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一睹龙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博洛率军急进,行走于沂沭谷地。
清军对于山地行军,其实还是很有经验的,他们在与明朝的多年战争中,经常翻越燕岭,越过长城,沂沭谷地对他们而言, 已经算是十分平坦的通途。
“万一明军堵塞大岘山,凭穆陵关而守,再自海州绕后夺沂州,我们危矣。”
行军途中,博洛麾下不少将领都在劝说着他,认为这次行军过于行险了。
可博洛认为救急如救火,不能再多走远路绕道,尤其青州险要,更不能有失, 必须抢在明军攻下青州前赶到。
至于说山谷行军险要,他不怕。
他甚至暗里期待着明军在大岘山拦截他,这样他就能够跟明军真正的较量一次,而且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击溃明军。
“明军敢来,就叫他们无归!”
博洛放下狠话,这一年来形势急转直下,但并不是说他们八旗突然就不行了,而是他们输在战场之外。
这个朱以海行事诡诈,每每都能让满州空有精锐,却打不着人。
江南如此,上次北伐如此,现在朱以海还是如此。
只要两军碰上,博洛就不怕。
至于说明军抄他后路断他粮饷这事,他更没考虑过,因为他此行根本就没有安排后续跟着运送粮饷, 就是轻骑奔袭。
随军携带了干粮,有进无退。
莱州湾。
朱以海仍在亲自指挥修建莱州湾棱堡、水寨。
各种探马侦骑撒出去。
气氛也变的紧张起来。
黄宗羲这个新任山东巡抚正在忙着救灾抚民,恢复耕种,同时号召各地乡绅们组建保甲团练,让他们联防巡逻,一起围剿盗匪。
甚至是安排人去海里打鱼、晒盐等。
整个登莱一片忙碌,而青州、济南这边,明军分兵合进,一路高歌,各地纷纷开城归附,一时间到是气势如宏。
不过随着而来的是大量的饥民需要赈济。
明军也没有这么多粮食,也只能是先勉强开些粥棚,对于那些饥民们,优先把那些工匠、读书人运到登莱两城,然后再转运长岛,再从长岛运返江浙一带。
所有人都会定下优先等级,按如今后方需要的人才分类,级别高的先运走。
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现阶段来说,就算朱以海能打赢这场登莱保卫战,但这里也会是前线战场,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发展,所以工匠读书人等一些人才, 还是得先转移走。
这里暂时定位就是插入敌人后背的一把利剑,要让鞑子难以安心,立足登莱,逼迫山东,威胁京津、辽东。
不过要守住也不容易,而且未来对峙,可能明军只能退守沿海的莱州、登州、烟台、成山、青岛、海州等港城,其余内地可能就顾不及。
但朱以海倒不怕,有水师相助,配上火炮,扼守堡垒要塞,清军想攻下很难。他们就算用老法子围城,但需要数倍之力,而现在甚至不比他们当年在关外围宁锦等地,因为他们缺粮。
围城做战,需要几倍守军的兵力,长期围困,需要的粮草更多。
而登莱是个半岛,明军又有水上优势,掌握着控海权,这就意味着明军分散的各据点,其实是相通的,不仅能够互相增援,甚至还能随时出击,既糜烂内地,更威胁他们的补给。
这就会是场艰难的持久战,谁先扛不住,还不好说。
更何况,朱以海在江淮还有两路北伐军,清军若全力来围登莱,则江淮难守。
朱以海甚至可以派兵去打天津、旅顺,哪怕这两城防卫森严,也还可以劫掠北直、辽南其它地方。
真要是用上了海盗战术,那鞑子可就防不胜防了。
京津之地,鞑子敢迁海三五十里吗?
就算迁海三五十里,可对于明军来说,也没用,除非他们迁海三五十里后,还再建立一道防线,立栅修堡驻军等。
但这样搞,成本可就巨大了,现在鞑子根本负担不起。
现如今朱以海的战术,其实差不多就是当初鞑子在关外对付明军的战术了,不断出击,防不胜防,不断的消耗其兵力、财力,最后让其崩溃。
明末重金打造的关宁军,就算能守的住关宁有什么用?
鞑子绕过你,入关劫掠关内,甚至直逼北京城下,那关宁军也就只能跟着跑,关宁防线也就成了大明版的马奇诺防线了。
清军到来之前,金尚宪倒是又来了。
这次他是偷摸着来的,来了一支更大的朝鲜船队,基本上都是偷偷来的,以走私商船的名头来的。
实际上,其实就是朝鲜官方组织的。
金尚宪上次回到朝鲜,引发了朝鲜的一场大地震。
消息太过骇人。
国王李倧知晓经过后,激动的甚至晕了过去,差点就驾鹤西去了。
此时满清在朝鲜派驻有官员,还有一些清军,不过数量不多,也就起个监视作用。金尚宪回国,其实是偷摸的,连那只船队都是偷偷停泊入港,因为明军对外宣称是在登州外海遭遇并攻击了朝鲜粮船队,然后俘虏了朝鲜人,用他们的船诈入登州港,夺取登州,歼灭孔有德的。
他们现在理应还在登州明军俘虏营中的。
朝鲜官场既震惊于如今中原形势剧变,也对金尚宪他们带回来的那一船船的唐货十分兴奋。
这些货很快在朝鲜脱手,基本上都是贵族们瓜分了,然后再去售卖得利。
一面是中原剧变,大明中兴在望,一面是这贸易巨利,朝鲜贵族们也是态度大变,反正大明绍天帝也没让他们现在就起来反清。
他们可以闷声发大财,跟大明暗里贸易往来。
这种事以前大明还强盛时他们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现在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华夏也在金尚宪引见下,拜见了朝鲜国王。
谷璺
反正过程挺不错。
华夏提出向朝鲜买粮,还是用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朝鲜国内最受欢迎的唐货交易,他们自然愿意。
这玩意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呢,傻子才不干,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干,谁不干。
别说大明中兴在望,就算大明要亡了,可有这样大的利润,他们都是愿意冒险的。
华夏需要的粮食,很快他们就凑齐了。
就算此时朝鲜国内其实也并不富裕,可贵族们手里总不缺粮的,甚至国王直接从官仓里调米。
大船小船满载粮食而来。
小的一二百石的船,大的一二千石的船,浩荡而来。
“臣这次共运来三十万石粮。”
金尚宪拜见皇帝的时候,很是自豪。
朱以海听了也十分欣喜,这可是一大笔粮食了,北伐右路军,总共战辅兵六万八千人,仅按最标准的每兵日食米一升五来算,每天就要一千零二十石,一个月就要三万零六百石。
如果提高点标准,按日食米二升,就是一千三百六十石,一月是四万零八百石。
这还是没算上路上耗损等。
也没算上马骡等消耗。
一人一天还要一升五的盐,另外还有酱菜等消耗。
相比之下,朱以海的御营军,因为设有专门的夫营辅兵,且这次北伐右路军是走海路,不用征召大量民夫长途运送粮草,也减少了路上额外的耗费,所以右路军一个月要三万多石粮。
现在一下子运来三十万石粮,这差不多能够十个月,就算再除去一些其它的消耗,供军半年应当是可以的。
这不得不说,海运粮食确实是最省时省力损耗最少的。
想隋炀帝征辽东高句丽时,发动一百多万大军,调集无数百姓运粮,据说两个淮南民夫合伙推辆车,拉上七石粮,最后运到辽东,还得留回去的口粮,最后这七石粮留下的只有一石。
而在更早的时代,往往前线打仗,一个兵得需要三个民夫来运输供给,距离越远,消耗更大。
到了宋代时,开始有了中转兵站,粮草的消耗要少的多。
不过相比起海运来,都是弟弟。
要知道别说打仗了,就是大明二百多年来的漕粮运输,通过运河北运,一万多条漕船,从江浙等八省起运漕粮入京,其中南方六省,北方则是山东和河南二省,一年运四百多万石漕粮,每年都是个大工程,得无数官吏监督指挥,大量运兵负责。
每年漕粮四百万石,额外的耗费约三百万石,加上运兵的月粮行粮等约二百万石,等于朝廷每年运四百万粮到京,额外花费五百万石粮。
另外维护漕河等也开销很大。
这还是固定线路,通过大运河运输,已经算是耗费较低,但比起海运来,还是差距极大的。
运河运输比陆路转运耗费少,而海上运输比运河运输耗费更少。
漕船一般能载二百石,海船能载一二千石。
运河上各种关闸,而成熟的航线却更便捷。
只不过对于朝廷来说,运河运输还有其它许多因素影响,牵涉许多利益,但仅单纯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来说,确实极高。
朝鲜这种小国,他们的船加上朱以海派去的船,都能一次运回来三十万石粮食,这都相当于快十分之一的大明漕粮数量了。
这些朝鲜粮,已经全都运抵登州外的长山岛上,并分运登州、莱州、威海、烟台、青岛、成山诸港的城堡要塞。
“金爱卿,辛苦了!”朱以海拉着金尚宪,觉得这老头无比的可爱。
“臣请向陛下引见二人,一是我国世子邸下,一是完城府院君崔鸣吉大人。”
朝鲜世子便是凤林大君,朱以海知晓此人,历史上他曾一直谋划北伐,要练十万火枪兵,打入山海关,联络中原起义军,恢复大明江山,只可惜后来英年早逝。
至于崔鸣吉,他也知晓,这个是主和派,但是这老头也不全是朝奸,当年清朝第一次入侵朝鲜后,曾经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攻打大明,他就坚决反对,后来还几次出使沈阳,赎回了不少朝鲜俘虏。
虽然在第二次后金入侵时,一力主和,但也只是考虑当时形势。
这老头后来也被满人抓到沈阳关了三年,跟斥和派的金尚宪做伴,两人也因此和解。
做为曾经担任过领议政这样首相的大臣,如今仅以完城府院君身份参与朝政,但他属于那种原先主和派里的改良派。
在知晓了如今中原局势后,更是建议国王加紧与中原的联系,以图能够早日摆脱满清对朝鲜的压迫。
这次还亲自赶来,就是为了一堵龙颜。
“你们调运这么多粮食来,驻朝鲜的鞑子没发现吗?”
“我们行事十分小心。”金尚宪道。
而受召进来拜见了皇帝的年轻世子更是直言,就算鞑子发现了,他们也不惧,如今大明中兴,朝鲜不孤也。
这位年轻的朝鲜世子,先前也和前世子在沈阳为质,但与被毒杀的那位世子不同的是,他在沈阳虽然也为质几年,但对满清却没有半点亲近,甚至更添的是仇恨。
虽然他也看到满清的强悍,但这丝毫没改变他的心意。
这次他也是主动要来朝见天子,感谢大明皇帝对他的册封,甚至想要来表明忠心,为大明贡献一份力气。
这种‘忠心’甚至能让人怀疑,但朝鲜对大明的这种感情,其实是有根源的,特别是经历了日本入侵之后,朝鲜上下对大明更是怀有父母再造之恩的,对世子这样经历了后金入侵,被迫北使为质的这段岁月后,这种感情就更深刻了。
世子直言,他这次带来了五百名朝鲜弓箭手,愿为皇帝陛下征战。
他甚至都不在意满清发现朝鲜反清后的报复。
这不得不让朱以海佩服别看他们国小民寡,但这世子确实挺硬气的。
赞赏了世子后,朱以海接下来主要是跟崔鸣吉和金尚宪谈话。
主要谈的还是贸易的事情。
大明与朝鲜之前的贸易,主要是贡赐贸易和使团贸易,都是官方主导,打着朝贡等名义贸易,民间贸易则基本上处于禁止状态。
明末时,皮岛的走私贸易活动比较兴盛,但随着满清入关,中朝贸易也基本上停止,就连民间走私也基本上没了。
朱以海现在希望能够重开中朝贸易!
博洛率军急进,行走于沂沭谷地。
清军对于山地行军,其实还是很有经验的,他们在与明朝的多年战争中,经常翻越燕岭,越过长城,沂沭谷地对他们而言, 已经算是十分平坦的通途。
“万一明军堵塞大岘山,凭穆陵关而守,再自海州绕后夺沂州,我们危矣。”
行军途中,博洛麾下不少将领都在劝说着他,认为这次行军过于行险了。
可博洛认为救急如救火,不能再多走远路绕道,尤其青州险要,更不能有失, 必须抢在明军攻下青州前赶到。
至于说山谷行军险要,他不怕。
他甚至暗里期待着明军在大岘山拦截他,这样他就能够跟明军真正的较量一次,而且他相信,他完全可以击溃明军。
“明军敢来,就叫他们无归!”
博洛放下狠话,这一年来形势急转直下,但并不是说他们八旗突然就不行了,而是他们输在战场之外。
这个朱以海行事诡诈,每每都能让满州空有精锐,却打不着人。
江南如此,上次北伐如此,现在朱以海还是如此。
只要两军碰上,博洛就不怕。
至于说明军抄他后路断他粮饷这事,他更没考虑过,因为他此行根本就没有安排后续跟着运送粮饷, 就是轻骑奔袭。
随军携带了干粮,有进无退。
莱州湾。
朱以海仍在亲自指挥修建莱州湾棱堡、水寨。
各种探马侦骑撒出去。
气氛也变的紧张起来。
黄宗羲这个新任山东巡抚正在忙着救灾抚民,恢复耕种,同时号召各地乡绅们组建保甲团练,让他们联防巡逻,一起围剿盗匪。
甚至是安排人去海里打鱼、晒盐等。
整个登莱一片忙碌,而青州、济南这边,明军分兵合进,一路高歌,各地纷纷开城归附,一时间到是气势如宏。
不过随着而来的是大量的饥民需要赈济。
明军也没有这么多粮食,也只能是先勉强开些粥棚,对于那些饥民们,优先把那些工匠、读书人运到登莱两城,然后再转运长岛,再从长岛运返江浙一带。
所有人都会定下优先等级,按如今后方需要的人才分类,级别高的先运走。
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现阶段来说,就算朱以海能打赢这场登莱保卫战,但这里也会是前线战场,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发展,所以工匠读书人等一些人才, 还是得先转移走。
这里暂时定位就是插入敌人后背的一把利剑,要让鞑子难以安心,立足登莱,逼迫山东,威胁京津、辽东。
不过要守住也不容易,而且未来对峙,可能明军只能退守沿海的莱州、登州、烟台、成山、青岛、海州等港城,其余内地可能就顾不及。
但朱以海倒不怕,有水师相助,配上火炮,扼守堡垒要塞,清军想攻下很难。他们就算用老法子围城,但需要数倍之力,而现在甚至不比他们当年在关外围宁锦等地,因为他们缺粮。
围城做战,需要几倍守军的兵力,长期围困,需要的粮草更多。
而登莱是个半岛,明军又有水上优势,掌握着控海权,这就意味着明军分散的各据点,其实是相通的,不仅能够互相增援,甚至还能随时出击,既糜烂内地,更威胁他们的补给。
这就会是场艰难的持久战,谁先扛不住,还不好说。
更何况,朱以海在江淮还有两路北伐军,清军若全力来围登莱,则江淮难守。
朱以海甚至可以派兵去打天津、旅顺,哪怕这两城防卫森严,也还可以劫掠北直、辽南其它地方。
真要是用上了海盗战术,那鞑子可就防不胜防了。
京津之地,鞑子敢迁海三五十里吗?
就算迁海三五十里,可对于明军来说,也没用,除非他们迁海三五十里后,还再建立一道防线,立栅修堡驻军等。
但这样搞,成本可就巨大了,现在鞑子根本负担不起。
现如今朱以海的战术,其实差不多就是当初鞑子在关外对付明军的战术了,不断出击,防不胜防,不断的消耗其兵力、财力,最后让其崩溃。
明末重金打造的关宁军,就算能守的住关宁有什么用?
鞑子绕过你,入关劫掠关内,甚至直逼北京城下,那关宁军也就只能跟着跑,关宁防线也就成了大明版的马奇诺防线了。
清军到来之前,金尚宪倒是又来了。
这次他是偷摸着来的,来了一支更大的朝鲜船队,基本上都是偷偷来的,以走私商船的名头来的。
实际上,其实就是朝鲜官方组织的。
金尚宪上次回到朝鲜,引发了朝鲜的一场大地震。
消息太过骇人。
国王李倧知晓经过后,激动的甚至晕了过去,差点就驾鹤西去了。
此时满清在朝鲜派驻有官员,还有一些清军,不过数量不多,也就起个监视作用。金尚宪回国,其实是偷摸的,连那只船队都是偷偷停泊入港,因为明军对外宣称是在登州外海遭遇并攻击了朝鲜粮船队,然后俘虏了朝鲜人,用他们的船诈入登州港,夺取登州,歼灭孔有德的。
他们现在理应还在登州明军俘虏营中的。
朝鲜官场既震惊于如今中原形势剧变,也对金尚宪他们带回来的那一船船的唐货十分兴奋。
这些货很快在朝鲜脱手,基本上都是贵族们瓜分了,然后再去售卖得利。
一面是中原剧变,大明中兴在望,一面是这贸易巨利,朝鲜贵族们也是态度大变,反正大明绍天帝也没让他们现在就起来反清。
他们可以闷声发大财,跟大明暗里贸易往来。
这种事以前大明还强盛时他们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现在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华夏也在金尚宪引见下,拜见了朝鲜国王。
谷璺
反正过程挺不错。
华夏提出向朝鲜买粮,还是用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朝鲜国内最受欢迎的唐货交易,他们自然愿意。
这玩意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呢,傻子才不干,以前是没机会,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干,谁不干。
别说大明中兴在望,就算大明要亡了,可有这样大的利润,他们都是愿意冒险的。
华夏需要的粮食,很快他们就凑齐了。
就算此时朝鲜国内其实也并不富裕,可贵族们手里总不缺粮的,甚至国王直接从官仓里调米。
大船小船满载粮食而来。
小的一二百石的船,大的一二千石的船,浩荡而来。
“臣这次共运来三十万石粮。”
金尚宪拜见皇帝的时候,很是自豪。
朱以海听了也十分欣喜,这可是一大笔粮食了,北伐右路军,总共战辅兵六万八千人,仅按最标准的每兵日食米一升五来算,每天就要一千零二十石,一个月就要三万零六百石。
如果提高点标准,按日食米二升,就是一千三百六十石,一月是四万零八百石。
这还是没算上路上耗损等。
也没算上马骡等消耗。
一人一天还要一升五的盐,另外还有酱菜等消耗。
相比之下,朱以海的御营军,因为设有专门的夫营辅兵,且这次北伐右路军是走海路,不用征召大量民夫长途运送粮草,也减少了路上额外的耗费,所以右路军一个月要三万多石粮。
现在一下子运来三十万石粮,这差不多能够十个月,就算再除去一些其它的消耗,供军半年应当是可以的。
这不得不说,海运粮食确实是最省时省力损耗最少的。
想隋炀帝征辽东高句丽时,发动一百多万大军,调集无数百姓运粮,据说两个淮南民夫合伙推辆车,拉上七石粮,最后运到辽东,还得留回去的口粮,最后这七石粮留下的只有一石。
而在更早的时代,往往前线打仗,一个兵得需要三个民夫来运输供给,距离越远,消耗更大。
到了宋代时,开始有了中转兵站,粮草的消耗要少的多。
不过相比起海运来,都是弟弟。
要知道别说打仗了,就是大明二百多年来的漕粮运输,通过运河北运,一万多条漕船,从江浙等八省起运漕粮入京,其中南方六省,北方则是山东和河南二省,一年运四百多万石漕粮,每年都是个大工程,得无数官吏监督指挥,大量运兵负责。
每年漕粮四百万石,额外的耗费约三百万石,加上运兵的月粮行粮等约二百万石,等于朝廷每年运四百万粮到京,额外花费五百万石粮。
另外维护漕河等也开销很大。
这还是固定线路,通过大运河运输,已经算是耗费较低,但比起海运来,还是差距极大的。
运河运输比陆路转运耗费少,而海上运输比运河运输耗费更少。
漕船一般能载二百石,海船能载一二千石。
运河上各种关闸,而成熟的航线却更便捷。
只不过对于朝廷来说,运河运输还有其它许多因素影响,牵涉许多利益,但仅单纯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来说,确实极高。
朝鲜这种小国,他们的船加上朱以海派去的船,都能一次运回来三十万石粮食,这都相当于快十分之一的大明漕粮数量了。
这些朝鲜粮,已经全都运抵登州外的长山岛上,并分运登州、莱州、威海、烟台、青岛、成山诸港的城堡要塞。
“金爱卿,辛苦了!”朱以海拉着金尚宪,觉得这老头无比的可爱。
“臣请向陛下引见二人,一是我国世子邸下,一是完城府院君崔鸣吉大人。”
朝鲜世子便是凤林大君,朱以海知晓此人,历史上他曾一直谋划北伐,要练十万火枪兵,打入山海关,联络中原起义军,恢复大明江山,只可惜后来英年早逝。
至于崔鸣吉,他也知晓,这个是主和派,但是这老头也不全是朝奸,当年清朝第一次入侵朝鲜后,曾经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攻打大明,他就坚决反对,后来还几次出使沈阳,赎回了不少朝鲜俘虏。
虽然在第二次后金入侵时,一力主和,但也只是考虑当时形势。
这老头后来也被满人抓到沈阳关了三年,跟斥和派的金尚宪做伴,两人也因此和解。
做为曾经担任过领议政这样首相的大臣,如今仅以完城府院君身份参与朝政,但他属于那种原先主和派里的改良派。
在知晓了如今中原局势后,更是建议国王加紧与中原的联系,以图能够早日摆脱满清对朝鲜的压迫。
这次还亲自赶来,就是为了一堵龙颜。
“你们调运这么多粮食来,驻朝鲜的鞑子没发现吗?”
“我们行事十分小心。”金尚宪道。
而受召进来拜见了皇帝的年轻世子更是直言,就算鞑子发现了,他们也不惧,如今大明中兴,朝鲜不孤也。
这位年轻的朝鲜世子,先前也和前世子在沈阳为质,但与被毒杀的那位世子不同的是,他在沈阳虽然也为质几年,但对满清却没有半点亲近,甚至更添的是仇恨。
虽然他也看到满清的强悍,但这丝毫没改变他的心意。
这次他也是主动要来朝见天子,感谢大明皇帝对他的册封,甚至想要来表明忠心,为大明贡献一份力气。
这种‘忠心’甚至能让人怀疑,但朝鲜对大明的这种感情,其实是有根源的,特别是经历了日本入侵之后,朝鲜上下对大明更是怀有父母再造之恩的,对世子这样经历了后金入侵,被迫北使为质的这段岁月后,这种感情就更深刻了。
世子直言,他这次带来了五百名朝鲜弓箭手,愿为皇帝陛下征战。
他甚至都不在意满清发现朝鲜反清后的报复。
这不得不让朱以海佩服别看他们国小民寡,但这世子确实挺硬气的。
赞赏了世子后,朱以海接下来主要是跟崔鸣吉和金尚宪谈话。
主要谈的还是贸易的事情。
大明与朝鲜之前的贸易,主要是贡赐贸易和使团贸易,都是官方主导,打着朝贡等名义贸易,民间贸易则基本上处于禁止状态。
明末时,皮岛的走私贸易活动比较兴盛,但随着满清入关,中朝贸易也基本上停止,就连民间走私也基本上没了。
朱以海现在希望能够重开中朝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