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失败【求全订支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每个月的月初,不管是街边的小书摊、报刊亭还是新华书店或民营书店都会迎来一大波人流。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杂志都会在这一天面世,对于书籍还比较缺乏的80年代,杂志这种物美价廉的读本会吸引绝大多数读者来购买。
1985年的3月1日,这样的热闹景象更是突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流连于走亲访友、游戏玩乐之中,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读书。
随着春节结束,上班工作还未开始的间隙,读一本杂志变成了很多人消遣时光的手段。
而且在春节里,不管是大人、年轻人还是小孩都是囊中饱满,有着大把的零钞可以挥霍,于是几毛钱的杂志变成了抢手货。
北岛现在就站在上海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内,呆呆的立在书店大厅摆放杂志的书架不远处。
他的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小朋友,中年人,妇女,老人,年轻人,一个个的从他身边经过,偶尔碰到北岛的肩膀,让他踉跄一下,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可是北岛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他的目光呆滞的盯着自己斜对面的书架,任凭左右人流汹涌。
在他对面书架的最下一隔,《同袍》杂志可怜兮兮的被其他杂志压得只露出少半个边角,只能看到封面上那张军人照片的半个身子以及大大的一个“同”字。
今天也是《同袍》杂志创刊号上市的日子,作为这本杂志的主编,呕尽心血的编撰者,北岛一大早就到新华书店来查看“敌情”。
看到的结果让北岛无比的沮丧。
先不说书店的工作人员将《同袍》放在了最偏僻的角落,就是来买杂志的读者们也大都对《同袍》视而不见。
有些人看到了《同袍》封面上的铁血军人照片,或迟疑或眼睛一亮的将杂志拿起翻阅,可是当他们看到目录,看到杂志的内容既不是纯文学杂志又不是通俗杂志,就都摇了摇头将其放回到了书架上。
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这本杂志上有刊登戈文的小说,才会在挑选完其他杂志后,顺手取出一册带走。
摆放着杂志的书架前一批又一批读者来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同袍》的购买量却是低的怕人。
一直等到了中午,北岛才失魂落魄的离开了书店。
当戈文看到北岛这个模样时,真的吓了一跳。
北岛的样子简直和当初四合院里他嘀咕自己熬不下去时的神态不相上下。
当从北岛口中得知事情的缘由时,戈文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一直笑的北岛由失落变得气愤无比,戈文才一边拍着北岛的肩膀一边说道:“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当初你走街窜巷的贩卖《今天》诗刊,一共卖了多少册?”
“《今天》平均下来每期都刊印一千来册,怎么了?”北岛气哼哼的说道。
“对啊,以你在北京诗坛的名气,亲自跑去卖也才卖了一千册,现在《同袍》根本没有任何读者群,又是任人选购,怎么可能一下子卖出那么多呢!照我说,一上午能够卖出去十几本,已经不错了。你可千万不要和《收获》、《读者》、《故事会》比啊,人家那可是用了好多年时间才积累下大批读者的!”
“可《同袍》上面可有你的新小说啊!以你的名气,《同袍》怎么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冷遇啊!”北岛仍有些不甘心。
“没错,《同袍》是有我的小说,可是大家知道吗?”戈文反问道,“再者说,你也不看看《同袍》杂志刊登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创业故事、致富手册、政策解读、基金会公示……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肯为了我的小说买这本杂志呢?”
“呃……”北岛哑口无言。
“你太急迫了,哪能一口吃成胖子!”戈文摇了摇头。
“能不急嘛,要是这七万册杂志卖不出去,最后还不是都退回来。你稿费再多,又能有多少?一期杂志的成本就是七八万块钱,杂志不回本,就是个无底洞,你能垫多少?能垫多长时间?半年一年没问题,你能垫十年二十年吗?”
“还有,现在杂志社已经有四个人了,按照你的想法还要增加美编、策划、摄影、广告人员……,这些人可都是要工资的,又不会给我们白干,如果杂志不能尽快自负盈亏,我担心过不了几年杂志社就会倒闭!”
北岛双手插入自己浓密的头发中,死命的揉搓,一脸的疯狂与挣扎。
“呃……你说的倒也在理。”被北岛这么一分析,戈文还真的有些担心了。
《同袍》杂志社年前通过关系利用了邮政系统,将创刊号发往全国各大新华书店进行代销。
可是如果杂志真的卖不出去,人家新华书店也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没有人买的杂志说白了就是一堆废纸,人擦屁股都可能嫌纸硬。最后这些滞销的杂志必然还会都退回到杂志社来。
就像北岛说的那样,几期杂志戈文还能够负担得起,可是如果杂志一直不盈利,恐怕北岛担心的情况真的会出现,《同袍》杂志社真的有可能会倒闭,更不要说,以后杂志社还要给基金会上缴挂靠费了。
看来必须要想法儿提高一下《同袍》的销量了!
戈文摸了摸下巴,暗暗的想到。
别看现在的国人对书籍很是疯狂,可是那也是分情况的。
自嗡嗡嗡结束,中国开始解放思想,年轻人干枯的思想在嗷嗷待乳,整整一代人患上了阅读饥渴症。而这个时代除了读书,人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好做,所以一代人开始逮着什么读什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这样的情况自然成了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全国各个出版单位都不要命的疯狂印刷各种书籍。
刚开始自然是敞开了印刷,反正不愁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出版物虽然仍不能满足读者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压制住了读者对书籍的渴望,读者已经有了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性的挑自己喜欢的书籍了。
就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刚发行时多火啊,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可是现在这套丛书的销量也都平缓了下来。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好吧,单单列一下一些出版社跟风的丛书你就能管中窥豹了——
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学术思想译丛》、《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学术文库》;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国文学史论译丛》;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探索书系》。就连当初出版发行戈文《士兵突击》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也跟风出版了《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这些还只是上海的一些出版社发行的丛书,放眼全国,这时候已经发行和正在准备发行的丛书到底有多少种,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就算是为了自己的钱包考虑也会有选择性的进行挑选,而不是一股脑的都买回家去。毕竟地主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书籍如此,杂志亦是这样。
老实说,《同袍》这时候进入市场,并没有赶上好时候,前几年的高潮阅读狂潮已经开始降温了。
这几年来,新创办的杂志有很多,可是真正成功的却不多,相比新的杂志,读者们更倾向于购买那些有号召力有名气的杂志。所以类似《收获》这样的纯文学杂志、类似《故事会》这样的通俗杂志的发行量能够达到惊人的上百万份。这些杂志无一不是经过多年的口碑相传,默默地积累起无数铁粉。
而那些新创办的也成功了的杂志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们就用上海的一本纯文学杂志《文汇月刊》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文汇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一大型的文艺性综合杂志。
首先这份刊物诞生就生逢其时,正是中国从十年文化荒芜的泥潭中走出来的时候。
另外如果看看《文汇月刊》目录上的庞大的作者群的话,你一定会目瞪口呆——巴金、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钱锺书、艾青、柯灵、黄永玉、王元化、荒煤、阳翰笙、白杨、秦怡、谢晋、于是之、臧克家、冯亦代、黄苗子、郁风、黄宗英、冯牧、白桦、王蒙……
有没有被吓到?
有这样的作者,可想而知《文汇月刊》刊登的文章的质量如何,而且人家的杂志的指向性很明确,就是文艺方面的内容——报告文学、小说,传记、散文随笔、书评欣赏,甚或还有音乐、美术、中外银幕等等。
这是《同袍》能比的吗?
不管是作者的影响力还是内容的指向性简直都不在一个等级上啊!
想要《同袍》能够畅销,尽快的盈利起来,就必须有新的销售思路和手段,再不然就只能改变《同袍》的办刊方向了。
而改变《同袍》的创刊方针,自然不会得到新闻出版局的同意,开什么玩笑,你当备案是干什么的。
那么就只能出歪招了!
(未完待续。)
每个月的月初,不管是街边的小书摊、报刊亭还是新华书店或民营书店都会迎来一大波人流。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杂志都会在这一天面世,对于书籍还比较缺乏的80年代,杂志这种物美价廉的读本会吸引绝大多数读者来购买。
1985年的3月1日,这样的热闹景象更是突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流连于走亲访友、游戏玩乐之中,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读书。
随着春节结束,上班工作还未开始的间隙,读一本杂志变成了很多人消遣时光的手段。
而且在春节里,不管是大人、年轻人还是小孩都是囊中饱满,有着大把的零钞可以挥霍,于是几毛钱的杂志变成了抢手货。
北岛现在就站在上海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内,呆呆的立在书店大厅摆放杂志的书架不远处。
他的身边,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小朋友,中年人,妇女,老人,年轻人,一个个的从他身边经过,偶尔碰到北岛的肩膀,让他踉跄一下,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可是北岛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他的目光呆滞的盯着自己斜对面的书架,任凭左右人流汹涌。
在他对面书架的最下一隔,《同袍》杂志可怜兮兮的被其他杂志压得只露出少半个边角,只能看到封面上那张军人照片的半个身子以及大大的一个“同”字。
今天也是《同袍》杂志创刊号上市的日子,作为这本杂志的主编,呕尽心血的编撰者,北岛一大早就到新华书店来查看“敌情”。
看到的结果让北岛无比的沮丧。
先不说书店的工作人员将《同袍》放在了最偏僻的角落,就是来买杂志的读者们也大都对《同袍》视而不见。
有些人看到了《同袍》封面上的铁血军人照片,或迟疑或眼睛一亮的将杂志拿起翻阅,可是当他们看到目录,看到杂志的内容既不是纯文学杂志又不是通俗杂志,就都摇了摇头将其放回到了书架上。
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这本杂志上有刊登戈文的小说,才会在挑选完其他杂志后,顺手取出一册带走。
摆放着杂志的书架前一批又一批读者来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同袍》的购买量却是低的怕人。
一直等到了中午,北岛才失魂落魄的离开了书店。
当戈文看到北岛这个模样时,真的吓了一跳。
北岛的样子简直和当初四合院里他嘀咕自己熬不下去时的神态不相上下。
当从北岛口中得知事情的缘由时,戈文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一直笑的北岛由失落变得气愤无比,戈文才一边拍着北岛的肩膀一边说道:“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当初你走街窜巷的贩卖《今天》诗刊,一共卖了多少册?”
“《今天》平均下来每期都刊印一千来册,怎么了?”北岛气哼哼的说道。
“对啊,以你在北京诗坛的名气,亲自跑去卖也才卖了一千册,现在《同袍》根本没有任何读者群,又是任人选购,怎么可能一下子卖出那么多呢!照我说,一上午能够卖出去十几本,已经不错了。你可千万不要和《收获》、《读者》、《故事会》比啊,人家那可是用了好多年时间才积累下大批读者的!”
“可《同袍》上面可有你的新小说啊!以你的名气,《同袍》怎么也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冷遇啊!”北岛仍有些不甘心。
“没错,《同袍》是有我的小说,可是大家知道吗?”戈文反问道,“再者说,你也不看看《同袍》杂志刊登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创业故事、致富手册、政策解读、基金会公示……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肯为了我的小说买这本杂志呢?”
“呃……”北岛哑口无言。
“你太急迫了,哪能一口吃成胖子!”戈文摇了摇头。
“能不急嘛,要是这七万册杂志卖不出去,最后还不是都退回来。你稿费再多,又能有多少?一期杂志的成本就是七八万块钱,杂志不回本,就是个无底洞,你能垫多少?能垫多长时间?半年一年没问题,你能垫十年二十年吗?”
“还有,现在杂志社已经有四个人了,按照你的想法还要增加美编、策划、摄影、广告人员……,这些人可都是要工资的,又不会给我们白干,如果杂志不能尽快自负盈亏,我担心过不了几年杂志社就会倒闭!”
北岛双手插入自己浓密的头发中,死命的揉搓,一脸的疯狂与挣扎。
“呃……你说的倒也在理。”被北岛这么一分析,戈文还真的有些担心了。
《同袍》杂志社年前通过关系利用了邮政系统,将创刊号发往全国各大新华书店进行代销。
可是如果杂志真的卖不出去,人家新华书店也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没有人买的杂志说白了就是一堆废纸,人擦屁股都可能嫌纸硬。最后这些滞销的杂志必然还会都退回到杂志社来。
就像北岛说的那样,几期杂志戈文还能够负担得起,可是如果杂志一直不盈利,恐怕北岛担心的情况真的会出现,《同袍》杂志社真的有可能会倒闭,更不要说,以后杂志社还要给基金会上缴挂靠费了。
看来必须要想法儿提高一下《同袍》的销量了!
戈文摸了摸下巴,暗暗的想到。
别看现在的国人对书籍很是疯狂,可是那也是分情况的。
自嗡嗡嗡结束,中国开始解放思想,年轻人干枯的思想在嗷嗷待乳,整整一代人患上了阅读饥渴症。而这个时代除了读书,人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好做,所以一代人开始逮着什么读什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这样的情况自然成了中国出版界的黄金时代,全国各个出版单位都不要命的疯狂印刷各种书籍。
刚开始自然是敞开了印刷,反正不愁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出版物虽然仍不能满足读者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压制住了读者对书籍的渴望,读者已经有了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性的挑自己喜欢的书籍了。
就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刚发行时多火啊,用洛阳纸贵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可是现在这套丛书的销量也都平缓了下来。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好吧,单单列一下一些出版社跟风的丛书你就能管中窥豹了——
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学术思想译丛》、《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学术文库》;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国文学史论译丛》;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探索书系》。就连当初出版发行戈文《士兵突击》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也跟风出版了《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这些还只是上海的一些出版社发行的丛书,放眼全国,这时候已经发行和正在准备发行的丛书到底有多少种,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就算是为了自己的钱包考虑也会有选择性的进行挑选,而不是一股脑的都买回家去。毕竟地主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书籍如此,杂志亦是这样。
老实说,《同袍》这时候进入市场,并没有赶上好时候,前几年的高潮阅读狂潮已经开始降温了。
这几年来,新创办的杂志有很多,可是真正成功的却不多,相比新的杂志,读者们更倾向于购买那些有号召力有名气的杂志。所以类似《收获》这样的纯文学杂志、类似《故事会》这样的通俗杂志的发行量能够达到惊人的上百万份。这些杂志无一不是经过多年的口碑相传,默默地积累起无数铁粉。
而那些新创办的也成功了的杂志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们就用上海的一本纯文学杂志《文汇月刊》来做个简单的说明。
《文汇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一大型的文艺性综合杂志。
首先这份刊物诞生就生逢其时,正是中国从十年文化荒芜的泥潭中走出来的时候。
另外如果看看《文汇月刊》目录上的庞大的作者群的话,你一定会目瞪口呆——巴金、叶圣陶、夏衍、冰心、丁玲、钱锺书、艾青、柯灵、黄永玉、王元化、荒煤、阳翰笙、白杨、秦怡、谢晋、于是之、臧克家、冯亦代、黄苗子、郁风、黄宗英、冯牧、白桦、王蒙……
有没有被吓到?
有这样的作者,可想而知《文汇月刊》刊登的文章的质量如何,而且人家的杂志的指向性很明确,就是文艺方面的内容——报告文学、小说,传记、散文随笔、书评欣赏,甚或还有音乐、美术、中外银幕等等。
这是《同袍》能比的吗?
不管是作者的影响力还是内容的指向性简直都不在一个等级上啊!
想要《同袍》能够畅销,尽快的盈利起来,就必须有新的销售思路和手段,再不然就只能改变《同袍》的办刊方向了。
而改变《同袍》的创刊方针,自然不会得到新闻出版局的同意,开什么玩笑,你当备案是干什么的。
那么就只能出歪招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