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八旗颓风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乾隆废后翻身记最新章节!
刘墉在回疆两年,给当地人民修了坎儿井,又挖了两条运河,把天山雪水引下来,从此,沙漠中,多了几个绿洲。当地老百姓日子也好过许多。容妃于宫中得知,为刘墉念了几卷可兰经,以表谢意。
乾隆知道了,觉得刘墉有才能,踏实肯干,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有其父刘统勋之风,很是喜欢。又把他调到甘肃银川。
去往银川之前,乾隆特意下旨,叫刘墉回京述职。
坐在回京马车上,刘墉微闭着眼,吹着夏日熏风,琢磨着回去之后,该跟乾隆说些什么。
一路颠簸,到了京城之后,陛见之时,君臣对答,颇为和睦。
回疆不稳,除了民族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当地环境恶劣,农牧靠天吃饭,生产不易,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若是当地官员都能如刘墉一般,放下架子,深入地方,多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何愁百姓不安安生生过日子?傻瓜才闲着没事儿,玩儿造反呢!
说完政绩,刘墉又建议,重开“丝绸之路”。借回疆地理之便利,与中亚各国,互通有无。
乾隆听了,捏着小胡子想了想,“此事容后再议。爱卿啊,你辛苦了。你在西北这些日子,朕是日夜想念。今天中午,就与朕一同用膳吧。”
刘墉宠辱不惊,躬身答应。
吴书来得到皇帝旨意,赶紧派人去御膳房传膳。御膳房几十号人,全天轮班,工作就是伺候好皇帝一家。听到万岁爷叫膳,霹雳乒乓一通响,有条不紊地依照乾隆胃口,炒菜做羹。不一会儿,十几个小太监,捧着描龙撒金红漆盒,从御膳房鱼贯而出,在首领太监的带领下,朝养心殿偏殿快步走去。
吴书来近前禀报御膳好了。乾隆站起来,叫刘墉随后跟着,主仆俩一同前往偏殿。说是一同用膳,其实,俩人各自坐一张桌子。
乾隆面前是张大桌,摆了六六三十六道菜。另有酸甜咸三味羹汤。凑个三十九,吉利数。据说,这还是因为缅甸战事吃紧,乾隆老抽特意叫御膳房删减之后的规模。
刘墉跟前是一方小桌子,也由四素四荤一甜一咸,八菜两汤。
乾隆坐下,刘墉告座,也跟着坐下。吴书来站在一旁,伺候乾隆吃饭。这些菜,乾隆每日也读是吃惯了,随意吃了一点儿,便去看刘墉。一面看一面遗憾,“这个刘墉,模样倒是齐整,只可惜,老是板着一张脸。要是能像和|那样,整天乐呵呵的,放在身边做近臣,想必也是不错的。”
遗憾完刘爱卿的相貌,再看刘爱卿爱吃的菜。嗯,不错,还知道荤素搭配,看来,也是个懂得养生之人。乾隆正思量着,改天叫来刘统勋,一起探讨一下养生之道。无论如何,老刘同志也是年近古稀之人,这样的老臣,多活一天,也是朝廷和皇帝的福气。
想着想着,忽然,刘墉坐在案前,筷子往桌子上一放,吧嗒吧嗒掉起泪来。
吴书来一看,心内大惊。刘大人啊刘大人,您老行行好吧。没见万岁爷今儿个高兴,还陪您一起吃饭,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赖的殊荣。好端端的,您倒是哭什么呀!
乾隆也觉奇怪,微微不悦,问:“爱卿,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刘墉急忙跪到地上,泪都不敢擦,“回皇上,御膳房做的菜,乃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味。”
乾隆皱眉,“那你御前啼哭,所为何故?”
刘墉抽抽鼻子,“臣惭愧。臣仍记得,幼时家里穷,臣的父亲,为了让臣兄弟们吃饱饭,常常自己饿肚子。那时候,玉米馒头,也是好的。今日尝到如此美味,想起当年父亲疼爱之恩,再想想臣父过几天,就到了七十古稀,不知道,还能在父亲身边孝顺几时,故而心酸落泪。还请万岁爷降罪。”
乾隆听了,唏嘘不已,“人生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爱卿啊,朕与你年纪相仿,可是,你却比朕有福的多。刘老爱卿虽然年纪大了,可身子依旧健朗。而先帝——算起来,已经去世三十三年了。每次夜里做梦,梦见皇考,朕也常常心酸不已。爱卿啊,你起来吧,朕不怪你!”
乾隆的话,刘墉深感怀疑:你要真那么怕你爹,还敢这么铺张浪费?胡说八道!
乾隆看刘墉谢恩站起来,不说就坐,两只眼睛反而盯着自己桌上的菜。随即明白过来,这家伙,是想给他老爹讨要佳肴呢!登时哈哈大笑,“罢了罢了,刘爱卿如此孝顺,朕怎么能不成人之美呢!来呀,叫御膳房比照这一桌子菜,重新再做一桌,给刘老爱卿送去。就说,是刘墉替父求的。”
刘墉一听,赶紧阻拦,“皇上,臣不敢。这么多菜,臣父见了,一定会骂臣浪费。承蒙皇上怜惜,可否将今日,您与臣吃不完的菜,让臣打包带回去?一来,成全臣清廉节约的美名;二来,也好叫臣父与臣一家子,沾沾皇上您的龙气,也能健康长寿。”
乾隆自是听出来刘墉暗里埋怨自己“浪费”,只是,看在刘墉一片忠孝心的份上,想起刘统勋多年兢兢业业、忠君体国,还是笑笑,“你呀!好吧,吴书来,照刘墉所说,叫他吃不了兜着走吧!”说完,吩咐刘墉挑自己喜欢的多吃,说他去了回疆两年,饿瘦了,晒黑了,狠狠埋汰了一通刘墉如何不好看,背着手走了。
而刘墉则是奉旨,呆在养心殿里,慢慢悠悠,吃了个八分饱,喝了一碗汤。招呼养心殿宫人,把满桌子菜全部打包,满当当装了十来个食盒。因乾隆吩咐在先,宫人不敢怠慢,有几个小太监,奉命拎着食盒,直接把东西送到宫门口。刘墉招呼家人刘三,把食盒连同盛菜的景德镇瓷器一同搬上自家马车。刘三一面搬,一面琢磨,这些东西拿回去以后,能卖多少银子。
刘墉谢了小太监们,从袖子里掏出几块碎银子赏了,上车而去。
为首的一位小太监捏着银子,跟同伴嘿嘿一笑,“都说这刘大人父子清廉,没想到,还能得着他的好处。”
几人一笑,“那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呢!”
再说乾隆,被刘墉明讽暗刺说了两句,心情不好,便到慈宁宫找老娘撒娇。将那刘墉说的极为小家子气,顺便逗太后开心。
钮钴禄氏太后听了,双手合十,念几句佛,安抚乾隆,“皇帝,你呀,这事,哀家看,刘墉做的很不错。你不还说,缅甸打仗,国库吃紧。连咱娘俩的寿辰,都是俭办。就刘墉那急脾气,能这么委婉劝你,就是不错了。总之,日后,要多想想前方将士,和辛苦谋生的老百姓啊。”
乾隆低头,“皇额娘说的是,回去儿子就叫御膳房以后注意些。前方战事,皇额娘很不必担心,有春和在,必能凯旋。”
提起傅恒,太后也动容了,“唉,你一说富察国舅,哀家就想起先头皇后媳妇来。要是她还在,哀家也不用天天为孙子孙女们操心呐!”说着,两滴泪就滴了下来。
乾隆见了,赶紧安抚:“皇额娘这是怎么了?哪个皇子公主得罪您了,儿子这就教训。皇额娘万万不要为此伤心。都是儿子不孝啊。”
太后摇摇头,“哀家见到孙子孙女们,心疼还来不及,哪里会跟他们生气。只是,皇上,你看看,十五跟十七,乃是同母所出。十五养在庆妃身边,整日里,精神头十足。可是十七,皇上,您看看,三天两头病。叫哀家怎么能不心疼呢!”说着,悄悄在背后打个手势。
陈嬷嬷顺势上前安慰:“太后主子您别伤心。这事儿不怪令皇贵妃。毕竟,宫务繁多,她身边的七公主也到了该准备嫁妆的时候,偶尔照顾不到十七阿哥,也是有的。等忙完这阵子,许就好了呢!”
钮钴禄氏太后扭头,泪眼汪汪地看着乾隆,“皇帝,陈嬷嬷说的,可能成吗?”
乾隆笑笑,安抚两句。钮钴禄氏太后也不纠缠,又说些闲话,便放乾隆回去。
又是想把十七放到其他妃子那里养着。唉,皇额娘,您贵为太后,何苦老跟令妃过不去呢?以前,两位皇后,都能跟您和睦相处。怎么一到皇贵妃这里,就磕磕绊绊,不得安生呢?
老娘跟小老婆不对付,乾隆夹在中间,日子也不好过。心中烦闷,出了慈宁宫,弃辇步行,到御花园散心。吴书来领着人,小心在后伺候着。到了慈宁宫东边宫巷里,悠悠然飘来笛声。如云似霞,清逸绵长。乾隆驻足细听,慢慢便觉心境平和。这位老抽,心情一好,就要吟诗,说了一句,“笛声好似风中来”,等了半天,不见和|附和。问吴书来,得知和|月前得了一个女儿,今日告了假,正在家里摆满月酒呢。
难得有喜事,乾隆一高兴,便唤上吴书来,更换便装,到和|家去凑热闹。慈宁宫墙内,舒倩则是耐心地教小巧吹笛子,顺便在笛声中,思考婚姻失败的原因。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尹嬷嬷还以为皇后想皇上了,拉着小平一起狠狠安慰一番。
再说刘墉提溜着一车食盒回家,拜见刘统勋,叙了思念之情,又说了再宫中奏对。刘统勋听完,点点头,“咱们做臣子的,最重要的,是忠君为民。你为官为人,为父甚为放心。”
刘墉两个儿子也从书房赶来,拜见父亲。
刘墉叫家里厨娘把御菜拿进去重新热了,招手叫两个儿子到身边,细问他们学业。得知两个儿子进来学业很得老师夸奖,来年就要参加科举,刘墉点头,又问:“骑射功夫如何?”
刘强、刘健面面相觑,“父亲,我们会骑马,但射箭就不怎么精通。孩儿惭愧。”
刘统勋一笑,“咱们家本就是书香世家,骑马射箭,能说得过去就行了。难不成,还跟满人比吗?”
刘强低头没说话,刘健则是快嘴说了句,“祖父,您小看孩儿了。别看前几代,满人骑射好。可是,入关以后,娇生惯养,不事生产,如今,您去街上转转。比斗鸡遛狗,孩子自叹不如。比骑射,孩儿未必输给他们。”
刘统勋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刘墉则是皱起眉头,“果真如此?”
刘强点头,“是的,父亲。如今,八旗子弟,确实是‘等靠要’朝廷补助。真正能上战杀敌、治国安邦的,已经很少了。尤其是那些家里没有差事的旗人,生活颓废,都已经到了靠卖朝廷拨付的房子、土地,维持生计的地步。就连孩儿看了,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刘墉听闻,幽幽长叹,“竟至如此!”
刘统勋见儿子又开始操心国家大事,不由感慨,“你呀,好容易回来,还是先吃饭吧。关心关心孙子们文章,才是大事。那些八旗,岂是咱们汉人能管的?”
刘墉听了,只得陪老爷子吃饭不提。
乾隆微服,坐车到了和|家门外。吴书来赶去叫门,乾隆下车,立在墙外四下打量。和|家,不过是个独门四合院,清静平和,墙头上,垂下一挂葡萄,如同水晶一般,通透欲滴。
再往一旁看,东边邻居门外,挂在“李佳宅”,乾隆点头,“嗯”,也是满洲姓氏。再看西边,乾隆的脸就黑了。“王宅?”怎么回事?满人聚居之处,何时住进来汉人?
正要开口,和|带着弟弟和琳,领着官家刘全,匆匆赶来。和|手上,还粘了一手油,袖子上,也都是面粉。乾隆看了,不由心疼,近前低声问:“爱卿啊,你怎么这般狼狈?”
刘墉在回疆两年,给当地人民修了坎儿井,又挖了两条运河,把天山雪水引下来,从此,沙漠中,多了几个绿洲。当地老百姓日子也好过许多。容妃于宫中得知,为刘墉念了几卷可兰经,以表谢意。
乾隆知道了,觉得刘墉有才能,踏实肯干,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有其父刘统勋之风,很是喜欢。又把他调到甘肃银川。
去往银川之前,乾隆特意下旨,叫刘墉回京述职。
坐在回京马车上,刘墉微闭着眼,吹着夏日熏风,琢磨着回去之后,该跟乾隆说些什么。
一路颠簸,到了京城之后,陛见之时,君臣对答,颇为和睦。
回疆不稳,除了民族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当地环境恶劣,农牧靠天吃饭,生产不易,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若是当地官员都能如刘墉一般,放下架子,深入地方,多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何愁百姓不安安生生过日子?傻瓜才闲着没事儿,玩儿造反呢!
说完政绩,刘墉又建议,重开“丝绸之路”。借回疆地理之便利,与中亚各国,互通有无。
乾隆听了,捏着小胡子想了想,“此事容后再议。爱卿啊,你辛苦了。你在西北这些日子,朕是日夜想念。今天中午,就与朕一同用膳吧。”
刘墉宠辱不惊,躬身答应。
吴书来得到皇帝旨意,赶紧派人去御膳房传膳。御膳房几十号人,全天轮班,工作就是伺候好皇帝一家。听到万岁爷叫膳,霹雳乒乓一通响,有条不紊地依照乾隆胃口,炒菜做羹。不一会儿,十几个小太监,捧着描龙撒金红漆盒,从御膳房鱼贯而出,在首领太监的带领下,朝养心殿偏殿快步走去。
吴书来近前禀报御膳好了。乾隆站起来,叫刘墉随后跟着,主仆俩一同前往偏殿。说是一同用膳,其实,俩人各自坐一张桌子。
乾隆面前是张大桌,摆了六六三十六道菜。另有酸甜咸三味羹汤。凑个三十九,吉利数。据说,这还是因为缅甸战事吃紧,乾隆老抽特意叫御膳房删减之后的规模。
刘墉跟前是一方小桌子,也由四素四荤一甜一咸,八菜两汤。
乾隆坐下,刘墉告座,也跟着坐下。吴书来站在一旁,伺候乾隆吃饭。这些菜,乾隆每日也读是吃惯了,随意吃了一点儿,便去看刘墉。一面看一面遗憾,“这个刘墉,模样倒是齐整,只可惜,老是板着一张脸。要是能像和|那样,整天乐呵呵的,放在身边做近臣,想必也是不错的。”
遗憾完刘爱卿的相貌,再看刘爱卿爱吃的菜。嗯,不错,还知道荤素搭配,看来,也是个懂得养生之人。乾隆正思量着,改天叫来刘统勋,一起探讨一下养生之道。无论如何,老刘同志也是年近古稀之人,这样的老臣,多活一天,也是朝廷和皇帝的福气。
想着想着,忽然,刘墉坐在案前,筷子往桌子上一放,吧嗒吧嗒掉起泪来。
吴书来一看,心内大惊。刘大人啊刘大人,您老行行好吧。没见万岁爷今儿个高兴,还陪您一起吃饭,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赖的殊荣。好端端的,您倒是哭什么呀!
乾隆也觉奇怪,微微不悦,问:“爱卿,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刘墉急忙跪到地上,泪都不敢擦,“回皇上,御膳房做的菜,乃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味。”
乾隆皱眉,“那你御前啼哭,所为何故?”
刘墉抽抽鼻子,“臣惭愧。臣仍记得,幼时家里穷,臣的父亲,为了让臣兄弟们吃饱饭,常常自己饿肚子。那时候,玉米馒头,也是好的。今日尝到如此美味,想起当年父亲疼爱之恩,再想想臣父过几天,就到了七十古稀,不知道,还能在父亲身边孝顺几时,故而心酸落泪。还请万岁爷降罪。”
乾隆听了,唏嘘不已,“人生最悲伤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爱卿啊,朕与你年纪相仿,可是,你却比朕有福的多。刘老爱卿虽然年纪大了,可身子依旧健朗。而先帝——算起来,已经去世三十三年了。每次夜里做梦,梦见皇考,朕也常常心酸不已。爱卿啊,你起来吧,朕不怪你!”
乾隆的话,刘墉深感怀疑:你要真那么怕你爹,还敢这么铺张浪费?胡说八道!
乾隆看刘墉谢恩站起来,不说就坐,两只眼睛反而盯着自己桌上的菜。随即明白过来,这家伙,是想给他老爹讨要佳肴呢!登时哈哈大笑,“罢了罢了,刘爱卿如此孝顺,朕怎么能不成人之美呢!来呀,叫御膳房比照这一桌子菜,重新再做一桌,给刘老爱卿送去。就说,是刘墉替父求的。”
刘墉一听,赶紧阻拦,“皇上,臣不敢。这么多菜,臣父见了,一定会骂臣浪费。承蒙皇上怜惜,可否将今日,您与臣吃不完的菜,让臣打包带回去?一来,成全臣清廉节约的美名;二来,也好叫臣父与臣一家子,沾沾皇上您的龙气,也能健康长寿。”
乾隆自是听出来刘墉暗里埋怨自己“浪费”,只是,看在刘墉一片忠孝心的份上,想起刘统勋多年兢兢业业、忠君体国,还是笑笑,“你呀!好吧,吴书来,照刘墉所说,叫他吃不了兜着走吧!”说完,吩咐刘墉挑自己喜欢的多吃,说他去了回疆两年,饿瘦了,晒黑了,狠狠埋汰了一通刘墉如何不好看,背着手走了。
而刘墉则是奉旨,呆在养心殿里,慢慢悠悠,吃了个八分饱,喝了一碗汤。招呼养心殿宫人,把满桌子菜全部打包,满当当装了十来个食盒。因乾隆吩咐在先,宫人不敢怠慢,有几个小太监,奉命拎着食盒,直接把东西送到宫门口。刘墉招呼家人刘三,把食盒连同盛菜的景德镇瓷器一同搬上自家马车。刘三一面搬,一面琢磨,这些东西拿回去以后,能卖多少银子。
刘墉谢了小太监们,从袖子里掏出几块碎银子赏了,上车而去。
为首的一位小太监捏着银子,跟同伴嘿嘿一笑,“都说这刘大人父子清廉,没想到,还能得着他的好处。”
几人一笑,“那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呢!”
再说乾隆,被刘墉明讽暗刺说了两句,心情不好,便到慈宁宫找老娘撒娇。将那刘墉说的极为小家子气,顺便逗太后开心。
钮钴禄氏太后听了,双手合十,念几句佛,安抚乾隆,“皇帝,你呀,这事,哀家看,刘墉做的很不错。你不还说,缅甸打仗,国库吃紧。连咱娘俩的寿辰,都是俭办。就刘墉那急脾气,能这么委婉劝你,就是不错了。总之,日后,要多想想前方将士,和辛苦谋生的老百姓啊。”
乾隆低头,“皇额娘说的是,回去儿子就叫御膳房以后注意些。前方战事,皇额娘很不必担心,有春和在,必能凯旋。”
提起傅恒,太后也动容了,“唉,你一说富察国舅,哀家就想起先头皇后媳妇来。要是她还在,哀家也不用天天为孙子孙女们操心呐!”说着,两滴泪就滴了下来。
乾隆见了,赶紧安抚:“皇额娘这是怎么了?哪个皇子公主得罪您了,儿子这就教训。皇额娘万万不要为此伤心。都是儿子不孝啊。”
太后摇摇头,“哀家见到孙子孙女们,心疼还来不及,哪里会跟他们生气。只是,皇上,你看看,十五跟十七,乃是同母所出。十五养在庆妃身边,整日里,精神头十足。可是十七,皇上,您看看,三天两头病。叫哀家怎么能不心疼呢!”说着,悄悄在背后打个手势。
陈嬷嬷顺势上前安慰:“太后主子您别伤心。这事儿不怪令皇贵妃。毕竟,宫务繁多,她身边的七公主也到了该准备嫁妆的时候,偶尔照顾不到十七阿哥,也是有的。等忙完这阵子,许就好了呢!”
钮钴禄氏太后扭头,泪眼汪汪地看着乾隆,“皇帝,陈嬷嬷说的,可能成吗?”
乾隆笑笑,安抚两句。钮钴禄氏太后也不纠缠,又说些闲话,便放乾隆回去。
又是想把十七放到其他妃子那里养着。唉,皇额娘,您贵为太后,何苦老跟令妃过不去呢?以前,两位皇后,都能跟您和睦相处。怎么一到皇贵妃这里,就磕磕绊绊,不得安生呢?
老娘跟小老婆不对付,乾隆夹在中间,日子也不好过。心中烦闷,出了慈宁宫,弃辇步行,到御花园散心。吴书来领着人,小心在后伺候着。到了慈宁宫东边宫巷里,悠悠然飘来笛声。如云似霞,清逸绵长。乾隆驻足细听,慢慢便觉心境平和。这位老抽,心情一好,就要吟诗,说了一句,“笛声好似风中来”,等了半天,不见和|附和。问吴书来,得知和|月前得了一个女儿,今日告了假,正在家里摆满月酒呢。
难得有喜事,乾隆一高兴,便唤上吴书来,更换便装,到和|家去凑热闹。慈宁宫墙内,舒倩则是耐心地教小巧吹笛子,顺便在笛声中,思考婚姻失败的原因。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尹嬷嬷还以为皇后想皇上了,拉着小平一起狠狠安慰一番。
再说刘墉提溜着一车食盒回家,拜见刘统勋,叙了思念之情,又说了再宫中奏对。刘统勋听完,点点头,“咱们做臣子的,最重要的,是忠君为民。你为官为人,为父甚为放心。”
刘墉两个儿子也从书房赶来,拜见父亲。
刘墉叫家里厨娘把御菜拿进去重新热了,招手叫两个儿子到身边,细问他们学业。得知两个儿子进来学业很得老师夸奖,来年就要参加科举,刘墉点头,又问:“骑射功夫如何?”
刘强、刘健面面相觑,“父亲,我们会骑马,但射箭就不怎么精通。孩儿惭愧。”
刘统勋一笑,“咱们家本就是书香世家,骑马射箭,能说得过去就行了。难不成,还跟满人比吗?”
刘强低头没说话,刘健则是快嘴说了句,“祖父,您小看孩儿了。别看前几代,满人骑射好。可是,入关以后,娇生惯养,不事生产,如今,您去街上转转。比斗鸡遛狗,孩子自叹不如。比骑射,孩儿未必输给他们。”
刘统勋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刘墉则是皱起眉头,“果真如此?”
刘强点头,“是的,父亲。如今,八旗子弟,确实是‘等靠要’朝廷补助。真正能上战杀敌、治国安邦的,已经很少了。尤其是那些家里没有差事的旗人,生活颓废,都已经到了靠卖朝廷拨付的房子、土地,维持生计的地步。就连孩儿看了,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刘墉听闻,幽幽长叹,“竟至如此!”
刘统勋见儿子又开始操心国家大事,不由感慨,“你呀,好容易回来,还是先吃饭吧。关心关心孙子们文章,才是大事。那些八旗,岂是咱们汉人能管的?”
刘墉听了,只得陪老爷子吃饭不提。
乾隆微服,坐车到了和|家门外。吴书来赶去叫门,乾隆下车,立在墙外四下打量。和|家,不过是个独门四合院,清静平和,墙头上,垂下一挂葡萄,如同水晶一般,通透欲滴。
再往一旁看,东边邻居门外,挂在“李佳宅”,乾隆点头,“嗯”,也是满洲姓氏。再看西边,乾隆的脸就黑了。“王宅?”怎么回事?满人聚居之处,何时住进来汉人?
正要开口,和|带着弟弟和琳,领着官家刘全,匆匆赶来。和|手上,还粘了一手油,袖子上,也都是面粉。乾隆看了,不由心疼,近前低声问:“爱卿啊,你怎么这般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