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6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花田娇娘最新章节!
自从上次和二妹谈过之后,沈成兰就歇了过继春河的心思,这次回来也没像往日那样紧盯着春河。沈华瞧在眼里,只当她打消了念头,也就没有告诉王氏。
沈成兰带着孩子就这样住下了,但她也是闲不住的人,忙里忙外的帮着干活,没活干就拿个绣棚出来绣花。因为还要种玉米大豆,王氏没急着回镇上,也端着绣棚和沈成兰一道坐在堂屋里绣花。
小陈氏瞧着稀奇,庄家妇人顶多编编蒲扇,还小娃娃的衣边子打上络子,正正经经绣花的真没几个,便陪坐着和她们闲聊。
沈成兰瞧王氏的花样特别,配色也古怪,忍不住多张了几眼。何氏的肚子已经出怀,坐着不舒服就成天的东家串西家走的,回来的时候远远就瞧见妯娌三个有说有笑的,大姑子时不时地盯着大嫂的绣棚看,待走近了,挑了眉毛说:“大姐不晓得吧,咱大嫂这幅绣品是和春绣坊签了活的,能赚一百多文钱呢。”
“这么多!”她帮着村里绣娘做绣活,才赚十几个钱,就这都眼红了一村子的妇人。沈成兰放下自己的绣棚,挨到王氏身边仔细看,不是她自夸,王氏绣的着实一般。
王氏眼皮都没抬,任她看去,淡淡的“嗯”了一声。
何氏觉得没意思,撇了撇嘴准备回屋歇着,才扭头,院门外传来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声音,她停了一脚,待看见春文她们一人抱着一大捧蒲草回来,喊道:“文儿,割蒲草回来干啥?”
“花儿说,编个……大的蒲扇垫在床上,凉快。”春文放下蒲草,伸了伸胳膊,抱了一路,胳膊都酸了。
“蒲扇干了以后硬邦邦的,咋睡?花儿小,你别依着她瞎折腾!”何氏翻了个白眼,大嫂家的小丫头一天一个鬼主意,也不见她干活,就会指派人。
王氏听提到她闺女的名,也走了出来,瞧着满院子的蒲草,问:“花儿,你要用这草做啥?”
在沈华的印象里,中国应该很久以前就有席子了,不是还有席地而坐、割席断义这些成语嘛。但是为什么她之前问春溪春文,她们都没听说过呢,她在河边看到很多蒲草,就想到了草席,夏天这么热,总要想些办法。
沈华想解释,但现在的沈家沟人根本不知道席子是什么,更别说草席,竹席,她只好含糊着说:“线能编,草应该也能编,我摸着蒲扇挺凉的。”
沈成兰倒是高兴孩子们能玩到一块去,拉着王氏回屋,“孩子只要不捣蛋,玩就玩呗,弟妹,你能给我也接一个活吗?不求赚多赚少,多一个进项就成。”
对何氏,王氏能堵回去,对大姐,王氏还真狠不下那个心,她砸了一下嘴说:“大姐,实话给你说,春绣坊看中的并不是我的绣技,而是配色。可这配色也不是我配的,是花儿配的,她让我绣啥色,我就绣啥色,我也不明白春绣坊咋就看中一个孩子的配色了。”
这话虽然说得匪夷所思,但沈成兰是绣惯了活的,一看配色就知道确实不是现下时新的花样子,人家绣坊想出新招也是有的,这样的话,这个活计确实接不了。
沈成兰有些失望,但还是笑着说:“我也是急了,明年大妮就该相看人家了,我倒是想给她相个好人家,但……唉……”
见大姐又开始唉声叹气,王氏只好安慰着。
外面沈华把蒲草摊开来晒,然后跑去问沈婆子,“阿奶,谁家有织布的架子,我想去看看。”
沈婆子拎着糟食桶从后院过来,扫了一眼沈华,满眼疑问,不过想着小孙女脑子想法多,虽不耐烦但还是说:“村头你秦婶子家有。”
沈华得了信,一边往外跑一边说:“阿奶,我摘几个菜去啊。”春溪也跟在她身后跑,春文想跟,但瞧了一眼她娘的脸色,站着没动。大妮几个是来做客的,也不好随意到别家去,便也留下了,和春文拿蒲草瞎编着玩儿。
秦寡妇就一个儿子,丈夫病死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靠着二十亩田过日子。因为人少田多,日子过得比村里人松一些,加上她还会织布的手艺,所以有不少死了老婆的男人想她的心思,可她根本不想再嫁,任那些媒婆说破了嘴,也不松口。
虽是寡妇,在村里名声还是不错的。
沈华抱着黄瓜到秦寡妇家的时候,她正拾掇菜园子呢,别人家农忙,她的地都是赁出去的,只等着收租子就成。
沈华把来意一说,秦寡妇忙把姐妹俩让进屋,又是果子又是糖的招呼,她家鲜少有孩子来玩,儿子又是个不爱说话的,还是女儿家好,热热闹闹的,瞧着就让人欢喜。
沈华忙着研究织布机,春溪只好坐着陪秦寡妇说话,对方热情的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秦寡妇家的织布机就比原始的那种腰肌稍稍高级一些,几根木头搭的支架,连经线木棍都是手动操作的,构造并不复杂。沈华也不是现在就要织个多漂亮的草席出来,而是先操作看看,能不能行,以后再慢慢改进。
两人告辞的时候,秦寡妇的儿子高林拎了一篓子鱼虾回来,瞧见家里有小姑娘,红了脸低了头喊了声“娘”就想避开。
秦寡妇捉住他,掰着他的肩膀说:“家里有小客人,打声招呼啊,人家还送了黄瓜来。”
高林脸更红了,呐呐的说:“那……那这鱼篓子给你们带回去。”
沈华觉得古代小孩挺有趣,要么野的谁都不怕,要么闷的见人就脸红。短暂的相处让她挺喜欢秦寡妇的,从她收拾的院子就能看出是一个干净爽利的妇人。
“对对对,把鱼篓子拿着。”秦氏说着不容拒绝的硬塞到春溪手里,儿子十二了,她早就开始留意村里合年龄的姑娘,看来看去,就沈成才家的大闺女模样性子好,前几日她还想着找个机会多走动走动,今儿对方就上门了。秦氏越看春溪越欢喜,现在两个孩子还小,一处玩闹也没人说闲话,等大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沈华和春溪拎了鱼篓子回家,沈婆子瞧见忙问哪来的。
春溪找了个盆,准备把鱼虾倒出来,把鱼篓子还回去,听见阿奶问,应道:“秦婶子给的,说是还黄瓜的礼。”
沈华走后,沈婆子去菜地里看了,见摘了黄瓜还有一把子豆角,本来有些不高兴,见还了鱼虾回来,脸色缓了缓,暗夸秦寡妇会做人。走过来看了一眼,挑了挑眉说:“呦,还是收拾好了的,这小鱼可难收拾,回头还篓子的时候再挖两个莴笋带去。”
春溪脆生生的应下,拿了小撬子去挖莴笋不提,回来的时候又带了几块饼子。
沈婆子见她手里捧了几块饼子,惋惜地说:“你秦婶子做人真没的说,就是命不好。”
何氏在一旁接话,“可不是呢,你说她一个人图啥,找个男人,老了也有依靠不是。”
沈华可烦这样的论调,丈夫死了怎么就命不好了,没男人,下辈子就活不了了?她瞧着人家和儿子过得挺滋润的,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从她的眉宇间就能看出来。
沈华一边听她们说闲话,一边用石头在这边敲敲打打,其他孩子被分派了搓草绳的活,其他活根本搭不上手,就看她这里绑一根棍子,那里敲进土里,一直忙到沈老头他们从地里回来,才勉强搭了一个小型的织机。
“呦!你们几个玩啥呢?”沈老四蹲过来看。
沈老三也走过来,“搭鸡窝呢?”
她这搭的哪里像鸡窝了?!
现在就还差一根骨针引纬,她想了想,抬头对沈老三说:“三叔,帮我弄一个竹枝,要细细滑滑的,不要有叉枝结疤的”
王氏不赞同的说:“她三叔,你别理花儿,她指派几个姐姐陪她忙和了一天了。”
“可不是,这弄了一天我也没瞧出个啥来。”何氏笑嘻嘻的说。
王氏心里有些不快活,她说自己闺女是一回事,别人说又是一回事,站起身往外走,“花儿,你要啥样的,跟娘一起去。”
沈老三走上前抱起沈华,对王氏说:“大嫂,还是我去,顺便去瞧瞧咱家的鱼兜子,好些日子不去看了,咱花儿是个小福星,说不定有她在就有鱼了。”
何氏脸也沉了沉,接着又笑起来,开玩笑似的说:“咱家就大嫂最疼孩子,啥事都依着,得亏家里孩子少,要是孩子多,这么依着不把大人累死。”
陈氏抬头看了她一眼,起身去了厨房。
小陈氏看看陈氏,又看看王氏,最后指着沈成兰的绣棚说:“大姐,你的活计真好。”
没人接她的话茬,她也不在意,继续坐在院子里等着,就看沈华能忙个什么出来。家里老老小小都对花儿另眼相看,不就是识得几个字吗,她家大武也识字了,回来咋没这个待遇。
自从上次和二妹谈过之后,沈成兰就歇了过继春河的心思,这次回来也没像往日那样紧盯着春河。沈华瞧在眼里,只当她打消了念头,也就没有告诉王氏。
沈成兰带着孩子就这样住下了,但她也是闲不住的人,忙里忙外的帮着干活,没活干就拿个绣棚出来绣花。因为还要种玉米大豆,王氏没急着回镇上,也端着绣棚和沈成兰一道坐在堂屋里绣花。
小陈氏瞧着稀奇,庄家妇人顶多编编蒲扇,还小娃娃的衣边子打上络子,正正经经绣花的真没几个,便陪坐着和她们闲聊。
沈成兰瞧王氏的花样特别,配色也古怪,忍不住多张了几眼。何氏的肚子已经出怀,坐着不舒服就成天的东家串西家走的,回来的时候远远就瞧见妯娌三个有说有笑的,大姑子时不时地盯着大嫂的绣棚看,待走近了,挑了眉毛说:“大姐不晓得吧,咱大嫂这幅绣品是和春绣坊签了活的,能赚一百多文钱呢。”
“这么多!”她帮着村里绣娘做绣活,才赚十几个钱,就这都眼红了一村子的妇人。沈成兰放下自己的绣棚,挨到王氏身边仔细看,不是她自夸,王氏绣的着实一般。
王氏眼皮都没抬,任她看去,淡淡的“嗯”了一声。
何氏觉得没意思,撇了撇嘴准备回屋歇着,才扭头,院门外传来孩子们吵吵闹闹的声音,她停了一脚,待看见春文她们一人抱着一大捧蒲草回来,喊道:“文儿,割蒲草回来干啥?”
“花儿说,编个……大的蒲扇垫在床上,凉快。”春文放下蒲草,伸了伸胳膊,抱了一路,胳膊都酸了。
“蒲扇干了以后硬邦邦的,咋睡?花儿小,你别依着她瞎折腾!”何氏翻了个白眼,大嫂家的小丫头一天一个鬼主意,也不见她干活,就会指派人。
王氏听提到她闺女的名,也走了出来,瞧着满院子的蒲草,问:“花儿,你要用这草做啥?”
在沈华的印象里,中国应该很久以前就有席子了,不是还有席地而坐、割席断义这些成语嘛。但是为什么她之前问春溪春文,她们都没听说过呢,她在河边看到很多蒲草,就想到了草席,夏天这么热,总要想些办法。
沈华想解释,但现在的沈家沟人根本不知道席子是什么,更别说草席,竹席,她只好含糊着说:“线能编,草应该也能编,我摸着蒲扇挺凉的。”
沈成兰倒是高兴孩子们能玩到一块去,拉着王氏回屋,“孩子只要不捣蛋,玩就玩呗,弟妹,你能给我也接一个活吗?不求赚多赚少,多一个进项就成。”
对何氏,王氏能堵回去,对大姐,王氏还真狠不下那个心,她砸了一下嘴说:“大姐,实话给你说,春绣坊看中的并不是我的绣技,而是配色。可这配色也不是我配的,是花儿配的,她让我绣啥色,我就绣啥色,我也不明白春绣坊咋就看中一个孩子的配色了。”
这话虽然说得匪夷所思,但沈成兰是绣惯了活的,一看配色就知道确实不是现下时新的花样子,人家绣坊想出新招也是有的,这样的话,这个活计确实接不了。
沈成兰有些失望,但还是笑着说:“我也是急了,明年大妮就该相看人家了,我倒是想给她相个好人家,但……唉……”
见大姐又开始唉声叹气,王氏只好安慰着。
外面沈华把蒲草摊开来晒,然后跑去问沈婆子,“阿奶,谁家有织布的架子,我想去看看。”
沈婆子拎着糟食桶从后院过来,扫了一眼沈华,满眼疑问,不过想着小孙女脑子想法多,虽不耐烦但还是说:“村头你秦婶子家有。”
沈华得了信,一边往外跑一边说:“阿奶,我摘几个菜去啊。”春溪也跟在她身后跑,春文想跟,但瞧了一眼她娘的脸色,站着没动。大妮几个是来做客的,也不好随意到别家去,便也留下了,和春文拿蒲草瞎编着玩儿。
秦寡妇就一个儿子,丈夫病死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靠着二十亩田过日子。因为人少田多,日子过得比村里人松一些,加上她还会织布的手艺,所以有不少死了老婆的男人想她的心思,可她根本不想再嫁,任那些媒婆说破了嘴,也不松口。
虽是寡妇,在村里名声还是不错的。
沈华抱着黄瓜到秦寡妇家的时候,她正拾掇菜园子呢,别人家农忙,她的地都是赁出去的,只等着收租子就成。
沈华把来意一说,秦寡妇忙把姐妹俩让进屋,又是果子又是糖的招呼,她家鲜少有孩子来玩,儿子又是个不爱说话的,还是女儿家好,热热闹闹的,瞧着就让人欢喜。
沈华忙着研究织布机,春溪只好坐着陪秦寡妇说话,对方热情的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秦寡妇家的织布机就比原始的那种腰肌稍稍高级一些,几根木头搭的支架,连经线木棍都是手动操作的,构造并不复杂。沈华也不是现在就要织个多漂亮的草席出来,而是先操作看看,能不能行,以后再慢慢改进。
两人告辞的时候,秦寡妇的儿子高林拎了一篓子鱼虾回来,瞧见家里有小姑娘,红了脸低了头喊了声“娘”就想避开。
秦寡妇捉住他,掰着他的肩膀说:“家里有小客人,打声招呼啊,人家还送了黄瓜来。”
高林脸更红了,呐呐的说:“那……那这鱼篓子给你们带回去。”
沈华觉得古代小孩挺有趣,要么野的谁都不怕,要么闷的见人就脸红。短暂的相处让她挺喜欢秦寡妇的,从她收拾的院子就能看出是一个干净爽利的妇人。
“对对对,把鱼篓子拿着。”秦氏说着不容拒绝的硬塞到春溪手里,儿子十二了,她早就开始留意村里合年龄的姑娘,看来看去,就沈成才家的大闺女模样性子好,前几日她还想着找个机会多走动走动,今儿对方就上门了。秦氏越看春溪越欢喜,现在两个孩子还小,一处玩闹也没人说闲话,等大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沈华和春溪拎了鱼篓子回家,沈婆子瞧见忙问哪来的。
春溪找了个盆,准备把鱼虾倒出来,把鱼篓子还回去,听见阿奶问,应道:“秦婶子给的,说是还黄瓜的礼。”
沈华走后,沈婆子去菜地里看了,见摘了黄瓜还有一把子豆角,本来有些不高兴,见还了鱼虾回来,脸色缓了缓,暗夸秦寡妇会做人。走过来看了一眼,挑了挑眉说:“呦,还是收拾好了的,这小鱼可难收拾,回头还篓子的时候再挖两个莴笋带去。”
春溪脆生生的应下,拿了小撬子去挖莴笋不提,回来的时候又带了几块饼子。
沈婆子见她手里捧了几块饼子,惋惜地说:“你秦婶子做人真没的说,就是命不好。”
何氏在一旁接话,“可不是呢,你说她一个人图啥,找个男人,老了也有依靠不是。”
沈华可烦这样的论调,丈夫死了怎么就命不好了,没男人,下辈子就活不了了?她瞧着人家和儿子过得挺滋润的,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从她的眉宇间就能看出来。
沈华一边听她们说闲话,一边用石头在这边敲敲打打,其他孩子被分派了搓草绳的活,其他活根本搭不上手,就看她这里绑一根棍子,那里敲进土里,一直忙到沈老头他们从地里回来,才勉强搭了一个小型的织机。
“呦!你们几个玩啥呢?”沈老四蹲过来看。
沈老三也走过来,“搭鸡窝呢?”
她这搭的哪里像鸡窝了?!
现在就还差一根骨针引纬,她想了想,抬头对沈老三说:“三叔,帮我弄一个竹枝,要细细滑滑的,不要有叉枝结疤的”
王氏不赞同的说:“她三叔,你别理花儿,她指派几个姐姐陪她忙和了一天了。”
“可不是,这弄了一天我也没瞧出个啥来。”何氏笑嘻嘻的说。
王氏心里有些不快活,她说自己闺女是一回事,别人说又是一回事,站起身往外走,“花儿,你要啥样的,跟娘一起去。”
沈老三走上前抱起沈华,对王氏说:“大嫂,还是我去,顺便去瞧瞧咱家的鱼兜子,好些日子不去看了,咱花儿是个小福星,说不定有她在就有鱼了。”
何氏脸也沉了沉,接着又笑起来,开玩笑似的说:“咱家就大嫂最疼孩子,啥事都依着,得亏家里孩子少,要是孩子多,这么依着不把大人累死。”
陈氏抬头看了她一眼,起身去了厨房。
小陈氏看看陈氏,又看看王氏,最后指着沈成兰的绣棚说:“大姐,你的活计真好。”
没人接她的话茬,她也不在意,继续坐在院子里等着,就看沈华能忙个什么出来。家里老老小小都对花儿另眼相看,不就是识得几个字吗,她家大武也识字了,回来咋没这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