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 话说户部亏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红楼之四爷在上最新章节!
入秋之后,河政上面一般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所需的不过是趁着汛期已过、且尚未冻土这段时间,多多加固河道防洪工事,以防来年的洪水罢了。
此间之事在林如海上京之前就已经安排下去,底下的人只要照做,然后胤禛几人回去再几处视察一下也就是了。
因此,这回南下并不需要太赶,这也是林如海将黛玉捎带上的缘故。若是此行是为了赈灾什么的,哪怕黛玉其实并不会拖后腿,林如海也万万不敢如此。
人言可畏啊!
虽然不需要太赶,不过也不能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毕竟眼红的人太多,还是不要留下那么明显的小辫子让人揪,所以这一路上的行程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
这一日一行人来到了山东境内。
山东也是历年来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今夏也遭了灾,至今粮价也还未降下来。走在街面上,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灾民。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今天就准备在城里歇下了。
找了间干净整洁的客栈要了几间上房,洗漱之后,便去寻了家酒楼,要了个雅间儿。
这些日子胤禛、胤祥、林如海三人时常聚在一起,或商议河工事务、或解析朝廷政令、或讨论当下局势,都是些紧要之事,苏培盛和明顺就守在门口,倒是黛玉留在屋里伺候着。
胤祥想起早先看到的那些灾民,就有些食不下咽,怏怏的说:“今年江南河道倒是没出现什么大的险情,其他地方却有好几处受灾的,汗阿玛也是,为什么还不下令扩大水泥的生产与投入?如今正是修缮的最佳时候,此时休整好了,来年就能少些灾情了。”
林如海笑道:“十三爷太心急了些,一种新生事物总要多花一些时间来证明它的效果的,今年才用上,虽然有了些成效,不过对于全国大范围的使用来说,却还是太激进了些,想来皇上也是想更谨慎些,毕竟是关系到万千百姓身家性命的大事,马虎不得。”
胤禛也道:“林大人所言极是,不花个两三年的时间,如何能得出更全面的信息?爷想着,等哪天林大人官升一级的时候,恐怕就是水泥在全国河道大面积推广的时候。”
林如海摆着手苦笑:“四爷就不要打趣奴才了,就这江南河道就已经惹得众人眼红了,真要拿下总河道,还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胤祥冷哼一声:“能者上庸者下,林大人的成绩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他们要是眼红,自己也发明个和水泥一样厉害的物什出来呀!没本事就不要在那里唧唧歪歪的。再者说了,他们眼里哪里有百姓社稷,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
黛玉暗暗点头,后世的许多基础建设,年年修年年坏,难道是他们修不好吗?
不是!
不过是一次性修得太好了,后来者又如何捞取政绩?况且钱放在那里要是不动的话,又如何能从中牟利呢?只有让钱流动起来,才能在里面吃拿卡要,中饱私囊。
河政上面的道理也是如此。
林家已经够富裕了,林如海又是铁了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再加上胤禛也是个一心为民的,因此,才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来。
林如海当初上任之前,就先了解了江南河道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根据防洪工事的坚固程度,以及万一出现险情所带来的影响大小,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难后易,这才抢在汛期之前,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以说,今年的汛期,江南河域也是险情频发,但是因为措施得当,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林如海的一心为民,绝不贪污公款,这也是康熙力排众议,坚持让林如海主持江南河政的原因。
要是换了个人,恐怕就不会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还很有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工程质量的代价,把降低成本的那部分钱扒拉到自己的荷包里。
康熙最好名声,在水泥横空出世的机遇下,自然不会让那些心思不纯的人来破坏他施恩于民以及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面对胤祥的夸赞,林如海自是谦逊了一番,然后就转了话题,他说:“按照本朝的规制,官员的俸禄确实是不够开销的,那些家中有产业的倒也无碍,却是有些人不擅经营,祖上又无余留,只靠朝廷的那点俸禄还真是难以维持生计。”
林如海对胤禛说:“四爷,奴才也有听闻,许多官员有在户部借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家中富裕的,不知这等情况四爷可知晓?”
胤禛冷着声音道:“爷也知对于许多官员,仅靠朝廷的俸禄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对于这部分人,在户部借些银子也就罢了。但就像林大人所说,户部借银最多的还不是这群人,反而是那些家中富裕的,在户部借银最多。究其根源,不过是户部借银一不要利息,二无人追讨罢了,说是借,却一个个都没打算着还。”
胤禛管着户部,自然知道户部明面上有几千万的库银,但那仅仅是账面儿上的数字,其中许多都是以借条的形式存在,真正的库银远没有那么多。而其中借款的一些大头,莫不是位高权重之人,就像太子那里就借着四十余万两,其余阿哥也是好几万、十余万的都有,其他的王公大臣也是借了不少。
这种情况,朝廷一旦是发生大的灾害,或者是需要用兵,户部那点存银就完全使不上劲,到时候怕是要发生****。
胤禛每每想起就觉得头疼。
林如海惊愕道:“没想到户部的情况这么严重,既如此怕是要早些报与皇上知晓,早作打算才是。”
胤禛苦笑着摇头,汗阿玛想要做一名仁君,又如何会严厉的催债?却见黛玉欲言又止,胤禛就道:“丫头有什么话就说吧。”
“奴婢猜想,皇上虽然知道有许多官员到户部借银,恐怕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人有去借,每人又借了多少。四爷何不列个明细出来?再在每个借款人后面备注一下他家的产业:比如有多少间房屋、有多少铺子、有多少田地庄子、家中又有几房妻妾、有多少奴仆伺候……”
黛玉笑道:“调查的资料虽然不尽详实,却也可以大致看出那些借款之人是迫于生计或是朝廷的脸面才借款呢,还是单纯的为了享受才借款?想来有了这样的对比在那里,皇上就能很直观的了解了,到时候不管是催债还是什么的,都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免得冤枉了人。”
胤祥闻言拍着桌子大笑起来,“林姑娘这法子太绝了!有哪些证据在,要是再叫穷,可以啊,把家产拍卖了还债。要是不承认那些产业就更好了,无主之物直接收归国库!哈哈哈哈,绝了,太绝了!”
林如海补充道:“根据实际情况分出等级来,家中实在贫困的,可提议皇上减免他们的借款。对于普通人家,可分期还款。而对于其他有能力还债的,就限期还款。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又不至于对那些确实拮据的官员造成伤害。”
想了想,又道:“对于有些明知家中富裕,但难以找到相关证据的,可以先做一些事来引导他们。比如请太后娘娘和皇上恩旨,如家中有省亲别院的,可允许入宫多年的嫔妃们出宫与家人团聚……”
胤禛拍手赞道:“林大人此计甚妙!”
胤祥愣了一下才恍然明白过来,指着林如海吭哧吭哧的笑:“林大人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等他们这头修建了省亲别院,接下来就催债,若是哭穷还不上来,就露了馅了。既无钱,如何又能修造省亲别院?若是钱都花在了省亲别院,那也好办,把院子拿来抵呗!这样一来,汗阿玛就知道他们不老实了。”
黛玉掩嘴而笑,以康熙的小心眼儿,真有这样的人,恐怕要被他大大的记一笔了,就不知这回贾府会如何做?
南下江浦一共用去了十来天的时间,胤禛对黛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她的聪慧之外,还有她的坚韧。
前头也说了,虽然时间不赶,但整个行程的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
原本胤禛还有心放缓一些速度,担心黛玉一个弱女子赶路太急身体会受不了,倒是林如海拒绝了。胤禛没想到黛玉看起来挺单薄的样子,性格却极坚韧,没见她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
胤祥策马走在胤禛身边,朝后侧的马车看了看,赞叹道:“林姑娘这性子倒不像汉女那般娇滴滴的,反而有咱们八旗女儿的韧性,真是难得。”
胤祥原本对黛玉的印象就很好,这一次同行更让他觉得黛玉的性格比他所见过的绝多大数女子都还要好!
他想起这些年随驾去塞外巡视、避暑时,也偶有皇家公主、宗室格格和八旗闺秀同行,那时的速度还远远不及他们现在南下的速度,却少有女子不叫苦的。
更别说那些汉军旗的秀女了,一个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一般,和黛玉比起来就显得矫揉造作了。
胤禛也赞同的点头,这一路紧赶慢赶,连他们这些大男人也有些憔悴。虽然黛玉是坐的马车不是骑马,却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且有时候为了赶路错过饭点,只能吃些干粮,喝些凉水,她却没有一声抱怨,原本就对她颇有好感的胤禛对她的认同度也越发的高了。
抬头,江浦城已近在眼前,却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了……
入秋之后,河政上面一般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所需的不过是趁着汛期已过、且尚未冻土这段时间,多多加固河道防洪工事,以防来年的洪水罢了。
此间之事在林如海上京之前就已经安排下去,底下的人只要照做,然后胤禛几人回去再几处视察一下也就是了。
因此,这回南下并不需要太赶,这也是林如海将黛玉捎带上的缘故。若是此行是为了赈灾什么的,哪怕黛玉其实并不会拖后腿,林如海也万万不敢如此。
人言可畏啊!
虽然不需要太赶,不过也不能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毕竟眼红的人太多,还是不要留下那么明显的小辫子让人揪,所以这一路上的行程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
这一日一行人来到了山东境内。
山东也是历年来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今夏也遭了灾,至今粮价也还未降下来。走在街面上,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灾民。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今天就准备在城里歇下了。
找了间干净整洁的客栈要了几间上房,洗漱之后,便去寻了家酒楼,要了个雅间儿。
这些日子胤禛、胤祥、林如海三人时常聚在一起,或商议河工事务、或解析朝廷政令、或讨论当下局势,都是些紧要之事,苏培盛和明顺就守在门口,倒是黛玉留在屋里伺候着。
胤祥想起早先看到的那些灾民,就有些食不下咽,怏怏的说:“今年江南河道倒是没出现什么大的险情,其他地方却有好几处受灾的,汗阿玛也是,为什么还不下令扩大水泥的生产与投入?如今正是修缮的最佳时候,此时休整好了,来年就能少些灾情了。”
林如海笑道:“十三爷太心急了些,一种新生事物总要多花一些时间来证明它的效果的,今年才用上,虽然有了些成效,不过对于全国大范围的使用来说,却还是太激进了些,想来皇上也是想更谨慎些,毕竟是关系到万千百姓身家性命的大事,马虎不得。”
胤禛也道:“林大人所言极是,不花个两三年的时间,如何能得出更全面的信息?爷想着,等哪天林大人官升一级的时候,恐怕就是水泥在全国河道大面积推广的时候。”
林如海摆着手苦笑:“四爷就不要打趣奴才了,就这江南河道就已经惹得众人眼红了,真要拿下总河道,还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胤祥冷哼一声:“能者上庸者下,林大人的成绩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他们要是眼红,自己也发明个和水泥一样厉害的物什出来呀!没本事就不要在那里唧唧歪歪的。再者说了,他们眼里哪里有百姓社稷,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
黛玉暗暗点头,后世的许多基础建设,年年修年年坏,难道是他们修不好吗?
不是!
不过是一次性修得太好了,后来者又如何捞取政绩?况且钱放在那里要是不动的话,又如何能从中牟利呢?只有让钱流动起来,才能在里面吃拿卡要,中饱私囊。
河政上面的道理也是如此。
林家已经够富裕了,林如海又是铁了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再加上胤禛也是个一心为民的,因此,才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来。
林如海当初上任之前,就先了解了江南河道各个河段的基本情况,根据防洪工事的坚固程度,以及万一出现险情所带来的影响大小,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难后易,这才抢在汛期之前,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以说,今年的汛期,江南河域也是险情频发,但是因为措施得当,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林如海的一心为民,绝不贪污公款,这也是康熙力排众议,坚持让林如海主持江南河政的原因。
要是换了个人,恐怕就不会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还很有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以工程质量的代价,把降低成本的那部分钱扒拉到自己的荷包里。
康熙最好名声,在水泥横空出世的机遇下,自然不会让那些心思不纯的人来破坏他施恩于民以及留名青史的好机会。
面对胤祥的夸赞,林如海自是谦逊了一番,然后就转了话题,他说:“按照本朝的规制,官员的俸禄确实是不够开销的,那些家中有产业的倒也无碍,却是有些人不擅经营,祖上又无余留,只靠朝廷的那点俸禄还真是难以维持生计。”
林如海对胤禛说:“四爷,奴才也有听闻,许多官员有在户部借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家中富裕的,不知这等情况四爷可知晓?”
胤禛冷着声音道:“爷也知对于许多官员,仅靠朝廷的俸禄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对于这部分人,在户部借些银子也就罢了。但就像林大人所说,户部借银最多的还不是这群人,反而是那些家中富裕的,在户部借银最多。究其根源,不过是户部借银一不要利息,二无人追讨罢了,说是借,却一个个都没打算着还。”
胤禛管着户部,自然知道户部明面上有几千万的库银,但那仅仅是账面儿上的数字,其中许多都是以借条的形式存在,真正的库银远没有那么多。而其中借款的一些大头,莫不是位高权重之人,就像太子那里就借着四十余万两,其余阿哥也是好几万、十余万的都有,其他的王公大臣也是借了不少。
这种情况,朝廷一旦是发生大的灾害,或者是需要用兵,户部那点存银就完全使不上劲,到时候怕是要发生****。
胤禛每每想起就觉得头疼。
林如海惊愕道:“没想到户部的情况这么严重,既如此怕是要早些报与皇上知晓,早作打算才是。”
胤禛苦笑着摇头,汗阿玛想要做一名仁君,又如何会严厉的催债?却见黛玉欲言又止,胤禛就道:“丫头有什么话就说吧。”
“奴婢猜想,皇上虽然知道有许多官员到户部借银,恐怕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人有去借,每人又借了多少。四爷何不列个明细出来?再在每个借款人后面备注一下他家的产业:比如有多少间房屋、有多少铺子、有多少田地庄子、家中又有几房妻妾、有多少奴仆伺候……”
黛玉笑道:“调查的资料虽然不尽详实,却也可以大致看出那些借款之人是迫于生计或是朝廷的脸面才借款呢,还是单纯的为了享受才借款?想来有了这样的对比在那里,皇上就能很直观的了解了,到时候不管是催债还是什么的,都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免得冤枉了人。”
胤祥闻言拍着桌子大笑起来,“林姑娘这法子太绝了!有哪些证据在,要是再叫穷,可以啊,把家产拍卖了还债。要是不承认那些产业就更好了,无主之物直接收归国库!哈哈哈哈,绝了,太绝了!”
林如海补充道:“根据实际情况分出等级来,家中实在贫困的,可提议皇上减免他们的借款。对于普通人家,可分期还款。而对于其他有能力还债的,就限期还款。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又不至于对那些确实拮据的官员造成伤害。”
想了想,又道:“对于有些明知家中富裕,但难以找到相关证据的,可以先做一些事来引导他们。比如请太后娘娘和皇上恩旨,如家中有省亲别院的,可允许入宫多年的嫔妃们出宫与家人团聚……”
胤禛拍手赞道:“林大人此计甚妙!”
胤祥愣了一下才恍然明白过来,指着林如海吭哧吭哧的笑:“林大人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等他们这头修建了省亲别院,接下来就催债,若是哭穷还不上来,就露了馅了。既无钱,如何又能修造省亲别院?若是钱都花在了省亲别院,那也好办,把院子拿来抵呗!这样一来,汗阿玛就知道他们不老实了。”
黛玉掩嘴而笑,以康熙的小心眼儿,真有这样的人,恐怕要被他大大的记一笔了,就不知这回贾府会如何做?
南下江浦一共用去了十来天的时间,胤禛对黛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她的聪慧之外,还有她的坚韧。
前头也说了,虽然时间不赶,但整个行程的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
原本胤禛还有心放缓一些速度,担心黛玉一个弱女子赶路太急身体会受不了,倒是林如海拒绝了。胤禛没想到黛玉看起来挺单薄的样子,性格却极坚韧,没见她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
胤祥策马走在胤禛身边,朝后侧的马车看了看,赞叹道:“林姑娘这性子倒不像汉女那般娇滴滴的,反而有咱们八旗女儿的韧性,真是难得。”
胤祥原本对黛玉的印象就很好,这一次同行更让他觉得黛玉的性格比他所见过的绝多大数女子都还要好!
他想起这些年随驾去塞外巡视、避暑时,也偶有皇家公主、宗室格格和八旗闺秀同行,那时的速度还远远不及他们现在南下的速度,却少有女子不叫苦的。
更别说那些汉军旗的秀女了,一个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一般,和黛玉比起来就显得矫揉造作了。
胤禛也赞同的点头,这一路紧赶慢赶,连他们这些大男人也有些憔悴。虽然黛玉是坐的马车不是骑马,却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且有时候为了赶路错过饭点,只能吃些干粮,喝些凉水,她却没有一声抱怨,原本就对她颇有好感的胤禛对她的认同度也越发的高了。
抬头,江浦城已近在眼前,却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