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争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生农家幺妹最新章节!
正当宁家满怀信心开始新一年的生意时,却不想野菜刚刚下来,专做粮食生意的吴家在镇北粮食铺子的一旁分出一间铺面,也做起了山货生意。
其实宁家搬到马驿镇当年的秋天,镇上就已经有人做起了山货生意,但是无论是铺面、本钱,还是与各村子的往来都比宁家差得远了。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宁家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与先前一般地做自己的生意。
但是吴家却是不同,他们家在镇子上都是数得上的富户,从一开山货铺子就投了不少的本钱,直接置下了骡马车架,虽然铺子位置不如德聚丰,但是靠近粮食铺子却也有一种优势,卖粮卖山菜其实都是一群人,而且吴家也正是利用了他们与各村都有粮食交易的关系,招呼各处的人将野菜山货送到他家。除此之外,以吴家的人财力,交游自然也是极广的,与虎台县里的大酒楼、山货铺子都能搭得上,销路对他们也没有任何难处。
宁清才一知道就在家里不住地骂吴家,“黑了心肝!好好地做你们家的粮食生意就是了,为什么与我们抢生意!我咒吴老二不得好死!”
宁婉听了心烦,“吴家也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又没偷又没抢,你别这样骂人。”
在梦里宁清也是喜欢咒骂与她抢生意的人,只是那时候她骂的人要多,毕竟当年她的生意做得远不如现在宁婉做得大,而镇上一窝蜂跟着做山货生意的人却比现在多。而且据宁婉记忆,吴家似乎并没有插手山货生意,与宁清抢生意的多是些小门小户。
不知不觉的,许多事情都变了。
看幺女轻轻地皱起了眉头,宁梁和于氏不禁叹道:“吴家那样有钱,一向又都是做大买卖的,怎么能看上小小的山货生意呢?”
宁清就气愤地说:“还不是吴二!他偏不想跟着他爹好好做生意,非要自立门户,看上了买卖山货,与我们挣抢!”
刘五郎毕竟是镇上的人,也知道些详情,“吴掌柜什么都好,只一条他财运好命太硬未免就会克妻,如今他已经娶了第四房太太了。老大、老二分别是第一房和第二房太太生的,一向面和心不合,又因吴掌柜一向最倚重大儿子,吴二心里一直不大痛快。正好他今年二十了,就磨着他爹和他舅舅将他娘给他留的嫁妆拿了出来自己出来做生意,恐怕是见了德聚丰的生意红火,就选了做山货这一行。”
原来是这样!宁婉此时也想了起来,她先前在梦里也恍惚听过,吴家老二说什么也不肯跟着父兄做生意,弱冠之年从家里分了出来自己去了南边儿。原本吴掌柜并没有看好二儿子,谁知他这个二儿子不愧是吴家的儿子,天生的眼光好,会挣钱,没几年挣了大钱回到辽东,在安平卫开了铺子,大家都称他“吴二爷”,倒将他的大哥压下了一头。后来吴二爷的生意越发大了,成了辽东非常有名气的大商家。
只是宁婉记得吴二爷的名声不怎么好,大家都说他为了钱不择手段,也不知是真是假。
至于吴二爷当年做什么生意起家的宁婉怎么也想不起了,只是她能肯定绝不是经营山货。现在吴二爷投身到山货生意中,倒让宁婉觉得自家的生意果然做得不错,竟能入吴二爷的眼,并且来抢生意了呢。
固然听说吴二爷很厉害,但是宁婉也不至于听了他的名头吓得立即就退缩了,他既然来了,那么自己就与他较量一回!
宁婉的较量自是大家各自凭本事收山货挣钱,但不想,吴二爷却直接对着德聚丰来了,从铺子一开就与德聚丰打起了擂台:先是用双倍的工钱从德聚丰挖走了几个做熟了的伙计,又给山货定下高价。德聚丰收二斤猫爪儿菜给一文钱,吴二爷就三斤二文,至于各色的蘑菇、木耳等等山货都比德聚丰高出一两成收货,一时间德聚丰的生意差不多都被吴二少爷抢走了。
辛辛苦苦地采山菜,谁不为了多换几个钱?没几天到镇子上卖山货的人都去了吴家,往日里人来人往的德聚丰冷落了下来。
大家都围着宁婉,“我们也把收货的价提上去吧,与吴家铺子一样,大家还会来德聚丰的。”
宁婉摇头,“价再向上提我们就不挣钱了。”
宁清有点不信,“怎么能不挣?吴家一直高价在收呢!我们就算少挣些总要比不挣钱要好,还是提价吧!”又埋怨妹妹,“这些日子家里人都急得要命,偏你整日赶紧着骡车到处跑!”
宁婉摇摇头,她每日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宁清自然是不知道的。但眼下宁清的急倒是真心为家里着想,毕竟家里的生意好坏直接关系到她能不能挣到钱,一家人的利益是捆在一处的。
但是提价是肯定不成的,从做生意起给宁婉山货定的价就不低,她是要长长久久做下去的,因此从没有以低价糊弄人的想法。当年三家村郭老爷子、三老爷子一伙人一定要自己到虎台县送山菜,后来都灰溜溜地不再提了,其中的原因虽然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这里的价差其实没有多大,宁家得的只是微利。
正因为利十分微薄,所以宁婉才会一直在扩大生意,只有生意规模大了,微利加在一起才会多了起来。
现在吴二爷收货的价,除去开铺子、雇伙计、送货的骡马,以及山菜本来就会有的各种消耗绝不会挣钱,甚至还会赔一些。毕竟虎台县里收货的价是一定的。
“吴家二爷现在就是希望我们与他一个价收山货呢。毕竟我们家的本钱比不得他,拖上几个月家里所有的本钱都要赔上,逼得德聚丰关了门,所有的生意就都是他的了,那时再降价大家还只有卖给他一个人!”宁婉一笑,“我们偏不当!”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将我们家的铺子挤兑得关了门?”
刘五郎和宁清就一同破口大骂起来,“这姓吴的心太坏了,将来一定不得好死!”
宁梁和于氏也难得地说了别人的坏话,“我们无冤无愁的,吴老二就起了这样的心思,恐怕将来真不会好结果的。”
据宁婉所知,吴老二倒是一路走得十分顺畅,他用他娘的嫁妆起了家,将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在安平卫也是鼎鼎有名,似乎还参与了军中的生意。但这话却也不必说出来让爹娘听了生气,而且她的梦毕竟还不够长,也不知道吴老二的结果终究如何。此时她就笑道:“虽然不是正道,但是也不能算错,还不能说他心坏。”
宁清就急了起来,“我们都急得要死,就你不急,还帮着吴二说话。现在不管吴二是好还是坏,我们德聚丰的生意怎么办?”
“怎么办?”宁婉平静地说:“自然还是照样做生意了!”
“但是送货的人把货都送到了吴家!”
这时一直听着大家说话的宁大河开了口,“不行的话,明天我和红英回三家村,帮着德聚丰采猫爪儿菜!”
宁大河虽然是来做伙计的,但是宁梁和于氏哪里会委屈侄子,因此把大河夫妻与宁清夫妻一样看待,与寻常的伙计不同,因此他才能听到宁家人在一处说的话。他是个老实人,被逼着就想出了这个笨主意。
宁梁就说:“你一个人能采多少?这不是办法。”
宁大河搔了搔头,“二叔,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宁梁就摇头,“我也没有办法。”
见大家把目光都转到了自己身上,宁婉就稳稳当当地说:“我们虽然不挣钱,但吴二每天可是往铺子白扔钱呢,他不急我们急什么?”
虽然如此,但其实德聚丰雇着伙计养着骡车和许多头毛驴,每天的消耗也不小,不挣钱就是赔钱,因此大家依旧是心焦的。而且因为铺子里没生意,所有人都闲了下来,因此这心焦也就越发的重了,唯有宁婉还是先前不慌不忙的样子,也亏了她能如此,德聚丰才没有乱。
一天,大家正坐困愁城,伙计进来说:“赵家二少奶奶遣人来了。”
赵家的二少奶奶自然是喜姐儿了,宁梁赶紧就说:“请人进来吧。”
伙计转身出去就带进来一个中年人,穿着一身褐布衣裳,神情恭谨地向满屋子的人打拱,“我家少奶奶请舅老爷舅太太的安,再问姐姐妹妹弟弟的好。”
宁梁和于氏第一次被人称为老爷太太都十分不自在,也知道这人必是赵家的下人,倒不好回礼的,因此扭着身子应了,就说:“我们家就是寻常的人家,管家不必客气,赶紧坐下歇一会儿。”
来人才站直了身子,只是怎么也不肯坐,垂了手站在一旁又说:“前日我们少奶奶听亲家太太说吴家竟然明目张胆地与舅老爷家里做对,气得不得了,命小的来回禀舅老爷和舅太太并表小姐一声,她求了婆婆,总要想办法给吴家下个绊子,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正当宁家满怀信心开始新一年的生意时,却不想野菜刚刚下来,专做粮食生意的吴家在镇北粮食铺子的一旁分出一间铺面,也做起了山货生意。
其实宁家搬到马驿镇当年的秋天,镇上就已经有人做起了山货生意,但是无论是铺面、本钱,还是与各村子的往来都比宁家差得远了。对于这样的小打小闹,宁家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与先前一般地做自己的生意。
但是吴家却是不同,他们家在镇子上都是数得上的富户,从一开山货铺子就投了不少的本钱,直接置下了骡马车架,虽然铺子位置不如德聚丰,但是靠近粮食铺子却也有一种优势,卖粮卖山菜其实都是一群人,而且吴家也正是利用了他们与各村都有粮食交易的关系,招呼各处的人将野菜山货送到他家。除此之外,以吴家的人财力,交游自然也是极广的,与虎台县里的大酒楼、山货铺子都能搭得上,销路对他们也没有任何难处。
宁清才一知道就在家里不住地骂吴家,“黑了心肝!好好地做你们家的粮食生意就是了,为什么与我们抢生意!我咒吴老二不得好死!”
宁婉听了心烦,“吴家也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又没偷又没抢,你别这样骂人。”
在梦里宁清也是喜欢咒骂与她抢生意的人,只是那时候她骂的人要多,毕竟当年她的生意做得远不如现在宁婉做得大,而镇上一窝蜂跟着做山货生意的人却比现在多。而且据宁婉记忆,吴家似乎并没有插手山货生意,与宁清抢生意的多是些小门小户。
不知不觉的,许多事情都变了。
看幺女轻轻地皱起了眉头,宁梁和于氏不禁叹道:“吴家那样有钱,一向又都是做大买卖的,怎么能看上小小的山货生意呢?”
宁清就气愤地说:“还不是吴二!他偏不想跟着他爹好好做生意,非要自立门户,看上了买卖山货,与我们挣抢!”
刘五郎毕竟是镇上的人,也知道些详情,“吴掌柜什么都好,只一条他财运好命太硬未免就会克妻,如今他已经娶了第四房太太了。老大、老二分别是第一房和第二房太太生的,一向面和心不合,又因吴掌柜一向最倚重大儿子,吴二心里一直不大痛快。正好他今年二十了,就磨着他爹和他舅舅将他娘给他留的嫁妆拿了出来自己出来做生意,恐怕是见了德聚丰的生意红火,就选了做山货这一行。”
原来是这样!宁婉此时也想了起来,她先前在梦里也恍惚听过,吴家老二说什么也不肯跟着父兄做生意,弱冠之年从家里分了出来自己去了南边儿。原本吴掌柜并没有看好二儿子,谁知他这个二儿子不愧是吴家的儿子,天生的眼光好,会挣钱,没几年挣了大钱回到辽东,在安平卫开了铺子,大家都称他“吴二爷”,倒将他的大哥压下了一头。后来吴二爷的生意越发大了,成了辽东非常有名气的大商家。
只是宁婉记得吴二爷的名声不怎么好,大家都说他为了钱不择手段,也不知是真是假。
至于吴二爷当年做什么生意起家的宁婉怎么也想不起了,只是她能肯定绝不是经营山货。现在吴二爷投身到山货生意中,倒让宁婉觉得自家的生意果然做得不错,竟能入吴二爷的眼,并且来抢生意了呢。
固然听说吴二爷很厉害,但是宁婉也不至于听了他的名头吓得立即就退缩了,他既然来了,那么自己就与他较量一回!
宁婉的较量自是大家各自凭本事收山货挣钱,但不想,吴二爷却直接对着德聚丰来了,从铺子一开就与德聚丰打起了擂台:先是用双倍的工钱从德聚丰挖走了几个做熟了的伙计,又给山货定下高价。德聚丰收二斤猫爪儿菜给一文钱,吴二爷就三斤二文,至于各色的蘑菇、木耳等等山货都比德聚丰高出一两成收货,一时间德聚丰的生意差不多都被吴二少爷抢走了。
辛辛苦苦地采山菜,谁不为了多换几个钱?没几天到镇子上卖山货的人都去了吴家,往日里人来人往的德聚丰冷落了下来。
大家都围着宁婉,“我们也把收货的价提上去吧,与吴家铺子一样,大家还会来德聚丰的。”
宁婉摇头,“价再向上提我们就不挣钱了。”
宁清有点不信,“怎么能不挣?吴家一直高价在收呢!我们就算少挣些总要比不挣钱要好,还是提价吧!”又埋怨妹妹,“这些日子家里人都急得要命,偏你整日赶紧着骡车到处跑!”
宁婉摇摇头,她每日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宁清自然是不知道的。但眼下宁清的急倒是真心为家里着想,毕竟家里的生意好坏直接关系到她能不能挣到钱,一家人的利益是捆在一处的。
但是提价是肯定不成的,从做生意起给宁婉山货定的价就不低,她是要长长久久做下去的,因此从没有以低价糊弄人的想法。当年三家村郭老爷子、三老爷子一伙人一定要自己到虎台县送山菜,后来都灰溜溜地不再提了,其中的原因虽然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这里的价差其实没有多大,宁家得的只是微利。
正因为利十分微薄,所以宁婉才会一直在扩大生意,只有生意规模大了,微利加在一起才会多了起来。
现在吴二爷收货的价,除去开铺子、雇伙计、送货的骡马,以及山菜本来就会有的各种消耗绝不会挣钱,甚至还会赔一些。毕竟虎台县里收货的价是一定的。
“吴家二爷现在就是希望我们与他一个价收山货呢。毕竟我们家的本钱比不得他,拖上几个月家里所有的本钱都要赔上,逼得德聚丰关了门,所有的生意就都是他的了,那时再降价大家还只有卖给他一个人!”宁婉一笑,“我们偏不当!”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将我们家的铺子挤兑得关了门?”
刘五郎和宁清就一同破口大骂起来,“这姓吴的心太坏了,将来一定不得好死!”
宁梁和于氏也难得地说了别人的坏话,“我们无冤无愁的,吴老二就起了这样的心思,恐怕将来真不会好结果的。”
据宁婉所知,吴老二倒是一路走得十分顺畅,他用他娘的嫁妆起了家,将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在安平卫也是鼎鼎有名,似乎还参与了军中的生意。但这话却也不必说出来让爹娘听了生气,而且她的梦毕竟还不够长,也不知道吴老二的结果终究如何。此时她就笑道:“虽然不是正道,但是也不能算错,还不能说他心坏。”
宁清就急了起来,“我们都急得要死,就你不急,还帮着吴二说话。现在不管吴二是好还是坏,我们德聚丰的生意怎么办?”
“怎么办?”宁婉平静地说:“自然还是照样做生意了!”
“但是送货的人把货都送到了吴家!”
这时一直听着大家说话的宁大河开了口,“不行的话,明天我和红英回三家村,帮着德聚丰采猫爪儿菜!”
宁大河虽然是来做伙计的,但是宁梁和于氏哪里会委屈侄子,因此把大河夫妻与宁清夫妻一样看待,与寻常的伙计不同,因此他才能听到宁家人在一处说的话。他是个老实人,被逼着就想出了这个笨主意。
宁梁就说:“你一个人能采多少?这不是办法。”
宁大河搔了搔头,“二叔,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宁梁就摇头,“我也没有办法。”
见大家把目光都转到了自己身上,宁婉就稳稳当当地说:“我们虽然不挣钱,但吴二每天可是往铺子白扔钱呢,他不急我们急什么?”
虽然如此,但其实德聚丰雇着伙计养着骡车和许多头毛驴,每天的消耗也不小,不挣钱就是赔钱,因此大家依旧是心焦的。而且因为铺子里没生意,所有人都闲了下来,因此这心焦也就越发的重了,唯有宁婉还是先前不慌不忙的样子,也亏了她能如此,德聚丰才没有乱。
一天,大家正坐困愁城,伙计进来说:“赵家二少奶奶遣人来了。”
赵家的二少奶奶自然是喜姐儿了,宁梁赶紧就说:“请人进来吧。”
伙计转身出去就带进来一个中年人,穿着一身褐布衣裳,神情恭谨地向满屋子的人打拱,“我家少奶奶请舅老爷舅太太的安,再问姐姐妹妹弟弟的好。”
宁梁和于氏第一次被人称为老爷太太都十分不自在,也知道这人必是赵家的下人,倒不好回礼的,因此扭着身子应了,就说:“我们家就是寻常的人家,管家不必客气,赶紧坐下歇一会儿。”
来人才站直了身子,只是怎么也不肯坐,垂了手站在一旁又说:“前日我们少奶奶听亲家太太说吴家竟然明目张胆地与舅老爷家里做对,气得不得了,命小的来回禀舅老爷和舅太太并表小姐一声,她求了婆婆,总要想办法给吴家下个绊子,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