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荀旷来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中年人名为荀旷,本是赵国猗氏人,幼年随父移居齐国。虽已搬家,但宗族还在猗氏,所以每过几年荀旷必随父返回猗氏祭祖。游学齐国的经历让荀况的见识大为增加,但五国伐齐,齐湣王落败身死,齐国几乎亡国,荀旷不得不南下楚国以求入仕。
在楚国的五年,荀旷拜于左徒黄歇门下,结交达官贵人,考察楚国的风土、人情。可惜,楚王对他的治国主张毫无兴趣。五年后,田单复齐,荀旷再次回齐,并被任命为稷下学宫的祭酒,可惜齐王却说他愚钝,不能理解荀况的治国理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荀旷入韩,打算周游各国陈说自己的政治理念。
荀旷在吸取了在楚国、齐国的两次失败经验后,决定这一次依旧是先考察韩国的风土、人情,之后拜见韩国太子而不是韩王。一者太子然尚未到而立之年,但却名声在外,想来盛名之下无虚士,至少比楚王、齐王两个君王强;二者韩王身体大不如前,太子然继位不过是这几年的光景。与其先说服韩王不如直接说服太子,太子然又正在招贤纳士,自己正好有机会前去拜见。
既然决定了这样做,荀旷在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带着自己的学生穿梭在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到处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也就是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荀旷惊奇地发现新郑上下无不说太子然之好者。一个人两个人说他好,这可以理解,但几曰来,荀旷接触的数百、上千人皆言太子然之仁,这就有些反常了。
荀旷于是更加细心地搜集关于太子然的信息,发现太子然通晓军事,体恤民心。无论是建立英烈祠、英雄碑,还是奏免新复国土一年赋税,无不透露着“平政爱民”的作风,这和自己的道深符。莫非太子然就是自己找寻半生的明主?荀旷自问道。
荀旷奔波的这几曰,太子然也没闲着。督促作坊马镫、马鞍的建造速度,与蒙骜、李牧坐而论兵,给羽林军置办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偶尔参加强行军......
太子然贪婪地汲取着脑海里后世的知识,绑沙袋、站队列、小组对抗、流动红旗、单兵技能竞赛,各种优厚的奖赏刺激着新兵的练兵积极姓。沙盘,兵力推演,太子然层出不穷的小发明让蒙骜、李牧叹为观止。十天前还乱糟糟的一群新兵蛋子总算有了一丝强军的模样。
这一曰,太子然正在和范睢在太子府商议政事。范睢如今已被授予上大夫的职位,太子然曾问韩王范睢如此大功是否封赏过低。韩王笑着解释,他的功劳不宜张扬。如今韩国皆知,一个魏人“张禄”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获上大夫之职。封赏再过的话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一下子给他太高的封锁,等太子然继位又拿什么来封赏呢!
对韩王的封赏,范睢是安之若素。他比谁都清楚,将来的韩国是太子然的,只要太子然把自己依为心腹,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不必急于一时。谈论完政事后,范睢就告辞而去了。正当太子然以为可以小憩一会的时候,太子詹事黄勃却是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外面有人求见您!”
“哦?是谁?”太子然好奇地问道。如果是韩国大臣,黄勃肯定直接说是谁求见了。既然不说,多半是有识之士慕名而来。毕竟一般的无名之士一般是由黄勃考察后报给自己的。
“来人在齐国也是颇有名气的”,黄勃呵呵一笑,“就是前稷下学宫祭酒荀旷。”
“荀旷?”太子然念叨着这个有些耳熟的名字。
“因为他博学多才,在齐国人们更喜欢叫他荀卿,荀子。”黄勃补充了一句。
“什么?荀子!”太子然脸色变得激动。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觉得荀旷这个名字很耳熟了,后世的记忆告诉自己,他可是《劝学》的作者啊!你可以说你忘记了《劝学》的内容,但他的徒弟你说什么也不会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和韩非。一个成为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丞相,另一个则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只是可惜被同门害死,有才不得施展。
“快宣!”太子然急急地说道。
对于能培养出这么厉害两个徒弟的老师,太子然心里是向往久矣。韩非虽然才刚刚八岁,但能早一点让他拜师也是好事啊!
“算了!我还是亲自去迎接好了!”下一刻,太子然起身走向外面。
黄勃不知太子然为什么对不太熟悉的荀旷这么重视,毕竟刚才太子然听到荀旷的名字还是很陌生的样子。带着极大的困惑,黄勃匆匆紧随太子然而去。
太子府侧门,荀旷在静静地等候。他相信,凭着自己的名声太子然多半是会见一面的。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太子然,让他选用自己的主张。趁着这个功夫,荀旷又仔细整理了下待会的说辞。
不一会儿,荀旷看见一个仆人神色匆匆地赶来,向不远处的管家耳语了几句。原本对自己有些趾高气扬的管家脸色当即就变了,随后用无比热情地态度冲到荀旷身前,说道:“还请荀卿移步,随我前去中门,太子殿下已在那里恭候。”
“什么?!太子殿下开中门迎接我?”荀旷有些愣住了,自己是有些名声不假,但也不至于让一国太子亲自迎接。
荀旷有些诚惶诚恐地跟着太子府管家亦步亦趋,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一点被太子然所看中。但无论如何,太子然重视自己总归是好事。中门旁,太子然满面春风地望着越来越近的荀旷。只见他面相温和,年方四十,端的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荀卿不远千里,远赴韩国,实乃韩国的幸事啊!”太子然向前迎了几步,作了一揖,率先开口。
“太子殿下言重了,我不过是一儒士,能得太子如此看重,实在诚惶诚恐。”荀旷哪里敢接受这等大礼,闪在一旁。
“荀卿,里面请!”太子然侧过身,以示尊重。
“太子殿下请!”荀旷也是低头侧身。
进得大殿,荀旷发现太子然早已命人整理好案几,上面摆着一应鲜果、酒水,由此更见太子然对自己的重视。
“荀卿乃博学之士,又曾为稷下学宫祭酒。先生的贤明,我在新郑也是深有耳闻的。奈何临淄距新郑千里之遥,我居太子之位,不敢擅离职守,所以一直未能一睹先生真容。如今偿愿,当浮一大白。为先生至韩,我先干为敬!”太子然举起酒樽。
“谢太子殿下!”荀旷举起酒樽,也是一饮而尽。
“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定当有所指教。愿听先生一言。”太子然诚恳地说道。
(我声明啊!这里是战国韩国,不是棒子国。唉!求收藏求点击!马镫现在处于保密阶段,只为练兵用。)
;
中年人名为荀旷,本是赵国猗氏人,幼年随父移居齐国。虽已搬家,但宗族还在猗氏,所以每过几年荀旷必随父返回猗氏祭祖。游学齐国的经历让荀况的见识大为增加,但五国伐齐,齐湣王落败身死,齐国几乎亡国,荀旷不得不南下楚国以求入仕。
在楚国的五年,荀旷拜于左徒黄歇门下,结交达官贵人,考察楚国的风土、人情。可惜,楚王对他的治国主张毫无兴趣。五年后,田单复齐,荀旷再次回齐,并被任命为稷下学宫的祭酒,可惜齐王却说他愚钝,不能理解荀况的治国理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荀旷入韩,打算周游各国陈说自己的政治理念。
荀旷在吸取了在楚国、齐国的两次失败经验后,决定这一次依旧是先考察韩国的风土、人情,之后拜见韩国太子而不是韩王。一者太子然尚未到而立之年,但却名声在外,想来盛名之下无虚士,至少比楚王、齐王两个君王强;二者韩王身体大不如前,太子然继位不过是这几年的光景。与其先说服韩王不如直接说服太子,太子然又正在招贤纳士,自己正好有机会前去拜见。
既然决定了这样做,荀旷在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带着自己的学生穿梭在大街小巷,酒楼、茶肆,到处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也就是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荀旷惊奇地发现新郑上下无不说太子然之好者。一个人两个人说他好,这可以理解,但几曰来,荀旷接触的数百、上千人皆言太子然之仁,这就有些反常了。
荀旷于是更加细心地搜集关于太子然的信息,发现太子然通晓军事,体恤民心。无论是建立英烈祠、英雄碑,还是奏免新复国土一年赋税,无不透露着“平政爱民”的作风,这和自己的道深符。莫非太子然就是自己找寻半生的明主?荀旷自问道。
荀旷奔波的这几曰,太子然也没闲着。督促作坊马镫、马鞍的建造速度,与蒙骜、李牧坐而论兵,给羽林军置办单杠、双杠等健身器材,偶尔参加强行军......
太子然贪婪地汲取着脑海里后世的知识,绑沙袋、站队列、小组对抗、流动红旗、单兵技能竞赛,各种优厚的奖赏刺激着新兵的练兵积极姓。沙盘,兵力推演,太子然层出不穷的小发明让蒙骜、李牧叹为观止。十天前还乱糟糟的一群新兵蛋子总算有了一丝强军的模样。
这一曰,太子然正在和范睢在太子府商议政事。范睢如今已被授予上大夫的职位,太子然曾问韩王范睢如此大功是否封赏过低。韩王笑着解释,他的功劳不宜张扬。如今韩国皆知,一个魏人“张禄”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获上大夫之职。封赏再过的话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一下子给他太高的封锁,等太子然继位又拿什么来封赏呢!
对韩王的封赏,范睢是安之若素。他比谁都清楚,将来的韩国是太子然的,只要太子然把自己依为心腹,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不必急于一时。谈论完政事后,范睢就告辞而去了。正当太子然以为可以小憩一会的时候,太子詹事黄勃却是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外面有人求见您!”
“哦?是谁?”太子然好奇地问道。如果是韩国大臣,黄勃肯定直接说是谁求见了。既然不说,多半是有识之士慕名而来。毕竟一般的无名之士一般是由黄勃考察后报给自己的。
“来人在齐国也是颇有名气的”,黄勃呵呵一笑,“就是前稷下学宫祭酒荀旷。”
“荀旷?”太子然念叨着这个有些耳熟的名字。
“因为他博学多才,在齐国人们更喜欢叫他荀卿,荀子。”黄勃补充了一句。
“什么?荀子!”太子然脸色变得激动。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觉得荀旷这个名字很耳熟了,后世的记忆告诉自己,他可是《劝学》的作者啊!你可以说你忘记了《劝学》的内容,但他的徒弟你说什么也不会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和韩非。一个成为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丞相,另一个则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只是可惜被同门害死,有才不得施展。
“快宣!”太子然急急地说道。
对于能培养出这么厉害两个徒弟的老师,太子然心里是向往久矣。韩非虽然才刚刚八岁,但能早一点让他拜师也是好事啊!
“算了!我还是亲自去迎接好了!”下一刻,太子然起身走向外面。
黄勃不知太子然为什么对不太熟悉的荀旷这么重视,毕竟刚才太子然听到荀旷的名字还是很陌生的样子。带着极大的困惑,黄勃匆匆紧随太子然而去。
太子府侧门,荀旷在静静地等候。他相信,凭着自己的名声太子然多半是会见一面的。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太子然,让他选用自己的主张。趁着这个功夫,荀旷又仔细整理了下待会的说辞。
不一会儿,荀旷看见一个仆人神色匆匆地赶来,向不远处的管家耳语了几句。原本对自己有些趾高气扬的管家脸色当即就变了,随后用无比热情地态度冲到荀旷身前,说道:“还请荀卿移步,随我前去中门,太子殿下已在那里恭候。”
“什么?!太子殿下开中门迎接我?”荀旷有些愣住了,自己是有些名声不假,但也不至于让一国太子亲自迎接。
荀旷有些诚惶诚恐地跟着太子府管家亦步亦趋,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一点被太子然所看中。但无论如何,太子然重视自己总归是好事。中门旁,太子然满面春风地望着越来越近的荀旷。只见他面相温和,年方四十,端的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荀卿不远千里,远赴韩国,实乃韩国的幸事啊!”太子然向前迎了几步,作了一揖,率先开口。
“太子殿下言重了,我不过是一儒士,能得太子如此看重,实在诚惶诚恐。”荀旷哪里敢接受这等大礼,闪在一旁。
“荀卿,里面请!”太子然侧过身,以示尊重。
“太子殿下请!”荀旷也是低头侧身。
进得大殿,荀旷发现太子然早已命人整理好案几,上面摆着一应鲜果、酒水,由此更见太子然对自己的重视。
“荀卿乃博学之士,又曾为稷下学宫祭酒。先生的贤明,我在新郑也是深有耳闻的。奈何临淄距新郑千里之遥,我居太子之位,不敢擅离职守,所以一直未能一睹先生真容。如今偿愿,当浮一大白。为先生至韩,我先干为敬!”太子然举起酒樽。
“谢太子殿下!”荀旷举起酒樽,也是一饮而尽。
“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定当有所指教。愿听先生一言。”太子然诚恳地说道。
(我声明啊!这里是战国韩国,不是棒子国。唉!求收藏求点击!马镫现在处于保密阶段,只为练兵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