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谜团之钗黛议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乱红楼最新章节!
红楼的很多角色、很多情节,该如何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要看你是怎么去看《红楼》的——
是把它当做一部言语直白、没有隐喻没有深意的快餐小说,还是将之当做一部言语考究、意味深长的经典?
将之当做快餐小说的话,后面的就不用看下去了。
只因效颦是将《红楼》当做不易经典来看的。
在那个**盛行,几乎倒退回奴隶社会的清朝,曹公的用词遣句必须小心谨慎,谴责与叛逆也必须隐藏在虚假的颂圣声中。
十年心血,红楼的经典,有一部分就是曹公的无奈造成的。
可即使如此,红楼也有四十回失传——这后四十回,除了曹公自己之外,显然也只有脂砚斋等亲近友人看过。
而效颦相信,这后四十回,很有可能是因为逗漏得多了点儿,触动了当时的敏感神经,又来不及流传天下,于是就此被和谐了。
而在前八十回,也有许多“将真事隐去”的地方。
展露在读者们面前的,有些压根儿就不是“真事”,而有些作者的真心,又只用三言两语轻巧带过。
但不管是轻巧带过的,或者是被隐去的,曹公又必然呕心沥血的在前后点明,让有心思考的人能够发觉。
在效颦个人的感觉里,“钗黛合好”,作为主线中重要的一个情节,就是前八十回里被隐去的真事里相当重要的一件。
那么,为什么说是被隐去的真事呢?
只因在这件事里,宝钗黛玉,尤其是黛玉的表现,是不合情理、不能呼应前后的。
&
首先,来回顾一下合好的过程本身——
黛玉在游戏中不想被罚,两句词脱口而出。
“良辰美景奈何天”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一句出自《牡丹亭》,一句来自《西厢记》。
然后,宝钗找上黛玉,指出这两句话,以貌似诚恳之言,让黛玉不要读了杂书,移了性情。黛玉心虚,觉得宝钗不去宣扬还反过来劝自己,就此和宝钗合好,视宝钗为姐。
但事情有那么简单吗?
首先看黛玉说的这两句词,其中一句有明确的出处。
红楼第二十三回,黛玉从梨香院走过,听见戏子演习戏文,“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就出自戏文。
本就从戏文上听来,何必心虚?
此后也有印证——
红楼第五十一回,宝琴编怀古诗十首,其中八首是真有历史,唯有最后两首,却也恰好是写的《西厢记》和《牡丹亭》!
当时宝钗就说,“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这是要撇开关系了。
但这时候黛玉的反应是什么呢?
她说——
“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这才是黛玉该有的反应!也是她对之前合好一节的解释、辩白!
且宝钗虽平时人缘比黛玉好,探春李纨都和宝钗更为亲近,但在这个时候,探春和李纨却同时出声赞同黛玉。
李纨也进一步说——“况且她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
在红楼的其他地方,对这个情节也多有照应。
比如说,元春省亲,演了《牡丹亭》和《钗钏记》里的戏——换成话本,哪本不是“禁书”?
此后女先生说书,也不忌讳在女孩子们面前说才子佳人的故事。
更有大观园里的丫鬟,开口红娘莺莺……她们难道是哪里看到“禁书”了?
看书不行,但听戏曲就可以。而“听戏”,又是这些大家小姐逢年过节时常有的娱乐项目之一。且本来就是有从戏曲中听来的。黛玉顺口说上两句,心虚害怕什么?
宝钗难道是傻的,拿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去指责黛玉看禁书?
黛玉难道也是傻的,还真能被她唬住?
说得难听点儿,就是一时间被唬住了,日后回过味来,哪里还能视宝钗如姐?
是以,只要看看前后的诸多照应,是很容易肯定的,宝钗黛玉的合好过程,写出来的,不是“真事”,而是“假语”。
那么,宝钗和黛玉到底是为何合好?怎样合好?
好吧,说到这儿,效颦就有点儿哑口无言了。
这是一个谜团。
摆在面上的东西,推断有假很容易,确认真情却很难。何况红楼缺失了四十回,谜团本身就缺了很重要的线索。
且作为红楼正钗的其一其二,黛玉宝钗身上,可写的、能写的实在是太多。
而个人感觉,她们之所以合好,和她们的性情有关,也和她们在贾府的经历、处境有关。但不管怎么说,既然被隐去了,那么真情就只能是脑补了。
在远没有曹公笔力的情形下,不敢乱来。
等到分别为黛玉宝钗开单章时,再来写对这件事“真情”的推想吧。
C
红楼的很多角色、很多情节,该如何理解?
其实很多时候,要看你是怎么去看《红楼》的——
是把它当做一部言语直白、没有隐喻没有深意的快餐小说,还是将之当做一部言语考究、意味深长的经典?
将之当做快餐小说的话,后面的就不用看下去了。
只因效颦是将《红楼》当做不易经典来看的。
在那个**盛行,几乎倒退回奴隶社会的清朝,曹公的用词遣句必须小心谨慎,谴责与叛逆也必须隐藏在虚假的颂圣声中。
十年心血,红楼的经典,有一部分就是曹公的无奈造成的。
可即使如此,红楼也有四十回失传——这后四十回,除了曹公自己之外,显然也只有脂砚斋等亲近友人看过。
而效颦相信,这后四十回,很有可能是因为逗漏得多了点儿,触动了当时的敏感神经,又来不及流传天下,于是就此被和谐了。
而在前八十回,也有许多“将真事隐去”的地方。
展露在读者们面前的,有些压根儿就不是“真事”,而有些作者的真心,又只用三言两语轻巧带过。
但不管是轻巧带过的,或者是被隐去的,曹公又必然呕心沥血的在前后点明,让有心思考的人能够发觉。
在效颦个人的感觉里,“钗黛合好”,作为主线中重要的一个情节,就是前八十回里被隐去的真事里相当重要的一件。
那么,为什么说是被隐去的真事呢?
只因在这件事里,宝钗黛玉,尤其是黛玉的表现,是不合情理、不能呼应前后的。
&
首先,来回顾一下合好的过程本身——
黛玉在游戏中不想被罚,两句词脱口而出。
“良辰美景奈何天”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一句出自《牡丹亭》,一句来自《西厢记》。
然后,宝钗找上黛玉,指出这两句话,以貌似诚恳之言,让黛玉不要读了杂书,移了性情。黛玉心虚,觉得宝钗不去宣扬还反过来劝自己,就此和宝钗合好,视宝钗为姐。
但事情有那么简单吗?
首先看黛玉说的这两句词,其中一句有明确的出处。
红楼第二十三回,黛玉从梨香院走过,听见戏子演习戏文,“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句,就出自戏文。
本就从戏文上听来,何必心虚?
此后也有印证——
红楼第五十一回,宝琴编怀古诗十首,其中八首是真有历史,唯有最后两首,却也恰好是写的《西厢记》和《牡丹亭》!
当时宝钗就说,“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这是要撇开关系了。
但这时候黛玉的反应是什么呢?
她说——
“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这才是黛玉该有的反应!也是她对之前合好一节的解释、辩白!
且宝钗虽平时人缘比黛玉好,探春李纨都和宝钗更为亲近,但在这个时候,探春和李纨却同时出声赞同黛玉。
李纨也进一步说——“况且她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
在红楼的其他地方,对这个情节也多有照应。
比如说,元春省亲,演了《牡丹亭》和《钗钏记》里的戏——换成话本,哪本不是“禁书”?
此后女先生说书,也不忌讳在女孩子们面前说才子佳人的故事。
更有大观园里的丫鬟,开口红娘莺莺……她们难道是哪里看到“禁书”了?
看书不行,但听戏曲就可以。而“听戏”,又是这些大家小姐逢年过节时常有的娱乐项目之一。且本来就是有从戏曲中听来的。黛玉顺口说上两句,心虚害怕什么?
宝钗难道是傻的,拿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去指责黛玉看禁书?
黛玉难道也是傻的,还真能被她唬住?
说得难听点儿,就是一时间被唬住了,日后回过味来,哪里还能视宝钗如姐?
是以,只要看看前后的诸多照应,是很容易肯定的,宝钗黛玉的合好过程,写出来的,不是“真事”,而是“假语”。
那么,宝钗和黛玉到底是为何合好?怎样合好?
好吧,说到这儿,效颦就有点儿哑口无言了。
这是一个谜团。
摆在面上的东西,推断有假很容易,确认真情却很难。何况红楼缺失了四十回,谜团本身就缺了很重要的线索。
且作为红楼正钗的其一其二,黛玉宝钗身上,可写的、能写的实在是太多。
而个人感觉,她们之所以合好,和她们的性情有关,也和她们在贾府的经历、处境有关。但不管怎么说,既然被隐去了,那么真情就只能是脑补了。
在远没有曹公笔力的情形下,不敢乱来。
等到分别为黛玉宝钗开单章时,再来写对这件事“真情”的推想吧。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