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连环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一章 连环计
宋时的庐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的合肥市,自从蒙古大进军以来,这座城市就落入了蒙古人手中。曾经一度给李庭芝和张世杰合力打下来,由于两人急于拦截博尔忽,没有抓住机会稳住合肥,阿术趁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赶去江南的有利时机,派阿拜尔赤重新占据了合肥。
张世杰奉命扫荡淮西,率军来到淮西,马上派出三万人的军队,由部下张武率领前来攻打合肥。也不知道张世杰这位名将打的是什么算盘,合肥这样的重地谁不想占有,蒙古人派在这里的军队就有三万,他只派三万人前来攻打,兵力一点不占优势要想攻下来着实有点困难。他的部下不断有人反对,要求他增兵合肥,以期一鼓作气拿下,他的表现好象一块顽石,固执到冥顽不化的程度。
拿下合肥,以合肥为中心,开展在淮西之地的大扫荡,把蒙古人盘踞在这一带的军队歼灭掉,其中的好处自是不用说,他的部下跟随他征战日久,具有独到的眼光,深晓其中的好处,一再进言,要求他改变策略,可是张世杰就是不理。
到后来,张世杰实在给给磨得没有办法了,不得不采取行动,那就是把那些老是向他进言的部下派去扫荡蒙古军队,而且还是派到很远的地方。这且不说,他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地方就是给这些急欲求战部下的命令,他的命令奇怪之极,怪到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要不是他的部下亲身领受了这样奇怪的命令,任谁也不会相信象张世杰这样的名将居然会有这样奇怪得让人掉眼珠的命令。
他的命令之所以奇怪那是因为非常详细,举个例子来说,他给他最得力的部下姜新的命令说:“姜将军忠心国事,其志壮也,其情可感。张某感激圣上英明,一定要为皇上爱惜每一个人才,不能让你们受苦受累,你们行军每天就走五里吧。超过五里,军法从事!不足五里,军法从事!”
五里路,不要说一支急于完成任务的军队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就是普通人一天也要走好多个五里,他竟然搞到这种程度了,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姜新当面质问道:“才五里路。大人,你当我们是蚂蚁吗?我们是人,就是走二十个五里都没问题。”
张世杰马上就问他道:“当真?”
姜新想也没有想,拍着胸脯道:“当真!绝对当真!”
“那好,我们就来试试。你敢立军令状吗?”张世杰笑着问道。
姜新马上就说:“立就立,要是做不到,你砍我头好了。”提起笔就立下军令状。
张世杰拿起军令状,对众将道:“你们都看好了,不是我逼他的,是他自己立的。军中无戏言,你要是做不到,休怪我无情。”说到后来,已经非常严肃。
众将为他的严肃气一逼,不敢再说什么。
姜新抬步就要走,道:“大人,末将现在就去行军一百里。”
“慢。”张世杰喝阻他道:“你也不用跑远了。你就带一万人,就在五里方圆内行军,驻扎,再行军,再驻扎。一天要二十次,少一次,你自己写的。”把手里的军令状一抖,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按军令状办事,要砍他的头。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急行军一百里着实不是什么难事,姜新完全有把握完成。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张世杰居然会来这手,一万军队在五里行程里又是行军,又是驻扎,还要二十次,那不是存心作弄人吗?谁也忍受不了,姜新马上反对道:“大人,你这是什么狗屁命令?末将拒不执行,要向圣上奏明,请求皇上圣裁。”
象张世杰这样不成话的命令,姜新他们这些部下有权奏明李隽,请求李隽裁夺。让姜新奇怪的是,张世杰一点也不害怕,朝临安方向一抱拳,道:“皇上圣明,一定会说我对。”
张世杰的命令儿戏到极点,要是圣明的李隽裁定是他对,那李隽就当不得圣明之称了,姜新他们万万不相信张世杰的话,道:“大人,皇上圣明,自会给我们一个答复。”
一代名将张世杰在淮西的作为真的是让人无法忍受,不是手里没有兵力,而是手握重兵,居然只派三万人去攻打合肥,就够让人难以理解了,再有这样胡闹到极点的命令,众将真的是忍无可忍了,姜新说到做到,联合众将向李隽上书,要求李隽裁夺。
要不是张世杰在淮西立下大功,在淮西军中的威望很高,姜新他们肯定就不是上书了,很有可能联合起来把他给软禁或是杀了。
正如张世杰所料,李隽的裁定是张世杰对,姜新他们错。廖胜功很是不愤,拿着姜新他们的上书来见李隽,要求李隽处置张世杰。历朝历代,那些有功的将领自恃功劳大,在外胡作非为多了去了,张世杰如此作为,完全有可能是心生异志,要是不现在处置,很可能引起大乱,廖胜功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
廖胜功料事必中,少有失算,这次却失算了,李隽把上书看了一遍,漫不经心地撕掉,道:“廖将军,淮西的事就交给张将军吧,一切由他处置,朝庭就不要插手了。”
万万想不到李隽居然会偏向张世杰,廖胜功的眼珠都差点掉下来了,难以置信,正要劝诫,李隽已经站起身道:“哦,皇后和我约好了,还要去游西湖呢。你也下去吧。”不等廖胜功说话,扬长而去。
第二天,廖胜功一脸愧色向李隽请罪,那是因为他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不得不佩服李隽见机之快,跑来向李隽请罪。李隽笑着安慰一通,把他打发了。
姜新他们伸长脖子盼望朝庭的裁夺下来,等来的不是李隽的回答,而是朝庭派人来嘉勉张世杰的好消息。这一来,姜新他们一个个成了蔫茄子,张世杰要他们东就东,要他们西就西,再也不敢进言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话也许是为张世杰准备的,这位名将的所作所为一向可圈可点,独有这一次却是失策,还是失策之极。张武三万军队攻打合肥一直打不下来,不是宋军没有战斗力,而是张世杰把李隽配给淮西军的火炮给扣了不发不说,还不准使用火器,说那是绝密武器,没有他的命令,不准使用。在他的高压手段面前,委屈的张武不得不执行他的命令。
合肥之战一开始,宋军还能占到上风,到后来就处于劣势了,原因不在于蒙古人的战斗力提升了,而是淮西地区的蒙古军队赶来增援了,随着援军赶到,蒙古军队反倒有兵力优势,而且这优势还越来越大,越来越对张武不利。
张武向张世杰求援,张世杰是满口答应,说要多少有多少,援兵已经派出,张武的要求给满足了,也是很高兴。可惜的是,他的高兴没多久就变为沮丧,最后变为愤怒,不顾军令跑回大营质问张世杰,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一顿军棍。要不是众将求情,他的军棍肯定是吃定了,万般无奈的张武回到合肥前线继续与蒙古人周旋。
唯一让张武感到温暖的是,当他离开大营时,张世杰把李隽赐给张世杰的御酒送了他一坛,让他的心里好受些。
张世杰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说要给张武援军,真的是派出了援军,只不过援军每天只能走五里路,或是十里路不等,每天要走几里路,完全得由张世杰说了算,就是带兵将领都没有决断权,张武自然是等不到援军了。
张世杰为什么会这么做,不仅众将迷糊了,就是阿术这个蒙古军中著名的将领也给他忽悠了。想来想去,阿术都闹不明白张世杰的真实用意,不过他可以确定一点:象张世杰这样军事才干杰出的名将,不可能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还是低级得让人一眼就看穿其中有诈。不用说,他的肯定是有阴谋。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阿术心想你演的这出戏不外就是想夺取合肥,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守好了合肥,还怕你干吗?下令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去增援合肥,是以合肥城里的蒙古军队越聚越多,足有六万之众,依现在情况,就是张世杰派十万人去也足以守住。
阿术不愧是名将之才,他的设想不能说不正确,张世杰真的是有计划,而且他的计划还不止一个,是一个连环套,当阿术明白过来之时,他会后悔得想撞墙。
赵良淳在解晋和欧军行的陪同下检阅解晋的骑兵,对一个骑兵道:“把你的装备拿出来看看。”
骑兵道一声领命,把装备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有宝刀、手弩、手榴弹、匕首、火铳,远程和近战武器全有,好象一个武器仓库,赵良淳拍拍他的肩头,笑道:“你哪里是个军士,纯粹就是武器仓库。准备很充分,很不错。”
解晋笑道:“赵将军是知道的,这支骑兵是全军的骄子,是皇上特命从全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组成,他们不仅要有过人的胆气、技战术娴熟、体格高大,还要有一技之长,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特长。”指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骑兵道:“比如说他吧,从军前是兽医,能治马。他的鼻子很灵,是很好的向导,总是能找到捷径。”
“你们这支骑兵,是大宋朝的精华,只有赵佥将军的玄甲骑兵能与你们相提并论。”赵良淳很是满意,道:“不过,你们也得小心,你们这次行动困难不小,路程远,没有补给,供给全得靠自己筹措。我想了想,你们这次行动既有卫青当年长途奔袭河朔的路程,又有骠骑将军攻打河西走廊没有后勤补给的困难。这两个难处,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好解决,很让人头疼,你们倒好,一下子全摊上了,可得小心。”
解晋和欧军行对望一眼,道:“赵将军请放心吧。卫青当年长途奔袭河朔之地,行程一千里路,而我们的路程却是将近两千里。嫖骑将军当年攻打河西走廊没有后勤,那是他在匈奴控制的地盘上打仗,因难自然是大些。而我们是在大宋境内打仗,有老百姓的支援,困难小得多。再说,张世杰将军已经为我们创造好了条件,只等着我们去了。”
“那也说得是。”赵良淳点头赞同,道:“就是这样,困难也是不小。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而你们不仅仅反过来,还是一点粮草也不带,千万小心。”
解晋点头道:“请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成功!”虽只一句话,却表现出了他们的信心。
“好,一定成功!”赵良淳和欧军行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出来。
赵良淳道:“那你们就出发吧。我祝你们马到成功!”
“谢大人。”解晋向赵良淳道谢,传下号令,两万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这一去,将在华夏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见不到这支铁血雄师的影子,赵良淳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一个信使匆匆进入张世杰的指挥部,紧接着一连串的命令传下来,要求众将马上集合。自从来到淮西之后,张世杰对待众将是能躲就躲,实在躲不了就和他们磨,磨不了就和他们兜圈子,象今天这样紧急召集他们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无不是觉得天上掉下馅饼了,还是砸进嘴里,不用伸手那种舒爽感,屁颠颠地赶了来。
众将刚刚到齐,张世杰一身戎装出现,大步走了进来,往帅案后一站,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众将。众将明显感觉到这位名将与以往大不相同,眼神都不一样,以往的眼神摆明了是没什么光采,灰灰的,现在是神光炯炯,明亮得象太阳,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这些天闲得很,没事做就在议论我张世杰,说我张世杰不会带兵,没有胆子,雄心消磨殆尽,不敢与鞑子打。”张世杰出语惊人,道:“这些,不是没有道理,张世杰这些天的表现不仅你们不满意,就是我自己都不满意,大家也就不用往心里去,说过了就算,张世杰决不追究。”
正如他所言,这些天将领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私下了里不免发些牢骚,自然是要物议于他。众将一听他提起,很是紧张,怕他追究那可不是小事,没想到他不追究,暗中松了一口气。
姜新吃的亏最大,早就想问个明白了,问道:“大人,这是为什么呀?末将想来想去,大人肯定在部署什么妙计,能不能告诉我们?”吃亏之后,姜新先是不愤,后是慢慢琢磨,居然给他想到点子上了。
姜新所言正是众将心中所想,点头道:“是啊,大人。”
“你说对了。”张世杰赞许地看着姜新,道:“我是在部署,这的确也是一个妙计,但是,出这个妙计的人不是我张世杰,而是另有高人。这是一盘大棋,走活了,不仅仅是淮西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稳定下来,就是淮东、蕲黄之地、郢汉之地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光复、稳定。”
走到地图前,道:“我们负责淮西之地,目的就是扫荡淮西。现在,这盘棋已经下得差不多了,最重要的几步已经下好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从现在开始,淮西军将开始对淮西之地进行大扫荡!”
张世杰信心十足地说,眼前浮现出了这一计划的提出者年轻的面庞。张世杰很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早晨,他照例去军事学院视察,在路上给一个年青的军官拦住了,说是有很重要的情况要向他汇报。
这个军官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四岁,但是做事却是精明干练,给人一种老成稳重之感,张世杰凭直觉知道这个年青人肯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把这个年青军官请到自己的屋里。
果然,这个年青军官向他陈述了一个快速收复淮东淮西、蕲黄、郢汉之地的办法,他的整体思想是要求这些地方统一行动,重点突破。集中一支精锐的骑兵,充分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实施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打掉蒙古人在这些地区的重兵集团,然后再分兵大扫荡。
他的计划非常之大胆,可以说大胆到冒险的程度。张世杰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个年青军官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他的战法与宋军以往的打法完全不同,是另一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宋军现有的机动能力进行大规模运动作战,进行大迂回、大包抄、大纵深穿插,长途奔袭。这点,和廖胜功提出的理论一致,没什么新颖的地方,只不过更加具体,已经给他加工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了。
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求集中大规模的技术兵种,对蒙古人的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务求一击致命。
打击敌人的战略目标,李隽曾提出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没有执行。也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使得李隽一直想组建战略部队的构想没有成为现实。
明白这一计划好处的张世杰马上把赵良淳、高达、解晋三人找来商量,经过多种推测,四人一致认为此计划不仅可以成功,还将创造一个奇迹,那就是在数月时光里光复大量国土。
为了实行这一计划,四人再和这个年青军官一道商讨,推敲了各种细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晋这支骑兵部队将担负重任,要转战各个战区,作战任务非常之重,需要相机决断的权力。
解晋找到李隽,向李隽要相机决断权力,李隽一向主张放手让他们去干,欣然同意了。才有解晋长途奔袭取得的空前成功,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
这个年青军官有着非凡的理解力,惊人的洞察力,用高达的话来说就是“和和廖将军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世杰四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位年青军官向李隽推荐,予以重用。
这个年青军官马上请求他们不要给李隽说,他还想想完成学业。因为他还是军事学院的一个学生,喜欢读书,想趁现在的难得时光,多读点书。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军官队伍,李隽是不惜血本,不仅增添了许多教学设施,还特地从各地搜购了大批图书放在军事学院里。
据张世杰了解,这个年青军官生来就喜欢读书,只是家里穷上不起私塾,一直在家务农。但他聪明过人,种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好,更难得的是他很喜欢帮助乡亲们,传授自己种庄稼的心得,是以在他的家乡,总是富足。
直到去年的冬季大征兵,他才从军。由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得上司的器重,今年入选军事学院就读。军事学院里有这么多的图书,对于喜欢读书的年青军官来说,无异于进了天堂,天天废寝忘食,苦读不辍。
对于他的才干,张世杰他们是非常欣赏,巴不得他早点出来带兵。但对于他的遭遇,又很是同情,也就不好意思违他之意,只好同意了,让他继续求学。
高达拍着他的肩膀,兴奋地说:“好小子,有志气,前途无量。大宋朝就要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再向皇上引荐,到那时,你已经是立下大功了。”
事实上,这位年青军官是走上统帅位置的第一位军事学院毕业生。
第一百零一章 连环计
宋时的庐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的合肥市,自从蒙古大进军以来,这座城市就落入了蒙古人手中。曾经一度给李庭芝和张世杰合力打下来,由于两人急于拦截博尔忽,没有抓住机会稳住合肥,阿术趁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赶去江南的有利时机,派阿拜尔赤重新占据了合肥。
张世杰奉命扫荡淮西,率军来到淮西,马上派出三万人的军队,由部下张武率领前来攻打合肥。也不知道张世杰这位名将打的是什么算盘,合肥这样的重地谁不想占有,蒙古人派在这里的军队就有三万,他只派三万人前来攻打,兵力一点不占优势要想攻下来着实有点困难。他的部下不断有人反对,要求他增兵合肥,以期一鼓作气拿下,他的表现好象一块顽石,固执到冥顽不化的程度。
拿下合肥,以合肥为中心,开展在淮西之地的大扫荡,把蒙古人盘踞在这一带的军队歼灭掉,其中的好处自是不用说,他的部下跟随他征战日久,具有独到的眼光,深晓其中的好处,一再进言,要求他改变策略,可是张世杰就是不理。
到后来,张世杰实在给给磨得没有办法了,不得不采取行动,那就是把那些老是向他进言的部下派去扫荡蒙古军队,而且还是派到很远的地方。这且不说,他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地方就是给这些急欲求战部下的命令,他的命令奇怪之极,怪到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要不是他的部下亲身领受了这样奇怪的命令,任谁也不会相信象张世杰这样的名将居然会有这样奇怪得让人掉眼珠的命令。
他的命令之所以奇怪那是因为非常详细,举个例子来说,他给他最得力的部下姜新的命令说:“姜将军忠心国事,其志壮也,其情可感。张某感激圣上英明,一定要为皇上爱惜每一个人才,不能让你们受苦受累,你们行军每天就走五里吧。超过五里,军法从事!不足五里,军法从事!”
五里路,不要说一支急于完成任务的军队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就是普通人一天也要走好多个五里,他竟然搞到这种程度了,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姜新当面质问道:“才五里路。大人,你当我们是蚂蚁吗?我们是人,就是走二十个五里都没问题。”
张世杰马上就问他道:“当真?”
姜新想也没有想,拍着胸脯道:“当真!绝对当真!”
“那好,我们就来试试。你敢立军令状吗?”张世杰笑着问道。
姜新马上就说:“立就立,要是做不到,你砍我头好了。”提起笔就立下军令状。
张世杰拿起军令状,对众将道:“你们都看好了,不是我逼他的,是他自己立的。军中无戏言,你要是做不到,休怪我无情。”说到后来,已经非常严肃。
众将为他的严肃气一逼,不敢再说什么。
姜新抬步就要走,道:“大人,末将现在就去行军一百里。”
“慢。”张世杰喝阻他道:“你也不用跑远了。你就带一万人,就在五里方圆内行军,驻扎,再行军,再驻扎。一天要二十次,少一次,你自己写的。”把手里的军令状一抖,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按军令状办事,要砍他的头。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急行军一百里着实不是什么难事,姜新完全有把握完成。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张世杰居然会来这手,一万军队在五里行程里又是行军,又是驻扎,还要二十次,那不是存心作弄人吗?谁也忍受不了,姜新马上反对道:“大人,你这是什么狗屁命令?末将拒不执行,要向圣上奏明,请求皇上圣裁。”
象张世杰这样不成话的命令,姜新他们这些部下有权奏明李隽,请求李隽裁夺。让姜新奇怪的是,张世杰一点也不害怕,朝临安方向一抱拳,道:“皇上圣明,一定会说我对。”
张世杰的命令儿戏到极点,要是圣明的李隽裁定是他对,那李隽就当不得圣明之称了,姜新他们万万不相信张世杰的话,道:“大人,皇上圣明,自会给我们一个答复。”
一代名将张世杰在淮西的作为真的是让人无法忍受,不是手里没有兵力,而是手握重兵,居然只派三万人去攻打合肥,就够让人难以理解了,再有这样胡闹到极点的命令,众将真的是忍无可忍了,姜新说到做到,联合众将向李隽上书,要求李隽裁夺。
要不是张世杰在淮西立下大功,在淮西军中的威望很高,姜新他们肯定就不是上书了,很有可能联合起来把他给软禁或是杀了。
正如张世杰所料,李隽的裁定是张世杰对,姜新他们错。廖胜功很是不愤,拿着姜新他们的上书来见李隽,要求李隽处置张世杰。历朝历代,那些有功的将领自恃功劳大,在外胡作非为多了去了,张世杰如此作为,完全有可能是心生异志,要是不现在处置,很可能引起大乱,廖胜功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
廖胜功料事必中,少有失算,这次却失算了,李隽把上书看了一遍,漫不经心地撕掉,道:“廖将军,淮西的事就交给张将军吧,一切由他处置,朝庭就不要插手了。”
万万想不到李隽居然会偏向张世杰,廖胜功的眼珠都差点掉下来了,难以置信,正要劝诫,李隽已经站起身道:“哦,皇后和我约好了,还要去游西湖呢。你也下去吧。”不等廖胜功说话,扬长而去。
第二天,廖胜功一脸愧色向李隽请罪,那是因为他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不得不佩服李隽见机之快,跑来向李隽请罪。李隽笑着安慰一通,把他打发了。
姜新他们伸长脖子盼望朝庭的裁夺下来,等来的不是李隽的回答,而是朝庭派人来嘉勉张世杰的好消息。这一来,姜新他们一个个成了蔫茄子,张世杰要他们东就东,要他们西就西,再也不敢进言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句话也许是为张世杰准备的,这位名将的所作所为一向可圈可点,独有这一次却是失策,还是失策之极。张武三万军队攻打合肥一直打不下来,不是宋军没有战斗力,而是张世杰把李隽配给淮西军的火炮给扣了不发不说,还不准使用火器,说那是绝密武器,没有他的命令,不准使用。在他的高压手段面前,委屈的张武不得不执行他的命令。
合肥之战一开始,宋军还能占到上风,到后来就处于劣势了,原因不在于蒙古人的战斗力提升了,而是淮西地区的蒙古军队赶来增援了,随着援军赶到,蒙古军队反倒有兵力优势,而且这优势还越来越大,越来越对张武不利。
张武向张世杰求援,张世杰是满口答应,说要多少有多少,援兵已经派出,张武的要求给满足了,也是很高兴。可惜的是,他的高兴没多久就变为沮丧,最后变为愤怒,不顾军令跑回大营质问张世杰,没想到迎接他的是一顿军棍。要不是众将求情,他的军棍肯定是吃定了,万般无奈的张武回到合肥前线继续与蒙古人周旋。
唯一让张武感到温暖的是,当他离开大营时,张世杰把李隽赐给张世杰的御酒送了他一坛,让他的心里好受些。
张世杰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说要给张武援军,真的是派出了援军,只不过援军每天只能走五里路,或是十里路不等,每天要走几里路,完全得由张世杰说了算,就是带兵将领都没有决断权,张武自然是等不到援军了。
张世杰为什么会这么做,不仅众将迷糊了,就是阿术这个蒙古军中著名的将领也给他忽悠了。想来想去,阿术都闹不明白张世杰的真实用意,不过他可以确定一点:象张世杰这样军事才干杰出的名将,不可能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还是低级得让人一眼就看穿其中有诈。不用说,他的肯定是有阴谋。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阿术心想你演的这出戏不外就是想夺取合肥,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守好了合肥,还怕你干吗?下令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去增援合肥,是以合肥城里的蒙古军队越聚越多,足有六万之众,依现在情况,就是张世杰派十万人去也足以守住。
阿术不愧是名将之才,他的设想不能说不正确,张世杰真的是有计划,而且他的计划还不止一个,是一个连环套,当阿术明白过来之时,他会后悔得想撞墙。
赵良淳在解晋和欧军行的陪同下检阅解晋的骑兵,对一个骑兵道:“把你的装备拿出来看看。”
骑兵道一声领命,把装备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有宝刀、手弩、手榴弹、匕首、火铳,远程和近战武器全有,好象一个武器仓库,赵良淳拍拍他的肩头,笑道:“你哪里是个军士,纯粹就是武器仓库。准备很充分,很不错。”
解晋笑道:“赵将军是知道的,这支骑兵是全军的骄子,是皇上特命从全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组成,他们不仅要有过人的胆气、技战术娴熟、体格高大,还要有一技之长,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特长。”指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骑兵道:“比如说他吧,从军前是兽医,能治马。他的鼻子很灵,是很好的向导,总是能找到捷径。”
“你们这支骑兵,是大宋朝的精华,只有赵佥将军的玄甲骑兵能与你们相提并论。”赵良淳很是满意,道:“不过,你们也得小心,你们这次行动困难不小,路程远,没有补给,供给全得靠自己筹措。我想了想,你们这次行动既有卫青当年长途奔袭河朔的路程,又有骠骑将军攻打河西走廊没有后勤补给的困难。这两个难处,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好解决,很让人头疼,你们倒好,一下子全摊上了,可得小心。”
解晋和欧军行对望一眼,道:“赵将军请放心吧。卫青当年长途奔袭河朔之地,行程一千里路,而我们的路程却是将近两千里。嫖骑将军当年攻打河西走廊没有后勤,那是他在匈奴控制的地盘上打仗,因难自然是大些。而我们是在大宋境内打仗,有老百姓的支援,困难小得多。再说,张世杰将军已经为我们创造好了条件,只等着我们去了。”
“那也说得是。”赵良淳点头赞同,道:“就是这样,困难也是不小。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而你们不仅仅反过来,还是一点粮草也不带,千万小心。”
解晋点头道:“请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成功!”虽只一句话,却表现出了他们的信心。
“好,一定成功!”赵良淳和欧军行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出来。
赵良淳道:“那你们就出发吧。我祝你们马到成功!”
“谢大人。”解晋向赵良淳道谢,传下号令,两万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这一去,将在华夏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见不到这支铁血雄师的影子,赵良淳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一个信使匆匆进入张世杰的指挥部,紧接着一连串的命令传下来,要求众将马上集合。自从来到淮西之后,张世杰对待众将是能躲就躲,实在躲不了就和他们磨,磨不了就和他们兜圈子,象今天这样紧急召集他们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无不是觉得天上掉下馅饼了,还是砸进嘴里,不用伸手那种舒爽感,屁颠颠地赶了来。
众将刚刚到齐,张世杰一身戎装出现,大步走了进来,往帅案后一站,威严地扫视了一眼众将。众将明显感觉到这位名将与以往大不相同,眼神都不一样,以往的眼神摆明了是没什么光采,灰灰的,现在是神光炯炯,明亮得象太阳,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这些天闲得很,没事做就在议论我张世杰,说我张世杰不会带兵,没有胆子,雄心消磨殆尽,不敢与鞑子打。”张世杰出语惊人,道:“这些,不是没有道理,张世杰这些天的表现不仅你们不满意,就是我自己都不满意,大家也就不用往心里去,说过了就算,张世杰决不追究。”
正如他所言,这些天将领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私下了里不免发些牢骚,自然是要物议于他。众将一听他提起,很是紧张,怕他追究那可不是小事,没想到他不追究,暗中松了一口气。
姜新吃的亏最大,早就想问个明白了,问道:“大人,这是为什么呀?末将想来想去,大人肯定在部署什么妙计,能不能告诉我们?”吃亏之后,姜新先是不愤,后是慢慢琢磨,居然给他想到点子上了。
姜新所言正是众将心中所想,点头道:“是啊,大人。”
“你说对了。”张世杰赞许地看着姜新,道:“我是在部署,这的确也是一个妙计,但是,出这个妙计的人不是我张世杰,而是另有高人。这是一盘大棋,走活了,不仅仅是淮西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稳定下来,就是淮东、蕲黄之地、郢汉之地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光复、稳定。”
走到地图前,道:“我们负责淮西之地,目的就是扫荡淮西。现在,这盘棋已经下得差不多了,最重要的几步已经下好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从现在开始,淮西军将开始对淮西之地进行大扫荡!”
张世杰信心十足地说,眼前浮现出了这一计划的提出者年轻的面庞。张世杰很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早晨,他照例去军事学院视察,在路上给一个年青的军官拦住了,说是有很重要的情况要向他汇报。
这个军官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四岁,但是做事却是精明干练,给人一种老成稳重之感,张世杰凭直觉知道这个年青人肯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把这个年青军官请到自己的屋里。
果然,这个年青军官向他陈述了一个快速收复淮东淮西、蕲黄、郢汉之地的办法,他的整体思想是要求这些地方统一行动,重点突破。集中一支精锐的骑兵,充分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实施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打掉蒙古人在这些地区的重兵集团,然后再分兵大扫荡。
他的计划非常之大胆,可以说大胆到冒险的程度。张世杰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个年青军官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他的战法与宋军以往的打法完全不同,是另一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宋军现有的机动能力进行大规模运动作战,进行大迂回、大包抄、大纵深穿插,长途奔袭。这点,和廖胜功提出的理论一致,没什么新颖的地方,只不过更加具体,已经给他加工成可以实施的计划了。
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求集中大规模的技术兵种,对蒙古人的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务求一击致命。
打击敌人的战略目标,李隽曾提出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没有执行。也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使得李隽一直想组建战略部队的构想没有成为现实。
明白这一计划好处的张世杰马上把赵良淳、高达、解晋三人找来商量,经过多种推测,四人一致认为此计划不仅可以成功,还将创造一个奇迹,那就是在数月时光里光复大量国土。
为了实行这一计划,四人再和这个年青军官一道商讨,推敲了各种细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晋这支骑兵部队将担负重任,要转战各个战区,作战任务非常之重,需要相机决断的权力。
解晋找到李隽,向李隽要相机决断权力,李隽一向主张放手让他们去干,欣然同意了。才有解晋长途奔袭取得的空前成功,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
这个年青军官有着非凡的理解力,惊人的洞察力,用高达的话来说就是“和和廖将军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世杰四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位年青军官向李隽推荐,予以重用。
这个年青军官马上请求他们不要给李隽说,他还想想完成学业。因为他还是军事学院的一个学生,喜欢读书,想趁现在的难得时光,多读点书。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军官队伍,李隽是不惜血本,不仅增添了许多教学设施,还特地从各地搜购了大批图书放在军事学院里。
据张世杰了解,这个年青军官生来就喜欢读书,只是家里穷上不起私塾,一直在家务农。但他聪明过人,种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好,更难得的是他很喜欢帮助乡亲们,传授自己种庄稼的心得,是以在他的家乡,总是富足。
直到去年的冬季大征兵,他才从军。由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得上司的器重,今年入选军事学院就读。军事学院里有这么多的图书,对于喜欢读书的年青军官来说,无异于进了天堂,天天废寝忘食,苦读不辍。
对于他的才干,张世杰他们是非常欣赏,巴不得他早点出来带兵。但对于他的遭遇,又很是同情,也就不好意思违他之意,只好同意了,让他继续求学。
高达拍着他的肩膀,兴奋地说:“好小子,有志气,前途无量。大宋朝就要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等打完这一仗,我们再向皇上引荐,到那时,你已经是立下大功了。”
事实上,这位年青军官是走上统帅位置的第一位军事学院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