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悲愤的力量散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刀口漫步文集最新章节!
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先生因病辞世,怀念的声音终于渐渐甚嚣尘上,连从不看电影的人都在搜肠刮肚地写祭文——毕竟人家和侯孝贤、蔡明亮一道让台湾电影赢得了世界声名——因而有人说,这叫“消费死人”当然是感慨于死者生前的寥落:商业当道,娱乐遮天,还有多少艺术家一直在“终极追问”芸芸众生又有几人偶尔叩击灵魂?沉溺于纸醉金迷的肥皂剧中的人们当然无法容忍,有人突然跳出来当头棒喝一声:你知道我们的生活有多么虚假吗?然而,人死了,就不一样了,我们历来有“追认英雄”的伟大传统,何况又刚刚学会“消费死人”
我也在消费死人。音像店里买不到的,就用“迅雷”一网打尽,下载杨德昌的所有电影。遗憾的是,仍有两部早期作品无法看到,一部是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前妻蔡琴联袂主演的青梅竹马,另一部就是杨德昌第一部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恐怖分子,只好根据剧情介绍,展开无尽的猜想了。
刚刚看完的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海滩的一天,是杨德昌的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胡茵梦和张艾嘉这对差点儿成为嫂子和小姑的女人,在阔别13年后相逢,畅叙各自往昔和今天的生活,宛若两片生活的大海在冲撞交融,沧桑之感有之,悲悯之心尤甚。哥哥屈从于父母之命,断送了“准嫂子”的爱情,而小妹吸取“教训”离家出走,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结果又如何呢?丈夫整日忙于工作,疲于应酬,她变得孤苦无依,百无聊赖。未遂的恋爱铸就了永恒的回忆,遂愿的恋爱死寂于平庸的生活。正值台湾社会转型期,一个关于女性心灵成长的故事,不偏不倚地折射了整个社会现状。“如果每个人都想要别人给一份安全感,那谁有多的一份安全感可以给人呢?”杨德昌甫一出手,便崭露大家风范,那种宏大的叙事风格,此后便贯穿于他的所有电影之中。有趣的是,这位求大、求全、求深的电影大师所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却是一部“合拍片”——光阴的故事,他执导了四个故事中的一个,一个三十多分钟的电影短片指望,一个清新的怀春少女对一位男学长的渴慕之情,然而她所有的美好憧憬,都葬送在目击姐姐和他深夜幽会的一刻。而杨德昌更是在片中安插了一个和自己长相酷似的小学生,通过他把童年的孤独情感倾注在了这个小姐姐身上。本片也俨然成为“台湾新电影”的发轫之作
在杨德昌逝世之后,搜罗之前没来得及观看的杨德昌电影,并写下这篇印象文章,便是“消费死人”吗?而我的“消费”却充满了一种自觉性,仿佛冥冥中存在着某种感召,在杨德昌先生去世前后的一周时间内,我分别看完了一一和独立时代,并激赏着,慨叹着,回味着,犹疑着,那种怒其不争的愤怒,那种悲天悯人的力量,从头到脚地震撼着我,甚至生平第一次渴望,被这样一个人“说教”被他进行“填鸭式教育”无论是振聋发聩,还是和风细雨。有人说,杨德昌辞世,台湾电影的一面旗帜倒了。而我感觉,一股悲愤的力量散了。杨德昌如洪钟大吕般的后期作品,一部比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批判社会,直刺人心,他像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有所担当,他像真正的艺术家那样拷问灵魂:一一作为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尽管已经消了气,去了火,但那种沉静如洗的叙事,还是像苦丁茶一般,让人品砸着苦涩的厚重口感:从一场婚礼开始,到一次葬礼结束,男主人公的家庭发生了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变化,妻子在天天对植物人婆婆的倾诉中发现,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模一样的,为此感到绝望,便上山修行去了;女儿陷入三角恋爱,对爱情充满迷惘,却因男友的杀人而告终;8岁的儿子疑虑重重: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因为只能看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于是拿相机到处拍别人的后脑勺。男主人公何尝不是同样陷入精神危机,在职场打拼多年,还是无所适从:“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朋友可以装,做生意可以装,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真的?”而同事却断不会考虑这些人性话题,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我们为什么害怕第一次,每一天都是第一次,每个早晨都是第一次,没有一天可以重复过两次。我们每天早晨,为什么不会害怕起床?”——这就怪不得有人称道,杨德昌是最了解台湾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电影导演了。而独立时代看似对台湾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的批判,实则是对中国人特有的“人缘”规则的肆意嘲讽,然而赤裸裸的利用关系,往往让那些刻意寻求独立自主的人们四处碰壁,不得善终。当整个社会都在标榜一种“假”的行为操守时,原本硕果仅存的一点儿“真”反而成了最“假”的东西——杨德昌的悲愤,渐渐变成了一种无能的力量
我还是在“消费死人”吗?有人像我这样“消费死人”吗?窃以为,我只是在勇敢面对杨德昌先生的“终极追问”最后再来说说我对杨德昌电影的最初体验吧:第一次目击杨德昌,还是在四五年前,未能免俗地找到那部名头最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同样是表现“残酷的青春”却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加贴肉,更具亲和力,离当下更近,关注现实的诚意,正是大陆电影所稀缺的。将近四个小时的电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青春画卷,是一首热血沸腾的青春史诗。校园内的帮派斗争,捉摸不定的爱情,对于那些稚气未脱的少年意味着什么呢?这部电影率先让我想起的,竟是我的中学时代,一次次被社会青年欺负的屈辱经历。接着便搜索其它作品来看,结果发现了更加吸引我的麻将,杨德昌在刻画一个“恶”的团伙,因为他们聪明地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人知道他需要什么,都在等别人告诉自己需要什么”于是这帮坏小子开始像打麻将一样,排列组合着坑蒙拐骗,让人性的善恶,在千锤百炼之间,闪光,然后熄灭。
纪念杨德昌先生,除了一部接一部重温他的电影,我想象不出另外的“消费”方法,我总有权利去看,去爱,去反思吧
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先生因病辞世,怀念的声音终于渐渐甚嚣尘上,连从不看电影的人都在搜肠刮肚地写祭文——毕竟人家和侯孝贤、蔡明亮一道让台湾电影赢得了世界声名——因而有人说,这叫“消费死人”当然是感慨于死者生前的寥落:商业当道,娱乐遮天,还有多少艺术家一直在“终极追问”芸芸众生又有几人偶尔叩击灵魂?沉溺于纸醉金迷的肥皂剧中的人们当然无法容忍,有人突然跳出来当头棒喝一声:你知道我们的生活有多么虚假吗?然而,人死了,就不一样了,我们历来有“追认英雄”的伟大传统,何况又刚刚学会“消费死人”
我也在消费死人。音像店里买不到的,就用“迅雷”一网打尽,下载杨德昌的所有电影。遗憾的是,仍有两部早期作品无法看到,一部是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前妻蔡琴联袂主演的青梅竹马,另一部就是杨德昌第一部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恐怖分子,只好根据剧情介绍,展开无尽的猜想了。
刚刚看完的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海滩的一天,是杨德昌的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胡茵梦和张艾嘉这对差点儿成为嫂子和小姑的女人,在阔别13年后相逢,畅叙各自往昔和今天的生活,宛若两片生活的大海在冲撞交融,沧桑之感有之,悲悯之心尤甚。哥哥屈从于父母之命,断送了“准嫂子”的爱情,而小妹吸取“教训”离家出走,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结果又如何呢?丈夫整日忙于工作,疲于应酬,她变得孤苦无依,百无聊赖。未遂的恋爱铸就了永恒的回忆,遂愿的恋爱死寂于平庸的生活。正值台湾社会转型期,一个关于女性心灵成长的故事,不偏不倚地折射了整个社会现状。“如果每个人都想要别人给一份安全感,那谁有多的一份安全感可以给人呢?”杨德昌甫一出手,便崭露大家风范,那种宏大的叙事风格,此后便贯穿于他的所有电影之中。有趣的是,这位求大、求全、求深的电影大师所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却是一部“合拍片”——光阴的故事,他执导了四个故事中的一个,一个三十多分钟的电影短片指望,一个清新的怀春少女对一位男学长的渴慕之情,然而她所有的美好憧憬,都葬送在目击姐姐和他深夜幽会的一刻。而杨德昌更是在片中安插了一个和自己长相酷似的小学生,通过他把童年的孤独情感倾注在了这个小姐姐身上。本片也俨然成为“台湾新电影”的发轫之作
在杨德昌逝世之后,搜罗之前没来得及观看的杨德昌电影,并写下这篇印象文章,便是“消费死人”吗?而我的“消费”却充满了一种自觉性,仿佛冥冥中存在着某种感召,在杨德昌先生去世前后的一周时间内,我分别看完了一一和独立时代,并激赏着,慨叹着,回味着,犹疑着,那种怒其不争的愤怒,那种悲天悯人的力量,从头到脚地震撼着我,甚至生平第一次渴望,被这样一个人“说教”被他进行“填鸭式教育”无论是振聋发聩,还是和风细雨。有人说,杨德昌辞世,台湾电影的一面旗帜倒了。而我感觉,一股悲愤的力量散了。杨德昌如洪钟大吕般的后期作品,一部比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批判社会,直刺人心,他像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有所担当,他像真正的艺术家那样拷问灵魂:一一作为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尽管已经消了气,去了火,但那种沉静如洗的叙事,还是像苦丁茶一般,让人品砸着苦涩的厚重口感:从一场婚礼开始,到一次葬礼结束,男主人公的家庭发生了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变化,妻子在天天对植物人婆婆的倾诉中发现,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模一样的,为此感到绝望,便上山修行去了;女儿陷入三角恋爱,对爱情充满迷惘,却因男友的杀人而告终;8岁的儿子疑虑重重: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因为只能看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于是拿相机到处拍别人的后脑勺。男主人公何尝不是同样陷入精神危机,在职场打拼多年,还是无所适从:“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朋友可以装,做生意可以装,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真的?”而同事却断不会考虑这些人性话题,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不断拓展自己的事业“我们为什么害怕第一次,每一天都是第一次,每个早晨都是第一次,没有一天可以重复过两次。我们每天早晨,为什么不会害怕起床?”——这就怪不得有人称道,杨德昌是最了解台湾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电影导演了。而独立时代看似对台湾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的批判,实则是对中国人特有的“人缘”规则的肆意嘲讽,然而赤裸裸的利用关系,往往让那些刻意寻求独立自主的人们四处碰壁,不得善终。当整个社会都在标榜一种“假”的行为操守时,原本硕果仅存的一点儿“真”反而成了最“假”的东西——杨德昌的悲愤,渐渐变成了一种无能的力量
我还是在“消费死人”吗?有人像我这样“消费死人”吗?窃以为,我只是在勇敢面对杨德昌先生的“终极追问”最后再来说说我对杨德昌电影的最初体验吧:第一次目击杨德昌,还是在四五年前,未能免俗地找到那部名头最响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同样是表现“残酷的青春”却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加贴肉,更具亲和力,离当下更近,关注现实的诚意,正是大陆电影所稀缺的。将近四个小时的电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青春画卷,是一首热血沸腾的青春史诗。校园内的帮派斗争,捉摸不定的爱情,对于那些稚气未脱的少年意味着什么呢?这部电影率先让我想起的,竟是我的中学时代,一次次被社会青年欺负的屈辱经历。接着便搜索其它作品来看,结果发现了更加吸引我的麻将,杨德昌在刻画一个“恶”的团伙,因为他们聪明地意识到“这个世界没有人知道他需要什么,都在等别人告诉自己需要什么”于是这帮坏小子开始像打麻将一样,排列组合着坑蒙拐骗,让人性的善恶,在千锤百炼之间,闪光,然后熄灭。
纪念杨德昌先生,除了一部接一部重温他的电影,我想象不出另外的“消费”方法,我总有权利去看,去爱,去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