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泣血年代 第九章 平等的召唤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血战旗最新章节!
在当时,很多进步人士,有着这样那样的称谓,宣传家、国学大师、新文学的先驱等等
在这之前,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职业,那就是大中学校的教师。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是有着进步思想的学者、教授们,对政府的失望,对民众麻木的痛惜。让他们不得不凭着满腔的热血,走出象牙塔,来到街头,用一遍遍的口号来唤起民众的觉醒。
曾让站在由几个木质箱子垒成的高台上,声嘶力竭的喊道:“同学们,同胞们,巴黎和会的失败,不是一个政府的耻辱,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战胜国,胜利之后,还要被割让领土,日本人强占了山东的青岛,还霸占了胶东铁路。将我国民视为牛羊,任其屠宰,难道我们还要默默忍受亡家、亡国,彻底的成为列强的奴隶吗?”
“就在去年,我们很多青年学子,放下书本,走上大街,向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列强的无理要求,坚决捍卫国家主权。难道也错了吗?但是看看,政府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又是军棍,又是高压水龙头,还将抓捕了近七百名同学,直到现在他们有的人都还在监狱,受尽折磨,我们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反动军警迫害吗?”
“不——”一声大锣般的声音在人群中炸开,一时间,人群顿时有些慌乱。毕竟任谁,好好听台上的演讲者,突然在身边还埋伏着一个大嗓门,一惊一炸的,谁受得了。
“呼啦——”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群从中间开了个口子,直指声音的发生地。
当事者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不过是在人群中,也能这么容易被大家发现。不过他是有备而来的,紧走两步,来到台前,手里拽着用小竹棍粘着的标语,神情激愤的高声喊道:“宁玉碎,勿瓦全;坚决抵制列强侵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抵制日货——”
“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废除二十一条”
“抵制日货”
“宁玉碎,勿瓦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带着曾一阳出门吃中饭,没想到,才年仅五岁的小孩子,都学会了宰冤大头,李大钊努力的甩了甩头,安慰着想到:“这么大点的年纪,应该不会如此势力,相比是自己多心了。可是,就两个人一顿中饭竟然吃了他四个大洋,他还没吃饱,这让他有些无语了,这孩子的嘴也太叼了吧。”
牵着曾一阳的小手,走到了会场之内,正好看到了曾让站在台上振臂高呼,神情激动,极富有感染力。
口号声,如潮水般的一浪高过一浪,两人隐隐的都退到门外。看架势,游行马上就要开始,挡在门口可不是好主意。
“唉,接下去应该是一群愤怒的人群,走到大街上,又是喊口号,又是发传单,一路喊道政府门口,被军警用棍子打了一头包,带着一身的痛,回家洗洗睡。”曾一阳的话让李大钊,李大教授心里一突,难道每次不都是这样吗?
李大钊疑惑着问:“难道这样不好吗?民众还懵懵懂懂,不这样做,怎么能够唤醒他们的爱国热情、如何才能让他们投入到抗击列强的斗争中去?”
李大钊说完,自嘲的呵呵一笑,和一个才几岁的孩子,有必要谈论这么重要的事情吗?再说了,这也要曾一阳听的懂啊!
曾一阳小脸一扬,被忽视的悲哀,让他不服气的说:“我当然有更好的办法。”
“哦——”李大钊惊讶道。
“可以唱爱国歌曲,歌曲要朗朗上口,而且还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不但不识字的人能明白报效国家,农民也能从歌曲上获得无穷的力量,从而引导他们走上抗击列强的道路。即便没有战斗在第一线,还可以抵制列强的商品,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曾一阳气极。
“唱歌比口号更有威力?”李大钊思索着,想不明白所以,五四以来,追求新生活,提倡新文学,不但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小说,还有诗歌散文,不但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形式,而且让人看起来更容易懂。
曾一阳继续说:“歌曲鼓舞人的力量在于重复,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起到积累的作用。而文字的启迪作用在于体会,可是据我了解,满大街的人中,识字的人不多。学生虽然看得懂文章,即便是用古文写的文章看起来也不费劲。白话文的小说,很好,好在能通过听,就能弄懂其中的意思,但是谁来读给不识字的人听呢?扩且我们这里是国都,不识字的人都这么多,要是在农村,识字人都可以当神人一样供起来了。但歌曲就不一样了,他是通过传唱来传播,一个人会了,可以再很短的时间内教会十个人,而十个人会了,就有一百个、一千个人会…….一首好歌,可以让全国都唱遍,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能快速普及的才是最好的。
‘呼啦——’,礼堂的大门一下子都开了,神情激愤的人群,从门口鱼贯而出,一手用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标语,大声的喊着口号。走在最前面的就有曾一阳的父亲,曾让,旁边是刚才在礼堂中配合他的一个青年。不过,他此刻正带着人群,走在最前列,还时不时的回头,喊上一句口号,这时人群顿时会整齐划一的跟着喊:“废除二十一条。”
李大钊赶紧拉着曾一阳退到墙根底下才停,靠着一棵大树,面向人群。表情严肃的看着青年学子们,心中激动不已:“这些都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因为国家的弱小,而丢下书本走上街头。国家的富强,将从这一刻开始。”
曾让一回头,看到了等在路边树下的李大钊和自己的儿子,转头对身边的青年说了几句,等对方点头后,就放慢了脚步,直到落在了队伍的最后,才向李大钊他们走来。
“你们怎么过来了?”曾让额头淌着汗,快步向他们走来。
顾不上体面,直接用长衫宽大的衣袖,抹了一下脸,沾了不少尘土的脸,顿时黑一片,白一片,曾让却完全不为意的对着李大钊笑笑。
李大钊从怀里摸出了自己的手绢,到底是当教授的,手绢出奇的干净,想是每天都洗。递向曾让,关心的说:“都当教授了,还不注意外表,赶紧擦擦。”
“不用了,回家洗把脸就行,到家里说话吧!”曾让拉着儿子的手,向李大钊邀请道。
他们两家人住的都不远,都住在学校的房子,就几步路的路程。路上曾让好奇的问:“先生怎么会带着一阳出来?在家等着不更好吗?这些天外面热,也不下雨,虽然风不大,但尘土却不少,一出门就沾一身泥,还是家里干净。”
“还是出来走走好,闭门造车的事,我们还做得少吗?”李大钊感叹道。
曾一阳热的直冒汗,可总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谈话的内容太沉闷,让他们一路上都低头默默走路。
等回到家里,一推开房门,一丝阴凉从门中传出,让他们几个精神顿时一震。
茶是现成的,天太热根本就不能喝热茶,大清早凉上一大壶茶,回家的时候喝上一碗,也是一种享受。
曾让往脸上泼着凉水,弄得水花四溅,他也不顾,等到他洗完,脸盆中的水都已浑浊不堪。可见北京的尘土是多么的厉害,这还是主要城区中多泥路的原因。
换了一件家干净的衬衣,曾让神清气爽的坐到了李大钊的对面,接过一碗凉茶一口气喝干。然后对着李大钊问:“先生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吧!”
李大钊笑着说:“苏俄方面已经催促我们派代表过去,我和仲甫商量后,觉得党内由你过去最合适。一方面,你已经掌握了俄语,方便你和俄方接触;另一方面,这段时间里你露面太多,军警已经注意到了你,对你的安全很不利。考虑到这些,我们一致认为你去最合适。”
曾让先是愣了愣,随即从心底泛起的喜悦出现在了脸上。他是早就知道俄方消息,不过没想过会让自己去,自己早就想去俄国看看,那里的新世界时刻吸引着他。
“但是…….”
曾让心里咯噔一下,国人说话,都是先说对方爱听的,然后出现一个‘但是’,正所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的思维方式,让很多人在听到好消息的同时,又看到了坏消息。
他紧张的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的注视着对方,等待着对方的‘宣判’。
李大钊见曾让紧张的样子,连忙站起来,走到曾让的身边,按住他的肩头,安慰着说:“放心吧!计划没有变。”
曾让忐忑的坐回到椅子上,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李大钊,心中暗自懊悔:“还是太年轻了,怎么就做不到荣辱不惊的地步呢?”
“要是我今天不来你家,还不知道,你儿子可不得了啊!”李大钊笑着说道,其实他严肃的时候样子很威严,加上他留着浓密的大八字胡子,看上去不像一个学者,而像是一个将军。因为,在当时,这样的胡子都是地位显赫的将军们所喜爱的,而读书人,知识分子更偏向于长髯。
说到儿子,曾让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嘴里却说:“小孩子还不太懂事,我也没时间替他操心,让您见笑了。”
<ref=://.>.</>
在当时,很多进步人士,有着这样那样的称谓,宣传家、国学大师、新文学的先驱等等
在这之前,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职业,那就是大中学校的教师。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是有着进步思想的学者、教授们,对政府的失望,对民众麻木的痛惜。让他们不得不凭着满腔的热血,走出象牙塔,来到街头,用一遍遍的口号来唤起民众的觉醒。
曾让站在由几个木质箱子垒成的高台上,声嘶力竭的喊道:“同学们,同胞们,巴黎和会的失败,不是一个政府的耻辱,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战胜国,胜利之后,还要被割让领土,日本人强占了山东的青岛,还霸占了胶东铁路。将我国民视为牛羊,任其屠宰,难道我们还要默默忍受亡家、亡国,彻底的成为列强的奴隶吗?”
“就在去年,我们很多青年学子,放下书本,走上大街,向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列强的无理要求,坚决捍卫国家主权。难道也错了吗?但是看看,政府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又是军棍,又是高压水龙头,还将抓捕了近七百名同学,直到现在他们有的人都还在监狱,受尽折磨,我们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反动军警迫害吗?”
“不——”一声大锣般的声音在人群中炸开,一时间,人群顿时有些慌乱。毕竟任谁,好好听台上的演讲者,突然在身边还埋伏着一个大嗓门,一惊一炸的,谁受得了。
“呼啦——”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群从中间开了个口子,直指声音的发生地。
当事者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不过是在人群中,也能这么容易被大家发现。不过他是有备而来的,紧走两步,来到台前,手里拽着用小竹棍粘着的标语,神情激愤的高声喊道:“宁玉碎,勿瓦全;坚决抵制列强侵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抵制日货——”
“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废除二十一条”
“抵制日货”
“宁玉碎,勿瓦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带着曾一阳出门吃中饭,没想到,才年仅五岁的小孩子,都学会了宰冤大头,李大钊努力的甩了甩头,安慰着想到:“这么大点的年纪,应该不会如此势力,相比是自己多心了。可是,就两个人一顿中饭竟然吃了他四个大洋,他还没吃饱,这让他有些无语了,这孩子的嘴也太叼了吧。”
牵着曾一阳的小手,走到了会场之内,正好看到了曾让站在台上振臂高呼,神情激动,极富有感染力。
口号声,如潮水般的一浪高过一浪,两人隐隐的都退到门外。看架势,游行马上就要开始,挡在门口可不是好主意。
“唉,接下去应该是一群愤怒的人群,走到大街上,又是喊口号,又是发传单,一路喊道政府门口,被军警用棍子打了一头包,带着一身的痛,回家洗洗睡。”曾一阳的话让李大钊,李大教授心里一突,难道每次不都是这样吗?
李大钊疑惑着问:“难道这样不好吗?民众还懵懵懂懂,不这样做,怎么能够唤醒他们的爱国热情、如何才能让他们投入到抗击列强的斗争中去?”
李大钊说完,自嘲的呵呵一笑,和一个才几岁的孩子,有必要谈论这么重要的事情吗?再说了,这也要曾一阳听的懂啊!
曾一阳小脸一扬,被忽视的悲哀,让他不服气的说:“我当然有更好的办法。”
“哦——”李大钊惊讶道。
“可以唱爱国歌曲,歌曲要朗朗上口,而且还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不但不识字的人能明白报效国家,农民也能从歌曲上获得无穷的力量,从而引导他们走上抗击列强的道路。即便没有战斗在第一线,还可以抵制列强的商品,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曾一阳气极。
“唱歌比口号更有威力?”李大钊思索着,想不明白所以,五四以来,追求新生活,提倡新文学,不但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小说,还有诗歌散文,不但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形式,而且让人看起来更容易懂。
曾一阳继续说:“歌曲鼓舞人的力量在于重复,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起到积累的作用。而文字的启迪作用在于体会,可是据我了解,满大街的人中,识字的人不多。学生虽然看得懂文章,即便是用古文写的文章看起来也不费劲。白话文的小说,很好,好在能通过听,就能弄懂其中的意思,但是谁来读给不识字的人听呢?扩且我们这里是国都,不识字的人都这么多,要是在农村,识字人都可以当神人一样供起来了。但歌曲就不一样了,他是通过传唱来传播,一个人会了,可以再很短的时间内教会十个人,而十个人会了,就有一百个、一千个人会…….一首好歌,可以让全国都唱遍,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能快速普及的才是最好的。
‘呼啦——’,礼堂的大门一下子都开了,神情激愤的人群,从门口鱼贯而出,一手用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标语,大声的喊着口号。走在最前面的就有曾一阳的父亲,曾让,旁边是刚才在礼堂中配合他的一个青年。不过,他此刻正带着人群,走在最前列,还时不时的回头,喊上一句口号,这时人群顿时会整齐划一的跟着喊:“废除二十一条。”
李大钊赶紧拉着曾一阳退到墙根底下才停,靠着一棵大树,面向人群。表情严肃的看着青年学子们,心中激动不已:“这些都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因为国家的弱小,而丢下书本走上街头。国家的富强,将从这一刻开始。”
曾让一回头,看到了等在路边树下的李大钊和自己的儿子,转头对身边的青年说了几句,等对方点头后,就放慢了脚步,直到落在了队伍的最后,才向李大钊他们走来。
“你们怎么过来了?”曾让额头淌着汗,快步向他们走来。
顾不上体面,直接用长衫宽大的衣袖,抹了一下脸,沾了不少尘土的脸,顿时黑一片,白一片,曾让却完全不为意的对着李大钊笑笑。
李大钊从怀里摸出了自己的手绢,到底是当教授的,手绢出奇的干净,想是每天都洗。递向曾让,关心的说:“都当教授了,还不注意外表,赶紧擦擦。”
“不用了,回家洗把脸就行,到家里说话吧!”曾让拉着儿子的手,向李大钊邀请道。
他们两家人住的都不远,都住在学校的房子,就几步路的路程。路上曾让好奇的问:“先生怎么会带着一阳出来?在家等着不更好吗?这些天外面热,也不下雨,虽然风不大,但尘土却不少,一出门就沾一身泥,还是家里干净。”
“还是出来走走好,闭门造车的事,我们还做得少吗?”李大钊感叹道。
曾一阳热的直冒汗,可总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谈话的内容太沉闷,让他们一路上都低头默默走路。
等回到家里,一推开房门,一丝阴凉从门中传出,让他们几个精神顿时一震。
茶是现成的,天太热根本就不能喝热茶,大清早凉上一大壶茶,回家的时候喝上一碗,也是一种享受。
曾让往脸上泼着凉水,弄得水花四溅,他也不顾,等到他洗完,脸盆中的水都已浑浊不堪。可见北京的尘土是多么的厉害,这还是主要城区中多泥路的原因。
换了一件家干净的衬衣,曾让神清气爽的坐到了李大钊的对面,接过一碗凉茶一口气喝干。然后对着李大钊问:“先生是有什么事情要说吧!”
李大钊笑着说:“苏俄方面已经催促我们派代表过去,我和仲甫商量后,觉得党内由你过去最合适。一方面,你已经掌握了俄语,方便你和俄方接触;另一方面,这段时间里你露面太多,军警已经注意到了你,对你的安全很不利。考虑到这些,我们一致认为你去最合适。”
曾让先是愣了愣,随即从心底泛起的喜悦出现在了脸上。他是早就知道俄方消息,不过没想过会让自己去,自己早就想去俄国看看,那里的新世界时刻吸引着他。
“但是…….”
曾让心里咯噔一下,国人说话,都是先说对方爱听的,然后出现一个‘但是’,正所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的思维方式,让很多人在听到好消息的同时,又看到了坏消息。
他紧张的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的注视着对方,等待着对方的‘宣判’。
李大钊见曾让紧张的样子,连忙站起来,走到曾让的身边,按住他的肩头,安慰着说:“放心吧!计划没有变。”
曾让忐忑的坐回到椅子上,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李大钊,心中暗自懊悔:“还是太年轻了,怎么就做不到荣辱不惊的地步呢?”
“要是我今天不来你家,还不知道,你儿子可不得了啊!”李大钊笑着说道,其实他严肃的时候样子很威严,加上他留着浓密的大八字胡子,看上去不像一个学者,而像是一个将军。因为,在当时,这样的胡子都是地位显赫的将军们所喜爱的,而读书人,知识分子更偏向于长髯。
说到儿子,曾让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嘴里却说:“小孩子还不太懂事,我也没时间替他操心,让您见笑了。”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