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小心思
推荐阅读: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大书商最新章节!
(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快下班时间,老耿果然到旅馆来找尚瑞达。
房子过户手续基本都办好,产权就是银行手里,办理起来很快。
尚瑞达最后还是把那三套房子都给买了下来。
老耿还是比较厚道的,没乱喊价,就按时下半岛的市价,300一平。都按套内面积算,三套房,一共280平,加上给刘主任家的补贴,九万块钱不到。
尚瑞达在银行划款的时候,还在心疼,毕竟那是八万多块。但尚文远清楚,这回可是捡了大便宜。
就现在这地方,以后就是步行街的中心区域,房价都飙升到两万以上一平了。
买房是尚瑞达决定了就买下来,但还没跟家里其他人商量呢。举家搬迁,少不得还要回老家去弄那些坛坛罐罐,回去还得费不少口水。不过这是好事,想来不会有什么波折。
大妹、二妹肯定没啥问题,能到大城市生活,说不定还怎么高兴呢,主要就是自个老爷子那。
故土难离,老爷子都在老家那山村,生活了快一辈子,猛不丁的这要一下离开,估计心里有道坎。而且农村生活习惯一下改变过来,还是很有难度。
不过,离春节都还有几个月呢,有时间去整理家里的事。
把房屋所有权证等资证都拿到手,老耿把要置换的那一套房的钥匙留了下来,另外两套的钥匙一交,这几套房子,尚瑞达是拿到手里了。
至于上户口、孩子上学这些事情,老耿也直接答应,什么时候搬家,他什么时候把人校长请来一起吃饭,顺带就把事情解决了。
老耿忙活了这么久,而且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麻烦他。尚瑞达就直接在邮局买了一个大信封,包了一千块钱的大红包送给老耿。
不过都是私下里在老耿办公室里给的,也没其他人看见,老耿推辞了几回,看尚瑞达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坚持要感谢,就接了过去。
老耿在银行,天天跟钱打交道,一摸信封就大致知道有多少,不动心,那纯是假话。毕竟就他一个支行行长的工资,一千块钱也要他差不多一年才能挣回来。
有了这么一层,老耿和尚瑞达的私人关系,那更是亲近不少,彼此说话都开始称兄道弟了。
这都是人之常情,尚文远就是看着老爸公然行贿,也不会做声,暗自里还对老爸的为人处世颇为赞许。混社会差不多就是这样,完全的清清白白,那是做不成事的。少栽刺,多种花,这也算一种行事吧。
和老耿约定好大致时间,尚瑞达就带着儿子告别了老耿,出版社还有一帮朋友晚上要聚聚呢。
晚上,宁长河叫上罗书林、郝主任还有姚副主编,几个人在滨江路找了家鸡汤做得很好的一个饭馆。
馆子不大,但生意很好,几人到了地方,还等了半个钟头,有客人离开,才把位置给占住了。
就着美食,聊着文化界中的闲文轶事,推杯换盏,很是尽兴。
酒至酣处,尚瑞达记起儿子说的教辅的事。就问郝主任,市面上有没有比较好的教学辅导类的书,说自家大小子和女儿,在学校读书很是吃力,功课有点跟不上。如果有什么好点的辅导书,拿回去给他们看看,说不准成绩会上去一些。
罗书林和姚副主编不负责教辅的事,不太清楚,但尚瑞达问郝主任,可是找准了庙门。郝主任主管发行,自己出版社的,外社的情况,基本还是很了解的。
最熟悉的当然是自家的书,就回答尚瑞达说,社里就有,《中学学习指导丛书》嘛,几十本,回万川的时候,带回去就得了。
但尚瑞达想问的不是这个,不过这个话题开了头,后面就好说话了。就绕着弯子打听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教辅书有哪些。
郝主任停住酒杯,考虑了半天,才回答说,还真没有什么,人教社那边倒是有一些,不过都是对新编教材的一些解读,但还不能严格说是教辅。双江社这套《指导丛书》算是开了一个先河,但好像都走不太动,一套几十个品种,一年下来只发了一百多万套。
尚瑞达也只是想着儿子的问题,看郝主任再也说不出个子曰,就此罢手,开始举杯,话头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看来,时机还真没成熟。”一旁竖着耳朵的尚文远,听完郝主任的话,暗忖道。
一顿饭吃完几人都兴致勃然,又不是几个外人,相互没怎么灌酒,尽兴就好。一看时间,还不晚,才八点多钟,尚瑞达就提议去找个茶馆坐坐。
罗书林还是个小年轻,回去除了跟对象腻歪一下,也没别的事。其他几位年纪大点的,家里那位都是黄脸婆了,天天看,也不着急这会,就都同意了。
找了个离饭馆不太远的老茶馆,几个人就开始闲聊。酒桌上光顾着喝酒去了,周围人又多,很多话不方便说。这会茶馆的人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老头,也只是打打川牌,安静得很。
谈兴正浓的几个人,不知道是谁就把话题又回到了尚瑞达的那套《大国崛起》上了。在社里谈得都差不多了,但要说编辑思路,罗书林和姚主编还没理出来,只是觉得,这套书,文字太少,到时候书出来,读者买去,怕是会骂娘。
尚瑞达也没光想着沾儿子的光,其实也一直在学习,光第一部《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儿子交到他手里后,他就读了不下五、六遍。所以,说起书来,也能头头是道,对书的前后,脉络梳理得很清晰。但说到内容的编辑上,却又力有不逮,也没个思路。
一旁的尚文远看自个老子没词儿了,就用发现新大陆的口气,叫道:画小人儿呀,多带劲。
可不是嘛,罗书林一听尚文远那好似无意间的童音,忍不住一拍桌子,文字不够,拿图来凑啊。连环画可不就很受人欢迎嘛。
宁长河和姚副主编也是眼前一亮,他们之前顾着《货币战争》这书的风格上了,反而没想到插画这一节上来。
一般来说,一个系列丛书,无论是装帧还是封面设计风格上,都要秉承一个大致的风格,不能第一本16开,后面基本搞成32开。
《大国崛起》后面的八部书,每部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来就是从纪录片里提取出来,然后增补了不少内容每部才有五、六万字的篇幅。如果按《货币战争》的装帧,同样16开本,版芯一大,排出来,一本书估计不足100个页码,薄薄的一本,那肯定不成样子。
但增加了插画,按照奇数码排文字,偶数码排插画,再把版芯尺寸稍微压缩一下,那就可以排出差不多200多个页码,加上扉页、衬页、前言、推荐、目录,那就可以增加到240个页码,凑成15个印张,那整本书就看起来比较像样了。
这个思路一打开,脑子就活泛起来。罗书林和姚副主编因为是具体负责图书编辑事务的,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具体工作上了。
比如插画风格用什么,找什么人来画最合适,版芯定多大,字号用多大,版式设计怎么才最美观等问题,讨论得很是起劲。宁长河和尚瑞达也偶尔插上几句,说下自己想法。
郝主任在一边就不太感兴趣,他只关心这书能不能卖好,这是他本职。至于书做成什么样,他就不会管了。但也没其他人,剩下就一个小不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郝主任就逗着尚文远说话。
尚文远也乐得这样,跟这“好大叔”瞎扯一气。郝主任也知道这小孩儿看的书多,就问小家伙喜欢看啥书。尚文远正想着,让这个“好大叔”能帮忙跑腿呢。
眼珠子转了几转,就想到了一个,就问:“郝叔叔,您知道咱们国家近现代的民族大迁徙吗?”
嗯?这是啥节奏?郝主任还以为这小不点会说点什么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毕竟听说这小家伙从小跟着大人读以往的儒文经典,没成想小家伙问出这个问题。
“民族大迁徙?这个还是叔叔第一次听说呢?你知道?”
“那是,我当然知道啦,叔叔你真笨。”尚文远这天真还是得继续装的,小孩儿的傲娇神态十足。
“嘿嘿,是,叔叔笨,叔叔咋能跟咱们小远秀才比呀。跟叔叔说说,这个什么民族大迁徙是啥?”
“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知道了吧?”尚文远得意洋洋的冲郝主任只挤眼,那神态就是说,夸奖我,快夸奖我。
郝主任被小家伙那挤眉弄眼的模样,给逗得直乐,当然得配合,各种好听的就冒了出来,只听得小家伙眉开眼笑,嘻嘻哈哈的乐成一团。
郝主任这边跟小不点逗乐子,但一旁的宁长河却是留起了意。
小东西说的这四次民族大迁徙,很有意思。
郝主任读的书不太多,但他宁长河可是知道啊。这四次大的中华民族人口大迁移,可是真正发生过。很多的文学作品,就是以这四次人口大迁移为背景创作出来的。亿万家庭的悲欢离合,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何曾真正被人遗忘?
中国人不是太健忘,而是这些苦难,被刻在了血脉里。每一次脊梁的弯曲,只是力量的再一次积蓄,等待着又一轮的爆发。
也不管一旁说得热闹的罗书林他们了,宁长河就跟小家伙聊起来,问小家伙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但尚文远怎么会说出来,只是耍赖,说忘了是从那看的,反正就记住了。
尚瑞达也不知道儿子又要搞什么东西,没做声,一旁听宁二哥和儿子的瞎扯。
当然是有想法,尚文远自己是写不出这四部作品的,但有人能写啊。今天把这话题扯出来,等找到合适的作者了,到时候再来说出版,甚至拍电视剧,就顺理成章了。
被小家伙激起了灵感,宁长河就起了做这四本书的心思,不过仓促间的想法,要落到实处,还需要费大工夫,现在还不成熟,得找人合计合计。
(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快下班时间,老耿果然到旅馆来找尚瑞达。
房子过户手续基本都办好,产权就是银行手里,办理起来很快。
尚瑞达最后还是把那三套房子都给买了下来。
老耿还是比较厚道的,没乱喊价,就按时下半岛的市价,300一平。都按套内面积算,三套房,一共280平,加上给刘主任家的补贴,九万块钱不到。
尚瑞达在银行划款的时候,还在心疼,毕竟那是八万多块。但尚文远清楚,这回可是捡了大便宜。
就现在这地方,以后就是步行街的中心区域,房价都飙升到两万以上一平了。
买房是尚瑞达决定了就买下来,但还没跟家里其他人商量呢。举家搬迁,少不得还要回老家去弄那些坛坛罐罐,回去还得费不少口水。不过这是好事,想来不会有什么波折。
大妹、二妹肯定没啥问题,能到大城市生活,说不定还怎么高兴呢,主要就是自个老爷子那。
故土难离,老爷子都在老家那山村,生活了快一辈子,猛不丁的这要一下离开,估计心里有道坎。而且农村生活习惯一下改变过来,还是很有难度。
不过,离春节都还有几个月呢,有时间去整理家里的事。
把房屋所有权证等资证都拿到手,老耿把要置换的那一套房的钥匙留了下来,另外两套的钥匙一交,这几套房子,尚瑞达是拿到手里了。
至于上户口、孩子上学这些事情,老耿也直接答应,什么时候搬家,他什么时候把人校长请来一起吃饭,顺带就把事情解决了。
老耿忙活了这么久,而且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麻烦他。尚瑞达就直接在邮局买了一个大信封,包了一千块钱的大红包送给老耿。
不过都是私下里在老耿办公室里给的,也没其他人看见,老耿推辞了几回,看尚瑞达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坚持要感谢,就接了过去。
老耿在银行,天天跟钱打交道,一摸信封就大致知道有多少,不动心,那纯是假话。毕竟就他一个支行行长的工资,一千块钱也要他差不多一年才能挣回来。
有了这么一层,老耿和尚瑞达的私人关系,那更是亲近不少,彼此说话都开始称兄道弟了。
这都是人之常情,尚文远就是看着老爸公然行贿,也不会做声,暗自里还对老爸的为人处世颇为赞许。混社会差不多就是这样,完全的清清白白,那是做不成事的。少栽刺,多种花,这也算一种行事吧。
和老耿约定好大致时间,尚瑞达就带着儿子告别了老耿,出版社还有一帮朋友晚上要聚聚呢。
晚上,宁长河叫上罗书林、郝主任还有姚副主编,几个人在滨江路找了家鸡汤做得很好的一个饭馆。
馆子不大,但生意很好,几人到了地方,还等了半个钟头,有客人离开,才把位置给占住了。
就着美食,聊着文化界中的闲文轶事,推杯换盏,很是尽兴。
酒至酣处,尚瑞达记起儿子说的教辅的事。就问郝主任,市面上有没有比较好的教学辅导类的书,说自家大小子和女儿,在学校读书很是吃力,功课有点跟不上。如果有什么好点的辅导书,拿回去给他们看看,说不准成绩会上去一些。
罗书林和姚副主编不负责教辅的事,不太清楚,但尚瑞达问郝主任,可是找准了庙门。郝主任主管发行,自己出版社的,外社的情况,基本还是很了解的。
最熟悉的当然是自家的书,就回答尚瑞达说,社里就有,《中学学习指导丛书》嘛,几十本,回万川的时候,带回去就得了。
但尚瑞达想问的不是这个,不过这个话题开了头,后面就好说话了。就绕着弯子打听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教辅书有哪些。
郝主任停住酒杯,考虑了半天,才回答说,还真没有什么,人教社那边倒是有一些,不过都是对新编教材的一些解读,但还不能严格说是教辅。双江社这套《指导丛书》算是开了一个先河,但好像都走不太动,一套几十个品种,一年下来只发了一百多万套。
尚瑞达也只是想着儿子的问题,看郝主任再也说不出个子曰,就此罢手,开始举杯,话头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看来,时机还真没成熟。”一旁竖着耳朵的尚文远,听完郝主任的话,暗忖道。
一顿饭吃完几人都兴致勃然,又不是几个外人,相互没怎么灌酒,尽兴就好。一看时间,还不晚,才八点多钟,尚瑞达就提议去找个茶馆坐坐。
罗书林还是个小年轻,回去除了跟对象腻歪一下,也没别的事。其他几位年纪大点的,家里那位都是黄脸婆了,天天看,也不着急这会,就都同意了。
找了个离饭馆不太远的老茶馆,几个人就开始闲聊。酒桌上光顾着喝酒去了,周围人又多,很多话不方便说。这会茶馆的人已经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老头,也只是打打川牌,安静得很。
谈兴正浓的几个人,不知道是谁就把话题又回到了尚瑞达的那套《大国崛起》上了。在社里谈得都差不多了,但要说编辑思路,罗书林和姚主编还没理出来,只是觉得,这套书,文字太少,到时候书出来,读者买去,怕是会骂娘。
尚瑞达也没光想着沾儿子的光,其实也一直在学习,光第一部《第一个殖民大国葡萄牙》,儿子交到他手里后,他就读了不下五、六遍。所以,说起书来,也能头头是道,对书的前后,脉络梳理得很清晰。但说到内容的编辑上,却又力有不逮,也没个思路。
一旁的尚文远看自个老子没词儿了,就用发现新大陆的口气,叫道:画小人儿呀,多带劲。
可不是嘛,罗书林一听尚文远那好似无意间的童音,忍不住一拍桌子,文字不够,拿图来凑啊。连环画可不就很受人欢迎嘛。
宁长河和姚副主编也是眼前一亮,他们之前顾着《货币战争》这书的风格上了,反而没想到插画这一节上来。
一般来说,一个系列丛书,无论是装帧还是封面设计风格上,都要秉承一个大致的风格,不能第一本16开,后面基本搞成32开。
《大国崛起》后面的八部书,每部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来就是从纪录片里提取出来,然后增补了不少内容每部才有五、六万字的篇幅。如果按《货币战争》的装帧,同样16开本,版芯一大,排出来,一本书估计不足100个页码,薄薄的一本,那肯定不成样子。
但增加了插画,按照奇数码排文字,偶数码排插画,再把版芯尺寸稍微压缩一下,那就可以排出差不多200多个页码,加上扉页、衬页、前言、推荐、目录,那就可以增加到240个页码,凑成15个印张,那整本书就看起来比较像样了。
这个思路一打开,脑子就活泛起来。罗书林和姚副主编因为是具体负责图书编辑事务的,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具体工作上了。
比如插画风格用什么,找什么人来画最合适,版芯定多大,字号用多大,版式设计怎么才最美观等问题,讨论得很是起劲。宁长河和尚瑞达也偶尔插上几句,说下自己想法。
郝主任在一边就不太感兴趣,他只关心这书能不能卖好,这是他本职。至于书做成什么样,他就不会管了。但也没其他人,剩下就一个小不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郝主任就逗着尚文远说话。
尚文远也乐得这样,跟这“好大叔”瞎扯一气。郝主任也知道这小孩儿看的书多,就问小家伙喜欢看啥书。尚文远正想着,让这个“好大叔”能帮忙跑腿呢。
眼珠子转了几转,就想到了一个,就问:“郝叔叔,您知道咱们国家近现代的民族大迁徙吗?”
嗯?这是啥节奏?郝主任还以为这小不点会说点什么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毕竟听说这小家伙从小跟着大人读以往的儒文经典,没成想小家伙问出这个问题。
“民族大迁徙?这个还是叔叔第一次听说呢?你知道?”
“那是,我当然知道啦,叔叔你真笨。”尚文远这天真还是得继续装的,小孩儿的傲娇神态十足。
“嘿嘿,是,叔叔笨,叔叔咋能跟咱们小远秀才比呀。跟叔叔说说,这个什么民族大迁徙是啥?”
“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知道了吧?”尚文远得意洋洋的冲郝主任只挤眼,那神态就是说,夸奖我,快夸奖我。
郝主任被小家伙那挤眉弄眼的模样,给逗得直乐,当然得配合,各种好听的就冒了出来,只听得小家伙眉开眼笑,嘻嘻哈哈的乐成一团。
郝主任这边跟小不点逗乐子,但一旁的宁长河却是留起了意。
小东西说的这四次民族大迁徙,很有意思。
郝主任读的书不太多,但他宁长河可是知道啊。这四次大的中华民族人口大迁移,可是真正发生过。很多的文学作品,就是以这四次人口大迁移为背景创作出来的。亿万家庭的悲欢离合,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何曾真正被人遗忘?
中国人不是太健忘,而是这些苦难,被刻在了血脉里。每一次脊梁的弯曲,只是力量的再一次积蓄,等待着又一轮的爆发。
也不管一旁说得热闹的罗书林他们了,宁长河就跟小家伙聊起来,问小家伙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但尚文远怎么会说出来,只是耍赖,说忘了是从那看的,反正就记住了。
尚瑞达也不知道儿子又要搞什么东西,没做声,一旁听宁二哥和儿子的瞎扯。
当然是有想法,尚文远自己是写不出这四部作品的,但有人能写啊。今天把这话题扯出来,等找到合适的作者了,到时候再来说出版,甚至拍电视剧,就顺理成章了。
被小家伙激起了灵感,宁长河就起了做这四本书的心思,不过仓促间的想法,要落到实处,还需要费大工夫,现在还不成熟,得找人合计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