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 > 73、第 73 章
73、第 73 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欢迎来到七十年代[系统]最新章节!
为了他的本钱, 他还特意跟许晓、跟刘田芳请教了一下做裤子的注意事项,狠狠的撸掉了一堆头发才成功做了出来,幸好这个有现成的模板, 他只要复制就好了, 不用他设计,他的脑细胞就不够用了,他就没有这根筋。
他以前当然也来过首都这边玩耍,但是这个世界跟他原来的那个有些不一样, 他也不知道哪些地段具体会怎么样,大体可能会变化不大, 细节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 现在这里因为新成立的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繁华还是可以保证的,后面的话也可以重新拆了重做, 首都的地皮和房子,绝对亏不了。
被找来做房子的人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也有年纪轻轻的后生,还有返城的知青,各种人都有,陈建军开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待遇好,工作起来也更卖力。
陈爱党也来这边看了看,看着正在开工的地方, 心情有点复杂。
堂哥他才来首都多久,就有钱买旧房子自己起新房子了,光凭学生的津贴绝对不够,是他以前的积蓄,还有他……
陈爱党看了看自己穿着的牛仔裤,这裤子陈建军送了他和方红梅各一条,说他是用成本价拿来的,比较便宜,也就是说,他也在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这个真的很赚吗?
这么快就有这么多钱?起新房,几百块肯定是不够的,地方这么大,肯定是四位数了,就不知道是一开头的四位数,还是二开头了。
八间泥砖房原先的占地并不是很大,加起来统共就一百四十多平方,但是算上前面那个院子的话,加起来就有快三百平方了,陈建军把房子建到了马路边,距离大路有两米的距离做缓冲,其余的都用来建房子,建成的话,估计有二百六十平方。
他都做成了那种商铺,门宽宽的,可以卖衣服,卖副食品等等,格局是方方正正的,一路排开,有12个铺子,到时候可以租出去,每个月到时候光是收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等到他自己有生意了,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不用另外找商铺。
房子很快就做好了,人多力量大,下面是个长方形的商铺,有楼梯上去二楼,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厕所,商铺是没有自己的厕所的,现在房子有独立卫浴厕所的比较少,都是多少人一起共用。
一楼做商铺,上面住人,如果做餐饮的话,也可以两楼都做生意。
因为临近交易中心,这些房子一挂上告示,很快就有人来联系要出租。
刘田芳对着这些家里的产业很爱惜,一个个精挑细选的,做的生意会弄得地方很脏的先排除,之后再考察一下来租的人的品性和行事,没有什么大问题再签下契约书,把钥匙交给他。
人不愿意上下楼一起租,也不勉强。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部分还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刘田芳看基本都是不要二楼的,就找木匠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说床和柜子,之后出租出去,总有人愿意的,别说,确实有,当初陈爱党找房子就找的特别的艰辛。
不到一个月,一楼的商铺就全租了出去,上面的住房也租了三间,算一算,每个月合计的租金就是三位数了,比许多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陈爱党心里也有数,参考一下他学校周边的房租价格,往上加一些就知道一个月大概有多少,他倒还好,心里酸涩,之后就更用功念书,他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去挣钱了,他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以后发力。
方红梅简直要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不忿,来到首都跟着孩子他爸相守,并不是什么太舒心的日子,异地他乡,语言、生活习惯都有不小的差异,她没有工作,整天就困守在家中,精神一日日的衰落,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极了,但是这样的生活还要过两年。
她在这边的低谷,许晓却无一不美满。
她和许晓的年纪相当,双方都是城里人,自小娇生惯养,但是许晓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的父母是职工,虽然在之前许晓的家庭还是被人唾弃的改造犯,但是现在,知识分子的际遇明显。
从家境方面来说,许晓娘家的院子够宽敞,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间房,绰绰有余,据说还有另外的房产,她跟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一起睡到上面两个姐姐出嫁或者下乡,之后她也没有享受多久,她的侄女也长大了。
之后是知青下乡,她没有去,下乡的是她姐姐,所以她还能在城里享福,这个是她比较好的,但是许晓受了些苦,又嫁了个好男人,以前是受人尊敬的师傅,现在也是受人尊敬的大学生,自己还考上了大学,从这方面来说,许晓又完胜她。
在子女方面,许晓一举得子,后面还生下了稀罕的双胞胎,而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娘家妈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要早日生一个儿子,她顶不住,很快就怀了知学,现在子女双全,这方面的喻头来说,她的说上去比较好听。
考上了大学,许晓一家人都回了她的故乡念书,跟着娘家近在咫尺,而她是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跟着男人来这边陪他念书,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在家带孩子的普通妇女,自然是大学生更出色一些。
现在,对方已经在这里有房有商铺,跟以前那些小资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她因为没有收入,每个月都精打细算,抠抠缩缩的,就为了收支平衡,一个月都不定能够买一次肉,而他们家这铺子每个月就够他们买好多好多的肉了……
以后,许晓还会是受人尊敬的老师,而她,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越想越觉得不公平,其实他们的起点并没有相差太多的,怎么现在差距这么大?她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
因为原先的事儿,她现在就偶尔会去那边,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月跟着陈爱党一起过去,一家人一起说说话,聊聊天,陈老三也是很乐意陈爱党来串门的,热闹,而且这个侄子在这里就他一门亲戚,走动的频繁点也没什么,她上次被陈爱党说的很没脸,就一直比较安静,大部分都是在边上看孩子,没怎么插入话题。
现在,眼看着他家的商铺出租了,她又有点按耐不住,跟陈爱党说了她要带着孩子过去串门,陈爱党也没有制止她,只是说不能空着手理所当然,她就时常拿点东西过去,要么是自家种的青菜,要么是自家的母鸡生的鸡蛋,要么就是她在村民手里收来的其他东西。
她住的地方毕竟是村子,各种物产比较丰盛,去西边河里摸一摸就是一盆菜,这样就不算再空着手了。
刘田芳也没有什么,毕竟频率不高,手里的东西多少是她的心意,也不像之前,连早饭都要特意过来。
看着家里的库房,刘田芳是不介意多煮一些口粮的。
陈建军更不会放在心上了,他早上吃了早饭去上课,下午放学回来,根本见不到人。
许晓敏锐的察觉到了方红梅的情绪,自动自发的敬而远之,而且她们两个着实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有那功夫,她宁愿跟儿子一起玩游戏。
随着改革开放,陈建军也没有那么低调了,他几乎是一口气的给家里添置东西,原先家里有两样大件,一件是自行车,一件是许晓的嫁妆——缝纫机,他一口气的买了录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这些比起后世的家电来说,功能肯定是差强人意的,价格还死贵,但是确实方便不少,录音机,陈老三爱若至宝,时常拿着它,陈建军和陈向娟也经常用它来听磁带,学外语,听歌,而电视,三个小萝卜头有了这样神器,出去玩都不乐意了,老是缠着刘田芳要看电视,其他的小孩子也眼巴巴的守着,一开电视左邻右舍闻风而动。
电冰箱在夏天的时候是神器,可以随时随地做冰棍,做各种冰饮,保鲜各种食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洗衣机则是为了减轻家里女人的劳动量,家里上上下下加起来有九口人呢,那衣服每次都是两个木桶塞得满满的,洗衣服就要洗很久,有了洗衣机,除了私密的衣服,其他的都可以扔进去,轻松了不少。
这其中,电视和录音机这两样是露在明面上的,冰箱和洗衣机刘田芳都没有声张,不然又会引起一阵哗然。
现在是七八年,能够买得到电视机的人很少,这个东西是要票才能购买的,价格还死贵,才12寸,就要五百多块钱。
方红梅过来的时候看到电视,眼睛都瞪圆了,想着电视机的价格,数了数自己的家底,更经常带着孩子过来了。
每天刘田芳是在固定的时段开电视的,午睡过后看一个小时,之后就会关了,到了晚上的时候,陈建军他们放学回来了,吃晚饭之后看一两个小时再关掉。
中午开的时候,附近的小朋友那是数着点来看的,到了晚上的时候,别人邻居也会掐着时间,闻不到饭菜香味了再过来串门,守着电视剧一起诈诈呼呼的,跟唱大戏一样热闹。
没多久,石根和石柱原本因为电视每天晚上必定会来他们家报到的不来了,因为他们家也买电视机了,可以在自己家里看,他们家当然有实力,只是原先不想冒头,就没有买什么东西,现在看着没有什么了,才下手。
陈建军开了一个头,附近的人家说实话,大部分家底都不错,有了电视之后,那个面子上涨的不是一点半点,小孩子对电视机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各展神通,没多久来他们家占位的人就少了很多,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陈建军对这些电视一开始还新奇了一下,但是黑白色的,又那么小,他实在提不起什么劲,就他而言,还不如去听广播呢。
又一次从三叔家回来,知云和知学还在说着电视剧离得人物,方红梅心不在焉的做着饭,没多久,陈爱党回来了。
一起在饭桌上吃着饭,方红梅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忍不住,碰了碰陈爱党的胳膊:“那什么,我今天去三叔家看电视了。”
“嗯,怎么了?”
“三叔那边发财了,要不我们也跟着喝点汤吧?”
陈爱党的动作顿住。
“你想去做生意?”愿意拉的下脸来吗?
“现在做个体户的多了去了,我乔装一下,从三叔那边拿了货就去卖,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怎么办?”
“让三婶婶帮忙看一下,我想试试,这牛仔裤很多人都想买,还买不到,我去卖,肯定能赚。”
陈爱党看着方红梅紧张的脸,放缓了声音:“可是后面没有听说哥在卖牛仔裤了,应该是没有了。”
“他肯定还做着其他的,不然他家里的那些哪里来?”
陈爱党沉吟了一会儿:“等我放假了我跟你一起过去,我先问问,你先别露口风,还有,做个体户是要冒风险的,拿了货也有卖不出去的,你别想得太美。”
“如果是牛仔裤,哪里有卖不出去的?”
问题是没有牛仔裤了。
牛仔布料是陈建军从农场里面买来的,这是成本,但是如果换成他自家产的产品的话,就可以省去这笔支出。
他确实在给别人供货,供货的是他用牧场里面的猪肉加工成的腊肉,这东西相比起各种农作物比较不占地方,比较方便他取出,价值也不低。
陈爱党一问可不可以进点货赚点零花钱,陈建军就干脆的点头了。
卖给谁不都是一样的卖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日了四呢o(≧v≦)o
为了他的本钱, 他还特意跟许晓、跟刘田芳请教了一下做裤子的注意事项,狠狠的撸掉了一堆头发才成功做了出来,幸好这个有现成的模板, 他只要复制就好了, 不用他设计,他的脑细胞就不够用了,他就没有这根筋。
他以前当然也来过首都这边玩耍,但是这个世界跟他原来的那个有些不一样, 他也不知道哪些地段具体会怎么样,大体可能会变化不大, 细节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 现在这里因为新成立的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繁华还是可以保证的,后面的话也可以重新拆了重做, 首都的地皮和房子,绝对亏不了。
被找来做房子的人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也有年纪轻轻的后生,还有返城的知青,各种人都有,陈建军开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待遇好,工作起来也更卖力。
陈爱党也来这边看了看,看着正在开工的地方, 心情有点复杂。
堂哥他才来首都多久,就有钱买旧房子自己起新房子了,光凭学生的津贴绝对不够,是他以前的积蓄,还有他……
陈爱党看了看自己穿着的牛仔裤,这裤子陈建军送了他和方红梅各一条,说他是用成本价拿来的,比较便宜,也就是说,他也在做倒买倒卖的生意,这个真的很赚吗?
这么快就有这么多钱?起新房,几百块肯定是不够的,地方这么大,肯定是四位数了,就不知道是一开头的四位数,还是二开头了。
八间泥砖房原先的占地并不是很大,加起来统共就一百四十多平方,但是算上前面那个院子的话,加起来就有快三百平方了,陈建军把房子建到了马路边,距离大路有两米的距离做缓冲,其余的都用来建房子,建成的话,估计有二百六十平方。
他都做成了那种商铺,门宽宽的,可以卖衣服,卖副食品等等,格局是方方正正的,一路排开,有12个铺子,到时候可以租出去,每个月到时候光是收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等到他自己有生意了,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不用另外找商铺。
房子很快就做好了,人多力量大,下面是个长方形的商铺,有楼梯上去二楼,后面有一个独立的厕所,商铺是没有自己的厕所的,现在房子有独立卫浴厕所的比较少,都是多少人一起共用。
一楼做商铺,上面住人,如果做餐饮的话,也可以两楼都做生意。
因为临近交易中心,这些房子一挂上告示,很快就有人来联系要出租。
刘田芳对着这些家里的产业很爱惜,一个个精挑细选的,做的生意会弄得地方很脏的先排除,之后再考察一下来租的人的品性和行事,没有什么大问题再签下契约书,把钥匙交给他。
人不愿意上下楼一起租,也不勉强。
现在的人做生意大部分还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刘田芳看基本都是不要二楼的,就找木匠做了一些基本的家具,比如说床和柜子,之后出租出去,总有人愿意的,别说,确实有,当初陈爱党找房子就找的特别的艰辛。
不到一个月,一楼的商铺就全租了出去,上面的住房也租了三间,算一算,每个月合计的租金就是三位数了,比许多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陈爱党心里也有数,参考一下他学校周边的房租价格,往上加一些就知道一个月大概有多少,他倒还好,心里酸涩,之后就更用功念书,他再过两年,就可以毕业,去挣钱了,他要多掌握一些知识,为以后发力。
方红梅简直要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不忿,来到首都跟着孩子他爸相守,并不是什么太舒心的日子,异地他乡,语言、生活习惯都有不小的差异,她没有工作,整天就困守在家中,精神一日日的衰落,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无趣极了,但是这样的生活还要过两年。
她在这边的低谷,许晓却无一不美满。
她和许晓的年纪相当,双方都是城里人,自小娇生惯养,但是许晓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她的父母是职工,虽然在之前许晓的家庭还是被人唾弃的改造犯,但是现在,知识分子的际遇明显。
从家境方面来说,许晓娘家的院子够宽敞,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间房,绰绰有余,据说还有另外的房产,她跟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挤在一张床上一起睡到上面两个姐姐出嫁或者下乡,之后她也没有享受多久,她的侄女也长大了。
之后是知青下乡,她没有去,下乡的是她姐姐,所以她还能在城里享福,这个是她比较好的,但是许晓受了些苦,又嫁了个好男人,以前是受人尊敬的师傅,现在也是受人尊敬的大学生,自己还考上了大学,从这方面来说,许晓又完胜她。
在子女方面,许晓一举得子,后面还生下了稀罕的双胞胎,而她第一胎是个女儿,娘家妈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要早日生一个儿子,她顶不住,很快就怀了知学,现在子女双全,这方面的喻头来说,她的说上去比较好听。
考上了大学,许晓一家人都回了她的故乡念书,跟着娘家近在咫尺,而她是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跟着男人来这边陪他念书,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在家带孩子的普通妇女,自然是大学生更出色一些。
现在,对方已经在这里有房有商铺,跟以前那些小资人家也差不了多少了,而她因为没有收入,每个月都精打细算,抠抠缩缩的,就为了收支平衡,一个月都不定能够买一次肉,而他们家这铺子每个月就够他们买好多好多的肉了……
以后,许晓还会是受人尊敬的老师,而她,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越想越觉得不公平,其实他们的起点并没有相差太多的,怎么现在差距这么大?她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
因为原先的事儿,她现在就偶尔会去那边,基本上都是一两个月跟着陈爱党一起过去,一家人一起说说话,聊聊天,陈老三也是很乐意陈爱党来串门的,热闹,而且这个侄子在这里就他一门亲戚,走动的频繁点也没什么,她上次被陈爱党说的很没脸,就一直比较安静,大部分都是在边上看孩子,没怎么插入话题。
现在,眼看着他家的商铺出租了,她又有点按耐不住,跟陈爱党说了她要带着孩子过去串门,陈爱党也没有制止她,只是说不能空着手理所当然,她就时常拿点东西过去,要么是自家种的青菜,要么是自家的母鸡生的鸡蛋,要么就是她在村民手里收来的其他东西。
她住的地方毕竟是村子,各种物产比较丰盛,去西边河里摸一摸就是一盆菜,这样就不算再空着手了。
刘田芳也没有什么,毕竟频率不高,手里的东西多少是她的心意,也不像之前,连早饭都要特意过来。
看着家里的库房,刘田芳是不介意多煮一些口粮的。
陈建军更不会放在心上了,他早上吃了早饭去上课,下午放学回来,根本见不到人。
许晓敏锐的察觉到了方红梅的情绪,自动自发的敬而远之,而且她们两个着实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有那功夫,她宁愿跟儿子一起玩游戏。
随着改革开放,陈建军也没有那么低调了,他几乎是一口气的给家里添置东西,原先家里有两样大件,一件是自行车,一件是许晓的嫁妆——缝纫机,他一口气的买了录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这些比起后世的家电来说,功能肯定是差强人意的,价格还死贵,但是确实方便不少,录音机,陈老三爱若至宝,时常拿着它,陈建军和陈向娟也经常用它来听磁带,学外语,听歌,而电视,三个小萝卜头有了这样神器,出去玩都不乐意了,老是缠着刘田芳要看电视,其他的小孩子也眼巴巴的守着,一开电视左邻右舍闻风而动。
电冰箱在夏天的时候是神器,可以随时随地做冰棍,做各种冰饮,保鲜各种食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而洗衣机则是为了减轻家里女人的劳动量,家里上上下下加起来有九口人呢,那衣服每次都是两个木桶塞得满满的,洗衣服就要洗很久,有了洗衣机,除了私密的衣服,其他的都可以扔进去,轻松了不少。
这其中,电视和录音机这两样是露在明面上的,冰箱和洗衣机刘田芳都没有声张,不然又会引起一阵哗然。
现在是七八年,能够买得到电视机的人很少,这个东西是要票才能购买的,价格还死贵,才12寸,就要五百多块钱。
方红梅过来的时候看到电视,眼睛都瞪圆了,想着电视机的价格,数了数自己的家底,更经常带着孩子过来了。
每天刘田芳是在固定的时段开电视的,午睡过后看一个小时,之后就会关了,到了晚上的时候,陈建军他们放学回来了,吃晚饭之后看一两个小时再关掉。
中午开的时候,附近的小朋友那是数着点来看的,到了晚上的时候,别人邻居也会掐着时间,闻不到饭菜香味了再过来串门,守着电视剧一起诈诈呼呼的,跟唱大戏一样热闹。
没多久,石根和石柱原本因为电视每天晚上必定会来他们家报到的不来了,因为他们家也买电视机了,可以在自己家里看,他们家当然有实力,只是原先不想冒头,就没有买什么东西,现在看着没有什么了,才下手。
陈建军开了一个头,附近的人家说实话,大部分家底都不错,有了电视之后,那个面子上涨的不是一点半点,小孩子对电视机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各展神通,没多久来他们家占位的人就少了很多,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陈建军对这些电视一开始还新奇了一下,但是黑白色的,又那么小,他实在提不起什么劲,就他而言,还不如去听广播呢。
又一次从三叔家回来,知云和知学还在说着电视剧离得人物,方红梅心不在焉的做着饭,没多久,陈爱党回来了。
一起在饭桌上吃着饭,方红梅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忍不住,碰了碰陈爱党的胳膊:“那什么,我今天去三叔家看电视了。”
“嗯,怎么了?”
“三叔那边发财了,要不我们也跟着喝点汤吧?”
陈爱党的动作顿住。
“你想去做生意?”愿意拉的下脸来吗?
“现在做个体户的多了去了,我乔装一下,从三叔那边拿了货就去卖,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怎么办?”
“让三婶婶帮忙看一下,我想试试,这牛仔裤很多人都想买,还买不到,我去卖,肯定能赚。”
陈爱党看着方红梅紧张的脸,放缓了声音:“可是后面没有听说哥在卖牛仔裤了,应该是没有了。”
“他肯定还做着其他的,不然他家里的那些哪里来?”
陈爱党沉吟了一会儿:“等我放假了我跟你一起过去,我先问问,你先别露口风,还有,做个体户是要冒风险的,拿了货也有卖不出去的,你别想得太美。”
“如果是牛仔裤,哪里有卖不出去的?”
问题是没有牛仔裤了。
牛仔布料是陈建军从农场里面买来的,这是成本,但是如果换成他自家产的产品的话,就可以省去这笔支出。
他确实在给别人供货,供货的是他用牧场里面的猪肉加工成的腊肉,这东西相比起各种农作物比较不占地方,比较方便他取出,价值也不低。
陈爱党一问可不可以进点货赚点零花钱,陈建军就干脆的点头了。
卖给谁不都是一样的卖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日了四呢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