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天灾人祸
推荐阅读: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阴阳食谱最新章节!
老村长借着劳军的名义,去村寨外的军队里打探了一番消息,而打探的结果,则很令他和村民们失望。
村长回来便告诉大家,那些在村寨外驻扎叫嚣的军队并不是正规军,而是军阀的……保安团!
这个消息可一下子愁坏了所有的村民们。
原来,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家还没统一,开封汜水地区一直由几个大军阀轮流控制着,那些军阀为了扩大势力,不管谁来,都在盲目的招兵买马,好让自己的羽翼丰满,坐的长久。
但是,那个时代的国家积贫积弱,纵然是横跨几省的大军阀,也没有能力组织维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正规军,因此他们招收上来充当军队的士兵,往往都面临当兵无响,打仗没枪的尴尬局面。
如此一来,军阀军队的士气很低,逃散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些军阀为了留住自己的军队,又在迫不得已下,想出了一套极端聪明,却又万般无奈的军事体质来笼络自己的军队。
利用有限的资金装备,军阀往往把军队划分为三六九等,以自己的亲信骨干和精壮士兵为基础,组织正规军和督战队,粮饷资源重点向他们倾斜,把他们作为亲军,作为其统治和维持战斗力的基础。
而剩下的老弱残兵,军阀自然也不会放他们回去,因此那些军阀往往在正规军之外,还组建有大大小小的保安团,不管人数规模的大小,一律给当头的安插一个团长的头衔,然后把他们能找到的所有残兵败将,投诚土匪,降兵病足之类的人通通安插进去,平时用来放哨巡逻,维持地面,战时则遍练成军,充当炮灰。
而这样的部队,便是旧社会最臭名昭著,无恶不作的保安团了。
和正规军不同,地方保安团的军饷极度没有保障,常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军事装备更是五花八门极度落后,甚至还有用红缨枪大刀片的,至于军纪军规什么的更是无从谈起,以至于被下层人民形象的称之为“兵匪”。
这样的兵匪,其实和强盗无异,再加上军饷什么的都无从谈起,故而为了维持队伍,团长会纵容手下利用一切机会大肆劫掠,狠发国难财,那些军阀头目也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今天,来到葛家村的这一百来号军队,实际上就是这样一只被人们蔑称为兵匪的保安团。
如此有着种种劣迹的部队出现在葛家村外,自然是没有什么好事情的,他们说是奉命搜查流寇和土匪,但明眼人都看的明白,这就是以权谋私,趁火打劫!
兵匪打劫敲诈,这在当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换在过去,村民们可能也就服软了,但现在却不能够。
毕竟,现在是灾年,粮食就是命,如果贸然把兵匪放进来,难保粮食不会全让这些兵匪抢去,那么如此一来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于是乎,村子里的人一致决定让村长再给兵匪送一百块大洋去打发走人,实在不行在加点,但村门是万万不敢开的。
就这样,在太阳落山之前,村长带着村民们筹集的一百块银钱走了出去,希望那些兵匪们能够好说好散,但最后回来的……却只是保安团从村墙外丢回来的一只耳朵。
与此同时,保安团的人冲葛家村村民喊话说,半个小时之内务必开门迎接老总,否则他们就攻打进去,葛家村村民,一人割掉一只耳朵。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让葛家村村民义愤填膺,这大饥之年,如果放在平时,或许村民会服软,但在这样的灾荒年景,放这些兵痞子进来,就和自杀无异!
村民们,更根本没有选择。
面对那一只血淋淋的耳朵,全村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一致决定,要老幼一起上阵,宁可战死,也绝不给兵匪开门,否则就是死,毫无尊严的死。
战可活,不战就只有死路一条。
就这样,几百号村民带着土枪大刀以及仅有的两只盒子炮,在村口土墙上和百十号保安团士兵大战一处,直从黄昏打到了北斗正中的午夜,依旧僵持不下。
那一仗,葛家村村民仗着勇猛的拼搏精神,非但没有被保安团攻破村寨,反而还打死了十几个保安团的士兵,数次把重逢的兵匪们打的满地找牙,丢盔卸甲。
一群没怎么受过训练,还饿的半死的农民把一只军队打的满地找牙,这听上去十分滑稽,但这的确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要知道,这保安团虽然是带编号的部队,但是也很不受地方军阀待见,所以装备很差,并没有什么大炮飞机一类的技术兵器,就连洋枪也是有限。
而且最致命的是,这些军人军纪极差,在加上干的又都是亡命的买卖,故而普遍吸毒,基本都是些不折不扣的“两枪军”。这真一打起来,往往走上几步就要摸烟枪抽上那么几口,否则连手都抖,更别提冲锋敢死。
这样的军队,仓促应战,又士气低落,因此打成什么腐败样子,也并不吃惊,故而三五次冲锋下来,死伤了不少弟兄不说,竟然还有一大片人在阵地上公然举起了烟枪,趴在地上一口口抽着,吞云吐雾。
仗打成这个样子,要说心里最着急的,就是那个带头的吴团长,丫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烟瘾上头,就要坚持不了多久了,他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起了圈圈。
丫本来想趁着灾荒,夹持上风剿讨流匪的命令发一笔横财,可没想到出师不利,刚一到了汜水便碰了这么大的一个钉子,真是晦气的很。
而且说起来还挺悲哀,吴团长之所以着急,并不在于死的那些炮灰,甚至他希望能够多死点,因为这样可以少分手下一点赃物,他担心的只是如果保安团连这么个小村子都拿不下来的话,那么传出去,恐怕名声和前途就彻底完了。
但就在这位吴团长已经黔驴技穷,即将放弃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随军师爷,突然给他出了一条毒计。
老村长借着劳军的名义,去村寨外的军队里打探了一番消息,而打探的结果,则很令他和村民们失望。
村长回来便告诉大家,那些在村寨外驻扎叫嚣的军队并不是正规军,而是军阀的……保安团!
这个消息可一下子愁坏了所有的村民们。
原来,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家还没统一,开封汜水地区一直由几个大军阀轮流控制着,那些军阀为了扩大势力,不管谁来,都在盲目的招兵买马,好让自己的羽翼丰满,坐的长久。
但是,那个时代的国家积贫积弱,纵然是横跨几省的大军阀,也没有能力组织维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的正规军,因此他们招收上来充当军队的士兵,往往都面临当兵无响,打仗没枪的尴尬局面。
如此一来,军阀军队的士气很低,逃散现象十分严重,而这些军阀为了留住自己的军队,又在迫不得已下,想出了一套极端聪明,却又万般无奈的军事体质来笼络自己的军队。
利用有限的资金装备,军阀往往把军队划分为三六九等,以自己的亲信骨干和精壮士兵为基础,组织正规军和督战队,粮饷资源重点向他们倾斜,把他们作为亲军,作为其统治和维持战斗力的基础。
而剩下的老弱残兵,军阀自然也不会放他们回去,因此那些军阀往往在正规军之外,还组建有大大小小的保安团,不管人数规模的大小,一律给当头的安插一个团长的头衔,然后把他们能找到的所有残兵败将,投诚土匪,降兵病足之类的人通通安插进去,平时用来放哨巡逻,维持地面,战时则遍练成军,充当炮灰。
而这样的部队,便是旧社会最臭名昭著,无恶不作的保安团了。
和正规军不同,地方保安团的军饷极度没有保障,常常拖欠几个月甚至几年,军事装备更是五花八门极度落后,甚至还有用红缨枪大刀片的,至于军纪军规什么的更是无从谈起,以至于被下层人民形象的称之为“兵匪”。
这样的兵匪,其实和强盗无异,再加上军饷什么的都无从谈起,故而为了维持队伍,团长会纵容手下利用一切机会大肆劫掠,狠发国难财,那些军阀头目也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今天,来到葛家村的这一百来号军队,实际上就是这样一只被人们蔑称为兵匪的保安团。
如此有着种种劣迹的部队出现在葛家村外,自然是没有什么好事情的,他们说是奉命搜查流寇和土匪,但明眼人都看的明白,这就是以权谋私,趁火打劫!
兵匪打劫敲诈,这在当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换在过去,村民们可能也就服软了,但现在却不能够。
毕竟,现在是灾年,粮食就是命,如果贸然把兵匪放进来,难保粮食不会全让这些兵匪抢去,那么如此一来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于是乎,村子里的人一致决定让村长再给兵匪送一百块大洋去打发走人,实在不行在加点,但村门是万万不敢开的。
就这样,在太阳落山之前,村长带着村民们筹集的一百块银钱走了出去,希望那些兵匪们能够好说好散,但最后回来的……却只是保安团从村墙外丢回来的一只耳朵。
与此同时,保安团的人冲葛家村村民喊话说,半个小时之内务必开门迎接老总,否则他们就攻打进去,葛家村村民,一人割掉一只耳朵。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让葛家村村民义愤填膺,这大饥之年,如果放在平时,或许村民会服软,但在这样的灾荒年景,放这些兵痞子进来,就和自杀无异!
村民们,更根本没有选择。
面对那一只血淋淋的耳朵,全村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一致决定,要老幼一起上阵,宁可战死,也绝不给兵匪开门,否则就是死,毫无尊严的死。
战可活,不战就只有死路一条。
就这样,几百号村民带着土枪大刀以及仅有的两只盒子炮,在村口土墙上和百十号保安团士兵大战一处,直从黄昏打到了北斗正中的午夜,依旧僵持不下。
那一仗,葛家村村民仗着勇猛的拼搏精神,非但没有被保安团攻破村寨,反而还打死了十几个保安团的士兵,数次把重逢的兵匪们打的满地找牙,丢盔卸甲。
一群没怎么受过训练,还饿的半死的农民把一只军队打的满地找牙,这听上去十分滑稽,但这的确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要知道,这保安团虽然是带编号的部队,但是也很不受地方军阀待见,所以装备很差,并没有什么大炮飞机一类的技术兵器,就连洋枪也是有限。
而且最致命的是,这些军人军纪极差,在加上干的又都是亡命的买卖,故而普遍吸毒,基本都是些不折不扣的“两枪军”。这真一打起来,往往走上几步就要摸烟枪抽上那么几口,否则连手都抖,更别提冲锋敢死。
这样的军队,仓促应战,又士气低落,因此打成什么腐败样子,也并不吃惊,故而三五次冲锋下来,死伤了不少弟兄不说,竟然还有一大片人在阵地上公然举起了烟枪,趴在地上一口口抽着,吞云吐雾。
仗打成这个样子,要说心里最着急的,就是那个带头的吴团长,丫眼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烟瘾上头,就要坚持不了多久了,他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起了圈圈。
丫本来想趁着灾荒,夹持上风剿讨流匪的命令发一笔横财,可没想到出师不利,刚一到了汜水便碰了这么大的一个钉子,真是晦气的很。
而且说起来还挺悲哀,吴团长之所以着急,并不在于死的那些炮灰,甚至他希望能够多死点,因为这样可以少分手下一点赃物,他担心的只是如果保安团连这么个小村子都拿不下来的话,那么传出去,恐怕名声和前途就彻底完了。
但就在这位吴团长已经黔驴技穷,即将放弃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随军师爷,突然给他出了一条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