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竟成现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乱红楼最新章节!
这一日的贾家年宴,并无其他可叙之事。
黛玉一直都待在姑娘们中间,倒也很快就亲身验证了探春和王家兄妹的所言不虚——大部分的姑娘们都已经得到了春后那场赌约的消息,对此兴致勃勃、议论纷纷。
可再〖兴〗奋,身为大家闺秀,她们也不认识将会参加狩猎的大部分人,是以大多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就算是有所分歧,也没有什么好吵的。
整个宴会,基本上就在一个个小团体的私语中度过。
莫说什么琴棋书画了,就连往常的宴会里极受欢迎的酒令也无人记得。
做主人的迎春本就不擅长这个,虽她是无心宗室的,却也没有提起。而宝钗,她到底只是副手,并不擅做主张不说,本人看来也和几个姑娘聊得颇为愉快,未管其他——连和黛玉青玉,都不过只是抽空说了两句。简直更像是贾家请来的客人。
不过黛玉还是觉得,如果没有群芳宴,凭着大楚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风气,只怕姑娘们也不会那么〖兴〗奋,那么满怀指望。
这么看的话,群芳宴虽然出了些大事小事,但对京城闺阁还是有好的影响。且那些事故既然不曾大肆宣扬,群芳宴的消息传到地方上,以京城引领潮流的能力,或者在地方上也会有群芳宴开办
当然,也许很多士大夫不会认为那是“好的影响”也说不准。
此后宴散。黛玉这才去见了难得得空的贾母。之前因来了不少勋贵、宗室的诰命,如北静太妃一类,连贾母也不能不亲自接待的。
而贾母等到那会儿,早已经倦了。
问了几句林家的年事,又问了几句林如海的姨娘,便也没有多留黛玉。
但黛玉到底还是见到了王夫人。王夫人并不是一个善于掩饰的人,她的脸色果然相当不好。甚至她都几乎没和黛玉说话,连招呼也不过是一次点头了事。
黛玉不好多做耽搁。且天色已晚,她和青玉两个就告辞离开了贾府。
青玉比黛玉的年纪更小,且她如今也知道了黛玉的行为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因此,她压根儿就没把宗室、勋贵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一点儿也不认为自己会嫁给这等人家。
且王夫人的神情,连青玉也知道不对。她又不像黛玉那样,之前就有了猜想。
等到上了车离开贾府,四周又安静下来。没有了什么行人——她们自然是最晚离开的人之一——青玉便毫无顾忌的掀开了帘子,差点儿探出了头去的先问一边策马而行的墨玉“二舅母今天是怎么啦?不是说宁府那边宴请宗室、世交。荣府这边招待亲戚和女眷么?都是往来熟惯的。出什么事了?”
虽这么问,但青玉简直没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随行的紫鹃和蓝雀都不由得低下头去。虽黛玉和贾母之间的关系很是祖慈孙孝,但无疑,林家的兄妹,对现在贾家真正掌管大权,又正春风得意的王夫人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除了面子上的功夫,也没有什么对长辈的尊敬。
而她们虽都是贾母身边出来的人,却也到底还是贾家人,连奴契都依然在贾家手上。对此难免还是有些尴尬的。
墨玉对青玉的大胆却是不以为杵。
虽说现在青玉的举止偏离了当今的闺训有十万八千里远,又不像黛玉那搬是“秉圣人之言行事”。但对墨玉来说,青玉如今的为人。却比“当年”要可爱太多!
——就人格魅力来说,率性总是比伪饰更容易讨人欢心。
自觉两个妹妹如今都挺顺眼——当然黛玉未免过于聪明了些——墨玉自然不会为王夫人做什么掩饰“今天是宝玉拉着我,且按外祖的意思,年轻人也单开了一席。我们那边还好,不过另一席上,那叫王仁的,在席上就抱怨二舅母看不起他。”说到这儿,他微笑起来“保不定也是怕薛蟠那混不吝的越席去打他?”
青玉瞪大了眼“那个王仁”
她虽然幸灾乐祸,可也知道,那个王仁居然在亲戚云集的宴会上这么说,是多么过分。这对他自己的名声固然不会有任何好处。但王夫人的名声,也肯定会有一定的损害。
——这算是“极品亲戚”了嘛!
青玉暗地里在心里嘀咕了一句。不过,她早没了雄心壮志,对于“斗极品亲戚”这种事也没任何兴趣。而对王夫人,她也不怎么同情得起来。
还是黛玉接了一句话“后来呢?就没人拦一拦?”
墨玉道“自然是有人拦的。王家家主当场就骂了王仁一顿,说他酒后胡言,还让人先把他送走了。然后等酒宴过半,王家家主就离席了,听说是找了二舅母。宝玉想去旁听,还被他王家表兄给拦住了。后来王家家主也就没回来。”
因王子腾如今正是回京述职的时候,已经卸了九省统制一职,身上没有差使,正等着禅让大典后的派遣,故此墨玉以“王家家主”之名称呼。
这当然是合乎礼仪的,却是半点也不亲近。
当然,林家和王家也本来就没什么直接的姻亲关系——王子腾并不是进士出身,而是萌官做起来的,和林如海这样的进士出身本就有先天的隔阂。不过
黛玉若有所思的问道“王家家主没找你说话吧?”
墨玉笑得淡淡,略有些嘲讽“王家家主看来可不怎么喜欢文人。”
黛玉在心底轻叹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外面的黑夜。引路的灯笼,带来的不过是渺茫的微光。
——与其说是不喜欢文人,不如说是已经看透了他们的父亲的处境吧?
王子腾的话,肯定有这个眼光。他们的外祖母也是。
黛玉对贾母何等熟悉?林如海提出禅让的事情传到贾府之后,贾母待她依然亲近,可她的疑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黛玉时不时能从她的眼中看到一闪而过的遗憾之色。
贾母早前,是很希望让她嫁进贾家的。
后来,因她和王夫人近乎反目,和宝玉的关系也不算亲近,贾母将这桩心事耽搁下来,心意却并未改变。
但在她父亲提出禅让之后,贾母的态度就变了。
纵然喜欢她这个外孙女,但在贾母的眼里,宝玉依然是贾府中最重要的希望。她要他的仕途尽可能的平顺,绝不会希望他娶上一个拖累!
虽从没有嫁给如今这个宝玉的意思,但今生世事改变至此,黛玉到底是个心思纤细的女孩儿,心中还是颇有些难言的感慨。
因明白了贾母的心思,也知道贾母至少要有一段时间来收拾希望破灭后的心情,黛玉在回家之后,就有一段时间没再去贾府。
贾母也没有派人来接。
但黛玉在林家,其实也没有多少事做。林家人口简单,黛玉早先理好了制度,之后照章办事也就是了。以黛玉前生接受的教育,还真没出什么岔子。
因着还算简单的缘故,黛玉都已经开始让青玉跟着学内宅管事之道了。
虽说已经打定了主意将青玉嫁去人口简单些的家庭,但该学的本事,还是得学的。
如此平静无波的过了两日,太孙打算干涉两个王府的赌约的事情已经基本成为定论,也就不再只有京城仕宦知道了,便连平民百姓也开始讨论起来。
黛玉在贾府听见的,果然大半成为了事实。
“淑女之才,限于诗书;丈夫之能,可见沙场”这十六个字被广为传颂,甚至不知为何,还在传扬的过程中被改了一个字,变成了——
“淑女之才,限于诗书;丈夫之能,应见沙场”!
太孙果然决心在禅让之后,借着两个王府嫡子的赌约,办一场狩猎大赛。在京城之外,猎场确实是不少的,而自韩奇血案之后,也委实是有些猎物泛滥了。
因向礼瞻透出“害怕因私怨而造成伤亡”的意思,这个狩猎大赛,却是大臣也无法反对的。就算是向礼衍和向礼轩两人也是一样。
何况,大楚到底不同于前宋的重文抑武。虽说武将的地位仍不如文人,却也到底算得上是不忘武事。
然后,这次的狩猎大赛,已经定下了奖品等物,宗室子弟、重臣子弟、勋贵子弟都可以参加。
不过,让黛玉有些意外的事情是,她本来认为,这场狩猎大赛不会和闺阁女儿有什么关联——或者说,没人会让她们与这场猎赛产生关联,事情的发展,却超出她的预想。
或者说,某个人的反应,超出她的预想。
忠顺亲王府的嫡孙向礼轩,没能反对得了太孙向礼瞻的意见,却也没有安分听话。他居然真的向向礼瞻提出要求——
既然群芳宴上,闺秀之才由男子评判,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男子之间的狩猎比赛,也该由京城中的闺秀们见证!
当向礼轩站在向礼瞻面前,提出这个要求时,语气简直非常光棍、无赖——
“男儿征战沙场,即为天子之命,也为美人之心。可惜,就算是浴血沙场,也终究没有美人看见。但不过是京城外的狩猎,若不能入京城闺秀之眼,与锦衣夜行何异!?”
这一日的贾家年宴,并无其他可叙之事。
黛玉一直都待在姑娘们中间,倒也很快就亲身验证了探春和王家兄妹的所言不虚——大部分的姑娘们都已经得到了春后那场赌约的消息,对此兴致勃勃、议论纷纷。
可再〖兴〗奋,身为大家闺秀,她们也不认识将会参加狩猎的大部分人,是以大多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就算是有所分歧,也没有什么好吵的。
整个宴会,基本上就在一个个小团体的私语中度过。
莫说什么琴棋书画了,就连往常的宴会里极受欢迎的酒令也无人记得。
做主人的迎春本就不擅长这个,虽她是无心宗室的,却也没有提起。而宝钗,她到底只是副手,并不擅做主张不说,本人看来也和几个姑娘聊得颇为愉快,未管其他——连和黛玉青玉,都不过只是抽空说了两句。简直更像是贾家请来的客人。
不过黛玉还是觉得,如果没有群芳宴,凭着大楚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风气,只怕姑娘们也不会那么〖兴〗奋,那么满怀指望。
这么看的话,群芳宴虽然出了些大事小事,但对京城闺阁还是有好的影响。且那些事故既然不曾大肆宣扬,群芳宴的消息传到地方上,以京城引领潮流的能力,或者在地方上也会有群芳宴开办
当然,也许很多士大夫不会认为那是“好的影响”也说不准。
此后宴散。黛玉这才去见了难得得空的贾母。之前因来了不少勋贵、宗室的诰命,如北静太妃一类,连贾母也不能不亲自接待的。
而贾母等到那会儿,早已经倦了。
问了几句林家的年事,又问了几句林如海的姨娘,便也没有多留黛玉。
但黛玉到底还是见到了王夫人。王夫人并不是一个善于掩饰的人,她的脸色果然相当不好。甚至她都几乎没和黛玉说话,连招呼也不过是一次点头了事。
黛玉不好多做耽搁。且天色已晚,她和青玉两个就告辞离开了贾府。
青玉比黛玉的年纪更小,且她如今也知道了黛玉的行为方式会带来什么后果,因此,她压根儿就没把宗室、勋贵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一点儿也不认为自己会嫁给这等人家。
且王夫人的神情,连青玉也知道不对。她又不像黛玉那样,之前就有了猜想。
等到上了车离开贾府,四周又安静下来。没有了什么行人——她们自然是最晚离开的人之一——青玉便毫无顾忌的掀开了帘子,差点儿探出了头去的先问一边策马而行的墨玉“二舅母今天是怎么啦?不是说宁府那边宴请宗室、世交。荣府这边招待亲戚和女眷么?都是往来熟惯的。出什么事了?”
虽这么问,但青玉简直没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随行的紫鹃和蓝雀都不由得低下头去。虽黛玉和贾母之间的关系很是祖慈孙孝,但无疑,林家的兄妹,对现在贾家真正掌管大权,又正春风得意的王夫人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除了面子上的功夫,也没有什么对长辈的尊敬。
而她们虽都是贾母身边出来的人,却也到底还是贾家人,连奴契都依然在贾家手上。对此难免还是有些尴尬的。
墨玉对青玉的大胆却是不以为杵。
虽说现在青玉的举止偏离了当今的闺训有十万八千里远,又不像黛玉那搬是“秉圣人之言行事”。但对墨玉来说,青玉如今的为人。却比“当年”要可爱太多!
——就人格魅力来说,率性总是比伪饰更容易讨人欢心。
自觉两个妹妹如今都挺顺眼——当然黛玉未免过于聪明了些——墨玉自然不会为王夫人做什么掩饰“今天是宝玉拉着我,且按外祖的意思,年轻人也单开了一席。我们那边还好,不过另一席上,那叫王仁的,在席上就抱怨二舅母看不起他。”说到这儿,他微笑起来“保不定也是怕薛蟠那混不吝的越席去打他?”
青玉瞪大了眼“那个王仁”
她虽然幸灾乐祸,可也知道,那个王仁居然在亲戚云集的宴会上这么说,是多么过分。这对他自己的名声固然不会有任何好处。但王夫人的名声,也肯定会有一定的损害。
——这算是“极品亲戚”了嘛!
青玉暗地里在心里嘀咕了一句。不过,她早没了雄心壮志,对于“斗极品亲戚”这种事也没任何兴趣。而对王夫人,她也不怎么同情得起来。
还是黛玉接了一句话“后来呢?就没人拦一拦?”
墨玉道“自然是有人拦的。王家家主当场就骂了王仁一顿,说他酒后胡言,还让人先把他送走了。然后等酒宴过半,王家家主就离席了,听说是找了二舅母。宝玉想去旁听,还被他王家表兄给拦住了。后来王家家主也就没回来。”
因王子腾如今正是回京述职的时候,已经卸了九省统制一职,身上没有差使,正等着禅让大典后的派遣,故此墨玉以“王家家主”之名称呼。
这当然是合乎礼仪的,却是半点也不亲近。
当然,林家和王家也本来就没什么直接的姻亲关系——王子腾并不是进士出身,而是萌官做起来的,和林如海这样的进士出身本就有先天的隔阂。不过
黛玉若有所思的问道“王家家主没找你说话吧?”
墨玉笑得淡淡,略有些嘲讽“王家家主看来可不怎么喜欢文人。”
黛玉在心底轻叹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外面的黑夜。引路的灯笼,带来的不过是渺茫的微光。
——与其说是不喜欢文人,不如说是已经看透了他们的父亲的处境吧?
王子腾的话,肯定有这个眼光。他们的外祖母也是。
黛玉对贾母何等熟悉?林如海提出禅让的事情传到贾府之后,贾母待她依然亲近,可她的疑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黛玉时不时能从她的眼中看到一闪而过的遗憾之色。
贾母早前,是很希望让她嫁进贾家的。
后来,因她和王夫人近乎反目,和宝玉的关系也不算亲近,贾母将这桩心事耽搁下来,心意却并未改变。
但在她父亲提出禅让之后,贾母的态度就变了。
纵然喜欢她这个外孙女,但在贾母的眼里,宝玉依然是贾府中最重要的希望。她要他的仕途尽可能的平顺,绝不会希望他娶上一个拖累!
虽从没有嫁给如今这个宝玉的意思,但今生世事改变至此,黛玉到底是个心思纤细的女孩儿,心中还是颇有些难言的感慨。
因明白了贾母的心思,也知道贾母至少要有一段时间来收拾希望破灭后的心情,黛玉在回家之后,就有一段时间没再去贾府。
贾母也没有派人来接。
但黛玉在林家,其实也没有多少事做。林家人口简单,黛玉早先理好了制度,之后照章办事也就是了。以黛玉前生接受的教育,还真没出什么岔子。
因着还算简单的缘故,黛玉都已经开始让青玉跟着学内宅管事之道了。
虽说已经打定了主意将青玉嫁去人口简单些的家庭,但该学的本事,还是得学的。
如此平静无波的过了两日,太孙打算干涉两个王府的赌约的事情已经基本成为定论,也就不再只有京城仕宦知道了,便连平民百姓也开始讨论起来。
黛玉在贾府听见的,果然大半成为了事实。
“淑女之才,限于诗书;丈夫之能,可见沙场”这十六个字被广为传颂,甚至不知为何,还在传扬的过程中被改了一个字,变成了——
“淑女之才,限于诗书;丈夫之能,应见沙场”!
太孙果然决心在禅让之后,借着两个王府嫡子的赌约,办一场狩猎大赛。在京城之外,猎场确实是不少的,而自韩奇血案之后,也委实是有些猎物泛滥了。
因向礼瞻透出“害怕因私怨而造成伤亡”的意思,这个狩猎大赛,却是大臣也无法反对的。就算是向礼衍和向礼轩两人也是一样。
何况,大楚到底不同于前宋的重文抑武。虽说武将的地位仍不如文人,却也到底算得上是不忘武事。
然后,这次的狩猎大赛,已经定下了奖品等物,宗室子弟、重臣子弟、勋贵子弟都可以参加。
不过,让黛玉有些意外的事情是,她本来认为,这场狩猎大赛不会和闺阁女儿有什么关联——或者说,没人会让她们与这场猎赛产生关联,事情的发展,却超出她的预想。
或者说,某个人的反应,超出她的预想。
忠顺亲王府的嫡孙向礼轩,没能反对得了太孙向礼瞻的意见,却也没有安分听话。他居然真的向向礼瞻提出要求——
既然群芳宴上,闺秀之才由男子评判,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男子之间的狩猎比赛,也该由京城中的闺秀们见证!
当向礼轩站在向礼瞻面前,提出这个要求时,语气简直非常光棍、无赖——
“男儿征战沙场,即为天子之命,也为美人之心。可惜,就算是浴血沙场,也终究没有美人看见。但不过是京城外的狩猎,若不能入京城闺秀之眼,与锦衣夜行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