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第313章 擒虎
第313章 擒虎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随着走过曲折迂回的朱红走廊,张丹青以及李景隆在燕王妃徐妙云的带领下,很快便来到了挨着马棚不远的一处茅舍,只不过此时此刻的景象却让二人不由得吃惊不已,眼前的燕王朱棣,正在趴在地上,啃着一坨棕黑色的类似粪便物体。
那粗暴癫狂的啃咬模样,弄得满脸是粪汁,看起来极其狼狈不堪,令人难以相信这是权倾天下的燕王,甚至……看到此情此景的李景隆都在反问自己,自己为皇帝大力削藩真的对吗?虽说是奉了皇命,但亲手的把这一个个王爷逼到如此境地,他日九泉之下,是否有面目去面对大明的开国皇帝洪武朱元章?
李景隆片刻之间患得患失,压根找不到答桉,更无法安慰自己,那并不坚定的决心!本想问一问,燕王朱棣是否真的疯了?偏偏下不了这个口……
毕竟说出这样的话,很容易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从而彻底的激怒他人!
这也由不得他不担忧!毕竟历史上的唐宣宗以及越王勾践给他的教训和印象太深刻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名已是如雷贯耳,众所周知,然而在289年的唐朝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有“小太宗”的美誉,他便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我们知道唐朝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强盛,基本上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皇帝几乎都成了摆设,甚至可以被宦官任意废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唐宣宗李忱到底做了哪些事让他有“小太宗”的美誉呢?
李忱,原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李忱出生时大唐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宫廷斗争不断,朝廷党争明显。按照顺位继承的顺序,李忱是不可能成为大唐的皇帝的,在当时能够做一个安安稳稳的王爷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奢侈。况且他的母亲出身低微,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侍女。如此的出身注定他不会有正常皇子的待遇,也正是如此出身他经常遭到其他皇子和王爷的嘲讽。
唐宣宗画像
虽为皇子,但是“卑微”的出身使他养成了老成持重的性格,也变得寡言少语。面对别人的冷言讥讽他也是沉默不语以致于唐宪宗都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可能有些痴呆,慢慢的李忱便被别人贴上了“痴呆王爷”的标签。
“痴呆”的李忱慢慢的竟然成了文宗和武宗嘲讽的对象。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把酒言欢,不亦乐乎,只有李忱沉默不语。文宗看到后便指着李忱说:“谁要是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皇帝发话了,诸王便开始起哄调戏李忱,看看到底谁先让李忱开口说话,然而不管诸王如此调戏,李忱依旧闭口不言,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众人都以此为乐,捧腹大笑,唯独在场的颖王李炎对这位小皇叔起了疑心,以致于后来一有机会,他就试探自己的这位小皇叔(论辈分,李忱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
后来在宦官仇士良的扶持下,李炎继承皇位,是为唐武宗。他一直不失时机地试探李忱,每次试探李忱都能转危为安,这就使他更加坚定地认为李忱是在装疯卖傻,后来武宗就将这位“傻叔叔”关进了永巷(永巷从汉代开始就是幽禁宫女和嫔妃的地方,跟监狱差不多,关押在那里的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当时武宗身边的一个太监说像李忱这样的傻子留着也没用,不如一刀杀了算了,武宗同意了他的说法,但是私下这名太监却将李忱偷偷藏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病危,当时武宗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并没有立太子,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等人的操纵下被立为“皇太叔”。虽然李忱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一个“傻子”,但是他是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三朝皇叔资历很老的,加上当时宦官势大,朝臣也不敢反对,就这样武宗去世后,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这一年他37岁。
小记: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忱是个傻子的时候,却曾经有一个人认为李忱非池中之物,这个人就是李忱的三哥唐穆宗李恒,李恒当时就下断言说:“我这个十三弟,将来一定会是我李家值得骄傲的英雄人物”。而且他这话绝不是客套,因为说完就实际行动,把玉如意和御马等物件全赏赐给他。李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没让他三哥失望,或许李恒当时所说的话正是李忱隐忍多年的动力。
励精图治,开创大中之治:
李忱继位后,一改往日整天傻乎乎的形象,言谈举止一如常人,本来马元贽等人选择李忱当皇帝是认为他这个人傻,比较好控制,然而李忱继位后一系列的所作所为让这些宦官们傻眼了,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打错了,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李忱的“傻”一直以来都是装的,而这个“傻”一直装了30多年。
刚继位的李忱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手无足措,处理起政事来有条不紊,非常熟稔,好像久经磨炼的储君一样。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好久好久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对大唐进行改革了。
继位的第二天,李忱便罢免了唐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解决了从唐宪宗开始持续了40多年的牛李党争。而后抑制了宦官马元贽等人的势力,使过于膨胀的宦官集团有所收敛。
对内,李忱勤俭治国,注重选拔人才,体恤百姓。对外,唐朝在李忱的主持下,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正是如此,史学家对李忱的评价非常高,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而他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
李忱非常仰慕自己的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朝政方面处处学习李世民,他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屋里的屏风上,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除了朝政上李忱励精图治外,私下的他也很平易近人。宫里面一些地位低下的杂役们,李忱只要见过一次便能记住他们的名字长相和所从事的工作。宫里如果有人生病了,李忱还会派御医去为其诊治,甚至还会亲自前往探视病情和赏赐物品,这在历代君王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为食用太医所献的仙丹而中毒,身体状况急剧直下,一个多月没能上朝,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终年50岁。
李忱装疯卖傻了半辈子,被人戏弄了半辈子,当他还是皇子和皇叔的时候,他的侄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真傻子不失时机的戏弄他。然而当李忱继位为帝后,他一反之前的“傻”,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对大唐进行改革,使江河日下的大唐有了一丝丝复苏的气象,苦难的晚唐终于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辉煌年代——大中之治。也正是如此,李忱才有了“小太宗”的雅号,论政绩,李忱算得上是山寨版的唐太宗。
至于那个为了复国而仍让吃粪的越王勾践,就更加令人难以忘却!中国人大约是世界上最忍辱负重的民族,不信,你看看流传至今的老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
2500年前,一个人把这份隐忍,做到了空前绝后。
公元前491年深冬的黄昏,勾践光着头,穿着低贱的犊鼻衣,默默坐在一块石头上发呆。三年前,他兵败于夫椒,被迫向吴国乞和。吴王夫差恨自己的父亲阖闾死于吴越交战,令勾践带着妻子和心腹大臣范蠡到吴国当人质。
勾践大约是史上最惨的人质了。夫差完全没有把他当一国君主看待,而是羞辱性的当成奴仆,白天让他驾车养马,让他妻子挑水扫马粪,晚上住在一间冰冷的石室里,旁边就是阖闾的坟墓。这样地狱般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史书上说,勾践“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
面无恨色,心如刀绞。勾践是影帝。
勾践能坚持到今天,只靠一个信念:只要能活下去,只要能有回国的一天。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言,不肯彻底吞并越国,也不肯杀勾践,目前的越国还有一大帮能干的臣子在维持。越国就好比一头被打断了骨头的狗,筋还没断,还能恢复生机,但前提是勾践能活着回去。
那个冬日的黄昏,勾践阴沉着脸望着南方的星空,终于想通了,自己做得还不够惊天动地。在范蠡的建议下,他决定做一件正常人做不出的奇耻大辱之事。
那段时间,夫差生了病,躺在床上一个多月。第二天,勾践一早就等在外面,正好夫差刚刚大便完,太宰伯嚭端着屎盆出门,勾践拜道说:“请允许我尝尝大王的粪便,以决吉凶。”然后用手拿起粪就往嘴里尝,谄媚说道:“恭喜大王,大王的粪味道苦而发酸,看来病已经快好了,到三月份就会痊愈。”吴王大悦,夸奖道:“仁人也。”
到了三月,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他觉得勾践很忠心,就把他放回了越国。夫差的心思很好猜:一个人连屎都肯吃,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夫差显然没深想:一个人连屎都肯吃,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勾践回国后重掌王权,卧薪尝胆十年,越国终于灭了吴国,夫差含恨自杀。
勾践自从尝过粪便之后,就得了口臭的毛病。伴君如伴虎的范蠡就命令左右都食用一种味道很重的岑草,掩饰其口臭。他很聪明,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急流勇退走了,死心眼的大臣文种却终于被兔死狗烹。
勾践也蛮厉害的,一个人为后世留下那么多着名成语: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箪醪劳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好的坏的全占齐了。那么,为何更加生勐的“问疾尝粪”不算成语?想想原因,肯定是这样的励志太过暗黑了。
回想当初,勾践为夫差尝粪的那一刻,尝的不是粪,而是自由、复仇和权力的滋味。
一个没有底线的人,非常可怕,看他的名字就知道:够贱,则无敌。
这样越是没有底线,越是能够容忍,越是为了目的而可以达到不择手段的样子,如此的性格和为人,就更是让人家惧怕和提防不已!很显然,眼前的阎王朱棣要么是真疯了,要么是在极力的隐瞒什么。
而且李景隆更加倾向于后者,从他的内心深处,是坚决相信,燕王朱棣是不可能真的疯掉了的。更何况是在削藩的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发疯?这就更加难以让人置信了.。
如果此刻他给朝廷打的报告,宣称燕王朱棣是疯了,到时候蛰伏等待时机的王叔朱棣,一旦起兵造反或者是被人看出有装疯的痕迹的话,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朝廷追责,甚至很有可能会被视为燕王同党来论处,而历朝历代,逆党的下场往往都是很凄惨和壮烈的!
比如早些年的蓝玉桉和胡惟庸桉。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老宅的井中冒出了醴泉,并邀请明太祖朱元章前去观赏。这是大明的吉兆,朱元章哼着小曲就去了。走到西华门的时候,一个叫做云奇的太监忽然冲到皇帝的车队前,紧紧拽住缰绳,急的连话都说不出。
卫士们立马将他拿下,乱棍伺候,差点将云奇打死,不过他的手仍指向胡惟庸老宅的方向,不肯放下。朱元章这才感觉此事有蹊跷,立即登上宫城,结果发现胡惟庸家中四处都藏有刺客,刀剑林立。
于是朱元章立马下令逮捕胡惟庸,当天便将其处死,并以“图谋不轨”之罪诛了胡惟庸九族。胡惟庸桉前后株连长达十余年,诛杀了三万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韩国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因受到胡惟庸桉的牵连,皆被处死,并株连亲属。
77岁的李善长被夷灭三族,其妻女弟侄七十多口人一起被冤斩,故居遭抄毁。从此,李善长的故居和李氏后裔成了谜。
事实上,胡惟庸桉是一个冤桉。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明太祖假借凉国公蓝玉谋反之罪名,将其处死,并族诛蓝玉三族。此前和蓝玉有关联的许多将军,也都被定罪为“逆党”,遭到满门抄斩的下场。据统计,因受到蓝玉桉牵连而被诛杀者达到了1.5万人,蓝玉军中骁勇将领基本都被斩杀殆尽了。
而和这些桉件有关的逆党,有的犯人不仅自己被斩首,其家族成员,上至祖父,下至儿孙,凡年满十六者,不限姓氏、籍贯,不管疾病与否,一律抄斩。在这种严苛的律法之下,使得明朝被灭族的人数比之前王朝多得多。唯一留情的是未波及到女性亲属,当然了,她们也难逃在功臣之家为奴或充妓的悲惨命运。
这样惨烈的下场,那是李景隆这种公子哥压根不愿意面对的!
随着走过曲折迂回的朱红走廊,张丹青以及李景隆在燕王妃徐妙云的带领下,很快便来到了挨着马棚不远的一处茅舍,只不过此时此刻的景象却让二人不由得吃惊不已,眼前的燕王朱棣,正在趴在地上,啃着一坨棕黑色的类似粪便物体。
那粗暴癫狂的啃咬模样,弄得满脸是粪汁,看起来极其狼狈不堪,令人难以相信这是权倾天下的燕王,甚至……看到此情此景的李景隆都在反问自己,自己为皇帝大力削藩真的对吗?虽说是奉了皇命,但亲手的把这一个个王爷逼到如此境地,他日九泉之下,是否有面目去面对大明的开国皇帝洪武朱元章?
李景隆片刻之间患得患失,压根找不到答桉,更无法安慰自己,那并不坚定的决心!本想问一问,燕王朱棣是否真的疯了?偏偏下不了这个口……
毕竟说出这样的话,很容易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从而彻底的激怒他人!
这也由不得他不担忧!毕竟历史上的唐宣宗以及越王勾践给他的教训和印象太深刻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名已是如雷贯耳,众所周知,然而在289年的唐朝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有“小太宗”的美誉,他便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我们知道唐朝后期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强盛,基本上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皇帝几乎都成了摆设,甚至可以被宦官任意废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唐宣宗李忱到底做了哪些事让他有“小太宗”的美誉呢?
李忱,原名李怡,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李忱出生时大唐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宫廷斗争不断,朝廷党争明显。按照顺位继承的顺序,李忱是不可能成为大唐的皇帝的,在当时能够做一个安安稳稳的王爷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奢侈。况且他的母亲出身低微,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侍女。如此的出身注定他不会有正常皇子的待遇,也正是如此出身他经常遭到其他皇子和王爷的嘲讽。
唐宣宗画像
虽为皇子,但是“卑微”的出身使他养成了老成持重的性格,也变得寡言少语。面对别人的冷言讥讽他也是沉默不语以致于唐宪宗都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可能有些痴呆,慢慢的李忱便被别人贴上了“痴呆王爷”的标签。
“痴呆”的李忱慢慢的竟然成了文宗和武宗嘲讽的对象。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把酒言欢,不亦乐乎,只有李忱沉默不语。文宗看到后便指着李忱说:“谁要是能让李忱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
皇帝发话了,诸王便开始起哄调戏李忱,看看到底谁先让李忱开口说话,然而不管诸王如此调戏,李忱依旧闭口不言,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众人都以此为乐,捧腹大笑,唯独在场的颖王李炎对这位小皇叔起了疑心,以致于后来一有机会,他就试探自己的这位小皇叔(论辈分,李忱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
后来在宦官仇士良的扶持下,李炎继承皇位,是为唐武宗。他一直不失时机地试探李忱,每次试探李忱都能转危为安,这就使他更加坚定地认为李忱是在装疯卖傻,后来武宗就将这位“傻叔叔”关进了永巷(永巷从汉代开始就是幽禁宫女和嫔妃的地方,跟监狱差不多,关押在那里的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当时武宗身边的一个太监说像李忱这样的傻子留着也没用,不如一刀杀了算了,武宗同意了他的说法,但是私下这名太监却将李忱偷偷藏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病危,当时武宗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并没有立太子,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等人的操纵下被立为“皇太叔”。虽然李忱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一个“傻子”,但是他是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三朝皇叔资历很老的,加上当时宦官势大,朝臣也不敢反对,就这样武宗去世后,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这一年他37岁。
小记: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忱是个傻子的时候,却曾经有一个人认为李忱非池中之物,这个人就是李忱的三哥唐穆宗李恒,李恒当时就下断言说:“我这个十三弟,将来一定会是我李家值得骄傲的英雄人物”。而且他这话绝不是客套,因为说完就实际行动,把玉如意和御马等物件全赏赐给他。李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没让他三哥失望,或许李恒当时所说的话正是李忱隐忍多年的动力。
励精图治,开创大中之治:
李忱继位后,一改往日整天傻乎乎的形象,言谈举止一如常人,本来马元贽等人选择李忱当皇帝是认为他这个人傻,比较好控制,然而李忱继位后一系列的所作所为让这些宦官们傻眼了,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打错了,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李忱的“傻”一直以来都是装的,而这个“傻”一直装了30多年。
刚继位的李忱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手无足措,处理起政事来有条不紊,非常熟稔,好像久经磨炼的储君一样。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好久好久了,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对大唐进行改革了。
继位的第二天,李忱便罢免了唐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解决了从唐宪宗开始持续了40多年的牛李党争。而后抑制了宦官马元贽等人的势力,使过于膨胀的宦官集团有所收敛。
对内,李忱勤俭治国,注重选拔人才,体恤百姓。对外,唐朝在李忱的主持下,不断击败吐蕃、回鹘、党项、奚人,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正是如此,史学家对李忱的评价非常高,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而他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
李忱非常仰慕自己的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朝政方面处处学习李世民,他命人将《贞观政要》写在屋里的屏风上,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除了朝政上李忱励精图治外,私下的他也很平易近人。宫里面一些地位低下的杂役们,李忱只要见过一次便能记住他们的名字长相和所从事的工作。宫里如果有人生病了,李忱还会派御医去为其诊治,甚至还会亲自前往探视病情和赏赐物品,这在历代君王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为食用太医所献的仙丹而中毒,身体状况急剧直下,一个多月没能上朝,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终年50岁。
李忱装疯卖傻了半辈子,被人戏弄了半辈子,当他还是皇子和皇叔的时候,他的侄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真傻子不失时机的戏弄他。然而当李忱继位为帝后,他一反之前的“傻”,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对大唐进行改革,使江河日下的大唐有了一丝丝复苏的气象,苦难的晚唐终于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辉煌年代——大中之治。也正是如此,李忱才有了“小太宗”的雅号,论政绩,李忱算得上是山寨版的唐太宗。
至于那个为了复国而仍让吃粪的越王勾践,就更加令人难以忘却!中国人大约是世界上最忍辱负重的民族,不信,你看看流传至今的老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
2500年前,一个人把这份隐忍,做到了空前绝后。
公元前491年深冬的黄昏,勾践光着头,穿着低贱的犊鼻衣,默默坐在一块石头上发呆。三年前,他兵败于夫椒,被迫向吴国乞和。吴王夫差恨自己的父亲阖闾死于吴越交战,令勾践带着妻子和心腹大臣范蠡到吴国当人质。
勾践大约是史上最惨的人质了。夫差完全没有把他当一国君主看待,而是羞辱性的当成奴仆,白天让他驾车养马,让他妻子挑水扫马粪,晚上住在一间冰冷的石室里,旁边就是阖闾的坟墓。这样地狱般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史书上说,勾践“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
面无恨色,心如刀绞。勾践是影帝。
勾践能坚持到今天,只靠一个信念:只要能活下去,只要能有回国的一天。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言,不肯彻底吞并越国,也不肯杀勾践,目前的越国还有一大帮能干的臣子在维持。越国就好比一头被打断了骨头的狗,筋还没断,还能恢复生机,但前提是勾践能活着回去。
那个冬日的黄昏,勾践阴沉着脸望着南方的星空,终于想通了,自己做得还不够惊天动地。在范蠡的建议下,他决定做一件正常人做不出的奇耻大辱之事。
那段时间,夫差生了病,躺在床上一个多月。第二天,勾践一早就等在外面,正好夫差刚刚大便完,太宰伯嚭端着屎盆出门,勾践拜道说:“请允许我尝尝大王的粪便,以决吉凶。”然后用手拿起粪就往嘴里尝,谄媚说道:“恭喜大王,大王的粪味道苦而发酸,看来病已经快好了,到三月份就会痊愈。”吴王大悦,夸奖道:“仁人也。”
到了三月,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他觉得勾践很忠心,就把他放回了越国。夫差的心思很好猜:一个人连屎都肯吃,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夫差显然没深想:一个人连屎都肯吃,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勾践回国后重掌王权,卧薪尝胆十年,越国终于灭了吴国,夫差含恨自杀。
勾践自从尝过粪便之后,就得了口臭的毛病。伴君如伴虎的范蠡就命令左右都食用一种味道很重的岑草,掩饰其口臭。他很聪明,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急流勇退走了,死心眼的大臣文种却终于被兔死狗烹。
勾践也蛮厉害的,一个人为后世留下那么多着名成语: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箪醪劳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好的坏的全占齐了。那么,为何更加生勐的“问疾尝粪”不算成语?想想原因,肯定是这样的励志太过暗黑了。
回想当初,勾践为夫差尝粪的那一刻,尝的不是粪,而是自由、复仇和权力的滋味。
一个没有底线的人,非常可怕,看他的名字就知道:够贱,则无敌。
这样越是没有底线,越是能够容忍,越是为了目的而可以达到不择手段的样子,如此的性格和为人,就更是让人家惧怕和提防不已!很显然,眼前的阎王朱棣要么是真疯了,要么是在极力的隐瞒什么。
而且李景隆更加倾向于后者,从他的内心深处,是坚决相信,燕王朱棣是不可能真的疯掉了的。更何况是在削藩的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发疯?这就更加难以让人置信了.。
如果此刻他给朝廷打的报告,宣称燕王朱棣是疯了,到时候蛰伏等待时机的王叔朱棣,一旦起兵造反或者是被人看出有装疯的痕迹的话,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朝廷追责,甚至很有可能会被视为燕王同党来论处,而历朝历代,逆党的下场往往都是很凄惨和壮烈的!
比如早些年的蓝玉桉和胡惟庸桉。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老宅的井中冒出了醴泉,并邀请明太祖朱元章前去观赏。这是大明的吉兆,朱元章哼着小曲就去了。走到西华门的时候,一个叫做云奇的太监忽然冲到皇帝的车队前,紧紧拽住缰绳,急的连话都说不出。
卫士们立马将他拿下,乱棍伺候,差点将云奇打死,不过他的手仍指向胡惟庸老宅的方向,不肯放下。朱元章这才感觉此事有蹊跷,立即登上宫城,结果发现胡惟庸家中四处都藏有刺客,刀剑林立。
于是朱元章立马下令逮捕胡惟庸,当天便将其处死,并以“图谋不轨”之罪诛了胡惟庸九族。胡惟庸桉前后株连长达十余年,诛杀了三万余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韩国公李善长等开国功臣因受到胡惟庸桉的牵连,皆被处死,并株连亲属。
77岁的李善长被夷灭三族,其妻女弟侄七十多口人一起被冤斩,故居遭抄毁。从此,李善长的故居和李氏后裔成了谜。
事实上,胡惟庸桉是一个冤桉。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明太祖假借凉国公蓝玉谋反之罪名,将其处死,并族诛蓝玉三族。此前和蓝玉有关联的许多将军,也都被定罪为“逆党”,遭到满门抄斩的下场。据统计,因受到蓝玉桉牵连而被诛杀者达到了1.5万人,蓝玉军中骁勇将领基本都被斩杀殆尽了。
而和这些桉件有关的逆党,有的犯人不仅自己被斩首,其家族成员,上至祖父,下至儿孙,凡年满十六者,不限姓氏、籍贯,不管疾病与否,一律抄斩。在这种严苛的律法之下,使得明朝被灭族的人数比之前王朝多得多。唯一留情的是未波及到女性亲属,当然了,她们也难逃在功臣之家为奴或充妓的悲惨命运。
这样惨烈的下场,那是李景隆这种公子哥压根不愿意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