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摄制,雪中捕鱼,制作红薯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乡土之王最新章节!
(五千字大章奉上……新的一个月开始了,乡亲们投张保底月票咯……感谢一路支持的各位乡亲,谢谢你们……)
“千亩湖专期?柳导你这话的意思是……”木森疑惑地看着她,当然他这又是猪鼻子插大葱,在装象(蒜)。
“我的意思是,我们舌尖上的诱h,专门为千亩湖的美食做一期节目……这期节目里面不会再有别的地方的美食。”柳叶儿有些小兴奋地道。
做为节目的导演,她一直以‘发掘天底下最美味的美食’为己任,一直自诩自己是‘天底下吃货们的福音’。每一次的发现,每一次的意外收获,都会让她成就感满满……更何况这次,发现与收获都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她的微博,粉丝数以百万计,无一例外的都是吃货,每一期的节目播出来后,她的微博里都是最热闹的。另外她还有吃货企鹅群,**群,她都是群主……
“专门为我千亩湖的美食做一期节目?这,行吗?”木森闻言,神色不由得一愣,些不敢置信地道。
戴莉莉坐在旁边的桌子吃饭,她的注意力一直在木森身上,瞅着他这装模作样的德性,她的心下笑喷了,直叹木森不去香江不去好莱坞发展,实在是演艺界的巨大损失,他这演技出神入化的,让人叹为观止啊。
“当然行!”柳叶儿足球般壮观的胸一挺,大导演的豪气十足。
“哈哈。那就太好了……这可是免费为我千亩湖村做宣传啊,我要代表我们全体千亩湖村村民,感谢你们。”木森大喜过望,乐哈哈地道。
“谢什么。”柳叶儿道:“咱们合作,本来就是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我取我们需要的宝贵素材,你们获得你们需要的宣传机会。”
“这倒是。”木森颔了颔首道:“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专期?”
“这个事儿待会再论。”柳叶儿身子向前倾了倾,问道:“木总你再想想,除了我们刚刚吃的十个菜,除了那花生。除了湖蟹……你们千亩湖村。还有别的什么好吃的美食没有?”
“我们千亩湖村好吃的美食,多了去了。”木森说道:“春天的时候,你在路边拽一把野味,回来一煮。好吃得不行……再在枯死的树墩儿上。摘几片木耳。拌着猪肉下个汤,鲜得你舌头都哆嗦……”
“这些我知道……不过我这里指的是那些具有当地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柳叶儿道。
“别的美食。都不如这十个菜来得有特色和代表性。”木森道,这十个菜可是他精心筛选出来的。
“那算了,就这十个菜吧。”柳叶儿说道:“十个菜,再加上千亩湖湖蟹,还有那花生……”
“花生就算了吧。”木森摆了摆手打断道。
“花生那么好吃,为什么要算了?”柳叶儿不解地道。
“因为这花生的产量太少了,我不打算推广。”木森胡诌道。
“好,那花生就不算。”柳叶儿道:“十个菜加湖蟹,总共十一道美食,做一期节目,也差不多了……木总依你之见,我们先从哪道菜开始?”
似想到了什么,柳叶儿又道:“补充和你说一下,我们需要了解每道菜的原材料的来源,产出环境,生长过程,加工或者是烹饪的过程……当然,因为时节和天气的问题,有些细节无法还还原,这不要紧,我们有素材库……不过,最好还是能现场取材,这样效果最佳。”
“从麻辣小鱼仔开始吧。”木森想了想道。
“这鱼应该是产自千亩湖吧。”柳叶儿道。
“对,这是我们蓝天市的一种当地鱼,尤其是我们青山镇,这种鱼最为丰富……在别的地方很少见的。”木森说道。
“这就最好了,要的就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柳叶儿欣然点头,说道:“我们需要拍摄下来整个捕捉这鱼的过程……所以我们得去千亩湖捕鱼。”
“那就去呗,想想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捕鱼,这场景多诗情画意,多有趣味嘛。”木森笑道。
……
在屋里边休憩边聊,柳叶儿向木森交待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木森也交待她,自己会出镜,但会化妆会伪装,不会以本来面目示人。节目到时播出来后,也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这事优优有跟柳叶儿提前说过,柳叶儿没问为什么,干脆地答应下来。
一个多钟后,该交待的都清楚了,节目组的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木森也在做准备。
他这准备主要就是化妆,桐油往脸上一抹,两撇八字胡往嘴边一粘,脚下一双黑色老布鞋,再到一位村民家借了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打了不少补丁的老式中山装,最后还戴了个本山上春晚时经常要戴的帽儿……
节目组人员里,自然有专业的化妆师,她利索地把木森的妆给化好了。
此刻的木森,面色腊黄,整个人完全地变了样,不再是朝气蓬勃的阳刚小伙,而是一个饱受风雨摧残的中年农民。别说陌生人,就算是最熟的熟人来了,也会认不出他。
“扑……”一家人看着他这模样,顿时都笑喷了。
“呀,这位农民伯伯,你简直就是帅呆了。”戴莉莉打趣他,笑嘻嘻地道:“别动别动,如此英武帅气的形象,得好好地做个留恋。”
说着她拿出手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
“爸你去喊一下大虎,还有三根叔。”木森对木厚德说道,待会节目组的人会一起出湖,得有人来给他们划竹排不是?
木厚德出了门。很快便把程大虎和刘三根给喊来了。
两人进屋,看到节目组各种摄像机的架式,倒是没感到大惊小怪,毕竟之前省领导来村,各种长枪短炮,他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再者,央视会来村里这事,木森在和刘福民说了后,便在在全村传开了,村里人都知道。
“叔。木子呢?”程大虎看了屋里一圈。没发现木森,便问道。
“对啊,小木呢?”刘三根亦问道。
事实上木森就在他们跟前,而两人却不识。顿时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
两人被笑得莫名其妙。程大虎憨憨地挠了挠头。说道:“你们笑什么?”
“哈哈……”众人笑得更加的厉害,程大虎和刘三根愈加的一头雾水,两人甚至还自我检索。查看笑源是不是来于自己身上?真如此,那可就糗大了。
场面很滑稽,很欢乐,木森也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结果他的声音暴露了他,使得程大虎瞄上了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终于认出他来,很是难以置信地道:“靠,木子你咋成了这副破落样?”
“去,什么破落样……我这是因为剧情需要,化了妆。”木森撇嘴道。
他这一开口说话,刘三根也认出他来了,顿时被吓了一跳,木森这形象和他本来的面目,反差实在是太大了点。
“这化妆的技术,牛啊,居然能把你变成这副丐帮弟子的样子。”程大虎感慨道。
他这形容辞用的,也是绝了,惹得众人又是一顿笑,木森则是无语。
……
欢乐过后,带上丝网以及鱼篓,准备相应的落水救生设施。节目组的人则扛上摄像机,录制正式开始了。
程大虎和刘三根各划一个竹排,各载着两名工作人员,往湖深处划去,还有四名工作人员,他们职务不同,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做。
木森独自划了个竹排,行驶在他们两个竹排的中间,几个摄像机的镜头都是对准着他的,他现在是冒充渔民来的,可是主角。
竹排向前,劈波斩浪,没多久就来一片平素小纤鱼活动比较活跃的水域。
木森慢条斯理,有模有样地将几页丝网布置开来。
随即他划到一百多米开外,挥起竹竿,抽击着水面,击得水花飞溅。
他这是在逐鱼,鱼虽然不冬眠,但在天气冷的时候,它们很少活动,小纤鱼也不例外。
木森制造出来的动静很大,惊扰到了蜇伏着的小纤鱼群,吓得它们在水表层快速地游窜着,甚至有些还不时地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回水里。
湖中鱼飞跃,与周遭白雪茫茫的景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很有意境感……这一切,自然被摄像机所捕捉。
木森这样逐了一阵,开始收起丝网,只见网眼里黏着一条条小纤鱼,他将这些鱼一一取下,放进鱼篓子里……期间,少不了要来几个特写镜头。
捕鱼行动圆满完工,录制的效果也都非常不错,无需重来。
大伙儿上岸,而此时的岸边,村民们都在看热闹,众所皆知,国人爱瞧热闹,千亩湖人也不例外。
拍摄队伍往木森家而回,后面自然跟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他家屋前坪里,摆放着一张桌子,桌下有个装着水的桶子,和一个洗菜的盆。桌上有菜刀一把,砧板一个,以及各种佐料,和各种洗好的佐菜。桌子的旁边,放着一个煤球炉子,炉里炭火通红。
桌子的前边,木厚德大厨范儿十足地立在那里,他也化了妆,改变了容貌。
木森把鱼送过来,随着柳叶儿一声令下,录制开始,只见木厚德挤鱼,清洗干净,而后切佐菜……
他所有的动作娴熟而精湛,很优美,引得围观的乡亲赞叹,议论纷纷,猜测这一定是哪家大酒店里请来的大厨!
没花太久的时间,‘麻辣小鱼仔’这道菜的录制全部完成,只需后期再剪辑与配音就ok了。
……
接下来节目组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合菜的录制。
青山镇的合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正是红薯粉。
现在全国各地,很多的市场上都有红薯粉在出售,但这些粉,不是玉米粉,就是木薯粉,而且都还掺了明胶。总而言之,在城市里的市面上,要买到正宗的红薯粉,可能性几乎能直接等于零。
在农村里,当然得另当别论。因为很多的乡村。都有冬天里制作红薯粉的习俗,毫无疑问,这是最地道最正宗的。
不过这种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随着老一辈的逐渐离去。很多地方都没有了。
千亩湖村就还保持着这个习俗,事实上,打从挖完红薯后。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地有村民家在制作红薯粉。
手工制作这玩意,过程比较复杂。
千亩湖村会制粉的人很多,一般上了年纪的都懂,但真正精于此事的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要知道,在青山镇一带,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一门技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这些人在青山镇,被称之为‘粉匠人’。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就是‘粉匠人’最忙碌的时候,很多不会制作红薯粉,或作得不好,但又想吃红薯粉的人家,就会花钱请这些‘粉匠人’。
不过因为种种主观客观的因素,‘粉匠人’和很多的传统手艺匠人一样,在青山镇早已经是过去式。
刘福民曾经并不是‘粉匠人’,但这货头脑比较灵活,再加上只要有空,便爱去给人家帮忙,所以他制作的技术,正是在千亩湖屈指可数的行列当中。
木森早就和他通过气,让他做好相应的准备,所以现在直接把节目组带去了他家。
“小木你这是?”刘福民看着节目组的人扛着摄像机来自家,有些发懵,木森当初要他做准备时,并没有明说,故而他不知。
“我们千亩湖的合菜,将上央视……而红薯粉是合菜的主材料,节目组需要录制红薯粉制作的工程。”木森笑眯眯地道。
“这玩意也能上央视?”刘福民吃了一惊,一路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亦是讶异,合菜对他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食物,难登大雅之堂,但现在竟然……
“不是和你说过吗,是个美食节目……我们村的红薯粉那么地道,合菜那般美味,当然能上了。”木森说道。
刘福民了然地颔了颔首,随即他又一本正经地道:“小木听你话的意思,是不是只要菜好吃,就能上这节目?”
“那得相当的好吃。”木森道。
“我下的面条就相当的好吃!不信你们可以问我老婆……她是吃了一碗还想吃第二碗,吃了几十年没吃厌不说,还越吃越带劲儿。”刘福民正经的面容一变,贼兮兮地笑道:“小木是不是,我的面条也能上这节目?”
“福伯你想多了。”木森有些无语地道。
“哈哈……”刘福民得瑟地大笑,看向那一台台摄像机,似乎想到了什么,兴奋地道:“小木我现在是不是能上央视了?”
“你是红薯粉制作大师,当然能上了。”木森道。
“真的?”刘福民瞪大了眼,觉得不敢相信。
“必须是真的。”木森道。
“我靠!”再次得到木森的确定,刘福民兴奋地一拍大腿,咧着嘴傻笑道:“想不到我有朝一日,竟然能上央视,你娘的,这简直就跟作梦一样啊!”
……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于一块空地上,用大土砖搭了一个灶,灶里大条大条的柴薪烧得噼叭作响,灶上架着一口黝黑黝黑的大铁锅,大铁锅里是大半锅子水。
在旁边,还有一口大铁锅,这锅里亦是装着水,但没烧,就是冷水。
此外,还有一个形状有点象船的大木桶。
刘福民系着个围兜,挽着衣袖,早就摆开了架式,只见他将提前炼制的红薯淀粉,倒进大木桶里,再冲入一些烧开的水,而后,他操起根大木棒,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起来。
他一边搅,一边不断地注入沸水,就跟搅面糊糊似的……一直到淀粉乳变成透明、黏稠的粉芡,这才作罢。
而后他看了看那锅烧着的水,见已沸腾,便拿起了一个木瓢。
这木瓢叫漏瓢,是特制的,底部有一个一个的小孔,粉丝丝正是由这里出来。
将搅好的粉芡舀入木瓢里,他又操起个木捶,用力捶打瓢里的粉芡。
他这捶打的力量很足,很匀称,很有节奏感。话说一个制粉师傅的技术有几斤几两,内行们从这个捶打的动作,便能窥见个一清二楚。
在他的不断地捶打下,木瓢的小孔开始出粉了。这在行业里,叫漏丝。
粉丝呈淡黄色,晶莹透亮,身干条细,均匀,韧性很好,拉立很足,不会拉断。
粉丝往下坠落,直接落进沸水里,它会先沉下去,很快又会浮上来……其实,这个时候的红薯粉条,才是最美味最好吃最地道最纯正的,筋道而爽口,非常过瘾。
一旁他两个儿子刘宝强和刘宝壮在打下手,一个负责往漏瓢里加粉芡,一个则负责将沸水锅里的粉条,引入冷水锅里。
经过冷水冷却降温后,再切成一定的长度,用手理成串,穿于专用的竹棍上,不断地摆动,直至粉丝松散,相互不粘在一起。
最后一道工序是晾晒,找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干后,这红薯粉便算大功告成了。(未完待续……)R1292
(五千字大章奉上……新的一个月开始了,乡亲们投张保底月票咯……感谢一路支持的各位乡亲,谢谢你们……)
“千亩湖专期?柳导你这话的意思是……”木森疑惑地看着她,当然他这又是猪鼻子插大葱,在装象(蒜)。
“我的意思是,我们舌尖上的诱h,专门为千亩湖的美食做一期节目……这期节目里面不会再有别的地方的美食。”柳叶儿有些小兴奋地道。
做为节目的导演,她一直以‘发掘天底下最美味的美食’为己任,一直自诩自己是‘天底下吃货们的福音’。每一次的发现,每一次的意外收获,都会让她成就感满满……更何况这次,发现与收获都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她的微博,粉丝数以百万计,无一例外的都是吃货,每一期的节目播出来后,她的微博里都是最热闹的。另外她还有吃货企鹅群,**群,她都是群主……
“专门为我千亩湖的美食做一期节目?这,行吗?”木森闻言,神色不由得一愣,些不敢置信地道。
戴莉莉坐在旁边的桌子吃饭,她的注意力一直在木森身上,瞅着他这装模作样的德性,她的心下笑喷了,直叹木森不去香江不去好莱坞发展,实在是演艺界的巨大损失,他这演技出神入化的,让人叹为观止啊。
“当然行!”柳叶儿足球般壮观的胸一挺,大导演的豪气十足。
“哈哈。那就太好了……这可是免费为我千亩湖村做宣传啊,我要代表我们全体千亩湖村村民,感谢你们。”木森大喜过望,乐哈哈地道。
“谢什么。”柳叶儿道:“咱们合作,本来就是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我取我们需要的宝贵素材,你们获得你们需要的宣传机会。”
“这倒是。”木森颔了颔首道:“你们打算怎么做这专期?”
“这个事儿待会再论。”柳叶儿身子向前倾了倾,问道:“木总你再想想,除了我们刚刚吃的十个菜,除了那花生。除了湖蟹……你们千亩湖村。还有别的什么好吃的美食没有?”
“我们千亩湖村好吃的美食,多了去了。”木森说道:“春天的时候,你在路边拽一把野味,回来一煮。好吃得不行……再在枯死的树墩儿上。摘几片木耳。拌着猪肉下个汤,鲜得你舌头都哆嗦……”
“这些我知道……不过我这里指的是那些具有当地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柳叶儿道。
“别的美食。都不如这十个菜来得有特色和代表性。”木森道,这十个菜可是他精心筛选出来的。
“那算了,就这十个菜吧。”柳叶儿说道:“十个菜,再加上千亩湖湖蟹,还有那花生……”
“花生就算了吧。”木森摆了摆手打断道。
“花生那么好吃,为什么要算了?”柳叶儿不解地道。
“因为这花生的产量太少了,我不打算推广。”木森胡诌道。
“好,那花生就不算。”柳叶儿道:“十个菜加湖蟹,总共十一道美食,做一期节目,也差不多了……木总依你之见,我们先从哪道菜开始?”
似想到了什么,柳叶儿又道:“补充和你说一下,我们需要了解每道菜的原材料的来源,产出环境,生长过程,加工或者是烹饪的过程……当然,因为时节和天气的问题,有些细节无法还还原,这不要紧,我们有素材库……不过,最好还是能现场取材,这样效果最佳。”
“从麻辣小鱼仔开始吧。”木森想了想道。
“这鱼应该是产自千亩湖吧。”柳叶儿道。
“对,这是我们蓝天市的一种当地鱼,尤其是我们青山镇,这种鱼最为丰富……在别的地方很少见的。”木森说道。
“这就最好了,要的就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柳叶儿欣然点头,说道:“我们需要拍摄下来整个捕捉这鱼的过程……所以我们得去千亩湖捕鱼。”
“那就去呗,想想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捕鱼,这场景多诗情画意,多有趣味嘛。”木森笑道。
……
在屋里边休憩边聊,柳叶儿向木森交待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木森也交待她,自己会出镜,但会化妆会伪装,不会以本来面目示人。节目到时播出来后,也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这事优优有跟柳叶儿提前说过,柳叶儿没问为什么,干脆地答应下来。
一个多钟后,该交待的都清楚了,节目组的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木森也在做准备。
他这准备主要就是化妆,桐油往脸上一抹,两撇八字胡往嘴边一粘,脚下一双黑色老布鞋,再到一位村民家借了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打了不少补丁的老式中山装,最后还戴了个本山上春晚时经常要戴的帽儿……
节目组人员里,自然有专业的化妆师,她利索地把木森的妆给化好了。
此刻的木森,面色腊黄,整个人完全地变了样,不再是朝气蓬勃的阳刚小伙,而是一个饱受风雨摧残的中年农民。别说陌生人,就算是最熟的熟人来了,也会认不出他。
“扑……”一家人看着他这模样,顿时都笑喷了。
“呀,这位农民伯伯,你简直就是帅呆了。”戴莉莉打趣他,笑嘻嘻地道:“别动别动,如此英武帅气的形象,得好好地做个留恋。”
说着她拿出手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
“爸你去喊一下大虎,还有三根叔。”木森对木厚德说道,待会节目组的人会一起出湖,得有人来给他们划竹排不是?
木厚德出了门。很快便把程大虎和刘三根给喊来了。
两人进屋,看到节目组各种摄像机的架式,倒是没感到大惊小怪,毕竟之前省领导来村,各种长枪短炮,他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再者,央视会来村里这事,木森在和刘福民说了后,便在在全村传开了,村里人都知道。
“叔。木子呢?”程大虎看了屋里一圈。没发现木森,便问道。
“对啊,小木呢?”刘三根亦问道。
事实上木森就在他们跟前,而两人却不识。顿时一屋子的人哄堂大笑。
两人被笑得莫名其妙。程大虎憨憨地挠了挠头。说道:“你们笑什么?”
“哈哈……”众人笑得更加的厉害,程大虎和刘三根愈加的一头雾水,两人甚至还自我检索。查看笑源是不是来于自己身上?真如此,那可就糗大了。
场面很滑稽,很欢乐,木森也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结果他的声音暴露了他,使得程大虎瞄上了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终于认出他来,很是难以置信地道:“靠,木子你咋成了这副破落样?”
“去,什么破落样……我这是因为剧情需要,化了妆。”木森撇嘴道。
他这一开口说话,刘三根也认出他来了,顿时被吓了一跳,木森这形象和他本来的面目,反差实在是太大了点。
“这化妆的技术,牛啊,居然能把你变成这副丐帮弟子的样子。”程大虎感慨道。
他这形容辞用的,也是绝了,惹得众人又是一顿笑,木森则是无语。
……
欢乐过后,带上丝网以及鱼篓,准备相应的落水救生设施。节目组的人则扛上摄像机,录制正式开始了。
程大虎和刘三根各划一个竹排,各载着两名工作人员,往湖深处划去,还有四名工作人员,他们职务不同,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做。
木森独自划了个竹排,行驶在他们两个竹排的中间,几个摄像机的镜头都是对准着他的,他现在是冒充渔民来的,可是主角。
竹排向前,劈波斩浪,没多久就来一片平素小纤鱼活动比较活跃的水域。
木森慢条斯理,有模有样地将几页丝网布置开来。
随即他划到一百多米开外,挥起竹竿,抽击着水面,击得水花飞溅。
他这是在逐鱼,鱼虽然不冬眠,但在天气冷的时候,它们很少活动,小纤鱼也不例外。
木森制造出来的动静很大,惊扰到了蜇伏着的小纤鱼群,吓得它们在水表层快速地游窜着,甚至有些还不时地跃出水面,在半空中划出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回水里。
湖中鱼飞跃,与周遭白雪茫茫的景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很有意境感……这一切,自然被摄像机所捕捉。
木森这样逐了一阵,开始收起丝网,只见网眼里黏着一条条小纤鱼,他将这些鱼一一取下,放进鱼篓子里……期间,少不了要来几个特写镜头。
捕鱼行动圆满完工,录制的效果也都非常不错,无需重来。
大伙儿上岸,而此时的岸边,村民们都在看热闹,众所皆知,国人爱瞧热闹,千亩湖人也不例外。
拍摄队伍往木森家而回,后面自然跟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他家屋前坪里,摆放着一张桌子,桌下有个装着水的桶子,和一个洗菜的盆。桌上有菜刀一把,砧板一个,以及各种佐料,和各种洗好的佐菜。桌子的旁边,放着一个煤球炉子,炉里炭火通红。
桌子的前边,木厚德大厨范儿十足地立在那里,他也化了妆,改变了容貌。
木森把鱼送过来,随着柳叶儿一声令下,录制开始,只见木厚德挤鱼,清洗干净,而后切佐菜……
他所有的动作娴熟而精湛,很优美,引得围观的乡亲赞叹,议论纷纷,猜测这一定是哪家大酒店里请来的大厨!
没花太久的时间,‘麻辣小鱼仔’这道菜的录制全部完成,只需后期再剪辑与配音就ok了。
……
接下来节目组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合菜的录制。
青山镇的合菜,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正是红薯粉。
现在全国各地,很多的市场上都有红薯粉在出售,但这些粉,不是玉米粉,就是木薯粉,而且都还掺了明胶。总而言之,在城市里的市面上,要买到正宗的红薯粉,可能性几乎能直接等于零。
在农村里,当然得另当别论。因为很多的乡村。都有冬天里制作红薯粉的习俗,毫无疑问,这是最地道最正宗的。
不过这种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随着老一辈的逐渐离去。很多地方都没有了。
千亩湖村就还保持着这个习俗,事实上,打从挖完红薯后。这段时间里一直不断地有村民家在制作红薯粉。
手工制作这玩意,过程比较复杂。
千亩湖村会制粉的人很多,一般上了年纪的都懂,但真正精于此事的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要知道,在青山镇一带,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一门技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这些人在青山镇,被称之为‘粉匠人’。
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就是‘粉匠人’最忙碌的时候,很多不会制作红薯粉,或作得不好,但又想吃红薯粉的人家,就会花钱请这些‘粉匠人’。
不过因为种种主观客观的因素,‘粉匠人’和很多的传统手艺匠人一样,在青山镇早已经是过去式。
刘福民曾经并不是‘粉匠人’,但这货头脑比较灵活,再加上只要有空,便爱去给人家帮忙,所以他制作的技术,正是在千亩湖屈指可数的行列当中。
木森早就和他通过气,让他做好相应的准备,所以现在直接把节目组带去了他家。
“小木你这是?”刘福民看着节目组的人扛着摄像机来自家,有些发懵,木森当初要他做准备时,并没有明说,故而他不知。
“我们千亩湖的合菜,将上央视……而红薯粉是合菜的主材料,节目组需要录制红薯粉制作的工程。”木森笑眯眯地道。
“这玩意也能上央视?”刘福民吃了一惊,一路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们,亦是讶异,合菜对他们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食物,难登大雅之堂,但现在竟然……
“不是和你说过吗,是个美食节目……我们村的红薯粉那么地道,合菜那般美味,当然能上了。”木森说道。
刘福民了然地颔了颔首,随即他又一本正经地道:“小木听你话的意思,是不是只要菜好吃,就能上这节目?”
“那得相当的好吃。”木森道。
“我下的面条就相当的好吃!不信你们可以问我老婆……她是吃了一碗还想吃第二碗,吃了几十年没吃厌不说,还越吃越带劲儿。”刘福民正经的面容一变,贼兮兮地笑道:“小木是不是,我的面条也能上这节目?”
“福伯你想多了。”木森有些无语地道。
“哈哈……”刘福民得瑟地大笑,看向那一台台摄像机,似乎想到了什么,兴奋地道:“小木我现在是不是能上央视了?”
“你是红薯粉制作大师,当然能上了。”木森道。
“真的?”刘福民瞪大了眼,觉得不敢相信。
“必须是真的。”木森道。
“我靠!”再次得到木森的确定,刘福民兴奋地一拍大腿,咧着嘴傻笑道:“想不到我有朝一日,竟然能上央视,你娘的,这简直就跟作梦一样啊!”
……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于一块空地上,用大土砖搭了一个灶,灶里大条大条的柴薪烧得噼叭作响,灶上架着一口黝黑黝黑的大铁锅,大铁锅里是大半锅子水。
在旁边,还有一口大铁锅,这锅里亦是装着水,但没烧,就是冷水。
此外,还有一个形状有点象船的大木桶。
刘福民系着个围兜,挽着衣袖,早就摆开了架式,只见他将提前炼制的红薯淀粉,倒进大木桶里,再冲入一些烧开的水,而后,他操起根大木棒,朝着同一个方向搅拌起来。
他一边搅,一边不断地注入沸水,就跟搅面糊糊似的……一直到淀粉乳变成透明、黏稠的粉芡,这才作罢。
而后他看了看那锅烧着的水,见已沸腾,便拿起了一个木瓢。
这木瓢叫漏瓢,是特制的,底部有一个一个的小孔,粉丝丝正是由这里出来。
将搅好的粉芡舀入木瓢里,他又操起个木捶,用力捶打瓢里的粉芡。
他这捶打的力量很足,很匀称,很有节奏感。话说一个制粉师傅的技术有几斤几两,内行们从这个捶打的动作,便能窥见个一清二楚。
在他的不断地捶打下,木瓢的小孔开始出粉了。这在行业里,叫漏丝。
粉丝呈淡黄色,晶莹透亮,身干条细,均匀,韧性很好,拉立很足,不会拉断。
粉丝往下坠落,直接落进沸水里,它会先沉下去,很快又会浮上来……其实,这个时候的红薯粉条,才是最美味最好吃最地道最纯正的,筋道而爽口,非常过瘾。
一旁他两个儿子刘宝强和刘宝壮在打下手,一个负责往漏瓢里加粉芡,一个则负责将沸水锅里的粉条,引入冷水锅里。
经过冷水冷却降温后,再切成一定的长度,用手理成串,穿于专用的竹棍上,不断地摆动,直至粉丝松散,相互不粘在一起。
最后一道工序是晾晒,找一个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干后,这红薯粉便算大功告成了。(未完待续……)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