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刘马陈董吕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三国志最新章节!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助。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易郡名,为汶山太守,转在犍为。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震入吴界,移关候曰:“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申盟初好,日新其事。东尊应保圣祚,告燎受符,剖判土宇,天下响应,各有所归。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西朝君臣,引领欣赖。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望必启告,使行人睦焉。即日张旍诰众,各自约誓。顺流漂疾,国典异制,惧或有违,幸必斟诲,示其所宜。”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震还,封城阳亭侯。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启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十三年,震卒。子济嗣。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徒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剌史,上疏以让费祎及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
皓畏允,不取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共期游宴,严驾已办,而郎中襄阳董恢诣允修敬。
恢年少官微,见允停出,逡巡求去,允不许,曰:“本所以出者,欲与同好游谈也,今君已自屈,方展阔积,舍此之谈,就彼之宴,非所谓也。”乃命解骖,祎等罢驾不行。
其守正下士,凡此类也。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之外孙也。少孤,长于靖家。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坚,深见信爱,权重于维。景耀元年卒,后主痛惜,以言流涕,乃下诏曰:“祗统职一纪,柔嘉惟则,干肃有章,和义利物,庶绩允明。命不融远,联用悼焉。夫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谥曰忠侯”赐子?爵关内侯,拨次子裕为黄门侍郎。自祗之有宠,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皓构间浸润故耳。允孙宏,晋巴西太守。吕乂字季阳,南阳人也。父常,送故将(军)刘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还。乂少孤,好读书鼓琴。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乂迁新都、绵竹令,乃心隐恤,百姓称之,为一州诸城之首。
迁巴西太守。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以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徒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亮卒,累迁广汉、蜀郡太守。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后入为尚书,代董允为尚书令,众事无留,门无停宾。乂历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然持法刻深,好用文俗吏,故居大官,名声损于郡县。延熙十四年卒。子辰,景耀中为成都令。辰弟雅,谒者。雅清厉有文才,着格论十五篇。
杜祺历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官至巴西太守,皆与乂亲善,亦有当时之称,而俭素守法,不及于囗。
评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马良贞实,称为令士,陈震忠恪,老而益笃,董允匡主,义形于色,皆属臣之良矣。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b>译文</b>
(董和传、刘巴传、马良传、马谡传、陈震传、董允传、黄皓传、陈祗传、吕乂传)
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
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他为牛革卑、江原县县长、成都县县令。
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婚娶丧葬之事,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董和以自身节俭为大家做出表率,粗衣素食,防止衣食住行有超越自家社会身份之处,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于是当地奢侈之风大为改变,大家都存畏惧而不敢冒犯。于是县里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法,鼓动刘璋调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想不到县中吏员和民众扶老携幼挽留董和者数达几千人,刘璋只好让董和再留任二年,然后转升为益州太守,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他与周围少数民族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刘备平定蜀地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自董和居官食禄以来,对外治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参与军国大事,二十余年,临终时家中竟无值一石粮食的私财。
诸葛亮后来作丞相,告诫部下说:“参加国家工作,就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和忠心。如果计较区区小事,就会难以相互通报信息,给各项工作带来损失。能够互通情报,如同丢弃破鞋而获得珠玉;然而人心苦于不能除尽这些小事,只有徐元直处理此类问题不糊涂。再是董幼宰在朝中任职七年,遇上不顺之事不周之处,哪怕往返十次也来启告。如能做到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像董幼宰那样勤恳职事,忠于国家,那么我的过失就会少多了!”又说:“过去我与崔州平初交,常常听到他对我的得失发出评论;后来与徐元直相交,总是受到他的启发诱导;先前与董幼宰共事,他总是言无不尽;后来与胡伟度在一起,常常听到他进谏之言。我虽然资性鄙陋执拗,不能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但与这四个人始终友好相处,这也足以证明他们不怀疑直言的益处。”诸葛亮就是如此地深切怀念董和。
刘巴传,刘巴,字子初,零陵郡烝阳人。他年少时就有名气,荆州牧刘表连续几次召请他做官,并举荐他为茂才,他都没有答允。刘表死后,曹操征伐荆州。
刘备逃奔江南,荆、楚一带士人跟随刘备者甚众,而刘巴却北往投奔曹操。曹操用他为掾,让他前往招降和接纳长沙、零陵、桂阳。正碰上刘备已攻占这三个地方,刘巴不能返回交差,于是远遁交阝止,刘备深为遗恨。刘巴又从交阝止前往蜀地。不久刘备平定益州,刘巴连忙请罪,刘备不加责备。而诸葛亮多次推荐刘巴,刘备起用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称汉中王,刘巴为尚书,后接替法正为尚书令。刘巴为人清廉节俭,不治产业,又考虑到自己并非一开始就归附刘备的人,害怕受到猜疑,故总是恭敬寡言,退朝居家不与人私自交往,不是公事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刘备称帝时,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所有的文诰策命,全出自刘巴之手。
章武二年(222)去世。刘巴死后,魏国尚书仆射陈群致书丞相诸葛亮,探问刘巴消息,称他为“刘君子初”对刘巴十分敬重。
马良传,(附马谡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
他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乡里为他们编有谚语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故此人们这样称呼他。刘备兼任荆州牧,便征召马良为州从事。待刘备入蜀,诸葛亮也随后跟从前去,马良留守荆州,写信给诸葛亮说:“听说雒城已被我们攻下,这是上天的福佑;尊兄您适应时势把握时机,辅佐光大邦国之业,智慧的光芒已经显露。能灵活地运转思维,审察事理明断,实非易事,为此须当适时地选取贤才。如能远瞩高瞻,仁德通达天际,使时人能集中注意力聆听其言,举世服从于其道,以高妙之音乐,纠正郑、卫之淫声,有利于各项事业,不起相互之间的干扰,这才是管弦演奏的绝技,俞伯牙、师旷的调协。我虽然不是钟子期之辈,却也得为之击节叫好!”刘备征召马良为左将军掾。后来马良被派遣出使东吴,他对诸葛亮说:“今天接受朝廷命令,协和两国友好关系,希望您能向孙权将军介绍我的情况。”诸葛亮说:“请你自己起草这份文件。”马良当即起草说:“本国君主特派属官马良前往访问续好,以发扬光大昆吾、豕韦的结盟功业。
来人是吉士,曾为官荆楚,很少有轻率鲁莽之处,而有周全的美德,希望能屈驾接纳,以利他完成使命。”孙权见信后非常恭敬地接待他。刘备称帝后,任命马良为侍中。及至东征东吴时,派遣马良进入武陵一带招纳五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头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都令人满意。后来刘备兵败于夷陵,马良也遇害身亡。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马良的弟弟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担任绵竹、成都县令和越砈太守。他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谈论兵法,丞相诸葛亮深加器重另眼相看。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您要审慎!”诸葛亮对这话不大在意,任命马谡为参军,每次引见马谡与他交谈兵法,总是一天到晚。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统领大军在前,与魏国大将张郃在街亭交战,被张郃打败,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撤兵退到汉中。马谡被捕下狱,被处死刑,诸葛亮流泪将他斩首。马良死时三十六岁,马谡死时三十九岁。
陈震传,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他为州从事,按察诸郡,跟随刘备入蜀。蜀地平定后,被任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改郡名,而为汶山太守,转任犍为太守。
建兴三年(225),入朝被任命为尚书,后升为尚书令,奉命出使东吴。建兴七年(229),孙权登基称帝,蜀国任命陈震为卫尉,前往庆贺孙权登基,诸葛亮写信给兄长诸葛瑾说:“孝起的性情忠义纯厚,老而弥坚,他是能够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推进,使双方欢合相处,在这方面有他可贵的长处。”陈震进入吴国国境后,在给吴国守关官员的公文说:“吴、蜀两国,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结盟续好,友谊日深。尊敬的东吴国主应保持好皇统,焚祭上天接受符命,开疆辟土,天下响应,各有所归。在今日天下形势下,大家共心协力讨伐国贼,则什么样的敌人不可以消灭呢?我蜀国君臣,伸首瞻望欣慰有所依赖。陈震以无才之人,得充当使节,奉命搞好两国友好关系,踏上贵国边界就十分欢欣,到这里如同到家。献子前往鲁国,触犯人家忌讳,受到春秋的讥讽。如果我有不到之处,希望您们务必提醒,使我能适应贵国风情。今天我就要张开外交大臣的旌节昭告于众,各自遵守盟言誓辞。顺水而下船行疾快,各国典章制度又各有不同,害怕有所违犯贵国尊制,希望一定适当提醒,指示我该如何行动。”陈震到达武昌,孙权与他升坛歃血立盟,并分划两国势力范围:以徐、豫、幽、青四州土地属东吴,并、凉、冀、兖四州土地属蜀汉;对于司州所辖土地,则以函谷关为界平分。陈震回国后,被封为城阳亭侯。
建兴九年(231),都护李平因诬告诸葛亮而被废为平民,诸葛亮给长史蒋琬、侍中董允的信说:“孝起前年临去吴国时,曾告诉我说李平肚子里多有巧诈,其同乡人都认为他不可接近。我以为有如此巧诈之心者不去惹他就是了,想不到他竟像苏秦、张仪那样坑人,出乎人的意料。这事应让孝起知道。”建兴十三年(235),陈震去世。他的儿子陈济承袭他的爵位。
董允传,(附黄皓、陈祗传)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刘备册封太子,董允被选为舍人,升洗马。后主刘禅继承皇位后,董允被升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曹魏,住在汉中,耽心后主刘禅年轻,不辨好坏是非,考虑到董允公正无私襟怀坦白,打算让他担任宫中辅佐之职。诸葛亮上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都是先帝择选出来留给陛下的良臣,至于斟酌可否,尽忠进谏,都是他们的职责。我认为宫内之事,不论大小,都应咨询他们,这样定能做到堵塞漏溢,收取成效。如果没有忠诚善良的言论,则斩杀董允等以惩诫他们的怠慢。”诸葛亮不久即请任命费祎为参军,升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辖御中亲兵。郭攸之性格素来和顺,故不过挂名而已。向皇帝进言劝谏的任务,董允几乎全包下了。董允处理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竭尽匡救之理。刘禅常想采选美女填充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人数不超过十二名,现今后主的嫔嫱人数已够,不宜再有所加,始终坚持不听从命令。后主刘禅对他更加敬惧。尚书令蒋琬任益州刺史时,上奏要让位给费祎和董允,又表彰“董允任职宫中多年,辅佐王室,应当赐爵加封来嘉奖他的功劳”董允坚辞不受。刘禅渐渐长成,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便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董允常常对上则正色批评皇上,对下则严厉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董允曾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约好游宴,车马已经备好,正巧郎中襄阳人董恢前来向董允请教。董恢年轻官小,见董允准备出门,稍停片刻便起身告辞,董允不让他走,说:“本来我之所以外出者,是想与朋友们游玩闲谈,现在您已屈尊来访,刚要展开深谈阔论,放弃这样的谈话,到那边去喝酒闲聊,那就太不像话了。”于是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停车不去了。他坚守正道、礼贤下士,都像上面那样。
延熙六年(243),董允被加封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书令,作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246)去世。陈祗接替董允为侍中,与黄皓相互勾结串通,黄皓于是开始参与政事。陈祗死后,黄皓由黄门令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玩弄权术操持国柄,终于导致国家灭亡。蜀国官民无不追念董允。待邓艾攻进蜀国时,听说黄皓奸险阴诈,便将他抓起来准备杀掉,因黄皓用重金贿赂邓艾左右的人,故得以免死。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哥哥的外孙。他小时候就失去父亲,在许靖家长大。陈祗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任命为选曹郎;矜持严厉且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让他接替董允任内侍。吕乂死后,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封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说职位居于陈祗之上,但因为他经常率兵在外,朝中大政过问得不多。陈祗上迎逢皇上所好,下勾结宦官佞臣,故深受皇帝的宠信,权力竟超过姜维。
他死于景耀元年(258),后主刘禅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还下诏书说:“陈祗在他的职任上,以柔顺温和为行为准则,处理事务有条不紊,和气忠义有利诸般事物,故此政绩公允辉煌。可惜其寿苦短,朕深深痛悼。如果说怎样纪念他和他进行交流,则在他死后给他追加美好的谥号,谥为‘忠侯’。”此外还赐封陈祗之子陈粲的爵位为关内侯,提升陈祗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自从陈祗得宠后,后主刘禅便日益追恨董允,说董允自以为是、高傲轻人。这都是陈祗阿谀媚上、黄皓挑拨离间渐渐使后主形成这种认识。董允的孙子董宏,在晋代为巴西太守。
吕乂传,吕乂,字季阳,南阳郡人。他的父亲吕常,送原先的将军刘焉入蜀,因官道堵塞,于是不能返回中原。吕乂自小失去父亲,喜好读书弹琴。当初,刘备平定益州,设置盐府校尉一职,管理盐、铁的财政收益,后来校尉王连请吕乂与南阳人杜祺、南乡人刘干等共为典曹都尉。吕乂被升任为新都、绵竹县县令,他心地善良体恤百姓,百姓无不称颂,在本州各县城中首屈一指。又被升任为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兵,征调各郡兵员、钱粮,不少地方都不能及时如数送交,吕乂召募士兵五千人交给诸葛亮,他对这些人进行慰问讲明道理并加以监督制约,这些人竟没有一人逃走。吕乂被转任汉中太守,兼领督农,负责供应军需粮草。诸葛亮去世后,吕乂累迁任广汉、蜀郡太守。蜀郡为京都所在地,户口众多,又诸葛亮死后,士兵开小差的很多,又有人冒领这些人空额的军饷,各地奸巧纷纷出现。吕乂到任后,进行防范禁止,他对士兵们开导劝谕,几年之间,那些脱漏军籍而自愿出来的人有一万多。后来吕乂入朝为尚书,接替董允为尚书令,公事都及时处理不留拖延,门内没有停留的宾客。吕乂先后任职朝廷内外,自己生活俭朴,谦虚少言,为政简明而不繁琐,以清明能干著称于朝;然而用法过严过深,喜爱起用文官俗吏,所以虽说官居高位,但在各郡县中他的名声不大好。
延熙十四年(251),吕乂去世,他的儿子吕辰,景耀年间为成都令。吕辰弟弟吕雅,官任谒者。吕雅清厉有文才,著有格论十五篇。杜祺历任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官至巴西太守,都与吕乂相互友好,在当时也有名声,而在节俭朴素遵纪守法上,不及吕乂。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助。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易郡名,为汶山太守,转在犍为。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欢乐和合,有可贵者。”震入吴界,移关候曰:“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申盟初好,日新其事。东尊应保圣祚,告燎受符,剖判土宇,天下响应,各有所归。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西朝君臣,引领欣赖。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望必启告,使行人睦焉。即日张旍诰众,各自约誓。顺流漂疾,国典异制,惧或有违,幸必斟诲,示其所宜。”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震还,封城阳亭侯。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启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十三年,震卒。子济嗣。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徒洗马。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上疏曰:“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彰其慢。”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剌史,上疏以让费祎及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
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
皓畏允,不取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允尝与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共期游宴,严驾已办,而郎中襄阳董恢诣允修敬。
恢年少官微,见允停出,逡巡求去,允不许,曰:“本所以出者,欲与同好游谈也,今君已自屈,方展阔积,舍此之谈,就彼之宴,非所谓也。”乃命解骖,祎等罢驾不行。
其守正下士,凡此类也。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
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允。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之外孙也。少孤,长于靖家。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坚,深见信爱,权重于维。景耀元年卒,后主痛惜,以言流涕,乃下诏曰:“祗统职一纪,柔嘉惟则,干肃有章,和义利物,庶绩允明。命不融远,联用悼焉。夫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谥曰忠侯”赐子?爵关内侯,拨次子裕为黄门侍郎。自祗之有宠,后主追怨允日深,谓为自轻,由祗媚兹一人,皓构间浸润故耳。允孙宏,晋巴西太守。吕乂字季阳,南阳人也。父常,送故将(军)刘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还。乂少孤,好读书鼓琴。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乂迁新都、绵竹令,乃心隐恤,百姓称之,为一州诸城之首。
迁巴西太守。
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军,调以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诣亮,慰喻检制,无逃窜者。徒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继军粮。亮卒,累迁广汉、蜀郡太守。蜀郡一都之会,户口众多,又亮卒之后,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后入为尚书,代董允为尚书令,众事无留,门无停宾。乂历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然持法刻深,好用文俗吏,故居大官,名声损于郡县。延熙十四年卒。子辰,景耀中为成都令。辰弟雅,谒者。雅清厉有文才,着格论十五篇。
杜祺历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官至巴西太守,皆与乂亲善,亦有当时之称,而俭素守法,不及于囗。
评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马良贞实,称为令士,陈震忠恪,老而益笃,董允匡主,义形于色,皆属臣之良矣。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b>译文</b>
(董和传、刘巴传、马良传、马谡传、陈震传、董允传、黄皓传、陈祗传、吕乂传)
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州人。
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他为牛革卑、江原县县长、成都县县令。
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婚娶丧葬之事,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董和以自身节俭为大家做出表率,粗衣素食,防止衣食住行有超越自家社会身份之处,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于是当地奢侈之风大为改变,大家都存畏惧而不敢冒犯。于是县里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法,鼓动刘璋调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想不到县中吏员和民众扶老携幼挽留董和者数达几千人,刘璋只好让董和再留任二年,然后转升为益州太守,他在太守任上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他与周围少数民族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心相待,故此深受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任和爱戴。刘备平定蜀地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出谋划策,共事欢洽交情深厚。自董和居官食禄以来,对外治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参与军国大事,二十余年,临终时家中竟无值一石粮食的私财。
诸葛亮后来作丞相,告诫部下说:“参加国家工作,就要集中众人的智慧和忠心。如果计较区区小事,就会难以相互通报信息,给各项工作带来损失。能够互通情报,如同丢弃破鞋而获得珠玉;然而人心苦于不能除尽这些小事,只有徐元直处理此类问题不糊涂。再是董幼宰在朝中任职七年,遇上不顺之事不周之处,哪怕往返十次也来启告。如能做到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像董幼宰那样勤恳职事,忠于国家,那么我的过失就会少多了!”又说:“过去我与崔州平初交,常常听到他对我的得失发出评论;后来与徐元直相交,总是受到他的启发诱导;先前与董幼宰共事,他总是言无不尽;后来与胡伟度在一起,常常听到他进谏之言。我虽然资性鄙陋执拗,不能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但与这四个人始终友好相处,这也足以证明他们不怀疑直言的益处。”诸葛亮就是如此地深切怀念董和。
刘巴传,刘巴,字子初,零陵郡烝阳人。他年少时就有名气,荆州牧刘表连续几次召请他做官,并举荐他为茂才,他都没有答允。刘表死后,曹操征伐荆州。
刘备逃奔江南,荆、楚一带士人跟随刘备者甚众,而刘巴却北往投奔曹操。曹操用他为掾,让他前往招降和接纳长沙、零陵、桂阳。正碰上刘备已攻占这三个地方,刘巴不能返回交差,于是远遁交阝止,刘备深为遗恨。刘巴又从交阝止前往蜀地。不久刘备平定益州,刘巴连忙请罪,刘备不加责备。而诸葛亮多次推荐刘巴,刘备起用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称汉中王,刘巴为尚书,后接替法正为尚书令。刘巴为人清廉节俭,不治产业,又考虑到自己并非一开始就归附刘备的人,害怕受到猜疑,故总是恭敬寡言,退朝居家不与人私自交往,不是公事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刘备称帝时,昭告于皇天上帝后土神祗,所有的文诰策命,全出自刘巴之手。
章武二年(222)去世。刘巴死后,魏国尚书仆射陈群致书丞相诸葛亮,探问刘巴消息,称他为“刘君子初”对刘巴十分敬重。
马良传,(附马谡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
他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乡里为他们编有谚语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故此人们这样称呼他。刘备兼任荆州牧,便征召马良为州从事。待刘备入蜀,诸葛亮也随后跟从前去,马良留守荆州,写信给诸葛亮说:“听说雒城已被我们攻下,这是上天的福佑;尊兄您适应时势把握时机,辅佐光大邦国之业,智慧的光芒已经显露。能灵活地运转思维,审察事理明断,实非易事,为此须当适时地选取贤才。如能远瞩高瞻,仁德通达天际,使时人能集中注意力聆听其言,举世服从于其道,以高妙之音乐,纠正郑、卫之淫声,有利于各项事业,不起相互之间的干扰,这才是管弦演奏的绝技,俞伯牙、师旷的调协。我虽然不是钟子期之辈,却也得为之击节叫好!”刘备征召马良为左将军掾。后来马良被派遣出使东吴,他对诸葛亮说:“今天接受朝廷命令,协和两国友好关系,希望您能向孙权将军介绍我的情况。”诸葛亮说:“请你自己起草这份文件。”马良当即起草说:“本国君主特派属官马良前往访问续好,以发扬光大昆吾、豕韦的结盟功业。
来人是吉士,曾为官荆楚,很少有轻率鲁莽之处,而有周全的美德,希望能屈驾接纳,以利他完成使命。”孙权见信后非常恭敬地接待他。刘备称帝后,任命马良为侍中。及至东征东吴时,派遣马良进入武陵一带招纳五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头领们都接受蜀汉的印信封号,都令人满意。后来刘备兵败于夷陵,马良也遇害身亡。刘备封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
马良的弟弟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担任绵竹、成都县令和越砈太守。他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谈论兵法,丞相诸葛亮深加器重另眼相看。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您要审慎!”诸葛亮对这话不大在意,任命马谡为参军,每次引见马谡与他交谈兵法,总是一天到晚。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统领大军在前,与魏国大将张郃在街亭交战,被张郃打败,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撤兵退到汉中。马谡被捕下狱,被处死刑,诸葛亮流泪将他斩首。马良死时三十六岁,马谡死时三十九岁。
陈震传,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刘备兼任荆州牧时,征召他为州从事,按察诸郡,跟随刘备入蜀。蜀地平定后,被任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改郡名,而为汶山太守,转任犍为太守。
建兴三年(225),入朝被任命为尚书,后升为尚书令,奉命出使东吴。建兴七年(229),孙权登基称帝,蜀国任命陈震为卫尉,前往庆贺孙权登基,诸葛亮写信给兄长诸葛瑾说:“孝起的性情忠义纯厚,老而弥坚,他是能够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推进,使双方欢合相处,在这方面有他可贵的长处。”陈震进入吴国国境后,在给吴国守关官员的公文说:“吴、蜀两国,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结盟续好,友谊日深。尊敬的东吴国主应保持好皇统,焚祭上天接受符命,开疆辟土,天下响应,各有所归。在今日天下形势下,大家共心协力讨伐国贼,则什么样的敌人不可以消灭呢?我蜀国君臣,伸首瞻望欣慰有所依赖。陈震以无才之人,得充当使节,奉命搞好两国友好关系,踏上贵国边界就十分欢欣,到这里如同到家。献子前往鲁国,触犯人家忌讳,受到春秋的讥讽。如果我有不到之处,希望您们务必提醒,使我能适应贵国风情。今天我就要张开外交大臣的旌节昭告于众,各自遵守盟言誓辞。顺水而下船行疾快,各国典章制度又各有不同,害怕有所违犯贵国尊制,希望一定适当提醒,指示我该如何行动。”陈震到达武昌,孙权与他升坛歃血立盟,并分划两国势力范围:以徐、豫、幽、青四州土地属东吴,并、凉、冀、兖四州土地属蜀汉;对于司州所辖土地,则以函谷关为界平分。陈震回国后,被封为城阳亭侯。
建兴九年(231),都护李平因诬告诸葛亮而被废为平民,诸葛亮给长史蒋琬、侍中董允的信说:“孝起前年临去吴国时,曾告诉我说李平肚子里多有巧诈,其同乡人都认为他不可接近。我以为有如此巧诈之心者不去惹他就是了,想不到他竟像苏秦、张仪那样坑人,出乎人的意料。这事应让孝起知道。”建兴十三年(235),陈震去世。他的儿子陈济承袭他的爵位。
董允传,(附黄皓、陈祗传)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刘备册封太子,董允被选为舍人,升洗马。后主刘禅继承皇位后,董允被升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曹魏,住在汉中,耽心后主刘禅年轻,不辨好坏是非,考虑到董允公正无私襟怀坦白,打算让他担任宫中辅佐之职。诸葛亮上疏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都是先帝择选出来留给陛下的良臣,至于斟酌可否,尽忠进谏,都是他们的职责。我认为宫内之事,不论大小,都应咨询他们,这样定能做到堵塞漏溢,收取成效。如果没有忠诚善良的言论,则斩杀董允等以惩诫他们的怠慢。”诸葛亮不久即请任命费祎为参军,升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辖御中亲兵。郭攸之性格素来和顺,故不过挂名而已。向皇帝进言劝谏的任务,董允几乎全包下了。董允处理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竭尽匡救之理。刘禅常想采选美女填充后宫,董允认为古代天子的后妃人数不超过十二名,现今后主的嫔嫱人数已够,不宜再有所加,始终坚持不听从命令。后主刘禅对他更加敬惧。尚书令蒋琬任益州刺史时,上奏要让位给费祎和董允,又表彰“董允任职宫中多年,辅佐王室,应当赐爵加封来嘉奖他的功劳”董允坚辞不受。刘禅渐渐长成,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便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董允常常对上则正色批评皇上,对下则严厉斥责黄皓。黄皓害怕董允,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董允曾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约好游宴,车马已经备好,正巧郎中襄阳人董恢前来向董允请教。董恢年轻官小,见董允准备出门,稍停片刻便起身告辞,董允不让他走,说:“本来我之所以外出者,是想与朋友们游玩闲谈,现在您已屈尊来访,刚要展开深谈阔论,放弃这样的谈话,到那边去喝酒闲聊,那就太不像话了。”于是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停车不去了。他坚守正道、礼贤下士,都像上面那样。
延熙六年(243),董允被加封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书令,作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246)去世。陈祗接替董允为侍中,与黄皓相互勾结串通,黄皓于是开始参与政事。陈祗死后,黄皓由黄门令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玩弄权术操持国柄,终于导致国家灭亡。蜀国官民无不追念董允。待邓艾攻进蜀国时,听说黄皓奸险阴诈,便将他抓起来准备杀掉,因黄皓用重金贿赂邓艾左右的人,故得以免死。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哥哥的外孙。他小时候就失去父亲,在许靖家长大。陈祗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任命为选曹郎;矜持严厉且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让他接替董允任内侍。吕乂死后,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封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说职位居于陈祗之上,但因为他经常率兵在外,朝中大政过问得不多。陈祗上迎逢皇上所好,下勾结宦官佞臣,故深受皇帝的宠信,权力竟超过姜维。
他死于景耀元年(258),后主刘禅悲痛惋惜,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还下诏书说:“陈祗在他的职任上,以柔顺温和为行为准则,处理事务有条不紊,和气忠义有利诸般事物,故此政绩公允辉煌。可惜其寿苦短,朕深深痛悼。如果说怎样纪念他和他进行交流,则在他死后给他追加美好的谥号,谥为‘忠侯’。”此外还赐封陈祗之子陈粲的爵位为关内侯,提升陈祗次子陈裕为黄门侍郎。自从陈祗得宠后,后主刘禅便日益追恨董允,说董允自以为是、高傲轻人。这都是陈祗阿谀媚上、黄皓挑拨离间渐渐使后主形成这种认识。董允的孙子董宏,在晋代为巴西太守。
吕乂传,吕乂,字季阳,南阳郡人。他的父亲吕常,送原先的将军刘焉入蜀,因官道堵塞,于是不能返回中原。吕乂自小失去父亲,喜好读书弹琴。当初,刘备平定益州,设置盐府校尉一职,管理盐、铁的财政收益,后来校尉王连请吕乂与南阳人杜祺、南乡人刘干等共为典曹都尉。吕乂被升任为新都、绵竹县县令,他心地善良体恤百姓,百姓无不称颂,在本州各县城中首屈一指。又被升任为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兵,征调各郡兵员、钱粮,不少地方都不能及时如数送交,吕乂召募士兵五千人交给诸葛亮,他对这些人进行慰问讲明道理并加以监督制约,这些人竟没有一人逃走。吕乂被转任汉中太守,兼领督农,负责供应军需粮草。诸葛亮去世后,吕乂累迁任广汉、蜀郡太守。蜀郡为京都所在地,户口众多,又诸葛亮死后,士兵开小差的很多,又有人冒领这些人空额的军饷,各地奸巧纷纷出现。吕乂到任后,进行防范禁止,他对士兵们开导劝谕,几年之间,那些脱漏军籍而自愿出来的人有一万多。后来吕乂入朝为尚书,接替董允为尚书令,公事都及时处理不留拖延,门内没有停留的宾客。吕乂先后任职朝廷内外,自己生活俭朴,谦虚少言,为政简明而不繁琐,以清明能干著称于朝;然而用法过严过深,喜爱起用文官俗吏,所以虽说官居高位,但在各郡县中他的名声不大好。
延熙十四年(251),吕乂去世,他的儿子吕辰,景耀年间为成都令。吕辰弟弟吕雅,官任谒者。吕雅清厉有文才,著有格论十五篇。杜祺历任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官至巴西太守,都与吕乂相互友好,在当时也有名声,而在节俭朴素遵纪守法上,不及吕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