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容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深宫藏花最新章节!
酉时,云姑姑进来摆膳,婉容再一次回头看他,自以为很正经,其实一个怂字已经在脸上现形了。
爪子抓着白玉笔端,一下一下的戳字,不无懊恼的腹诽,都到饭点了,还想怎么样。
可惜李君瑞依旧一张冷脸不改分毫,手上到是动了,放下了书,长腿落地,振了下袍服,他……抬腿走了。
“哼,”婉容瞪着眼看他走出门,顷刻就把手里的笔甩脱了出去,身子向后一靠,就躺平了,“爱理不理。”
太华山,张府别院。
前左丞相张老大人不耐暑热,早五月便入了太华山。
此地不是昭德皇帝开始成为避暑圣地的,而是自古以来便是京城周边避暑的不二之选。
京城贵胄,传世之家,早几辈子前,就在皇家圈地外,自买了地皮建屋立院,其重要性不下在内城买房传世。
山阴东城经卷胡同内的张家宗祠有排位的祖宗三面墙满当当都快摆不下,翻开族谱,查阅过往,文豪功臣之多,随机择选其一,皆能令当世新旧世家羞愧垂涎不已。
张老太爷年轻时又有张经卷的雅号,自然到如今,能这么叫他的,世上之人已不过一手的数。
当今天子登基大宝,老大人便致仕归家,让出左丞相之位,有原户部尚书廖正继左丞相位。而廖大人投桃报李,推举了当时的户部侍郎官张昌河稳做了一部之首。
张老大人膝下三子二女,老大便是现户部尚书张昌河。
老二文名不显,年近三十有二才进了二榜,如今在翰林院做着那清贵学士。
之于老三,熟知张家家事的人皆知,那才是张老大人,最看重且衷爱的儿子,娶得还是菖州永平候家的嫡女,当时风头之盛,乃朝野皆颂的栋梁之才,只可惜天妒英才,气运不厚,三十出头便因公殉职了。
张老大人三个儿子都是有正室嫡妻所生,二个女儿却是续娶的继室米氏所出,嫁的都是江南世家之子。
且说,张昌河带着进京献俘的张祺往张府别院赶,有家人在大门口张望,见到马车过来,不等见到人,就跑回内宅告诉了老太爷。两叔侄才进了门,就有管事来请,说是张老太爷一直在易安堂等着他们。
叔侄俩对视了一眼,知道这当口再回房去换洗怕是不能了,既然面圣也面了,也不怕见老太爷,便直接让人带路,先去了易安堂。
张老太爷这些年清闲惯了,没事就爱往园子里走,到哪里都喜欢开出田地来,种他的那些宝贝菜蔬。
叔侄俩是被皇上赐了午膳,用完后才出的别宫,到家不过午时末,往常这时节,老太爷该是午歇,今日却是摆了茶盅在庑廊底下,看着一洼白菜地出神。
听到脚步声,他猛地从躺椅上起来,年纪大了,起的太猛,站住时还晃了晃,撑住了旁边的小桌,才站稳。
秦管家吓了一跳,不敢上前搀扶,只是打了帘子,让人先进来。
头一个自然是张昌河,头顶乌纱帽,深绿圆领袍,锦鸡补子,青色束带,佩色为犀,浓眉,大方脸,身量高略臃肿,迈着方正步子,颇有气势。
张老太爷根本没往他身上瞧,直接盯着他后面看。
先瞧见的是那一身铁甲,室外光线充足,打在其上,竟然还消磨不去那层冷意。男儿身高八尺,玉面含煞,脊背如注了铁水,铸成一把出鞘利剑,就此一人便成了一堵坚实不可摧毁的城墙。
张老太爷看到那张脸时就有些恍惚,他很久没有回忆过往了,好的坏的,都不能拨动他的心境半分。
唯独就有一人一事,是刻意用夯土埋了的。年纪越大,越是不敢碰,一碰就如刀割的疼,可就今天,前程往事加倍返还给他,模糊了他的眼,碾压了他的老心。
“老太爷,老太爷……”
“父亲,您这是怎么了?来人哪,快请太医。”
“不,别动,谁都别动。”张老太爷勉力睁开眼,手一摆,十足坚决。
只是一瞥眼间,却见撩动他心弦的那人,站在原地一动未动,诶,一声叹息沉在了心底。
“父亲,还是让太医过来瞧瞧吧。”张昌河在他腿边蹲下,递了帕子让他擦。
张老太爷接手过来,恢复了往常,“秦勉,带三少爷去我房中梳洗,老大,你先回去吧。”
“是,父亲,那儿子先告退了。”张昌河在外如何威严,在家是一点不敢忤逆老太爷的意思。站起身来,错过张祺时对视点了个头,便退走了。
张老太爷见张祺依旧不动,缓着声说道,“你也去吧,不着急。”
张祺抱拳,恭敬的回答,“是,祖父。”
“秦勉,你去伺候着。”秦勉如今已经不管府内诸事了,只一味伺候老太爷,就凭这个,他就是张府当仁不让的无冕第一人,就连张昌河都不敢指使他办事。
这已经是老太爷前后两次的镇重吩咐,秦勉心头一凛,越发不敢怠慢。
说是不着急,他在这边等着,哪怕张祺心中有诸多想法,也仅是费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去了宴息室老太爷跟前。
这次他换的是一身青色云锦直缀,腰间垂戴了一块竹叶青的玉牌,束发冠。去了那一身的铁甲,青年面如冠玉,仪表非凡。
老人家细细看了他半晌,片刻的怔愣后轻声喃喃,“弘文?”
青年听的清楚,脸上本岿然不动的冷肃,就在那一刻出了破裂的迹象。
只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大礼,口呼,“孙儿不孝,给祖父磕头了。”
“起来,快起来。”老人家难得动情,亲自扶了他起来。
张祺告罪,虚抚了老太爷坐回了躺椅上,自己选了离他最近的圈椅,秦管家适时出来奉茶,好歹缓和室内不尴不尬的气氛。
室内沉寂片刻,老太爷啜了口茶,茶盖一敲,忽然道,“此次进京准备停留几日?”
祖孙俩一别经年,老的也就在小的三岁左右见过,一朝离别,可谓沧海桑田。到如今一过十数年,才重逢,生疏难免。就算老太爷一生大风大浪何等见识,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得意的孙子说话。
张祺目视前方,双手规矩的放在膝上,细微可见,食指一直在撩动衣料,面见张老太爷,对于他本身,并没有像外在表现的那般平静。
“怕是要留在京都了。”他如实道。
张老太爷也没有足够惊讶,只是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你总归是张家的人,留的近些,我也好替你父亲多看你几年。”
并不问他可能的去处,老太爷的分寸掌握的很好。至于说他是张家人,极力安奈的张祺目光中似有火升腾,猛然站起身来,顺势跪地,青石板的地面发出砰的一声响。
“祖父,孙儿就一事不明,还望祖父告知。”
张老太爷转首,眉头跟着皱的死紧,沉默片刻,抬抬手道,“你说。”
“我妹妹,张婉容究竟在哪里,死了还是活着?”
“自然是在宫里,活的好好的。”老太爷这话仿佛就在嘴边备着,出口是一个嘣都不打。
张祺低着头,不肯起身,他苦寻了近十年的妹妹,哪里能被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给打发了。不敢抬头是怕憋不住怒气,跟老太爷冲着干,这对于他的目的来说,绝没有好处。
他刻意压住自己的声音,几乎是咬着牙把话说清楚,“我家小蓉儿,惫懒好吃,脸如满月,手似藕节,白白胖胖的,只能算是可爱,怎么可能会成为名满天下的美人。”
当他是傻子吗,随便找个人占了他妹妹的名分,他都可以不计较。他只想知道,他的亲妹妹在哪里,究竟是死是活。
“别云。”张老太爷骤然大声唤了他的字,坐直了身子,说道,“你见过现在的婉容吗?”
跪在地上的张祺,化成了木塑,一个生气都无了。
张老太爷也不管他,自管自说,“你记得的不过是小时候,不到六岁的妹妹,等你见着了现在的婉容,再到我跟前来讨说法不迟。”
室内无风沉寂,祖孙俩一坐一跪,都没了动静。
还是老的那个先开了口,语中包含了诸多郁结,“当年,把你从明州府带走,可不是昌平王一个人的意思。”
老三家都被贼寇灭了门,好不容易救下的独苗半死不活,他这个位极人臣的丞相可不是白当的,能让人随意把他带去永安府,让永平侯家的人给他养孙子,哪怕那家人是他外祖家也是不行。
可最后却变成了那样,世人都不能明白,这对他来说是何等打击。
张祺显然也明白不了,诧异的抬头问询。
“吴王也在山上。”老太爷闭了闭眼,点出了关键。
张祺惊悚,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您是说皇上见过小蓉儿。”
酉时,云姑姑进来摆膳,婉容再一次回头看他,自以为很正经,其实一个怂字已经在脸上现形了。
爪子抓着白玉笔端,一下一下的戳字,不无懊恼的腹诽,都到饭点了,还想怎么样。
可惜李君瑞依旧一张冷脸不改分毫,手上到是动了,放下了书,长腿落地,振了下袍服,他……抬腿走了。
“哼,”婉容瞪着眼看他走出门,顷刻就把手里的笔甩脱了出去,身子向后一靠,就躺平了,“爱理不理。”
太华山,张府别院。
前左丞相张老大人不耐暑热,早五月便入了太华山。
此地不是昭德皇帝开始成为避暑圣地的,而是自古以来便是京城周边避暑的不二之选。
京城贵胄,传世之家,早几辈子前,就在皇家圈地外,自买了地皮建屋立院,其重要性不下在内城买房传世。
山阴东城经卷胡同内的张家宗祠有排位的祖宗三面墙满当当都快摆不下,翻开族谱,查阅过往,文豪功臣之多,随机择选其一,皆能令当世新旧世家羞愧垂涎不已。
张老太爷年轻时又有张经卷的雅号,自然到如今,能这么叫他的,世上之人已不过一手的数。
当今天子登基大宝,老大人便致仕归家,让出左丞相之位,有原户部尚书廖正继左丞相位。而廖大人投桃报李,推举了当时的户部侍郎官张昌河稳做了一部之首。
张老大人膝下三子二女,老大便是现户部尚书张昌河。
老二文名不显,年近三十有二才进了二榜,如今在翰林院做着那清贵学士。
之于老三,熟知张家家事的人皆知,那才是张老大人,最看重且衷爱的儿子,娶得还是菖州永平候家的嫡女,当时风头之盛,乃朝野皆颂的栋梁之才,只可惜天妒英才,气运不厚,三十出头便因公殉职了。
张老大人三个儿子都是有正室嫡妻所生,二个女儿却是续娶的继室米氏所出,嫁的都是江南世家之子。
且说,张昌河带着进京献俘的张祺往张府别院赶,有家人在大门口张望,见到马车过来,不等见到人,就跑回内宅告诉了老太爷。两叔侄才进了门,就有管事来请,说是张老太爷一直在易安堂等着他们。
叔侄俩对视了一眼,知道这当口再回房去换洗怕是不能了,既然面圣也面了,也不怕见老太爷,便直接让人带路,先去了易安堂。
张老太爷这些年清闲惯了,没事就爱往园子里走,到哪里都喜欢开出田地来,种他的那些宝贝菜蔬。
叔侄俩是被皇上赐了午膳,用完后才出的别宫,到家不过午时末,往常这时节,老太爷该是午歇,今日却是摆了茶盅在庑廊底下,看着一洼白菜地出神。
听到脚步声,他猛地从躺椅上起来,年纪大了,起的太猛,站住时还晃了晃,撑住了旁边的小桌,才站稳。
秦管家吓了一跳,不敢上前搀扶,只是打了帘子,让人先进来。
头一个自然是张昌河,头顶乌纱帽,深绿圆领袍,锦鸡补子,青色束带,佩色为犀,浓眉,大方脸,身量高略臃肿,迈着方正步子,颇有气势。
张老太爷根本没往他身上瞧,直接盯着他后面看。
先瞧见的是那一身铁甲,室外光线充足,打在其上,竟然还消磨不去那层冷意。男儿身高八尺,玉面含煞,脊背如注了铁水,铸成一把出鞘利剑,就此一人便成了一堵坚实不可摧毁的城墙。
张老太爷看到那张脸时就有些恍惚,他很久没有回忆过往了,好的坏的,都不能拨动他的心境半分。
唯独就有一人一事,是刻意用夯土埋了的。年纪越大,越是不敢碰,一碰就如刀割的疼,可就今天,前程往事加倍返还给他,模糊了他的眼,碾压了他的老心。
“老太爷,老太爷……”
“父亲,您这是怎么了?来人哪,快请太医。”
“不,别动,谁都别动。”张老太爷勉力睁开眼,手一摆,十足坚决。
只是一瞥眼间,却见撩动他心弦的那人,站在原地一动未动,诶,一声叹息沉在了心底。
“父亲,还是让太医过来瞧瞧吧。”张昌河在他腿边蹲下,递了帕子让他擦。
张老太爷接手过来,恢复了往常,“秦勉,带三少爷去我房中梳洗,老大,你先回去吧。”
“是,父亲,那儿子先告退了。”张昌河在外如何威严,在家是一点不敢忤逆老太爷的意思。站起身来,错过张祺时对视点了个头,便退走了。
张老太爷见张祺依旧不动,缓着声说道,“你也去吧,不着急。”
张祺抱拳,恭敬的回答,“是,祖父。”
“秦勉,你去伺候着。”秦勉如今已经不管府内诸事了,只一味伺候老太爷,就凭这个,他就是张府当仁不让的无冕第一人,就连张昌河都不敢指使他办事。
这已经是老太爷前后两次的镇重吩咐,秦勉心头一凛,越发不敢怠慢。
说是不着急,他在这边等着,哪怕张祺心中有诸多想法,也仅是费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去了宴息室老太爷跟前。
这次他换的是一身青色云锦直缀,腰间垂戴了一块竹叶青的玉牌,束发冠。去了那一身的铁甲,青年面如冠玉,仪表非凡。
老人家细细看了他半晌,片刻的怔愣后轻声喃喃,“弘文?”
青年听的清楚,脸上本岿然不动的冷肃,就在那一刻出了破裂的迹象。
只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大礼,口呼,“孙儿不孝,给祖父磕头了。”
“起来,快起来。”老人家难得动情,亲自扶了他起来。
张祺告罪,虚抚了老太爷坐回了躺椅上,自己选了离他最近的圈椅,秦管家适时出来奉茶,好歹缓和室内不尴不尬的气氛。
室内沉寂片刻,老太爷啜了口茶,茶盖一敲,忽然道,“此次进京准备停留几日?”
祖孙俩一别经年,老的也就在小的三岁左右见过,一朝离别,可谓沧海桑田。到如今一过十数年,才重逢,生疏难免。就算老太爷一生大风大浪何等见识,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得意的孙子说话。
张祺目视前方,双手规矩的放在膝上,细微可见,食指一直在撩动衣料,面见张老太爷,对于他本身,并没有像外在表现的那般平静。
“怕是要留在京都了。”他如实道。
张老太爷也没有足够惊讶,只是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你总归是张家的人,留的近些,我也好替你父亲多看你几年。”
并不问他可能的去处,老太爷的分寸掌握的很好。至于说他是张家人,极力安奈的张祺目光中似有火升腾,猛然站起身来,顺势跪地,青石板的地面发出砰的一声响。
“祖父,孙儿就一事不明,还望祖父告知。”
张老太爷转首,眉头跟着皱的死紧,沉默片刻,抬抬手道,“你说。”
“我妹妹,张婉容究竟在哪里,死了还是活着?”
“自然是在宫里,活的好好的。”老太爷这话仿佛就在嘴边备着,出口是一个嘣都不打。
张祺低着头,不肯起身,他苦寻了近十年的妹妹,哪里能被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给打发了。不敢抬头是怕憋不住怒气,跟老太爷冲着干,这对于他的目的来说,绝没有好处。
他刻意压住自己的声音,几乎是咬着牙把话说清楚,“我家小蓉儿,惫懒好吃,脸如满月,手似藕节,白白胖胖的,只能算是可爱,怎么可能会成为名满天下的美人。”
当他是傻子吗,随便找个人占了他妹妹的名分,他都可以不计较。他只想知道,他的亲妹妹在哪里,究竟是死是活。
“别云。”张老太爷骤然大声唤了他的字,坐直了身子,说道,“你见过现在的婉容吗?”
跪在地上的张祺,化成了木塑,一个生气都无了。
张老太爷也不管他,自管自说,“你记得的不过是小时候,不到六岁的妹妹,等你见着了现在的婉容,再到我跟前来讨说法不迟。”
室内无风沉寂,祖孙俩一坐一跪,都没了动静。
还是老的那个先开了口,语中包含了诸多郁结,“当年,把你从明州府带走,可不是昌平王一个人的意思。”
老三家都被贼寇灭了门,好不容易救下的独苗半死不活,他这个位极人臣的丞相可不是白当的,能让人随意把他带去永安府,让永平侯家的人给他养孙子,哪怕那家人是他外祖家也是不行。
可最后却变成了那样,世人都不能明白,这对他来说是何等打击。
张祺显然也明白不了,诧异的抬头问询。
“吴王也在山上。”老太爷闭了闭眼,点出了关键。
张祺惊悚,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您是说皇上见过小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