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小说网 >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100章 10.16|
第100章 10.16|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最新章节!
在华一这样的事业单位里,干部职位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只有少了一个‘萝卜’才能多出一个‘坑’来。现在的华一暂时还没有萝卜要退休或者要高升,所以立志要做萝卜的陶小霜觉得在有‘坑’空出来前,自己要做的事就是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想办法给自己多加加分,所以在争取进修名额的同时,她还准备争取尽早入党。
不过,这两件事一时也急不来。
进修的报名直到6月份才结束,报名结束后校革会才会公布今年的选拔方法;而入党就更是八字还没有一撇了。这两年里,陶小霜已经向党组织上交过三次申请书,每半年她就交一封,不过这是正常频率——华一的非党员几乎人人都这样做;既然要下功夫争取早入党,陶小霜就准备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写份申请往上交,在华一的党支部混个脸熟再说。
忙完职工大会的事,总三又闲了下来。每天8点半准时上班,5点半准时下班,悠悠闲闲的过了好几天后,总算是到了领户口本的日子。
这天上午,陶小霜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完后,就上楼去了右德育。
右德育里只有李干事一个人在,他正看报喝茶,见陶小霜来了,就从抽屉里拿出来一本户口簿,“这是你的新户口,看看吧。”
户口薄是一个长方形的两个巴掌大小的薄本子,陶小霜翻开黑色塑胶皮,里面就只有一页户口纸。
“户主……陶小霜。”
自奶奶病死后,离开川沙的陶家老屋将近11年了,自己……终于又是陶家人了,还是户主……
陶小霜看着手写的户口纸,心里感觉五味杂陈。她使劲眨了眨眼睛,把刚生出的眼泪逼了回去,才继续往下看,“咦,怎么户口所在地是空着的?”
“哦”,李干事放下报纸,“是这样的,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把户口落在学校,二是把户口落在你现在住的街道上。要是落在学校,那就是集体户口,以后票证什么的就得在学校领,很麻烦的;要是落在街道,则需要街革会的同意。你自己想想怎么办吧?”
陶小霜听了这话,感觉李干事的话有些怪,于是想了想后问道:“李干事,户口的事你最熟,你给我出出主意吧,拜托了。”她坐到李干事的对面,先帮他续了茶,又拿出两张电影票,“这是两张后天的电影票。后天我正好有事,也去不了,李干事你要是有空就让给你。”
李干事瞅了一眼,发现是大光明的电影票,立刻就心动了——大光明是沪上第一流的电影院,在解放前就设有空调和包房,一向是一票难求的。最近又解禁了不少片子,大光明的票就更难买了。他伸手把票往自己身前一拢,嘴里则道:“后天吗……我当然有空。”
说完,他想了想,打开抽屉拿出一个文件夹来,翻开后指着其中的一页,低声说:“小陶,要我说……你最好选落在学校里,这样方便以后分房子。你看这——”
陶小霜就去看他手指着的地方,他翻到的那页是华一1969年的公房登记表,学校的一个女教师分到了一间公房,后面的备注是其户口于同年9月转出华一。
“这个是教务的苏老师,她是外地人,就把户口落在了学校——和住校的外地学生一样,她结婚后就闹着要分房,因为户口在学校,她多加了5分,所以第二年就分到了房。”
华一有几十套的公房,十几年下来已经形成一套分房的标准,负责管理这事的总一会用百分制给所有的申请人打分,从高到低排列好后,再交给校领导拍板。一般来说,只要校领导没有异议,排在最前面的人就可以在有空房出现时分到房子。而这百分制的详细打分标准只有经手的人才真正知道,其他的人只知道个大概:比如标准里一向要算工龄和级别,而这两年还要看出身。
所以李干事只是说了几句话,却把陶小霜狠狠的惊了一跳。把户口落在学校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处……
这时候私房少,有钱也不好买房子的,所以陶小霜听完只觉又惊又喜。不过,这么重要的消息,李干事这么容易就透露给自己了?就两张电影票,这也太廉价了吧?有些不解的陶小霜转念一想,有些明白了,她就问道:“看这表上的时间,这是去年的评分标准吧,今年还有今后都用它?”
李干事就笑着说,“今年还用,但以后不一定。到你能分房的时候也许早不用了。”
陶小霜听了也不失望,立刻就说:“那我就把户口落在学校好了。”大不了就是以后没什么用,但要是标准不变,自己可就赚了5分。
陶小霜把户口薄放回桌上,见李干事要掏包拿钱,又说:“不要钱,这票是长辈给的,我也没花钱的。”
李干事把票往衣兜里一塞,塞完他觉得陶小霜是个明白人,就笑着说:“小陶,都是同事,叫干事多生疏,叫我李哥吧。”
“好呀,李哥。”陶小霜笑着叫了一声,又说:“李哥,这次落户的事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你明天下午就来拿好了。”
接着两人交谈了一会,然后有人进来了,陶小霜就顺势离开了右德育。
……
“你们学校还有这种事——居然能把户口落在单位里?”宁鸥惊叫道。
陶小霜见大堂里的食客都在看向自己这一桌,就说:“鸥鸥,小声点!”
宁鸥就哦了一声,然后好奇的问,“户口不是只能落在居住的地方吗?”
“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的。不过好像落在学校里例外。”
“哦,是这样。”宁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陶小霜其实也怎么没弄明白,正琢磨这事,就看见孙齐圣和庄沙朱大友一起进来了。她抬手看看表,正好6点整,“你们来得正好,快点菜吧!”
自开始工作后,5人就约好每个月都聚在一起下一次馆子,每次都去不同的店,争取把上海有名的饮食店都吃一遍。
今天,就约在了新雅粤菜馆。孙齐圣三人坐下后,陶小霜先点了一个新雅虾仁,宁鸥跟着点了一个葱油鸡、孙齐圣三人则合点了一个蚝油牛肉。
“要个汤吧?排骨豆芽汤怎么样?”陶小霜问。
其他人没有异议,只有朱大友说了一句:“多买点饭吧,我和大圣一个人就能吃掉8两。我们被叫去虹桥机场修了一天的车,饿得这叫个难受呀!”
“没问题”,说完陶小霜一边看写在墙壁上的价目表,一边算账,“恩……这顿饭我们每个人出8块5就可以了。然后老规矩——要吃多少饭就拿多少粮票出来。”
说完她立刻把自己的那份钱放在了桌上,又拿了3两粮票出来,其他人也纷纷放上自己的那一份,接着孙齐圣拿着一把的钱票去柜台点菜了。
先上的菜是新雅虾仁。
朱大友立马就拿起了筷子,“快饿死了,要不我们上一道菜就吃一道吧?”
庄沙摇头说:“这里可是新雅,讲点规矩好伐?而且连饭都没上了,大朱,忍一忍吧!”四川北路的新雅粤菜馆可是沪上有名的大饭店,到这里吃饭就要讲究些才称头嘛!
陶小霜看了一眼孙齐圣。孙齐圣是高而精瘦的体型,但胃口并不比壮实的朱大友小,这时肯定也饿坏了,陶小霜觉得有些心疼,就说:“吃饭的规矩不就是要吃好吗,既然饿了就一道道的吃好了。”孙齐圣看着这样的她忍不住笑了。
宁鸥闻言就点头道:“马上吃也行,我也饿了好伐。”
庄沙寡不敌众,只好拿起了筷子。
新雅虾仁是清炒的,一盘子的虾仁堆得尖尖的,粉红色的虾仁个头很大,吃在嘴里嫩滑清香,弹性十足。陶小霜特别喜欢那种甜甜的回味,连浓香四溢的葱油鸡上来后,还是一个劲的去夹虾仁吃。
孙齐圣见了就拿汤勺给她舀了一大勺,拿个碗装好放到她手边,“慢慢吃。”
“好呀。”陶小霜说着给孙齐圣夹了一个鸡腿,孙齐圣爱吃这个,“你也吃。”
庄沙在一旁见了,立刻就低头刨饭。
接着蚝油牛肉和排骨豆芽汤也上来了,宁鸥喜欢吃汤泡饭,马上就舀了半碗汤。边吃泡饭,她边说:“小霜,前天我外公来上海了,他说可想你了。”
“你外公来上海了,这次他要呆多久呀?”
一天不断的吃了一年的黄精,宁外公的砂肺病才算是治好了,出院后不久他就回了广州,这次是在那之后他第一次来上海。
“外公说要呆半个月,他给你带了不少好吃的,等有空你就去我家里拿吧。”
“又有吃的带给我?上次给我寄的虾仁和海带都还没吃完了。”
“少得了便宜还卖乖……”宁鸥夸张的叹口气,“现在外公喜欢你比喜欢我还多。”
“我就卖乖了!”陶小霜对着宁鸥吐了吐舌头。宁外公虽然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黄精是陶小霜给的,却很感念陶小霜在他住院时做的‘食补菜’,所以回了广州后他经常给陶小霜寄东西。广州临海,宁外公又有些门路,于是这一年以来程家的海鲜干货就没断过。
5人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已经是7、8点钟了。宁鸥嚷着要去同寿里住一晚,陶小霜就陪她回家拿换洗衣服。
到了宁家,宁外公看见陶小霜来了,高兴得不得了,非要拉着她说话。说了好一会话,他才让陶小霜和外孙女拎着两大包海货离开了宁家。
天色早已经全黑了,街上行人也很少,陶小霜和宁鸥走得飞快,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赶回了同寿里。
一进后门,两人就看见李照弟和王小慧在后天井里说话,见到陶小霜,李照弟大声道:“小霜,你怎么才回来,你家里来人了,你不知道呀?”
王小慧在一旁捂着嘴笑,一脸的幸灾乐祸。
作者有话要说: 陶小霜:我心疼。
孙齐圣:好开心。
在华一这样的事业单位里,干部职位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只有少了一个‘萝卜’才能多出一个‘坑’来。现在的华一暂时还没有萝卜要退休或者要高升,所以立志要做萝卜的陶小霜觉得在有‘坑’空出来前,自己要做的事就是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想办法给自己多加加分,所以在争取进修名额的同时,她还准备争取尽早入党。
不过,这两件事一时也急不来。
进修的报名直到6月份才结束,报名结束后校革会才会公布今年的选拔方法;而入党就更是八字还没有一撇了。这两年里,陶小霜已经向党组织上交过三次申请书,每半年她就交一封,不过这是正常频率——华一的非党员几乎人人都这样做;既然要下功夫争取早入党,陶小霜就准备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写份申请往上交,在华一的党支部混个脸熟再说。
忙完职工大会的事,总三又闲了下来。每天8点半准时上班,5点半准时下班,悠悠闲闲的过了好几天后,总算是到了领户口本的日子。
这天上午,陶小霜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完后,就上楼去了右德育。
右德育里只有李干事一个人在,他正看报喝茶,见陶小霜来了,就从抽屉里拿出来一本户口簿,“这是你的新户口,看看吧。”
户口薄是一个长方形的两个巴掌大小的薄本子,陶小霜翻开黑色塑胶皮,里面就只有一页户口纸。
“户主……陶小霜。”
自奶奶病死后,离开川沙的陶家老屋将近11年了,自己……终于又是陶家人了,还是户主……
陶小霜看着手写的户口纸,心里感觉五味杂陈。她使劲眨了眨眼睛,把刚生出的眼泪逼了回去,才继续往下看,“咦,怎么户口所在地是空着的?”
“哦”,李干事放下报纸,“是这样的,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把户口落在学校,二是把户口落在你现在住的街道上。要是落在学校,那就是集体户口,以后票证什么的就得在学校领,很麻烦的;要是落在街道,则需要街革会的同意。你自己想想怎么办吧?”
陶小霜听了这话,感觉李干事的话有些怪,于是想了想后问道:“李干事,户口的事你最熟,你给我出出主意吧,拜托了。”她坐到李干事的对面,先帮他续了茶,又拿出两张电影票,“这是两张后天的电影票。后天我正好有事,也去不了,李干事你要是有空就让给你。”
李干事瞅了一眼,发现是大光明的电影票,立刻就心动了——大光明是沪上第一流的电影院,在解放前就设有空调和包房,一向是一票难求的。最近又解禁了不少片子,大光明的票就更难买了。他伸手把票往自己身前一拢,嘴里则道:“后天吗……我当然有空。”
说完,他想了想,打开抽屉拿出一个文件夹来,翻开后指着其中的一页,低声说:“小陶,要我说……你最好选落在学校里,这样方便以后分房子。你看这——”
陶小霜就去看他手指着的地方,他翻到的那页是华一1969年的公房登记表,学校的一个女教师分到了一间公房,后面的备注是其户口于同年9月转出华一。
“这个是教务的苏老师,她是外地人,就把户口落在了学校——和住校的外地学生一样,她结婚后就闹着要分房,因为户口在学校,她多加了5分,所以第二年就分到了房。”
华一有几十套的公房,十几年下来已经形成一套分房的标准,负责管理这事的总一会用百分制给所有的申请人打分,从高到低排列好后,再交给校领导拍板。一般来说,只要校领导没有异议,排在最前面的人就可以在有空房出现时分到房子。而这百分制的详细打分标准只有经手的人才真正知道,其他的人只知道个大概:比如标准里一向要算工龄和级别,而这两年还要看出身。
所以李干事只是说了几句话,却把陶小霜狠狠的惊了一跳。把户口落在学校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处……
这时候私房少,有钱也不好买房子的,所以陶小霜听完只觉又惊又喜。不过,这么重要的消息,李干事这么容易就透露给自己了?就两张电影票,这也太廉价了吧?有些不解的陶小霜转念一想,有些明白了,她就问道:“看这表上的时间,这是去年的评分标准吧,今年还有今后都用它?”
李干事就笑着说,“今年还用,但以后不一定。到你能分房的时候也许早不用了。”
陶小霜听了也不失望,立刻就说:“那我就把户口落在学校好了。”大不了就是以后没什么用,但要是标准不变,自己可就赚了5分。
陶小霜把户口薄放回桌上,见李干事要掏包拿钱,又说:“不要钱,这票是长辈给的,我也没花钱的。”
李干事把票往衣兜里一塞,塞完他觉得陶小霜是个明白人,就笑着说:“小陶,都是同事,叫干事多生疏,叫我李哥吧。”
“好呀,李哥。”陶小霜笑着叫了一声,又说:“李哥,这次落户的事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你明天下午就来拿好了。”
接着两人交谈了一会,然后有人进来了,陶小霜就顺势离开了右德育。
……
“你们学校还有这种事——居然能把户口落在单位里?”宁鸥惊叫道。
陶小霜见大堂里的食客都在看向自己这一桌,就说:“鸥鸥,小声点!”
宁鸥就哦了一声,然后好奇的问,“户口不是只能落在居住的地方吗?”
“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的。不过好像落在学校里例外。”
“哦,是这样。”宁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陶小霜其实也怎么没弄明白,正琢磨这事,就看见孙齐圣和庄沙朱大友一起进来了。她抬手看看表,正好6点整,“你们来得正好,快点菜吧!”
自开始工作后,5人就约好每个月都聚在一起下一次馆子,每次都去不同的店,争取把上海有名的饮食店都吃一遍。
今天,就约在了新雅粤菜馆。孙齐圣三人坐下后,陶小霜先点了一个新雅虾仁,宁鸥跟着点了一个葱油鸡、孙齐圣三人则合点了一个蚝油牛肉。
“要个汤吧?排骨豆芽汤怎么样?”陶小霜问。
其他人没有异议,只有朱大友说了一句:“多买点饭吧,我和大圣一个人就能吃掉8两。我们被叫去虹桥机场修了一天的车,饿得这叫个难受呀!”
“没问题”,说完陶小霜一边看写在墙壁上的价目表,一边算账,“恩……这顿饭我们每个人出8块5就可以了。然后老规矩——要吃多少饭就拿多少粮票出来。”
说完她立刻把自己的那份钱放在了桌上,又拿了3两粮票出来,其他人也纷纷放上自己的那一份,接着孙齐圣拿着一把的钱票去柜台点菜了。
先上的菜是新雅虾仁。
朱大友立马就拿起了筷子,“快饿死了,要不我们上一道菜就吃一道吧?”
庄沙摇头说:“这里可是新雅,讲点规矩好伐?而且连饭都没上了,大朱,忍一忍吧!”四川北路的新雅粤菜馆可是沪上有名的大饭店,到这里吃饭就要讲究些才称头嘛!
陶小霜看了一眼孙齐圣。孙齐圣是高而精瘦的体型,但胃口并不比壮实的朱大友小,这时肯定也饿坏了,陶小霜觉得有些心疼,就说:“吃饭的规矩不就是要吃好吗,既然饿了就一道道的吃好了。”孙齐圣看着这样的她忍不住笑了。
宁鸥闻言就点头道:“马上吃也行,我也饿了好伐。”
庄沙寡不敌众,只好拿起了筷子。
新雅虾仁是清炒的,一盘子的虾仁堆得尖尖的,粉红色的虾仁个头很大,吃在嘴里嫩滑清香,弹性十足。陶小霜特别喜欢那种甜甜的回味,连浓香四溢的葱油鸡上来后,还是一个劲的去夹虾仁吃。
孙齐圣见了就拿汤勺给她舀了一大勺,拿个碗装好放到她手边,“慢慢吃。”
“好呀。”陶小霜说着给孙齐圣夹了一个鸡腿,孙齐圣爱吃这个,“你也吃。”
庄沙在一旁见了,立刻就低头刨饭。
接着蚝油牛肉和排骨豆芽汤也上来了,宁鸥喜欢吃汤泡饭,马上就舀了半碗汤。边吃泡饭,她边说:“小霜,前天我外公来上海了,他说可想你了。”
“你外公来上海了,这次他要呆多久呀?”
一天不断的吃了一年的黄精,宁外公的砂肺病才算是治好了,出院后不久他就回了广州,这次是在那之后他第一次来上海。
“外公说要呆半个月,他给你带了不少好吃的,等有空你就去我家里拿吧。”
“又有吃的带给我?上次给我寄的虾仁和海带都还没吃完了。”
“少得了便宜还卖乖……”宁鸥夸张的叹口气,“现在外公喜欢你比喜欢我还多。”
“我就卖乖了!”陶小霜对着宁鸥吐了吐舌头。宁外公虽然不知道自己所吃的黄精是陶小霜给的,却很感念陶小霜在他住院时做的‘食补菜’,所以回了广州后他经常给陶小霜寄东西。广州临海,宁外公又有些门路,于是这一年以来程家的海鲜干货就没断过。
5人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已经是7、8点钟了。宁鸥嚷着要去同寿里住一晚,陶小霜就陪她回家拿换洗衣服。
到了宁家,宁外公看见陶小霜来了,高兴得不得了,非要拉着她说话。说了好一会话,他才让陶小霜和外孙女拎着两大包海货离开了宁家。
天色早已经全黑了,街上行人也很少,陶小霜和宁鸥走得飞快,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赶回了同寿里。
一进后门,两人就看见李照弟和王小慧在后天井里说话,见到陶小霜,李照弟大声道:“小霜,你怎么才回来,你家里来人了,你不知道呀?”
王小慧在一旁捂着嘴笑,一脸的幸灾乐祸。
作者有话要说: 陶小霜:我心疼。
孙齐圣: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