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小乙种田记最新章节!
接下来给年前短学的束修,玉兰和陆忠商量罢,觉得不能比其他村民少,于是陆忠亲自去城里买了五斤肉一坛酒两盒茶还有一包糖霜送去。
陆老太和蔼的跟陆忠说会话,便收下了。
陆忠回到家跟玉兰道:“祖母说了,不是一心想收咱家的东西,而是做给村里其它人看的,你也知道咱们村人多嘴杂,谁多了谁少了都要当事念叨几天,祖母便拿咱家当标杆,自家人都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它村民便不会有怨言。”
玉兰道:“祖母一番苦心,咱们当晚辈的理应体谅,何况圣人当年都要十条咸猪肉当束修呢,咱送拜师礼也是应当。”
陆小乙在一旁比划几块粗布,思索着怎么给小庚做书包,被陆忠和玉兰的谈话吸引,默默思索着陆老太此举的寓意,不得不说陆老太是个精明人,定是趁着年前这次短学跟村民套近乎拉人情,私下里这家少收点肉,那家少收点蛋,做足面子和人情。等村民打听到陆忠送多少时,两相对比,肯定会承陆老太这份情。
不管怎么说,陆老太也是在努力为大房好,一个迟暮老人能做到这样还是值得尊敬的。
小庚入学前一天,余粮来了。
陆小乙在后院剁猪草喂猪,收拾完毕过前院来,见余粮在厅堂里跟陆忠和玉兰说着什么。
秋季猎物肥美,正是捕猎的好时节。余粮整个秋季都忙于捕猎跟陆小乙见面的时候不多,如今秋去冬来,他还在忙碌,比以前勤奋多了。陆小乙好几次偷空去余家小院都是铁将军把门,唯独狸花猫顿在墙头晒太阳。难免心里有些失落。
此时见心心念念的人儿就坐在自家厅堂里,陆小乙心情顿时大好,冲上前大喊道:“粮哥,你啥时来的?”兴许是表现的太过热情和激动,余粮脸顿时红了,原本要说什么的,竟忘了词。
玉兰笑骂:“咋咋呼呼的干啥?瞧把粮子吓得。”
余粮摸了摸鼻子。对玉兰道:“婶儿。小乙没吓着我。”意思是你别怪她。
玉兰哪里会不懂他的潜台词,笑着说:“好,好。婶儿错怪她了。”
余粮可能觉得自己表现太明显,脸颊又红了,陆小乙也不忍心看他羞窘,见桌上有书赶忙转移话题道:“哪来的书?”
“粮子给的。说是他以前读书时买的,听说小庚要上学便把能用的书都拿来了。这么金贵的东西,粮子真是有心了。”玉兰对余粮一直是很满意的,平常需要帮忙一喊就来,农忙更不用说。主动就来了。这次又把金贵的书送来给小庚,玉兰对这个准女婿满意极了,再看自家小乙。只觉她缺点多多优点少少,玉兰暗暗打定主意。年后要对小乙严加管教,少让她出去晃荡,在家好好学学家务和针线活,把她好耍皮懒的性子磨一磨。
陆小乙若是知道她娘要加大力度对她进行管教和琢磨,估计会头疼之极吧!
余粮道:“都是些适合小庚的蒙养教本,先生期初会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童蒙须知》,我这里有现成的,小庚就不需要买了,至于往后的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我那儿不齐全,往后需要再买。”
陆忠笑道:“无妨无妨,他能把前面几本书学透,也算有些学识了,后面那些圣人书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他若能读下去,我就是砸锅卖铁卖房卖瓦也要供他读书。”
小庚瞪大眼睛惊呼:“锅砸了咋做饭呀?房子卖了住哪儿呀?爹,我不读圣人书了!”
陆忠道:“你过来!”小庚屁颠颠跑到陆忠跟前,陆忠笑着轻拍他小脑袋,“就想着吃和住,咋不想着考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
小庚得意道:“娘说过,我是泥腿子状元!”
“泥腿子状元?”
“嗯,就是种田状元!”小庚一脸严肃道。
陆忠笑着又拍他脑袋一下,“就你这样的还读什么书呀!别浪费我银钱了,明天就跟我下地去吧!”
小庚才不干呢,指着桌上几本书道:“我还小还不能下地,等我把那几本书读完后,年岁长大一些再跟爹下地去。”说完,就要去抓那几本书。
玉兰拍他手,训道:“书是金贵玩意儿,你这样莽莽撞撞的不爱惜怎么行!”说完,把几本书小心翼翼的拿过来放好,不由夸道:“粮子真是个细心的好孩子,瞧这书爱惜得多好,连个书角儿都没卷,跟新书似得。”
余粮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当年学堂的先生管教严格,对于不爱惜书本和笔墨的学生都会严惩,我这几本书能保管这么好,得益于当年先生教导之恩。”
小乙瞅一眼,见哪书果然干净如新,提议道:“爱惜书本是好习惯,这几本书你放心,我帮你监督着,小庚要是不爱惜我就收拾他!”
玉兰笑道:“对对,一定要让小庚养成这个好习惯!”
余粮送完书便起身告辞,玉兰留他吃饭他婉拒了,说是还要进趟山,趁着雪前多捕些山货卖。对于这样勤劳肯干的少年郎,玉兰和陆忠越看越喜欢,叮嘱一番才送他出院门。
到了小庚入学这天,早饭后小乙小丁亲自送他去上学,完全不用送的,可小乙小丁就是想跟着去看热闹嘛。
小庚背着双肩包美滋滋的走在前面,小乙小丁在后面看着,不是看小庚,而是看他背着的小书包,太可爱了。
这个小书包可是一家人的功劳呢!陆小乙针线活一般,但玉兰拿手,母女两商商量量总算把小书包做出来了,里面两个夹层,一层放书本和纸张,一层放砚台和墨锭,中间的隔层和书包底部缝上油纸,书包最外面的大扣子是陆忠按小乙的意思把一块小木头磨成牛角扣形状。陆小乙还用几块碎布在书包上拼了个小黄鸭,由心细的小丁亲自把鸭身、鸭嘴和鸭眼睛缝在书包上。
于是,小庚背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出来的独一份双肩小书包上学去啦!
很快跟村里几个少年郎碰头,有的提个小书篮,有的是木制小书箱,有的跨着小布袋,还有的是一块粗布包裹着抱在怀里。
小庚故意走前面,让其他少年郎看他背后的小书包,结果显而易见,少年郎们都冲上前,叽叽喳喳的询问,还有伸手去摸的,小庚一边嚷嚷“别莫脏了”一边往前跑去,其他少年郎们在后面紧紧追着。
到了陆家大房,陆小乙数了数人头,有三十二个之多呢!年龄小点如小庚这样六岁左右的,还有申强那样九岁左右的,甚至还有跟丙榆不相上下的。
天啦!从来没有发现村里有这么多小少年,熙熙嚷嚷像一窝小鸡仔,头都要吵晕了。
想必村里多数人家都把适龄的孩子送来了吧。短学嘛!束修又不多,送来读上两月,等明年长学了,说不定就没这么多孩子了。
村里来送哥哥弟弟上学的小姑娘也不少,陆小乙跟她们一一打过招呼,便依在门框往里看,还有的小姑娘垫脚从窗口往里瞅。陆小乙看了一圈,只觉小姑娘对知识的渴盼不亚于小少年,可惜这个时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除了那些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的姑娘会被教着识几个字外,她们这样的农家小姑娘,只有做家务的份。
家中若是有进学的兄弟,兴许还能教着识几个字吧!陆小乙在现代虽不是文盲,但穿到这异世,繁琐复杂的文字大多还是不认识的,相当于文盲了,于是暗暗打定主意,等小庚下学回来,她跟小丁也学着认认字。
喜鹊也来送喜柱,见陆小乙也在,高兴的凑过来,小姐妹好几天没见面,此时亲热极了,肩膀挨肩膀往书屋内瞧。
村里的小少年陆陆续续来齐,陆丙榆和陆戊枫帮着安排座位,按高低秩序安排小少年们坐下。
小庚跟狗蛋儿和胖娃子一桌,刘宝申强和二狗子一桌,陆小乙一脸黑线,发现小少年们尽是叫的小名,也不知道大名是什么,也不知道各自的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取好大名。
陆福增收拾的利利索索出现在书屋门口,手里依然拿着两指阔的竹板,直端端的胡须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一张脸严肃之极。
门口围观的小姑娘们都怯怯的退后,小乙小丁礼貌的给陆福增行礼,其它小姑娘也学着小乙姐两给陆福增行礼。陆福增是个极看重礼数的人,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朝小姑娘们挥手,温言让她散去,然后板着脸挺着脊背缓慢的踱进书屋。
陆小乙还想多看一会儿,奈何老书生不让,她们只好结伴离去了。
小姑娘们说说笑笑,每到一岔路口便分流几人,到最后只剩下小乙小丁和喜鹊。并不是她们顺路,而是小乙小丁为了跟喜鹊多说会儿话,便绕道一圈把喜鹊送回去再返回自家。(未完待续。)
接下来给年前短学的束修,玉兰和陆忠商量罢,觉得不能比其他村民少,于是陆忠亲自去城里买了五斤肉一坛酒两盒茶还有一包糖霜送去。
陆老太和蔼的跟陆忠说会话,便收下了。
陆忠回到家跟玉兰道:“祖母说了,不是一心想收咱家的东西,而是做给村里其它人看的,你也知道咱们村人多嘴杂,谁多了谁少了都要当事念叨几天,祖母便拿咱家当标杆,自家人都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它村民便不会有怨言。”
玉兰道:“祖母一番苦心,咱们当晚辈的理应体谅,何况圣人当年都要十条咸猪肉当束修呢,咱送拜师礼也是应当。”
陆小乙在一旁比划几块粗布,思索着怎么给小庚做书包,被陆忠和玉兰的谈话吸引,默默思索着陆老太此举的寓意,不得不说陆老太是个精明人,定是趁着年前这次短学跟村民套近乎拉人情,私下里这家少收点肉,那家少收点蛋,做足面子和人情。等村民打听到陆忠送多少时,两相对比,肯定会承陆老太这份情。
不管怎么说,陆老太也是在努力为大房好,一个迟暮老人能做到这样还是值得尊敬的。
小庚入学前一天,余粮来了。
陆小乙在后院剁猪草喂猪,收拾完毕过前院来,见余粮在厅堂里跟陆忠和玉兰说着什么。
秋季猎物肥美,正是捕猎的好时节。余粮整个秋季都忙于捕猎跟陆小乙见面的时候不多,如今秋去冬来,他还在忙碌,比以前勤奋多了。陆小乙好几次偷空去余家小院都是铁将军把门,唯独狸花猫顿在墙头晒太阳。难免心里有些失落。
此时见心心念念的人儿就坐在自家厅堂里,陆小乙心情顿时大好,冲上前大喊道:“粮哥,你啥时来的?”兴许是表现的太过热情和激动,余粮脸顿时红了,原本要说什么的,竟忘了词。
玉兰笑骂:“咋咋呼呼的干啥?瞧把粮子吓得。”
余粮摸了摸鼻子。对玉兰道:“婶儿。小乙没吓着我。”意思是你别怪她。
玉兰哪里会不懂他的潜台词,笑着说:“好,好。婶儿错怪她了。”
余粮可能觉得自己表现太明显,脸颊又红了,陆小乙也不忍心看他羞窘,见桌上有书赶忙转移话题道:“哪来的书?”
“粮子给的。说是他以前读书时买的,听说小庚要上学便把能用的书都拿来了。这么金贵的东西,粮子真是有心了。”玉兰对余粮一直是很满意的,平常需要帮忙一喊就来,农忙更不用说。主动就来了。这次又把金贵的书送来给小庚,玉兰对这个准女婿满意极了,再看自家小乙。只觉她缺点多多优点少少,玉兰暗暗打定主意。年后要对小乙严加管教,少让她出去晃荡,在家好好学学家务和针线活,把她好耍皮懒的性子磨一磨。
陆小乙若是知道她娘要加大力度对她进行管教和琢磨,估计会头疼之极吧!
余粮道:“都是些适合小庚的蒙养教本,先生期初会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童蒙须知》,我这里有现成的,小庚就不需要买了,至于往后的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我那儿不齐全,往后需要再买。”
陆忠笑道:“无妨无妨,他能把前面几本书学透,也算有些学识了,后面那些圣人书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他若能读下去,我就是砸锅卖铁卖房卖瓦也要供他读书。”
小庚瞪大眼睛惊呼:“锅砸了咋做饭呀?房子卖了住哪儿呀?爹,我不读圣人书了!”
陆忠道:“你过来!”小庚屁颠颠跑到陆忠跟前,陆忠笑着轻拍他小脑袋,“就想着吃和住,咋不想着考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
小庚得意道:“娘说过,我是泥腿子状元!”
“泥腿子状元?”
“嗯,就是种田状元!”小庚一脸严肃道。
陆忠笑着又拍他脑袋一下,“就你这样的还读什么书呀!别浪费我银钱了,明天就跟我下地去吧!”
小庚才不干呢,指着桌上几本书道:“我还小还不能下地,等我把那几本书读完后,年岁长大一些再跟爹下地去。”说完,就要去抓那几本书。
玉兰拍他手,训道:“书是金贵玩意儿,你这样莽莽撞撞的不爱惜怎么行!”说完,把几本书小心翼翼的拿过来放好,不由夸道:“粮子真是个细心的好孩子,瞧这书爱惜得多好,连个书角儿都没卷,跟新书似得。”
余粮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当年学堂的先生管教严格,对于不爱惜书本和笔墨的学生都会严惩,我这几本书能保管这么好,得益于当年先生教导之恩。”
小乙瞅一眼,见哪书果然干净如新,提议道:“爱惜书本是好习惯,这几本书你放心,我帮你监督着,小庚要是不爱惜我就收拾他!”
玉兰笑道:“对对,一定要让小庚养成这个好习惯!”
余粮送完书便起身告辞,玉兰留他吃饭他婉拒了,说是还要进趟山,趁着雪前多捕些山货卖。对于这样勤劳肯干的少年郎,玉兰和陆忠越看越喜欢,叮嘱一番才送他出院门。
到了小庚入学这天,早饭后小乙小丁亲自送他去上学,完全不用送的,可小乙小丁就是想跟着去看热闹嘛。
小庚背着双肩包美滋滋的走在前面,小乙小丁在后面看着,不是看小庚,而是看他背着的小书包,太可爱了。
这个小书包可是一家人的功劳呢!陆小乙针线活一般,但玉兰拿手,母女两商商量量总算把小书包做出来了,里面两个夹层,一层放书本和纸张,一层放砚台和墨锭,中间的隔层和书包底部缝上油纸,书包最外面的大扣子是陆忠按小乙的意思把一块小木头磨成牛角扣形状。陆小乙还用几块碎布在书包上拼了个小黄鸭,由心细的小丁亲自把鸭身、鸭嘴和鸭眼睛缝在书包上。
于是,小庚背着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出来的独一份双肩小书包上学去啦!
很快跟村里几个少年郎碰头,有的提个小书篮,有的是木制小书箱,有的跨着小布袋,还有的是一块粗布包裹着抱在怀里。
小庚故意走前面,让其他少年郎看他背后的小书包,结果显而易见,少年郎们都冲上前,叽叽喳喳的询问,还有伸手去摸的,小庚一边嚷嚷“别莫脏了”一边往前跑去,其他少年郎们在后面紧紧追着。
到了陆家大房,陆小乙数了数人头,有三十二个之多呢!年龄小点如小庚这样六岁左右的,还有申强那样九岁左右的,甚至还有跟丙榆不相上下的。
天啦!从来没有发现村里有这么多小少年,熙熙嚷嚷像一窝小鸡仔,头都要吵晕了。
想必村里多数人家都把适龄的孩子送来了吧。短学嘛!束修又不多,送来读上两月,等明年长学了,说不定就没这么多孩子了。
村里来送哥哥弟弟上学的小姑娘也不少,陆小乙跟她们一一打过招呼,便依在门框往里看,还有的小姑娘垫脚从窗口往里瞅。陆小乙看了一圈,只觉小姑娘对知识的渴盼不亚于小少年,可惜这个时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除了那些书香门第大户人家的姑娘会被教着识几个字外,她们这样的农家小姑娘,只有做家务的份。
家中若是有进学的兄弟,兴许还能教着识几个字吧!陆小乙在现代虽不是文盲,但穿到这异世,繁琐复杂的文字大多还是不认识的,相当于文盲了,于是暗暗打定主意,等小庚下学回来,她跟小丁也学着认认字。
喜鹊也来送喜柱,见陆小乙也在,高兴的凑过来,小姐妹好几天没见面,此时亲热极了,肩膀挨肩膀往书屋内瞧。
村里的小少年陆陆续续来齐,陆丙榆和陆戊枫帮着安排座位,按高低秩序安排小少年们坐下。
小庚跟狗蛋儿和胖娃子一桌,刘宝申强和二狗子一桌,陆小乙一脸黑线,发现小少年们尽是叫的小名,也不知道大名是什么,也不知道各自的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取好大名。
陆福增收拾的利利索索出现在书屋门口,手里依然拿着两指阔的竹板,直端端的胡须在寒风中微微颤抖,一张脸严肃之极。
门口围观的小姑娘们都怯怯的退后,小乙小丁礼貌的给陆福增行礼,其它小姑娘也学着小乙姐两给陆福增行礼。陆福增是个极看重礼数的人,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朝小姑娘们挥手,温言让她散去,然后板着脸挺着脊背缓慢的踱进书屋。
陆小乙还想多看一会儿,奈何老书生不让,她们只好结伴离去了。
小姑娘们说说笑笑,每到一岔路口便分流几人,到最后只剩下小乙小丁和喜鹊。并不是她们顺路,而是小乙小丁为了跟喜鹊多说会儿话,便绕道一圈把喜鹊送回去再返回自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