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淡淡梅意文集最新章节!
(一)
这曾经是几段散乱文字的标题,今天再翻来看看,却似看到了模糊的流年印记。依然同题而起吧,但愿还可以链接。
有梅影说想看我的文章,也是我心里想了的事。其实不为文章,其实我们明了。我是越来越懒,懒得从这个论坛点到那个论坛,懒得去修改那些零落无边的文字懒得复制自己的旧帖成新帖,就象懒得去逛与家方向相反的那段街,或者去找那些因为很久没见面而需慢慢解说因果事宜之后才得以衔接叙话的朋友。况且有些总是那般无味的事。过去的就该连同时间一起沉没。并且我一直懂得自己用混乱的几个指头无序敲下来的文字也不足为文章。和很多人一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停止了右手的书写,而养成了和左手一起努力工作的习惯,手和手一起完成诸多事宜,比如为生存的劳动、睡眠、恋爱、结婚以及生养这样毫不例外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听到了自己的双手敲击键盘所发出的迟疑惊恐的声音。再会书写确实是从网络上开始的,也似乎有些不一样了,这些真是可以不留痕迹,又可以如此即兴。正如我现在开始的并且即将完成的一帖,并知道有一些人定会来看,够了。
不为文章,只是我的潜藏或翻滚于心的感觉刹那之间的显现。一堆文字涂鸦的只是这一双手在慵懒时分泄漏而出的间隙,恍若在我转身或抬头时都可以望见的那些树的罅隙,那儿什么都曾有过,晴天、暖阳,阴云、细雨,还有总是变速的风。
(二)
刚上完一轮夜班,接下去是好几天的白班。八天一轮回地计算,这日子过得是飞快。夜班是安静的,白天一个人独自在家睡觉,零点时独自接班,独自站在冰凉的黑夜里看那寂寥又疲倦的星星忽明忽暗。
上白班的着急之事就是每天得早起。每个早上我快步下楼快步走到江边,然后顺着这一排妖娆的树木愉悦行走。我日日倾目它们,它们怎不妖娆与我。我总是忍不住伸手轻抚垂落于眼前的细枝嫩叶,而它们总爱和着清风拂过我的耳鬓或触碰我的发梢。这一径苍翠的绿、丰盈的绿、鲜嫩的绿日日撞击我干涩的眼球,一次又一次令我的心眼绿意又葱茏。我的蜇伏的灵魂渐渐醒来又恍惚。
我终于是记住它了,它的名:印度紫檀。那一次就在这树下摸出手机问过去而得来答案。终是记住了一些必须记住的事。
飘来一些虚拟的语言,我想到她了,她们,仅是一些用文字塑形的人。想你来这树下一起走走。我们有时侯都只是彼此的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你,我的你,你的我。
恍惚中他确切走来,在每天这样互相必经的路上。多年前的年少时可能会是他的女朋友,仅是可能如果的话。后来我懵懂却清楚地闪过了他的试问,避开一段必然有伤害的事。他已经是那样发福的样子。我穿了这件极少穿的花色旗袍。每次都是这样暖暖地笑笑而过,算是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太多言语。
呵呵真是越来越
他且笑且说且走。
啊什么
恍然,愕然,停顿并转身,待我这回神又回头时他已经走去几米远了。
一大清早的懊恼,懊恼自己竟然还会这一惊又一乍的反应。同时,在身体之上的脑子开始不动声色地替自己掩饰,竭力搜寻一些懊恼事的旧片段来抚慰这颗经常忘了年纪事的平常心。
其实仍在窃笑。一个太形象的词。
左脚落地,右脚起步,人一转身已拐进一段屋檐下。前面安静无人,身后人来车往。我进入这幢楼,到了已经望不见公园那片榉树林的二楼,我开始职业地专心工作。
(三)
被通知开会。旧式建筑,就是这五楼的廊道也还是这么阴暗。忽然一阵厌倦,什么时候我必将不要了这种企图安生的方式。
一切都需要勇气和态度。比如吵架。算是资深医生的他们在办公室里大声吵闹,手里又各自忙着永远做不完的事。因一句话嚷起,又因一句话无法平息。这需要他们同时具有想喧哗的勇气和态度从而尖锐地共和。尖锐是亦如快乐般潮起潮退的激情么?叫我想到了我自己莫名习惯了的淡笑和无言,又叫我困惑于一种错觉里:谁都有忘了年纪事的事?
办公室还是喧闹不止,谁都忙得没空搭理这个*在办公桌前打电话说得没完的女人。此时是上班高峰期时间她竟然有空过来帮她朋友的孩子办出院手续。浓装艳抹,眸光四顾,还是我们眼里的一只花瓶。
有些漂亮真是叫人无法喜欢。
一个七、八月大的孩子在走廊的床铺上一趟又一趟地爬得高兴,整个可爱的身体划着一个又一个圆不了的圆圈。
他那姿势让我没有理由不看他,不喜欢他。
(四)
“花圈店”的招牌很显眼,标准的字体,深绿色的大字。深绿,一直是一种和生命力有关的色调。每天我也必然经过这里,每天我都会看到很多绝对陌生的名字乌黑地落在挽联里,死者在上生者在下,死者千古生者敬挽。
这时已暮色四合。花圈店门口坐着年轻的店主小女人她在随意折一朵纸花,白的花瓣、镶淡粉色花边的花在她右手掌里断续盛放。那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她身前身后绕来绕去。店里有个单薄身影的男人正在拖摆几个鲜艳的花圈。那一定还是些我不懂得的名字。从小到大一直都有亲人故去,可他们的名字却不曾出现在这里,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在他们的家里,村里。灵堂里安静又热闹,似乎总有一只猫跳来跳去。外面一片嘈杂声,是族人回来了,我看到了那座从镇上纸花店扛回来的大房子,比这花圈大多了漂亮多了,简直就是一座大观园。最后,美丽的大观园在一大群儿孙的跪拜中燃烧并化作缕缕青烟和灰烬冉冉飘向天空。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都已是孩子享受的称呼了。电话响,孩子蹦蹦跳跳去接,妈,是我外公——你爸爸找你——
不知道这家伙现在回到家了没有,还带没带他同学来。因为我们家离学校最近啊,那次我问他为什么带那么多同学来家里时他这么对我说。
起风了,第一次感觉到无袖衫里薄薄的凉意。下班从单位出来,我耽搁在路上的时间总是会太久,该回家了。
(一)
这曾经是几段散乱文字的标题,今天再翻来看看,却似看到了模糊的流年印记。依然同题而起吧,但愿还可以链接。
有梅影说想看我的文章,也是我心里想了的事。其实不为文章,其实我们明了。我是越来越懒,懒得从这个论坛点到那个论坛,懒得去修改那些零落无边的文字懒得复制自己的旧帖成新帖,就象懒得去逛与家方向相反的那段街,或者去找那些因为很久没见面而需慢慢解说因果事宜之后才得以衔接叙话的朋友。况且有些总是那般无味的事。过去的就该连同时间一起沉没。并且我一直懂得自己用混乱的几个指头无序敲下来的文字也不足为文章。和很多人一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停止了右手的书写,而养成了和左手一起努力工作的习惯,手和手一起完成诸多事宜,比如为生存的劳动、睡眠、恋爱、结婚以及生养这样毫不例外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听到了自己的双手敲击键盘所发出的迟疑惊恐的声音。再会书写确实是从网络上开始的,也似乎有些不一样了,这些真是可以不留痕迹,又可以如此即兴。正如我现在开始的并且即将完成的一帖,并知道有一些人定会来看,够了。
不为文章,只是我的潜藏或翻滚于心的感觉刹那之间的显现。一堆文字涂鸦的只是这一双手在慵懒时分泄漏而出的间隙,恍若在我转身或抬头时都可以望见的那些树的罅隙,那儿什么都曾有过,晴天、暖阳,阴云、细雨,还有总是变速的风。
(二)
刚上完一轮夜班,接下去是好几天的白班。八天一轮回地计算,这日子过得是飞快。夜班是安静的,白天一个人独自在家睡觉,零点时独自接班,独自站在冰凉的黑夜里看那寂寥又疲倦的星星忽明忽暗。
上白班的着急之事就是每天得早起。每个早上我快步下楼快步走到江边,然后顺着这一排妖娆的树木愉悦行走。我日日倾目它们,它们怎不妖娆与我。我总是忍不住伸手轻抚垂落于眼前的细枝嫩叶,而它们总爱和着清风拂过我的耳鬓或触碰我的发梢。这一径苍翠的绿、丰盈的绿、鲜嫩的绿日日撞击我干涩的眼球,一次又一次令我的心眼绿意又葱茏。我的蜇伏的灵魂渐渐醒来又恍惚。
我终于是记住它了,它的名:印度紫檀。那一次就在这树下摸出手机问过去而得来答案。终是记住了一些必须记住的事。
飘来一些虚拟的语言,我想到她了,她们,仅是一些用文字塑形的人。想你来这树下一起走走。我们有时侯都只是彼此的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你,我的你,你的我。
恍惚中他确切走来,在每天这样互相必经的路上。多年前的年少时可能会是他的女朋友,仅是可能如果的话。后来我懵懂却清楚地闪过了他的试问,避开一段必然有伤害的事。他已经是那样发福的样子。我穿了这件极少穿的花色旗袍。每次都是这样暖暖地笑笑而过,算是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太多言语。
呵呵真是越来越
他且笑且说且走。
啊什么
恍然,愕然,停顿并转身,待我这回神又回头时他已经走去几米远了。
一大清早的懊恼,懊恼自己竟然还会这一惊又一乍的反应。同时,在身体之上的脑子开始不动声色地替自己掩饰,竭力搜寻一些懊恼事的旧片段来抚慰这颗经常忘了年纪事的平常心。
其实仍在窃笑。一个太形象的词。
左脚落地,右脚起步,人一转身已拐进一段屋檐下。前面安静无人,身后人来车往。我进入这幢楼,到了已经望不见公园那片榉树林的二楼,我开始职业地专心工作。
(三)
被通知开会。旧式建筑,就是这五楼的廊道也还是这么阴暗。忽然一阵厌倦,什么时候我必将不要了这种企图安生的方式。
一切都需要勇气和态度。比如吵架。算是资深医生的他们在办公室里大声吵闹,手里又各自忙着永远做不完的事。因一句话嚷起,又因一句话无法平息。这需要他们同时具有想喧哗的勇气和态度从而尖锐地共和。尖锐是亦如快乐般潮起潮退的激情么?叫我想到了我自己莫名习惯了的淡笑和无言,又叫我困惑于一种错觉里:谁都有忘了年纪事的事?
办公室还是喧闹不止,谁都忙得没空搭理这个*在办公桌前打电话说得没完的女人。此时是上班高峰期时间她竟然有空过来帮她朋友的孩子办出院手续。浓装艳抹,眸光四顾,还是我们眼里的一只花瓶。
有些漂亮真是叫人无法喜欢。
一个七、八月大的孩子在走廊的床铺上一趟又一趟地爬得高兴,整个可爱的身体划着一个又一个圆不了的圆圈。
他那姿势让我没有理由不看他,不喜欢他。
(四)
“花圈店”的招牌很显眼,标准的字体,深绿色的大字。深绿,一直是一种和生命力有关的色调。每天我也必然经过这里,每天我都会看到很多绝对陌生的名字乌黑地落在挽联里,死者在上生者在下,死者千古生者敬挽。
这时已暮色四合。花圈店门口坐着年轻的店主小女人她在随意折一朵纸花,白的花瓣、镶淡粉色花边的花在她右手掌里断续盛放。那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在她身前身后绕来绕去。店里有个单薄身影的男人正在拖摆几个鲜艳的花圈。那一定还是些我不懂得的名字。从小到大一直都有亲人故去,可他们的名字却不曾出现在这里,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在他们的家里,村里。灵堂里安静又热闹,似乎总有一只猫跳来跳去。外面一片嘈杂声,是族人回来了,我看到了那座从镇上纸花店扛回来的大房子,比这花圈大多了漂亮多了,简直就是一座大观园。最后,美丽的大观园在一大群儿孙的跪拜中燃烧并化作缕缕青烟和灰烬冉冉飘向天空。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都已是孩子享受的称呼了。电话响,孩子蹦蹦跳跳去接,妈,是我外公——你爸爸找你——
不知道这家伙现在回到家了没有,还带没带他同学来。因为我们家离学校最近啊,那次我问他为什么带那么多同学来家里时他这么对我说。
起风了,第一次感觉到无袖衫里薄薄的凉意。下班从单位出来,我耽搁在路上的时间总是会太久,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