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酸枣》话三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采采流水文集最新章节!
日前,备受山西人民关注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2004年12月3日-10日)(主要内容包括三台演出、两个展览和一个座谈会,即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精品巡展等)在北京成功落下帷幕。其间,大型舞剧一把酸枣首次在京上演,名震京华,取得巨大成功。
一把酸枣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山西籍著名舞蹈艺术家张继钢精心创作,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全力演出,是我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辉煌、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大型舞剧。该剧以其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的舞台美术设计,丰富优美、开阔独到的舞蹈肢体语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北京保利剧场演绎了一出中国舞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美再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五幕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晋中富甲一方的殷家日渐衰微,多病寡居的殷氏带着儿子傻少爷苦苦支撑的故事,演绎了美丽善良的酸枣与勤劳聪明的小伙计真挚相爱,一把酸枣私定终身,与命运抗争的凄美爱情。该剧着力表现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审时度势的睿智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颂扬了山西商人诚信为本、以义制利、顽强拼搏、忠贞爱情的崇高精神。
深厚的山西传统文化,是这部舞剧产生的重要基础。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构成这部舞剧表现的主要素材。在山西文化中“晋商文化”影响巨大,五百年来,活跃于我国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用审时度势的睿智、精诚合作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创造出足以让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成就。“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成功展示了山西文化的精粹部分,得到了首都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这样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可以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给山西留下了丰富的珍贵文化遗存。全省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有119处,占全国同类文物的十分之一,现存各类古建筑18000多处,唐代以前的彩塑12700余尊,古代壁画24000余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山西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曾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一代夏王大禹,乱世哲人荀子、韩非子,武圣关羽,戏剧宗师关汉卿,史学巨人司马光,小说大家罗贯中,女皇武则天“汾阳王”郭子仪,名相能臣狄仁杰“门神”尉迟恭,战将薛仁贵“文中子”王通,一代文宗柳宗元,初唐四杰王勃,斗酒学士王绩,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人王翰,晋阳诗才王之涣,江州司马白居易,大历才子卢纶,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等等,一个个黄河之东、太行之西的儿女,光耀九州,彪炳青史。
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精心打造文化新品牌,努力重塑山西新形象。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晋北旅游,以晋商大院文化为特色的晋中旅游,以寻根问祖文化为特色的晋南旅游,成为山西向世人展示其深厚文化的窗口。
一、佛光普照、灵光四射的五台佳境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经典所载,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的文殊菩萨于此中说法。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世人皆赞:“五台归来不看庙”
五台山也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骄阳炎炎,酷暑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面,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凉意阵阵。在这清凉圣境避暑调养,确是一件称心惬意的快事。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
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清泉碧池,满山镶嵌,历史上誉为有灵气者二十余处。其中跃鱼石窟,位在山崖,径有尺许。每年清明节前后,窟中有鱼随流水拥挤而出,甚至于破身暴鳃,五六月后方止。鱼大者过斤,小者数两,多为鲤鱼和鲫鱼,味道特美。清人张绅描述其为“不许鹰鹤渡,谁知鲸鲤来。冲风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余处。其中牛心石,状如牛肝。传说牛魔王归依佛教,修成正果。其妻罗刹女情丝难断,追赶到此。牛魔王剖腹自杀,以明心迹。后化作此石,刮削石粉食后可疗心疾。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从臣竞请凿取。康熙皇帝御笔“岁月”二字,意谓石头虽大,岁月无情,任意凿取,必然毁了名胜。
另外,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建筑在全国首屈一指,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鼻祖与典范。唐代以后,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筑物。唐代建筑庄重朴实,宋代建筑柔和绚丽,辽金建筑大胆减柱,元代建筑粗扩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巧,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连续性强,建筑规模宏伟,细部构件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在全国绝无仅有。可以说,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寺庙木结构建筑史,引得无数学者、史家、游人流连忘返。
二、精美恢宏的“晋中民居”独具特色的“大院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这些宅院被称赞为“汇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同时,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半个世纪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先后开放的这四处晋商大院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乔家大院完全是城堡式的建筑,院墙高大如城墙,以前更夫行走其上,清脆的梆子,声闻方圆十余里。布局讲究方正和稳定,整座大院结构呈“喜喜”形。
渠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十分讲究。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雕栏杆院、十一踩木制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号称“四绝”光是看屋顶的形制就极丰富,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各不相同。院与院之间均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透露出些许书香之气。
曹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这在以平房为主的北方民居中显得尤为突出。
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远望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高度,极具层次感。院内俯仰可见的砖、木、石雕刻异常精美,建筑构建无不精雕细刻,每个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
伦理学、民俗学的缩影在建筑中无处不在。大院封闭的整体结构,主次分明、内外有别的房舍布局,都能在封建意识形态的礼制、等级、纲常中找到对应。大院里也有民俗风情的尽情展示:寓意富贵吉祥的装饰图案花样层出不穷,包涵儒家教化内容的传说故事场景无处不在,晋商文化水乳交融交织其中。
大量详尽的史料告诉我们,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这里是全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清代的全国商业领域中,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也是来自山西的商人。在清朝晋商富甲天下的时代里,巨商多集中于平遥、祁县和太谷,美国作家罗比尤恩森在为宋霭龄传记时,曾经把山西太谷称为“中国的华尔街”足可见晋中当时繁华富足之一斑。
三、寻根问祖沐古风——晋南游
晋南地区向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在此建都立业,中外华人寻根问祖的洪洞大槐树,赋予这片古老的土地以神奇的色彩;武圣关公故里优美的风光,国内规模最大、最壮观的关公庙宇引来无数参拜游览顾客;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因古典爱情小说西厢记闻名的普救寺等景观犹如一粒粒明珠镶嵌在晋南大地,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的目光。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大槐树旅游区作为明代移民遗址,是我国移民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一体的民族瑰宝,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和家谱、族谱文化等方面的珍贵资料,现已成为海内外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向上的桥梁和纽带。
据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院,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办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阳光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树叉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初年,政府便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荟萃,开跋外迁的集散地,移民起程时,纷纷折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树和汾河滩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辨。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也就成为惜别家乡的标志。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在大槐树下进行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屡移山西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500多个县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辗转迁徙海内外者又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以亿计。如今,每逢4月寻根祭祖时节,都会从四面八方飞来许多只小鸟,当地人们称它为“思乡鸟”、“吉祥鸟”让人惊叹不止,成为祭祖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运城解州是武圣关公故里,这儿的关帝庙被举为国内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弘的建筑。解州的关帝庙含有一种皇宫的气派,有端门、午门、大殿,前面是大殿,后面又是它休息的地方寝室,完全是按照皇宫前朝后寝的格局来建造的。最有名的就是这里春秋楼,这座楼采用的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垂梁吊柱的建筑结构,春秋楼的二层是柱子支撑着,顺着柱子往下看,你会发现走到一半它就停住了,底下全是悬空的,就吊在了空中,它本身还能起承重作用,这是我国古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而建造的阁楼结构,被视为中国古建当中的珍品。另外关公夜读春秋的塑像,在整个神龛里面,木板上雕刻着整部春秋,这也是非常珍贵的。
“关公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关公的认可实际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对关公的祭拜实际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对中国一些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
到晋南旅游,重要的一站是黄河之滨的永济市。永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在这里演绎过西厢记的悲欢故事,这块土地曾诞生过柳宗元、司空图等大诗人,也吸引来王之涣这样的一批风流才子。才子佳人,诗品文品,细细读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古城永济的灵气灵韵、诗情画意。
闻名天下的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城西的蒲州镇西厢村,现存300多间殿宇,主建筑有大佛殿、天王殿、道院、西厢房、莺莺塔及西厢外的一处幽静的花园。寺内倩竹摇曳,杨柳依依,楼阁静雅,妙不可言。相传,唐代贞元年间崔相国夫人携19岁的崔莺莺扶柩回博陵,中途受阻滞留普救寺。河南才子张生赴京赶考途经这里,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无奈站第悬殊,相思成病。关键时刻,聪明伶俐的丫环红娘从中巧作安排,两人相会西厢外的后花园,互诉衷肠。但恋情终于被崔夫人发现。崔夫人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除非张生金榜题名,否则难为相门之婿。张生由此发奋读书,中了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被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妙笔传颂,成为中国古代爱情剧的经典之作。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是天下有情人心驰神往的爱情圣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妇孺皆知的唐代名诗,赞咏的是永济县境内的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说来也巧,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四座名楼与四篇美文传诵千古。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如今,游人看到的鹳雀楼是96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行走在登楼的石板上,击掌时会清晰地听到雀叫的声音,这也是建筑学家根据鹳雀楼的楼名,利用声学原理仿古楼而创,十分神奇。相信,当我们登上今日的鹳雀楼,定有身临其境之感,一览黄河远去、夕阳傍山的美景,亲身体验王之焕所描述的尺幅千里的壮观景象。
黄土高原的这一片热土,孕育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养育了三晋三千万人民。这儿不仅有明媚的风光,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朋友,来吧,开放的山西欢迎您!在这儿,您不仅可以领略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能沐浴深厚的三晋文化的熏陶,您不仅可以亲临一把酸枣讲述的故事场景,更能体验山西翻天复地的巨大变化,一个全新的山西期待您的到来!
日前,备受山西人民关注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2004年12月3日-10日)(主要内容包括三台演出、两个展览和一个座谈会,即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精品巡展等)在北京成功落下帷幕。其间,大型舞剧一把酸枣首次在京上演,名震京华,取得巨大成功。
一把酸枣由总政歌舞团团长、山西籍著名舞蹈艺术家张继钢精心创作,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全力演出,是我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辉煌、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大型舞剧。该剧以其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的舞台美术设计,丰富优美、开阔独到的舞蹈肢体语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北京保利剧场演绎了一出中国舞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完美再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该剧以五幕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晋中富甲一方的殷家日渐衰微,多病寡居的殷氏带着儿子傻少爷苦苦支撑的故事,演绎了美丽善良的酸枣与勤劳聪明的小伙计真挚相爱,一把酸枣私定终身,与命运抗争的凄美爱情。该剧着力表现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审时度势的睿智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颂扬了山西商人诚信为本、以义制利、顽强拼搏、忠贞爱情的崇高精神。
深厚的山西传统文化,是这部舞剧产生的重要基础。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构成这部舞剧表现的主要素材。在山西文化中“晋商文化”影响巨大,五百年来,活跃于我国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用审时度势的睿智、精诚合作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创造出足以让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成就。“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周成功展示了山西文化的精粹部分,得到了首都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这样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可以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给山西留下了丰富的珍贵文化遗存。全省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有119处,占全国同类文物的十分之一,现存各类古建筑18000多处,唐代以前的彩塑12700余尊,古代壁画24000余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山西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曾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一代夏王大禹,乱世哲人荀子、韩非子,武圣关羽,戏剧宗师关汉卿,史学巨人司马光,小说大家罗贯中,女皇武则天“汾阳王”郭子仪,名相能臣狄仁杰“门神”尉迟恭,战将薛仁贵“文中子”王通,一代文宗柳宗元,初唐四杰王勃,斗酒学士王绩,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人王翰,晋阳诗才王之涣,江州司马白居易,大历才子卢纶,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等等,一个个黄河之东、太行之西的儿女,光耀九州,彪炳青史。
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精心打造文化新品牌,努力重塑山西新形象。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晋北旅游,以晋商大院文化为特色的晋中旅游,以寻根问祖文化为特色的晋南旅游,成为山西向世人展示其深厚文化的窗口。
一、佛光普照、灵光四射的五台佳境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经典所载,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的文殊菩萨于此中说法。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世人皆赞:“五台归来不看庙”
五台山也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骄阳炎炎,酷暑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面,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凉意阵阵。在这清凉圣境避暑调养,确是一件称心惬意的快事。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
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据载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清泉碧池,满山镶嵌,历史上誉为有灵气者二十余处。其中跃鱼石窟,位在山崖,径有尺许。每年清明节前后,窟中有鱼随流水拥挤而出,甚至于破身暴鳃,五六月后方止。鱼大者过斤,小者数两,多为鲤鱼和鲫鱼,味道特美。清人张绅描述其为“不许鹰鹤渡,谁知鲸鲤来。冲风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余处。其中牛心石,状如牛肝。传说牛魔王归依佛教,修成正果。其妻罗刹女情丝难断,追赶到此。牛魔王剖腹自杀,以明心迹。后化作此石,刮削石粉食后可疗心疾。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从臣竞请凿取。康熙皇帝御笔“岁月”二字,意谓石头虽大,岁月无情,任意凿取,必然毁了名胜。
另外,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建筑在全国首屈一指,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结构建筑的鼻祖与典范。唐代以后,宋、辽、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年间,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筑物。唐代建筑庄重朴实,宋代建筑柔和绚丽,辽金建筑大胆减柱,元代建筑粗扩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巧,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五台山的寺庙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连续性强,建筑规模宏伟,细部构件精细,样式繁多,手法典型,在全国绝无仅有。可以说,五台山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寺庙木结构建筑史,引得无数学者、史家、游人流连忘返。
二、精美恢宏的“晋中民居”独具特色的“大院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这些宅院被称赞为“汇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华,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同时,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半个世纪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先后开放的这四处晋商大院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乔家大院完全是城堡式的建筑,院墙高大如城墙,以前更夫行走其上,清脆的梆子,声闻方圆十余里。布局讲究方正和稳定,整座大院结构呈“喜喜”形。
渠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十分讲究。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雕栏杆院、十一踩木制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号称“四绝”光是看屋顶的形制就极丰富,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各不相同。院与院之间均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透露出些许书香之气。
曹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这在以平房为主的北方民居中显得尤为突出。
王家大院建在山坡上,远望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高度,极具层次感。院内俯仰可见的砖、木、石雕刻异常精美,建筑构建无不精雕细刻,每个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
伦理学、民俗学的缩影在建筑中无处不在。大院封闭的整体结构,主次分明、内外有别的房舍布局,都能在封建意识形态的礼制、等级、纲常中找到对应。大院里也有民俗风情的尽情展示:寓意富贵吉祥的装饰图案花样层出不穷,包涵儒家教化内容的传说故事场景无处不在,晋商文化水乳交融交织其中。
大量详尽的史料告诉我们,一百多年以前,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就是山西,这里是全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在清代的全国商业领域中,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也是来自山西的商人。在清朝晋商富甲天下的时代里,巨商多集中于平遥、祁县和太谷,美国作家罗比尤恩森在为宋霭龄传记时,曾经把山西太谷称为“中国的华尔街”足可见晋中当时繁华富足之一斑。
三、寻根问祖沐古风——晋南游
晋南地区向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在此建都立业,中外华人寻根问祖的洪洞大槐树,赋予这片古老的土地以神奇的色彩;武圣关公故里优美的风光,国内规模最大、最壮观的关公庙宇引来无数参拜游览顾客;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因古典爱情小说西厢记闻名的普救寺等景观犹如一粒粒明珠镶嵌在晋南大地,吸引着中外无数游客的目光。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大槐树旅游区作为明代移民遗址,是我国移民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一体的民族瑰宝,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和家谱、族谱文化等方面的珍贵资料,现已成为海内外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向上的桥梁和纽带。
据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广济寺院,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办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阳光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树叉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初年,政府便在广济寺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荟萃,开跋外迁的集散地,移民起程时,纷纷折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树和汾河滩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辨。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也就成为惜别家乡的标志。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在大槐树下进行了18次大规模的移民,屡移山西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500多个县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辗转迁徙海内外者又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以亿计。如今,每逢4月寻根祭祖时节,都会从四面八方飞来许多只小鸟,当地人们称它为“思乡鸟”、“吉祥鸟”让人惊叹不止,成为祭祖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运城解州是武圣关公故里,这儿的关帝庙被举为国内规模最大、气势最恢弘的建筑。解州的关帝庙含有一种皇宫的气派,有端门、午门、大殿,前面是大殿,后面又是它休息的地方寝室,完全是按照皇宫前朝后寝的格局来建造的。最有名的就是这里春秋楼,这座楼采用的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垂梁吊柱的建筑结构,春秋楼的二层是柱子支撑着,顺着柱子往下看,你会发现走到一半它就停住了,底下全是悬空的,就吊在了空中,它本身还能起承重作用,这是我国古建筑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而建造的阁楼结构,被视为中国古建当中的珍品。另外关公夜读春秋的塑像,在整个神龛里面,木板上雕刻着整部春秋,这也是非常珍贵的。
“关公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关公的认可实际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对关公的祭拜实际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对中国一些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
到晋南旅游,重要的一站是黄河之滨的永济市。永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在这里演绎过西厢记的悲欢故事,这块土地曾诞生过柳宗元、司空图等大诗人,也吸引来王之涣这样的一批风流才子。才子佳人,诗品文品,细细读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古城永济的灵气灵韵、诗情画意。
闻名天下的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城西的蒲州镇西厢村,现存300多间殿宇,主建筑有大佛殿、天王殿、道院、西厢房、莺莺塔及西厢外的一处幽静的花园。寺内倩竹摇曳,杨柳依依,楼阁静雅,妙不可言。相传,唐代贞元年间崔相国夫人携19岁的崔莺莺扶柩回博陵,中途受阻滞留普救寺。河南才子张生赴京赶考途经这里,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无奈站第悬殊,相思成病。关键时刻,聪明伶俐的丫环红娘从中巧作安排,两人相会西厢外的后花园,互诉衷肠。但恋情终于被崔夫人发现。崔夫人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除非张生金榜题名,否则难为相门之婿。张生由此发奋读书,中了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被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妙笔传颂,成为中国古代爱情剧的经典之作。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是天下有情人心驰神往的爱情圣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妇孺皆知的唐代名诗,赞咏的是永济县境内的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说来也巧,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四座名楼与四篇美文传诵千古。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如今,游人看到的鹳雀楼是96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行走在登楼的石板上,击掌时会清晰地听到雀叫的声音,这也是建筑学家根据鹳雀楼的楼名,利用声学原理仿古楼而创,十分神奇。相信,当我们登上今日的鹳雀楼,定有身临其境之感,一览黄河远去、夕阳傍山的美景,亲身体验王之焕所描述的尺幅千里的壮观景象。
黄土高原的这一片热土,孕育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养育了三晋三千万人民。这儿不仅有明媚的风光,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朋友,来吧,开放的山西欢迎您!在这儿,您不仅可以领略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能沐浴深厚的三晋文化的熏陶,您不仅可以亲临一把酸枣讲述的故事场景,更能体验山西翻天复地的巨大变化,一个全新的山西期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