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陈家小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重生寒门逆袭最新章节!
扬州三月,正是草长莺飞之际,扬州知府陈学杨三年任期已满,带着阖府家眷一路北上回京述职。
陈学杨时任扬州知府以来,在扬州也做出了一番功绩,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了几件好事儿,所以离开扬州之时,才有了百姓夹道送行,泪洒扬州城的场景。
陈学杨心里明白,老百姓除了舍不得自己这个为民请愿的扬州知府外,更多的是害怕上头再派来一个贪官污吏,弄得民不聊生。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陈学杨虽然为官清廉,在离开扬州的时候,家什器皿也装了六艘大船,剩余的两艘船则是载着杨府的家眷和下人。
一行八艘船浩浩荡荡的驶入了运河,远远看去,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蛇,载着在江南山水里沉淀了三年的人和物,渐行渐远。
船只在运河上航行了三天,三天里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其中一艘船上,挨着船头的房间内传来孩童稚嫩的声音。
“娘,我们真的要回京城了吗,京城好玩吗?”
抱着他的马氏笑了笑,柔声道:“京城呀比扬州热闹多了,琰儿一定会喜欢的。”
马氏约莫二十六七岁,穿着一身家常衣衫,薄粉敷面,看起来端庄秀丽,她怀中抱着的是陈家孙辈排行十二的陈仕琰,七岁大的样子,胸前挂着一副长命富贵锁,额上系着红色抹额,抹额中镶嵌着一颗绿色的玛瑙,这样的装扮显得他更加粉嫩可爱。
“娘,京城的祖父祖母呢,他们会喜欢琰儿吗?”陈仕琰继续问道。
马氏怔了怔,然后笑道:“他们会喜欢琰儿的,你祖母最疼的就是琰儿了。”
当年,儿子刚一出生,就被抱到老太太膝下抚养,要不是当时跟着夫君外放扬州,马氏也不能借口孩子还小,不能离开爹娘,不顾老侯爷和老太太的阻拦,硬是带着孩子跟着夫君下了扬州。
三年已过,每当想起在侯府的那些糟心日子,马氏就恨不得在扬州待上一辈子,永远也不回去。
她身后站在的奶娘宋嬷嬷也明白自家小姐心里的苦楚,作为下人,她除了安慰她,也不能替她决定什么。
“娘,弟弟。”这时候,帘子被掀开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大一小两个丫鬟。
小的丫鬟年纪和那个女孩差不多,大的那个有十五岁左右,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一叠精致的糕点。
“姐姐,你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琰儿想吃。”陈仕琰从母亲怀里下来,迈着小步子走到女孩面前,眼睛却盯着大丫鬟手里的托盘。
“你个小馋猫,一天就知道吃,要是哪天变成小胖猫了,姐姐就不喜欢你了。”宁滢点了点弟弟的鼻头,打趣道。
陈仕琰一听,撅着小嘴不开心,“那我不吃了,我不要变成小胖猫。”
马氏在一旁含笑看着一双儿女,视线一直停留在女儿身上,转眼间当年巴掌大的婴儿也长这么大了,再过几年,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
“滢儿,到娘身边来。”她朝着女儿招了招手。
宁滢从身后大丫鬟的手里接过托盘,小心翼翼的朝着马氏走去。
“娘,这是方嬷嬷新教我做的点心,您尝尝。”说完,用筷子夹起一块,慢慢送到马氏面前。
马氏张嘴咬了一口,笑着称赞,“滢儿真能干,这白玉糕比方嬷嬷做的还要好吃。”
宁滢有些不好意思,“我比方嬷嬷差远了。”
“才不是,我觉得姐姐做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陈仕琰不知道什么时候爬上了桌子,嘴里塞满了糕点,含糊不清的反驳。
马氏见状,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水,“琰儿,慢点吃,别噎着了。”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马氏的话音刚落,陈仕琰就被糕点噎住了,马氏赶紧上前拍了怕他的后背,一旁的宁滢又递了水给他。
一双儿女是马氏的心肝宝贝,就连丈夫陈学杨在她心里的地位也赶不上宁滢和陈仕琰姐弟俩,只要有关儿女的事情,马氏必定是亲力亲为。
傍晚的时候,船只航行到了惠州口岸,陈学杨吩咐管家去城里采买一些物资,自己则去了妻儿所在的船上。
“爹。”已经有三天未见父亲,这会儿一见到陈学杨,陈仕琰别提有多开心了。
“爹。”宁滢也跟着喊道。
陈学杨点了点头,微笑的牵着一双儿女进了舱内。
“夫君。”马氏放下手中的账簿,含笑迎了上来。
陈学杨看着妻子端庄秀丽的容颜和婷婷袅袅的身姿,心里越发的柔软,轻声道:“清婉,惠州有天下著名的夜市,不如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去见识一下吧。”
马氏听了有些犹豫,“夫君,夜市上鱼龙混杂,我有些担心。”
陈学杨摇了摇头,“别想那么多,我们让滢儿和琰儿的奶娘跟着,再带上几个家丁,不会有事的,再说了,两个孩子在船上闷了几天,也该上岸透透气。”
“是啊,娘,我想去夜市。”陈仕琰立刻附和。
马氏看了儿子一眼,又去看女儿,只见她的眼中也满含期待,于是便不再犹豫。
夫妻俩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带着儿女上了岸,身后跟着奶娘和家丁。
夕阳西下,血红的落日倒映在水面,微风拂过,水面上荡起一层层红色的波光,渐渐的太阳消失不见,水面归于宁静。
宁滢跟着父母下船后,看到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她有些惊讶的合不拢嘴。和扬州不一样,惠州城内晚间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小吃摊占满了整条街,再往前走,就是售卖其他一些小玩意儿的摊子。
此时天还未完全黑透,小摊上已经挂起了灯笼,街头至街尾,一排排的灯笼连在一起像是一条发光的火龙。
那些小贩见陈学杨一行人穿着打扮似富贵人家,纷纷热情的朝他们招揽生意。最后,陈仕琰吵着要吃馄炖,一家人才找了一家馄炖摊子坐下来。
混沌摊子的老板娘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妇人,看到顾客上门,热情的招呼着,而店老板则一声不吭的往锅里下馄饨。
这家虽然只是小本生意,可是馄炖却是皮薄馅多,馄炖的香味传出老远,怪不得连一向挑嘴的陈仕琰也吵着要吃。
陈学杨对此很满意,一家四口一人要了一碗。
在馄炖上桌之前的空档,宁滢眼尖的瞧见了混沌摊子旁认真看书书的少年,她扯了扯父亲的衣袖,让他顺着自己指着的方向看去。
扬州三月,正是草长莺飞之际,扬州知府陈学杨三年任期已满,带着阖府家眷一路北上回京述职。
陈学杨时任扬州知府以来,在扬州也做出了一番功绩,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干了几件好事儿,所以离开扬州之时,才有了百姓夹道送行,泪洒扬州城的场景。
陈学杨心里明白,老百姓除了舍不得自己这个为民请愿的扬州知府外,更多的是害怕上头再派来一个贪官污吏,弄得民不聊生。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陈学杨虽然为官清廉,在离开扬州的时候,家什器皿也装了六艘大船,剩余的两艘船则是载着杨府的家眷和下人。
一行八艘船浩浩荡荡的驶入了运河,远远看去,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水蛇,载着在江南山水里沉淀了三年的人和物,渐行渐远。
船只在运河上航行了三天,三天里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其中一艘船上,挨着船头的房间内传来孩童稚嫩的声音。
“娘,我们真的要回京城了吗,京城好玩吗?”
抱着他的马氏笑了笑,柔声道:“京城呀比扬州热闹多了,琰儿一定会喜欢的。”
马氏约莫二十六七岁,穿着一身家常衣衫,薄粉敷面,看起来端庄秀丽,她怀中抱着的是陈家孙辈排行十二的陈仕琰,七岁大的样子,胸前挂着一副长命富贵锁,额上系着红色抹额,抹额中镶嵌着一颗绿色的玛瑙,这样的装扮显得他更加粉嫩可爱。
“娘,京城的祖父祖母呢,他们会喜欢琰儿吗?”陈仕琰继续问道。
马氏怔了怔,然后笑道:“他们会喜欢琰儿的,你祖母最疼的就是琰儿了。”
当年,儿子刚一出生,就被抱到老太太膝下抚养,要不是当时跟着夫君外放扬州,马氏也不能借口孩子还小,不能离开爹娘,不顾老侯爷和老太太的阻拦,硬是带着孩子跟着夫君下了扬州。
三年已过,每当想起在侯府的那些糟心日子,马氏就恨不得在扬州待上一辈子,永远也不回去。
她身后站在的奶娘宋嬷嬷也明白自家小姐心里的苦楚,作为下人,她除了安慰她,也不能替她决定什么。
“娘,弟弟。”这时候,帘子被掀开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大一小两个丫鬟。
小的丫鬟年纪和那个女孩差不多,大的那个有十五岁左右,手里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是一叠精致的糕点。
“姐姐,你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琰儿想吃。”陈仕琰从母亲怀里下来,迈着小步子走到女孩面前,眼睛却盯着大丫鬟手里的托盘。
“你个小馋猫,一天就知道吃,要是哪天变成小胖猫了,姐姐就不喜欢你了。”宁滢点了点弟弟的鼻头,打趣道。
陈仕琰一听,撅着小嘴不开心,“那我不吃了,我不要变成小胖猫。”
马氏在一旁含笑看着一双儿女,视线一直停留在女儿身上,转眼间当年巴掌大的婴儿也长这么大了,再过几年,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
“滢儿,到娘身边来。”她朝着女儿招了招手。
宁滢从身后大丫鬟的手里接过托盘,小心翼翼的朝着马氏走去。
“娘,这是方嬷嬷新教我做的点心,您尝尝。”说完,用筷子夹起一块,慢慢送到马氏面前。
马氏张嘴咬了一口,笑着称赞,“滢儿真能干,这白玉糕比方嬷嬷做的还要好吃。”
宁滢有些不好意思,“我比方嬷嬷差远了。”
“才不是,我觉得姐姐做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陈仕琰不知道什么时候爬上了桌子,嘴里塞满了糕点,含糊不清的反驳。
马氏见状,连忙给他倒了一杯水,“琰儿,慢点吃,别噎着了。”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马氏的话音刚落,陈仕琰就被糕点噎住了,马氏赶紧上前拍了怕他的后背,一旁的宁滢又递了水给他。
一双儿女是马氏的心肝宝贝,就连丈夫陈学杨在她心里的地位也赶不上宁滢和陈仕琰姐弟俩,只要有关儿女的事情,马氏必定是亲力亲为。
傍晚的时候,船只航行到了惠州口岸,陈学杨吩咐管家去城里采买一些物资,自己则去了妻儿所在的船上。
“爹。”已经有三天未见父亲,这会儿一见到陈学杨,陈仕琰别提有多开心了。
“爹。”宁滢也跟着喊道。
陈学杨点了点头,微笑的牵着一双儿女进了舱内。
“夫君。”马氏放下手中的账簿,含笑迎了上来。
陈学杨看着妻子端庄秀丽的容颜和婷婷袅袅的身姿,心里越发的柔软,轻声道:“清婉,惠州有天下著名的夜市,不如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去见识一下吧。”
马氏听了有些犹豫,“夫君,夜市上鱼龙混杂,我有些担心。”
陈学杨摇了摇头,“别想那么多,我们让滢儿和琰儿的奶娘跟着,再带上几个家丁,不会有事的,再说了,两个孩子在船上闷了几天,也该上岸透透气。”
“是啊,娘,我想去夜市。”陈仕琰立刻附和。
马氏看了儿子一眼,又去看女儿,只见她的眼中也满含期待,于是便不再犹豫。
夫妻俩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带着儿女上了岸,身后跟着奶娘和家丁。
夕阳西下,血红的落日倒映在水面,微风拂过,水面上荡起一层层红色的波光,渐渐的太阳消失不见,水面归于宁静。
宁滢跟着父母下船后,看到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她有些惊讶的合不拢嘴。和扬州不一样,惠州城内晚间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小吃摊占满了整条街,再往前走,就是售卖其他一些小玩意儿的摊子。
此时天还未完全黑透,小摊上已经挂起了灯笼,街头至街尾,一排排的灯笼连在一起像是一条发光的火龙。
那些小贩见陈学杨一行人穿着打扮似富贵人家,纷纷热情的朝他们招揽生意。最后,陈仕琰吵着要吃馄炖,一家人才找了一家馄炖摊子坐下来。
混沌摊子的老板娘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妇人,看到顾客上门,热情的招呼着,而店老板则一声不吭的往锅里下馄饨。
这家虽然只是小本生意,可是馄炖却是皮薄馅多,馄炖的香味传出老远,怪不得连一向挑嘴的陈仕琰也吵着要吃。
陈学杨对此很满意,一家四口一人要了一碗。
在馄炖上桌之前的空档,宁滢眼尖的瞧见了混沌摊子旁认真看书书的少年,她扯了扯父亲的衣袖,让他顺着自己指着的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