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说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长眉大仙文集最新章节!
农历己丑牛年将至,按惯例又到了说牛的时候了。
牛,曾是牧童的伙伴,曾是农民的朋友,曾拉动木犁铁铧犁出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曾以自己的坚忍勤劳,和坚忍勤劳的农民一起度过几千年的苦日子。牛,被看作勤劳的象征。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温和驯良,深受人们喜爱。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当代大画家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师牛堂”的横幅“老黄牛精神”成为人们对牛的赞美。
人们对牛的热爱、同情和敬意,其感情的深厚真挚非同一般,使得牛比任何动物都光荣。可以说,牛是最受人喜爱的“自然生灵”它不但能耕田、运输、拉磨,甚至连战争,都有它的身影。牛身体提供的东西也是其他家畜所不可比拟的。牛能提供牛肉、牛奶作为食品,牛皮作为原料,牛骨牛黄作为药材。当然,牛粪还是很好的肥料。
牛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说明人类很早就与之打交道。古时,多为狩猎野牛,食用其肉,或把牛当作祀奠仪礼上的祭品。礼记中有“祭天子以牺牛”以及“中央土,食稷与牛”之说。后来人们发现牛能拉车,于是“肇牵车牛”、“服牛乘马”牛便成了古人的驱使之物。相传老子出函谷关时,骑坐的便是一骑青牛。在部族间的战争中,驱牛狂奔,冲撞对方营垒,也是一种犀利的进攻性武器。战国时.田单使用“火牛阵”破敌制胜,作为战例被写入史册。人们正式利用牛的畜力为人类生产服务,是从汉代兴起的。汉书记有光武帝多次下旨号召农人养牛。并训令地方官吏指导农人使牛。很快,牛只进入了农民的家家户户。从此育牛、牧牛、役牛成了农事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人与牛也产生了相互依存的深厚感情。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俚语,是我国封建时代农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境地。老婆、孩子、土地与牛,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牛是农人的重要家庭成员之一。土地是生活的依据,牛是衣食的保障。“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宋代梅尧臣耕牛)牛耕作在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牛不仅耕作勤劳,还有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牛不但辛勤耕耘,还有运输功能,使农人倍加喜欢它。唐朝元结的将牛何处去中写道:“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这里没有点出是牛主人还是牛与“田父”、“牧童”相伴相欢。唐朝陆龟蒙的放牛诗中写道:“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清代王恕的牧牛词中也写道:“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牛这样的庞然动物,竟允许小鸟在它的背上歇息,充分显示了牛性情的温和。这是何等温良、宽容和友爱的自然生灵啊!
人们称放牛的孩子叫牧童。诗人和画家常把这种活计当成潇洒快活的行径写人笔端。放牛的孩子们一旦人诗人画,似乎都成了快乐神仙。但是,吃过这份苦的人,是抹不掉个中辛酸滋味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从小家贫,地无一垄,屋不蔽寒,一小就给别人家去放牛。他当了皇帝之后,仍念念不忘此事。他在所著的文集中讲:“联昔微寒,生者为饥食所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噫,艰哉。”龙兴慈记中,详细地述说了他放牛时衣不蔽体、饥不果腹以及常常被田主暴打的故事。历史上放牛出身,终成显贵的不乏其人朱元璋如是,大将周德兴、汤和、徐达也都是从小放牛此外,晋代“牛角挂书”的李密,明代大画家王冕,近代的齐白石,都是骑在牛背上吹柳笛的牧童。
农民把牛看作是家中的一口,做饭时也要盛一瓢米汤送给它,过年的时候,在牛的额前贴上“福”字,在槽头插上几柱香。农人爱牛,饲养牛,总是尽心尽力。“短布单衣适至干,从昏饭牛薄夜半。”自己穿这单衣才到小腿,但却顾不得寒,喂牛一直到深夜。冬季为了给牛御寒,专门用草麻之类编织成器物给牛披上,称牛衣。古人在诗中多次提到它。如汉代有王章“病卧牛衣”之典,宋代苏轼的词浣溪沙中就有“牛衣古柳卖黄瓜”之句。农人爱牛,即使在饥荒时节,也不忍杀牛来充饥。“田干无处用牛力,田家不忍杀牛食”“皇天生牛任至劳,饿鬼劫到不可逃”农民迫不得已要出卖耕牛,其内心的难过和对牛的依恋之情是难以表达的。清朝袁承福老翁卖牛行生动地描绘了人与牛依依惜别“念牛作多年功,洒泪别牛心不忍”“买牛人自鞭去,老翁泪湿东西路。”牛对小农经济的农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与牛刻不能离,从而产生了无数人与牛之间感情交融的故事。古人“牛衣夜泣”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老牛都成了通灵性之物。牛死之后,诗人也会忍不住地大放悲声:一朝辞钳宪,千里别黄河。时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这是隋人为我们留下的一首动人的哭牛诗。
千百年来,牛牵引着农家的寻常岁月缓缓向前。在繁重的农事活动中,牛确立了自己的恒久位置,也造就了自己的美好形象。农民不能没有牛,牛也离不开农民。门前有牛,农家才地道;村头有牛,村庄才完美;田里有牛,田野才生动。牛铃声声,乡村才有韵味,牛铃丁当,响一串平和的乐音,渲染了农村的宁馨。牛的憨声憨气的哞叫,总给人以亲切的温馨感觉。有了牛的装点,农村的风景成了风俗画。牛走进了歌谣谚语,故事传说,被一代代农民念诵讲述。牛成了乡土文化的载体。
然而,村庄已不是传统的农村,村民已不是地道的农民。务工、经商、搞运输建筑,是他们的主业,种庄稼成了副业,财富的主要来源已不是土地,与耕牛更无关。新一代的农民,渐渐失去了对牛的感情。劳苦功高的牛啊,不得不从农业生产中淡出。在农民致富道路上,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耕牛从农事活动中渐渐退出,这是大势所趋。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进程中,披沥心血、甘于奉献,也要象牛一样朴实无华、坚韧勤奋、披沥心血、甘于奉献,工作不管多苦多累,路途无论多远多难“牛劲”十足,一路克难履险,辛勤耕耘、奋力前行。
农历己丑牛年将至,按惯例又到了说牛的时候了。
牛,曾是牧童的伙伴,曾是农民的朋友,曾拉动木犁铁铧犁出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曾以自己的坚忍勤劳,和坚忍勤劳的农民一起度过几千年的苦日子。牛,被看作勤劳的象征。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温和驯良,深受人们喜爱。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当代大画家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师牛堂”的横幅“老黄牛精神”成为人们对牛的赞美。
人们对牛的热爱、同情和敬意,其感情的深厚真挚非同一般,使得牛比任何动物都光荣。可以说,牛是最受人喜爱的“自然生灵”它不但能耕田、运输、拉磨,甚至连战争,都有它的身影。牛身体提供的东西也是其他家畜所不可比拟的。牛能提供牛肉、牛奶作为食品,牛皮作为原料,牛骨牛黄作为药材。当然,牛粪还是很好的肥料。
牛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说明人类很早就与之打交道。古时,多为狩猎野牛,食用其肉,或把牛当作祀奠仪礼上的祭品。礼记中有“祭天子以牺牛”以及“中央土,食稷与牛”之说。后来人们发现牛能拉车,于是“肇牵车牛”、“服牛乘马”牛便成了古人的驱使之物。相传老子出函谷关时,骑坐的便是一骑青牛。在部族间的战争中,驱牛狂奔,冲撞对方营垒,也是一种犀利的进攻性武器。战国时.田单使用“火牛阵”破敌制胜,作为战例被写入史册。人们正式利用牛的畜力为人类生产服务,是从汉代兴起的。汉书记有光武帝多次下旨号召农人养牛。并训令地方官吏指导农人使牛。很快,牛只进入了农民的家家户户。从此育牛、牧牛、役牛成了农事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人与牛也产生了相互依存的深厚感情。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俚语,是我国封建时代农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境地。老婆、孩子、土地与牛,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牛是农人的重要家庭成员之一。土地是生活的依据,牛是衣食的保障。“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宋代梅尧臣耕牛)牛耕作在崎岖坎坷的山谷,异常炎热的天气,耕作时劳动的繁重艰辛“破领”“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牛不仅耕作勤劳,还有对众生贡献很多,而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牛不但辛勤耕耘,还有运输功能,使农人倍加喜欢它。唐朝元结的将牛何处去中写道:“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这里没有点出是牛主人还是牛与“田父”、“牧童”相伴相欢。唐朝陆龟蒙的放牛诗中写道:“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清代王恕的牧牛词中也写道:“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牛这样的庞然动物,竟允许小鸟在它的背上歇息,充分显示了牛性情的温和。这是何等温良、宽容和友爱的自然生灵啊!
人们称放牛的孩子叫牧童。诗人和画家常把这种活计当成潇洒快活的行径写人笔端。放牛的孩子们一旦人诗人画,似乎都成了快乐神仙。但是,吃过这份苦的人,是抹不掉个中辛酸滋味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从小家贫,地无一垄,屋不蔽寒,一小就给别人家去放牛。他当了皇帝之后,仍念念不忘此事。他在所著的文集中讲:“联昔微寒,生者为饥食所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噫,艰哉。”龙兴慈记中,详细地述说了他放牛时衣不蔽体、饥不果腹以及常常被田主暴打的故事。历史上放牛出身,终成显贵的不乏其人朱元璋如是,大将周德兴、汤和、徐达也都是从小放牛此外,晋代“牛角挂书”的李密,明代大画家王冕,近代的齐白石,都是骑在牛背上吹柳笛的牧童。
农民把牛看作是家中的一口,做饭时也要盛一瓢米汤送给它,过年的时候,在牛的额前贴上“福”字,在槽头插上几柱香。农人爱牛,饲养牛,总是尽心尽力。“短布单衣适至干,从昏饭牛薄夜半。”自己穿这单衣才到小腿,但却顾不得寒,喂牛一直到深夜。冬季为了给牛御寒,专门用草麻之类编织成器物给牛披上,称牛衣。古人在诗中多次提到它。如汉代有王章“病卧牛衣”之典,宋代苏轼的词浣溪沙中就有“牛衣古柳卖黄瓜”之句。农人爱牛,即使在饥荒时节,也不忍杀牛来充饥。“田干无处用牛力,田家不忍杀牛食”“皇天生牛任至劳,饿鬼劫到不可逃”农民迫不得已要出卖耕牛,其内心的难过和对牛的依恋之情是难以表达的。清朝袁承福老翁卖牛行生动地描绘了人与牛依依惜别“念牛作多年功,洒泪别牛心不忍”“买牛人自鞭去,老翁泪湿东西路。”牛对小农经济的农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与牛刻不能离,从而产生了无数人与牛之间感情交融的故事。古人“牛衣夜泣”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老牛都成了通灵性之物。牛死之后,诗人也会忍不住地大放悲声:一朝辞钳宪,千里别黄河。时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这是隋人为我们留下的一首动人的哭牛诗。
千百年来,牛牵引着农家的寻常岁月缓缓向前。在繁重的农事活动中,牛确立了自己的恒久位置,也造就了自己的美好形象。农民不能没有牛,牛也离不开农民。门前有牛,农家才地道;村头有牛,村庄才完美;田里有牛,田野才生动。牛铃声声,乡村才有韵味,牛铃丁当,响一串平和的乐音,渲染了农村的宁馨。牛的憨声憨气的哞叫,总给人以亲切的温馨感觉。有了牛的装点,农村的风景成了风俗画。牛走进了歌谣谚语,故事传说,被一代代农民念诵讲述。牛成了乡土文化的载体。
然而,村庄已不是传统的农村,村民已不是地道的农民。务工、经商、搞运输建筑,是他们的主业,种庄稼成了副业,财富的主要来源已不是土地,与耕牛更无关。新一代的农民,渐渐失去了对牛的感情。劳苦功高的牛啊,不得不从农业生产中淡出。在农民致富道路上,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耕牛从农事活动中渐渐退出,这是大势所趋。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进程中,披沥心血、甘于奉献,也要象牛一样朴实无华、坚韧勤奋、披沥心血、甘于奉献,工作不管多苦多累,路途无论多远多难“牛劲”十足,一路克难履险,辛勤耕耘、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