,傅云章和傅云英换了新衣裳,案前供瓜果香花,让下人打开槅扇,一边吃饭,一边赏雪。
庭间假山枯藤,雪落无声,如泼墨写意画。
有点像现在京城的局势,暗流汹涌,各方都在积蓄力量,平衡很快被打破,随时可能变天。
越是这种紧张的时候,傅云英心里反而越平静。
两人都不想出门,吃过饭,封赏下人,挪到暖和的里间,坐在罗汉床上玩状元筹、双陆棋、升官图。
细颈瓷瓶里供腊梅、南天竹、松枝、水仙花,不用燃香饼,满室清芬。
今年的年过得很安静,不像往年,爆竹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没有停歇的时候。
傅云章学什么都快,状元筹也玩得精妙。
傅云英输了好几把,忽然笑了一下,“二哥是探花郎,我只是举人,玩状元筹哪比得过二哥你。”
傅云章手里攥了一把象牙签子,闻言挑挑眉,拿象牙签子刮她的脸,“你这么说,哥哥也不会让你的。”
傅云英难得放松,有点不信邪,又玩了几把,还是输。
后来还是傅云章主动道:“算了,不玩这个了,让人把升官图拿来。”
玩了会儿升官图,傅家大门忽然被人砸得砰砰响。
傅云章皱了皱眉。
管家忙过去应门,刚拉开大门,一个满身是雪的高个子青年直往里冲,“都吃过饭了?”
仆人们呆了一呆,要拦着那青年。
傅云英起身走到长廊底下,示意仆人们退下去。
袁三回来了。
他满头满脸都是雪,身上穿的衣袍不知道多少天没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人又晒黑了许多,管家一时没认出他来。
过年的时候灶房始终留了热灶,丫鬟把饭菜送进暖阁里,袁三坐下,抄起筷子便吃。
等他吃得直打嗝,傅云英才叫他去洗漱。
他一身馊味,实在难闻。
袁三挠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下去梳洗。
傅云章知道傅云英要单独和袁三说话,拿了一本书去对面厢房,指指黑漆小炕桌上的升官图,吩咐丫鬟,“别弄乱了,一会儿接着下。”
丫鬟应下。
袁三沐浴的速度比他吃饭的速度还快,不一会儿就换了身干净衣服过来见傅云英,连头发也打散洗了,他大大咧咧的,就那么披头散发坐在火盆前,一边烤湿头发,一边说这次南下路上的经历。
他早就回北直隶了,路上因为大雪耽搁了行程,在通州待了几天,本来要到年后才能回京城,他等不及,自己雇了一头驴回来了。几天啃干粮,回到家中,闻到饭菜香味,饿得眼睛都放光。
说完这些,他才说起正事,“老大,那个周公子……”
他看看左右,把自己的椅子拉到傅云英身边,一屁/股坐下,和她紧挨着,小声说:“是个太监!”
傅云英眉心跳了两下。
袁三接着道:“老大你不是要我打听他为什么被送回江西吗?我趁他喝醉的时候问他了,他说他是被霍指挥使给废的,霍指挥使还想杀他,周尚书苦苦哀求,霍指挥使才留他一条性命,还要周家发誓保证把周公子送回老家,不许再踏进京城一步。周家答应了。”
炭火烧得噼里啪啦响,暖气一烘,花香味更浓郁了。
傅云英怔了片刻,拿起铁钳拨弄火盆里的木炭,低声问:“周公子怎么会得罪霍指挥使?”
袁三伸手够一旁束腰凳子上攒盒里的金华酥饼吃,吃得到处都是饼渣子,含含糊糊道:“说是为了一个女的……周公子年轻的时候看上一个女的,要娶人家,人家不愿意。后来那女的嫁人了,周公子还打人家的主意。有一天他趁着那个娘子一个人出门,在巷子里埋伏人手……让霍指挥使给碰上了,霍指挥使就把他给废了。”
傅云英垂眸,拿了张干净帕子给袁三,让他擦手。
袁三没注意到她的手有些发颤,接了帕子,抹一把嘴巴,“老大,周公子不敢说那个女的是谁,我怎么问他都不松口,我只好回来了。我猜,那个娘子肯定是霍指挥使认识的人,不然他为什么为了人家把周公子给废了?”
“废得好!堂堂大男人,干这种下流事!猪狗不如的东西,要是让他得手,那娘子也活不成了。”他骂了几句,压低声音,嘿嘿笑,“周公子说霍指挥使也喜欢那个已经嫁人的娘子,还威胁他再敢动心思,下一次就一刀把他砍成两半。不知道那个娘子是谁,霍指挥使没成亲,是不是为了那个娘子?”
袁三喜欢八卦。
“哐当”一声,傅云英手里的铁钳落进火盆里,燃烧的炭火飞溅出来,滚落一地。
袁三吓了一跳,忙拉着傅云英站起来,怕她被炭火烫到,蹲在地上帮她拍掉袍角上溅到的木炭。
他反应很快,不过傅云英锦袍底下还是烫出好几个大洞,一股布料丝线烧焦的味道,还好冬□□服穿得厚,没烫着脚。
“老大,你没事吧?”
看傅云英脸色有些古怪,一直不说话,袁三急了,要脱她的鞋子,“是不是里头烫着了?”
“没有,我走神了。”
傅云英拉袁三站起来,走到一边,扬声叫丫鬟进来收拾地上的狼藉。
门一开,屋外冷风吹进来,袁三打了个哈欠。
傅云英道:“你先回房休息,吃饭的时候再叫你,夜里还要守夜。”
袁三点点头,伸了个懒腰,“还是家里舒服。”
说着话,回房睡觉去了。丫鬟刚才已经帮他铺床叠被,被窝里放了汤婆子,烘得发烫。
看袁三回房了,傅云章手里捏着书,趿拉着鞋子回了暖阁。
目光落在傅云英脸上,看到她眼底那种震惊而茫然的无措,他慢慢收起笑容,知道这盘升官图不必玩了。
她很少露出这样的神情。
“出什么事了?”
听到他的声音,傅云英回过神,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丫鬟都出去了,她轻声问:“二哥,你有喜欢的人吗?”
傅云章一愣,看她几眼,挪开视线,望着案前淡雅的供花,目光从刚才的慵懒转为复杂深沉,“为什么这么问?”
傅云英没说话,站着发了会儿怔。
她想起在武昌府时,下着瓢泼大雨,在山道上遇见霍明锦,他忽然拨转马头,问她:“你妹妹闺名叫云英?”
当时以为他不过是随口一问,也许他有点好奇,但后来没见他查下去,说明他没有往深里想。
他真的起疑了?
袁三不知道周公子想欺辱的那个女子是谁,傅云英知道。
那时候崔南轩正在准备殿试,他每天忙,她还没醒的时候他已经起来读书,她睡着的时候他还在灯下写文章。端午的时候,按规矩,她要回娘家躲端午。他早忘了这事,她便自己回去,走的时候,她提醒他记得三天之后去魏家接自己。
崔南轩点了点头。
她以为崔南轩记住了,在魏家住了几天,却总不见他来接。
阮氏和嫂子们旁敲侧击,问她是不是和崔南轩吵架了。
她不想让娘家人担心,那时候年纪又小,心里觉得委屈,带了点负气的意思,自己收拾了包袱,雇了辆车回崔家。
快到家的时候,驴车被人堵在一条小巷子里,外面的人叫嚣着要明抢,车把式抖如筛糠,丢下她跑了。
她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知道自己跑不了,心想若是歹人真的意图不轨,那她就一头撞死。
翰林家的千金,崔家的媳妇,她的名声关乎两家,不能让歹人得逞。
她拔下簪子,握在手心里,明明害怕得浑身发颤,却出奇的冷静。
就在她心一横要自毁容貌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叫骂打斗声。
不一会儿,打斗声停了下来,歹人狼狈逃去。
脚步声朝她靠近,驴车又慢慢晃荡起来。
她心跳如鼓,不知道是凶是吉。
外面的人道:“娘子不必害怕,歹人已经被我赶走了。”
声音暗沉,刻意压得很低,她听不出来对方的年纪。
她感谢恩人,其实心里还防备着,伸手要掀帘,想看看外面的情形,要是对方人少,或许她能找机会求救。
又怕对方想趁机要挟自己,试探着请他不要把事情说出去。
帘子被压下了,外面的人把驴车赶到大街上,没有说什么便悄然离去。
她等了一会儿,再掀开车帘时,外面是汹涌的人流。
大街上自然是安全的,她惊魂未定,不敢再往巷子里走,一气跑回家里,扑倒在床上,眼泪淌了满脸。
崔南轩坐在窗前伏案看文章,他太专注了,早把接她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看到她回来后径自回房,以为她累了在休息,没有进房。
她哭着哭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看着窗外如繁星般的萤火,沉默了很久。
嫁人的时候她还小,一团孩子气,不懂什么是男女之情,崔南轩是她的丈夫,生得又好看,她听母亲的话,好生侍奉丈夫,心想,这就是夫妻了。
丈夫应该是她的依靠,不管他是白身平民还是朝廷命官,夫妻两人一起相濡以沫,共同扶持。
然而崔南轩不喜欢她,她慢慢发觉了,他更喜欢自己的前途,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娶她?
她没和崔南轩说路上遇险的事,只告诉自己的几个哥哥,哥哥们勃然大怒,派人去查当天的事,却什么都查不到。
他们当时也怀疑到周家了,可过不久周公子悄然离京,据说是回老家娶媳妇去了,几年之内不会再回来。
这件事是她的噩梦,她一点都不想记起,在她的刻意遗忘下,她几乎不记得这事了。
直到周尚书请她为自己的小儿子求情,她回大理寺问赵弼,赵弼说差不多是同安十九年的事。
那一刻,傅云英忽然记起上辈子遇险的事,正是同安十九年。
她心里隐隐有种直觉,或许这事和自己有关。
所以她让袁三去江西赣州府查清楚。
霍明锦救了她……还帮她把事情压下来,不许周公子再踏进京城一步……
从良乡回京师的路上,他手指抬起她的下巴,说爱慕她已久……
这个已久,到底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