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与稻草为伍的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陈强文集最新章节!
分
旧时农村,记忆中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稻草是要按人头分的,这不稀奇,因为柴要分,谷要分,萝卜要分,蕃薯要分,毛笋要分,钞票要分,那么稻草岂有不分之理?凡是集体的都要分,生产队是集体,所以生产队里的东西都要分。其实我幼小就学会了深奥的逻辑。当然后来知道这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分稻草在田坂中进行,由大队会计负责。一夹夹稻草象一个个野孩子,被他一一清点摸过了头,然后集合成排成堆。生产队会计手中的圆珠笔,嚓嚓两下,比割稻还利索,一张纸条上就落了名字,用大拇指在一夹稻草的颈部一塞,再让这夹稻草骑在整排稻草的头顶,于是这个名字就成了整排稻草的名字,这排稻草就都有名有姓了。这一堆是张三家的,那一堆是李四家的,那样的泾渭分明。
生产队会计叫仁木,比我娘小几岁,我娘私下里交待过,他不是我的娘舅,但我一定要叫他仁木阿舅。我亲切地叫他仁木阿舅的时候,仁木阿舅就显得比我的亲娘舅还要亲,因为他会对我格外的关照,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多给我几夹稻草,本来一丘田我家只能分到一百五十夹稻草,而他会分给我们一百五十五夹,多出来的五夹是因为我亲热地叫了他好几声仁木阿舅而起了作用。
父母在生产队里割稻种田的时候,我象蚂蟥一样叮着仁木阿舅在田坂里走来走,好象我是他的儿子似的,而我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儿子,仁木阿舅那时候连婚也没有结。仁木阿舅就趁着生产队员们不看见的时候,偷偷地多分给我一次稻草。我用数学算过的,仁木阿舅多给我一堆稻草,就等于我家里有了十个人口,而其实我家里只有五个人口。仁木阿舅多分给我一堆稻草后就有些后悔,于是偷偷对我说,这件事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要是别人知道了,以后就一夹也不多给了。我说仁木阿舅我怎么会跟别人去说呢,我说出去就不叫你阿舅而叫你仁木了。
挑
收工了,大家就分头寻找仁木阿舅已经为各家分配好的稻草。但家里有孩子的倒省了这份心,因为早在仁木阿舅分稻草的时候就被喊出来。孩子还不到挣工分的年龄,身上已经勃发出来的力气就全心全意为挑稻草服务了。
我最盼多分些稻草,多分的稻草我们可以晒燥后拉到临村的砖瓦厂里去卖钞票。这一个意识相当牢固地在长在我脑袋里。但我又怕挑稻草。刚分的稻草,新鲜活扎扎,还没有断气,湿漉漉的沉重,还透出诱人的气息,它们的身体里全是营养和水份,让我情不自禁地撩开它光滑的躯体,然后放在嘴里咂咂,凉丝丝的,竟生出一阵甜味。看着它头上还长着可以长得更饱满但最终来不及饱满的瘪谷时,便生出无限的同情和伤感。长着谷的叫它为稻谷,一镰刀过去,脱了谷,就成了稻草,真是刹那间的事情。
我挑着新鲜的稻草,实际是挑着稻谷的尸体,谷是稻谷的生命。谷在稻谷生命在,谷离稻谷生命死。听说尸体是异常沉的,我不相信,一个人死了就死了,怎么会变得更沉呢?可人们口头总挂着一句:象尸体一样的沉。我当然没有资格抬尸体,但我在挑湿稻草中却果真有了这种感觉。我在田塍上艰难地行走,一遍又一遍,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虽然一次仅能挑不到三十夹,但这已是非凡的表现。那田塍被我两只赤脚板板磨擦得象肌肤一样滑溜。我还常常在两难问题上艰苦地选择:是少装一些多挑几次,还是多装一些少挑几次。但无论怎样如意盘算,那稻草一夹也逃脱不了我稚嫩的肩膀,我自然也无法回避它们饱含水分的沉重。其实,我与稻草之间,是没有选择的。
我知道这些稻草尽管现在还很沉重,但一个夏日的猛太阳过后,身上的水分被太阳搜索干净,那躯干就曲曲卷卷,变得弱不禁风了。那时候的燥稻草,我一担能挑一百多夹。这就是太阳的神奇,失去了生命的东西,只要经太阳曝晒,都会变得轻如稻草。
晒
早稻田里的稻草是不能在田里晒的,因为上午割完下午就紧急着要下种。要是田里能晒,我自然会巴结仁木阿舅,不用我娘调教我,这样等稻草燥了我挑着走路的时候就会象飞一样,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塘里与牛一起沉在水里避署。所以稻草要么晒在自留地,要么晒在自家道地,要么晒在狭窄的机耕路边,要么晒在堤埂上。六月里,(实际是七月,农民总是喜欢用阴历,大概是盼着快些过年的意思,过年有肉吃有新衣穿。)村里村外就成了稻草的世界。
门口的道地一俟到晒稻草的季节就派不上用场,那地方能晒得了几担稻草呢?即使让稻草们密密地骑在围墙上,也还是无济于事,自留地在那遥远的地方。于是抢占地盘成了每年署期的一桩大事。我会凭着近水楼台,背一把锄头,捏几夹陈年稻草,把整个埂面都圈下来。所谓圈,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掘一个坑,种一缕稻草,成一条直线,隔数米,再种一条线,要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的地方。种了稻草的地方,就是我家晒稻草的地方了,人家不能也不会与我争夺。除非我们自己晒好,否则我们寸步不让。这一点,与社会主义的本质颇有抵触,但人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晒稻草让我练就了一个绝活,我能让每一夹稻草在堤埂的斜坡上稳稳地站立而不跌倒。两手拎起稻草,中间匀称分开,一个画圆动作,象朝拜的样子,那稻草就金字塔一样地站在那里。晒容易,但晒好却不易,关键在“匀称”二字,匀称的一夹稻草,晒好后就是一间小草屋,里面放碗米饭也不会被雨淋湿,所以大人们田里干活的时候总会寻一夹稻草,把香烟、茶壶、茶杯、点心之类的东西统统放在里面。
那晒着的稻草,活象一个个蹲着的人,所以小孩子们最爱在稻草丛里躲来躲去,做一些苍白而刺人的游戏,常常把人家晒着的稻草弄得东倒西歪。有早熟悉的孩子,还会偷学晚上父母亲的床上游戏,大白天搬到稻草丛里来,学着大人的模样,一个男孩压着一个女孩,不晓得在做什么小动作,被大人发现了就招来阵阵恶骂和笑话。但大人们有的也看小孩子的样,自己也在稻草丛里脱裤子,于是繁育出某某与某某在稻草丛里轧姘头之类的传闻。妇人们看见稻草则象看见公共厕所似的高兴,因为她们内急的时候不必再东躲西藏,只要蹲在有稻草晒着的地方,脱下裤子就可以稀里哗啦,她自己扮稻草,人家以为那真是稻草了。以至于深更半夜真的蹲着一个人时,人家还以为那就是稻草了,所以那时候生产队里的六月毛豆就常常被人偷走,偷毛豆的人又大多扮演过稻草人,躲过了查夜的大队干部。
扒
生产队里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大抵放着一个松丝扒。松丝扒本来是用来扒松丝松毛的,但生产队里不允许上山去扒集体的一根松丝松毛,一旦发现而再被抓住,就要被夺了松丝扒。于是松丝扒就成了扒稻草的工具,偶尔小孩子们冒着危险偷偷上山去扒一回松丝,那才不失松丝扒的本职和使命。
松丝扒真是个好东西,用竹做成,象人的手,弯弯的手指,是用火烤后扭弯的,上面一根长长的柄,就是手臂了。只是,人只有五个手指,而松丝扒可以根据需要可以有七个八个手指。松丝扒就是一只巨形之手,经过它这只手,地上散落的稻草就休想赖着不走。现在想起来,松丝扒有时比人的双手还要会捞取东西。
生产队里的稻草都分给了各家各户,晒燥了都搬进了屋里堆成小山,父母还会命我去晒地稻草的地方,把散落的乱稻草一根不少的扒回来作烧锅之用,散落毕竟可惜,而散落的又正是私的,公家的占不到便宜,私有的又岂可浪费。扒稻草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毕竟这是晒好稻草之后的附带动作,而且用松丝扒大抵不用弯腰,你可以站在那里,一扒一扒地把乱稻草往你脚下扒。奇迹般地,看上去并无几根稻草的地方,只要你细心地扒,一扒下去,就能收集到一堆乱稻草。一块晒过稻草的地方,竟能扒得几堆乱稻草。
乱稻草不直接挑到家里。一般地,在扒成堆后,就歇下来,坐在地上,一门心思地把它们扭作一团一团,成为一个一个的“稻草结头”这种稻草结头挑回家后,直接叠放在灶锅口,等着烧饭时一个一个地塞进火膛,此时就省却了再扭稻草的动作,所以这时烧火也就十分的悠闲,稻草结头发出的旺盛火光,看上去显得无比的温暖。所以我后来做饭之前,先把一夹夹稻草扭成足够用的稻草结头,烧火时,塞进一个稻草结头,然后跑到灶台前切菜,切好菜再去塞一个稻草结头,再跑到灶台前放油下锅,如是再三,把一顿饭烧得还算可口香甜。
垫
大人们把稻草分成早芯稻草与晚芯稻草两种。早芯稻草矮,硬而刺,一般用来烧锅用;晚芯稻草长,软而糯,大有用场可派。农家就十分珍惜,常常象收藏稻谷一样地收藏着一些晚芯稻草。因为生活似乎一刻也离不开稻草,拔秧要用稻草,缚菜要用稻草,搓绳要用稻草,草鞋要用稻草,以至于凭票买来的肉上也吊着几根充当斤量的稻草。
我小时候没有穿过一双新套鞋。穿的套鞋是人家亲眷送的,穿几天自然就破。冬日雨天,那套鞋的鞋底里始终塞着一束稻草,算是加温,又可防漏。至今刻骨铭心,因为脱出两只脚时,那肤色总是滑腻腻,白滋滋,奇臭无比。
读大学以前的我,也是在晚芯稻草上躺着长大的。家里没有席梦思,没有棕绷,有的是一种老式的眠床,床底是一根根竹杆编成的竹排,上面铺一张竹席,自然会弄痛皮肉和骨头,于是农家就在竹席下面铺一层厚厚的晚芯稻草。不独我们,家家户户都这样。不独冬天,夏天的床上也铺着晚稻草。所以,晚稻收割完毕之后,家家户户另一件庄严的事情,就是适时更换每一张眠床上垫着的稻草,那垫过的稻草分明已有了一股浓浓的霉气了。
垫上了新的稻草,就好比是过上了新的生活。因为开始的几夜里,睡梦中总有悉悉索索的响声陪伴,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是种刺耳的声音,人睡在它上面,尽管有一席之隔,但一个翻身就能体味出它的柔软和温暖。那时候,人要活得舒服些,就是一年到头多换几次床上的稻草,好比现在多换几张席梦思。但我家一年到头就只换一次稻草,我们没有换两次的待遇。我们最大的奢侈,就是逢着天寒地冻的日子,趁太阳笑嘻嘻的时候,翻开席子,把稻草抱出来去外面晒一阵子,晒掉些霉气臭气,然后再把它抱回去垫到原处。
这种垫着的稻草,会与一个人死后同时升天。一个人若死了,家里人就要为他烧无常,把那堆他垫着的稻草抱到路边,一把火,把它们烧成滚滚浓烟。
人的待遇比其时的猪和牛好得多。猪和牛也垫稻草过冬,所不同的是,人会自理,而它们只会钻进稻草里睡,睡在稻草里拉,所以一夜下来,那稻草就臭气冲天,一夹好端端的稻草就成了猪窝稻草。第二天湿漉漉地从它们的营地拨出来,经太阳晒燥,又扔到它们的窝里,如是再三,直到那稻草终于烂得与粪便同流合污。
盖
我父母结婚之后,住的是草披屋。他们在那间草披屋里接连生下了我们兄妹三个,所以我对草披屋还有些记忆。草披屋就是我曾经温暖的家。
当地上有霜的时候,晚稻草自然是早就晒燥备好了。于是,家里就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空,请来已经上了些年纪的阿堂师傅,来给我家盖草披。阿堂师傅排起来我得叫他外公,他会爬高头,所以就练了一手盖草披的手艺,他盖的草披不会漏,不怕风,所以冬天的时候他总会很忙。我们请他做活的时候,要付给他工资,还要一日三餐给他好吃好待。
盖草披前,家里的东西大多搬到了屋外,搬不动的也都盖了一阵薄膜,因为屋顶会撒落下积蓄了一年的灰尘,做饭就要借人家的灶头,这一天对我来说象过年一样高兴。阿堂师傅爬到屋顶,把一屋的稻草翻掀下来,只露出阵旧的毛竹骨架。阿堂师傅在上面掀的时候,我们就在下面整理乌黑的旧稻草,一夹夹排放整齐,所以冷不丁我们的头会被一夹掀下来的稻草击中,弄得嘴里鼻子里都是稻草灰。稻草全部掀下后,阿堂师傅就查看毛竹的牢固程度,这时就要用麻绳把松了的关节重新缚住。这一切做好了,阿堂师傅正式开始盖草披。阿堂师傅坐在上面,象一只鸟的样子,手里捏着根带勾的竹杆,用来勾住我们下面象箭一样飞上去的一夹夹稻草。那真是件有趣的事,我们两手握一夹稻草,尖头朝上,右手一使劲,那稻草竟象火箭一样飞到了阿堂师傅的旁边,阿堂师傅顺手就抓住了这夹稻草,把它安排在它应该呆的地方,我们也有射不中的时候,这时阿堂师傅就会用他的勾子,远远地把偏离了方向的稻草勾魂一样的勾来。
新盖的草披屋看上去象一个人刚洗了头,头发有些蓬蓬松松,精神焕发多了。然后它就要经受一年的风霜雨雪,把我们保护在它温暖的怀里。我们在草披屋里,数着平淡的日子,走过了童年,走出了少年。
篷
一个不会篷稻草的人,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所以我很小就学会了篷稻草。
在三种情况下要篷稻草:一是天要下雨而稻草正晒在那里没有燥,这时候就要急三火四地把晒着的稻草收拢来篷成一个草篷;二是家里暂时放不下稻草,就把晒燥的稻草篷在田坂里;三是已经晒燥的稻草全部收到了道地上,在自家的道地上篷几个很大的草篷。
篷草篷是有讲究的,要篷得圆圆的,这样雨下来,就只会淋着草篷的圆周,要篷得尖尖的,这样雨下来,雨滴就会迅速从草篷上滑落。所以圆和尖,是草篷得以长时间保存的条件。这一点,与人的生存倒颇有些相似之处。
冬日里,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有草篷,那篷着的大大小小的草篷多得象雨后春笋,成了我们小孩子游乐的天堂,我们晚上在草篷间串来串去,搞隐身之类的游戏。我们玩着玩着的时候,还会一不小心撞到正在“划耳朵”(“谈恋爱”的农村土话)的男女青年,也在某一个草篷里嘴对嘴,或者脸贴脸,或者人叠人,那草篷里竟诞生了最原始最纯洁的爱情。农村里谈恋爱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草篷就是唯一可以约会而且大体安全的地方,两个人坐在草篷底下,我想那感觉一定是温暖无比的,下雨了还可以在头上顶一夹稻草,更不会被人发现,这一定也是其乐无穷的。
到过年的时候,草篷的稻草一般都要缚成一捆捆拿到家里堆起来。哪一家如果让草篷在田间过年,那么这一户人家肯定是一户不学好的懒惰人家,会叫人家笑话的。这时候掀开篷了几个月的稻草,挖出来里面还崭新如初,但如果草篷没有篷好,那就早已变成一堆烂稻草了。掀草篷的时候,有时候还会突然发现里面竟有一窝老鼠,已在草篷里安家了。大老鼠自然是逃掉了,逃不掉的是小老鼠,在那里吱吱地尖叫着,也无济于事,我们就把课文上学到的除四害知识活学活用,去抱来家里的那只咪猫,叫它在田坂里喵呜喵呜好长一阵时间。我们则在旁边乐滋滋地看得入神。
分
旧时农村,记忆中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稻草是要按人头分的,这不稀奇,因为柴要分,谷要分,萝卜要分,蕃薯要分,毛笋要分,钞票要分,那么稻草岂有不分之理?凡是集体的都要分,生产队是集体,所以生产队里的东西都要分。其实我幼小就学会了深奥的逻辑。当然后来知道这叫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分稻草在田坂中进行,由大队会计负责。一夹夹稻草象一个个野孩子,被他一一清点摸过了头,然后集合成排成堆。生产队会计手中的圆珠笔,嚓嚓两下,比割稻还利索,一张纸条上就落了名字,用大拇指在一夹稻草的颈部一塞,再让这夹稻草骑在整排稻草的头顶,于是这个名字就成了整排稻草的名字,这排稻草就都有名有姓了。这一堆是张三家的,那一堆是李四家的,那样的泾渭分明。
生产队会计叫仁木,比我娘小几岁,我娘私下里交待过,他不是我的娘舅,但我一定要叫他仁木阿舅。我亲切地叫他仁木阿舅的时候,仁木阿舅就显得比我的亲娘舅还要亲,因为他会对我格外的关照,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多给我几夹稻草,本来一丘田我家只能分到一百五十夹稻草,而他会分给我们一百五十五夹,多出来的五夹是因为我亲热地叫了他好几声仁木阿舅而起了作用。
父母在生产队里割稻种田的时候,我象蚂蟥一样叮着仁木阿舅在田坂里走来走,好象我是他的儿子似的,而我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儿子,仁木阿舅那时候连婚也没有结。仁木阿舅就趁着生产队员们不看见的时候,偷偷地多分给我一次稻草。我用数学算过的,仁木阿舅多给我一堆稻草,就等于我家里有了十个人口,而其实我家里只有五个人口。仁木阿舅多分给我一堆稻草后就有些后悔,于是偷偷对我说,这件事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要是别人知道了,以后就一夹也不多给了。我说仁木阿舅我怎么会跟别人去说呢,我说出去就不叫你阿舅而叫你仁木了。
挑
收工了,大家就分头寻找仁木阿舅已经为各家分配好的稻草。但家里有孩子的倒省了这份心,因为早在仁木阿舅分稻草的时候就被喊出来。孩子还不到挣工分的年龄,身上已经勃发出来的力气就全心全意为挑稻草服务了。
我最盼多分些稻草,多分的稻草我们可以晒燥后拉到临村的砖瓦厂里去卖钞票。这一个意识相当牢固地在长在我脑袋里。但我又怕挑稻草。刚分的稻草,新鲜活扎扎,还没有断气,湿漉漉的沉重,还透出诱人的气息,它们的身体里全是营养和水份,让我情不自禁地撩开它光滑的躯体,然后放在嘴里咂咂,凉丝丝的,竟生出一阵甜味。看着它头上还长着可以长得更饱满但最终来不及饱满的瘪谷时,便生出无限的同情和伤感。长着谷的叫它为稻谷,一镰刀过去,脱了谷,就成了稻草,真是刹那间的事情。
我挑着新鲜的稻草,实际是挑着稻谷的尸体,谷是稻谷的生命。谷在稻谷生命在,谷离稻谷生命死。听说尸体是异常沉的,我不相信,一个人死了就死了,怎么会变得更沉呢?可人们口头总挂着一句:象尸体一样的沉。我当然没有资格抬尸体,但我在挑湿稻草中却果真有了这种感觉。我在田塍上艰难地行走,一遍又一遍,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虽然一次仅能挑不到三十夹,但这已是非凡的表现。那田塍被我两只赤脚板板磨擦得象肌肤一样滑溜。我还常常在两难问题上艰苦地选择:是少装一些多挑几次,还是多装一些少挑几次。但无论怎样如意盘算,那稻草一夹也逃脱不了我稚嫩的肩膀,我自然也无法回避它们饱含水分的沉重。其实,我与稻草之间,是没有选择的。
我知道这些稻草尽管现在还很沉重,但一个夏日的猛太阳过后,身上的水分被太阳搜索干净,那躯干就曲曲卷卷,变得弱不禁风了。那时候的燥稻草,我一担能挑一百多夹。这就是太阳的神奇,失去了生命的东西,只要经太阳曝晒,都会变得轻如稻草。
晒
早稻田里的稻草是不能在田里晒的,因为上午割完下午就紧急着要下种。要是田里能晒,我自然会巴结仁木阿舅,不用我娘调教我,这样等稻草燥了我挑着走路的时候就会象飞一样,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塘里与牛一起沉在水里避署。所以稻草要么晒在自留地,要么晒在自家道地,要么晒在狭窄的机耕路边,要么晒在堤埂上。六月里,(实际是七月,农民总是喜欢用阴历,大概是盼着快些过年的意思,过年有肉吃有新衣穿。)村里村外就成了稻草的世界。
门口的道地一俟到晒稻草的季节就派不上用场,那地方能晒得了几担稻草呢?即使让稻草们密密地骑在围墙上,也还是无济于事,自留地在那遥远的地方。于是抢占地盘成了每年署期的一桩大事。我会凭着近水楼台,背一把锄头,捏几夹陈年稻草,把整个埂面都圈下来。所谓圈,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掘一个坑,种一缕稻草,成一条直线,隔数米,再种一条线,要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的地方。种了稻草的地方,就是我家晒稻草的地方了,人家不能也不会与我争夺。除非我们自己晒好,否则我们寸步不让。这一点,与社会主义的本质颇有抵触,但人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晒稻草让我练就了一个绝活,我能让每一夹稻草在堤埂的斜坡上稳稳地站立而不跌倒。两手拎起稻草,中间匀称分开,一个画圆动作,象朝拜的样子,那稻草就金字塔一样地站在那里。晒容易,但晒好却不易,关键在“匀称”二字,匀称的一夹稻草,晒好后就是一间小草屋,里面放碗米饭也不会被雨淋湿,所以大人们田里干活的时候总会寻一夹稻草,把香烟、茶壶、茶杯、点心之类的东西统统放在里面。
那晒着的稻草,活象一个个蹲着的人,所以小孩子们最爱在稻草丛里躲来躲去,做一些苍白而刺人的游戏,常常把人家晒着的稻草弄得东倒西歪。有早熟悉的孩子,还会偷学晚上父母亲的床上游戏,大白天搬到稻草丛里来,学着大人的模样,一个男孩压着一个女孩,不晓得在做什么小动作,被大人发现了就招来阵阵恶骂和笑话。但大人们有的也看小孩子的样,自己也在稻草丛里脱裤子,于是繁育出某某与某某在稻草丛里轧姘头之类的传闻。妇人们看见稻草则象看见公共厕所似的高兴,因为她们内急的时候不必再东躲西藏,只要蹲在有稻草晒着的地方,脱下裤子就可以稀里哗啦,她自己扮稻草,人家以为那真是稻草了。以至于深更半夜真的蹲着一个人时,人家还以为那就是稻草了,所以那时候生产队里的六月毛豆就常常被人偷走,偷毛豆的人又大多扮演过稻草人,躲过了查夜的大队干部。
扒
生产队里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大抵放着一个松丝扒。松丝扒本来是用来扒松丝松毛的,但生产队里不允许上山去扒集体的一根松丝松毛,一旦发现而再被抓住,就要被夺了松丝扒。于是松丝扒就成了扒稻草的工具,偶尔小孩子们冒着危险偷偷上山去扒一回松丝,那才不失松丝扒的本职和使命。
松丝扒真是个好东西,用竹做成,象人的手,弯弯的手指,是用火烤后扭弯的,上面一根长长的柄,就是手臂了。只是,人只有五个手指,而松丝扒可以根据需要可以有七个八个手指。松丝扒就是一只巨形之手,经过它这只手,地上散落的稻草就休想赖着不走。现在想起来,松丝扒有时比人的双手还要会捞取东西。
生产队里的稻草都分给了各家各户,晒燥了都搬进了屋里堆成小山,父母还会命我去晒地稻草的地方,把散落的乱稻草一根不少的扒回来作烧锅之用,散落毕竟可惜,而散落的又正是私的,公家的占不到便宜,私有的又岂可浪费。扒稻草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毕竟这是晒好稻草之后的附带动作,而且用松丝扒大抵不用弯腰,你可以站在那里,一扒一扒地把乱稻草往你脚下扒。奇迹般地,看上去并无几根稻草的地方,只要你细心地扒,一扒下去,就能收集到一堆乱稻草。一块晒过稻草的地方,竟能扒得几堆乱稻草。
乱稻草不直接挑到家里。一般地,在扒成堆后,就歇下来,坐在地上,一门心思地把它们扭作一团一团,成为一个一个的“稻草结头”这种稻草结头挑回家后,直接叠放在灶锅口,等着烧饭时一个一个地塞进火膛,此时就省却了再扭稻草的动作,所以这时烧火也就十分的悠闲,稻草结头发出的旺盛火光,看上去显得无比的温暖。所以我后来做饭之前,先把一夹夹稻草扭成足够用的稻草结头,烧火时,塞进一个稻草结头,然后跑到灶台前切菜,切好菜再去塞一个稻草结头,再跑到灶台前放油下锅,如是再三,把一顿饭烧得还算可口香甜。
垫
大人们把稻草分成早芯稻草与晚芯稻草两种。早芯稻草矮,硬而刺,一般用来烧锅用;晚芯稻草长,软而糯,大有用场可派。农家就十分珍惜,常常象收藏稻谷一样地收藏着一些晚芯稻草。因为生活似乎一刻也离不开稻草,拔秧要用稻草,缚菜要用稻草,搓绳要用稻草,草鞋要用稻草,以至于凭票买来的肉上也吊着几根充当斤量的稻草。
我小时候没有穿过一双新套鞋。穿的套鞋是人家亲眷送的,穿几天自然就破。冬日雨天,那套鞋的鞋底里始终塞着一束稻草,算是加温,又可防漏。至今刻骨铭心,因为脱出两只脚时,那肤色总是滑腻腻,白滋滋,奇臭无比。
读大学以前的我,也是在晚芯稻草上躺着长大的。家里没有席梦思,没有棕绷,有的是一种老式的眠床,床底是一根根竹杆编成的竹排,上面铺一张竹席,自然会弄痛皮肉和骨头,于是农家就在竹席下面铺一层厚厚的晚芯稻草。不独我们,家家户户都这样。不独冬天,夏天的床上也铺着晚稻草。所以,晚稻收割完毕之后,家家户户另一件庄严的事情,就是适时更换每一张眠床上垫着的稻草,那垫过的稻草分明已有了一股浓浓的霉气了。
垫上了新的稻草,就好比是过上了新的生活。因为开始的几夜里,睡梦中总有悉悉索索的响声陪伴,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是种刺耳的声音,人睡在它上面,尽管有一席之隔,但一个翻身就能体味出它的柔软和温暖。那时候,人要活得舒服些,就是一年到头多换几次床上的稻草,好比现在多换几张席梦思。但我家一年到头就只换一次稻草,我们没有换两次的待遇。我们最大的奢侈,就是逢着天寒地冻的日子,趁太阳笑嘻嘻的时候,翻开席子,把稻草抱出来去外面晒一阵子,晒掉些霉气臭气,然后再把它抱回去垫到原处。
这种垫着的稻草,会与一个人死后同时升天。一个人若死了,家里人就要为他烧无常,把那堆他垫着的稻草抱到路边,一把火,把它们烧成滚滚浓烟。
人的待遇比其时的猪和牛好得多。猪和牛也垫稻草过冬,所不同的是,人会自理,而它们只会钻进稻草里睡,睡在稻草里拉,所以一夜下来,那稻草就臭气冲天,一夹好端端的稻草就成了猪窝稻草。第二天湿漉漉地从它们的营地拨出来,经太阳晒燥,又扔到它们的窝里,如是再三,直到那稻草终于烂得与粪便同流合污。
盖
我父母结婚之后,住的是草披屋。他们在那间草披屋里接连生下了我们兄妹三个,所以我对草披屋还有些记忆。草披屋就是我曾经温暖的家。
当地上有霜的时候,晚稻草自然是早就晒燥备好了。于是,家里就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空,请来已经上了些年纪的阿堂师傅,来给我家盖草披。阿堂师傅排起来我得叫他外公,他会爬高头,所以就练了一手盖草披的手艺,他盖的草披不会漏,不怕风,所以冬天的时候他总会很忙。我们请他做活的时候,要付给他工资,还要一日三餐给他好吃好待。
盖草披前,家里的东西大多搬到了屋外,搬不动的也都盖了一阵薄膜,因为屋顶会撒落下积蓄了一年的灰尘,做饭就要借人家的灶头,这一天对我来说象过年一样高兴。阿堂师傅爬到屋顶,把一屋的稻草翻掀下来,只露出阵旧的毛竹骨架。阿堂师傅在上面掀的时候,我们就在下面整理乌黑的旧稻草,一夹夹排放整齐,所以冷不丁我们的头会被一夹掀下来的稻草击中,弄得嘴里鼻子里都是稻草灰。稻草全部掀下后,阿堂师傅就查看毛竹的牢固程度,这时就要用麻绳把松了的关节重新缚住。这一切做好了,阿堂师傅正式开始盖草披。阿堂师傅坐在上面,象一只鸟的样子,手里捏着根带勾的竹杆,用来勾住我们下面象箭一样飞上去的一夹夹稻草。那真是件有趣的事,我们两手握一夹稻草,尖头朝上,右手一使劲,那稻草竟象火箭一样飞到了阿堂师傅的旁边,阿堂师傅顺手就抓住了这夹稻草,把它安排在它应该呆的地方,我们也有射不中的时候,这时阿堂师傅就会用他的勾子,远远地把偏离了方向的稻草勾魂一样的勾来。
新盖的草披屋看上去象一个人刚洗了头,头发有些蓬蓬松松,精神焕发多了。然后它就要经受一年的风霜雨雪,把我们保护在它温暖的怀里。我们在草披屋里,数着平淡的日子,走过了童年,走出了少年。
篷
一个不会篷稻草的人,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所以我很小就学会了篷稻草。
在三种情况下要篷稻草:一是天要下雨而稻草正晒在那里没有燥,这时候就要急三火四地把晒着的稻草收拢来篷成一个草篷;二是家里暂时放不下稻草,就把晒燥的稻草篷在田坂里;三是已经晒燥的稻草全部收到了道地上,在自家的道地上篷几个很大的草篷。
篷草篷是有讲究的,要篷得圆圆的,这样雨下来,就只会淋着草篷的圆周,要篷得尖尖的,这样雨下来,雨滴就会迅速从草篷上滑落。所以圆和尖,是草篷得以长时间保存的条件。这一点,与人的生存倒颇有些相似之处。
冬日里,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有草篷,那篷着的大大小小的草篷多得象雨后春笋,成了我们小孩子游乐的天堂,我们晚上在草篷间串来串去,搞隐身之类的游戏。我们玩着玩着的时候,还会一不小心撞到正在“划耳朵”(“谈恋爱”的农村土话)的男女青年,也在某一个草篷里嘴对嘴,或者脸贴脸,或者人叠人,那草篷里竟诞生了最原始最纯洁的爱情。农村里谈恋爱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草篷就是唯一可以约会而且大体安全的地方,两个人坐在草篷底下,我想那感觉一定是温暖无比的,下雨了还可以在头上顶一夹稻草,更不会被人发现,这一定也是其乐无穷的。
到过年的时候,草篷的稻草一般都要缚成一捆捆拿到家里堆起来。哪一家如果让草篷在田间过年,那么这一户人家肯定是一户不学好的懒惰人家,会叫人家笑话的。这时候掀开篷了几个月的稻草,挖出来里面还崭新如初,但如果草篷没有篷好,那就早已变成一堆烂稻草了。掀草篷的时候,有时候还会突然发现里面竟有一窝老鼠,已在草篷里安家了。大老鼠自然是逃掉了,逃不掉的是小老鼠,在那里吱吱地尖叫着,也无济于事,我们就把课文上学到的除四害知识活学活用,去抱来家里的那只咪猫,叫它在田坂里喵呜喵呜好长一阵时间。我们则在旁边乐滋滋地看得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