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子当如祝七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梁祝]祝家七郎最新章节!
“小郎君!小郎君!”远远便听见了云姨的叫唤声,祝熙之哑然一笑,没想到这云姨几年不见这中气是越发的足了。放下手中的书卷,亲往门口去迎了。
“云姨,何苦跑的这样快?莫不是那后边有盗贼追赶不成?”祝熙之见云姨跑得有些喘,脸色涨红,倒是连忙将人迎了进去,清茗在一旁倒水递过去。
喝了一口水,这下子倒是将气儿喘匀了:“熙之小郎君,你可知今日那明圣湖畔有雅集?何不往那里一去,也叫人见识见识你的高超之处。我今日一早便见了文才小郎君带着人往那里去了。”
雅集一事倒是对祝熙之无甚吸引力,左不过才子几十清谈罢了,然他最不喜清谈,消磨时间于口头辩论,探讨些玄奥道义,不言国事,亦不论民生,谁要是说这些便被斥为庸俗,东晋衰弱自此,一群士人竟不知要做些实事,想些于国有用之策,难怪东晋危矣。
不过倒是马文才并未来通知他此事,倒是有些叫他心里堵得慌,然复又想到,马文才亦不是他什么人,人家无甚义务来相告于他,遂也放开心去。
他本不欲去,然看着云姨希冀的目光,只得点头答应,带着清茗往那明圣湖去了。
此时的明圣湖也就是千年以后闻名遐迩的杭州西湖,当地人也称其为金牛湖。于后世的游人如织相比,现在还如处子萝莉般的明圣湖倒是人烟稀少,好在往前去了一段路便能瞧见三五聚拢于一处的士子。倒是选了个好地方,此处虽也是荒凉,然却草木繁盛,一派欣荣之象
祝熙之的到来虽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毕竟如此年纪便来参加的雅集的还是少数,然也并未掀起什么波澜,他虽于江左有名,然此次乃是第一次离开上虞,相识之人本就少,旁人更识不得他了。
于三三两两的人群中穿梭,耳边听着些老庄玄学的高声辩论,祝熙倒是无心于此,往那湖边去,想近距离见识见识这千年以前毫无雕饰的明圣湖。
“熙之,未曾想到今日竟于此相见!”忽有一人唤祝熙之名讳,倒是让祝熙之有些惊讶,此处竟有人认得自己不成?回首瞧去,却是笑了,原是母亲家一方的一位表哥,陆铭,字文渊,年方十七。虽是兄长,却从小便让祝熙之称呼其名,遂二人之间关系非比寻常。
“文渊,你如何从吴郡至此?”祝熙之有些讶然,没想到他居然会出现在此处。陆铭今日一身蓝衫,倒是掩盖了些英武之气,显得儒雅许多。
忽见陆铭身后转出一小娃娃,看模样应与英台一般大小。不过小小年纪便风姿极佳,目似点漆,生的唇红齿白,好看至极。
“这位小郎君又是何人?”
陆铭笑道:“即便你不问我亦是要好生介绍的,谢家谢混,其父为望蔡公。”
听此一言,祝熙之哪里还不知道此人是谁。谢混此人被称为江左丰华第一,更为东晋第一美男子,姿容无双,才华横溢。史载其“少有美誉,善属文”,现代中国最高学府清华一名也源于其诗文“水木湛清华”,可谓才貌双全。若说道其家族更是如雷贯耳,王谢之中的谢家。其祖父为谢安,父亲谢琰因淝水之战功绩被封望蔡公,真正的乌衣名士。后其更是继谢安之后谢家第二个出任丞相之人,为晋武帝女儿晋陵公主夫婿,夫妻琴瑟和鸣,然最终含冤去世,可叹一代风流名士。
“文渊,我观此子小小年纪便有风流倜傥之意,假以时日定能名贯东晋。”祝熙之难得对人有如此评价,然谢混此人却也当得起。
陆铭抚掌大笑,对着谢混道:“我家这位表弟轻易绝不夸人,今日赞你如此,奇哉奇哉!不过你自是当得起此种赞美。
复又抬起头来对着祝熙之啧啧赞叹:“混年纪小小,熙之你今年不过也一十有二,比之他也就年长三岁。风华难掩,美如秋水,可是叫我等俗人该如何是好?立于你二人身旁,我便如那珠粒立于皎月身畔,羞哉!”
“我知你是谁,江左凤凰,祝家七郎,祝熙之。我父曾见你写与陆铭的书信与诗文,大赞生子如当祝七郎。我今日便要于清谈之上同你比试一二,可敢?”
这边的风声早早引来了不少围观之人,谢混年纪小小自然引人注目,周围士子在听说祝熙之之名时更是心中有了计较。如此之时,谢混提出这般邀请,自当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了祝熙之的身上,看这位江左凤凰作何反应。
祝熙之倒是不甚在意,他虽不喜与人清谈,然亦不弱于此。东晋清谈是最易赚得名声的途径之一,为着自己日后有足够的能力保弟弟妹妹幸福而自己亦可不为家族束缚,祝熙之自小便于家中确立慢慢开始确立地位,而名声便是其中重中之重。
颔首应允,祝熙之神色不动:“我年长于小郎君,这题目自有小郎君来定。”这样人才不会说我欺负年幼者不是?
“《老子》一十七章有言,功成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我们便围绕其辩难,还请赐教。”谢混稚嫩的脸上全是庄严认真,祝熙之倒是赞叹,如此年纪便钻研至此,果真高超。
二人以此辩难,你来我往,一刻钟不到那谢混便难以支撑,面色涨红,完全跟不上祝熙之的思路。祝熙之虽为人看似温和,实际上内里却是尖锐,其论点皆一针见血,犀利异常。谢混搜尽枯肠,却只得皱眉深思。
旁人见此,也不分说,便径自加入进去与祝熙之辩难,有一便有二,然不论人数如何,祝熙之只温言浅笑一一辩论过去,思维之快,学识之渊博,声韵之美妙,皆为人赞叹。
旁人只见那清风微浮中少年月白儒袍飞扬,青丝如瀑,姿容俊美,风神秀彻,气定神闲之态更显其人之妙。
一个时辰以后,待祝熙之已有些口干舌燥之时终于在无人敢与其一辩。
远观之人不知谁忽脱口而出道:“当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怕是不过如此,江左凤凰,名副其实。”
此事件一出,便纷纷扬扬传遍了整个钱塘,人都道昔有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今有祝家七郎技压众士。
谢混拱手一礼,极尽虔诚:“谢混拜服。今日一睹助祝家七郎风采,终身不敢忘。然他日,我必后来居上。”
陆铭在旁笑而不语,心中赞叹,这二人将来定能卷起这时代风云。
“方才我说熙之轻易不肯赞人,然混更是除其祖父安石公从未拜服,今日却是折服于熙之风采之下,你们二人可为挚友。”
祝熙之面上含笑,点头称是。自己并非真正十二岁,所以能有此学识很是正常,然谢混小小年纪便能如此,那才是真神童,自己自叹不如啊。
且不说祝熙之这边如何,远处隐秘之处一中年男人抚须而笑。虽是身着儒袍却难掩去身上杀伐果敢之气。便是已到中年,仍能从那张依旧俊美的脸上看出其年轻之时是如何貌美姿态。
“我还从未见过三弟对谁如此服气,这祝熙之果然不简单。”说话的是青年,面含惊奇,此人名为谢肇,乃为谢混大兄,而方才中年男人即为谢混之父谢琰。
“昔曹孟德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应说‘生子当如祝七郎’。”谢琰赞叹之意溢于言表,“祝家这两代以来虽是低调,明哲保身,然其子弟却是越发出挑。我亦曾观祝家老八写与陆铭书信,字体飞扬优美,言辞华丽畅爽,如此年纪实难得见。我曾以为我谢家于子弟教导上无人可媲美,然见祝家兄弟二人便知祝家于此毫不劣与谢家。”
“父亲可要将祝熙之招来一见?”谢肇见父亲如此喜爱祝熙之,不由得提议道。
谢琰摇摇头:“若是与此子相谈,必要找一宽裕时间促膝长谈。我来此匆匆,马上便要离去,今次便错过吧。你遣人去将混儿叫回,我们要赶往会稽。”
“是。”谢肇轻声应了。
而另一处,马家仆役王盛对着面色沉静的马文才道:“小郎君,熙之小郎君果真高才。今日早晨为何不将熙之小郎君一起带来,也省得熙之小郎君形影单薄。”
可惜的是马文才并未理他,眼神一直注视在远处清风朗月般的祝熙之,眉头紧皱。
今日他本想带祝熙之一起过来的,然想到他昨日拒绝了自己的字帖儿心中堵得慌。他也不知为何,明明只是被拒绝了字帖而已,且人家确实言之凿凿,但他就是极其不舒服,许是自己自小便看得上这么一个人做友人,而他竟拒绝自己的好意,遂一时气恼便也径自来了,未曾想到一个时辰后他便也到了。刚想着去说说话,谁知竟然冒出两个人来,再见此时祝熙之被一众人包围,清越之姿被那么些人所看到,他立时就觉着烦躁,只想将那人拉出去。想到此处,也不管身边的仆役,便疾步往祝熙之那里去了。
祝熙之正疲于应付众人,虽面上不显,心中却是疲累异常,果然他还是喜欢独自呆着。
忽感到有人拉了自己的手便往外走,只观前边之人的背影他便知其人,马文才这是要作何?深思中一时不察,等到有所反应的时候他已然身处清冷之地。
“文才兄,你有何事?”
见祝熙之如此问自己,马文才也不知为何心中一团怒火直窜而上,开口道:“我无事就不能找你了?还是说我如此让你不耐,宁可与那些人相处也不愿见着我?”
祝熙之惊异,这马文才无理取闹之态怎如那爱恋之中的小女子,果真好笑,自然,祝熙之笑了出来,一时间有如清荷初绽,马文才竟是有些看呆了。
“小郎君!小郎君!”远远便听见了云姨的叫唤声,祝熙之哑然一笑,没想到这云姨几年不见这中气是越发的足了。放下手中的书卷,亲往门口去迎了。
“云姨,何苦跑的这样快?莫不是那后边有盗贼追赶不成?”祝熙之见云姨跑得有些喘,脸色涨红,倒是连忙将人迎了进去,清茗在一旁倒水递过去。
喝了一口水,这下子倒是将气儿喘匀了:“熙之小郎君,你可知今日那明圣湖畔有雅集?何不往那里一去,也叫人见识见识你的高超之处。我今日一早便见了文才小郎君带着人往那里去了。”
雅集一事倒是对祝熙之无甚吸引力,左不过才子几十清谈罢了,然他最不喜清谈,消磨时间于口头辩论,探讨些玄奥道义,不言国事,亦不论民生,谁要是说这些便被斥为庸俗,东晋衰弱自此,一群士人竟不知要做些实事,想些于国有用之策,难怪东晋危矣。
不过倒是马文才并未来通知他此事,倒是有些叫他心里堵得慌,然复又想到,马文才亦不是他什么人,人家无甚义务来相告于他,遂也放开心去。
他本不欲去,然看着云姨希冀的目光,只得点头答应,带着清茗往那明圣湖去了。
此时的明圣湖也就是千年以后闻名遐迩的杭州西湖,当地人也称其为金牛湖。于后世的游人如织相比,现在还如处子萝莉般的明圣湖倒是人烟稀少,好在往前去了一段路便能瞧见三五聚拢于一处的士子。倒是选了个好地方,此处虽也是荒凉,然却草木繁盛,一派欣荣之象
祝熙之的到来虽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毕竟如此年纪便来参加的雅集的还是少数,然也并未掀起什么波澜,他虽于江左有名,然此次乃是第一次离开上虞,相识之人本就少,旁人更识不得他了。
于三三两两的人群中穿梭,耳边听着些老庄玄学的高声辩论,祝熙倒是无心于此,往那湖边去,想近距离见识见识这千年以前毫无雕饰的明圣湖。
“熙之,未曾想到今日竟于此相见!”忽有一人唤祝熙之名讳,倒是让祝熙之有些惊讶,此处竟有人认得自己不成?回首瞧去,却是笑了,原是母亲家一方的一位表哥,陆铭,字文渊,年方十七。虽是兄长,却从小便让祝熙之称呼其名,遂二人之间关系非比寻常。
“文渊,你如何从吴郡至此?”祝熙之有些讶然,没想到他居然会出现在此处。陆铭今日一身蓝衫,倒是掩盖了些英武之气,显得儒雅许多。
忽见陆铭身后转出一小娃娃,看模样应与英台一般大小。不过小小年纪便风姿极佳,目似点漆,生的唇红齿白,好看至极。
“这位小郎君又是何人?”
陆铭笑道:“即便你不问我亦是要好生介绍的,谢家谢混,其父为望蔡公。”
听此一言,祝熙之哪里还不知道此人是谁。谢混此人被称为江左丰华第一,更为东晋第一美男子,姿容无双,才华横溢。史载其“少有美誉,善属文”,现代中国最高学府清华一名也源于其诗文“水木湛清华”,可谓才貌双全。若说道其家族更是如雷贯耳,王谢之中的谢家。其祖父为谢安,父亲谢琰因淝水之战功绩被封望蔡公,真正的乌衣名士。后其更是继谢安之后谢家第二个出任丞相之人,为晋武帝女儿晋陵公主夫婿,夫妻琴瑟和鸣,然最终含冤去世,可叹一代风流名士。
“文渊,我观此子小小年纪便有风流倜傥之意,假以时日定能名贯东晋。”祝熙之难得对人有如此评价,然谢混此人却也当得起。
陆铭抚掌大笑,对着谢混道:“我家这位表弟轻易绝不夸人,今日赞你如此,奇哉奇哉!不过你自是当得起此种赞美。
复又抬起头来对着祝熙之啧啧赞叹:“混年纪小小,熙之你今年不过也一十有二,比之他也就年长三岁。风华难掩,美如秋水,可是叫我等俗人该如何是好?立于你二人身旁,我便如那珠粒立于皎月身畔,羞哉!”
“我知你是谁,江左凤凰,祝家七郎,祝熙之。我父曾见你写与陆铭的书信与诗文,大赞生子如当祝七郎。我今日便要于清谈之上同你比试一二,可敢?”
这边的风声早早引来了不少围观之人,谢混年纪小小自然引人注目,周围士子在听说祝熙之之名时更是心中有了计较。如此之时,谢混提出这般邀请,自当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了祝熙之的身上,看这位江左凤凰作何反应。
祝熙之倒是不甚在意,他虽不喜与人清谈,然亦不弱于此。东晋清谈是最易赚得名声的途径之一,为着自己日后有足够的能力保弟弟妹妹幸福而自己亦可不为家族束缚,祝熙之自小便于家中确立慢慢开始确立地位,而名声便是其中重中之重。
颔首应允,祝熙之神色不动:“我年长于小郎君,这题目自有小郎君来定。”这样人才不会说我欺负年幼者不是?
“《老子》一十七章有言,功成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我们便围绕其辩难,还请赐教。”谢混稚嫩的脸上全是庄严认真,祝熙之倒是赞叹,如此年纪便钻研至此,果真高超。
二人以此辩难,你来我往,一刻钟不到那谢混便难以支撑,面色涨红,完全跟不上祝熙之的思路。祝熙之虽为人看似温和,实际上内里却是尖锐,其论点皆一针见血,犀利异常。谢混搜尽枯肠,却只得皱眉深思。
旁人见此,也不分说,便径自加入进去与祝熙之辩难,有一便有二,然不论人数如何,祝熙之只温言浅笑一一辩论过去,思维之快,学识之渊博,声韵之美妙,皆为人赞叹。
旁人只见那清风微浮中少年月白儒袍飞扬,青丝如瀑,姿容俊美,风神秀彻,气定神闲之态更显其人之妙。
一个时辰以后,待祝熙之已有些口干舌燥之时终于在无人敢与其一辩。
远观之人不知谁忽脱口而出道:“当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怕是不过如此,江左凤凰,名副其实。”
此事件一出,便纷纷扬扬传遍了整个钱塘,人都道昔有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今有祝家七郎技压众士。
谢混拱手一礼,极尽虔诚:“谢混拜服。今日一睹助祝家七郎风采,终身不敢忘。然他日,我必后来居上。”
陆铭在旁笑而不语,心中赞叹,这二人将来定能卷起这时代风云。
“方才我说熙之轻易不肯赞人,然混更是除其祖父安石公从未拜服,今日却是折服于熙之风采之下,你们二人可为挚友。”
祝熙之面上含笑,点头称是。自己并非真正十二岁,所以能有此学识很是正常,然谢混小小年纪便能如此,那才是真神童,自己自叹不如啊。
且不说祝熙之这边如何,远处隐秘之处一中年男人抚须而笑。虽是身着儒袍却难掩去身上杀伐果敢之气。便是已到中年,仍能从那张依旧俊美的脸上看出其年轻之时是如何貌美姿态。
“我还从未见过三弟对谁如此服气,这祝熙之果然不简单。”说话的是青年,面含惊奇,此人名为谢肇,乃为谢混大兄,而方才中年男人即为谢混之父谢琰。
“昔曹孟德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应说‘生子当如祝七郎’。”谢琰赞叹之意溢于言表,“祝家这两代以来虽是低调,明哲保身,然其子弟却是越发出挑。我亦曾观祝家老八写与陆铭书信,字体飞扬优美,言辞华丽畅爽,如此年纪实难得见。我曾以为我谢家于子弟教导上无人可媲美,然见祝家兄弟二人便知祝家于此毫不劣与谢家。”
“父亲可要将祝熙之招来一见?”谢肇见父亲如此喜爱祝熙之,不由得提议道。
谢琰摇摇头:“若是与此子相谈,必要找一宽裕时间促膝长谈。我来此匆匆,马上便要离去,今次便错过吧。你遣人去将混儿叫回,我们要赶往会稽。”
“是。”谢肇轻声应了。
而另一处,马家仆役王盛对着面色沉静的马文才道:“小郎君,熙之小郎君果真高才。今日早晨为何不将熙之小郎君一起带来,也省得熙之小郎君形影单薄。”
可惜的是马文才并未理他,眼神一直注视在远处清风朗月般的祝熙之,眉头紧皱。
今日他本想带祝熙之一起过来的,然想到他昨日拒绝了自己的字帖儿心中堵得慌。他也不知为何,明明只是被拒绝了字帖而已,且人家确实言之凿凿,但他就是极其不舒服,许是自己自小便看得上这么一个人做友人,而他竟拒绝自己的好意,遂一时气恼便也径自来了,未曾想到一个时辰后他便也到了。刚想着去说说话,谁知竟然冒出两个人来,再见此时祝熙之被一众人包围,清越之姿被那么些人所看到,他立时就觉着烦躁,只想将那人拉出去。想到此处,也不管身边的仆役,便疾步往祝熙之那里去了。
祝熙之正疲于应付众人,虽面上不显,心中却是疲累异常,果然他还是喜欢独自呆着。
忽感到有人拉了自己的手便往外走,只观前边之人的背影他便知其人,马文才这是要作何?深思中一时不察,等到有所反应的时候他已然身处清冷之地。
“文才兄,你有何事?”
见祝熙之如此问自己,马文才也不知为何心中一团怒火直窜而上,开口道:“我无事就不能找你了?还是说我如此让你不耐,宁可与那些人相处也不愿见着我?”
祝熙之惊异,这马文才无理取闹之态怎如那爱恋之中的小女子,果真好笑,自然,祝熙之笑了出来,一时间有如清荷初绽,马文才竟是有些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