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465 女士们的新挑战
465 女士们的新挑战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康王两人还有一个日常工作:隔三差五去各个水电站值班检查,因此总务协调委员会特批了两支柯尔特蟒蛇给两人带在身上,因为他们曾经在漫水坝的变电站门口遇到过鳄鱼,还有大蛇,有毒没毒不知道,但着实把这两位吓得够呛。
听说两位正在参考一种电鱼的装置,想搞出这个东西防护配电室,或者说叫电网也行,但是这个项目被执委会阻止了,理由是太危险,怕伤及无辜,毕竟岛上现在有汉人有孩子,电着了那就不得了。
不过,据说哥几个改了方案,是一种手持电击装置,随时可以在变电房附近电鳄鱼和蛇,这个装置听说有肖飞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但现在还不知道研制成功没有......
这些天王纳宾和周雨叶两人正在红码头附近小丘上勘测,几天后,他们俩将得到十几个壮劳力的支援,这些人将帮助他们清理出几座空的半地下式仓库做临时纺织车间,然后在穿越者们的帮助下,正式安装几台麻纺织设备,最后他们还将得到十几个固定上岗的汉人女工,届时,《联邦华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挂牌,王周二人分别交叉担任正副董事长和正副总裁,两人正信心满满地向着新世界纺织大亨的目标前进。
图表上还有一根绿线条代表的是老朱的工作,他的悉尼岛牧场如今已经是六畜兴旺。
前一阵子,牧场上主要的劳动力只有他和有空闲情况下的老巴,另外,每周有两个下午几个女老师们也许会带着孩子来帮忙。
讲起牧场里的活计,说轻不算轻,说重也算不重,然而非常繁琐,轻活包括从到地里捡鸡鸭鹅蛋、看管家禽,重一点的活有清理牲口家禽的棚舍、拿着长柄毛刷子给牲口洗澡,当然也有相对技术性一点的活,比如挤牛奶和羊奶,还有在老朱的指导下给牲口接生,甚至做一些简单的治疗之类的等等。
如今牧场的牲畜都是划块围栏敞养,所以孩子们对这类有野趣的活动很有兴致,经常在牧场里玩的不亦乐乎。当然了,时间一长,按照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这种乐趣会渐渐消失。
果然,如今女士们和孩子已经很少来了,还好,现在老朱将获得三十个妇女劳动力的支援。
这些女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健妇,要说干这些活,完全不比男人们差,因此他现在正在野心勃勃地规划开拓另外的战场——赛福岛牧场建设。
赛福岛与莫宁顿岛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这条水道被老朱称之为赛福海峡,最窄处不到四百米,最宽处也只有四公里左右,因此划着小艇可以很容易地抵达对岸。
牧场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了,几天后,侯相麟将临时派给老朱十几个男性壮劳力,他们首先将在赛福海峡对岸的某个地点修码头,然后再在岛上搭建各种棚舍,时间上预计一个月内完工。
工作进度图表上还有一个醒目的粗线条,是关于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事情。
先前的一百亩甘蔗种植从航海训练前就已经实施了,现在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段,预计总共要断断续续地抽出二十几个工作日,给甘蔗地施肥松土供水排水,因此这些天一直有大量的汉人劳动力被投入到这里,随着新的拓荒计划的实施,老王那里的各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将再翻一番。
令穿越者们高兴的是,这些诸如烧荒、挖渠、平整土地的粗活终于完全不用自己干了。
虽然农场和牧场的粗活不用干了,但年青人们仍然过着紧张充实的日子,除了西流河漫水坝和月亮河水电站的工程外,顾船长还及时恢复了轮班航海训练,所以这帮年青人不仅要去工地干活,还要轮班去妮可号和骄傲号参加实操培训,好吧,晚上还要继续上文化课......
在这些日子里,赵老师骆老板一直在溶洞里搞研究,预计一个月后,所有的理工男们都将“解放”出来,加入到溶洞里的研究队伍。
届时,玻璃厂砖瓦厂水泥厂糖厂和矿场将完全交给侯相麟,他将带着五、六十个汉人劳力在厂子里上班。
医生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忙于溶洞里的各种研究和轮流去工地值班。
据说,化学药品实验室里的研究有重大进展,具体情况不明,医生们不主动说,大伙也都是各忙各的没有主动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听说只要化工组的煤干馏设备安装到位,医生们的药品开发将立刻会有重大突破。
如今女士们已经完全不用去老王的菜地里伺候蔬菜了,除了汉人妇女外,向日葵女子公学的女学生们也将是那里的非全日制劳动力,因此菜园那里的劳动力很充足,各种蔬菜瓜果的产量预计会有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
当然了,尽管红楼里的女士们早就已经从这些粗活中解放了出来,不过,现在还有另外有一个更加伤脑筋的战场在等着女士们:归化培训。
她们决心要把那群刚刚脱离女奴身份的年青女人们训练成合格的澳洲公民,培养成“自己人”。
确实,对于红楼里女士们而言,如何教育向日葵女子公学里的“家属”们,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
首先要面临的是语言关。
在女士们最开始接触这些女人的时候,大概只有刘三娘能听得懂一点简单的汉语,这里的所谓汉语是指红楼里女士们说的普通话,毕竟普通话与南京官话同源,只是多了一些变音和卷舌而已。
因此如果对方说慢一点,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刘三娘在仔细辨听后也能听懂个大概。
当然了,相对而言,夏小鸥她们对三百年前的大明官话就太陌生了,如果不是刘三娘会一些汉字,加上后来中文系的大学生韩雨和历史学博士朱北国的共同解构和翻译,刘三娘的那个方言语调严重的南京官话,红楼里的女士们也是基本听不懂的。
而另外两个汉人妹子:十七岁的小禄和十八岁的茶女却只会说她们的方言,连通用一点的闽南客家话也不会说。
经过多方询问和考证,包括通过韩雨朱北国等人的亲自询问,加上段乐越大夫在妮可号上那段时间里的交流,终于基本摸清了这两个姑娘的来历。
小禄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人,自己的父亲姓张,原在潮州府城里靠皮匠手艺养家,后来被不知道何方而来的军队所征用,便一去不复返,家里的顶梁柱从此渺无音讯,于是家道就此落败了。
朱北国等人听了很是感慨,他们知道,广东潮汕地区这些年在金厦郑家和大清之间几度易手,战乱之中家人失散乃是常有之事。
生活无着的小禄后来被人贩子卖到广州城,在那里又被人贩子碾转贩卖到了南洋,直到被澳洲人买下。
另外一个叫茶女的妹子,今年十八岁,来自福建山区,大概是出身茶农人家的原因,名字就叫茶女,因为她很小就被某个财主家收为童养媳了,除了父亲姓李以外,茶女对原来的那个家只有一点模糊不清的记忆。
不过后来因为战乱,财主家也败落了,自己最终也被发卖到人市,因为姿色平平,后来被碾转卖到海商手里,再后来,又被转手卖到遥远的苏禄国,直到被穿越者买下。(未完待续)
康王两人还有一个日常工作:隔三差五去各个水电站值班检查,因此总务协调委员会特批了两支柯尔特蟒蛇给两人带在身上,因为他们曾经在漫水坝的变电站门口遇到过鳄鱼,还有大蛇,有毒没毒不知道,但着实把这两位吓得够呛。
听说两位正在参考一种电鱼的装置,想搞出这个东西防护配电室,或者说叫电网也行,但是这个项目被执委会阻止了,理由是太危险,怕伤及无辜,毕竟岛上现在有汉人有孩子,电着了那就不得了。
不过,据说哥几个改了方案,是一种手持电击装置,随时可以在变电房附近电鳄鱼和蛇,这个装置听说有肖飞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但现在还不知道研制成功没有......
这些天王纳宾和周雨叶两人正在红码头附近小丘上勘测,几天后,他们俩将得到十几个壮劳力的支援,这些人将帮助他们清理出几座空的半地下式仓库做临时纺织车间,然后在穿越者们的帮助下,正式安装几台麻纺织设备,最后他们还将得到十几个固定上岗的汉人女工,届时,《联邦华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将正式挂牌,王周二人分别交叉担任正副董事长和正副总裁,两人正信心满满地向着新世界纺织大亨的目标前进。
图表上还有一根绿线条代表的是老朱的工作,他的悉尼岛牧场如今已经是六畜兴旺。
前一阵子,牧场上主要的劳动力只有他和有空闲情况下的老巴,另外,每周有两个下午几个女老师们也许会带着孩子来帮忙。
讲起牧场里的活计,说轻不算轻,说重也算不重,然而非常繁琐,轻活包括从到地里捡鸡鸭鹅蛋、看管家禽,重一点的活有清理牲口家禽的棚舍、拿着长柄毛刷子给牲口洗澡,当然也有相对技术性一点的活,比如挤牛奶和羊奶,还有在老朱的指导下给牲口接生,甚至做一些简单的治疗之类的等等。
如今牧场的牲畜都是划块围栏敞养,所以孩子们对这类有野趣的活动很有兴致,经常在牧场里玩的不亦乐乎。当然了,时间一长,按照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这种乐趣会渐渐消失。
果然,如今女士们和孩子已经很少来了,还好,现在老朱将获得三十个妇女劳动力的支援。
这些女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健妇,要说干这些活,完全不比男人们差,因此他现在正在野心勃勃地规划开拓另外的战场——赛福岛牧场建设。
赛福岛与莫宁顿岛隔着一道狭窄的海峡,这条水道被老朱称之为赛福海峡,最窄处不到四百米,最宽处也只有四公里左右,因此划着小艇可以很容易地抵达对岸。
牧场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了,几天后,侯相麟将临时派给老朱十几个男性壮劳力,他们首先将在赛福海峡对岸的某个地点修码头,然后再在岛上搭建各种棚舍,时间上预计一个月内完工。
工作进度图表上还有一个醒目的粗线条,是关于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事情。
先前的一百亩甘蔗种植从航海训练前就已经实施了,现在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段,预计总共要断断续续地抽出二十几个工作日,给甘蔗地施肥松土供水排水,因此这些天一直有大量的汉人劳动力被投入到这里,随着新的拓荒计划的实施,老王那里的各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将再翻一番。
令穿越者们高兴的是,这些诸如烧荒、挖渠、平整土地的粗活终于完全不用自己干了。
虽然农场和牧场的粗活不用干了,但年青人们仍然过着紧张充实的日子,除了西流河漫水坝和月亮河水电站的工程外,顾船长还及时恢复了轮班航海训练,所以这帮年青人不仅要去工地干活,还要轮班去妮可号和骄傲号参加实操培训,好吧,晚上还要继续上文化课......
在这些日子里,赵老师骆老板一直在溶洞里搞研究,预计一个月后,所有的理工男们都将“解放”出来,加入到溶洞里的研究队伍。
届时,玻璃厂砖瓦厂水泥厂糖厂和矿场将完全交给侯相麟,他将带着五、六十个汉人劳力在厂子里上班。
医生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忙于溶洞里的各种研究和轮流去工地值班。
据说,化学药品实验室里的研究有重大进展,具体情况不明,医生们不主动说,大伙也都是各忙各的没有主动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听说只要化工组的煤干馏设备安装到位,医生们的药品开发将立刻会有重大突破。
如今女士们已经完全不用去老王的菜地里伺候蔬菜了,除了汉人妇女外,向日葵女子公学的女学生们也将是那里的非全日制劳动力,因此菜园那里的劳动力很充足,各种蔬菜瓜果的产量预计会有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
当然了,尽管红楼里的女士们早就已经从这些粗活中解放了出来,不过,现在还有另外有一个更加伤脑筋的战场在等着女士们:归化培训。
她们决心要把那群刚刚脱离女奴身份的年青女人们训练成合格的澳洲公民,培养成“自己人”。
确实,对于红楼里女士们而言,如何教育向日葵女子公学里的“家属”们,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挑战。
首先要面临的是语言关。
在女士们最开始接触这些女人的时候,大概只有刘三娘能听得懂一点简单的汉语,这里的所谓汉语是指红楼里女士们说的普通话,毕竟普通话与南京官话同源,只是多了一些变音和卷舌而已。
因此如果对方说慢一点,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刘三娘在仔细辨听后也能听懂个大概。
当然了,相对而言,夏小鸥她们对三百年前的大明官话就太陌生了,如果不是刘三娘会一些汉字,加上后来中文系的大学生韩雨和历史学博士朱北国的共同解构和翻译,刘三娘的那个方言语调严重的南京官话,红楼里的女士们也是基本听不懂的。
而另外两个汉人妹子:十七岁的小禄和十八岁的茶女却只会说她们的方言,连通用一点的闽南客家话也不会说。
经过多方询问和考证,包括通过韩雨朱北国等人的亲自询问,加上段乐越大夫在妮可号上那段时间里的交流,终于基本摸清了这两个姑娘的来历。
小禄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人,自己的父亲姓张,原在潮州府城里靠皮匠手艺养家,后来被不知道何方而来的军队所征用,便一去不复返,家里的顶梁柱从此渺无音讯,于是家道就此落败了。
朱北国等人听了很是感慨,他们知道,广东潮汕地区这些年在金厦郑家和大清之间几度易手,战乱之中家人失散乃是常有之事。
生活无着的小禄后来被人贩子卖到广州城,在那里又被人贩子碾转贩卖到了南洋,直到被澳洲人买下。
另外一个叫茶女的妹子,今年十八岁,来自福建山区,大概是出身茶农人家的原因,名字就叫茶女,因为她很小就被某个财主家收为童养媳了,除了父亲姓李以外,茶女对原来的那个家只有一点模糊不清的记忆。
不过后来因为战乱,财主家也败落了,自己最终也被发卖到人市,因为姿色平平,后来被碾转卖到海商手里,再后来,又被转手卖到遥远的苏禄国,直到被穿越者买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