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记忆出走湘界头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愁怨丁香文集最新章节!
6月19日夜,窗外下着暴雨,闪电雷鸣,独自面对电脑,沉浸在梦中的河谷里。科罗拉多大峡谷,一首宏伟震撼,打动人心的完美音乐,在这样的音乐里,我的内心开始了遥远而自由的飞翔,我可以安静而清晰地沉淀6月15日,我的第五次出走记忆。
1、出走,从报名那刻开始
6月15日,第五次出走。目的地是:界头铺—露水坡——茶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名。这是等待和小小纠结后的一次选择“遇见是缘”从浏阳线尾随而来,为此,我欠下了“鲤鱼”的债。然终有机会出走湘阴界头铺,为一睹左太傅祠及燎原、茶亭水库,一切变得值得,相信“鲤鱼”亦能理解。在不远离文明的郊区爬野山,我们不会像大河谷飞翔的鹰,却更像青山绿水间自由自在的鱼。飞鸟与鱼,无论是谁,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理想与自由。
历经前四次出走,积累些许经验。晚上来了灵感,想起酷暑季节在山上喝些啤酒也是件痛快的事情,于是与新进出走的“住在山上的羊”约定好第二天各自带上两罐啤酒。检查了一番他的携带情况,略微解答了他的一些疑问,晚上9点多下楼,匆匆也给自己买了两瓶矿泉水、两罐啤酒,权当解暑饮料,顺便采购了些花生米。不知“住在山上的羊”是谁,长得如何,却已俨如老朋友。
“遇见是缘”下午打来电话,反复叮嘱会为我准备明天的中餐——两个粽子,这样我的包越来越简单。“遇见是缘”从认识她的那一天起,缘分就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想在至少十次共同出走后为这样一种情谊大书特书,表达内心的感激,但实在有些按耐不住。5月2日,汨罗幕阜山第一次出走,到北山、影珠峰、梅西湖、今天的界头铺,几乎每个周末我们携手,一路上相伴而行,这是怎样的缘分啊。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我们有年龄的差异,却因共同的爱好同行。
“岳众”是我仰慕许久的名字,喜欢他的文字,也认同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之前虽未见面,但似神交许久。同样,他也欣赏着我的文字,因许多共同,一直期待着能一同出走,有机会更多认识。终在一番纠结后,抵挡不住出走的诱惑和我的再三邀请,赶在“蕾丝”打开门缝的最后一刻报上了大名,挤进队伍里,这样“粉色”军团再一次被稀释。我很喜欢这样的结果。合理的男女搭配才容易完成分担的课题。
花如此多的文字说起这些人,是想重温出走社的宗旨。把一群人生哲学、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相同的人凝聚在一起,彼此温暖,相互支持勉励,促进人格的共同提升和完善,建设一种世外桃源式的人际环境。我想,我们便是。
北站候车室,我极力将脑子里的名单与每个人对上号,但一次记住还是有些困难。8:00坐上开往湘阴的大巴,人多,无心看风景。途中上来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她4岁的女儿,赶紧让出座儿,护着小女孩坐在身边。人越来越少,我也慢慢观察起她们母女二人。文静、漂亮,虽在农村,但依然可见妈妈眼中的智慧和她所透露的气质,我愿意与之交流。当得知我们爬山,妈妈满是好奇和向往,她似乎很理解我们出走的情趣。我当即告诉她出走社网址和我的电话,并期待与她同行,就这样顺捎发展了一名社员。坐在后座的蕾丝远远地冲我笑了笑,说:“门窗处处都在体验生活啊!”是啊,我觉得出走的乐趣并非一定要看到美妙风景,或到达计划中的目的地,那些是出走的结果,我却越来越珍惜过程了。而这过程从决定报名,分担课题的那刻起便已经开始。我始终认为出走并无太多的失败可言,有的只是痛快不痛快,收获大与小之区别。享受完整的过程,享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合,才是出走最大的收获。
2、左太傅祠废墟,穿越历史的遗迹
汨罗影珠峰出走,蕾丝用他的gps在云雾缭绕的山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对他是绝对信任的,而这次却打了折扣。界头铺大家都是第一次出走,自然是三步一问路。地图上的“太傅学校”距离公路并不远,但我们却为着远远能瞧见的那栋写着“求真、务实“的房屋问了三次。
站在偌大的坪地仰望,我见到了“太傅学校”的门牌,带着古建筑的气息,环顾,残垣断壁掩映在杂草间。那一刻我肃然起敬的望着“太傅”二字,感受着久远的历史。踏进大门,一个长方形天井出现眼前,天井式建筑采光效果更好,东西两边有二层楼砖木结构的八间教室,天井四周台阶,中间用麻石所铺,栀子花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除去门口牛粪、羊粪的气息,我能感受到太傅府昔日的繁荣和庭院深深。
按资料显示这里应是“左太傅祠”位置。我的目光向前,看到的是一个台阶,上面供着神龛,资料显示这里是“孔子堂”神龛里应该供着“孔子”画像,但从两边对联来看“汉业唐规千锤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及左氏后裔的说法,这里供着的是左宗棠画像。当热情的老人带我们走近时,神龛空空荡荡,老人不解,说:“早几天还有画像的啊”带着牛粪、羊便的惊讶,大家纷纷向东西两边的教室散去,那些教室的墙上,黑板上还留着某年某月,某学生交米的记录,这该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见证。追溯历史,古往今来,多少求学者从这里走出,可以想象,这里也曾有朗朗读书声。
老人充当导游,挥舞着没来得及放下的镰刀,很认真地向我们讲述家族曾经的繁荣和骄傲,他告诉我们进门那块草坪原是左太傅祠前栋,门口本有一块很大的牌匾,过去吃饭都是几十桌,给每个叫花子都有不少施舍。方言听起来虽费劲,却能感受到老人的自豪。他说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里被毁,牌匾也烧了。但谈起为何不修缮保护,弄成现在这样时,他又多了叹息,解释县里正重点保护另一左宗棠旧居——柳庄,左文襄公祠,这里的修缮款用于修太傅公路了。纳闷之余,我们更多了惊讶和惋惜。这里目前俨如废墟,无人管理。
3、赤手空拳,探路如此艰难
带着些许沉重,一行人争着与老人留影道别,向燎原水库及大山方向进发。这是一段较长的水泥公路,刺眼的阳光催促着队伍往前赶,迫不及待游入大山里。岳众由于前日看球,状况较差,我也闻到了淡淡酒味,便与其走在队伍后面。上午十点多,在一户人家院子里休息,商议去向。左边是燎原水库,右边是大山。队伍出现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去水库后再上山;一种主张直接上山,一睹水库全景。最终“蕾丝”采纳直接上山建议,因为走到水库边还需不少时间。向主人问了路后,队伍向山的方向靠近。
行至山下洼地,视野开阔,泉水清凉,花草丛生。远眺,山上无多少树木,这座山去年曾遭遇一场大火,被烧得光秃秃,红绿两种颜色为背景的多为今年生长的茅草、灌木和竹子。大家赶紧用泉水洗脸,休整。“住在山上的羊”似乎格外怕热,衣服湿透,略带羞涩脱了上衣,生怕有人偷拍不雅照片,弄出“艳照门”来。
没想到事情如此复杂,从这里出发,根本无路可行。由于低估了此次课题难度“蕾丝”等都没带砍刀,继续探路成了一大难题。“蕾丝”远远走在前面,时时提醒队伍不要着急,因随时可能返回。几乎是一步一步前进,每一米都是拉拉扯扯,费劲精力,还得感谢“至尊宝”、“十五味”等具有丰富野外经验的人,当然“住在山上的羊”根本不像新手摸样,处处关照队友。
上行200多米,已是正午,烈日当头,无处躲藏,肚子也饿了起来。某处,我差点因后面的人跟得过近,挤下2米大墈,幸亏有“住在山上的羊”相接,才幸免一难。渐渐队伍开始疲惫,有人提议往回撤,也有部分人认为既来了,期待能有一条新路前行。一直未见“岳众”“丁香”告诉我“岳众”和“蕾丝”一直在前面探路,听到这个消息,除了惊讶,顿时多了一份敬意。上午还病怏怏的,但在团队出现困难时,却表现了敢于担当,大无畏的精神。
一部分人等待,一部分开始回撤。我开始怀念起“武林阿混”、“岳麓山人”了,他们常常都是走在队伍前面,驱蛇虫,挥舞砍刀探路的人,这是一项多么不容易的任务啊!忽然传来“可以继续往前走了”于是回撤的人又迅速上来,追上队伍再前行30多米,遇茂密竹林,不得不再次停下。我一直处于队伍中间,不知前面如何艰辛,后面如何烦恼。“蕾丝”、“岳众”远远传来口令,原来他们坐着竹子滑下几米大坡,跌进泥潭,再进很难,上来又困难,只能要求队伍原路返回。跟在“蕾丝”、“岳众”后面的“小粒子”、“聆听花语”、“彬彬”、“大黄蜂”渐渐回撤“遇见是缘”、“孤单百合”、“至尊宝”、“住在山上的羊”也再次掉头,我和“丁香”还想看看是否有奇迹发生,直到“十五味”肯定地说:“必须返回”我们才不得已回撤。一两个小时探出来的路,半小时便下去了。带着疲惫和焦躁,大家又回到了山下的那片洼地,卸下包袱,奔向水边,再次洗脸、休整。“蕾丝”号召大家坚持一下,回到山下那户人家吃午餐,再做后面打算。
午餐时间总是最美的时光,由于第二天便是端午节,中餐弥漫了一点点节日的气氛。大家围在一张桌边,食物放在上面。“住在山上的羊”和我都掏出了两罐啤酒,我还准备了几个纸杯,每个杯子都倒了一些啤酒,能喝的都拿起来杯子,不能喝的端起自己的茶水,我们一起干杯。主人家的孩子也加入到了我们的行业,和我们一起分享食物。“岳众”够朋友,又端起了杯子“丁香”也不赖啊。短暂的快乐弥补了上午的不顺,冲散了低迷的情绪。
4、山上住着神仙,老嗲嗲带队解围
中午1:00左右,正在七嘴八舌讨论如何上山时,传说中的老嗲嗲出现。他家就住在山上,每天上下山两趟。女主人要我们跟着他就是。大家二话不说,背上行囊,挥手道别后跟上了老人脚步。路还是原来的路,正在纳闷之际,嗲嗲向右边草丛掩映下的小路走去,而非直行洼地“哦,原来这里有条路,怎么上午就没注意到啊”不少人恍然大悟,甚至责怪自己的粗心。
上山变得十分顺利,老人挑着蜂蜜担子,健步如飞,后面有人跟不上了,他略有意识,中途停下休息。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上了山。再回望,旁边那座山峰便是上午未曾到达的地方,山下的水库,田园渐渐映入眼帘,一切豁然开朗起来,心情和这风景一样。其实大伙儿最期待的便是早一点目睹老人的家,据说他在山上居住已有30余年。
见到了层层水田,水田已耕耘完毕,有的种上空心菜,有的待下种子,这些都是老人家里开垦出来的。仿佛嗅到了气息,离嗲嗲家应该不远了。听到犬吠,前面的人已抵达。我匆匆赶了几步,想一睹老人摸样。跟了这么久,只见其背影啊!
到了老人家里,见其老伴,儿媳,一家人忙着搬凳子招呼大家休息,老嗲则陪着我们聊天。娭毑见我们汗流浃背,还烧起了火,亲自为我们煮起姜茶,尽管此时他们并没吃午饭。煮茶后她便径自到操坪打起黄豆来,我说我们应该每人留1-2元的茶钱。见厨房屋顶挂着一串腊肉,于是又向她开玩笑说:“娭毑,我们下午就到你们家吃饭好吧,就用你们家的腊肉,小菜,随便什么都可以。”她笑着说没有碗筷,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没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娭毑很幽默、风趣、随和,尽管岁月的艰辛刻划在脸上,我却相信并没有写在她的心里。
临行时“住在山上的羊”悄悄掏出了20元钱替大家塞在了面包、饼干一些食物中。老人发现,追至门外,硬要退还,我们还是想尽办法留下,否则于心不安。这是多么淳朴的一家人,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若我们将她家的这些腊肉吃了,会有多么不便。或许我们一餐能吃的是他们全家一个月的食物。
我们不断对老人说下半年还会再来看望,买他家的蜂蜜。老人一直看着我们远去,纠正了我们下山的路线。带着感激和美好的心情,告别山上这座唯一的老屋。队伍在山腰里移动,十分壮观。视野格外开阔,山下的风景一览无遗,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留下美好瞬间。每一次出走,我们总在艳羡山里人的神仙生活,男耕女织,宁静祥和,却又始终无法摆脱世俗与文明后喧嚣的诱惑,我们成了这样的矛盾体。
四点多下山,没有到达露水坡,茶亭,听说坐车两元车费即可,留一些遗憾。近五点上回城的车,再一次告别山川河流,回到现实的生活。一个个下车,一个个道别,一切又恢复如初。每一个周末,我们总在现实与梦境间徘徊,寻找出逃的惊喜,期待又一次的精彩,这就是出走的快乐,这就是出走的收获!岳麓山人上瘾,我想我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如是了。
2010年6月20日
6月19日夜,窗外下着暴雨,闪电雷鸣,独自面对电脑,沉浸在梦中的河谷里。科罗拉多大峡谷,一首宏伟震撼,打动人心的完美音乐,在这样的音乐里,我的内心开始了遥远而自由的飞翔,我可以安静而清晰地沉淀6月15日,我的第五次出走记忆。
1、出走,从报名那刻开始
6月15日,第五次出走。目的地是:界头铺—露水坡——茶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名。这是等待和小小纠结后的一次选择“遇见是缘”从浏阳线尾随而来,为此,我欠下了“鲤鱼”的债。然终有机会出走湘阴界头铺,为一睹左太傅祠及燎原、茶亭水库,一切变得值得,相信“鲤鱼”亦能理解。在不远离文明的郊区爬野山,我们不会像大河谷飞翔的鹰,却更像青山绿水间自由自在的鱼。飞鸟与鱼,无论是谁,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理想与自由。
历经前四次出走,积累些许经验。晚上来了灵感,想起酷暑季节在山上喝些啤酒也是件痛快的事情,于是与新进出走的“住在山上的羊”约定好第二天各自带上两罐啤酒。检查了一番他的携带情况,略微解答了他的一些疑问,晚上9点多下楼,匆匆也给自己买了两瓶矿泉水、两罐啤酒,权当解暑饮料,顺便采购了些花生米。不知“住在山上的羊”是谁,长得如何,却已俨如老朋友。
“遇见是缘”下午打来电话,反复叮嘱会为我准备明天的中餐——两个粽子,这样我的包越来越简单。“遇见是缘”从认识她的那一天起,缘分就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想在至少十次共同出走后为这样一种情谊大书特书,表达内心的感激,但实在有些按耐不住。5月2日,汨罗幕阜山第一次出走,到北山、影珠峰、梅西湖、今天的界头铺,几乎每个周末我们携手,一路上相伴而行,这是怎样的缘分啊。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我们有年龄的差异,却因共同的爱好同行。
“岳众”是我仰慕许久的名字,喜欢他的文字,也认同他对事物的一些看法。之前虽未见面,但似神交许久。同样,他也欣赏着我的文字,因许多共同,一直期待着能一同出走,有机会更多认识。终在一番纠结后,抵挡不住出走的诱惑和我的再三邀请,赶在“蕾丝”打开门缝的最后一刻报上了大名,挤进队伍里,这样“粉色”军团再一次被稀释。我很喜欢这样的结果。合理的男女搭配才容易完成分担的课题。
花如此多的文字说起这些人,是想重温出走社的宗旨。把一群人生哲学、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相同的人凝聚在一起,彼此温暖,相互支持勉励,促进人格的共同提升和完善,建设一种世外桃源式的人际环境。我想,我们便是。
北站候车室,我极力将脑子里的名单与每个人对上号,但一次记住还是有些困难。8:00坐上开往湘阴的大巴,人多,无心看风景。途中上来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她4岁的女儿,赶紧让出座儿,护着小女孩坐在身边。人越来越少,我也慢慢观察起她们母女二人。文静、漂亮,虽在农村,但依然可见妈妈眼中的智慧和她所透露的气质,我愿意与之交流。当得知我们爬山,妈妈满是好奇和向往,她似乎很理解我们出走的情趣。我当即告诉她出走社网址和我的电话,并期待与她同行,就这样顺捎发展了一名社员。坐在后座的蕾丝远远地冲我笑了笑,说:“门窗处处都在体验生活啊!”是啊,我觉得出走的乐趣并非一定要看到美妙风景,或到达计划中的目的地,那些是出走的结果,我却越来越珍惜过程了。而这过程从决定报名,分担课题的那刻起便已经开始。我始终认为出走并无太多的失败可言,有的只是痛快不痛快,收获大与小之区别。享受完整的过程,享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合,才是出走最大的收获。
2、左太傅祠废墟,穿越历史的遗迹
汨罗影珠峰出走,蕾丝用他的gps在云雾缭绕的山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对他是绝对信任的,而这次却打了折扣。界头铺大家都是第一次出走,自然是三步一问路。地图上的“太傅学校”距离公路并不远,但我们却为着远远能瞧见的那栋写着“求真、务实“的房屋问了三次。
站在偌大的坪地仰望,我见到了“太傅学校”的门牌,带着古建筑的气息,环顾,残垣断壁掩映在杂草间。那一刻我肃然起敬的望着“太傅”二字,感受着久远的历史。踏进大门,一个长方形天井出现眼前,天井式建筑采光效果更好,东西两边有二层楼砖木结构的八间教室,天井四周台阶,中间用麻石所铺,栀子花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除去门口牛粪、羊粪的气息,我能感受到太傅府昔日的繁荣和庭院深深。
按资料显示这里应是“左太傅祠”位置。我的目光向前,看到的是一个台阶,上面供着神龛,资料显示这里是“孔子堂”神龛里应该供着“孔子”画像,但从两边对联来看“汉业唐规千锤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及左氏后裔的说法,这里供着的是左宗棠画像。当热情的老人带我们走近时,神龛空空荡荡,老人不解,说:“早几天还有画像的啊”带着牛粪、羊便的惊讶,大家纷纷向东西两边的教室散去,那些教室的墙上,黑板上还留着某年某月,某学生交米的记录,这该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见证。追溯历史,古往今来,多少求学者从这里走出,可以想象,这里也曾有朗朗读书声。
老人充当导游,挥舞着没来得及放下的镰刀,很认真地向我们讲述家族曾经的繁荣和骄傲,他告诉我们进门那块草坪原是左太傅祠前栋,门口本有一块很大的牌匾,过去吃饭都是几十桌,给每个叫花子都有不少施舍。方言听起来虽费劲,却能感受到老人的自豪。他说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里被毁,牌匾也烧了。但谈起为何不修缮保护,弄成现在这样时,他又多了叹息,解释县里正重点保护另一左宗棠旧居——柳庄,左文襄公祠,这里的修缮款用于修太傅公路了。纳闷之余,我们更多了惊讶和惋惜。这里目前俨如废墟,无人管理。
3、赤手空拳,探路如此艰难
带着些许沉重,一行人争着与老人留影道别,向燎原水库及大山方向进发。这是一段较长的水泥公路,刺眼的阳光催促着队伍往前赶,迫不及待游入大山里。岳众由于前日看球,状况较差,我也闻到了淡淡酒味,便与其走在队伍后面。上午十点多,在一户人家院子里休息,商议去向。左边是燎原水库,右边是大山。队伍出现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去水库后再上山;一种主张直接上山,一睹水库全景。最终“蕾丝”采纳直接上山建议,因为走到水库边还需不少时间。向主人问了路后,队伍向山的方向靠近。
行至山下洼地,视野开阔,泉水清凉,花草丛生。远眺,山上无多少树木,这座山去年曾遭遇一场大火,被烧得光秃秃,红绿两种颜色为背景的多为今年生长的茅草、灌木和竹子。大家赶紧用泉水洗脸,休整。“住在山上的羊”似乎格外怕热,衣服湿透,略带羞涩脱了上衣,生怕有人偷拍不雅照片,弄出“艳照门”来。
没想到事情如此复杂,从这里出发,根本无路可行。由于低估了此次课题难度“蕾丝”等都没带砍刀,继续探路成了一大难题。“蕾丝”远远走在前面,时时提醒队伍不要着急,因随时可能返回。几乎是一步一步前进,每一米都是拉拉扯扯,费劲精力,还得感谢“至尊宝”、“十五味”等具有丰富野外经验的人,当然“住在山上的羊”根本不像新手摸样,处处关照队友。
上行200多米,已是正午,烈日当头,无处躲藏,肚子也饿了起来。某处,我差点因后面的人跟得过近,挤下2米大墈,幸亏有“住在山上的羊”相接,才幸免一难。渐渐队伍开始疲惫,有人提议往回撤,也有部分人认为既来了,期待能有一条新路前行。一直未见“岳众”“丁香”告诉我“岳众”和“蕾丝”一直在前面探路,听到这个消息,除了惊讶,顿时多了一份敬意。上午还病怏怏的,但在团队出现困难时,却表现了敢于担当,大无畏的精神。
一部分人等待,一部分开始回撤。我开始怀念起“武林阿混”、“岳麓山人”了,他们常常都是走在队伍前面,驱蛇虫,挥舞砍刀探路的人,这是一项多么不容易的任务啊!忽然传来“可以继续往前走了”于是回撤的人又迅速上来,追上队伍再前行30多米,遇茂密竹林,不得不再次停下。我一直处于队伍中间,不知前面如何艰辛,后面如何烦恼。“蕾丝”、“岳众”远远传来口令,原来他们坐着竹子滑下几米大坡,跌进泥潭,再进很难,上来又困难,只能要求队伍原路返回。跟在“蕾丝”、“岳众”后面的“小粒子”、“聆听花语”、“彬彬”、“大黄蜂”渐渐回撤“遇见是缘”、“孤单百合”、“至尊宝”、“住在山上的羊”也再次掉头,我和“丁香”还想看看是否有奇迹发生,直到“十五味”肯定地说:“必须返回”我们才不得已回撤。一两个小时探出来的路,半小时便下去了。带着疲惫和焦躁,大家又回到了山下的那片洼地,卸下包袱,奔向水边,再次洗脸、休整。“蕾丝”号召大家坚持一下,回到山下那户人家吃午餐,再做后面打算。
午餐时间总是最美的时光,由于第二天便是端午节,中餐弥漫了一点点节日的气氛。大家围在一张桌边,食物放在上面。“住在山上的羊”和我都掏出了两罐啤酒,我还准备了几个纸杯,每个杯子都倒了一些啤酒,能喝的都拿起来杯子,不能喝的端起自己的茶水,我们一起干杯。主人家的孩子也加入到了我们的行业,和我们一起分享食物。“岳众”够朋友,又端起了杯子“丁香”也不赖啊。短暂的快乐弥补了上午的不顺,冲散了低迷的情绪。
4、山上住着神仙,老嗲嗲带队解围
中午1:00左右,正在七嘴八舌讨论如何上山时,传说中的老嗲嗲出现。他家就住在山上,每天上下山两趟。女主人要我们跟着他就是。大家二话不说,背上行囊,挥手道别后跟上了老人脚步。路还是原来的路,正在纳闷之际,嗲嗲向右边草丛掩映下的小路走去,而非直行洼地“哦,原来这里有条路,怎么上午就没注意到啊”不少人恍然大悟,甚至责怪自己的粗心。
上山变得十分顺利,老人挑着蜂蜜担子,健步如飞,后面有人跟不上了,他略有意识,中途停下休息。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上了山。再回望,旁边那座山峰便是上午未曾到达的地方,山下的水库,田园渐渐映入眼帘,一切豁然开朗起来,心情和这风景一样。其实大伙儿最期待的便是早一点目睹老人的家,据说他在山上居住已有30余年。
见到了层层水田,水田已耕耘完毕,有的种上空心菜,有的待下种子,这些都是老人家里开垦出来的。仿佛嗅到了气息,离嗲嗲家应该不远了。听到犬吠,前面的人已抵达。我匆匆赶了几步,想一睹老人摸样。跟了这么久,只见其背影啊!
到了老人家里,见其老伴,儿媳,一家人忙着搬凳子招呼大家休息,老嗲则陪着我们聊天。娭毑见我们汗流浃背,还烧起了火,亲自为我们煮起姜茶,尽管此时他们并没吃午饭。煮茶后她便径自到操坪打起黄豆来,我说我们应该每人留1-2元的茶钱。见厨房屋顶挂着一串腊肉,于是又向她开玩笑说:“娭毑,我们下午就到你们家吃饭好吧,就用你们家的腊肉,小菜,随便什么都可以。”她笑着说没有碗筷,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没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娭毑很幽默、风趣、随和,尽管岁月的艰辛刻划在脸上,我却相信并没有写在她的心里。
临行时“住在山上的羊”悄悄掏出了20元钱替大家塞在了面包、饼干一些食物中。老人发现,追至门外,硬要退还,我们还是想尽办法留下,否则于心不安。这是多么淳朴的一家人,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若我们将她家的这些腊肉吃了,会有多么不便。或许我们一餐能吃的是他们全家一个月的食物。
我们不断对老人说下半年还会再来看望,买他家的蜂蜜。老人一直看着我们远去,纠正了我们下山的路线。带着感激和美好的心情,告别山上这座唯一的老屋。队伍在山腰里移动,十分壮观。视野格外开阔,山下的风景一览无遗,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留下美好瞬间。每一次出走,我们总在艳羡山里人的神仙生活,男耕女织,宁静祥和,却又始终无法摆脱世俗与文明后喧嚣的诱惑,我们成了这样的矛盾体。
四点多下山,没有到达露水坡,茶亭,听说坐车两元车费即可,留一些遗憾。近五点上回城的车,再一次告别山川河流,回到现实的生活。一个个下车,一个个道别,一切又恢复如初。每一个周末,我们总在现实与梦境间徘徊,寻找出逃的惊喜,期待又一次的精彩,这就是出走的快乐,这就是出走的收获!岳麓山人上瘾,我想我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如是了。
201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