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十九章 一场相遇(3)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珍馐传最新章节!
且不说汤伯汤妈妈暗暗忧心,亦珍进了内宅,回屋洗手擦脸,换了衣服后,便到母亲曹氏屋里。
“母亲!母亲!今朝女儿做的一笼屉松糕,统统都买完了。有客人一气就买了十几块回去!”亦珍在母亲跟前,总是极开心的。
“是么?我的珍姐儿真能干。”曹氏闻言,微笑起来。
亦珍靠在床头,挨着母亲坐下,细细看了看母亲的气色。因着近日仔细的调理,曹氏的脸色总算不再蜡黄,人也稍微胖了一点。这时松松绾了个髻,戴着综丝做的抹额,浅笑盈盈,依稀能窥见年轻时的美貌。
亦珍有时不免遗憾,自己的相貌并不肖似母亲,大抵像过世了的父亲多些。
“母亲今日觉得如何?可还头晕?胃口可还好?”亦珍连声问。
“好,娘一切都好。”曹氏惯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只管伸手将女儿鬓边的碎轻轻掖到耳后去,“中午吃了一碗菠菜肉末粥,一张银芽卷饼。珍儿饿不饿?饿的话,汤妈妈还在厨上给你和招娣留着饼呢。”
亦珍笑嘻嘻的,“我不饿,先前在茶摊上,吃过两块松糕。娘教女儿做的点心果然好吃。明天娘亲再教我做一样,好不好?”
曹氏拧一拧女儿的鼻尖,“好。明儿娘再教你做一样。”
她如今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再如何调理,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趁她还有精力,总要把自己所学所会,悉数教给珍姐儿。万一有一日她寿限到了,先走一步,也不怕女儿无所依傍。
亦珍不知母亲心中打算,仍笑着对曹氏讲起外头的见闻来:“……卖鸡鸭的笼子被两个惹猫逗狗的顽童打翻了,鸡鸭跑得满街都是,捉了半天,鸡倒是都捉了回去,鸭却跑掉了两只,遍寻不着。后来不知是谁说的,看见那两只鸭子自桥上跳到下头城河里去了。这哪里还寻得回来?”
“啊,这可如何是好?”曹氏望着眉飞色舞的亦珍,配合地轻呼一声。
“是呀,这可如何是好?那卖鸡鸭的贩子便堵在那两个调皮鬼家的门口,怎样都不肯走,无论如何要人家赔他两只鸭子的钱。”亦珍一双大眼忽闪忽闪,把当时的事说得活灵活现。
“最后可赔了他钱银?”
“自然是没有。那两个调皮鬼是祝屠户家的,平日也无人看管,最爱惹是生非,可是祝家娘子最是护短的,哪里会承认?卖鸡鸭的便说要去告官,过往的街坊邻居都能作证是她家的两个小子打翻了笼子,定要教县老爷狠狠地打那两个小子一顿。祝家娘子这才怕了,最后取了两挂猪肉给他,这才算了结。”
曹氏笑着取出帕子,擦了擦女儿额角上的细汗,“看了这桩事,你可学到什么?”
亦珍一愣。
曹氏温润一笑,握了女儿的手,“祝家娘子一开始是不是死不承认?声气比那苦主还高?”
亦珍点点头。那祝娘子的气焰,简直吓煞人,其形容之粗鄙,话本里讲的母老虎也不及她的十之一二。
“那为何最后又息事宁人,甘愿赔了两挂猪肉出来?”曹氏提点女儿。
“那是因为……”亦珍恍然大悟地望向母亲,“那是因为卖鸡鸭的贩子要将此事告官,狠狠地打她家两个小子……”
曹氏微笑。人活一世,平平安安,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可是若真的遇见泼皮无赖,也并不是惟有束手挨欺的。只不过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鸡鸭贩子若真去告了官,最后只怕两厢都得不着好去。
这样的人情世故,还是今后徐徐讲与珍姐儿罢,不急于一时。
“你一早起来忙到现在,赶紧回屋歇息一会儿,别累着了。”曹氏笑意嫣然,“等晚上,再给娘讲讲今朝在外头的见闻。”
“嗯!”亦珍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向曹氏行礼后,这才退出正房,回自己屋里去了。
汤妈妈这才上前来,斟了茶水端给夫人。
曹氏洇了洇喉咙,将茶盏交回汤妈妈手里,“汤家的,有什么事,便说罢。”
汤妈妈便压低了声音,把汤伯所说的,一五一十,悉数讲给曹氏听了。
曹氏半躺半靠在床上,静静听汤妈妈将事情前后经过讲了一遍,微微蹙眉问:“汤伯可瞧真了?”
“说是没有十成把握,可是也瞧出七、八分来了。”汤妈妈不敢大意。
曹氏沉吟不语。
吾家有女初长成呵。
她的珍姐儿,温朗体贴,知书达理,是个再好没有的,是她的心头肉,眼中宝,许给哪家她都舍不得。然而她万万没有留女儿在身边一辈子的道理。
曹氏望着自己搭在被子上的双手。
她一直打算着,等女儿及笄以后,给她说一个好婆家,不必大富大贵,只消人员简单,翁姑慈善,邻里和睦,珍姐儿嫁过去不用受叔伯姑嫂所辖,小日子能和美顺遂。
然则这样的人家,说起来简单,却哪里那么容易寻到?
这会儿汤家的悄悄告诉她,县里方员外家的嫡次子,约是看上了她家的珍姐儿,曹氏的心里七上八下,打起鼓来。
思来想去,曹氏向汤妈妈招了招手。
“此事我自有打算,你不必慌张,珍姐儿那里,更不消教她晓得。”闪念之间,曹氏已做出决断。
“是,夫人。”汤妈妈一见曹氏脸上露出轻浅却坚定的笑容,便忽然有了主心骨似的,“一切听夫人的。”
次日招娣随了汤伯去支茶摊,亦珍留在家中,跟着曹氏学做新的糕点。
汤妈妈将竹躺椅搬到后院厨房里,上头铺了薄薄的蚕丝褥子,然后扶着曹氏从正房里出来,慢慢走到后院。
亦珍已换上了素色干净的旧衣,头上包着细葛布巾子,又仔仔细细地洗了手,将面粉,酥油,霜糖,砧板,擀面杖等一一都准备得了。
见汤妈妈搀着母亲进了厨房,遂迎上来,搀了曹氏另一只手,“娘,您坐。”
曹氏见女儿这样郑重其事,不由得微笑。别看平*儿是个活泼的,可是一进到这厨内,仿似变了个人般,眉眼里都带着郑重。
曹氏坐进铺了蚕丝褥子的竹躺椅里,亦珍恭恭敬敬说一声:“母亲,女儿都准备好了。”
“那便开始罢。”曹氏声音不高。
汤妈妈自觉地退出厨房,守在后院门口,坐在小杌子上头,专心纳起鞋底来。
厨房里,曹氏指点亦珍:“……取麦粉五十钱,猪油十五钱,霜糖十二钱,凉开水一盏……”
“是。”亦珍按曹氏说的分量,用小小的戥秤一一取了原料,分别盛在粗瓷碟里。
曹氏等亦珍取好了原料,这才继续慢慢道:“先取一半的麦粉,连同一半猪油,均匀揉在一处,制得酥面备用……再取剩下的麦粉与猪油,拿手一点点地搓开,并倒入冷水和成硬面团儿,来回反复摔得柔软了,擀成薄薄的面皮儿待用……”
亦珍一便依母亲教的方法揉面团子,一边问:“娘,这样可对?”
曹氏细细地纠正,“光靠手上的力气是揉不开的,要用腕子上的力气……对,就是这样,要使巧劲,而不是蛮力。”
亦珍嘟嘴,“女儿才没有使蛮力呢。”
曹氏听见女儿嘟囔,不由得微笑起来。
“酥面儿与面皮儿可都做得了?”
亦珍遂将自己揉好的酥面儿与面皮儿一一呈给母亲看,曹氏点点头,“这便行了。接下去,将酥面团搓成细长条儿,揪成十个大小相当的剂子,面皮儿也切成十份儿。”
这一步亦珍做得极顺手,不消一会儿便完成了。
“珍儿真厉害。”曹氏称赞道。
“我是娘的女儿嘛!”亦珍笑言。
“接下来这一步至关紧要。”曹氏叮嘱女儿,“将酥面剂子包入面皮儿中,逐个用擀面杖擀成一尺来长,一掌来宽的薄面片儿……擀得愈薄愈好……最后拿刀将面片顺长剖成两半,面上均匀抹上油,盘卷成圆形,便可讲露出酥面儿的一端翻出,下温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来撒上霜糖……”
只这一步,亦珍做得有些手忙脚乱,灶膛里的柴火不是太旺,将酥饼炸得焦了,便是灶门堵得太严,炉火熄了,油温不够,未能将千层酥炸起来,仍是一团面疙瘩。
“是不是觉得,同蒸松糕相比,这千层酥更难?”曹氏轻声问女儿。
亦珍点点头,抬手用袖笼擦了擦额角的汗。
“娘当年跟你太外祖母学做千层酥,足足学了一旬之久,才做得了让她老人家认可的千层酥饼来。”曹氏安慰亦珍,“你这次刚学,能做得这样,已实属不易。”
当年她的外祖母对她说,这千层酥乃是从域外传来的点心,讲究得是酥脆香甜张弛有道,正如同做人,原本貌不惊人的一团酥面儿,最后竟能成为令人惊艳的美食。
她希望她的珍姐儿,也能悟得其中的道理。
曹氏看了看天色,“今儿就学到这里罢。”
“是,母亲。”亦珍并不逞强。她晓得以母亲的身体,能撑着陪她在厨房这么久,已是不易。
下午招娣与汤伯收了茶摊回来,亦珍在自己院子里的藤萝花架下头,沏了一壶枣子茶,捧出上午做的千层酥,叫招娣陪她一道试吃。
亦珍上午拢共做了十个酥饼剂子,最后炸出来,只四只千层酥卖相还过得去。
“招娣,来,尝尝看。”亦珍给自己和招娣各倒了一杯杞菊红枣茶,招呼招娣坐下。
招娣略一犹豫,这才在下坐了,小心翼翼地拈起一块看起来油亮松脆的酥饼来,咬了一小口。撒在上头的霜糖顿时在舌尖融化开来,一层层的酥饼如同一层层来不及细述的低喃,转眼便被咽下肚去,欲语无声。
“好吃么?”亦珍问。
招娣形容不上来自己的感觉,只大力点头,“好吃!”
亦珍便微笑起来,刚要说话,忽而从天而将一颗熟透了的枇杷,穿过郁郁葱葱的藤萝枝叶,“咚”一声落进她喝杞菊红枣茶的细白瓷杯子里,溅出一片水花来。
招娣被唬得跳起来,站到亦珍身后,伸出双手,护住了她。
亦珍也被吓了一跳,随后自藤萝花架下头望上去,只看见胖胖的杨登科攀在墙头,手里正拿着几个枇杷,正打算再望下头扔。
见亦珍望向他,宝哥儿圆圆胖胖的脸上露出讨好的笑意来:“珍姐儿……”
亦珍却不想与宝哥儿多言,遂轻轻对护着她的招娣道:“收拾收拾,我们进屋去。”
“诶!”招娣听话地收拾了茶壶茶盅,打算端了托盘进屋去。
宝哥儿见此架势,心中一急,脱口道:“珍姐儿,月望诗会我得了十佳呢。”
亦珍闻言,忍不住抬头,又望了宝哥儿一眼,这小胖子对她说这个做什么?想一想,还是说了声“恭喜”。
宝哥儿大喜过望。
果然珍姐儿是喜欢有学问的人啊!
宝哥儿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一双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也多亏得他最近这几天下了学就回得家里,将丫鬟小厮都支使出去,只说自己要认真用功,然后从书房的后窗溜出来,攀到自家院子里的梧桐树上头,只为了能远远见珍姐儿一面。总算今儿让他碰见了。
宝哥儿从怀里摸出一个牛皮纸包来,“珍姐儿,这是上次督学大人奖我的澄心堂蜡生金花罗文宣,送给你……”
说着将牛皮纸包往亦珍院子里抛了过来。
他以前偷偷攀在院墙上,曾经看见珍姐儿拿着小树棍,在藤萝花架下的泥地上写写划划,知道珍姐儿是会写字的。想来一定是她家舍不得给她买纸,所以只好在泥地上写字。他得了这一叠上好的澄心堂宣纸,心里就一直想着,要送给珍姐儿,让她能随心所欲地写字画画儿。
亦珍哪晓得宝哥儿的念头,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牛皮纸包从宝哥儿手里抛向藤萝花架,砸得花叶纷飞,随后“嘭”的一声,落在了花架下头的条椅上。
宝哥儿一吐舌头,缩了缩脖子,“我得回去温书去了,免得我娘在书房找不着我,拿小竺出气。你等我,我一定考取功名,然后教我娘到你家提亲!”
说着话人已经从树上爬了下去,身手前所未有的敏捷。
亦珍目瞪口呆。
功名?提亲?
考谁的功名?提谁的亲?
亦珍望向招娣,招娣愣愣地看向亦珍。
好一会儿,亦珍才头疼地捡起条椅上的牛皮纸包。
纸包包得齐齐整整的,拿细纸绳捆着。亦珍有心扔回隔壁院子去,又怕恰巧让多事的人拣了去,到时候真是有理说不清,有嘴也难辩。
“此事万不可让夫人知道!”亦珍再三叮嘱招娣。
招娣抿紧了嘴唇,做个“打死我也不说”的表情。
亦珍在心里说,下次见了宝哥儿,要不假辞色,设法将这一包宣纸还与他,然后扭头就走。
殊不知宝哥儿心里却已是认准了她。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P></DIV>
<TR>
且不说汤伯汤妈妈暗暗忧心,亦珍进了内宅,回屋洗手擦脸,换了衣服后,便到母亲曹氏屋里。
“母亲!母亲!今朝女儿做的一笼屉松糕,统统都买完了。有客人一气就买了十几块回去!”亦珍在母亲跟前,总是极开心的。
“是么?我的珍姐儿真能干。”曹氏闻言,微笑起来。
亦珍靠在床头,挨着母亲坐下,细细看了看母亲的气色。因着近日仔细的调理,曹氏的脸色总算不再蜡黄,人也稍微胖了一点。这时松松绾了个髻,戴着综丝做的抹额,浅笑盈盈,依稀能窥见年轻时的美貌。
亦珍有时不免遗憾,自己的相貌并不肖似母亲,大抵像过世了的父亲多些。
“母亲今日觉得如何?可还头晕?胃口可还好?”亦珍连声问。
“好,娘一切都好。”曹氏惯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只管伸手将女儿鬓边的碎轻轻掖到耳后去,“中午吃了一碗菠菜肉末粥,一张银芽卷饼。珍儿饿不饿?饿的话,汤妈妈还在厨上给你和招娣留着饼呢。”
亦珍笑嘻嘻的,“我不饿,先前在茶摊上,吃过两块松糕。娘教女儿做的点心果然好吃。明天娘亲再教我做一样,好不好?”
曹氏拧一拧女儿的鼻尖,“好。明儿娘再教你做一样。”
她如今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再如何调理,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趁她还有精力,总要把自己所学所会,悉数教给珍姐儿。万一有一日她寿限到了,先走一步,也不怕女儿无所依傍。
亦珍不知母亲心中打算,仍笑着对曹氏讲起外头的见闻来:“……卖鸡鸭的笼子被两个惹猫逗狗的顽童打翻了,鸡鸭跑得满街都是,捉了半天,鸡倒是都捉了回去,鸭却跑掉了两只,遍寻不着。后来不知是谁说的,看见那两只鸭子自桥上跳到下头城河里去了。这哪里还寻得回来?”
“啊,这可如何是好?”曹氏望着眉飞色舞的亦珍,配合地轻呼一声。
“是呀,这可如何是好?那卖鸡鸭的贩子便堵在那两个调皮鬼家的门口,怎样都不肯走,无论如何要人家赔他两只鸭子的钱。”亦珍一双大眼忽闪忽闪,把当时的事说得活灵活现。
“最后可赔了他钱银?”
“自然是没有。那两个调皮鬼是祝屠户家的,平日也无人看管,最爱惹是生非,可是祝家娘子最是护短的,哪里会承认?卖鸡鸭的便说要去告官,过往的街坊邻居都能作证是她家的两个小子打翻了笼子,定要教县老爷狠狠地打那两个小子一顿。祝家娘子这才怕了,最后取了两挂猪肉给他,这才算了结。”
曹氏笑着取出帕子,擦了擦女儿额角上的细汗,“看了这桩事,你可学到什么?”
亦珍一愣。
曹氏温润一笑,握了女儿的手,“祝家娘子一开始是不是死不承认?声气比那苦主还高?”
亦珍点点头。那祝娘子的气焰,简直吓煞人,其形容之粗鄙,话本里讲的母老虎也不及她的十之一二。
“那为何最后又息事宁人,甘愿赔了两挂猪肉出来?”曹氏提点女儿。
“那是因为……”亦珍恍然大悟地望向母亲,“那是因为卖鸡鸭的贩子要将此事告官,狠狠地打她家两个小子……”
曹氏微笑。人活一世,平平安安,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可是若真的遇见泼皮无赖,也并不是惟有束手挨欺的。只不过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鸡鸭贩子若真去告了官,最后只怕两厢都得不着好去。
这样的人情世故,还是今后徐徐讲与珍姐儿罢,不急于一时。
“你一早起来忙到现在,赶紧回屋歇息一会儿,别累着了。”曹氏笑意嫣然,“等晚上,再给娘讲讲今朝在外头的见闻。”
“嗯!”亦珍站起身来,规规矩矩地向曹氏行礼后,这才退出正房,回自己屋里去了。
汤妈妈这才上前来,斟了茶水端给夫人。
曹氏洇了洇喉咙,将茶盏交回汤妈妈手里,“汤家的,有什么事,便说罢。”
汤妈妈便压低了声音,把汤伯所说的,一五一十,悉数讲给曹氏听了。
曹氏半躺半靠在床上,静静听汤妈妈将事情前后经过讲了一遍,微微蹙眉问:“汤伯可瞧真了?”
“说是没有十成把握,可是也瞧出七、八分来了。”汤妈妈不敢大意。
曹氏沉吟不语。
吾家有女初长成呵。
她的珍姐儿,温朗体贴,知书达理,是个再好没有的,是她的心头肉,眼中宝,许给哪家她都舍不得。然而她万万没有留女儿在身边一辈子的道理。
曹氏望着自己搭在被子上的双手。
她一直打算着,等女儿及笄以后,给她说一个好婆家,不必大富大贵,只消人员简单,翁姑慈善,邻里和睦,珍姐儿嫁过去不用受叔伯姑嫂所辖,小日子能和美顺遂。
然则这样的人家,说起来简单,却哪里那么容易寻到?
这会儿汤家的悄悄告诉她,县里方员外家的嫡次子,约是看上了她家的珍姐儿,曹氏的心里七上八下,打起鼓来。
思来想去,曹氏向汤妈妈招了招手。
“此事我自有打算,你不必慌张,珍姐儿那里,更不消教她晓得。”闪念之间,曹氏已做出决断。
“是,夫人。”汤妈妈一见曹氏脸上露出轻浅却坚定的笑容,便忽然有了主心骨似的,“一切听夫人的。”
次日招娣随了汤伯去支茶摊,亦珍留在家中,跟着曹氏学做新的糕点。
汤妈妈将竹躺椅搬到后院厨房里,上头铺了薄薄的蚕丝褥子,然后扶着曹氏从正房里出来,慢慢走到后院。
亦珍已换上了素色干净的旧衣,头上包着细葛布巾子,又仔仔细细地洗了手,将面粉,酥油,霜糖,砧板,擀面杖等一一都准备得了。
见汤妈妈搀着母亲进了厨房,遂迎上来,搀了曹氏另一只手,“娘,您坐。”
曹氏见女儿这样郑重其事,不由得微笑。别看平*儿是个活泼的,可是一进到这厨内,仿似变了个人般,眉眼里都带着郑重。
曹氏坐进铺了蚕丝褥子的竹躺椅里,亦珍恭恭敬敬说一声:“母亲,女儿都准备好了。”
“那便开始罢。”曹氏声音不高。
汤妈妈自觉地退出厨房,守在后院门口,坐在小杌子上头,专心纳起鞋底来。
厨房里,曹氏指点亦珍:“……取麦粉五十钱,猪油十五钱,霜糖十二钱,凉开水一盏……”
“是。”亦珍按曹氏说的分量,用小小的戥秤一一取了原料,分别盛在粗瓷碟里。
曹氏等亦珍取好了原料,这才继续慢慢道:“先取一半的麦粉,连同一半猪油,均匀揉在一处,制得酥面备用……再取剩下的麦粉与猪油,拿手一点点地搓开,并倒入冷水和成硬面团儿,来回反复摔得柔软了,擀成薄薄的面皮儿待用……”
亦珍一便依母亲教的方法揉面团子,一边问:“娘,这样可对?”
曹氏细细地纠正,“光靠手上的力气是揉不开的,要用腕子上的力气……对,就是这样,要使巧劲,而不是蛮力。”
亦珍嘟嘴,“女儿才没有使蛮力呢。”
曹氏听见女儿嘟囔,不由得微笑起来。
“酥面儿与面皮儿可都做得了?”
亦珍遂将自己揉好的酥面儿与面皮儿一一呈给母亲看,曹氏点点头,“这便行了。接下去,将酥面团搓成细长条儿,揪成十个大小相当的剂子,面皮儿也切成十份儿。”
这一步亦珍做得极顺手,不消一会儿便完成了。
“珍儿真厉害。”曹氏称赞道。
“我是娘的女儿嘛!”亦珍笑言。
“接下来这一步至关紧要。”曹氏叮嘱女儿,“将酥面剂子包入面皮儿中,逐个用擀面杖擀成一尺来长,一掌来宽的薄面片儿……擀得愈薄愈好……最后拿刀将面片顺长剖成两半,面上均匀抹上油,盘卷成圆形,便可讲露出酥面儿的一端翻出,下温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来撒上霜糖……”
只这一步,亦珍做得有些手忙脚乱,灶膛里的柴火不是太旺,将酥饼炸得焦了,便是灶门堵得太严,炉火熄了,油温不够,未能将千层酥炸起来,仍是一团面疙瘩。
“是不是觉得,同蒸松糕相比,这千层酥更难?”曹氏轻声问女儿。
亦珍点点头,抬手用袖笼擦了擦额角的汗。
“娘当年跟你太外祖母学做千层酥,足足学了一旬之久,才做得了让她老人家认可的千层酥饼来。”曹氏安慰亦珍,“你这次刚学,能做得这样,已实属不易。”
当年她的外祖母对她说,这千层酥乃是从域外传来的点心,讲究得是酥脆香甜张弛有道,正如同做人,原本貌不惊人的一团酥面儿,最后竟能成为令人惊艳的美食。
她希望她的珍姐儿,也能悟得其中的道理。
曹氏看了看天色,“今儿就学到这里罢。”
“是,母亲。”亦珍并不逞强。她晓得以母亲的身体,能撑着陪她在厨房这么久,已是不易。
下午招娣与汤伯收了茶摊回来,亦珍在自己院子里的藤萝花架下头,沏了一壶枣子茶,捧出上午做的千层酥,叫招娣陪她一道试吃。
亦珍上午拢共做了十个酥饼剂子,最后炸出来,只四只千层酥卖相还过得去。
“招娣,来,尝尝看。”亦珍给自己和招娣各倒了一杯杞菊红枣茶,招呼招娣坐下。
招娣略一犹豫,这才在下坐了,小心翼翼地拈起一块看起来油亮松脆的酥饼来,咬了一小口。撒在上头的霜糖顿时在舌尖融化开来,一层层的酥饼如同一层层来不及细述的低喃,转眼便被咽下肚去,欲语无声。
“好吃么?”亦珍问。
招娣形容不上来自己的感觉,只大力点头,“好吃!”
亦珍便微笑起来,刚要说话,忽而从天而将一颗熟透了的枇杷,穿过郁郁葱葱的藤萝枝叶,“咚”一声落进她喝杞菊红枣茶的细白瓷杯子里,溅出一片水花来。
招娣被唬得跳起来,站到亦珍身后,伸出双手,护住了她。
亦珍也被吓了一跳,随后自藤萝花架下头望上去,只看见胖胖的杨登科攀在墙头,手里正拿着几个枇杷,正打算再望下头扔。
见亦珍望向他,宝哥儿圆圆胖胖的脸上露出讨好的笑意来:“珍姐儿……”
亦珍却不想与宝哥儿多言,遂轻轻对护着她的招娣道:“收拾收拾,我们进屋去。”
“诶!”招娣听话地收拾了茶壶茶盅,打算端了托盘进屋去。
宝哥儿见此架势,心中一急,脱口道:“珍姐儿,月望诗会我得了十佳呢。”
亦珍闻言,忍不住抬头,又望了宝哥儿一眼,这小胖子对她说这个做什么?想一想,还是说了声“恭喜”。
宝哥儿大喜过望。
果然珍姐儿是喜欢有学问的人啊!
宝哥儿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一双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线。也多亏得他最近这几天下了学就回得家里,将丫鬟小厮都支使出去,只说自己要认真用功,然后从书房的后窗溜出来,攀到自家院子里的梧桐树上头,只为了能远远见珍姐儿一面。总算今儿让他碰见了。
宝哥儿从怀里摸出一个牛皮纸包来,“珍姐儿,这是上次督学大人奖我的澄心堂蜡生金花罗文宣,送给你……”
说着将牛皮纸包往亦珍院子里抛了过来。
他以前偷偷攀在院墙上,曾经看见珍姐儿拿着小树棍,在藤萝花架下的泥地上写写划划,知道珍姐儿是会写字的。想来一定是她家舍不得给她买纸,所以只好在泥地上写字。他得了这一叠上好的澄心堂宣纸,心里就一直想着,要送给珍姐儿,让她能随心所欲地写字画画儿。
亦珍哪晓得宝哥儿的念头,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牛皮纸包从宝哥儿手里抛向藤萝花架,砸得花叶纷飞,随后“嘭”的一声,落在了花架下头的条椅上。
宝哥儿一吐舌头,缩了缩脖子,“我得回去温书去了,免得我娘在书房找不着我,拿小竺出气。你等我,我一定考取功名,然后教我娘到你家提亲!”
说着话人已经从树上爬了下去,身手前所未有的敏捷。
亦珍目瞪口呆。
功名?提亲?
考谁的功名?提谁的亲?
亦珍望向招娣,招娣愣愣地看向亦珍。
好一会儿,亦珍才头疼地捡起条椅上的牛皮纸包。
纸包包得齐齐整整的,拿细纸绳捆着。亦珍有心扔回隔壁院子去,又怕恰巧让多事的人拣了去,到时候真是有理说不清,有嘴也难辩。
“此事万不可让夫人知道!”亦珍再三叮嘱招娣。
招娣抿紧了嘴唇,做个“打死我也不说”的表情。
亦珍在心里说,下次见了宝哥儿,要不假辞色,设法将这一包宣纸还与他,然后扭头就走。
殊不知宝哥儿心里却已是认准了她。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