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多情剑客文集 > 远古的梦影-第3章-秦歌刺秦

远古的梦影-第3章-秦歌刺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多情剑客文集最新章节!

    凌晨3点18分,我休息了片刻后重新戴上头盔和三d眼镜,依旧登陆上那个网址,不一会,电脑屏幕照旧弹出了一行字:“用户档案:[用户id]秦歌,[级别]终极杀手,[经验值]8888,[时间]公元前228年。”

    一

    荒原茫茫,一望无际。

    一支军队在草丛中穿越前进,车辚辚、马萧萧,给秋季肃杀的荒原凭添了几分活力。

    五颜六色的旌旗遮天蔽日,几杆门旗上斗大的“秦”字透着威风八面

    这正是一支令中原诸侯的军队闻风胆寒的秦军。一队队的士兵精神抖擞,一匹匹生龙活虎的战马更是膘肥体壮,经过精心装饰的战旗在秋风中猎猎飞扬。

    到处是马嘶人喊。连续的追击作战使每个人的嗓音都沙哑起来,但士气却更加高涨。在这战乱时期,战场上的杀戮与掠夺是晋身公侯的最佳捷径。每个军官、每个士兵都渴望立下更大的功勋,盼望回国后获得丰厚的奖赏。败退的敌军在嗜血的秦军战士眼中,无异一群待宰的羔羊。争相追逐的结果,使得一向紧密的秦军阵容也显得有些散乱。

    在中军帅旗下,一位年轻的将军带着些许不悦注视着这一切。漫长的戎马生涯早已教会他不可小视任何一个对手,而他身边那位副将却显然尚不懂得这个道理,双眼闪动着精锐的光芒,完全沉醉于十万大军勇往直前的强大气势中,一望可知是个初次上阵的将领。

    一名传令兵飞马来报:“秉告将军,先锋统领请示,离天黑只有一个时辰了,我军是否继续追击。”

    年轻的将军沉吟起来。乘胜追击是兵法的常识,但此刻秦军已经连续作战一月有余,且深入赵境,是该让士兵们好好休整休整,以期明日一鼓作气全歼残敌。

    “将军,”副将清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我军士气正盛,人人奋勇争先。此地林木茂盛,何不下令士兵就地砍扎火把,连夜追击。敌军决料不到我军如此神速,必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年轻的将军蹙了蹙眉,平日若是有人如此进言,他肯定会好好教训一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孺子。但对这眼睛特别明亮的青年的话,却似乎有些道理。沉吟片刻,他修正了自己的计划,下令:“传令全军,砍扎火把,连夜前进。再令先锋统领多派侦骑前方探路,找到水源速速回报。”

    夜色渐浓,火把下的秦军仿佛一条绵延数里的火龙,婉蜒在大地上。

    夜深了,秦军前军失去敌踪已有六七个时辰。长途奔袭更让人口渴如焚,到了这一步,无论多高昂的士气,也无法阻止士兵们饥肠辘辘,双腿酸软。得到传令兵发现河水的消息,几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喜悦的欢呼。一声令下,秦军停止了追击,开始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当清洌的河水滋润了干裂的嘴唇后,饥饿就越发令人难以忍耐,炊烟升起,疲惫不的秦军兵将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即将到口的晚餐,就连担任警戒的哨兵也被诱人的饭香引得失去了警觉。然而命运注定,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吃不到这最后的晚餐了。“嗡”的一声,仿佛蜂群受惊般的声音响起,半空中升起无数燃烧的流星,向着秦军营地疾扑而至。顿时,惨叫声、呻吟声、斥骂声在秦军营中乱成一片。“敌军偷袭了!敌军偷袭了!”到处都充斥着惊慌失措的叫喊。赵军精骑从四面八方掩杀而至,战马无情地践踏着人体,刀枪饱饮了鲜血,头颅、肢体四散飞抛,银色的月光映照着一座血腥的屠场。

    秦军中军阵中。那年轻的将军全身甲胃,面色冷峻,副将侧身站在他身旁,三千名精锐甲士手持矛、盾在一片混乱中依然巍然肃立。不断有传令兵前来报告前方战状。

    左军统领报:“赵军已攻破鹿砦,正与我军血肉相搏。我将士伤亡惨重,请大将军速遣援军,速遣援军。”先锋统领报:“赵军引火烧林,我军处于下风口,浓烟使士兵们无法呼吸更睁不开眼,中箭者不计其数。”

    “右军统领报,”

    “后卫统领报,”

    四面受到围攻的消息传来,年轻将军并未慌张。秦军基本上是以十字形布阵,前、后、左、右、中五军合计有约十五万人之多。前锋都是速度快利于追击的轻骑兵,左、右两军是主力重装骑兵和步兵,后卫是负责压运辎重粮草的轻步兵。中军由于是主帅所在,多为利于固守的战车和精锐的禁军。论实力,可谓列国第一。反观赵军,攻打秦国时尚有十二万人马,但连场大败又兼一路逃亡,兵员锐减。他判断,赵军至多剩下八万士兵。以八万对十五万,还要四面出击,兵力之薄弱可想而知。

    “赵军不过是占了天时、地利,才发起的偷袭。不管看上去多么凶猛,都已是负伤野兽的垂死挣扎。我们只要守住战线,天亮时就是我们一举歼灭敌人的大好战机。”

    年轻将军威严洪亮的声音鼓起秦军奋战的勇气,一阵慌乱过后,久经战阵的秦军稳住了阵脚。他们一边向后续的赵军发射出密集的箭矢,一边抄起长枪将敌方已冲人阵中的骑兵一个个刺落马下,形势渐趋好转。不出所料,午夜过后,年轻将军的战术看起来起了作用,赵军攻击的锐气被消磨殆尽,攻击的力度一被不如一彼,甚至左侧的赵军在遭遇连番重击后已开始如潮水般退却。

    年轻将军从胸中长长呼出一口气。副将纵马上前:“秦将军,看来敌军锐气已挫。我们不如用中军的战车围起一道车城,让步、骑军轮番进来休息,天亮之前大概不会有事。您也休息一下吧。”

    原来这年轻将军竟然便是江湖人称“多情剑客”、秦国的统军左庶长——秦歌。

    “啊,”秦歌闪动着如夜鹰般的双目:“我率军出征,就是一介主帅的身分。大战在即,哪有主帅休息的道理,”少停,环顾四面,扬声喝道“想我大秦好男儿正在浴血奋战,本帅又岂能安睡不理?”

    副将深深一躬,觉得肩上的压力不再那么沉重。这位年轻的将军在自己人生的战场上所表现出的气度,令这位同样也很年轻的副将也感折服。

    此时,刚刚有所松懈的秦军再次遭到痛击。赵军的生力军如同一柄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就撕开了秦军正面的防线,直逼中军主帅。秦军的前军仍在奋力抵抗着,但由于赵军的攻击点异常集中,而秦军庞大的兵力则暴露出运转不够灵活的弱点,再加上久战饥疲,渐有抵敌不住之势。眼见一支赵国骑兵已经摆脱重重纠缠,冲近中军。无数的秦军将士见状不顾一切地上前阻挡,秦歌只看得热血沸腾,大喝一声:“跟我来!”不顾副将的拦阻,跳上最近的一乘战车,带领一队亲军精锐径向敌军迎去。

    战车在飞奔,车角的战旗迎着风飒飒飞扬。

    一个御者驾着战车向前猛冲,年轻的秦歌立于战车之上,以盾护胸,上下左右挥舞着那柄特制的镔铁长剑——秦王剑,勇不可挡。所到之处,敌兵如伐木般倒下。血影剑光中年轻人虎目圆睁,高呼酣战,任凭风在身边呼啸,乱发在空中飘扬。亲军见主将如此,更是人人奋勇争先,他们人数虽少,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一阵舍命冲杀,竟然扼制住了正面赵军的攻势。秦歌心中一阵狂喜,这柄瞒着秦王私下里从铸剑工匠手中夺来、镔铁铸就而锋利无比的秦王剑使用起来真是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已助自己立下无数战功,最近又从右庶长曜升到了左庶长。

    突然,赵军又有两队骑兵突破了防线,一左一右夹击过来,刹那间,战马已到眼前。年轻的秦歌毫不惊慌,剑交左手,右手抓起一支长矛,奋起神威向冲在最前面的一名敌人猛刺过去,马上士兵惨叫一声,巨大的冲力使他被矛穿透甲胃,倒撞下马。其余蜂拥而至的敌兵见这年轻将军如此神勇,一时不敢上前接战,却不断催马冲向战车,企图拦阻战车前进。秦歌见状,大喝一声,攀上了车栅,居高临下用长矛和利剑攒刺战马,战马负痛,不敢近前。正在此时,一名敌将拍马舞刀从正面冲杀过来,接连砍倒数名亲军。秦歌大怒,指挥战车猛冲过去,敌将不知厉害,举刀直取秦歌,秦歌厉喝一声,右手加劲奋力挡开敌刀,左手剑猛挥而下,转瞬间,敌将的首级应声落地。战车继续向前飞奔。

    另一名领兵敌将故作惊惶抹马便逃,暗地里摘弓播箭,眼见战车逼近,回身便是一箭,相距甚近,利箭带着尖啸声直奔秦歌咽喉而去。千钧一发之际,御者猛地站起身,用他高大的身形挡住了秦歌。利箭着着实实地钉人他的胸口,御者却如铁人般浑不知痛,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大声喘着气,仍旧紧握疆绳,驱车向前狂追。那名敌将终于倒在秦王剑下。

    秦军毕竟人多势重,全军上下奋勇作战,终于在天亮前击退了赵军,但战场上超过两万的遗尸中秦军却占了七成以上。谈谈的血腥味浮动在空气中,放眼望去一片凄凉景象。

    中军旗下,浑身浴血的御者半倚着同样血人儿似的秦歌,静静地躺在地上,秦歌伸手想要拔出插在他胸口上的利箭,却被御者伸手拦住,声音断续地说道:“能为秦将军负伤,是是我最大的光荣。但是,将军,请您千万记住万一被被伤了胸口,千万千万不要轻易把兵器拔出来一旦拔出后,命也就也就保不住了”

    御者一边说着,一边痛苦地呻吟,但声音越来越微弱。

    “你是一名勇士。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你的。”

    秦歌虎目含泪,悲声说道。

    御者的络腮胡子抖动了一下“将军”

    秦歌点头相应,将御者紧紧抱在怀中。

    御者带着满足而自豪的微笑,在秦歌的怀抱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良久,秦歌才将御者渐已变凉的尸骸轻轻放在地上。回顾副将:“副将军,你可终于懂得了什么是战争吗?”言罢,秦歌拔起了插在脚边的秦王剑,转身跨上侍从牵来的战马。

    二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放眼望去,秦国的骑兵和兵车铺天盖地般疾驰而来。杀红了眼的兵士高声呼喝着,摧毁着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远处烽火连天

    火光中,血雨中,一切都变得疯狂,一切都已不再真实。惟一真实的,只有——死亡

    赵都邯郸,正展开着一场一边倒的较量。

    邯郸城上,赵国最后的数万名将士明知无望,却仍在拼死搏斗,进行着最后的抵抗。箭雨中,守城的赵军已无力阻击秦军的攻城部队。城墙边架起了无数的云梯,训练有索的秦军顺着梯子源源不断地爬上了城头。

    赵军早已是箭尽粮绝,连所有可以用上的砖石瓦块都已抛掷殆尽,毫无希望的战斗空前惨烈。一场肉搏之后,赵军仅剩的守城部队已基本上丧失了反击的力量。城头上尸骸遍布,惨不忍睹,城池即将陷落,赵国就要灭亡了。

    秦军拖了巨大的投石机,数十名兵士同时砍断绳索。大块的石头划着一道道孤线向城门飞去,门在巨大的冲击下发出闷响,摇摇欲坠。石块一次一次地飞过来,终于,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城门倒了下去,腾空而起的烟尘中,秦军骑兵大队踏着门扇如潮水一般涌了进去。

    邯郸沦陷了。

    得胜的凯歌在秦军之中奏响。

    赵国彻底灭亡了。

    秦军已突人赵国城池。骑兵如风一般掠人城中,已经变得疯狂的士兵们见人就杀,早已无暇去分辨究竟是敌方的士兵还是老百姓。他们把手中的火把投向有孩子哭泣的茅屋,策马追杀每一个移动的东西。一切都被践踏,一切都在士崩瓦解,到处是悲喊,是呻吟,毁灭已无法阻止。整个城池已陷人万劫不复的地狱。全城的人似乎都已战死。

    夕阳笼罩着邯郸城,一切已成废墟,晚风吹过,带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昧。胜利的秦军行进在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的战场上。

    一匹白马停了下来。马上的人衣衫华贵,眉宇之间英气逼人,正是秦歌。

    “怎么了,秦将军?”一旁跟随的侍卫也忙勒住了坐骑。

    秦歌摇摇头:“没什么。”说着,翻身下马信步走到高处,俯视四围。城里的火光尚未熄灭,黑黑的浓烟直吐向斜阳,地平线上黑漆漆的一片,不知是烟雾还是暮霭。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目力所及,人、马的尸体以及翻倒破碎的战车随处可见。赵国的旗帜歪倒于路旁,在风中哗啦啦地作晌,地面上到处是暗红色已凝结的血迹。暮色笼罩下,整个邯郸城里死一般的寂静。

    秦歌不禁为眼前悲壮的景象所震撼,呆呆地立在那里,久久不动,脸上丝毫也没有显现出胜利的喜悦,相反地,却带着一种帐然若失的神情。

    浮现在薄雾之中的邯郸城显得凄惨清冷,只有烟在微风中摇摆着轻轻上扬。

    三

    夜幕降临。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黑盔黑甲的秦军,如乌云般压覆着远山近丘。靠西面竖着一面缀斗大的“秦”字的军旗,三军已扎成铜墙铁壁般的阵势,军容整肃。

    一阵号角忽从远处传来,秦军阵内,士兵们燃起松明,灯火辉耀半空。一匹马疾驰而至,马上人高举令牌,士兵们忙闪出一条通路,使者策马奔向军帐。军帐中,秦歌正在阅读战报,不久,使者进帐,呈上一个绢囊。秦歌打开一看,又惊又喜,里面正是自己自幼不离身的护身符,一片小巧而晶莹碧透的碾玉观音,在楚国分别时赠给姬之物。“啊,我的姬!你还活着?太好了!”

    收起护身符,秦歌又展开使者递上的信件仔细观看,一丝微笑爬上了嘴角。

    打发走了使者,秦歌欣喜若狂,信步踱出帐外,仰视苍弯。

    皓月当空,秦歌的心情清澈如水。

    山野出奇的寂静。

    秦歌兴奋异常,辗转难眠,便悄悄起身,骑上心爱的白马,独骑出了营门。顺着山势信马而行,不觉进人一片松林。战火暂时还没有烧到这里,四野里弥漫着潮湿的雾气和空气的清香,丝毫也嗅不出战争的气息。不知走了多远,白马突然停了下来。

    不远处一座织就的简易帐篷前似乎立着一个人影,秦歌轻抚爱马的鬃毛,大白马似乎完全领会了主人的意思,静静地站着,不发出丝毫声息。秦歌缓缓地反手拔出那柄秦王剑,轻抬腿,甩蹬离鞍下了坐骑,借着夜色和松林的掩护,蹑足向前摸去。月色朦胧,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出不远处的帐篷前站着一个人。

    人影一动不动,仿佛正仰视着月光沉思着什么。

    秦歌慢慢靠近,藏身偷窥。

    “姬!”秦王惊叫一声,那人影闻声转过身来,可不正是姬。

    秦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忙走出阴影,与姬面对面站着。依然是风姿卓约,楚楚动人的她却不知为什么脸上蒙着一条洁白的纱巾。

    姬也认出了秦歌,先是一楞,而后惊呼了一声“秦歌!”跑过来抱住秦歌,就像找到了最后的依靠,紧紧地抱着,久久不肯松手。秦歌只觉得热血沸腾,也忘情地拥着姬。

    时光流逝,激情未熄。

    秦歌盯着怀中姬的脸,那忧郁而憔悴的眼框上挂着泪珠,犹如带雨的梨花。

    良久,秦歌爱怜地说道:

    “你去了哪里?让我找得好苦啊!现在你和你的帐篷却出现在这里?我给你的护身符你还一直保存着。”

    说着,便伸手欲除去蒙在姬脸上的纱巾。

    姬忙用手挡开,正色道:

    “不要!”

    “这是为何?”

    秦歌万分诧异。

    姬仿佛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猛地离开秦歌的胸膛,盯着他,眼中满是惊恐,喃喃地说道:

    “秦歌”神情凄黯,语声哽咽。

    秦歌沉默不语,等着她的下文。

    姬目光闪烁,急急说道:

    “我们还是先进去再说吧,我已为你备下了水酒”

    终于,秦歌说道:“好吧。”

    姬双目一亮,脸上焕发出神采,深情地投入秦歌怀中。

    秦歌紧抱住她,耳语道:“姬,请不要走,不要再离开我。”相拥着走进了帐篷。

    昏暗的烛光下,只见帐篷里仅有几块天然立于此的乱石,小的权做座凳,而一块稍大点的已被用来当桌子,上面搁着一个酒坛,旁边的两只大碗已注满了清酒。

    秦歌被姬让至右侧坐下,自己做到了左边。

    姬端起了自己面前的这碗酒:“秦歌,我们干了这碗久别重逢的酒吧!”

    “好!”秦歌亦举起了摆在自己跟前的酒碗,与姬端着的碗轻轻一碰,便仰首一饮而尽。接着姬也喝光了自己碗中的酒。

    两人相对,良久无语。

    突然,秦歌感到头一阵晕眩,只觉得面前姬的身影渐渐地模糊不清,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四

    秦歌慢慢苏醒过来,只觉全身酸软无力。睁开眼睛四处打量“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像座监牢?”

    这里岂非像座监牢,它简直就是,而且是燕国的牢房。

    燕国的监狱是半地下式的,通往牢房的是一条又窄又低的过道,就像是通向坟墓的人口,稍不留神,就会碰到头。

    秦歌吃力地迈着步子,脚上粗大的铁链发出闷钝的声响,几缕斑驳的光线在墙壁上摇曳。

    穿过通道。是一段台阶。上得台阶,眼前是一间低矮但极为宽阔的房间,房内的泥床和墙壁都已是破旧不堪。

    墙角处立着一排陈旧的刑具,结构并不复杂,却透着一股阴森森的寒气。屋子的中央摆着一张小小的书案,案后坐着一个体态尚算优雅的男人,身量不高,蓄着一缕小山羊胡,身上的绿官服却俗不可耐。此人便是狱吏。

    狱吏并不抬头,只是例行公事地打着官腔:“你是杀人的凶犯?”

    “”并没有人应声。

    “大胆,本官向你问话,你竟敢不回话!”狱吏大怒,抬起头来。

    秦歌这才缓缓地回答:“谁在陷害于我?”

    狱吏嘿嘿冷笑:“所有的犯人都想为自己开脱。你是说你没杀人吗?”

    “杀人的是我手中的剑,不是我。”

    狱吏猛拍了一下桌案:“你休想抵赖!送到我这牢里来的都是死囚,还不赶紧认罪,莫非要等本官用刑不成?”

    秦歌眼中精光一闪,很快又恢复了漠然,一言不发地低下头,狱吏站起身,双手背在后面,踱到秦歌面前,恶狠狠地说道:“来人呀,把他的头枷给卸了。”

    头枷去掉之后,狱吏的拳头已经重重地落在他的鼻子上。秦歌踉跄着撞在墙上。

    “站起来!”狱吏大吼着。

    秦歌慢慢直起身,血从鼻子里倘了出来。

    又是一记重拳上来。秦歌再次猛撞到墙上,跌倒在地。

    狱吏大口喘着粗气,恶狠狠地说:“看你还嘴硬?来人呀,再打五十大板,换上重枷,我就不信治不了这个死囚!”

    不待秦歌挣扎着坐起。差人们一拥上前,拖着两腿将他拉进旁边的小屋子。狱吏揉了揉手,重又踱回桌案旁坐定,端起茶来。隔壁传来棍棒打在身体上的沉闷声响,但却听不见犯人的挣扎和呻吟。

    天已经亮了。

    犯人还倒在牢房里,昏睡不醒。唇边和鼻下凝固着片片血迹,头发披散下来,遮住了半边股,背上已是血肉模糊,高高地肿起。

    “哐啷”一声,牢门被打开。犯人惊醒过来,艰难地睁开了早已浮肿的眼皮。

    狱卒走了进来,不由分说拉起秦歌,粗暴地推搡着,通过一间大厅,又下了一段阶梯,最后将他推倒在一间小屋内。

    小屋也是低矮压抑,空荡荡的只在中央立着一根短柱。墙上血迹斑斑。

    穿绿衣的狱吏背光而立,向秦歌问道:“今天是你在这阳世的最后一天,还有什么话想留下吗?”

    秦歌慢悠悠地从地上爬起来,晃悠了两下,勉强稳住脚跟,仍然用他那种一贯的漠然态度望着狱吏。

    狱吏冷笑起来:“是条汉子。”说罢命人将秦歌紧紧捆绑在短柱之上,头向后仰倒,紧贴着冰冷的柱子的顶端。接着拉动机关,柱子横放下来,秦歌的脸朝向墙壁。

    狱吏涩声道“送这位好汉走吧!”说罢转身走了出去,只剩下几名狱卒站在秦歌身边,开始像晃摇篮一样,让柱子前后摆动。力量逐渐加大,柱子越晃越剧烈,秦歌的头离墙也一次比一次更近。

    这是死刑的一种,唤作“摇木刑”行刑时,四名狱卒力量加到最大后同时松手,这样,柱子便会以最大的冲力撞向墙壁,将犯人的头部碾个粉碎。墙上的斑斑黑色血迹,便是以往的犯人所留下来的。随着柱子的晃动,墙壁一次近似一次扑向面前,在这个时候,犯人们往往会恐惧得失声大叫,或是痛哭起来。对此,狱卒们早已是司空见惯,麻木如石,然而这次,却意外地听不到任何声息。

    摇木摆来摆去,墙壁在眼前晃过来又晃过去,像是猫在戏弄老鼠,时机一到便会凶残地扑上来一口咬碎囊中之物。

    狱吏的脸上现出狞笑:“怎么样,害怕不害怕?要是怕的话,就大声叫出来吧。叫呀!”

    秦歌却哼也不哼,只是喉头动了两动,瞪圆了双眼,径直盯着前方。

    “叫你叫,你就叫,听见没有!胆敢不把我放在眼里。好,看谁斗得过谁!快,给我使劲儿地晃!”

    摇木愈摆愈快,愈摆愈远,刚蹭到墙,又猛地摆了回来,煞是惊险。这些狱卒们早已是诸熟此道,该用多大的劲,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秦歌的头不断地擦过墙壁,风在耳边呼呼作想。

    “我命休矣,没料到我竟是命丧这群鼠辈之手。”秦歌自嘲地一笑,闭上了双眼。

    任凭狱卒们怎么喝骂,摇摆得多么剧烈,秦歌始终不出一声。

    终于,狱卒们失去了耐性,最后的一推后,同时松开了手,柱子呼地一下,猛冲向墙壁。

    千钧一发之际,方才出去的狱吏一边高叫着“快停手!”一边三步并作两步,惊惶失措地跑了进来,死命死命地拽住柱子。不待柱子停稳便紧跑几步趴在狱卒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只见狱卒们个个膛目结舌。

    门外传来了问话声:“这里有位叫秦歌的吗?”

    话音未落,一名禁军将领大踏步跨进门来。

    狱吏连忙施礼,不解地问:“您问的秦歌是”

    将领一眼看见还在柱子上捆着的秦歌,怒斥起来:“你知道不知道,你刚才险些把太子一直要找的人给杀了!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怎么当这个差!”

    狱吏忙不迭直起身,指挥手下的狱卒拉直柱子,将绳索松解开来。几名禁军随后涌进来,从狱卒手中抢过秦歌,翻身便走。

    一阵环佩叮当的响声传来,门口一名盛妆宫服的女子悄然而立。来者正是姬。

    “慢着。”姬唤住禁军士兵。

    狱吏一惊,连忙带领几名狱卒上前几步来在姬面前,躬身诚惶诚恐地说:“不知小姐光临,下官未能远迎。此地污秽,恐对小姐玉体有碍,请移驾至官舍。”

    姬脸上蒙着面纱,隐约可见她微微一笑,悠然道:“不必多礼。我此来有一事相求。”说罢一指死囚“这个人是我的朋友。”

    狱吏的头上冒出大粒的汗珠,谁都知道姬的朋友就等于是太子的朋友,更何况太子一向好结交奇人异士,这死囚气度不见,说不定正是太子的好友。正思量间

    那位禁军将领这才看见她,面色立刻和缓下来:“原来是姬小姐。”

    “你们要把他带到哪儿去?”

    “秦歌吗?把他带到皇太子那里。”

    “我还有话要跟这个人说。”

    犯人摇摇晃晃挺起身子,瞪着眼睛向女人望去。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倒是姬先开口:“你不要紧吧?”

    秦歌低头不语。

    姬回过头来说:“你们先出去候着吧!”

    姬轻轻走进屋内,秦歌已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姬默默跪坐在他身边,掏出秦歌赠予的护身符,轻轻放在两个人的中间,迟疑片刻,轻声说道:

    “本来,早该告诉你的。”姬的声音恳切而凝重“虽然现在一切似乎都已晚了,我还是想把真相都告诉你。你知道吗,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一手策划的这些,全是我和太子丹谋划好的。”

    秦歌平静地睁开眼睛,凝视着姬。姬强忍住悲伤,回望过来。

    寂静,令人难耐的寂静。

    姬撩起蒙面的纱巾和耳侧的秀发,让秦歌看她的脸,洁白姣好的右脸上有一片极不相称的丑陋的刺青。

    秦歌似有所动,但依旧一言不发。

    姬忍耐不住,又开口道:

    “你知道我被秦军抓走后吃了多少苦吗?”姬泣不成声,悲痛的往事历历在目

    夜暮中,咸阳城的监狱依然是灯光通明。刺青师和三四名徒弟正在忙着给犯人刺青。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烙铁在火光里红彤彤地发着亮光。

    刺青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凡是犯人和俘虏均要用一块烧得火热的铁在脸颊上烙上一块印子,烙印将终身相随,使人永远也洗刷不掉犯罪的耻辱。

    牢房里哭喊声不断,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铁烫在皮肉上的磁磁声显得格外的刺耳与恐怖。

    姬被押了进来。此时,许多犯人正等着刺青,他们恐惧地盯着炉中侥红的烙铁。已被刺青的人,则发出尖锐的号哭声。

    刺青师来到姬面前,姬就像其他犯人一样坐着,伸着的两手被绑在一根横木上,头也用竖木压住了,丝毫不能动弹。

    姬已是花容失色,目光呆呆看着刺青师,浑身颤抖。

    刺青师面无表情地取出烙铁,然后,他定了定神,努力使自己把姬那美丽的脸庞看成跟别的犯人一样。接着他就像对待其他犯人一样,沉着地把烙铁靠近姬的脸。

    一时间,万物俱寂,连那些刚被刺了青的犯人们也忘记了呻吟,他们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幕,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姐竟也会受刺青之刑。

    接着的一瞬间,寂静被打破了。

    姬声嘶力竭地号叫着,五脏六腑似乎已被剧痛撕裂了。

    接着,姬只觉得眼前金星乱冒,剧痛深人了她的每—根神经

    “我的天哪!”秦歌情不自禁地将姬拥在怀里,热泪盈眶。姬条件反射似地轻轻推开秦歌,低声道:“只有恨,我的心里只有仇恨。天下人得了天下,还应爱天下之百姓。无论哪国百姓,都要当作自己的子民来爱护。而残酷无人性的秦王,已下了命令,要踏平六国。无论如何,请你救救天下的百姓!天下百姓都会拥戴你。”

    姬沉默半晌,忽然提高了声音,急急地接着说道“要不是太子丹救出我,带到燕国来,我们可能今生今世永无见面之时了。”

    姬又追道:“知道吗?我无法面对秦军的嗜杀成性,我不能看着各国灭亡,百姓遭殃。只有刺杀秦王,才能使天下苍生脱离苦海。而太子丹说只有你才是天下最好的剑客和杀手,手中有天下最好的剑,又当过秦王的亲随家将,最有成功的机会。只要剑一刺向秦王”

    月光射向姬苍白的面孔,目光中充满了期盼和哀求。秦歌似乎有些动摇,但仍旧默不作声,只不过是再次将姬拥进怀中,用袍袖轻轻拂去她满脸的泪水。

    姬依在秦歌的怀里喃喃地说:“把那个人你一定要替我惩罚杀人的罪犯!”

    秦歌略略迟疑了一会儿,简短地回答:“明白了。”

    心里却想到:这不是tmd荆轲要干的事吗?怎么落到我的头上了?

    姬终于等到这一声承诺,错愕了一下,倒在秦歌的肩膀上,又放声痛哭起来。秦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温柔地安抚着她。

    夜深人静,两人的身影被摇曳不定的火光映在墙上,焦急地晃过来,又晃过去。

    姬抬起头来,满怀企望的说“秦歌,你不会辜负我的,对吗?那你先休息,我去禀报太子丹早做准备了?”

    秦歌点了点头“你去吧,多保重你自己。”

    姬一刻也不能再等待,挣脱秦歌的怀抱,转身便走。秦歌无力挽留,只能默默目送着她很快地消失在牢门的尽头。

    五

    清晨的易水河畔,浓雾弥漫,太子丹为秦歌出使秦国,在长亭设宴送行,参加送行的宾客有上千人。知道内情的全着白色袍帽。

    秦歌穿着一袭白色儒袍,潇洒倜傥,只不过是脸上已易容。这是燕国易容高手的杰作,他变得黝黑而一点也辨认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耳边似乎还在回响起太子丹的话:“你也不能再用秦歌这个名字了。你此行荆棘丛生,道路坎坷。嗯,秦歌——荆轲,有了!就叫荆轲吧。”

    而自己心里想的却是:tnnd!原来就这样把我秦歌变成了荆轲啦。

    接着又响起了姬的声音:“放心去吧!我也会随后赶去咸阳。不管成功与否,我一定会让你全身而退。然后我们一起去到江南,归隐山林,度过我们的余生”

    副使秦舞阳穿着一身红袍,倒也威猛非凡。

    秦歌随着太子周旋于宾客之间,眼睛却不断在人丛中找人,别人都只道他心神不定,尤其是太子丹,更随时注意他的神情。

    只有跟在他旁边的高渐离明白,他想见到的是一个人——姬。

    可是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她的人影,秦歌内心有点烦躁,但他表面上仍然需要和那些烦人的宾客敷衍。

    宴会从中午一直拖到日头偏西,乌云渐渐密布,天气突然转坏,风转强,易水河上波浪滔天。

    大家要说的客套话都已讲完,秦歌不说走,送行的人当然不敢催他走。太子丹怕他改变了主意,急得脸色沉重,几次想问又将话吞了下去。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他小声对秦歌说:

    '秦卿,日头偏西,天色不早,假若你有什么事,就派秦舞阳先走吧!'

    秦歌本来心中就烦躁,一听太子丹的话更是火上加油,他失去平日的冷静,大声叱喝太子说:'太子用人就是这种用法吗?只知道一往直前,抱着必死决心,而不顾事情的成败,这只是匹夫之勇。秦歌不是犹豫不决,有所惧怕,而是要等一个人!太子既然这样说,那我们就起程罢!'

    他转脸对身边的高渐离说:

    '为我奏一曲送别,我为你歌一首惜离!'

    高渐离也是白衣白帽作送丧状。他取下背上的筑,就着一块大石头坐下,调好了弦,开始敲击起来。

    美妙的筑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大家全都停止谈话,有的原地伫立,有的席地而坐倾听。筑声和远处易水的浪涛声相和,形成人籁渗和着天籁的美妙壮丽音乐,所有的人都听迷了,包括太子丹在内,他们完全忘了送行这回事。

    突然,筑声由低回而高亢,成为变征之声,秦歌长吟而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歌声重复两遍后,众人皆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到了最后,每个人都泪湿了衣襟而不自知。

    又突然,筑声一转为慷慨羽声,雄壮激昂,秦歌歌而和之——

    生死聚散兮弹指间

    壮志不酬兮誓不返!

    众人仍然和着——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歌领唱,众声相和,就在筑声、歌声、易水浪涛声中,秦歌上了骑马高车,后面有十数乘副车相随,秦歌向太子一拱手,车队缓缓走动,沿着易水边向南而去。

    高渐离仍然专心弹着筑,送行宾客依然在唱和。

    歌声虚无飘渺,在浓雾中久久不散。

    歌声中,秦歌乘坐的马车缓缓起行,鼓声又响起来,马车在稠密的鼓乐声中斯行渐远,融人浓雾之中。

    夜幕降临,呼呼狂啸的夜风中,又有一辆马车划破黑暗向前飞驰。

    车内是盛装而坐的姬。

    马车也向着秦国的方向飞奔而去。

    六

    荆轲—秦歌,率领的燕国使节抵达秦都咸阳,在咸阳街头造成轰动,万人空巷,急着看燕国求和的使节团。

    燕太子丹事先以重金买通了秦王政宠臣蒙嘉,中庶子蒙嘉虽然官位不高,但亦为名将蒙骜之后,所以和蒙武儿子蒙毅常侍在秦王政左右,非常受到宠爱。他向秦王政说:

    '燕王实在是震慑于大王的神威,所以不敢以军事和大王对抗,因而请求臣服,比照诸侯之位,献纳朝贡如同秦的郡县,只要能奉守先王的宗庙就心满意足了。但不敢自己来说,所以斩了樊于期的头,连同督亢地图,特派使节团送来。'

    秦王政本来已等得不耐烦,听到燕使节团已到,当然大为高兴,于是要太史择定吉日,以最隆重的九宾仪式,会同各国驻秦使节和文武大臣,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节。而且命燕使节团带着奇珍异宝贡品,匣装的樊于期头颅和督亢地图绕行咸阳一周,再进朝殿。

    秦歌捧着装樊于期头颅的匣盒走在最前面,因为经过药水的泡制,头颅五官清晰,须发完整,两眼横睁,似乎死得并不甘心。

    秦舞阳则双手捧羊皮卷地图,亦步亦趋地跟在秦歌身后走。

    他们都未曾见过如此大的排场,数千名虎贲军由午朝门一直排到朝殿门口,个个精神抖擞,盔鲜甲明,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全像木雕泥塑的一样。

    殿门到陛下还有一大段距离,陛阶两边站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殿前阶下则是戟战武士和佩剑郎中。

    上千人在朝殿却一片肃穆,连咳嗽的声音都听不见。陛阶上殿中,端坐着年轻英俊,顾盼不可一世的秦王政,他微笑着等待秦歌和秦舞阳缓慢地一步一步走向陛阶。

    秦歌仿佛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十三岁就杀人、没有人敢正视他目光的秦舞阳,这时却心虚起来。他双手发抖,似乎捧不起那堆沉重的羊皮卷;两腿发软,好像承受不其他高大身体的重量;脸色泛白,有点会随时晕倒的模样。

    看到他这副样子,殿下群臣和各国使节都暗暗奇怪起来,但是没有人敢出声发问。

    等他好不容易一步一发软地捱到了陛阶前,秦王政也注意到了,他关切地问秦歌说:

    '你就是荆轲?你那位副使怎样了?是否突然生病,怎么会全身打颤?'

    秦歌笑着回头看了秦舞阳一眼,上前行礼说:'北蕃边远地区的乡下人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如今突然看到大王如此森严壮伟的的场面,所以吓坏了,还期大王不要见怪,以好完成今天的献图仪式。'

    秦王政注视了一下秦歌,心中暗自一凛,这个使臣的眼神看似平和,其中却蕴藏一股杀气,又似乎很面熟,只是想不起在哪见过了。当然,这是他的宫殿,侍卫兵丁以千计,他还担心些什么!于是他微笑着对秦歌说:

    '你将秦舞阳带的地图拿上来。樊于期的首级交廷尉验收发落。'

    秦歌双手捧着地图走上陛阶进入殿上,跪在秦王席案前将图呈上。

    秦王政一一打开羊皮卷地图细看,翻到最后的一刹那,轴端处赫然出现一异物,闪着耀眼的银光,一看便知是金属的物件,这便是那柄短的秦王雌剑。

    秦王还未来得及惊问,秦歌已右手抢着短剑,左手抓住了秦王政衣袖。陛下群臣及殿上近侍全都慌了手脚。

    依秦制,殿上群臣不得携带兵器,殿下执兵器的武士,未奉秦王政亲自下令不得上殿。如此一来,殿下群臣莫不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殿上近侍则胆小的走避,胆大的徒手上来搏斗。

    秦王政用力一扯,撕破了衣袖,摆脱了秦歌抓他的左手。他慌忙间拔剑,但剑身长期尺,高到腋下,怎么拔手都不够长,剑拔不出来。

    原来一般人佩剑是为了防身,但到了士大夫和大臣甚至王侯的佩剑,则成为象征身份的装饰,剑鞘镶的珠玉越名贵,剑身越长,象征地位越高。秦王政志在天下,剑身比所有各国国君的都要长大。

    近侍中有胆大上来护主的,全给秦歌一剑一个,见血立即抽搐而死,倒在殿上,就此没有人再敢上来。

    秦王只顾绕着大殿铜柱逃跑躲避,一直忘了召侍卫上殿。幸亏殿上的御医夏无且带着一个皮革药囊,他不顾死活,在秦王最危急的时候,用药囊挡住秦歌的追击,让秦王政逃开喘一口气。

    三个人就这样在大殿中玩起捉迷藏来,一个执着短剑追,一个拖着拔不出的长剑逃,另一个挥动药囊上前阻挡一阵。

    这时候,群臣中有头脑清醒的开始大叫:'大王将剑背到背上!大王将剑转到背上!'

    这时候秦王政才被提醒,将剑推到背上,反手拔剑,总算将剑拔出来了。

    长剑在手,秦王政胆子大了,他主动攻击秦歌,数剑就击倒了秦歌。秦歌坐在地,依靠铜柱,用力将短剑掷向秦王政,不中!击中一根铜柱,击出一阵火星和一声清脆却惊心动魄的响声。

    秦歌知道事情砸了,他倚柱盘腿而坐,神色自若地笑着对秦王政说:

    '算你的运气好,我要不是想活着劫持你,要你订定誓约,归还各国土地,你早就死定了!'

    秦王政一声令下,殿下带着兵器的武士纷纷上殿,刺得秦歌满身是血,也逮捕了秦舞阳。

    秦王政声嘶力竭地喊到:“给我把荆轲扔到郊外野狼坡去喂狼!”

    望着卫士们抬着秦歌越走越远,秦王政仍然惊恐未定。

    宫廷内外,一片肃杀。

    摘下头盔,我全身都感到酸软无力,原来我这个剑客不仅是秦国的大将军,亦是那千古留名的人物。而且在那个时代还算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虽觉惊心动魄,却也感欣慰。不过我就这样退出了秦代的历史舞台吗?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多情剑客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多情剑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多情剑客并收藏多情剑客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