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乾隆地宫之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霸清最新章节!
裕陵地宫里的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长方形眼中,向旁边相通的方眼一推,由于这个方眼口小下大,龙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上面凿有纵向和横向的通槽。椁的竖向边棱被卡在龙山石的纵向槽内,椁底部伸出的横向边棱被龙山石横向的槽卡压,这样棺椁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后、左右移动。然而,孙殿英匪兵在进入裕陵地宫时,竟发现乾隆帝的棺椁不在棺床上,而是顶住了第四道石门。既然棺椁的四角都被龙山石牢固卡压,怎么会飘浮起来呢?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石柱之谜
现在裕陵地宫的前三道石门,每道都用四根巨大的四棱形石柱支顶,共有石柱12根。人们一看便知,这些石柱并非原来就存在,而是后来增加的。如果原来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椁是根本无法进入地宫的。
为什么要支顶这些石柱,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支顶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前三道石门的上门槛及以上的枋子,带门簪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璺,其中第一道石门尤为严重。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后果会不堪设想。这12根石柱中,第一道石门里侧的两根和第二、第三道石门的8根,都是19**年由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建队支顶的。而第一道石门外侧的两根石柱。支顶日期至今不明。
1928年孙殿英匪军盗陵时,是不会支顶石柱的。是否是溥仪派出的东陵善后大臣所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们在东陵善后期间,每一位都做了详细的日记,就连一些琐碎小事都有记录,但对支顶石柱之事却只字未提。1975年开启裕陵地宫时,这两根石柱就已存在,更不是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支顶。
这样看来,两根石柱只能是清朝遗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入葬地宫后、隧道填堵前那几天支顶的。因为乾隆入葬前的嘉庆四年(1799年)7月,在修筑裕陵地宫隧道券内的斜坡地面时,曾计划筑打夯土,但负责工程的大臣绵课发现“头层石门之上横安石槛已见有裂缝斜纹两道”。为了避免震动,遂奏请皇帝,将筑打夯土改为用砖铺砌,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隧道券砖铺地面。
石门上槛出现裂缝,嘉庆皇帝是不会置之不管的。可是,在乾隆帝入葬后,绵亿、弘谦、特清额、成林在向嘉庆皇帝奏报“敬修填砌裕陵元宫门隧道并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折中,并未提及支顶石柱之事。是根本没有支顶,还是因为事小,没有必要写进奏折?我们不得而知。
这两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时候支顶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棺椁顶门之谜
1928年,孙殿英匪军在盗掘裕陵地宫时,曾顺利地打开了前三道石门。但第四道石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便气急败坏地用炸药炸开了石门。进了金券后,发现原来有一具巨大的棺木顶住了石门。后来从这具棺木中找到了乾隆帝的头颅骨,才知道这具顶门的棺木就是乾隆帝的。溥仪派善后大臣重殓裕陵遗骨时,将乾隆帝的内棺重新摆放在正面棺床上的正中之位,并将一帝一后三妃的遗骨殓入棺内。可是到了1975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启地宫时,又是乾隆帝的内棺顶住了石门。
为什么两次都是乾隆帝的棺木顶住石门?地宫内的积水主要是从地面的石缝中渗出。平缓上升的水面,不会产生波浪水流,更不会有冲击的力量。所以地宫内积水不会将乾隆帝的棺椁冲下棺床。乾隆棺椁顶门之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乾隆的九龙宝剑。
受诅之剑!
拥有者皆死于非命。
九龙宝剑,剑长五尺,剑柄特长,上雕九条金龙,剑体光华四射,锋利无比,吹毛可断,削铁如泥。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乾隆皇帝对“九龙宝剑”爱不释手,随身携带,驾崩之前,遗嘱此剑陪葬,永不分离。
1939年,孙殿英将“九龙宝剑”交国民党军统特务总头子戴笠转献蒋介石。戴笠接剑一看,确系稀世珍宝,但因为他还要去中原视察,故召来北平特务头子马汉三,命他“先将剑交何应钦,待本人回南京后亲自献委员长。”
第二年,马汉三在张家口遭日本特务逮捕,为活命供出情报并献出“九龙宝剑”。日本特务头目田中隆吉得到“九龙宝剑”后交川岛芳子保管。川岛芳子是清末肃清王第14公主,成长于日本,被誉为二战中亚洲超级间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马汉三立即带人去北京东四牌楼九条34号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其地窖里找回了那把“九龙宝剑”。
1946年3月9日戴笠公务去北京,时任军统局北平办事处主任的马汉三,把“九龙宝剑”和几大箱价值连城的古书画及金银古玩送到戴笠下榻处,戴随身携带。九龙剑再次落入戴笠手中。
1946年3月16日戴笠乘专机先到天津,后到青岛.3月17日由青岛飞往上海龙华机场,上海下暴雨飞机无法降落,改飞南京,当时南京也下大雨,飞机在南京效县江宁县板桥镇岱山坠毁,坠落飞机在大雨中燃烧了两个小时。
3月21日沈醉等人受蒋介石指派去岱山勘察飞机失事现场时,江宁县长派人送来了飞机烧毁后的遗留物:一只一尺多高的宋代羊脂白玉九龙杯和一把五尺九龙宝剑,宝剑剑柄剑鞘均烧坏,剑柄上的九条黄金龙荡然无存,但剑体仍寒光逼人,锋利无比。
于是沈醉将它和戴笠的遗骸一起放入棺材中,运回灵谷寺志公殿暂放。数月后,蒋介石亲选无梁殿西侧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将戴笠安葬。沈醉亲自督造建墓,因戴笠杀害过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害怕受到报复,因此安放棺木后,特地将水泥渣灌入墓中加固。
沈醉的顾虑不久成为现实。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为平地。那么九龙剑残身在这次掘墓后到哪里去了呢?毕生在中山陵从事文保工作的刘维才老人当时在灵谷寺派出所工作,当年戴笠墓的平毁工作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
他告诉记者,1951年陵区东山头村数位农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用铁镐沿戴笠墓水泥的接合处将墓扒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红漆木棺。”刘老说,开棺后他们发现里面除了戴笠遗骸外,只有一把被烧得变形的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还有就是那把九龙剑,“那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
刘老回忆,当时这些东西被一股脑倒进墓前的池塘中填埋,而戴笠的棺材则被农民运回去箍桶用了。
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
也许对这件国宝来说,化作紫金山中的一春泥,也是不错的归宿。(未完待续。)
裕陵地宫里的每具棺椁的四角,各有一块重达数百斤的龙山石,将棺椁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下部伸出的四棱形榫,根部细,头部粗。榫插入石制棺床上的长方形眼中,向旁边相通的方眼一推,由于这个方眼口小下大,龙山石便被牢牢地固定在棺床上。龙山石上面凿有纵向和横向的通槽。椁的竖向边棱被卡在龙山石的纵向槽内,椁底部伸出的横向边棱被龙山石横向的槽卡压,这样棺椁既不能升起,又不能前后、左右移动。然而,孙殿英匪兵在进入裕陵地宫时,竟发现乾隆帝的棺椁不在棺床上,而是顶住了第四道石门。既然棺椁的四角都被龙山石牢固卡压,怎么会飘浮起来呢?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石柱之谜
现在裕陵地宫的前三道石门,每道都用四根巨大的四棱形石柱支顶,共有石柱12根。人们一看便知,这些石柱并非原来就存在,而是后来增加的。如果原来就有石柱,巨大的棺椁是根本无法进入地宫的。
为什么要支顶这些石柱,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支顶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前三道石门的上门槛及以上的枋子,带门簪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璺,其中第一道石门尤为严重。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后果会不堪设想。这12根石柱中,第一道石门里侧的两根和第二、第三道石门的8根,都是19**年由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建队支顶的。而第一道石门外侧的两根石柱。支顶日期至今不明。
1928年孙殿英匪军盗陵时,是不会支顶石柱的。是否是溥仪派出的东陵善后大臣所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们在东陵善后期间,每一位都做了详细的日记,就连一些琐碎小事都有记录,但对支顶石柱之事却只字未提。1975年开启裕陵地宫时,这两根石柱就已存在,更不是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支顶。
这样看来,两根石柱只能是清朝遗物,而且只能是在乾隆入葬地宫后、隧道填堵前那几天支顶的。因为乾隆入葬前的嘉庆四年(1799年)7月,在修筑裕陵地宫隧道券内的斜坡地面时,曾计划筑打夯土,但负责工程的大臣绵课发现“头层石门之上横安石槛已见有裂缝斜纹两道”。为了避免震动,遂奏请皇帝,将筑打夯土改为用砖铺砌,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隧道券砖铺地面。
石门上槛出现裂缝,嘉庆皇帝是不会置之不管的。可是,在乾隆帝入葬后,绵亿、弘谦、特清额、成林在向嘉庆皇帝奏报“敬修填砌裕陵元宫门隧道并成砌琉璃影壁等工”的奏折中,并未提及支顶石柱之事。是根本没有支顶,还是因为事小,没有必要写进奏折?我们不得而知。
这两根石柱到底是什么时候支顶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棺椁顶门之谜
1928年,孙殿英匪军在盗掘裕陵地宫时,曾顺利地打开了前三道石门。但第四道石门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便气急败坏地用炸药炸开了石门。进了金券后,发现原来有一具巨大的棺木顶住了石门。后来从这具棺木中找到了乾隆帝的头颅骨,才知道这具顶门的棺木就是乾隆帝的。溥仪派善后大臣重殓裕陵遗骨时,将乾隆帝的内棺重新摆放在正面棺床上的正中之位,并将一帝一后三妃的遗骨殓入棺内。可是到了1975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开启地宫时,又是乾隆帝的内棺顶住了石门。
为什么两次都是乾隆帝的棺木顶住石门?地宫内的积水主要是从地面的石缝中渗出。平缓上升的水面,不会产生波浪水流,更不会有冲击的力量。所以地宫内积水不会将乾隆帝的棺椁冲下棺床。乾隆棺椁顶门之谜。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乾隆的九龙宝剑。
受诅之剑!
拥有者皆死于非命。
九龙宝剑,剑长五尺,剑柄特长,上雕九条金龙,剑体光华四射,锋利无比,吹毛可断,削铁如泥。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乾隆皇帝对“九龙宝剑”爱不释手,随身携带,驾崩之前,遗嘱此剑陪葬,永不分离。
1939年,孙殿英将“九龙宝剑”交国民党军统特务总头子戴笠转献蒋介石。戴笠接剑一看,确系稀世珍宝,但因为他还要去中原视察,故召来北平特务头子马汉三,命他“先将剑交何应钦,待本人回南京后亲自献委员长。”
第二年,马汉三在张家口遭日本特务逮捕,为活命供出情报并献出“九龙宝剑”。日本特务头目田中隆吉得到“九龙宝剑”后交川岛芳子保管。川岛芳子是清末肃清王第14公主,成长于日本,被誉为二战中亚洲超级间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马汉三立即带人去北京东四牌楼九条34号逮捕了川岛芳子,并从其地窖里找回了那把“九龙宝剑”。
1946年3月9日戴笠公务去北京,时任军统局北平办事处主任的马汉三,把“九龙宝剑”和几大箱价值连城的古书画及金银古玩送到戴笠下榻处,戴随身携带。九龙剑再次落入戴笠手中。
1946年3月16日戴笠乘专机先到天津,后到青岛.3月17日由青岛飞往上海龙华机场,上海下暴雨飞机无法降落,改飞南京,当时南京也下大雨,飞机在南京效县江宁县板桥镇岱山坠毁,坠落飞机在大雨中燃烧了两个小时。
3月21日沈醉等人受蒋介石指派去岱山勘察飞机失事现场时,江宁县长派人送来了飞机烧毁后的遗留物:一只一尺多高的宋代羊脂白玉九龙杯和一把五尺九龙宝剑,宝剑剑柄剑鞘均烧坏,剑柄上的九条黄金龙荡然无存,但剑体仍寒光逼人,锋利无比。
于是沈醉将它和戴笠的遗骸一起放入棺材中,运回灵谷寺志公殿暂放。数月后,蒋介石亲选无梁殿西侧一片前有小池塘的坡地,将戴笠安葬。沈醉亲自督造建墓,因戴笠杀害过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害怕受到报复,因此安放棺木后,特地将水泥渣灌入墓中加固。
沈醉的顾虑不久成为现实。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为平地。那么九龙剑残身在这次掘墓后到哪里去了呢?毕生在中山陵从事文保工作的刘维才老人当时在灵谷寺派出所工作,当年戴笠墓的平毁工作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完成的。
他告诉记者,1951年陵区东山头村数位农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用铁镐沿戴笠墓水泥的接合处将墓扒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红漆木棺。”刘老说,开棺后他们发现里面除了戴笠遗骸外,只有一把被烧得变形的左轮手枪,一个皮鞋后跟,还有就是那把九龙剑,“那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蚀得厉害,只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样子。”
刘老回忆,当时这些东西被一股脑倒进墓前的池塘中填埋,而戴笠的棺材则被农民运回去箍桶用了。
世事沧桑,当九龙宝剑的谜底被揭开时,一切早已无迹可寻。
也许对这件国宝来说,化作紫金山中的一春泥,也是不错的归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