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太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九重娇最新章节!
太皇太后去了,所有人眼中刘彻都该是高兴的。因为他失去了最后的束缚,变成了真真正正的皇帝。从今往后他不需要再事事都往长乐宫中打转,他可以亲政言事,可以号令天下了。
甚至,只要他想,虎符在手,汉匈一战可以一触即发。
但是,夜深人静时,他只觉得如芒在背,压力更甚往昔。
没有人能约束他时,才是最大的约束。
刘彻独自站在长乐宫太皇太后寝殿内,久久地望着太皇太后的寝榻。似乎老祖母还像旧时那样对自己闭着眼睛笑着,慈爱地叫他彘儿。
皇祖母,您和父皇的期望,彘儿一定会做到的。
等到那天,彘儿再到这长乐宫中来。
他转身大踏步走出寝殿,走出正殿,走出长乐宫。对等候在宫门口的春陀沉声说:“封宫!”
太皇太后薨后,无人有此资格能再住长乐宫。
建元六年的初春,寒风微厉,天空灰蒙蒙一片。汉宫上飘扬的是白色的灵幡,整个长安城始终都笼罩在国丧的愁绪中。
长安市井间,更是满是哀思地说从去年冬天太皇太后病重间这天就没有放过一天晴。
太皇太后一生爱惜民力,推行无为而治。叫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这是天,都在为老太后伤心呢。
的确,太皇太后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她当的起民间的盛誉,也载得动死后极致的哀荣。
所以,当主管太皇太后丧事的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费尽心力地揣测圣心,给太皇太后的丧事来了个敷衍了事时,满心以为能博得圣欢时,决没想到会迎来天子一怒。
刘彻在太皇太后丧事后的第一次朝会,说到许昌同庄青翟对太皇太后丧事的仓促草率、礼仪不周。怒发冲冠地当朝罢免了丞相同御史大夫,满朝震动,却无人敢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不错,只是陛下也太心急了吧。而且拿的理由还是为太皇太后,谁信?
刘彻负着手冷冷地看着殿下的百官,他们虽然没敢提出任何异议,但脸上的表情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刘彻他们心中所想。
他们实在是太小瞧了太皇太后,也实在太小瞧了朕。
少年天子只觉得胸腔中似有热血滚动,只叫他不得安生。许昌同庄青翟都是太皇太后在废新政后任用的黄老之臣,虽说就是取的他们听话就是取的他们无才,好叫来日刘彻能顺利交接。
但是,他们人走茶凉、看菜下饭来的也未免太快了!
这些老于世故、八面玲珑的臣子怎么能干事?偏偏还身居朝廷的高位,他的目光扫到略后的桑弘羊、朱买臣、还有严助。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浅笑,朝廷倘若都是这样的臣子该多好!
但想到汉室传承已有六七十年了,至今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一套人才培养体系,他的这丝笑又收了回去。
高祖五十五岁开国立朝,至六十二岁薨逝。这七年的时光几乎全用在了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和叛变上,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为后人想这个了。
等到惠帝继位,悲于刘如意的毒死,痛于人彘。终日借酒浇愁,沉迷美色,不理朝政。而到了吕后****时,诛戮功臣,铲除刘姓诸王,大封诸吕,无暇他顾。
而到了文帝时,一面忙于收拾诸吕的乱摊子,减省租赋,叫民间休养生息,还得一面打击拉拢平叛功臣。等到景帝时,又赶上七国之乱。
那么,到了自己手里呢?
刘彻缓缓舒出一口气,压下满腹愁思,宣布退朝。
椒房殿内阿娇正在弹琴,太皇太后生前也很爱她的琴声,总说她的琴声里面充满了灵性,写满了快意。
悠扬清澈的琴声好似湖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地渲染开去,阿娇的眉间暗愁也跟着渐渐消散了不少。
她的思绪渐渐飘到了太皇太后托付给她的窦氏上,更这其中最叫她头疼的就是都王孙舅舅。
窦氏自太皇太后独宠于代王后宫,已经开始了一飞冲天的日子。等太皇太后为后为太后后,窦氏的尊荣更是无人能及了,朝中吃俸禄的子弟,怎么也得有两百多。
窦氏一族起于微寒,窦氏一门的老一辈,除开太皇太后,就只有太皇太后的兄弟窦广国称得上很有几分才华了,可为丞相。
而到了下一代,荣华富贵触手可及,背靠大树好乘凉。只需要恣意行欢、声色犬马。唯一成器的只有一个魏其候窦婴,偏偏还就仗着几分才华和孤高傲世的性子三番四次的得罪太皇太后。
于景帝要传位于梁王时直言进谏,叫太皇太后气的把窦婴从宫禁的名单上除名。窦婴也不遑多让,直接就把官辞了。
七国之乱,景帝想用窦婴,窦婴就是托病不出。还是太皇太后亲临才把窦婴劝出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名震天下。为太子太傅后,在景帝想废刘荣立刘彻时,眼看劝谏无功,又辞官撂挑子。
就算如此桀骜不驯,景帝仍叫他为顾命大臣。新帝即位,又为丞相。却又帮着皇帝立新政,排挤黄老。
如此种种,倘若他不是窦家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凭他动不动就给景帝给太皇太后甩脸子的行为,要不是靠着太皇太后的护短和欣赏,又能熬的过多少风云诡谲呢?
他自己想必也是清楚太皇太后一次一次的纵容护短,既是血脉相连,又是对他能撑起窦氏一族的希翼。
他想必是万万没有想到姑姑太皇太后临终前再三叮嘱他的却是要从于皇后,他私心里不想管窦氏这个烂摊子是不错。但是等发现连这个烂摊子都用不上他管,又不免心生不快。
所以,才会又在自己面前甩起脸来。
也是,自己虽然身份高贵,但也不过是身份高贵罢了。还没有能叫魏其候屈于身下的道理,而他想必还想看看太皇太后一不在,刘彻势必拿一盘散沙的窦氏开刀,她又能怎么应对吧?
等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再站出来。既理所应当地接过窦氏,还能叫皇后为他低头。
从前,前朝后宫,魏其候只会更得意。
唉,这个窦王孙啊。
阿娇一曲终了,抚琴轻叹。窦氏的事,她已经答应了祖母,那么就一定要管的。
“怎么不弹了?”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左右侍奉的宫人已经盈盈下拜行礼了。
是刘彻,他从朝会上回来了。
阿娇就抛开了满心的不快,起身上前笑盈盈地挽住他:“陛下,回来了也不说话。”
“想想,似乎有很久没有听过娇娇弹琴了。”刘彻一边同阿娇去侧殿更衣一边说。
那是自然了,不是给你做衣服练绣功,就是在练书法学丹青。剩下的时间就耗在宣室殿和两宫问安中,哪有时间弹琴呢?
只是,如今只用去长信宫了。
她的眉间就暗了暗,刘彻对于旁人的情绪细微变化或许不甚在意,但是于阿娇身上,一点风吹草动他比海棠更早察觉到。
换了衣服,又漱口过。刘彻携了阿娇进寝殿,就找了话同她说:“晚膳用什么啊?朕饿了?”
阿娇的情绪马上就牵动过来,一面想着又一面问他:“给你上点心配着茶,先垫一下吧,离用膳还有一个时辰呢。”
刘彻又不是真饿,自然摇头道:“不了,现在吃了,一会用膳该不香了。”
阿娇只得出了寝殿叫过海棠吩咐上几盅汤,炒几个小菜,其他的叫少府看着办。
回了殿,刘彻正在临窗读书。灵性是一回事,勤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当这两回事变成一回事,就该知道这世间决没有轻轻松松成功的好事了。
出身好是一回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在此更进一步呢?能不把祖宗的脸面丢尽就是幸事了,而刘彻却能成为汉的光荣,能叫此后千年的中国人仍为他的少年时代而津津乐道。
阿娇又怎么能觉得不光荣呢?
她上前,却失笑地发现刘彻竟然在发呆,书好半天没有翻动过一页。
她俯身合上书,迎着刘彻惊愕的眼神曼声道:“陛下要是累了就歇歇吧,书从早到晚就在那里,又不会跑。”
刘彻笑起来,站起身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朕不是累了,朕只是今日在朝会上罢免了丞相同御史大夫后,望着掎裳连襼、满满一殿的臣子,却不禁感慨一片昏旧之气啊。”
“不是有严助他们吗?”阿娇奇道,汉武大帝一朝涌现出来的人才可是多如牛毛啊。“他们还不够陛下使,陛下就再召举贤才啊。”
娇娇啊,一般人不应该问为什么罢免如此重臣吗?心机再深点的或许也不会问,而应该担心他这怎么看都是在清除异己的行为,会不会于自身不利了。
她却只关心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娇娇到底是娇娇。
“就跟农事一样,与其指望着年景好,还不如自己先辛辛苦苦地劳作。”他剑眉微挑,搂住阿娇。“人才也是一样啊,与其指望民间自己长出来,还不如朝廷有一套自己的人才体系呢。”
宣室殿中他时常征问阿娇的意见,就是希望阿娇能站在最不偏颇最清醒的地方给出意见来。但是,她一次也没有回答过他。
她向来懒散,就是于书法丹青一道还是自己赶着走的,于前朝更不感兴趣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日子久了,他也就没有了硬要阿娇回答的期盼来。只是,如今能叫他这样毫不顾忌吐露心声的也就只有阿娇了。
他,只是想有人倾听就是了。
没想到,阿娇略皱皱眉便说道:“那想自己培养就自己培养啊,陛下不若设立太学,置以明师,养天下之士,又何愁无才可用?”
这不就是前世的国家教育吗?还是包分配的,多好啊。
她没注意到刘彻已然迸发出火花的眼睛,径自说着:“至于能进太学的天下之士,陛下可以以考核或家世而论之。”
考核的自然是真正有能力够资格进太学的士子,而以家世论的一则可以安抚豪门世家,二则还可以从后辈中同化他们。至于明师,自然是刘彻欣赏的积极有为的儒家学派。
刘彻望着怀里的阿娇,只觉得心神激荡、目眩神迷。娇娇三言两语便提出如此震耳发聩的见解,不是因为瞎猫撞上死耗子,而是正如祖母从前骄傲的子孙中最像她的就是阿娇。
她只是懒怠于此上花心力,又或者她不愿花心力。
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看的很透,她知道自己需要的只是一朵温柔解语花,而不再是吕后那样娇艳夺目却带着刺的蔷薇。
所以,她藏拙。
于政事上不予置词,于在要提拔陈氏国舅时再三推辞。她是害怕自己难做,那么就索性什么都不要有也就最容易搁下了。
但是大概是想到这不过是培养人才,是于千秋万代都是有功业的事情。而自己又为了难,她才说的吧。
傻娇娇,不知道朝廷的位置是占一个就少一个的吗?
新的人才来了,让位的免不了就有窦氏家族同陈氏家族啊。
到底是久居深宫,于人情世故上怎么也做不到明哲保身。
这天下,就是母后也免不了对王氏偏私。
也就只有娇娇了,他青梅竹马的娇娇,会这样把一颗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他身上。甚至,连自己的荣辱都没顾得上想。
他又该如何去回应这般深情似海呢?
阿娇说完良久未见刘彻有什么反应,她心下纳闷:难道这个主意不成吗?可是前世国家培养人才不就是进学再予以选拔吗?
就算不好,也不该什么话都不说啊。
是自己好容易说一次,不知道该怎么委婉地提出来吗?
路,在没有人走过之时便是荆棘。而,在踏成路后,人们往往感慨它的容易之至。
新思路和新事物同样如此,在阿娇看来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思路,在刘彻这里已经是惊为天人了,甚至已经上升到藏拙的高度。
阿娇有些不好意思,想从刘彻怀挣出来。刘彻醒过神来在她脸上落下一阵狂风骤雨般的吻,双目含着激动呢喃道:“好娇娇,你啊,唉!对朕,不用如此的。”
嗯?陛下?怎么了?
阿娇满心迷茫地接受了刘彻热情洋溢的赞美,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大帝的脑回路中自己被脑补成了聪慧过人却又深情的女子。
她来不及再细想了,她在意识还算清明时提醒刘彻说还没有用晚膳。然而,回答她的是畅快肆意的笑声和更甜蜜的吻。
建元六年,汉武帝始于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子弟。太学从此成为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学术传承从私人传授变为官方教育,儒家学说从此被奉为经典。(未完待续。)
太皇太后去了,所有人眼中刘彻都该是高兴的。因为他失去了最后的束缚,变成了真真正正的皇帝。从今往后他不需要再事事都往长乐宫中打转,他可以亲政言事,可以号令天下了。
甚至,只要他想,虎符在手,汉匈一战可以一触即发。
但是,夜深人静时,他只觉得如芒在背,压力更甚往昔。
没有人能约束他时,才是最大的约束。
刘彻独自站在长乐宫太皇太后寝殿内,久久地望着太皇太后的寝榻。似乎老祖母还像旧时那样对自己闭着眼睛笑着,慈爱地叫他彘儿。
皇祖母,您和父皇的期望,彘儿一定会做到的。
等到那天,彘儿再到这长乐宫中来。
他转身大踏步走出寝殿,走出正殿,走出长乐宫。对等候在宫门口的春陀沉声说:“封宫!”
太皇太后薨后,无人有此资格能再住长乐宫。
建元六年的初春,寒风微厉,天空灰蒙蒙一片。汉宫上飘扬的是白色的灵幡,整个长安城始终都笼罩在国丧的愁绪中。
长安市井间,更是满是哀思地说从去年冬天太皇太后病重间这天就没有放过一天晴。
太皇太后一生爱惜民力,推行无为而治。叫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这是天,都在为老太后伤心呢。
的确,太皇太后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她当的起民间的盛誉,也载得动死后极致的哀荣。
所以,当主管太皇太后丧事的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费尽心力地揣测圣心,给太皇太后的丧事来了个敷衍了事时,满心以为能博得圣欢时,决没想到会迎来天子一怒。
刘彻在太皇太后丧事后的第一次朝会,说到许昌同庄青翟对太皇太后丧事的仓促草率、礼仪不周。怒发冲冠地当朝罢免了丞相同御史大夫,满朝震动,却无人敢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不错,只是陛下也太心急了吧。而且拿的理由还是为太皇太后,谁信?
刘彻负着手冷冷地看着殿下的百官,他们虽然没敢提出任何异议,但脸上的表情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刘彻他们心中所想。
他们实在是太小瞧了太皇太后,也实在太小瞧了朕。
少年天子只觉得胸腔中似有热血滚动,只叫他不得安生。许昌同庄青翟都是太皇太后在废新政后任用的黄老之臣,虽说就是取的他们听话就是取的他们无才,好叫来日刘彻能顺利交接。
但是,他们人走茶凉、看菜下饭来的也未免太快了!
这些老于世故、八面玲珑的臣子怎么能干事?偏偏还身居朝廷的高位,他的目光扫到略后的桑弘羊、朱买臣、还有严助。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浅笑,朝廷倘若都是这样的臣子该多好!
但想到汉室传承已有六七十年了,至今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一套人才培养体系,他的这丝笑又收了回去。
高祖五十五岁开国立朝,至六十二岁薨逝。这七年的时光几乎全用在了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和叛变上,他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为后人想这个了。
等到惠帝继位,悲于刘如意的毒死,痛于人彘。终日借酒浇愁,沉迷美色,不理朝政。而到了吕后****时,诛戮功臣,铲除刘姓诸王,大封诸吕,无暇他顾。
而到了文帝时,一面忙于收拾诸吕的乱摊子,减省租赋,叫民间休养生息,还得一面打击拉拢平叛功臣。等到景帝时,又赶上七国之乱。
那么,到了自己手里呢?
刘彻缓缓舒出一口气,压下满腹愁思,宣布退朝。
椒房殿内阿娇正在弹琴,太皇太后生前也很爱她的琴声,总说她的琴声里面充满了灵性,写满了快意。
悠扬清澈的琴声好似湖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地渲染开去,阿娇的眉间暗愁也跟着渐渐消散了不少。
她的思绪渐渐飘到了太皇太后托付给她的窦氏上,更这其中最叫她头疼的就是都王孙舅舅。
窦氏自太皇太后独宠于代王后宫,已经开始了一飞冲天的日子。等太皇太后为后为太后后,窦氏的尊荣更是无人能及了,朝中吃俸禄的子弟,怎么也得有两百多。
窦氏一族起于微寒,窦氏一门的老一辈,除开太皇太后,就只有太皇太后的兄弟窦广国称得上很有几分才华了,可为丞相。
而到了下一代,荣华富贵触手可及,背靠大树好乘凉。只需要恣意行欢、声色犬马。唯一成器的只有一个魏其候窦婴,偏偏还就仗着几分才华和孤高傲世的性子三番四次的得罪太皇太后。
于景帝要传位于梁王时直言进谏,叫太皇太后气的把窦婴从宫禁的名单上除名。窦婴也不遑多让,直接就把官辞了。
七国之乱,景帝想用窦婴,窦婴就是托病不出。还是太皇太后亲临才把窦婴劝出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名震天下。为太子太傅后,在景帝想废刘荣立刘彻时,眼看劝谏无功,又辞官撂挑子。
就算如此桀骜不驯,景帝仍叫他为顾命大臣。新帝即位,又为丞相。却又帮着皇帝立新政,排挤黄老。
如此种种,倘若他不是窦家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凭他动不动就给景帝给太皇太后甩脸子的行为,要不是靠着太皇太后的护短和欣赏,又能熬的过多少风云诡谲呢?
他自己想必也是清楚太皇太后一次一次的纵容护短,既是血脉相连,又是对他能撑起窦氏一族的希翼。
他想必是万万没有想到姑姑太皇太后临终前再三叮嘱他的却是要从于皇后,他私心里不想管窦氏这个烂摊子是不错。但是等发现连这个烂摊子都用不上他管,又不免心生不快。
所以,才会又在自己面前甩起脸来。
也是,自己虽然身份高贵,但也不过是身份高贵罢了。还没有能叫魏其候屈于身下的道理,而他想必还想看看太皇太后一不在,刘彻势必拿一盘散沙的窦氏开刀,她又能怎么应对吧?
等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他再站出来。既理所应当地接过窦氏,还能叫皇后为他低头。
从前,前朝后宫,魏其候只会更得意。
唉,这个窦王孙啊。
阿娇一曲终了,抚琴轻叹。窦氏的事,她已经答应了祖母,那么就一定要管的。
“怎么不弹了?”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左右侍奉的宫人已经盈盈下拜行礼了。
是刘彻,他从朝会上回来了。
阿娇就抛开了满心的不快,起身上前笑盈盈地挽住他:“陛下,回来了也不说话。”
“想想,似乎有很久没有听过娇娇弹琴了。”刘彻一边同阿娇去侧殿更衣一边说。
那是自然了,不是给你做衣服练绣功,就是在练书法学丹青。剩下的时间就耗在宣室殿和两宫问安中,哪有时间弹琴呢?
只是,如今只用去长信宫了。
她的眉间就暗了暗,刘彻对于旁人的情绪细微变化或许不甚在意,但是于阿娇身上,一点风吹草动他比海棠更早察觉到。
换了衣服,又漱口过。刘彻携了阿娇进寝殿,就找了话同她说:“晚膳用什么啊?朕饿了?”
阿娇的情绪马上就牵动过来,一面想着又一面问他:“给你上点心配着茶,先垫一下吧,离用膳还有一个时辰呢。”
刘彻又不是真饿,自然摇头道:“不了,现在吃了,一会用膳该不香了。”
阿娇只得出了寝殿叫过海棠吩咐上几盅汤,炒几个小菜,其他的叫少府看着办。
回了殿,刘彻正在临窗读书。灵性是一回事,勤奋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当这两回事变成一回事,就该知道这世间决没有轻轻松松成功的好事了。
出身好是一回事,但又有多少人能在此更进一步呢?能不把祖宗的脸面丢尽就是幸事了,而刘彻却能成为汉的光荣,能叫此后千年的中国人仍为他的少年时代而津津乐道。
阿娇又怎么能觉得不光荣呢?
她上前,却失笑地发现刘彻竟然在发呆,书好半天没有翻动过一页。
她俯身合上书,迎着刘彻惊愕的眼神曼声道:“陛下要是累了就歇歇吧,书从早到晚就在那里,又不会跑。”
刘彻笑起来,站起身握住她的手轻声道:“朕不是累了,朕只是今日在朝会上罢免了丞相同御史大夫后,望着掎裳连襼、满满一殿的臣子,却不禁感慨一片昏旧之气啊。”
“不是有严助他们吗?”阿娇奇道,汉武大帝一朝涌现出来的人才可是多如牛毛啊。“他们还不够陛下使,陛下就再召举贤才啊。”
娇娇啊,一般人不应该问为什么罢免如此重臣吗?心机再深点的或许也不会问,而应该担心他这怎么看都是在清除异己的行为,会不会于自身不利了。
她却只关心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娇娇到底是娇娇。
“就跟农事一样,与其指望着年景好,还不如自己先辛辛苦苦地劳作。”他剑眉微挑,搂住阿娇。“人才也是一样啊,与其指望民间自己长出来,还不如朝廷有一套自己的人才体系呢。”
宣室殿中他时常征问阿娇的意见,就是希望阿娇能站在最不偏颇最清醒的地方给出意见来。但是,她一次也没有回答过他。
她向来懒散,就是于书法丹青一道还是自己赶着走的,于前朝更不感兴趣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日子久了,他也就没有了硬要阿娇回答的期盼来。只是,如今能叫他这样毫不顾忌吐露心声的也就只有阿娇了。
他,只是想有人倾听就是了。
没想到,阿娇略皱皱眉便说道:“那想自己培养就自己培养啊,陛下不若设立太学,置以明师,养天下之士,又何愁无才可用?”
这不就是前世的国家教育吗?还是包分配的,多好啊。
她没注意到刘彻已然迸发出火花的眼睛,径自说着:“至于能进太学的天下之士,陛下可以以考核或家世而论之。”
考核的自然是真正有能力够资格进太学的士子,而以家世论的一则可以安抚豪门世家,二则还可以从后辈中同化他们。至于明师,自然是刘彻欣赏的积极有为的儒家学派。
刘彻望着怀里的阿娇,只觉得心神激荡、目眩神迷。娇娇三言两语便提出如此震耳发聩的见解,不是因为瞎猫撞上死耗子,而是正如祖母从前骄傲的子孙中最像她的就是阿娇。
她只是懒怠于此上花心力,又或者她不愿花心力。
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看的很透,她知道自己需要的只是一朵温柔解语花,而不再是吕后那样娇艳夺目却带着刺的蔷薇。
所以,她藏拙。
于政事上不予置词,于在要提拔陈氏国舅时再三推辞。她是害怕自己难做,那么就索性什么都不要有也就最容易搁下了。
但是大概是想到这不过是培养人才,是于千秋万代都是有功业的事情。而自己又为了难,她才说的吧。
傻娇娇,不知道朝廷的位置是占一个就少一个的吗?
新的人才来了,让位的免不了就有窦氏家族同陈氏家族啊。
到底是久居深宫,于人情世故上怎么也做不到明哲保身。
这天下,就是母后也免不了对王氏偏私。
也就只有娇娇了,他青梅竹马的娇娇,会这样把一颗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他身上。甚至,连自己的荣辱都没顾得上想。
他又该如何去回应这般深情似海呢?
阿娇说完良久未见刘彻有什么反应,她心下纳闷:难道这个主意不成吗?可是前世国家培养人才不就是进学再予以选拔吗?
就算不好,也不该什么话都不说啊。
是自己好容易说一次,不知道该怎么委婉地提出来吗?
路,在没有人走过之时便是荆棘。而,在踏成路后,人们往往感慨它的容易之至。
新思路和新事物同样如此,在阿娇看来不过是再平凡不过的思路,在刘彻这里已经是惊为天人了,甚至已经上升到藏拙的高度。
阿娇有些不好意思,想从刘彻怀挣出来。刘彻醒过神来在她脸上落下一阵狂风骤雨般的吻,双目含着激动呢喃道:“好娇娇,你啊,唉!对朕,不用如此的。”
嗯?陛下?怎么了?
阿娇满心迷茫地接受了刘彻热情洋溢的赞美,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大帝的脑回路中自己被脑补成了聪慧过人却又深情的女子。
她来不及再细想了,她在意识还算清明时提醒刘彻说还没有用晚膳。然而,回答她的是畅快肆意的笑声和更甜蜜的吻。
建元六年,汉武帝始于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子弟。太学从此成为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学术传承从私人传授变为官方教育,儒家学说从此被奉为经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