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积劳成疾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朱门最新章节!
第二章积劳成疾
是时,刚过夏至。田坝丘峦,翠绿覆盖,艳阳拂照,绿光耀眼。稻谷“怀胎”,包谷抽须,苕藤分芽,高粱勾头。正值农闲,乔迁及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新房先给祖宗住。搬家头日,朱族长一身新,蓝布长衫,平底布鞋。早饭过,他率领弟兄四家老小四十五人,抬上猪头全鸡,提上香蜡纸烛,抱上酒瓶鞭炮,扛上纸房纸桌,浩浩荡荡爬到老屋后坡的公婆坟前。摆上猪头全鸡,插上香烛,放响鞭炮,点燃纸钱纸房。朱族长率子孙按辈份跪于坟前,朗声告慰公婆在天之灵:“公婆英灵在上,在世三代不孝子孙告慰老人,你们在世想住的朱家新院现今修成,我辈子孙送来了新房,你们莫住奈河桥洞了,那里又冷又臭,两位老人体质不行。闫王小鬼不答应,就送钱送礼,莫争硬气,阴阳世道一样,你们要好多钱,我们送好多来,现今我们有钱了,够你们用,两位老人当可瞑目。要是老人能走,经常回来看望子孙,堂屋很宽,神龛很高,够老人坐,够老人吃,够老人用。祈望两位老人保佑朱家后代,家业昌盛,万代富贵。”
族长说罢,率众三跪九叩。
从此,朱家大院由一个三合院扩成四个,四弟兄各居其一。左后三合院为朱族长“大房”居住,靠山依树,不露面目。
从临时草房搬进新宅这天一早,朱族长的三合院里,拥满近邻村人,鞭炮“叭叭”,礼花“嗖嗖”,响彻山弯上空,达半时辰之久,抬家具牵猪牛,不过一个时辰。中午,乔迁喜酒完毕,人们纷纷散去,三合院静下来,刚接任族长的朱顺成终于松口大气。然而,浑身散架般,瘫倒凉椅上。更有,银两积存不多矣。
次日早晨,他仍觉浑身酸痛,站立不起,自然,没再闻鸡起舞。朦胧中,却闻鞭炮声此起彼伏,硝烟扑鼻,经久未息。哦!今天二弟乔迁。他一喜,头脑立马清醒,浑身一爽,下得床来,大脚板刚踩上新铺石板,一股冰凉窜遍全身,不由缩下身子,忙把靛蓝布长衫披上光膀,双脚探进布鞋。出得睡屋,过西厢房,慢慢踱到正厢的堂屋外站定。
堂屋门上,新贴门联纸红墨黑,鲜亮耀眼。上联:立命安身勤俭理家必富;下联:治国定邦刻苦读圣可安。横额:家风彪炳。
看罢,他一喜,不由想起门联写手——本乡有名的罗庆坤秀才。
罗秀才三十好几,诗词联字,皆是上品,远近闻名。然,此君命运多舛。家住龙兴场东两里的罗家院,公公爸爸做梦都望他读书为官。他却屡负重望,历二十五载寒窗苦,赴成都乡试三次,花掉罗家经年节余,红榜始终没名。据说,考“策问”一科,他提出“革时弊行改良”之政事对策,主考官恰恰思想保守,认为不合时宜,再次乡试,他依然如此回答,于是乎,三次乡试名落孙山,举人榜上靠边。父亲一气一急,中风倒地,再没爬起。从此,罗秀才家道中落,他亦不再参加乡试。然,他那一手文墨本事,谁个不服?乡邻求他诗联字词的不少,官府却没有想到他,倒是日子愈益窘迫。他既不疏通门路,又无银两贿赂,朱族长借钱给他,还硬撑人格脸面,死不肯捐个衙门小吏抑或书院教习,执守清高。于是也者,长居家中,无争于世。可他并不闭目塞听,教私塾结朋友,煮茶论天下,挥笔嘲时弊,过着清贫淡泊日子,常常以茶代酒,以联劝导茶友:“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日子倒也自得。朱族长识字不满箩筐,却敬重读书人,差点尊罗秀才为罗圣,常常请他来家作客。趁此,时时挥笔吟书,濡染朱家子孙。朱门所有匾额楹联皆出罗秀才手笔。朱族长常以重金酬谢,盛情难却之余,秀才笑而纳之,然而下次再来,却带来笔墨书册,送与朱家子孙,两家来往愈密。后来,朱家聘他家塾老师,专为长孙朱继宗传道授业。及至后来,罗秀才来朱门,喜欢带上小女罗玉兰。细眉秀眼,精巧小鼻,端庄秀气,洁白清纯若玉兰花。她比继宗小半岁,却比继宗懂事,嘴甜口快,呼伯喊娘,朱家上下无不喜欢,继宗之妈尤甚。玉兰喜欢跟继宗哥哥玩,哥哥每见她来,总喜放下书本,嘻嘻哈哈,说个没完,一对青梅竹马。自然,朱家公公看在眼里,难免皱眉,不是不喜玉兰,担心如此一来,影响孙子学业。罗玉兰懂事,马上离开继宗哥哥,去帮大妈做事。有时,受她爸爸差遣,独自给哥哥送书送笔,玉兰自是乐意。只要爸爸开口,一阵风地跑来。
此刻,堂屋两扇朱漆大门上,新张贴的门神秦将胡帅,执刀杖矛,竖眉瞪目,髯须飘逸。无论何时,二神紧盯来人,好生尽职尽责,来人只好净心虔诚。堂屋正面神龛上,“天地君亲师”牌位耸立,香炉烛台铜罄,一字排开。牌位右首,挂一轴崭新的观世音坐莲台画像。此时,烛火熊熊,香烟袅袅,一派庄重肃穆。自然,这是继宗每日例祀,接着便是他捧书朗读良辰。族长转身走到隔壁那间继宗书房兼睡屋。门大开着,却无人影。倒是门楣一副新联醒目:仁义自修君子安乐;诗礼之教家人利贞。横批:之乎也者。
继宗去哪里了?他转过身来,只觉一软,稳定身子,站于石阶,望着院坝,良久。
清晨丘湾,岚雾袅袅,晨风轻轻,几丝凉意,格外清爽。后山柏树清香,新墙木板鲜气,混杂一起,扑面而来,沁人肺腑。高耸入云的黄楝树上,传来喜鹊“喳喳”欢叫,院前竹林中麻雀画眉,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合唱。
眼前,十八人住三合院十五间睡屋,够啦。即便孙子长大,还是够住。何况那时,他已去阴间与公婆挤在一起,懒管重孙玄孙睡哪个凼(地方)了。
此景此情,族长好生爽快。
朱族长有一女四子,女儿嫁到涪州县城,荣升外公十几年矣。四个儿子依次名为永忠永孝永仁永义,忠孝仁义乃家风之本也。想当年,婆娘初生头胎,一个妹崽,虽然白胖,爱哭爱闹。朱族长很是丧气,对人苦笑:“都说穷生儿子富生女。我朱石匠未必成富人了?怕是‘送子娘娘’说我发了财!算俅了,不给她供猪脑壳了。”说归说,气归气,烧纸敬香供猪脑壳,反倒更勤。果不其然,“送子娘娘”受够贿赂,一连送来四个儿子,他高兴得不知所措,天天跑到菩萨前磕头作揖,倍烧纸钱。如今,四个儿子跟他一样不高:“矮打杵”,可都墩实,个个能干。后来,又给他送来十个孙子孙女。朱家香火兴旺世代鼎盛也!
说来,朱家昌盛目标多矣。新宅大院修竣,固然第一,田土多,林山宽,粮仓满,银钱足,乃其次。人丁兴旺,香火鼎盛,子孙成龙,代代相传,才是朱家兴旺之长远目标。
只是,还有一项短期目标大有差距:读书为官。说来,朱氏家族虽穷,却从没忘祭孔读孔,至圣先师之牌挂在神龛高位;祖辈虽是庄稼汉,却有自知之明,“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识字不满箩筐,却也深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己任。然而,孔圣并未青睐,老祖并未保佑,到朱族长这代,秀才仅俩,中举者无,连给芝麻官磨墨展纸者,也没见着。
如今朱家,火烧眉毛,不能不奋起直追了。幸好,老不正经之大儿媳生了长孙,一向不喜夸人的罗秀才,也多次对他说:“朱大爷,你几个孙子,数长孙最精灵,读得出来,不成龙也要成才。”
此刻,族长想着,脸上略过一丝笑意,他转脸朝灶房,绷着脸大声问:“他四个呢?”
头包丝帕的老太闻声走出,围腰上揩揩双手,答:“四弟兄天一亮就帮老二搬家了。”
朱族长看着婆娘,没说话。老太忙补充:“等着,我给你端醪糟蛋来。”
“站住!继宗呢?”族长吼一声。
“跟他爸爸去了。”
族长皱紧浓眉:“他去帮啥子?不是喊他早晨背书么?鬼猴儿!”
“他才五岁,哪里懂事?听到火炮响,脚板跑翻天。”
族长瞪婆娘一眼:“五岁小了?老子十二岁当家了。小时不管,长大懒卵!他妈呢?”
“去帮老二煮饭了,哪有空闲管细娃儿。”
族长依然板着脸:“快去喊孙子回来,背书!写字!快点!该管不管,总要耍懒。”
老太看看他,说:“我把醪糟蛋端给你,再去嘛。”
“不吃!”族长吼道。老太以为嫌她做的醪糟不好吃,急忙解释:“是大媳妇做的。”
漂亮大儿媳煮的醪糟蛋酒味不大,蛋刚过心,不老不嫩,比老太婆煮的好吃多了。过年时,她把糯米泡上两天,带点酒味,再磨成水粉,晒干放着,想吃就做成小汤圆,掺在醪糟蛋里,别有味道。自她掌管灶房大权,经常施展醪糟汤圆蛋手艺,颇受朱家老少喜欢。族长节俭,明知好吃,有时不吃。
此刻,族长以为婆娘影射他喜欢大媳妇,当“老扒灰”,火气迸发,大吼:“给老子滚!”
老太没敢再说,一捋额头乱发,扭头匆匆走向街檐南头,大黄狗摇尾跟随。老太将消失在去右三合院的巷道口,回头对族长说:“快去灶房端,醪糟蛋冷了不好吃。”
族长却冲她狠狠回敬一句:“拉不回来孙儿,你今天莫想吃饭!”
顷刻间,族长只觉胸闷头重,天旋地转,喉管有团东西上涌,接着,喉头哽堵,胸部闷痛。他只好头一低,一股热呼呼的东西夺腔而出,洒在地上。啊!原来一滩带黑的血。他眼一花,晃悠不定,倒在木椅里,脸色惨白,双眼微闭,一时不省人事。
朱老太牵着戴瓜皮帽穿布长衫的长孙继宗刚出巷口,手里蝉子突然“吱吱”唱响,尖厉刺耳。族长大概被尖叫惊醒,缓缓睁开眼,带血的嘴巴张开:“早晨是你读书良辰,哪么去捉蝉子?”继宗辩解:“不是我捉的,二爸给我的。”
“不管哪个捉的,玩物丧志!”族长说罢,连咳几声,头一低,又一口血冲到地上。婆孙这才看清,顿时吓呆,再看地上,先前那滩浓血已经变黑,爬满蚂蚁。
老太慌忙叫道:“天哪,他公,你哪么了?”
“公,公,……”继宗拉住公的手,呜咽着。
“孙儿,快去喊你爸爸回来。天啦,哪么得了啊。”老太一阵手忙脚乱。
朱族长再次醒来,看她慌乱样子,火从胸来,骂:“嚎丧么?老子没死!”
男人还如此火气,老太放心了,边揩泪边笑:“还说没死,你看看,刚刚你吐的两滩,吓死人!”族长不由再看地上两滩血,原来三只母鸡替代蚂蚁,连同蚂蚁一起,“咯咯咯咯”,啄得正欢。老太终于忍不住,提高声音:“你还逞啥子强?孙子,快去喊你爸爸请医生。”
族长闭上眼:“喊个俅!就是累了点,屁大个事,用得着请医生吗?。”
其实,他在修房期间,已经吐血三次,都在忙乱之际,如同做贼,偷偷吐了,没人看见。老子至今不是好好的吗?用得着求医花钱吗?大惊小怪,吃多俅了!
老太哪肯依:“累得吐血,还说莫得啥子。不遭阎王请去才怪。孙儿,快去喊你爸爸。”
族长不理婆娘,说:“孙儿,听公的话,莫去喊了,我睡一会儿就好。你过来,孙儿。”说着,他挺直身,脸却瞬即变白。老太看在眼里,埋怨:“还充能哩。我去喊大儿回来。”
“你敢!”族长厉喝。这些年,族长火气不减,火一来就往婆娘身上发,老太忍气吞声,照顾男人备至,生怕冷了热了饿了病了,如此一来,反遭男人讨厌。
族长转为和颜悦色,拉着孙儿:“早晨时光这么好,你哪么不背书?。”
孙子答:“公,我背得了?”
“当真背得了?”
“罗伯伯喊我背的,我都背得。”孙子硬起颈子答,毫不害怕。
“你罗伯伯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你说,眼到哪么讲?”
“眼睛看到书,不读望天书。”
“口到呢?”公公喜上眉梢。
“嘴巴要大声背诵,不打结。”孙子不等公公再问,继说,“心到,就是要想到背的字,不顺口打‘哇哇’”。
“对嘛,对嘛,孙儿,你要照罗伯伯说的去做,丁点忘不得!”
本就懂事的孙子,连连点头。族长用手揩揩嘴边的血,说:“听公的话,快去背书。”
“公,我背好多遍了。”
公公看出他有畏难和满足,马上板起脸,训道:“背书恼火了?是不是?”
他缓口气,转而和颜悦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圣人都把时常温习书,当做快乐的事情,你还觉得恼火?孙儿,你现今怕累,长大了只有像公,累得吐血。”
说罢,他喘口气,略停,再咳两声,仰身躺回凉椅上,闭上眼,头冒冷汗。
孙子呆站着,不离公身边。见没动静,公公睁开眼,说:“莫捱了,听公的话,快去背。”
孙子朝书屋走去。不一会,传出诵书声。族长没听懂一句,却眉开眼笑,仿佛病愈许多。
四个儿子晚上回来,才知爸爸病情。大家虽然着急,可又不感意外。那些时日,儿子没少劝爸爸,莫那么心急,莫那么操心,可父亲不听,有时还吼他们,吐血生病自在必然。
大儿赓即从屋后扛出滑杆(轿子),央求说:“爸爸,我们抬你到梁先生家去。”
族长依然闭着眼,胸部微微起伏。二儿上前搀扶,族长右拐却突然狠狠一甩,撞到二儿胸口,说:“莫得那么凶,各人回屋去。”
知道父亲固执,四弟兄不敢动手,可也不敢离去,只好站着。
老太婆急了,数落说:“你们爸爸一辈子辛苦,累得吐血,还不快去请医生,枉自养大你们。好,我摸黑去。”
大儿拉住妈:“我去。”
族长依然听见,吼:“哪个敢去请先生,老子打断他脚杆!”(未完待续)
第二章积劳成疾
是时,刚过夏至。田坝丘峦,翠绿覆盖,艳阳拂照,绿光耀眼。稻谷“怀胎”,包谷抽须,苕藤分芽,高粱勾头。正值农闲,乔迁及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新房先给祖宗住。搬家头日,朱族长一身新,蓝布长衫,平底布鞋。早饭过,他率领弟兄四家老小四十五人,抬上猪头全鸡,提上香蜡纸烛,抱上酒瓶鞭炮,扛上纸房纸桌,浩浩荡荡爬到老屋后坡的公婆坟前。摆上猪头全鸡,插上香烛,放响鞭炮,点燃纸钱纸房。朱族长率子孙按辈份跪于坟前,朗声告慰公婆在天之灵:“公婆英灵在上,在世三代不孝子孙告慰老人,你们在世想住的朱家新院现今修成,我辈子孙送来了新房,你们莫住奈河桥洞了,那里又冷又臭,两位老人体质不行。闫王小鬼不答应,就送钱送礼,莫争硬气,阴阳世道一样,你们要好多钱,我们送好多来,现今我们有钱了,够你们用,两位老人当可瞑目。要是老人能走,经常回来看望子孙,堂屋很宽,神龛很高,够老人坐,够老人吃,够老人用。祈望两位老人保佑朱家后代,家业昌盛,万代富贵。”
族长说罢,率众三跪九叩。
从此,朱家大院由一个三合院扩成四个,四弟兄各居其一。左后三合院为朱族长“大房”居住,靠山依树,不露面目。
从临时草房搬进新宅这天一早,朱族长的三合院里,拥满近邻村人,鞭炮“叭叭”,礼花“嗖嗖”,响彻山弯上空,达半时辰之久,抬家具牵猪牛,不过一个时辰。中午,乔迁喜酒完毕,人们纷纷散去,三合院静下来,刚接任族长的朱顺成终于松口大气。然而,浑身散架般,瘫倒凉椅上。更有,银两积存不多矣。
次日早晨,他仍觉浑身酸痛,站立不起,自然,没再闻鸡起舞。朦胧中,却闻鞭炮声此起彼伏,硝烟扑鼻,经久未息。哦!今天二弟乔迁。他一喜,头脑立马清醒,浑身一爽,下得床来,大脚板刚踩上新铺石板,一股冰凉窜遍全身,不由缩下身子,忙把靛蓝布长衫披上光膀,双脚探进布鞋。出得睡屋,过西厢房,慢慢踱到正厢的堂屋外站定。
堂屋门上,新贴门联纸红墨黑,鲜亮耀眼。上联:立命安身勤俭理家必富;下联:治国定邦刻苦读圣可安。横额:家风彪炳。
看罢,他一喜,不由想起门联写手——本乡有名的罗庆坤秀才。
罗秀才三十好几,诗词联字,皆是上品,远近闻名。然,此君命运多舛。家住龙兴场东两里的罗家院,公公爸爸做梦都望他读书为官。他却屡负重望,历二十五载寒窗苦,赴成都乡试三次,花掉罗家经年节余,红榜始终没名。据说,考“策问”一科,他提出“革时弊行改良”之政事对策,主考官恰恰思想保守,认为不合时宜,再次乡试,他依然如此回答,于是乎,三次乡试名落孙山,举人榜上靠边。父亲一气一急,中风倒地,再没爬起。从此,罗秀才家道中落,他亦不再参加乡试。然,他那一手文墨本事,谁个不服?乡邻求他诗联字词的不少,官府却没有想到他,倒是日子愈益窘迫。他既不疏通门路,又无银两贿赂,朱族长借钱给他,还硬撑人格脸面,死不肯捐个衙门小吏抑或书院教习,执守清高。于是也者,长居家中,无争于世。可他并不闭目塞听,教私塾结朋友,煮茶论天下,挥笔嘲时弊,过着清贫淡泊日子,常常以茶代酒,以联劝导茶友:“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日子倒也自得。朱族长识字不满箩筐,却敬重读书人,差点尊罗秀才为罗圣,常常请他来家作客。趁此,时时挥笔吟书,濡染朱家子孙。朱门所有匾额楹联皆出罗秀才手笔。朱族长常以重金酬谢,盛情难却之余,秀才笑而纳之,然而下次再来,却带来笔墨书册,送与朱家子孙,两家来往愈密。后来,朱家聘他家塾老师,专为长孙朱继宗传道授业。及至后来,罗秀才来朱门,喜欢带上小女罗玉兰。细眉秀眼,精巧小鼻,端庄秀气,洁白清纯若玉兰花。她比继宗小半岁,却比继宗懂事,嘴甜口快,呼伯喊娘,朱家上下无不喜欢,继宗之妈尤甚。玉兰喜欢跟继宗哥哥玩,哥哥每见她来,总喜放下书本,嘻嘻哈哈,说个没完,一对青梅竹马。自然,朱家公公看在眼里,难免皱眉,不是不喜玉兰,担心如此一来,影响孙子学业。罗玉兰懂事,马上离开继宗哥哥,去帮大妈做事。有时,受她爸爸差遣,独自给哥哥送书送笔,玉兰自是乐意。只要爸爸开口,一阵风地跑来。
此刻,堂屋两扇朱漆大门上,新张贴的门神秦将胡帅,执刀杖矛,竖眉瞪目,髯须飘逸。无论何时,二神紧盯来人,好生尽职尽责,来人只好净心虔诚。堂屋正面神龛上,“天地君亲师”牌位耸立,香炉烛台铜罄,一字排开。牌位右首,挂一轴崭新的观世音坐莲台画像。此时,烛火熊熊,香烟袅袅,一派庄重肃穆。自然,这是继宗每日例祀,接着便是他捧书朗读良辰。族长转身走到隔壁那间继宗书房兼睡屋。门大开着,却无人影。倒是门楣一副新联醒目:仁义自修君子安乐;诗礼之教家人利贞。横批:之乎也者。
继宗去哪里了?他转过身来,只觉一软,稳定身子,站于石阶,望着院坝,良久。
清晨丘湾,岚雾袅袅,晨风轻轻,几丝凉意,格外清爽。后山柏树清香,新墙木板鲜气,混杂一起,扑面而来,沁人肺腑。高耸入云的黄楝树上,传来喜鹊“喳喳”欢叫,院前竹林中麻雀画眉,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合唱。
眼前,十八人住三合院十五间睡屋,够啦。即便孙子长大,还是够住。何况那时,他已去阴间与公婆挤在一起,懒管重孙玄孙睡哪个凼(地方)了。
此景此情,族长好生爽快。
朱族长有一女四子,女儿嫁到涪州县城,荣升外公十几年矣。四个儿子依次名为永忠永孝永仁永义,忠孝仁义乃家风之本也。想当年,婆娘初生头胎,一个妹崽,虽然白胖,爱哭爱闹。朱族长很是丧气,对人苦笑:“都说穷生儿子富生女。我朱石匠未必成富人了?怕是‘送子娘娘’说我发了财!算俅了,不给她供猪脑壳了。”说归说,气归气,烧纸敬香供猪脑壳,反倒更勤。果不其然,“送子娘娘”受够贿赂,一连送来四个儿子,他高兴得不知所措,天天跑到菩萨前磕头作揖,倍烧纸钱。如今,四个儿子跟他一样不高:“矮打杵”,可都墩实,个个能干。后来,又给他送来十个孙子孙女。朱家香火兴旺世代鼎盛也!
说来,朱家昌盛目标多矣。新宅大院修竣,固然第一,田土多,林山宽,粮仓满,银钱足,乃其次。人丁兴旺,香火鼎盛,子孙成龙,代代相传,才是朱家兴旺之长远目标。
只是,还有一项短期目标大有差距:读书为官。说来,朱氏家族虽穷,却从没忘祭孔读孔,至圣先师之牌挂在神龛高位;祖辈虽是庄稼汉,却有自知之明,“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识字不满箩筐,却也深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己任。然而,孔圣并未青睐,老祖并未保佑,到朱族长这代,秀才仅俩,中举者无,连给芝麻官磨墨展纸者,也没见着。
如今朱家,火烧眉毛,不能不奋起直追了。幸好,老不正经之大儿媳生了长孙,一向不喜夸人的罗秀才,也多次对他说:“朱大爷,你几个孙子,数长孙最精灵,读得出来,不成龙也要成才。”
此刻,族长想着,脸上略过一丝笑意,他转脸朝灶房,绷着脸大声问:“他四个呢?”
头包丝帕的老太闻声走出,围腰上揩揩双手,答:“四弟兄天一亮就帮老二搬家了。”
朱族长看着婆娘,没说话。老太忙补充:“等着,我给你端醪糟蛋来。”
“站住!继宗呢?”族长吼一声。
“跟他爸爸去了。”
族长皱紧浓眉:“他去帮啥子?不是喊他早晨背书么?鬼猴儿!”
“他才五岁,哪里懂事?听到火炮响,脚板跑翻天。”
族长瞪婆娘一眼:“五岁小了?老子十二岁当家了。小时不管,长大懒卵!他妈呢?”
“去帮老二煮饭了,哪有空闲管细娃儿。”
族长依然板着脸:“快去喊孙子回来,背书!写字!快点!该管不管,总要耍懒。”
老太看看他,说:“我把醪糟蛋端给你,再去嘛。”
“不吃!”族长吼道。老太以为嫌她做的醪糟不好吃,急忙解释:“是大媳妇做的。”
漂亮大儿媳煮的醪糟蛋酒味不大,蛋刚过心,不老不嫩,比老太婆煮的好吃多了。过年时,她把糯米泡上两天,带点酒味,再磨成水粉,晒干放着,想吃就做成小汤圆,掺在醪糟蛋里,别有味道。自她掌管灶房大权,经常施展醪糟汤圆蛋手艺,颇受朱家老少喜欢。族长节俭,明知好吃,有时不吃。
此刻,族长以为婆娘影射他喜欢大媳妇,当“老扒灰”,火气迸发,大吼:“给老子滚!”
老太没敢再说,一捋额头乱发,扭头匆匆走向街檐南头,大黄狗摇尾跟随。老太将消失在去右三合院的巷道口,回头对族长说:“快去灶房端,醪糟蛋冷了不好吃。”
族长却冲她狠狠回敬一句:“拉不回来孙儿,你今天莫想吃饭!”
顷刻间,族长只觉胸闷头重,天旋地转,喉管有团东西上涌,接着,喉头哽堵,胸部闷痛。他只好头一低,一股热呼呼的东西夺腔而出,洒在地上。啊!原来一滩带黑的血。他眼一花,晃悠不定,倒在木椅里,脸色惨白,双眼微闭,一时不省人事。
朱老太牵着戴瓜皮帽穿布长衫的长孙继宗刚出巷口,手里蝉子突然“吱吱”唱响,尖厉刺耳。族长大概被尖叫惊醒,缓缓睁开眼,带血的嘴巴张开:“早晨是你读书良辰,哪么去捉蝉子?”继宗辩解:“不是我捉的,二爸给我的。”
“不管哪个捉的,玩物丧志!”族长说罢,连咳几声,头一低,又一口血冲到地上。婆孙这才看清,顿时吓呆,再看地上,先前那滩浓血已经变黑,爬满蚂蚁。
老太慌忙叫道:“天哪,他公,你哪么了?”
“公,公,……”继宗拉住公的手,呜咽着。
“孙儿,快去喊你爸爸回来。天啦,哪么得了啊。”老太一阵手忙脚乱。
朱族长再次醒来,看她慌乱样子,火从胸来,骂:“嚎丧么?老子没死!”
男人还如此火气,老太放心了,边揩泪边笑:“还说没死,你看看,刚刚你吐的两滩,吓死人!”族长不由再看地上两滩血,原来三只母鸡替代蚂蚁,连同蚂蚁一起,“咯咯咯咯”,啄得正欢。老太终于忍不住,提高声音:“你还逞啥子强?孙子,快去喊你爸爸请医生。”
族长闭上眼:“喊个俅!就是累了点,屁大个事,用得着请医生吗?。”
其实,他在修房期间,已经吐血三次,都在忙乱之际,如同做贼,偷偷吐了,没人看见。老子至今不是好好的吗?用得着求医花钱吗?大惊小怪,吃多俅了!
老太哪肯依:“累得吐血,还说莫得啥子。不遭阎王请去才怪。孙儿,快去喊你爸爸。”
族长不理婆娘,说:“孙儿,听公的话,莫去喊了,我睡一会儿就好。你过来,孙儿。”说着,他挺直身,脸却瞬即变白。老太看在眼里,埋怨:“还充能哩。我去喊大儿回来。”
“你敢!”族长厉喝。这些年,族长火气不减,火一来就往婆娘身上发,老太忍气吞声,照顾男人备至,生怕冷了热了饿了病了,如此一来,反遭男人讨厌。
族长转为和颜悦色,拉着孙儿:“早晨时光这么好,你哪么不背书?。”
孙子答:“公,我背得了?”
“当真背得了?”
“罗伯伯喊我背的,我都背得。”孙子硬起颈子答,毫不害怕。
“你罗伯伯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你说,眼到哪么讲?”
“眼睛看到书,不读望天书。”
“口到呢?”公公喜上眉梢。
“嘴巴要大声背诵,不打结。”孙子不等公公再问,继说,“心到,就是要想到背的字,不顺口打‘哇哇’”。
“对嘛,对嘛,孙儿,你要照罗伯伯说的去做,丁点忘不得!”
本就懂事的孙子,连连点头。族长用手揩揩嘴边的血,说:“听公的话,快去背书。”
“公,我背好多遍了。”
公公看出他有畏难和满足,马上板起脸,训道:“背书恼火了?是不是?”
他缓口气,转而和颜悦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圣人都把时常温习书,当做快乐的事情,你还觉得恼火?孙儿,你现今怕累,长大了只有像公,累得吐血。”
说罢,他喘口气,略停,再咳两声,仰身躺回凉椅上,闭上眼,头冒冷汗。
孙子呆站着,不离公身边。见没动静,公公睁开眼,说:“莫捱了,听公的话,快去背。”
孙子朝书屋走去。不一会,传出诵书声。族长没听懂一句,却眉开眼笑,仿佛病愈许多。
四个儿子晚上回来,才知爸爸病情。大家虽然着急,可又不感意外。那些时日,儿子没少劝爸爸,莫那么心急,莫那么操心,可父亲不听,有时还吼他们,吐血生病自在必然。
大儿赓即从屋后扛出滑杆(轿子),央求说:“爸爸,我们抬你到梁先生家去。”
族长依然闭着眼,胸部微微起伏。二儿上前搀扶,族长右拐却突然狠狠一甩,撞到二儿胸口,说:“莫得那么凶,各人回屋去。”
知道父亲固执,四弟兄不敢动手,可也不敢离去,只好站着。
老太婆急了,数落说:“你们爸爸一辈子辛苦,累得吐血,还不快去请医生,枉自养大你们。好,我摸黑去。”
大儿拉住妈:“我去。”
族长依然听见,吼:“哪个敢去请先生,老子打断他脚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