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穿越之农家绣女最新章节!
婉婉走进绣坊里,没再感到那视线了,才舒了一口气。
这绣坊可能是刚开门不久,里面还空无一人,除了那店小二。
婉婉努力沉下心来,仔细打量着这家绣坊。占地面积挺大的,而且商品摆满了整个铺子。
不过,商品虽是品目繁多,但稍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各式各样的布匹,有绣线,还有不同种类的绣品,甚至还卖成衣和鞋子。
婉婉先是凑近摆放绣品那个区域看了看,有刺绣挂画、台屏、鞋垫、荷包、手绢……等等绣品。
但是花样子依然是一成不变,看来看去都是那些底稿,而且大部分都是以花、鸟为题材。
婉婉心里摇了摇头,看来这个时候的刺绣还处于发展时期啊!
想想现代那些绣品,简直都是艺术。合称为“四大名绣”的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绣品更是让人惊艳不已。
婉婉记得,她曾经在网上搜过苏绣和湘绣的作品。那简直是被赋予了生命力,所绣之物像是活着一般,栩栩如生。
可惜,这个时代的绣品,无论是美观还是创新都完全没法比。
“这位姑娘,你要买绣品吗?咱们店里的绣品卖的可好了,这镇上许多夫人小姐,都是来我们这儿买的。”绣坊的小二见婉婉一直盯着绣品望,他还以为这个小姑娘是来挑绣品的。
婉婉抬起头对他笑了笑,“我看看~”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婉婉这一笑,让小二不禁看呆了,完全移不开视线。
而婉婉又低下头来看绣品了,完全没有察觉到旁边的异象。
她拿起一个手绢,仔细观察了一下,针脚不算齐整,而且针法运用得也不熟练,甚至有些线头都露出来了。看来,这些绣品都不是专业绣娘绣出来的,应该是周边村子里一些妇女,姑娘们送来的。
说不定荝姐姐绣的手帕就是送这儿来卖的,于是她好奇地问了问:“这样一条手绢,多少钱?”
可是婉婉没听到小二的回答,于是她抬起头望过去,见到小二居然一直盯着她望,没有任何反应。
婉婉有些尴尬,然后稍微提高了声量,又问了一遍:“请问这条手绢,多少钱啊?”
这时,店小二才惊醒过来,他有些窘迫地,手有些慌乱地摆出了一个三的手势,“三,三文钱。”
三文钱?荝姐姐说她绣这样一条大概是两文钱,那店家从中间赚个一文钱,也不算黑心,是个值得信赖的店铺。
婉婉放下手绢,走到放置布料这边,她开始仔细挑选刺绣底布,毕竟有关生计的事情马虎不得。
绣屏风的话,就选用绸缎好了。但是选什么颜色呢?婉婉考虑了很久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的白色。
“小二哥,这个怎么卖?”婉婉指着那匹纯白色的绸缎。
“四十五文一尺,如果姑娘你买的多,还可以再少点。”
婉婉一算,那绣两个屏风,就需要大概四尺。对了,上绷架的时候还需要用棉布。
“那棉布怎么卖?”
“棉布是二十五文一尺”
“嗯,刚刚那个绸缎来四尺,还有这个白色棉布来五尺。”
小二一听,这姑娘不只是长得美,还是个大顾客呢!他裂开嘴:“好勒,姑娘还有什么要的吗?这我们店里新出的靛蓝色棉布做衣衫挺好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婉婉拿起来瞧了瞧,确实挺不错的。脑子里浮现了一家子那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婉婉便决定既然在买布,那就一起买回去吧!
于是她又挑了一匹深灰色的麻布,还有一匹靛蓝色的棉布,和十尺月白色的棉布。这些布,买回去,一家子每个人都可以做好几套衣服了。
而且,正好自己也做几套,之前带来的那些衣服布料都比较好,在这农家生活不太方便,也太突出了。
“对了,小二哥麻烦你再把每种颜色的绣线,都给我来点,红色和绿色可以多拿一些。”
店铺的掌柜见婉婉买这么多东西,都出来招呼了:“姑娘,这些布一共是二两四百九十文,零头九十文就不收你的了,这些绣线也当做小店送你的。”
少了九十文还送了这么多绣线,婉婉心里也挺开心的,这掌柜的真会做生意。“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姑娘,不必客气,以后常来光顾小店啊!”
见婉婉一个姑娘家,掌柜的又让小二帮婉婉,把这些布料送去搭牛车那里,十分贴心。
~
婉婉看着牛车上已经占了不少位置的布料,说道:“老六叔,我今天买的东西有点多,要不我一个人租下的牛车吧?”
老六叔想了想,他刚刚到镇上,那些搭了牛车来的村里人,一时半会也不会回去,中间再走个来回也是可以的。
于是他点头答应了:“那行!”
婉婉一想,既然租到牛车了,那就干脆一次性把家里缺的东西买回去。“老六叔,你再等我一下,我还有些东西要买。”
“好好好,你快去吧!我帮你看着这些布料。”
老六叔,是个很爽快的人,为人友善,婉婉十分放心。
于是婉婉先往杂货店赶,一路上她也在脑袋里飞快地盘算,自己要买些什么东西。
想想那空荡荡的厨房,油、盐、酱油、糖等一些调味料肯定是要买的。她来到杂货店,马上就扫了这些东西,结账的时候,见到了麦芽糖,于是也想着买一些回去给小智吃。
虽说秦智已经九岁了,但那长得十分单薄身子,让婉婉忍不住总要怜惜他多一点。在杂货店,婉婉一共花了六十五文。
然后她又火速赶去米铺,家里那米缸都只有个底,肯定要买些粮食回去。
婉婉最后买了三十斤粗粮,又买了十斤精米,一共花了一百五十文。算起来,这里的米价也是挺贵的,可能是因为产量低得原因吧?
“卖猪肉咯,卖猪肉咯!”
突然,在路上响起来卖猪肉的吆喝声,婉婉脑袋里突然浮现出那农家一碗香,还似乎闻到了那香喷喷的味道。
她想着家里人也该补补身体了,便又去买了两斤猪肉,有肥有瘦,老板还送了两根大骨头,一共花了她三十六文。
来到书店,婉婉挑了几只毛笔,一些颜料,和宣纸,又打算去给小智挑启蒙书。
但婉婉也不太懂,便询问:“店家,这用作来启蒙的,该买什么书?”
“一般《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都可以用来启蒙,看姑娘想先买哪一本。”
“那就先买一本《百家姓》吧,多少钱?”
“《百家姓》是一百五十文一本。”
这么贵?难怪农家的孩子读不起书啊!一本启蒙书就这么贵了。但婉婉还是买下来了,因为她觉得“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虽说她不寄望小智能考个功名出来,但识字的总要比文盲好点,被骗的机率也会低很多。
婉婉把刚刚选好的东西一起摆到台子上,“那加上这些,一共是多少钱?”
小二算了算,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数。“姑娘,一共是二百一十五文钱。”
婉婉付好银子,然后拿好东西,赶紧回老六叔那去。
远远看过去,牛车上又堆了不少东西,看来是刚刚在杂货店和米铺买的东西已经送到了。
“老六叔,不好意思啊!麻烦你久等了。”
“不打紧,婉丫头,你咋买了这么多东西,你家不是过阵子还要,还赌债吗?可得节省着点花啊!”老六叔有些语重心长地说。
“老六叔,这我也知道。不是我不想节省啊,只是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连吃个饭也成问题。赌债还有两个月还,若是不买点粮食回去,怕是家里人都撑不到两个月呢!”
老六叔听了婉婉的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婉丫头说的也是啊!这人都要饿死了,还谈什么还债?
“老六叔,放心,我定会好好赚钱,换上那赌债的。”
老六叔感叹道:“真是苦了你这孩子。”这秦勇年真真是混账啊,赌的家里什么都没了,如今还得靠这刚认回来的孙女还债。也不知道这丫头能不能再这短短两个月之内挣上那么多银两。
……
终于在历经了一个多时辰的颠簸之后,牛车驶回到秦家村了。
正巧在村子口,一群妇人聚集在那,一边做着绣活,一边在聊东聊西。
婉婉心想,还好自己用那刚买的纯白棉布盖住了这些东西。要不然这些人见着了,不知道又该传出来什么风言风语,更何况里面还有个村里的大喇叭冯大娘。
因为婉婉和村里人还不太熟悉,所以她只是微笑着和那些妇人点了点头,便算打过招呼了。
而那些妇人则是双眼死盯着牛车上那一车东西,像是要瞧个洞出来。
老六叔自是知道这些人红眼病重,便特意在经过她们的时候,驶快了几步。
婉婉走进绣坊里,没再感到那视线了,才舒了一口气。
这绣坊可能是刚开门不久,里面还空无一人,除了那店小二。
婉婉努力沉下心来,仔细打量着这家绣坊。占地面积挺大的,而且商品摆满了整个铺子。
不过,商品虽是品目繁多,但稍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各式各样的布匹,有绣线,还有不同种类的绣品,甚至还卖成衣和鞋子。
婉婉先是凑近摆放绣品那个区域看了看,有刺绣挂画、台屏、鞋垫、荷包、手绢……等等绣品。
但是花样子依然是一成不变,看来看去都是那些底稿,而且大部分都是以花、鸟为题材。
婉婉心里摇了摇头,看来这个时候的刺绣还处于发展时期啊!
想想现代那些绣品,简直都是艺术。合称为“四大名绣”的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绣品更是让人惊艳不已。
婉婉记得,她曾经在网上搜过苏绣和湘绣的作品。那简直是被赋予了生命力,所绣之物像是活着一般,栩栩如生。
可惜,这个时代的绣品,无论是美观还是创新都完全没法比。
“这位姑娘,你要买绣品吗?咱们店里的绣品卖的可好了,这镇上许多夫人小姐,都是来我们这儿买的。”绣坊的小二见婉婉一直盯着绣品望,他还以为这个小姑娘是来挑绣品的。
婉婉抬起头对他笑了笑,“我看看~”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婉婉这一笑,让小二不禁看呆了,完全移不开视线。
而婉婉又低下头来看绣品了,完全没有察觉到旁边的异象。
她拿起一个手绢,仔细观察了一下,针脚不算齐整,而且针法运用得也不熟练,甚至有些线头都露出来了。看来,这些绣品都不是专业绣娘绣出来的,应该是周边村子里一些妇女,姑娘们送来的。
说不定荝姐姐绣的手帕就是送这儿来卖的,于是她好奇地问了问:“这样一条手绢,多少钱?”
可是婉婉没听到小二的回答,于是她抬起头望过去,见到小二居然一直盯着她望,没有任何反应。
婉婉有些尴尬,然后稍微提高了声量,又问了一遍:“请问这条手绢,多少钱啊?”
这时,店小二才惊醒过来,他有些窘迫地,手有些慌乱地摆出了一个三的手势,“三,三文钱。”
三文钱?荝姐姐说她绣这样一条大概是两文钱,那店家从中间赚个一文钱,也不算黑心,是个值得信赖的店铺。
婉婉放下手绢,走到放置布料这边,她开始仔细挑选刺绣底布,毕竟有关生计的事情马虎不得。
绣屏风的话,就选用绸缎好了。但是选什么颜色呢?婉婉考虑了很久之后,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的白色。
“小二哥,这个怎么卖?”婉婉指着那匹纯白色的绸缎。
“四十五文一尺,如果姑娘你买的多,还可以再少点。”
婉婉一算,那绣两个屏风,就需要大概四尺。对了,上绷架的时候还需要用棉布。
“那棉布怎么卖?”
“棉布是二十五文一尺”
“嗯,刚刚那个绸缎来四尺,还有这个白色棉布来五尺。”
小二一听,这姑娘不只是长得美,还是个大顾客呢!他裂开嘴:“好勒,姑娘还有什么要的吗?这我们店里新出的靛蓝色棉布做衣衫挺好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婉婉拿起来瞧了瞧,确实挺不错的。脑子里浮现了一家子那打了好多补丁的衣服,婉婉便决定既然在买布,那就一起买回去吧!
于是她又挑了一匹深灰色的麻布,还有一匹靛蓝色的棉布,和十尺月白色的棉布。这些布,买回去,一家子每个人都可以做好几套衣服了。
而且,正好自己也做几套,之前带来的那些衣服布料都比较好,在这农家生活不太方便,也太突出了。
“对了,小二哥麻烦你再把每种颜色的绣线,都给我来点,红色和绿色可以多拿一些。”
店铺的掌柜见婉婉买这么多东西,都出来招呼了:“姑娘,这些布一共是二两四百九十文,零头九十文就不收你的了,这些绣线也当做小店送你的。”
少了九十文还送了这么多绣线,婉婉心里也挺开心的,这掌柜的真会做生意。“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姑娘,不必客气,以后常来光顾小店啊!”
见婉婉一个姑娘家,掌柜的又让小二帮婉婉,把这些布料送去搭牛车那里,十分贴心。
~
婉婉看着牛车上已经占了不少位置的布料,说道:“老六叔,我今天买的东西有点多,要不我一个人租下的牛车吧?”
老六叔想了想,他刚刚到镇上,那些搭了牛车来的村里人,一时半会也不会回去,中间再走个来回也是可以的。
于是他点头答应了:“那行!”
婉婉一想,既然租到牛车了,那就干脆一次性把家里缺的东西买回去。“老六叔,你再等我一下,我还有些东西要买。”
“好好好,你快去吧!我帮你看着这些布料。”
老六叔,是个很爽快的人,为人友善,婉婉十分放心。
于是婉婉先往杂货店赶,一路上她也在脑袋里飞快地盘算,自己要买些什么东西。
想想那空荡荡的厨房,油、盐、酱油、糖等一些调味料肯定是要买的。她来到杂货店,马上就扫了这些东西,结账的时候,见到了麦芽糖,于是也想着买一些回去给小智吃。
虽说秦智已经九岁了,但那长得十分单薄身子,让婉婉忍不住总要怜惜他多一点。在杂货店,婉婉一共花了六十五文。
然后她又火速赶去米铺,家里那米缸都只有个底,肯定要买些粮食回去。
婉婉最后买了三十斤粗粮,又买了十斤精米,一共花了一百五十文。算起来,这里的米价也是挺贵的,可能是因为产量低得原因吧?
“卖猪肉咯,卖猪肉咯!”
突然,在路上响起来卖猪肉的吆喝声,婉婉脑袋里突然浮现出那农家一碗香,还似乎闻到了那香喷喷的味道。
她想着家里人也该补补身体了,便又去买了两斤猪肉,有肥有瘦,老板还送了两根大骨头,一共花了她三十六文。
来到书店,婉婉挑了几只毛笔,一些颜料,和宣纸,又打算去给小智挑启蒙书。
但婉婉也不太懂,便询问:“店家,这用作来启蒙的,该买什么书?”
“一般《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都可以用来启蒙,看姑娘想先买哪一本。”
“那就先买一本《百家姓》吧,多少钱?”
“《百家姓》是一百五十文一本。”
这么贵?难怪农家的孩子读不起书啊!一本启蒙书就这么贵了。但婉婉还是买下来了,因为她觉得“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虽说她不寄望小智能考个功名出来,但识字的总要比文盲好点,被骗的机率也会低很多。
婉婉把刚刚选好的东西一起摆到台子上,“那加上这些,一共是多少钱?”
小二算了算,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数。“姑娘,一共是二百一十五文钱。”
婉婉付好银子,然后拿好东西,赶紧回老六叔那去。
远远看过去,牛车上又堆了不少东西,看来是刚刚在杂货店和米铺买的东西已经送到了。
“老六叔,不好意思啊!麻烦你久等了。”
“不打紧,婉丫头,你咋买了这么多东西,你家不是过阵子还要,还赌债吗?可得节省着点花啊!”老六叔有些语重心长地说。
“老六叔,这我也知道。不是我不想节省啊,只是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连吃个饭也成问题。赌债还有两个月还,若是不买点粮食回去,怕是家里人都撑不到两个月呢!”
老六叔听了婉婉的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这婉丫头说的也是啊!这人都要饿死了,还谈什么还债?
“老六叔,放心,我定会好好赚钱,换上那赌债的。”
老六叔感叹道:“真是苦了你这孩子。”这秦勇年真真是混账啊,赌的家里什么都没了,如今还得靠这刚认回来的孙女还债。也不知道这丫头能不能再这短短两个月之内挣上那么多银两。
……
终于在历经了一个多时辰的颠簸之后,牛车驶回到秦家村了。
正巧在村子口,一群妇人聚集在那,一边做着绣活,一边在聊东聊西。
婉婉心想,还好自己用那刚买的纯白棉布盖住了这些东西。要不然这些人见着了,不知道又该传出来什么风言风语,更何况里面还有个村里的大喇叭冯大娘。
因为婉婉和村里人还不太熟悉,所以她只是微笑着和那些妇人点了点头,便算打过招呼了。
而那些妇人则是双眼死盯着牛车上那一车东西,像是要瞧个洞出来。
老六叔自是知道这些人红眼病重,便特意在经过她们的时候,驶快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