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深意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庶女生存手册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深意
王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杨府。
“据说王家在福建的园子,要比百芳园还大。”六娘子和七娘子咬耳朵,“从园东头进去,要花好半天才能走到园西头。”
百芳园就已经不小了,王家人口少,住着的地儿却比百芳园还大,可见家底殷实。
“三姐好福气。”七娘子就笑。
都是庶女,唇亡齿寒,虽然平时不友好,但是总还是希望三娘子能说个不错的人家。
王家托了李家做大媒上门提亲,就算杨老爷心里想着大太太,把事儿拖到了大太太回来,碍着李家、王家两重面子,大太太还能说个不字?
王妈妈早就把第二拨送信的人派出去了。
古代交通不便,从苏州到京城,就算是最快的马,也要跑上十几天。
更别说大太太还要往回送信了。
一来一回,小一个月,四姨娘若是能磨得大老爷点了头换了庚帖,那亲事,就是铁板钉钉,出不了什么波折了。
三娘子见了人,就格外多了分羞意。
虽然姐妹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有脸面的管事老妈妈们,难免就要笑着打趣,“到了说人家的年纪了!”
随着这门亲事说了出来,四姨娘、三娘子的脸面,也渐渐地重回了当年的显赫。
毕竟,大太太膝下的庶女初娘子,虽然也是嫁到了殷实的人家,但论门第,可是要比福建布政使低了不少。三娘子身为庶女有这个脸面,实属难得。
王妈妈黑了几天脸,笑容忽然又多了起来:大老爷虽然这十几天常去溪客坊,但在亲事上,却一直没有松口。
本来也是,两家联姻这样的大事,没有主母在场,怎么好下决定?
“四姨娘自以为这门亲事万无一失,却也不想想,王家在福建飞扬跋扈……就好像土皇帝似的,上个月太子长史郑长青的亲弟弟郑长春,只是犯了点小事,他们就闹得沸反盈天的,又是说郑家欺行霸市,又是说郑长春好色无行,把郑老爷气得吐了血……老爷那样谨慎的人,会这么轻易的就在亲事上松了口?”
王妈妈和立春说这话的时候,就有一点得意。
因为七娘子对这里头的争斗一清二楚的关系,王妈妈和立春,有时候就到东里间来说话,避开了九哥的耳目,又能和他呆在一间屋子里。
现在九哥出出入入,都是王妈妈陪着,王妈妈偶然走开的时候,立春也必定呆在一边。
不论是小雪还是处暑,都不能沾手九哥的饮食。小厨房曹嫂子做出来的菜,是立春亲手从厨房拎到西偏院来的。
四姨娘在亲事上如了意,就可能把手伸向九哥。但正院里里外外被大太太经营得就好像是一个铁桶,她要伸手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了,大太太随时可能动身回苏州,上回捎信回来时,已经暗示了,平国公许夫人,可能会与她同路下江南,到扬州拜祭许家祖坟。
居然请动了许夫人!
许家虽然现在在京城扎根,但老家却在扬州,现在扬州还有族田、族人,除了陪葬静陵的几代平国公之外,家里历年来有什么生老病死的事,也都是要回扬州安葬的。
大太太自从嫁到杨家,就远离京城,多年来都没有可以走动的娘家人,现在许夫人难得到江南办事,当然要在苏州多住上一段日子,大老爷不但修书请大太太转致邀请,还给平国公本人去信,请许夫人务必要到苏州做客。许夫人到苏州落脚,是肯定的事。
有娘家人撑腰,大太太的底气就足了,二太太到时候,恐怕都要吃个挂落。想不到许夫人这么疼爱妹妹,千里跋涉,就是为了给妹妹撑腰。
就算三娘子的亲事说成了又如何?从聘礼到陪嫁……多得是落四姨娘脸面的地方!
王妈妈渐渐的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里了,平时里里外外,都在操心九哥的安全。连大老爷叫九哥去外书房教他读书,王妈妈都厚着脸皮跟到了外院去。
姜是老的辣。
七娘子静静地想。
如果大太太在,还好,多的是借口回绝了这门亲事。王家虽然和杨家走得勤,但杨老爷未必就很看得上王家的行事做派,大太太说上几句,也就回绝了。
大太太不在,正院是没有人可以在这件事上说话的。
倒不如潇洒一些,索性就让四姨娘上蹿下跳地忙活去,在大老爷面前也卖个好,叫他知道正院对三娘子,是从来没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一心一意护着九哥,就是护住了大太太的命根子。
甚至护到了大老爷跟前……
大老爷又不是傻瓜,不会察觉出一些不对么?正院的人虽然把九哥看得紧,但也从来没有紧到这个地步。
这就给将来对四姨娘发难,埋下了伏笔。
王妈妈私底下、甚至还查到了二太太和王家、李家来往的证据。
“二月里王家人经过苏州的时候,几个盐商请客,二太太是有请必到。那时李家人倒也在的……”
“也算是沉得住气了,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把这事儿闹到了大老爷跟前。”
立春附和着王妈妈。
七娘子就抬起眼,笑着问了一句,“王妈妈,太太对这事儿,您觉得会是怎么个意思。”
“这还真说不好。”王妈妈对七娘子的态度,已经多了几分随意。
虽然没有以前的规矩恭敬,但就是这份随意,便证明了王妈妈已经对她卸下了少许防备。
毕竟是有些渊源,当时七娘子就是被她带到正院的……这几个月来,又一起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很容易就有同舟共济的感觉。
“按理说,大太太在京城,也会为三娘子物色亲事。虽说一个庶女的亲事,也不算是什么,但能嫁到京城,却要比嫁在江南好。”王妈妈就沉吟着为七娘子分析。
七娘子年纪虽小,但是人很机灵、沉稳,虽然有时候还有些不合时宜的傻气,但却能让人放心。
多教她几句,她在大太太跟前也就知道该怎么行事。
“杨家在江南人脉已经够广的了,京城却只有几门亲戚……”王妈妈点到即止。
七娘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京城权贵不少,多的是位高权重,庶子又多的人家,随便找一个家庭复杂一点的,把三娘子嫁过去,大老爷能说什么?京城里的权贵,可都是带着爵的!
能结交上一门新的亲家,是杨家的好事,但三娘子远离娘家,京城规矩又大,嫁的还是庶子,吃苦,是一定的。
毕竟是嫡母,要拿捏庶女,多的是办法。四姨娘再得宠又如何?大太太毁掉三娘子的一生,易如反掌。
七娘子只好在心底安慰自己,“到底是心软的,不然,也不会给初娘子说了那么好的人家。”
王妈妈看她有了明白的样子,又点拨,“太太这时候要是来信,也说了一门京城的亲事……”
那大老爷就算是再喜欢三娘子,也要顾及大太太的脸面,至少要等她到家,再来安排三娘子的事。
王家上门提亲,只能说是四姨娘在这场角力中唯一的机会。
想必是费尽心机,才能在大太太不在家的时候,安排人上门提亲。
“四姨娘的运气也好,”王妈妈犹自感慨,“这当口,太太偏偏就不在!也亏她能把媒人安排到这时候上门!”
是运气好吗?
七娘子心头一动。
电光火石之间,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四姨娘在九姨娘病重时格外的殷勤……一直让她迷惑不解。
原来从那时候开始,四姨娘就已经布下了自己的局。
大老爷虽然还经常到溪客坊去坐坐,但已经很久没有留下过夜了。
最近他也很少去浣纱坞,大部分时间,都睡在了外院。
三娘子虽然还是那含羞带怯又喜气洋洋的讨喜表情,但背了人,却时常发呆。连早上的课,都只是低头划拉着纸面出神。
七娘子对三娘子就有了三分同情。
六娘子也和七娘子窃窃私语,“虽说是门好亲事,但等到太太回来了,能不能成还是说不准的事。”
也是有些同情的,“四姨娘怎么还不加把劲——这可是一辈子的事,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还在乎再多一步吗。”
四姨娘虽然还是很少出溪客坊,但禁不住百芳园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她身上。
大太太不在,姨娘们都深居简出,七娘子去小香雪荡了几次秋千,也没有遇到别的姨娘,只有两三次在回正院的路上看到四姨娘的身影,或是在赏花,或是在观鱼,脸上怔怔的,写满了心事。
“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王妈妈很不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以为自己是新来的通房,能凭美色出头?”
四姨娘虽然都有了要说亲的女儿,但的确还是风韵犹存,别有一股楚楚动人的姿态。倒不至于像是王妈妈说的不自量力。
不过大老爷这几天都很少进后院,她的确是把俏媚眼抛给了瞎子。
快到七月的时候,大太太的回信也到了。
信里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自己六月中旬已动身回乡,不过会先陪着许夫人到扬州祭拜先人,再和她一道回苏州。
三娘子眉宇间顿时多了几重心事。
王妈妈也犯着嘀咕,大太太没有特别给她送信,不由得让王妈妈有些提心吊胆,怕是失去了大太太的欢心。
七娘子倒是没有别的想头,只是越发细心地照看着九哥。
每天早上她都和九哥一道出门,下了学也不再与六娘子同路,而是等了九哥一道回来。
对这样严密的保护,九哥有些不适。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嘀嘀咕咕的,却也品味出了一些意思,很少出西偏院。
立春当值的时候,会把他带到东里间坐着,自己和白露说些闲话,一道做针线。
七娘子和九哥就头对着头练字。
“到底出什么事了。”九哥看立春坐的远,就低声问七娘子,“连小雪、处暑,都只能在屋里服侍,晚上要立春和王妈妈轮流上夜?”
七娘子只好笑,不说话。
“什么都不告诉我!”九哥有些生气。
“你还小。”七娘子无奈地回答。
九哥知道得太多,对他没什么好处,虽然他也是人小鬼大,超龄早熟,但是小孩子心事太重了,就不能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再说,就算九哥知道了四姨娘和二太太的事,也不能多做什么。他对这两个人,本来就够疏远了。
“你与我一天生的!”九哥鼓起了脸颊。
“那我也还是你姐姐嘛。”七娘子气定神闲。
九哥瞅着她一会儿,怏怏地低下头继续练字。
大老爷一向很重视九哥的教育,不但经常把他叫到外院去说话,最近还时常到西偏院来查看九哥平时有没有好好读书。
“杨家虽然富贵,但若是你不能中举及第,这份富贵,终究也要被人夺走。”他在西里间训诫九哥,声音都传到了东里间。“别仗着你娘宠你,便不知天高地厚,只顾着玩乐。得了闲,在先生讲课之前,先把四书五经背下来,免得到时候先生又和我告状,说你学得很慢!”
七娘子听得是暗暗心惊。
大老爷虽然严厉,但说的的确是至理,杨家只有九哥这株独苗,别看现在富贵滔天,要是将来九哥没能入仕,这份浮财能守得住三分四分,都算是很好的了。杨家的未来,就着落在九哥一个人手里。
但是他怎么忽然就对九哥这样关心起来了?
倒不是大老爷冷漠,只是他总管江南,手中千头万绪,很少有心思把目光放到后宅。尤其是这几年,朝中大皇子和太子争斗得激烈,坐在大老爷这个位置上,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费着思量。七娘子进正院也有四五个月了,之前的几个月,大老爷不过是问问九哥的身体,偶然把二娘子、三娘子叫到身边吟诗作赋,享受天伦之乐而已。
王妈妈对此却处之泰然,只是一个劲儿的附和大老爷,叫九哥用功读书。
她肯定没有把七娘子偷听到的内容告诉大老爷……七娘子是正院的人,就算她当面对门,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大老爷说了,也都是往四房头上泼脏水。没有真凭实据,谁都不会贸然出手的。
七娘子又想到,每次二太太进杨家,大老爷都要把九哥带开……
她忽然就理解了四姨娘的紧迫感。
大老爷虽然对三娘子十分舍得,但根本上,他心底最重视的还是九哥。
九哥是正院的儿子,越过大太太谈三娘子的亲事,无疑是让正院没脸。
让正院没脸,就是让九哥没脸……
许夫人又要和大太太同船回来。
三娘子的亲事,恐怕大老爷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松口的。
三娘子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脾气越来越坏,虽然没有当着姐妹们的面发脾气,但百芳园里已有好些丫鬟婆子得了不是,非打即骂,落了好大的没脸。
七月初,她忽然又受了风寒。连着几天请医问药,都不见好,进了七月三日,竟发起了高烧。
第二十七章 深意
王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杨府。
“据说王家在福建的园子,要比百芳园还大。”六娘子和七娘子咬耳朵,“从园东头进去,要花好半天才能走到园西头。”
百芳园就已经不小了,王家人口少,住着的地儿却比百芳园还大,可见家底殷实。
“三姐好福气。”七娘子就笑。
都是庶女,唇亡齿寒,虽然平时不友好,但是总还是希望三娘子能说个不错的人家。
王家托了李家做大媒上门提亲,就算杨老爷心里想着大太太,把事儿拖到了大太太回来,碍着李家、王家两重面子,大太太还能说个不字?
王妈妈早就把第二拨送信的人派出去了。
古代交通不便,从苏州到京城,就算是最快的马,也要跑上十几天。
更别说大太太还要往回送信了。
一来一回,小一个月,四姨娘若是能磨得大老爷点了头换了庚帖,那亲事,就是铁板钉钉,出不了什么波折了。
三娘子见了人,就格外多了分羞意。
虽然姐妹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有脸面的管事老妈妈们,难免就要笑着打趣,“到了说人家的年纪了!”
随着这门亲事说了出来,四姨娘、三娘子的脸面,也渐渐地重回了当年的显赫。
毕竟,大太太膝下的庶女初娘子,虽然也是嫁到了殷实的人家,但论门第,可是要比福建布政使低了不少。三娘子身为庶女有这个脸面,实属难得。
王妈妈黑了几天脸,笑容忽然又多了起来:大老爷虽然这十几天常去溪客坊,但在亲事上,却一直没有松口。
本来也是,两家联姻这样的大事,没有主母在场,怎么好下决定?
“四姨娘自以为这门亲事万无一失,却也不想想,王家在福建飞扬跋扈……就好像土皇帝似的,上个月太子长史郑长青的亲弟弟郑长春,只是犯了点小事,他们就闹得沸反盈天的,又是说郑家欺行霸市,又是说郑长春好色无行,把郑老爷气得吐了血……老爷那样谨慎的人,会这么轻易的就在亲事上松了口?”
王妈妈和立春说这话的时候,就有一点得意。
因为七娘子对这里头的争斗一清二楚的关系,王妈妈和立春,有时候就到东里间来说话,避开了九哥的耳目,又能和他呆在一间屋子里。
现在九哥出出入入,都是王妈妈陪着,王妈妈偶然走开的时候,立春也必定呆在一边。
不论是小雪还是处暑,都不能沾手九哥的饮食。小厨房曹嫂子做出来的菜,是立春亲手从厨房拎到西偏院来的。
四姨娘在亲事上如了意,就可能把手伸向九哥。但正院里里外外被大太太经营得就好像是一个铁桶,她要伸手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了,大太太随时可能动身回苏州,上回捎信回来时,已经暗示了,平国公许夫人,可能会与她同路下江南,到扬州拜祭许家祖坟。
居然请动了许夫人!
许家虽然现在在京城扎根,但老家却在扬州,现在扬州还有族田、族人,除了陪葬静陵的几代平国公之外,家里历年来有什么生老病死的事,也都是要回扬州安葬的。
大太太自从嫁到杨家,就远离京城,多年来都没有可以走动的娘家人,现在许夫人难得到江南办事,当然要在苏州多住上一段日子,大老爷不但修书请大太太转致邀请,还给平国公本人去信,请许夫人务必要到苏州做客。许夫人到苏州落脚,是肯定的事。
有娘家人撑腰,大太太的底气就足了,二太太到时候,恐怕都要吃个挂落。想不到许夫人这么疼爱妹妹,千里跋涉,就是为了给妹妹撑腰。
就算三娘子的亲事说成了又如何?从聘礼到陪嫁……多得是落四姨娘脸面的地方!
王妈妈渐渐的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里了,平时里里外外,都在操心九哥的安全。连大老爷叫九哥去外书房教他读书,王妈妈都厚着脸皮跟到了外院去。
姜是老的辣。
七娘子静静地想。
如果大太太在,还好,多的是借口回绝了这门亲事。王家虽然和杨家走得勤,但杨老爷未必就很看得上王家的行事做派,大太太说上几句,也就回绝了。
大太太不在,正院是没有人可以在这件事上说话的。
倒不如潇洒一些,索性就让四姨娘上蹿下跳地忙活去,在大老爷面前也卖个好,叫他知道正院对三娘子,是从来没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一心一意护着九哥,就是护住了大太太的命根子。
甚至护到了大老爷跟前……
大老爷又不是傻瓜,不会察觉出一些不对么?正院的人虽然把九哥看得紧,但也从来没有紧到这个地步。
这就给将来对四姨娘发难,埋下了伏笔。
王妈妈私底下、甚至还查到了二太太和王家、李家来往的证据。
“二月里王家人经过苏州的时候,几个盐商请客,二太太是有请必到。那时李家人倒也在的……”
“也算是沉得住气了,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把这事儿闹到了大老爷跟前。”
立春附和着王妈妈。
七娘子就抬起眼,笑着问了一句,“王妈妈,太太对这事儿,您觉得会是怎么个意思。”
“这还真说不好。”王妈妈对七娘子的态度,已经多了几分随意。
虽然没有以前的规矩恭敬,但就是这份随意,便证明了王妈妈已经对她卸下了少许防备。
毕竟是有些渊源,当时七娘子就是被她带到正院的……这几个月来,又一起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很容易就有同舟共济的感觉。
“按理说,大太太在京城,也会为三娘子物色亲事。虽说一个庶女的亲事,也不算是什么,但能嫁到京城,却要比嫁在江南好。”王妈妈就沉吟着为七娘子分析。
七娘子年纪虽小,但是人很机灵、沉稳,虽然有时候还有些不合时宜的傻气,但却能让人放心。
多教她几句,她在大太太跟前也就知道该怎么行事。
“杨家在江南人脉已经够广的了,京城却只有几门亲戚……”王妈妈点到即止。
七娘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京城权贵不少,多的是位高权重,庶子又多的人家,随便找一个家庭复杂一点的,把三娘子嫁过去,大老爷能说什么?京城里的权贵,可都是带着爵的!
能结交上一门新的亲家,是杨家的好事,但三娘子远离娘家,京城规矩又大,嫁的还是庶子,吃苦,是一定的。
毕竟是嫡母,要拿捏庶女,多的是办法。四姨娘再得宠又如何?大太太毁掉三娘子的一生,易如反掌。
七娘子只好在心底安慰自己,“到底是心软的,不然,也不会给初娘子说了那么好的人家。”
王妈妈看她有了明白的样子,又点拨,“太太这时候要是来信,也说了一门京城的亲事……”
那大老爷就算是再喜欢三娘子,也要顾及大太太的脸面,至少要等她到家,再来安排三娘子的事。
王家上门提亲,只能说是四姨娘在这场角力中唯一的机会。
想必是费尽心机,才能在大太太不在家的时候,安排人上门提亲。
“四姨娘的运气也好,”王妈妈犹自感慨,“这当口,太太偏偏就不在!也亏她能把媒人安排到这时候上门!”
是运气好吗?
七娘子心头一动。
电光火石之间,一切都清晰了起来。
四姨娘在九姨娘病重时格外的殷勤……一直让她迷惑不解。
原来从那时候开始,四姨娘就已经布下了自己的局。
大老爷虽然还经常到溪客坊去坐坐,但已经很久没有留下过夜了。
最近他也很少去浣纱坞,大部分时间,都睡在了外院。
三娘子虽然还是那含羞带怯又喜气洋洋的讨喜表情,但背了人,却时常发呆。连早上的课,都只是低头划拉着纸面出神。
七娘子对三娘子就有了三分同情。
六娘子也和七娘子窃窃私语,“虽说是门好亲事,但等到太太回来了,能不能成还是说不准的事。”
也是有些同情的,“四姨娘怎么还不加把劲——这可是一辈子的事,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还在乎再多一步吗。”
四姨娘虽然还是很少出溪客坊,但禁不住百芳园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她身上。
大太太不在,姨娘们都深居简出,七娘子去小香雪荡了几次秋千,也没有遇到别的姨娘,只有两三次在回正院的路上看到四姨娘的身影,或是在赏花,或是在观鱼,脸上怔怔的,写满了心事。
“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王妈妈很不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以为自己是新来的通房,能凭美色出头?”
四姨娘虽然都有了要说亲的女儿,但的确还是风韵犹存,别有一股楚楚动人的姿态。倒不至于像是王妈妈说的不自量力。
不过大老爷这几天都很少进后院,她的确是把俏媚眼抛给了瞎子。
快到七月的时候,大太太的回信也到了。
信里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自己六月中旬已动身回乡,不过会先陪着许夫人到扬州祭拜先人,再和她一道回苏州。
三娘子眉宇间顿时多了几重心事。
王妈妈也犯着嘀咕,大太太没有特别给她送信,不由得让王妈妈有些提心吊胆,怕是失去了大太太的欢心。
七娘子倒是没有别的想头,只是越发细心地照看着九哥。
每天早上她都和九哥一道出门,下了学也不再与六娘子同路,而是等了九哥一道回来。
对这样严密的保护,九哥有些不适。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嘀嘀咕咕的,却也品味出了一些意思,很少出西偏院。
立春当值的时候,会把他带到东里间坐着,自己和白露说些闲话,一道做针线。
七娘子和九哥就头对着头练字。
“到底出什么事了。”九哥看立春坐的远,就低声问七娘子,“连小雪、处暑,都只能在屋里服侍,晚上要立春和王妈妈轮流上夜?”
七娘子只好笑,不说话。
“什么都不告诉我!”九哥有些生气。
“你还小。”七娘子无奈地回答。
九哥知道得太多,对他没什么好处,虽然他也是人小鬼大,超龄早熟,但是小孩子心事太重了,就不能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再说,就算九哥知道了四姨娘和二太太的事,也不能多做什么。他对这两个人,本来就够疏远了。
“你与我一天生的!”九哥鼓起了脸颊。
“那我也还是你姐姐嘛。”七娘子气定神闲。
九哥瞅着她一会儿,怏怏地低下头继续练字。
大老爷一向很重视九哥的教育,不但经常把他叫到外院去说话,最近还时常到西偏院来查看九哥平时有没有好好读书。
“杨家虽然富贵,但若是你不能中举及第,这份富贵,终究也要被人夺走。”他在西里间训诫九哥,声音都传到了东里间。“别仗着你娘宠你,便不知天高地厚,只顾着玩乐。得了闲,在先生讲课之前,先把四书五经背下来,免得到时候先生又和我告状,说你学得很慢!”
七娘子听得是暗暗心惊。
大老爷虽然严厉,但说的的确是至理,杨家只有九哥这株独苗,别看现在富贵滔天,要是将来九哥没能入仕,这份浮财能守得住三分四分,都算是很好的了。杨家的未来,就着落在九哥一个人手里。
但是他怎么忽然就对九哥这样关心起来了?
倒不是大老爷冷漠,只是他总管江南,手中千头万绪,很少有心思把目光放到后宅。尤其是这几年,朝中大皇子和太子争斗得激烈,坐在大老爷这个位置上,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费着思量。七娘子进正院也有四五个月了,之前的几个月,大老爷不过是问问九哥的身体,偶然把二娘子、三娘子叫到身边吟诗作赋,享受天伦之乐而已。
王妈妈对此却处之泰然,只是一个劲儿的附和大老爷,叫九哥用功读书。
她肯定没有把七娘子偷听到的内容告诉大老爷……七娘子是正院的人,就算她当面对门,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大老爷说了,也都是往四房头上泼脏水。没有真凭实据,谁都不会贸然出手的。
七娘子又想到,每次二太太进杨家,大老爷都要把九哥带开……
她忽然就理解了四姨娘的紧迫感。
大老爷虽然对三娘子十分舍得,但根本上,他心底最重视的还是九哥。
九哥是正院的儿子,越过大太太谈三娘子的亲事,无疑是让正院没脸。
让正院没脸,就是让九哥没脸……
许夫人又要和大太太同船回来。
三娘子的亲事,恐怕大老爷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松口的。
三娘子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脾气越来越坏,虽然没有当着姐妹们的面发脾气,但百芳园里已有好些丫鬟婆子得了不是,非打即骂,落了好大的没脸。
七月初,她忽然又受了风寒。连着几天请医问药,都不见好,进了七月三日,竟发起了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