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重生之大书商 > 第九章 定位

第九章 定位

推荐阅读: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大书商最新章节!

    每每回想起初见父亲的情形,尚文远就很欢乐。或许,这是所有对孩子满怀愧疚的父母,在直面孩子时最正常的表现吧,一如犯错的小学生,面对师长。或者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每个人都会展示出最柔弱的那一面来。

    在经历了最初的一阵尴尬也好,别扭也好。尚文远一家人总算是可以正常说话了。

    尚瑞达把自己两年来一无所获的遭遇和做事艰难一一摆出来,也低头向晏华认错,说是打算以后不出去了,老老实实守在老家一亩三分地上,做个本分的农民。

    见丈夫终于老实下来,晏华也打算原谅尚瑞达了,毕竟他是三个孩子的爹。无论怎么说,只要回来了,老实过日子,她吃的那些苦,也是值得的。

    随即,也把家里两年的情况说了下,也把最近10多天发生的事情跟丈夫说了。

    听得尚瑞达感概不已,只叹遇到了贵人,要怎么怎么感谢余舒同一家云云。

    不过尚文远对父亲的一番话不置可否。他觉得现在有些东西可以开始准备了,等父母找好工作,在市里稳定下来,他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临到傍晚,余舒同和竹凤英下班回来了。因为最近万平机械厂上半年的任务基本完成,而且处于盘库的当口,余舒同这个总共没多少事情可做。回家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待得余舒同到妻子单位接到竹凤英,一起去买了菜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多了一个显得清瘦的男人。隐约能看到尚文远的模样,就知道这是尚文远那个混账老子回来了。两口子对视一眼,都从眼里看到松了一口气。

    但余舒同不准备给这男人好脸色看,待晏华有点讪讪的给余舒同两口子介绍,这就是我那没良心的的时候,余舒同一下就把脸黑了下来。

    看都不看尚瑞达一眼,自顾坐到尚文远的旁边,仔细看了看小家伙的腿,已经消肿了。恢复得很好,再过个周把时间,应该就能拆线了。然后又问了尚文远今天都看了什么书,尚文远乖巧的对干爹答道,就翻了翻辞海。

    尚瑞达尴尬的站在沙发边上,也不敢坐下。实在是心里亏得慌,在人家面前,没资格自在。

    “杵在那干什么?当雕像啊?不会坐啊?”余舒同看尚瑞达老老实实的站那,态度还算诚恳,而且观面相来看,也不是那种刻薄寡恩,阴险狡诈之徒,就对尚瑞达松了口。

    竹凤英拉着晏华到厨房,悄声问:“他什么时候进屋的?”

    晏华回说:“就晌午后,估计中饭都没吃,我也没给他做。”

    “是该饿他一下,也太不象样子了。不过,能回来,也算不错。往后啊,我看你就得管严点,别让他再闹什么幺蛾子。”竹凤英给晏华支招,大获晏华肯定。

    客厅里,余舒同见尚瑞达坐下来,脸色稍好了点,淡淡的问道:“这两年,混了什么名堂没有?”

    “没找到什么好门路,看着别人做得热闹,原本也想跟着做,但一来自己没本,二来还没什么关系,瞎混了两年多。”一说到自己这两年,尚瑞达气又弱了三分。

    俗话说,钱是男人的腰,没钱的男人,腰自然是直不起来的。尚文远看着自己父亲,更加确切的理解了这句话。

    “还算没白混,晓得自己有几分本钱,那接下来是怎么打算的?”余舒同没有过多评价尚瑞达的所为,转过话头说道,“先说好啊,小远这干儿子我是认了,往后,就住我家,就在市里面找个学校上学。小华没什么意见,你有什么意见,也仅供参考。”

    “余大哥,小远能认您这个干爹,那是他的福分,这个我是肯定没意见。在市里上学,也更好,我们那村里,也学不到个什么东西。只是这么麻烦您和嫂子,实在是……实在是……”尚瑞达确实不知道怎么来表达感激之情,自己眼下这情形,说怎么报答,那都是虚的。

    “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和小远投缘。你啊,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好好把家里孩子老人给照顾好。别整天不着调,把事情全压个小华,她一个女的,负担这么大,你一个大男人,也好意思?”余舒同想了下,还是决定把之前跟晏华商量的事也跟尚瑞达说了,毕竟他是干儿子的亲爹,“也不瞒你,之前,我给小华也说了,等你这次回来,就帮你在市里找个事情先干干。小华就到小远干妈单位上,先做做清洁。每个月也有个四、五十块钱。”

    “对了,小远,我上次看你写信,你不是说你有啥全盘腹案,正好你老子也在,说出来,我听听。”余舒同看着一旁看亲爹被干爹训斥戏码正起劲的尚文远,不由想起这个小妖孽上次写的那信来,心里一动,就随口问道。

    “那信是你写的?”被余舒同训得跟病秧鸡子似的尚瑞达,听余舒同意思,那信是自己儿子写的,不由大吃一惊。

    “哼,那还有假,我就在边上,说这个我就来气,你说这么好一孩子,你硬是狠得下来心,出去两年都不回来一次。”余舒同刚压下去的火苗,差点又给点燃。

    “是,是,余大哥你教训的是,我是混账了。”尚瑞达依然不敢相信,儿子能写得出那手字,那般的文字出来,忙不迭的向余舒同认错,但依然问儿子道,“小远,你都跟谁学的啊?”

    “四爷爷教的。”尚文远老神在在的回答自家老子。

    听儿子这么一说,尚瑞达虽然有点疑惑,不过想想也就释然。

    “别把话给岔开,臭小子,把你的全盘计划抖搂出来吧,跟干爹和你爹说说。”余舒同轻轻捏了捏尚文远的小嫩脸。

    “呃,计划当然是有了,先卖个关子,等几天再说。”尚文远其实不是不想说,而是想等能走路了,去新华书店看看情形,万一现在所出现的一些东西,和预估的情形不相符,那就很可能放空炮。

    放空炮的后果比较严重,本来就一小破孩,费尽心思想一主意出来,大人一见靠谱,那小破孩也就成了天才。那万一大人都说这不可行,也不会怎么样,不过也败人品啊,往后再出什么主意,都会认为小孩异想天开。

    所以尚文远得做做初步的市场调查,以点带面。因为万川作为双江省的第二大城市,下辖三区八县,人口占全省人口差不多40%左右,了解万川的一些行业行情,会比较有代表性。

    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情,迈出第一步就很关键。尚文远在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创业轮廓,至于落实到具体,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细节。

    根据努力回忆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相关产业发展,尚文远最终确定,符合以小博大,且能闷声发大财而不会引来其他人窥伺的,就只有从教育行业做起。具体来说,就是想从教辅入手。

    其他行业,尚文远也深思过。比如实业,以尚文远自身的年龄和家庭关系情况,有点不现实。没钱你总要有技术,没有技术,你得有关系,没有关系你得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如果啥都没有,指望空手套白狼,就算有再多想法,也根本实现不了,最多是给别人做做嫁衣。

    文化产业算是尚文远比较做熟的行业,因为披着一个文化的外衣,很多时候,在社会上就不会太显眼。文化人都耻于谈钱,社会的普罗大众也觉得文化人大多比较单纯,不会干其他行业的商人那般不择手段。这是几千年来,赋予文化人的一种特质。尽管文化人贪起钱财来会更丧心病狂。

    文化产业既然是一个产业,那自然涉及到产、销链。

    产就是文化产品的内容定位和输出媒介。比如图书、报纸、杂志、电视、电影、音乐,这些介质或平台,内容侧重都不同,其流程和操作的难易程度相差都比较大。这里边,尚文远目前看来,操作最简单的,就是图书了。其他的现在都基本掌握在国家手里,轻易是插不进手的。

    当然,不是说做图书就简单,相反,一个想法到最终将这个想法实现,形成一本本精美的图书,在书店里销售,中间过程很多。

    从选题、组稿、编著、翻译、编辑审读、加工到出版发行,几十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省略不了,甚至有的环节一省就会出大乱子。

    尚文远就曾经经历过一次,损失惨重,差点就万劫不复。

    尚文远亲自招的一位编辑,入行六、七年,算是入了这行的门槛。行文、水平都还可以,但他有一个让人非常恼火的毛病,就是粗心、毛躁。

    出版流程规定,责编将三审三读的稿子整理好,就开始发给设计部门,设计封面和版式,设计方案通过,就开始正式排版。待排完后,打印纸稿,再送回责编审读,责编修改后,再让设计部门修改。如此往复三次,就基本把文章弄得比较干净了。这时候,清样稿就送到校对室校对。校对室三校后,纸稿送设计部做最后一次修改,这就算定稿了。这时,责编就开始做整样单,准备开付印单。然后就是设计部出菲林,送印厂付印。这中间,设计部都是把后一次修改的电子稿覆盖前一次的电子稿,这样就可以免掉最后出菲林的时候,电子稿发错文件,把错误没修订的电子稿发出去了。

    尚文远公司的这个编辑,就是在电子稿的最终确认上,犯了毛病。当校对室把二校稿返回到他那的时候,他以为是终校稿,直接通知设计部把二校电子稿发到发片公司去了。

    发片公司只管发片,不会管你发的是什么东西,确认发片后,直接刷刷的几个小时就把片给发了。

    这时候,这个编辑毛躁的毛病又犯了,原本菲林出来后,是不能直接送印厂的,需要编辑确认菲林无误才能送过去。但这编辑觉得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也没仔细核对菲林,直接就跑了一趟发片公司,确认菲林无破损、污渍、划痕、漏页这种情形,跟尚文远说了声,片子核了没问题,就直接让发片公司把胶片送到印厂了。

    菲林晒完版,上了机器,除非开机前叫停,或者出版单位守着印厂印刷,发现问题立马叫停,否则中间是不会停下来的。

    好了,尚文远公司的这本书,就这么刷刷的印刷出来,然后装订、封装、入库。

    书看着没毛病,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书发行后两个月,读者来信了,直接把信写到了新闻出版局,罗列了图书里面四十处错误。

    这还了得!新闻出版局直接把文件发到出版社,把出版社总编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要求收回市场所有图书,消除在社会造成的**影响,销毁、重印。

    出版社领导自然是勃然大怒,把尚文远叫到出版社,把新闻出版局的通知扔过来,要求马上整改。

    这下损失就大了,本来一本书的成本就不低。作者稿酬、书号费、管理费、编校费、审读费、设计费、菲林费、纸款、印工费、装订费、物流费、人员工资、其他管理费,全部加起来,一本书的成本,本来就占码洋(图书定价总额,即单本图书定价x印刷数量,以后同)的30%。这么一下子,成本翻了两番不说,关键是那个消除社会**影响,这个成本更高,加上出版社和新闻出版局的罚款。结果,书还没卖出多少本,直接损失就超过了尚文远很多本书的利润总和。至于对公司造成形象、信誉上的损失就更大。

    所以,别看图书出版说着挺简单,好像作者写出来就可以马上印出来。其实中间三、四十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差错不得。

    至于教辅的出版,相比一般图书,就更麻烦些。这个麻烦,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编辑、校对上。

    一般图书,按新闻出版规定,版面字数在十万字以下的,差错率不能超过1/10000。差错率超过1/10000不到5/10000,允许改正重印继续发行,超过5/10000,就必须全部收回。超过十万字的,则不能超过0.3/10000,超过就属于不合格,就得收回来了。如果读者反映强烈,还有可能要加重处罚。

    但实际情况,在民不举官不究的情况下,一本书只要不出现非常明显、非常多的错误,这个错误率即使稍微超过了国家的标准,也没什么,发现后,再版的时候改了就行了。

    再加上发展到越后,我国那些资深的、优秀的编辑、校对相继去世,加上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年轻一代的编辑、校对就很难沉下心去读书,去专研枯燥的文字,图书的编校质量自然一代不如一代,翻看我们手里的经典图书会发现,早期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等大社的图书质量,不是现在的很多号称经典的图书可比的。

    教辅不太一样,因为教辅的读者对象是全国数以亿计的莘莘学子,影响力太大。教辅错误率太高,说轻点是出版人不负责任,说重点,那就是误人子弟。被家长戳脊梁骨还是轻的,影响太恶劣,相关责任人肯定跑不掉。

    但尚文远之所以选择做教辅,一是从这个时代的市场环境和前景考虑,二就是考虑到,这时候做教辅,完全可以搞空手套白狼。加上尚文远觉得,无论是内容的组合上还是售后渠道的建立方面,都相对容易操作。一个看起来复杂,实际很简单的利益捆绑模式,就能很好的解决。

本站推荐:

重生之大书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宝石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技术问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技术问题并收藏重生之大书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