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决战上党(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大唐新秩序最新章节!
天佑二年七月,高平战场的作战双方正在努力调整着兵力配属、拼命囤积着作战物资,几十万大军的决战并没有立刻爆发,反而是北面非主力战场的襄垣地区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占据着上党盆地最北端武乡的三王联军,在观望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忍耐不住,举兵南下,他们的目标是燕军遮蔽潞州北面屏藩的襄垣。
实际上武乡已经不在上党盆地之内,它地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从武乡向北,穿过太行、太岳两山交错的谷地,即可直通晋阳,是扼守上党至晋阳的咽喉要道。
自四月开始,郑王李嗣昭、晋王周德威和韩王李嗣源会兵攻打晋阳,直到将李存勖残部逐至上党,用时不过一个月,几乎已经算是取得了河东的统治权,整个河东只剩泽州的一半、潞州大部分地区还在燕军控制之下。
李嗣昭已经在晋州立国,周德威也在晋阳称王,只剩下李嗣源空挂着韩王的衔头,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拿到了地盘的李嗣昭和周德威是不太情愿继续攻打潞州的,他们希望在武乡坐观燕军和诸侯联军的战事进展,只要诸侯联军在高平战场取得胜利,不用河东军卒出力,自然可以趁势南下,收复泽潞二州。
李嗣昭和周德威不急,但李嗣源却很着急,他也知道两位好友提出的坐视之策很有道理,但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坐视不下去。李嗣源最大的担忧不在燕军,反而是诸侯联军。虽说东都会盟时就已经谈妥,泽潞二州是李嗣源的地盘,他将在这里建立韩国,但什么事情都怕万一,万一诸侯联军作战顺利,拿下了泽潞二州之后赖着不走怎么办?李嗣源明白,没有吃到嘴里的东西,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因此,他一直心急火燎的惦记着。
另外,李嗣源还担心,坐视高平大战虽然可以保全实力,但一点功劳也没有的话,到时候梁王看不过眼,以此为借口削减自己的封地,自己到哪里说理去?别看此刻李嗣昭和周德威信誓旦旦,说是要“三王共进退”,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拿到地盘的两人真的愿意为自己拼命么?
因此,李嗣源在武乡越待越心焦,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再也忍受不住了,又是套交情,又是以各种借口相威胁,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李嗣昭和周德威,让他们支持自己出兵的计划。
李嗣源向李嗣昭和周德威所说的计划,只是出兵襄垣的方案,也就是说,目标是襄垣。李嗣源说,他打算出兵试一试,如果燕军在襄垣的守卫力量并不雄厚的话,可以试着攻打襄垣,争取拿下这座潞州北面的屏藩。他认为诸侯联军主力压在高平一线,燕军不可能在北面的潞州战场保有重兵,至于潞州以北的襄垣,兵力应当更少才对。
如果能够拿下襄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潞州,将来诸侯联军一旦在高平战场获胜,三王联军就可以迅速攻下潞州,将潞州置于己方控制之下,既能拿到战功,又有资格和诸侯联军谈条件。
经过思考,李嗣昭和周德威认为计划可行,愿意出兵试一试。毕竟三王都是河东军出身,自成一体,当此梁王独大之际,三王必须抱团才能具备自保的实力。
当下,李嗣昭和周德威各自拨出三千军士,归入李嗣源帐下节制,以李嗣源的“韩军”为主力,从武乡出发,南攻襄垣。
但一出武乡,李嗣源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他的本意。作为没有地盘的“韩王”,李嗣源想要出兵南下,是必须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支持的,因为现在三王联军的粮秣全部都是李嗣昭和周德威供应。李嗣源知道两个“好友”不同意现在就与燕军爆发大规模战斗,所以只是说要试着攻一攻襄垣,只要获得二人的首肯,得到大军出动的粮秣,李嗣源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他的目的很明确,不仅要拿下襄垣,还要攻打潞州。
至于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共计六千兵力的支持,完全属于额外的甜头,这让李嗣源能够控制的兵马达到了两万人,他对拿下襄垣和潞州更添信心。
李嗣源本来是河东藩汉马步军总管,镇守潞州,潞州就是他的地盘,对于这片土地的山川走向非常清楚。从武乡向南,穿越武山进入上党盆地,这是抵达襄垣的主要通道,但并非唯一通道。
李嗣源分出六千步卒,委任横冲都牙将安重诲为主将,沿乡水向东,走黄崖洞小道,然后转入浊漳水河谷,沿浊漳水河谷南下,从黎城出奇兵,偷袭潞州。实际上这支奇兵才是李嗣源拿下潞州的真正希望之所在。安重诲的任务很重,除了确保军队安然通过这条险峻的小道之外,还要偷袭黎城、攻占潞州,攻下潞州后,还要北上襄垣,与李嗣源合兵,南北夹攻襄垣。
为了安重诲能够完成这次偷袭,他甚至把麾下最精锐的近千名横冲都军士全数交给了安重诲,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一万多步卒和两千骑兵南下,大张旗鼓的攻打襄垣,为安重诲偷袭潞州创造条件。
李嗣源带兵抵达襄垣后,并不着急攻打城池,而是在城北十五里外的石峪扎营。他命令部下借助起伏不定的丘陵和树林,多扎营寨,虚张声势。李嗣源麾下多是潞州老兵,对这片地形非常熟悉,什么地方可以伪装,心里都有数。往往在一片丘陵后扎起两顶军帐,远处看上去就如同一座军营般,真假很难分辨。
李嗣源的故布疑阵效果非常好,驻守在襄垣的李小喜就被迷惑住了,按照幽燕保安军的估计,襄垣城北的三王联军至少在五万以上。这个数字让李小喜有点不敢置信,后来李小喜又把原东阳都李都头给叫了过来,专门负责查探李嗣源的军营。
时逢盛夏,襄垣地区连降大雨,给燕军的查探带来极大不便,等这场大雨结束后,李都头才真正走马上任,开始仔细清查。
李都头是李嗣源义子兼老部下,对藩汉马步军这套虚实很清楚,他绕着李嗣源军营转了一天,随手指点着其中虚假的营帐,终于将这个数字缩减到了三万以内。
李小喜在襄垣的幽燕保安军有六千余人,加上李存勖的残军,总计不到八千。襄垣东边的黎城还有赵在礼的辽东保安军五千余人。再向南,则是燕王临时行在潞州,但燕王已经率主力南下高平,镇守潞州的,是高行周的妫州军一万两千余人。
此外,潞州城内还有源源不绝进入上党地区作战的河北新兵,这些新兵由留在潞州的作训司管辖,正在接受战时集训。至七月十八日,进入潞州的河北新兵已经达到三十八个营,近两万人。
除了作训司总管周坎留在潞州外,后勤司总管赵宏德也在潞州城内,潞州已经成为燕军的后勤和转运基地,大量物资通过滏口陉进入上党,囤积在潞州,然后按照作战需要输送到高平。
李小喜立刻将三王联军南下,准备攻打襄垣的情报急送潞州,周坎和高行周不敢怠慢,又将军报急送高平。
李诚中召集张兴重、姜苗等军中重将商议后认为,以燕军在潞州以北地区的实力,挡住三王联军的攻击是没有问题,幽燕保安军、辽东保安军和妫州军加起来,步骑共有两万五千人,襄垣、黎城和潞州形成的三城犄角,也能提供大军周旋的空间,再加上还有陆续进入潞州的新兵各营,潞州以北应该应该可以确保安稳。故此,不准备从高平战场抽调军队北上支援,毕竟高平才是主战场,燕军在高平的兵力相当吃紧。
虞侯司根据会商的意见,行文潞州予以答复,授命作训司总管周坎为主、妫州军统制高行周为辅,全权主持潞州以北的防御作战。虞侯司建议,可以酌情抽调黎城辽东保安军一部西进襄垣,协助幽燕保安军进行防守。必要时,可以出动妫州军北进,予敌迎头痛击,确保高平决战的顺利进行。
周坎接到军报后,和高行周碰了个头,二人立即赶赴襄垣,在襄垣召开紧急军议,传达虞侯司的军令。李小喜、李存勖、郭崇韬和从黎城赶来的赵在礼等人全都到齐,包括在李嗣源手下效力、曾对藩汉马步军非常熟悉的东阳都李都头也被特许列席。
有周坎坐镇,李小喜便轻松多了,他将城北敌军的情形禀报一番,然后指出,三王联军兵力占优,河东军的战力也比较强,襄垣城需要继续加强兵力才行。
周坎当即做了布置,他要求赵在礼将辽东保安军的骑兵部队派出来,进驻襄垣城西的石磴山,用以对抗李嗣源的河东骑兵,同时在城南五阳山修筑营垒,让妫州军统制高行周抽调五营战兵,于此建立潞州城至襄垣城之间的辎重转运点。修筑营垒的事宜对周坎来说并不复杂,潞州城内有的是推挤如山的物资,另外后勤司总管赵元德就在潞州,城内尚有十个后勤营,由专业人士干这种事情会相当简单。
最后,周坎的意图并不局限于防守,他认为,以潞州的燕军实力,应当是有机会吃掉眼前的这股三王联军的,关键就在于对战机的把握了。
天佑二年七月,高平战场的作战双方正在努力调整着兵力配属、拼命囤积着作战物资,几十万大军的决战并没有立刻爆发,反而是北面非主力战场的襄垣地区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占据着上党盆地最北端武乡的三王联军,在观望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忍耐不住,举兵南下,他们的目标是燕军遮蔽潞州北面屏藩的襄垣。
实际上武乡已经不在上党盆地之内,它地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流交错。从武乡向北,穿过太行、太岳两山交错的谷地,即可直通晋阳,是扼守上党至晋阳的咽喉要道。
自四月开始,郑王李嗣昭、晋王周德威和韩王李嗣源会兵攻打晋阳,直到将李存勖残部逐至上党,用时不过一个月,几乎已经算是取得了河东的统治权,整个河东只剩泽州的一半、潞州大部分地区还在燕军控制之下。
李嗣昭已经在晋州立国,周德威也在晋阳称王,只剩下李嗣源空挂着韩王的衔头,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拿到了地盘的李嗣昭和周德威是不太情愿继续攻打潞州的,他们希望在武乡坐观燕军和诸侯联军的战事进展,只要诸侯联军在高平战场取得胜利,不用河东军卒出力,自然可以趁势南下,收复泽潞二州。
李嗣昭和周德威不急,但李嗣源却很着急,他也知道两位好友提出的坐视之策很有道理,但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坐视不下去。李嗣源最大的担忧不在燕军,反而是诸侯联军。虽说东都会盟时就已经谈妥,泽潞二州是李嗣源的地盘,他将在这里建立韩国,但什么事情都怕万一,万一诸侯联军作战顺利,拿下了泽潞二州之后赖着不走怎么办?李嗣源明白,没有吃到嘴里的东西,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因此,他一直心急火燎的惦记着。
另外,李嗣源还担心,坐视高平大战虽然可以保全实力,但一点功劳也没有的话,到时候梁王看不过眼,以此为借口削减自己的封地,自己到哪里说理去?别看此刻李嗣昭和周德威信誓旦旦,说是要“三王共进退”,但真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拿到地盘的两人真的愿意为自己拼命么?
因此,李嗣源在武乡越待越心焦,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再也忍受不住了,又是套交情,又是以各种借口相威胁,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李嗣昭和周德威,让他们支持自己出兵的计划。
李嗣源向李嗣昭和周德威所说的计划,只是出兵襄垣的方案,也就是说,目标是襄垣。李嗣源说,他打算出兵试一试,如果燕军在襄垣的守卫力量并不雄厚的话,可以试着攻打襄垣,争取拿下这座潞州北面的屏藩。他认为诸侯联军主力压在高平一线,燕军不可能在北面的潞州战场保有重兵,至于潞州以北的襄垣,兵力应当更少才对。
如果能够拿下襄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潞州,将来诸侯联军一旦在高平战场获胜,三王联军就可以迅速攻下潞州,将潞州置于己方控制之下,既能拿到战功,又有资格和诸侯联军谈条件。
经过思考,李嗣昭和周德威认为计划可行,愿意出兵试一试。毕竟三王都是河东军出身,自成一体,当此梁王独大之际,三王必须抱团才能具备自保的实力。
当下,李嗣昭和周德威各自拨出三千军士,归入李嗣源帐下节制,以李嗣源的“韩军”为主力,从武乡出发,南攻襄垣。
但一出武乡,李嗣源就迫不及待的露出了他的本意。作为没有地盘的“韩王”,李嗣源想要出兵南下,是必须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支持的,因为现在三王联军的粮秣全部都是李嗣昭和周德威供应。李嗣源知道两个“好友”不同意现在就与燕军爆发大规模战斗,所以只是说要试着攻一攻襄垣,只要获得二人的首肯,得到大军出动的粮秣,李嗣源就心满意足了,其实他的目的很明确,不仅要拿下襄垣,还要攻打潞州。
至于得到李嗣昭和周德威共计六千兵力的支持,完全属于额外的甜头,这让李嗣源能够控制的兵马达到了两万人,他对拿下襄垣和潞州更添信心。
李嗣源本来是河东藩汉马步军总管,镇守潞州,潞州就是他的地盘,对于这片土地的山川走向非常清楚。从武乡向南,穿越武山进入上党盆地,这是抵达襄垣的主要通道,但并非唯一通道。
李嗣源分出六千步卒,委任横冲都牙将安重诲为主将,沿乡水向东,走黄崖洞小道,然后转入浊漳水河谷,沿浊漳水河谷南下,从黎城出奇兵,偷袭潞州。实际上这支奇兵才是李嗣源拿下潞州的真正希望之所在。安重诲的任务很重,除了确保军队安然通过这条险峻的小道之外,还要偷袭黎城、攻占潞州,攻下潞州后,还要北上襄垣,与李嗣源合兵,南北夹攻襄垣。
为了安重诲能够完成这次偷袭,他甚至把麾下最精锐的近千名横冲都军士全数交给了安重诲,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一万多步卒和两千骑兵南下,大张旗鼓的攻打襄垣,为安重诲偷袭潞州创造条件。
李嗣源带兵抵达襄垣后,并不着急攻打城池,而是在城北十五里外的石峪扎营。他命令部下借助起伏不定的丘陵和树林,多扎营寨,虚张声势。李嗣源麾下多是潞州老兵,对这片地形非常熟悉,什么地方可以伪装,心里都有数。往往在一片丘陵后扎起两顶军帐,远处看上去就如同一座军营般,真假很难分辨。
李嗣源的故布疑阵效果非常好,驻守在襄垣的李小喜就被迷惑住了,按照幽燕保安军的估计,襄垣城北的三王联军至少在五万以上。这个数字让李小喜有点不敢置信,后来李小喜又把原东阳都李都头给叫了过来,专门负责查探李嗣源的军营。
时逢盛夏,襄垣地区连降大雨,给燕军的查探带来极大不便,等这场大雨结束后,李都头才真正走马上任,开始仔细清查。
李都头是李嗣源义子兼老部下,对藩汉马步军这套虚实很清楚,他绕着李嗣源军营转了一天,随手指点着其中虚假的营帐,终于将这个数字缩减到了三万以内。
李小喜在襄垣的幽燕保安军有六千余人,加上李存勖的残军,总计不到八千。襄垣东边的黎城还有赵在礼的辽东保安军五千余人。再向南,则是燕王临时行在潞州,但燕王已经率主力南下高平,镇守潞州的,是高行周的妫州军一万两千余人。
此外,潞州城内还有源源不绝进入上党地区作战的河北新兵,这些新兵由留在潞州的作训司管辖,正在接受战时集训。至七月十八日,进入潞州的河北新兵已经达到三十八个营,近两万人。
除了作训司总管周坎留在潞州外,后勤司总管赵宏德也在潞州城内,潞州已经成为燕军的后勤和转运基地,大量物资通过滏口陉进入上党,囤积在潞州,然后按照作战需要输送到高平。
李小喜立刻将三王联军南下,准备攻打襄垣的情报急送潞州,周坎和高行周不敢怠慢,又将军报急送高平。
李诚中召集张兴重、姜苗等军中重将商议后认为,以燕军在潞州以北地区的实力,挡住三王联军的攻击是没有问题,幽燕保安军、辽东保安军和妫州军加起来,步骑共有两万五千人,襄垣、黎城和潞州形成的三城犄角,也能提供大军周旋的空间,再加上还有陆续进入潞州的新兵各营,潞州以北应该应该可以确保安稳。故此,不准备从高平战场抽调军队北上支援,毕竟高平才是主战场,燕军在高平的兵力相当吃紧。
虞侯司根据会商的意见,行文潞州予以答复,授命作训司总管周坎为主、妫州军统制高行周为辅,全权主持潞州以北的防御作战。虞侯司建议,可以酌情抽调黎城辽东保安军一部西进襄垣,协助幽燕保安军进行防守。必要时,可以出动妫州军北进,予敌迎头痛击,确保高平决战的顺利进行。
周坎接到军报后,和高行周碰了个头,二人立即赶赴襄垣,在襄垣召开紧急军议,传达虞侯司的军令。李小喜、李存勖、郭崇韬和从黎城赶来的赵在礼等人全都到齐,包括在李嗣源手下效力、曾对藩汉马步军非常熟悉的东阳都李都头也被特许列席。
有周坎坐镇,李小喜便轻松多了,他将城北敌军的情形禀报一番,然后指出,三王联军兵力占优,河东军的战力也比较强,襄垣城需要继续加强兵力才行。
周坎当即做了布置,他要求赵在礼将辽东保安军的骑兵部队派出来,进驻襄垣城西的石磴山,用以对抗李嗣源的河东骑兵,同时在城南五阳山修筑营垒,让妫州军统制高行周抽调五营战兵,于此建立潞州城至襄垣城之间的辎重转运点。修筑营垒的事宜对周坎来说并不复杂,潞州城内有的是推挤如山的物资,另外后勤司总管赵元德就在潞州,城内尚有十个后勤营,由专业人士干这种事情会相当简单。
最后,周坎的意图并不局限于防守,他认为,以潞州的燕军实力,应当是有机会吃掉眼前的这股三王联军的,关键就在于对战机的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