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时局的转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无双夜二之统一最新章节!
说起来,何进要诛杀宦官,并非是由于他自己跟这些宦官有多大的仇怨,而是他想要增加自己在党人之中的威信,于是便想借助除掉宦官之事来达成所愿。然而,他却未能想到,宦官们竟然会狗急跳墙,最后因为他的拖沓和大意,致使自己反被宦官给设计杀害,这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不过,何进犹豫归犹豫,拖沓归拖沓,他也曾用过还算聪明的法子,便是将一干宦官全都撵出宫去。然而,回到家中的宦官却个个担惊受怕不已,他们害怕自己还没能回到各自的封地,在半道上就会遭到党人私下里的暗害,因而便只好破罐子破摔,打算跟何进来个鱼死网破。不成想何进一时大意轻敌,就被他们给设计伏杀了。
何进的死,直接成为了党人们集体爆发的导火索。以袁绍等人为首的党人集团,假借「替何进报仇」为借口,大张旗鼓地率兵攻打禁宫,并且还放火烧毁了宫门。当然,放火烧宫之事,是当时的虎贲中郎将袁术所为,因为一时攻不进去,所以袁术才会放火烧门。话说,宦官们谋害了当朝大将军,而且还是皇帝的舅舅、太后的哥哥,按律是要抄家灭族的。只要何太后一声令下,就可以把这帮宦官给依法处置了,哪用得着他们去报仇啊。
在袁绍等人攻入了禁宫以后,不管是不是太监,只要是没长胡子的,全都一律格杀无论。如这般情况,岂不就是在枉杀无辜嘛。从这帮人的行径就可以看出,替何进报仇只是他们的一个幌子而已,诛除宦官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宦官杀了何进以后就冤枉说何进要造反,然后打算安排自己的人马来掌握权力,以图搬回局势。当时,十常侍准备替换掉司隶校尉与河南尹这两个重要的职权,袁绍知道后又哪里肯愿意?于是乎,情势所迫,袁绍等人便赶紧率兵攻打禁宫,以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宦官尽数除去。
后来,被十常侍裹挟走的刘辩、刘协兄弟俩,又被董卓找了回来。接着董卓便顺理成章地率兵进入了洛阳。他先是将何进、何苗的旧部收编至麾下,随即又让吕布去杀了丁原,吞并了丁原的部队。至此,京城的兵权就完全落在了董卓的手里。
然而,就在袁绍等人攻入了禁宫、张让等人裹挟着刘辩、刘协逃走之后,何进的部下将领吴匡却突然煽动士兵说:“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大家愿不愿为大将军报仇?”而后一时间群情激奋,士兵们都说:“愿效死命!”于是,吴匡便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带兵将何苗给攻杀了。
从这一事件来看,想来这应该还是董卓在背后使出的手段,尽管史书上没有明说是谁搞出来的阴谋,但明眼人多少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的。
说到这里,有两点要顺便提一下,想来这也是不少三国迷比较关注的事情。
第一点,关于吕布杀丁原的记载,《三国志》与《后汉书》的记载是一样的,都是「卓诱使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对此,《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却不这样认为,也许在他看来这其中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非是因为利益原因,所以他的记述则是「阴使丁原部曲司马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即暗中(或阴谋)指使吕布杀死丁原,吞并了丁原的部众。
从这一句中可以披露出两个信息,一是「阴使」二字,表明了司马光对于吕布杀丁原一事的看法;二是司马光也采取了欲盖弥彰式的手法,认为吕布从始至终都是在丁原手下任职的。而就此事退一步来说,即便吕布一直都在丁原的手下任职,也不能说吕布杀丁原就一定是错的,因为没有人清楚吕布的政治立场又是什么样的。
首先,何进死了以后,丁原被任命为执金吾,便份属袁氏阵营了。而从鲍信劝谏袁绍要先发制人的话可以看出,袁绍跟董卓是对立的两个阵营,二者之间有权力上的直接冲突。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董卓想要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而袁绍则是要继续拥护少帝刘辩的。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依照当时的律法,类似于袁绍等人率兵攻打禁宫、放火烧宫之类事情,都是携有造反嫌疑的。因而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只要你带兵攻打了禁宫,便算是犯下了杀头的大罪。
然而,袁绍等人事后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想来这也许是由于袁氏集团在朝中颇有势力,以及在名义上又是拥护少帝的立场,故而他们就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从这一观点来说,吕布选择脱离袁氏阵营,则体现了他个人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其实,像袁绍那些人那时还只是一帮纨绔子弟,自身的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当时的局面。这从之后董卓在京城中逐步做大、袁绍等人无以应对的状态,就可以窥测出一二来。
第二点,有人说丁原火烧孟津时,是以命领部队伪装成从北边流窜过来的黑山贼的做法,来进行抢劫放火之事的。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看来的,但我认为这是不大符合实情的。
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185年春季,大约是在二月,黑山贼首领张燕派遣使者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下诏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负责管理河北各山谷间的事务,每年可以举孝廉,并要按时派计吏到朝廷汇报工作。
从这一段资料来看,张燕的黑山军已经摇身转变成了官兵,又怎需要再做出像以前那样四处劫掠的事情呢?倒是赶在汉灵帝驾崩的时候,匈奴单于於扶罗,连同白波贼一起攻掠河内的记载却是有的。而丁原率军屯驻于河内,跟这事也应该有点关系。所以说,如果丁原要部下伪装成贼寇的话,那也应该伪装成白波贼才对。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京城的政局就完全掌控在了董卓的手里,董卓被晋升为相国,加封郿侯。这从现实的角度证明,吕布先前的选择是明智的。然而,让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虽出身微寒的吕布,却并不是他这种人可以轻易驾驭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董卓一生中最后的辉煌,是成也吕布,败也吕布。
;
说起来,何进要诛杀宦官,并非是由于他自己跟这些宦官有多大的仇怨,而是他想要增加自己在党人之中的威信,于是便想借助除掉宦官之事来达成所愿。然而,他却未能想到,宦官们竟然会狗急跳墙,最后因为他的拖沓和大意,致使自己反被宦官给设计杀害,这真可谓是得不偿失。
不过,何进犹豫归犹豫,拖沓归拖沓,他也曾用过还算聪明的法子,便是将一干宦官全都撵出宫去。然而,回到家中的宦官却个个担惊受怕不已,他们害怕自己还没能回到各自的封地,在半道上就会遭到党人私下里的暗害,因而便只好破罐子破摔,打算跟何进来个鱼死网破。不成想何进一时大意轻敌,就被他们给设计伏杀了。
何进的死,直接成为了党人们集体爆发的导火索。以袁绍等人为首的党人集团,假借「替何进报仇」为借口,大张旗鼓地率兵攻打禁宫,并且还放火烧毁了宫门。当然,放火烧宫之事,是当时的虎贲中郎将袁术所为,因为一时攻不进去,所以袁术才会放火烧门。话说,宦官们谋害了当朝大将军,而且还是皇帝的舅舅、太后的哥哥,按律是要抄家灭族的。只要何太后一声令下,就可以把这帮宦官给依法处置了,哪用得着他们去报仇啊。
在袁绍等人攻入了禁宫以后,不管是不是太监,只要是没长胡子的,全都一律格杀无论。如这般情况,岂不就是在枉杀无辜嘛。从这帮人的行径就可以看出,替何进报仇只是他们的一个幌子而已,诛除宦官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宦官杀了何进以后就冤枉说何进要造反,然后打算安排自己的人马来掌握权力,以图搬回局势。当时,十常侍准备替换掉司隶校尉与河南尹这两个重要的职权,袁绍知道后又哪里肯愿意?于是乎,情势所迫,袁绍等人便赶紧率兵攻打禁宫,以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宦官尽数除去。
后来,被十常侍裹挟走的刘辩、刘协兄弟俩,又被董卓找了回来。接着董卓便顺理成章地率兵进入了洛阳。他先是将何进、何苗的旧部收编至麾下,随即又让吕布去杀了丁原,吞并了丁原的部队。至此,京城的兵权就完全落在了董卓的手里。
然而,就在袁绍等人攻入了禁宫、张让等人裹挟着刘辩、刘协逃走之后,何进的部下将领吴匡却突然煽动士兵说:“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大家愿不愿为大将军报仇?”而后一时间群情激奋,士兵们都说:“愿效死命!”于是,吴匡便与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带兵将何苗给攻杀了。
从这一事件来看,想来这应该还是董卓在背后使出的手段,尽管史书上没有明说是谁搞出来的阴谋,但明眼人多少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的。
说到这里,有两点要顺便提一下,想来这也是不少三国迷比较关注的事情。
第一点,关于吕布杀丁原的记载,《三国志》与《后汉书》的记载是一样的,都是「卓诱使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对此,《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却不这样认为,也许在他看来这其中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非是因为利益原因,所以他的记述则是「阴使丁原部曲司马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即暗中(或阴谋)指使吕布杀死丁原,吞并了丁原的部众。
从这一句中可以披露出两个信息,一是「阴使」二字,表明了司马光对于吕布杀丁原一事的看法;二是司马光也采取了欲盖弥彰式的手法,认为吕布从始至终都是在丁原手下任职的。而就此事退一步来说,即便吕布一直都在丁原的手下任职,也不能说吕布杀丁原就一定是错的,因为没有人清楚吕布的政治立场又是什么样的。
首先,何进死了以后,丁原被任命为执金吾,便份属袁氏阵营了。而从鲍信劝谏袁绍要先发制人的话可以看出,袁绍跟董卓是对立的两个阵营,二者之间有权力上的直接冲突。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董卓想要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而袁绍则是要继续拥护少帝刘辩的。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依照当时的律法,类似于袁绍等人率兵攻打禁宫、放火烧宫之类事情,都是携有造反嫌疑的。因而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只要你带兵攻打了禁宫,便算是犯下了杀头的大罪。
然而,袁绍等人事后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想来这也许是由于袁氏集团在朝中颇有势力,以及在名义上又是拥护少帝的立场,故而他们就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从这一观点来说,吕布选择脱离袁氏阵营,则体现了他个人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其实,像袁绍那些人那时还只是一帮纨绔子弟,自身的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当时的局面。这从之后董卓在京城中逐步做大、袁绍等人无以应对的状态,就可以窥测出一二来。
第二点,有人说丁原火烧孟津时,是以命领部队伪装成从北边流窜过来的黑山贼的做法,来进行抢劫放火之事的。我不知道这是从哪里看来的,但我认为这是不大符合实情的。
依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185年春季,大约是在二月,黑山贼首领张燕派遣使者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下诏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负责管理河北各山谷间的事务,每年可以举孝廉,并要按时派计吏到朝廷汇报工作。
从这一段资料来看,张燕的黑山军已经摇身转变成了官兵,又怎需要再做出像以前那样四处劫掠的事情呢?倒是赶在汉灵帝驾崩的时候,匈奴单于於扶罗,连同白波贼一起攻掠河内的记载却是有的。而丁原率军屯驻于河内,跟这事也应该有点关系。所以说,如果丁原要部下伪装成贼寇的话,那也应该伪装成白波贼才对。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京城的政局就完全掌控在了董卓的手里,董卓被晋升为相国,加封郿侯。这从现实的角度证明,吕布先前的选择是明智的。然而,让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虽出身微寒的吕布,却并不是他这种人可以轻易驾驭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董卓一生中最后的辉煌,是成也吕布,败也吕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