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名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贵女谋略最新章节!
焦翰林性子急躁,嚷道:“徐见明到底有没有私通海盗刑部的人能不清楚?若是真的,皇上还能让徐家人安全返回原籍?大家心知肚明,不说出来罢了,如今徐景焕是个人才,怎么能因为父亲莫须有的罪名就被埋没了?依我说,冯大人该劝皇上早些为徐家平反才是。”
冯逸荃沉了脸色:“焦大人慎言,什么叫莫须有?当初徐见明私通海盗的信是端王爷搜出的,打入诏狱的命令是皇上亲口所言,难道焦大人是在质疑皇上和端王爷么?”
焦翰林哼了一声,道:“冯大人既这么说了,还要我们做什么,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冯大人自己报上去便是,在下告辞。”
说完竟拂袖而去,史翰林和王翰林交换了个颜色,也都称恙告辞,冯逸荃气的鼻子都歪了,却也没什么办法,剩下的黄翰林和刘翰林虽然和冯逸荃交好,可刚才却没有站出来为冯逸荃辩解。
如今没了人,也说出了劝解的话:“真金不怕火炼,徐景焕考秀才时是案首,乡试又是解元,在杭州一定很有名气,若是这件事被人捅出来,万一学子起了纷争,闹起来,冯大人也难辞其咎不是?皇上说徐景焕是罪臣之子,那也是听了端王爷的话才误会的,冯大人身为皇上近臣,可不能叫皇上受蒙蔽啊。”
冯逸荃憋了一肚子气,怒道:“你当我愿意?白阁老下台,又牵扯到了江南的商贾,当时皇上就生气,说南蛮子狡诈,你们听听,这样的话都骂出来了,可见是生气极了的,要不是我劝着,还要取消今年江南的科举呢,几位阁老跪了一地苦苦哀求,这才让皇上收回了旨意,又派了我和余大人做主考官,如今皇上不叫徐景焕做会元,我还能跟皇上拧着来不成?我有几个胆子?”
黄翰林和刘翰林听了也是直叹气,白阁老一下台,牵出萝卜带着泥,朝中人人自危,也只有翰林院他们这些老学究还两耳不闻窗外事罢了。
冯逸荃在翰林院憋了一肚子气,思来想去,这群老顽固说服不了,还是得探探皇上的口风,遂递了牌子求见,
皇上上了年纪,很少过问朝政了,冯逸荃进了勤政殿,便看到两个如花似玉的宫女一个捏肩,一个捶腿,皇上舒适的躺在榻上,闭着眼。
见冯逸荃闷声不吭的跪下行礼,皇上笑道:“怎么?逸荃受委屈了?”
冯德和皇上关系很好,皇上看冯逸荃就像是自家子侄,很是亲昵。
冯逸荃委屈道:“皇上圣明,还是卸了臣主考官的差事吧,臣替皇上跑跑腿还成,这些做学问的事情皇上还是另请贤明吧。”
皇上沉吟一会,翻身坐起来,挥手叫两个宫女退下:“是因为点徐景焕为会元的事情?”
冯逸荃点头:“皇上英明,臣本想将徐景焕点为第二十名,也是极好的,可史大人和焦大人都不答应,说徐景焕文章第一,就必须点为会元,要保证考试公平。”
皇上笑笑,拿起了书案上的一份折子给冯逸荃看,冯逸荃疑惑,接过来一看,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这竟是康王世子安成郡王奏请将徐景焕点为陪读的折子。
端王爷要踩徐景焕,康王爷却要保徐景焕,他夹在中间定要得罪一个,这可怎么是好?
前些日子皇上在康王爷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为徐家平反,还应允如徐景焕春闱榜上有名,不仅为徐家平反,还会追封徐义臣,这也就是承认了当年是冤枉了徐家。
可不知端王爷说了什么,皇上又收回了旨意,还特意嘱咐他不能叫徐景焕会试的名次太过靠前。
冯逸荃悄悄擦了额上的冷汗,觑着眼看了一眼皇上,见他神态自若,安下心来,他父亲是皇上的陪读,他只要忠于皇上,听皇上的命令,不管向着谁,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冯逸荃思忖着安成郡王已经十六岁了,已经开始学着办差事了,要陪读也是该给最小的安清郡王陪读才是啊,故试探道:“皇上的意思是准还是不准?”
皇上当着冯逸荃,竟是蹙着眉叹了口气:“伯让是皇长孙,自然要用心栽培,准了也不为过,可端王却非说徐景焕是罪臣之子,当初他一手抄了徐家,若是为徐家平反,那他就自请削爵,若是不为徐家平反,倒是真可惜了一个人才。”
这可是皇上的家事!
冯逸荃听了悚然一惊,可见皇上真是极为苦恼的样子,稍一思索也明白了,皇上的心还是偏向端王爷的,端王爷是拿自己来威胁皇上,当初是端王爷说徐家有罪,这才一路把徐家陷了进去,如今为徐家平反,岂不是说端王爷冤枉了好人?那端王爷自然要受惩,若是不为徐家平反,那就不能启用徐景焕,安成郡王是皇长孙,也是皇上的心头肉,皇上也不忍心拒绝他。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如今幼子端王,长孙安成郡王,也是皇上的命根子,皇上这是难以抉择啊。
冯逸荃忽然心中一动,都说富贵险中求,若是他能帮皇上解决这一问题,岂不是立了一大功?可随即又意识到这是皇上家事,也许皇上会觉得自己僭越了,到时候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皇上许是看出了冯逸荃的犹豫,笑道:“逸荃有话直说,不用掖着藏着,你父亲向来耿直,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冯逸荃忙道:“皇上为难,无非是不想叫端王爷受过,也不忍心叫安成郡王失望罢了,依臣愚见,这就好比是两家求一女,究竟许给谁的问题罢了。”
皇上哈哈大笑起来:“话粗理不粗,说下去,若是你,该许给谁呢?”
冯逸荃觑着皇上的脸色,大胆道:“依臣愚见,徐景焕是个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徐见明虽然有错,可儿子归儿子,老子归老子,皇上可以只提拔徐景焕,其余的事一概不管,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皇上有些犹豫:“可朕已经答应了康王彻查徐家的事,为徐家平反了。”
冯逸荃道:“徐家究竟有没有错,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当初徐义臣上折子请立太子,可不是皇上说他有错,而是白阁老弹劾,皇上不过是秉公执法罢了,如今白阁老贪污受贿,罪大恶极,想来当初徐义臣也是遭他陷害,和端王爷没什么相干,和皇上更没相干,是朝臣相互倾轧罢了。”
皇上一愣,冯逸荃这是让他把事情都推到白阁老身上,一边为徐家平反,可以提拔徐景焕,一边又把端王摘了干净。
可一想起徐见明的死,皇上又犹疑了,冯逸荃却不想功亏一篑,急忙道:“皇上您想想,徐见明死的不光彩,咱们不提,徐家人还能敲锣打鼓的张扬不成?如今平反已经是开了天恩了,还敢计较什么?”
皇上点头,雨露雷霆,均是天恩,想来徐家不敢抱怨什么,遂拍板道:“还是逸荃有法子,替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既如此,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你看着拟道旨意,徐景焕素有才学,点为会元,殿试后不管名次如何,拨给安成郡王做陪读,依着规矩从伴读做起,白阁老陷害忠良,赐死,徐家蒙冤,依着上次的旨意,追封徐义臣为忠勇公,徐老夫人为一品夫人,钦此。”
冯逸荃不禁舒了一口气,可冷静下来又暗暗心惊,这阵子端王可是为了白阁老奔走呢,还求了锦衣卫的杨敏之,若是知道自己的一句话皇上就把白阁老赐死了,岂不要恨死自己?
冯逸荃不禁打了个寒噤,又想起徐景焕,依他的才学,殿试极有可能是进一甲,到时候就可以直接进翰林院,不是从六品的修撰,就是正七品的编修,如今皇上发了话,不管考得如何都进康王府做伴读,那才是从九品!
冯逸荃思及至此,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原想左右逢源,在皇上跟前讨个好,如今看来,好像是弄巧成拙,里外不是人了!
皇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却是心情极好,他只要子孙和睦就成,才不管什么正六品还是从九品,还兴致勃勃的赐了冯逸荃两方砚台以示奖励。
冯逸荃捧着皇上的赏赐,几乎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失魂落魄的出了宫。
冯逸荃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冯德,冯德一气之下打了冯逸荃两个耳光:“叫你自作主张!叫你胡乱说话!我是怎么告诫你的?少说多听!你倒好,居然插手皇上的家事!”
冯逸荃捂着脸极为委屈,却又说不出辩解的话来,看着父亲的脸色不敢吭声。
焦翰林性子急躁,嚷道:“徐见明到底有没有私通海盗刑部的人能不清楚?若是真的,皇上还能让徐家人安全返回原籍?大家心知肚明,不说出来罢了,如今徐景焕是个人才,怎么能因为父亲莫须有的罪名就被埋没了?依我说,冯大人该劝皇上早些为徐家平反才是。”
冯逸荃沉了脸色:“焦大人慎言,什么叫莫须有?当初徐见明私通海盗的信是端王爷搜出的,打入诏狱的命令是皇上亲口所言,难道焦大人是在质疑皇上和端王爷么?”
焦翰林哼了一声,道:“冯大人既这么说了,还要我们做什么,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冯大人自己报上去便是,在下告辞。”
说完竟拂袖而去,史翰林和王翰林交换了个颜色,也都称恙告辞,冯逸荃气的鼻子都歪了,却也没什么办法,剩下的黄翰林和刘翰林虽然和冯逸荃交好,可刚才却没有站出来为冯逸荃辩解。
如今没了人,也说出了劝解的话:“真金不怕火炼,徐景焕考秀才时是案首,乡试又是解元,在杭州一定很有名气,若是这件事被人捅出来,万一学子起了纷争,闹起来,冯大人也难辞其咎不是?皇上说徐景焕是罪臣之子,那也是听了端王爷的话才误会的,冯大人身为皇上近臣,可不能叫皇上受蒙蔽啊。”
冯逸荃憋了一肚子气,怒道:“你当我愿意?白阁老下台,又牵扯到了江南的商贾,当时皇上就生气,说南蛮子狡诈,你们听听,这样的话都骂出来了,可见是生气极了的,要不是我劝着,还要取消今年江南的科举呢,几位阁老跪了一地苦苦哀求,这才让皇上收回了旨意,又派了我和余大人做主考官,如今皇上不叫徐景焕做会元,我还能跟皇上拧着来不成?我有几个胆子?”
黄翰林和刘翰林听了也是直叹气,白阁老一下台,牵出萝卜带着泥,朝中人人自危,也只有翰林院他们这些老学究还两耳不闻窗外事罢了。
冯逸荃在翰林院憋了一肚子气,思来想去,这群老顽固说服不了,还是得探探皇上的口风,遂递了牌子求见,
皇上上了年纪,很少过问朝政了,冯逸荃进了勤政殿,便看到两个如花似玉的宫女一个捏肩,一个捶腿,皇上舒适的躺在榻上,闭着眼。
见冯逸荃闷声不吭的跪下行礼,皇上笑道:“怎么?逸荃受委屈了?”
冯德和皇上关系很好,皇上看冯逸荃就像是自家子侄,很是亲昵。
冯逸荃委屈道:“皇上圣明,还是卸了臣主考官的差事吧,臣替皇上跑跑腿还成,这些做学问的事情皇上还是另请贤明吧。”
皇上沉吟一会,翻身坐起来,挥手叫两个宫女退下:“是因为点徐景焕为会元的事情?”
冯逸荃点头:“皇上英明,臣本想将徐景焕点为第二十名,也是极好的,可史大人和焦大人都不答应,说徐景焕文章第一,就必须点为会元,要保证考试公平。”
皇上笑笑,拿起了书案上的一份折子给冯逸荃看,冯逸荃疑惑,接过来一看,吓出了一身的冷汗,这竟是康王世子安成郡王奏请将徐景焕点为陪读的折子。
端王爷要踩徐景焕,康王爷却要保徐景焕,他夹在中间定要得罪一个,这可怎么是好?
前些日子皇上在康王爷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为徐家平反,还应允如徐景焕春闱榜上有名,不仅为徐家平反,还会追封徐义臣,这也就是承认了当年是冤枉了徐家。
可不知端王爷说了什么,皇上又收回了旨意,还特意嘱咐他不能叫徐景焕会试的名次太过靠前。
冯逸荃悄悄擦了额上的冷汗,觑着眼看了一眼皇上,见他神态自若,安下心来,他父亲是皇上的陪读,他只要忠于皇上,听皇上的命令,不管向着谁,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冯逸荃思忖着安成郡王已经十六岁了,已经开始学着办差事了,要陪读也是该给最小的安清郡王陪读才是啊,故试探道:“皇上的意思是准还是不准?”
皇上当着冯逸荃,竟是蹙着眉叹了口气:“伯让是皇长孙,自然要用心栽培,准了也不为过,可端王却非说徐景焕是罪臣之子,当初他一手抄了徐家,若是为徐家平反,那他就自请削爵,若是不为徐家平反,倒是真可惜了一个人才。”
这可是皇上的家事!
冯逸荃听了悚然一惊,可见皇上真是极为苦恼的样子,稍一思索也明白了,皇上的心还是偏向端王爷的,端王爷是拿自己来威胁皇上,当初是端王爷说徐家有罪,这才一路把徐家陷了进去,如今为徐家平反,岂不是说端王爷冤枉了好人?那端王爷自然要受惩,若是不为徐家平反,那就不能启用徐景焕,安成郡王是皇长孙,也是皇上的心头肉,皇上也不忍心拒绝他。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如今幼子端王,长孙安成郡王,也是皇上的命根子,皇上这是难以抉择啊。
冯逸荃忽然心中一动,都说富贵险中求,若是他能帮皇上解决这一问题,岂不是立了一大功?可随即又意识到这是皇上家事,也许皇上会觉得自己僭越了,到时候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皇上许是看出了冯逸荃的犹豫,笑道:“逸荃有话直说,不用掖着藏着,你父亲向来耿直,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冯逸荃忙道:“皇上为难,无非是不想叫端王爷受过,也不忍心叫安成郡王失望罢了,依臣愚见,这就好比是两家求一女,究竟许给谁的问题罢了。”
皇上哈哈大笑起来:“话粗理不粗,说下去,若是你,该许给谁呢?”
冯逸荃觑着皇上的脸色,大胆道:“依臣愚见,徐景焕是个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徐见明虽然有错,可儿子归儿子,老子归老子,皇上可以只提拔徐景焕,其余的事一概不管,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皇上有些犹豫:“可朕已经答应了康王彻查徐家的事,为徐家平反了。”
冯逸荃道:“徐家究竟有没有错,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当初徐义臣上折子请立太子,可不是皇上说他有错,而是白阁老弹劾,皇上不过是秉公执法罢了,如今白阁老贪污受贿,罪大恶极,想来当初徐义臣也是遭他陷害,和端王爷没什么相干,和皇上更没相干,是朝臣相互倾轧罢了。”
皇上一愣,冯逸荃这是让他把事情都推到白阁老身上,一边为徐家平反,可以提拔徐景焕,一边又把端王摘了干净。
可一想起徐见明的死,皇上又犹疑了,冯逸荃却不想功亏一篑,急忙道:“皇上您想想,徐见明死的不光彩,咱们不提,徐家人还能敲锣打鼓的张扬不成?如今平反已经是开了天恩了,还敢计较什么?”
皇上点头,雨露雷霆,均是天恩,想来徐家不敢抱怨什么,遂拍板道:“还是逸荃有法子,替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既如此,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你看着拟道旨意,徐景焕素有才学,点为会元,殿试后不管名次如何,拨给安成郡王做陪读,依着规矩从伴读做起,白阁老陷害忠良,赐死,徐家蒙冤,依着上次的旨意,追封徐义臣为忠勇公,徐老夫人为一品夫人,钦此。”
冯逸荃不禁舒了一口气,可冷静下来又暗暗心惊,这阵子端王可是为了白阁老奔走呢,还求了锦衣卫的杨敏之,若是知道自己的一句话皇上就把白阁老赐死了,岂不要恨死自己?
冯逸荃不禁打了个寒噤,又想起徐景焕,依他的才学,殿试极有可能是进一甲,到时候就可以直接进翰林院,不是从六品的修撰,就是正七品的编修,如今皇上发了话,不管考得如何都进康王府做伴读,那才是从九品!
冯逸荃思及至此,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原想左右逢源,在皇上跟前讨个好,如今看来,好像是弄巧成拙,里外不是人了!
皇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却是心情极好,他只要子孙和睦就成,才不管什么正六品还是从九品,还兴致勃勃的赐了冯逸荃两方砚台以示奖励。
冯逸荃捧着皇上的赏赐,几乎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失魂落魄的出了宫。
冯逸荃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冯德,冯德一气之下打了冯逸荃两个耳光:“叫你自作主张!叫你胡乱说话!我是怎么告诫你的?少说多听!你倒好,居然插手皇上的家事!”
冯逸荃捂着脸极为委屈,却又说不出辩解的话来,看着父亲的脸色不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