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机会来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财色最新章节!
“范总,今天的报纸哦。”服装厂的一个徒工,笑嘻嘻地拿着一沓报纸,送到了范无病的办公室里。
时间已经是一九八二年的十月,范无病现在已经七岁了,只是他的身体就像催了化肥的庄稼一般,噌噌地疯涨,已经十五岁的哥哥范康的个子就不算低,可是跟范无病比较起来,优势也不是很大,此时的范无病差不多有一米六,看起来颇有一些大人的样子了,再加上他的心智异常成熟,这几年来又身居“高位”,自然有种不怒威望的王八之气,看起来倒真有几丝领导风范。
如今的范无病一共有三个办公场所,一个是养猪场那边儿,一个是服装厂这边儿,另外一个自然就是他家了,只不过平时他都是缩在家里面不出来的,只有放学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才会来服装厂或者养猪场这边儿来转转,看看是否有什么需要指点一下的问题,毕竟自己的事业基础就在这里,怎么也不可能不多加关心关心。
至于家里面,那自然是只有王氏三兄弟才会偶尔上门拜望的,服装厂这边儿的冯师傅跟程师傅年龄大了,又自顾身份,当然是不会上门的,最多在有事儿的时候,派个学徒工过来叫一下范无病,让他直接到服装厂那边儿去处理便好。
以前的时候,范无病都是在家里面看范亨拿回来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光明日报之类的大报纸,消息面上相对要单一些,自从他自己的实体越做越大以后,他就不局限于再看这些新闻喉舌舆论导向了,而是直接去邮局把在当时所有的报纸中,最有影响力的挑了几十种,统统订了两份!
不仅如此,范无病还在服装厂里面专门开辟了一个阅览室,用来存放报纸,并对职工们开放,当然,所有的报纸送来之后,其中一份入了阅览室,另一份则直接送到了范无病的面前,通过对这些平面新闻的浏览分析,还是很能够把握到一丝丝时代的脉搏的。
范无病也不仅仅依赖于自己重生之前所获知的那些重要事件来混吃混喝,而是力求在种种社会现象之中深层次地考虑,若自己不是重活了一回,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时,应该如何来处置?
读书使人聪慧,久而久之,往往在某一条新闻,某一条社论的字里行间,范无病总能够捕捉到一些敏感的信息,虽然是那么不起眼,但是他却知道,这些信息究竟会对国民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比如今天登载在一家地方性报纸上面的消息,就令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这家报纸上说,长春一带的居民,热衷于种植君子兰,已渐渐有君子兰热,文中还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有关兰花的表述,抒发了作者赞扬新社会美好生活的感情,其中还有一些详细的数字说明来印证君子兰在长春的火热行情,并说长春市政府有意将君子兰定为市花云云。
“这事儿,终于还是要发生了——”范无病的神情有些不平静。
再翻一翻,又在一些小报上面发现了更为有趣的问题。
据说,一个商贩养的君子兰被什么外商看中,出价一万美元买走;据说,一位港商要用一辆“世界上公认的超豪华高级皇冠轿车”来换一盆名叫“凤冠”的君子兰,结果被主人郭凤仪—一家花卉公司的经理给当场拒绝了;据说,一个老头养了几株珍贵的君子兰品种,死活不让人看,但是某夜被人偷走,结果气得立马断气;据说,有个人从沈阳长途开车来到长春偷花,得手后连夜返回,最后在仓皇逃窜中车翻人亡——
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翻新、在制造、在发酵,每一个都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
长春当地的媒体也在推波助澜,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说君子兰好,品格高雅,花中君子,放在家里能够清新家中的空气,养人容颜,有益健康等等等。
原本几元钱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摇直上,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三四十元左右,如果养出一盆君子兰,倒手卖出成百上千元,无疑是发了大财。
看完报纸的范无病轻轻地揉了揉额角,有些忧虑。
几年以来,物质生活的改善似乎超出了人们原先那点卑微的奢望。城市商场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三年前才开始在中国制造的洗衣机到年底已经达到两百万台的产量,电视机总量达到一千万台,电冰箱的需求量也呈井喷式的成长,在几年前,新婚家庭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而现在已经变成了“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即使范无病不是重生的,他也可以预料到,对于家电的需求将直接引爆了其后长达十多年的中国家电热,由于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并不高,使得那些先觉醒起来的企业,包括国营公司中的弱小者及民营企业,他们将寻找到发展的缝隙,一些日后将风云一时的家电公司都将在这两年内粉墨登场,登台亮相。
然而,无论是松下电视、东芝冰箱或可口可乐,这些东西引发大家的抢购狂潮,都是范无病可以理解的,可偏偏令人想不通的,今年占据了大家眼球,如同疯魔一般肆虐疯涨的,却是这种造型高挑、气味淡雅的观赏植物。
长春人向来是有种栽君子兰的风俗,但从来没有人把它看得很金贵。可是在某个或某些不知底细的利益团伙儿的暗中推动之下,这种非常普通的花卉,居然卖出了黄金价格。
“唉!就好像2007年的股市一般,疯狂之后必然就是灭亡,就看谁肯留在那里接盘了!”范无病悲天悯人地叹息了一句之后,迅速收起了报纸,直接取道养猪场。
“范总,今天的报纸哦。”服装厂的一个徒工,笑嘻嘻地拿着一沓报纸,送到了范无病的办公室里。
时间已经是一九八二年的十月,范无病现在已经七岁了,只是他的身体就像催了化肥的庄稼一般,噌噌地疯涨,已经十五岁的哥哥范康的个子就不算低,可是跟范无病比较起来,优势也不是很大,此时的范无病差不多有一米六,看起来颇有一些大人的样子了,再加上他的心智异常成熟,这几年来又身居“高位”,自然有种不怒威望的王八之气,看起来倒真有几丝领导风范。
如今的范无病一共有三个办公场所,一个是养猪场那边儿,一个是服装厂这边儿,另外一个自然就是他家了,只不过平时他都是缩在家里面不出来的,只有放学或者是周末的时候,才会来服装厂或者养猪场这边儿来转转,看看是否有什么需要指点一下的问题,毕竟自己的事业基础就在这里,怎么也不可能不多加关心关心。
至于家里面,那自然是只有王氏三兄弟才会偶尔上门拜望的,服装厂这边儿的冯师傅跟程师傅年龄大了,又自顾身份,当然是不会上门的,最多在有事儿的时候,派个学徒工过来叫一下范无病,让他直接到服装厂那边儿去处理便好。
以前的时候,范无病都是在家里面看范亨拿回来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光明日报之类的大报纸,消息面上相对要单一些,自从他自己的实体越做越大以后,他就不局限于再看这些新闻喉舌舆论导向了,而是直接去邮局把在当时所有的报纸中,最有影响力的挑了几十种,统统订了两份!
不仅如此,范无病还在服装厂里面专门开辟了一个阅览室,用来存放报纸,并对职工们开放,当然,所有的报纸送来之后,其中一份入了阅览室,另一份则直接送到了范无病的面前,通过对这些平面新闻的浏览分析,还是很能够把握到一丝丝时代的脉搏的。
范无病也不仅仅依赖于自己重生之前所获知的那些重要事件来混吃混喝,而是力求在种种社会现象之中深层次地考虑,若自己不是重活了一回,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时,应该如何来处置?
读书使人聪慧,久而久之,往往在某一条新闻,某一条社论的字里行间,范无病总能够捕捉到一些敏感的信息,虽然是那么不起眼,但是他却知道,这些信息究竟会对国民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比如今天登载在一家地方性报纸上面的消息,就令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这家报纸上说,长春一带的居民,热衷于种植君子兰,已渐渐有君子兰热,文中还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有关兰花的表述,抒发了作者赞扬新社会美好生活的感情,其中还有一些详细的数字说明来印证君子兰在长春的火热行情,并说长春市政府有意将君子兰定为市花云云。
“这事儿,终于还是要发生了——”范无病的神情有些不平静。
再翻一翻,又在一些小报上面发现了更为有趣的问题。
据说,一个商贩养的君子兰被什么外商看中,出价一万美元买走;据说,一位港商要用一辆“世界上公认的超豪华高级皇冠轿车”来换一盆名叫“凤冠”的君子兰,结果被主人郭凤仪—一家花卉公司的经理给当场拒绝了;据说,一个老头养了几株珍贵的君子兰品种,死活不让人看,但是某夜被人偷走,结果气得立马断气;据说,有个人从沈阳长途开车来到长春偷花,得手后连夜返回,最后在仓皇逃窜中车翻人亡——
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翻新、在制造、在发酵,每一个都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
长春当地的媒体也在推波助澜,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说君子兰好,品格高雅,花中君子,放在家里能够清新家中的空气,养人容颜,有益健康等等等。
原本几元钱一盆的花卉一日一日地扶摇直上,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仅三四十元左右,如果养出一盆君子兰,倒手卖出成百上千元,无疑是发了大财。
看完报纸的范无病轻轻地揉了揉额角,有些忧虑。
几年以来,物质生活的改善似乎超出了人们原先那点卑微的奢望。城市商场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三年前才开始在中国制造的洗衣机到年底已经达到两百万台的产量,电视机总量达到一千万台,电冰箱的需求量也呈井喷式的成长,在几年前,新婚家庭的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而现在已经变成了“新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即使范无病不是重生的,他也可以预料到,对于家电的需求将直接引爆了其后长达十多年的中国家电热,由于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并不高,使得那些先觉醒起来的企业,包括国营公司中的弱小者及民营企业,他们将寻找到发展的缝隙,一些日后将风云一时的家电公司都将在这两年内粉墨登场,登台亮相。
然而,无论是松下电视、东芝冰箱或可口可乐,这些东西引发大家的抢购狂潮,都是范无病可以理解的,可偏偏令人想不通的,今年占据了大家眼球,如同疯魔一般肆虐疯涨的,却是这种造型高挑、气味淡雅的观赏植物。
长春人向来是有种栽君子兰的风俗,但从来没有人把它看得很金贵。可是在某个或某些不知底细的利益团伙儿的暗中推动之下,这种非常普通的花卉,居然卖出了黄金价格。
“唉!就好像2007年的股市一般,疯狂之后必然就是灭亡,就看谁肯留在那里接盘了!”范无病悲天悯人地叹息了一句之后,迅速收起了报纸,直接取道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