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盲人摸象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气御千年最新章节!
我强抑着内心的激动,用半下午的时间走马观花的将这张“补遗”看了一遍,因为是“补遗”,所以很多地方只记载了补充和修改的方法,而没有说明是针对什么做出的补充和纠正,看起来并不连贯并不完整,着实费了我不少脑细胞。不过大概情况还是明白了个七八。 根据其中一则“补遗”的记载“承圣甲戊,夏初,观西郊坟场现浅蓝火鼬之气,午时往之,觅未果。子时又往,现。以玄水克之,怒反噬,断拂尘...”,根据这段话我分析写这页纸的人应该是个南北朝时期的道士,“承圣”是梁元帝的年号,而拂尘,肯定也不会是和尚拿的。 而整页纸所记载的应该是针对一本他师傅所写的名字叫《五行观气术》的书所做出的“补遗”,根据诸多旁支末节,再加上自己“卓越”的推理才能,我得到以下推论:此人是个观气的道士,这张纸上记载的应该是他在观气时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者比较高明的见解。 所谓的观气并非单纯的局限于“观”,因为这里面记载的有很多是对于气的修改甚至逆转的方法或法诀,如果单纯的就观气而言,则包含了五大类别或者说五个层次, 最基础的是看血气,通俗的说就是凡是喘气的都应该都归于这一类,而观察的方法只需用肉眼就可以了。 高一级的是感魂气,凡是存活过的生物,在死后很长时间里,都会有魂气残留。我想这个所谓的感魂气应该是属于“活见鬼”一类的方法。对于这类东西观察就不是用肉眼可以进行的了,需要“感”,至于怎么感,这上面没有明确的记载。 再上个台阶就是观灵气,所谓灵气是指动植物甚至顽石朽木存世的时间较长,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吸收了天地灵气,所散发出的特定的对外界事物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气息。对于这一阶段,“补遗”里面记载了一则事件“吾观徐妃宫春气外泄,灵目寻之,地下三尺现阴土,大如箕。移昆仑九阳松制“些子景”赠之以克阴土之虐。逆阴阳,卧半载...”
至于观气术里更高级别的参天悟地,“补遗”里面就没有了明确记载,仅用一句“天地之气,观之损阳,动之折寿,慎之!”一笔带过。看来这天地之气要是动了,估计就不是“逆阴阳,卧半载”的事了。
此外,我还发现这个道士观察或者降伏的一些事物的困难程度往往和那些事物本身所散发的气息颜色呈正比,我总结了一下,气从低到高恰好也是分为了五个层次。
一般来说,动植物(包括人)未采气修炼之前散发的都是本身的颜色。
略有道行的一般呈银白色。
再高就是红色。
修炼到一定程度了就会散发蓝色气场。到了蓝色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大门槛了,要想跨越这个门槛,是人的必须应难,动植物则必须度劫。
如果侥幸成功了,后面就是紫色。据说太上老君就是“紫气东来”。
最高的据说也只有佛教的那几位菩萨和佛祖到达了那种境界,就是“彩色之气”,大家应该都见过菩萨或者是佛的照片或者贴纸,在他们的背后一般会有一个五色光环。其实那就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气了。为什么说是经过艺术加工呢,因为气是整个包裹人体的,要是散发的话不会只散发头部那一块儿。
一眨眼到了晚上开饭,我凑合着下去吃了点,炊事班长操着他那带着四川味的蹩脚普通话没完没了的嘟囔着谁拿了他的花生油,我装做没听见,闷头扒了几口,匆匆上了楼。
再次抓过那张纸,又扎了进去,再次进行归整,可惜的是无论怎么参考对照,始终还是无法窥其全貌。半部聚气法和几句残缺的法诀就是我一整天的收获了,聚气法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凝聚外界之气为己用的法门,说通俗点就是观气术的基础,在整个观气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我发现观气并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整个“补遗”里光是“盲冥三日;卧半载”之类的字眼就出现了好几次。因此我判断如果吸纳之气用完而还要强行驭气的话就会伤及自身元气。
我把这张纸放在褥子下面,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下疲劳的脑子,谁知道迷迷糊糊的竟然睡了过去。由于我们驻在深山里,每当天黑,一种黑底白花的大蚊子就会准时光临我们宿舍。所以每天晚上不支蚊帐是睡不着的,奇怪的是那天晚上我光胳膊露腿的睡了一夜,身上竟然连个疱都没有。
我强抑着内心的激动,用半下午的时间走马观花的将这张“补遗”看了一遍,因为是“补遗”,所以很多地方只记载了补充和修改的方法,而没有说明是针对什么做出的补充和纠正,看起来并不连贯并不完整,着实费了我不少脑细胞。不过大概情况还是明白了个七八。 根据其中一则“补遗”的记载“承圣甲戊,夏初,观西郊坟场现浅蓝火鼬之气,午时往之,觅未果。子时又往,现。以玄水克之,怒反噬,断拂尘...”,根据这段话我分析写这页纸的人应该是个南北朝时期的道士,“承圣”是梁元帝的年号,而拂尘,肯定也不会是和尚拿的。 而整页纸所记载的应该是针对一本他师傅所写的名字叫《五行观气术》的书所做出的“补遗”,根据诸多旁支末节,再加上自己“卓越”的推理才能,我得到以下推论:此人是个观气的道士,这张纸上记载的应该是他在观气时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者比较高明的见解。 所谓的观气并非单纯的局限于“观”,因为这里面记载的有很多是对于气的修改甚至逆转的方法或法诀,如果单纯的就观气而言,则包含了五大类别或者说五个层次, 最基础的是看血气,通俗的说就是凡是喘气的都应该都归于这一类,而观察的方法只需用肉眼就可以了。 高一级的是感魂气,凡是存活过的生物,在死后很长时间里,都会有魂气残留。我想这个所谓的感魂气应该是属于“活见鬼”一类的方法。对于这类东西观察就不是用肉眼可以进行的了,需要“感”,至于怎么感,这上面没有明确的记载。 再上个台阶就是观灵气,所谓灵气是指动植物甚至顽石朽木存世的时间较长,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吸收了天地灵气,所散发出的特定的对外界事物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气息。对于这一阶段,“补遗”里面记载了一则事件“吾观徐妃宫春气外泄,灵目寻之,地下三尺现阴土,大如箕。移昆仑九阳松制“些子景”赠之以克阴土之虐。逆阴阳,卧半载...”
至于观气术里更高级别的参天悟地,“补遗”里面就没有了明确记载,仅用一句“天地之气,观之损阳,动之折寿,慎之!”一笔带过。看来这天地之气要是动了,估计就不是“逆阴阳,卧半载”的事了。
此外,我还发现这个道士观察或者降伏的一些事物的困难程度往往和那些事物本身所散发的气息颜色呈正比,我总结了一下,气从低到高恰好也是分为了五个层次。
一般来说,动植物(包括人)未采气修炼之前散发的都是本身的颜色。
略有道行的一般呈银白色。
再高就是红色。
修炼到一定程度了就会散发蓝色气场。到了蓝色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大门槛了,要想跨越这个门槛,是人的必须应难,动植物则必须度劫。
如果侥幸成功了,后面就是紫色。据说太上老君就是“紫气东来”。
最高的据说也只有佛教的那几位菩萨和佛祖到达了那种境界,就是“彩色之气”,大家应该都见过菩萨或者是佛的照片或者贴纸,在他们的背后一般会有一个五色光环。其实那就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气了。为什么说是经过艺术加工呢,因为气是整个包裹人体的,要是散发的话不会只散发头部那一块儿。
一眨眼到了晚上开饭,我凑合着下去吃了点,炊事班长操着他那带着四川味的蹩脚普通话没完没了的嘟囔着谁拿了他的花生油,我装做没听见,闷头扒了几口,匆匆上了楼。
再次抓过那张纸,又扎了进去,再次进行归整,可惜的是无论怎么参考对照,始终还是无法窥其全貌。半部聚气法和几句残缺的法诀就是我一整天的收获了,聚气法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凝聚外界之气为己用的法门,说通俗点就是观气术的基础,在整个观气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我发现观气并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在整个“补遗”里光是“盲冥三日;卧半载”之类的字眼就出现了好几次。因此我判断如果吸纳之气用完而还要强行驭气的话就会伤及自身元气。
我把这张纸放在褥子下面,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下疲劳的脑子,谁知道迷迷糊糊的竟然睡了过去。由于我们驻在深山里,每当天黑,一种黑底白花的大蚊子就会准时光临我们宿舍。所以每天晚上不支蚊帐是睡不着的,奇怪的是那天晚上我光胳膊露腿的睡了一夜,身上竟然连个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