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兵锋 第十二章 谁可当主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大唐军魂最新章节!
“放你娘的狗屁…”一个异常粗鲁的声音咆哮着响起来,太极殿都为之一震!
一听这嗓门,大家都知道是谁,大唐朝堂上,敢如此说粗口的除了左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外,还会有何人?
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请命,正自洋洋得意,听了这么多反对出兵的声音,已经怒火中烧,忍不住又跳出来骂起粗口来,“你们这班鸟人,只会当缩头乌龟装孙子…这么多年仁义讲下来,有哪个蛮人给你们说动来降了?还不是被我们打怕了,才来归附的…”
李业诩站得远,都看到程咬金脖子上的青筋怒张着。
朝中的文臣们被程咬金的粗话说的有些恼恨,又是无计可施,对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妖精,没什么人能奈何得了…且这话又说在挺在理。
程咬金此言虽有些粗俗,但听着却觉得解气。
李业诩还真想不明白,上次已经讨论过这个事了,如今吐谷浑再次寇边,还会有这么多的朝中重臣站出来反对。
“陛下,今年水患严重,加之北方遭受雪灾,牲畜冻死无数,如此大灾之年,不宜妄动兵戈,”长孙无忌出列奏道,“即使要用兵,当待来年,如今天寒地冻之时,实在不宜举兵讨伐…”
长孙无忌此言显得有理,很多人都在细细地思量,只有程咬金在那里骂骂咧咧地说着粗话,没有其他人出来反驳。
受此鼓励,刚刚有些泄气的文臣们又有人跳出来,讲一堆之乎者也,引用圣人之话,说一些兵之凶器之言,魏征受到鼓舞,也一而再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反对武力讨伐。
武将们自然没有文臣的好口才,只能用大嗓门来提高讲话的份量。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在朝堂上大声地吵闹起来,站在殿首的李世民一张脸越来越阴沉,快到暴发的边缘。
“陛下,臣有话说…”众人正争吵间,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不大,但却极具穿透力,传入每个人耳中,吵闹的人都停住了话语,回头望去。
原来是站在最外边的李业诩。
“李爱卿,你说…”李世民闻言一喜。
在众臣的注视下,李业诩走上前,向李世民作了礼,依然那他那穿透力十足的声音说道:“陛下,现今正是我大唐国威日盛的时候,百姓安乐,国库充裕,兵势强大,四夷畏服,万国来朝。若吐谷浑人来犯,听之任之,边境没有安宁,百姓的安危得不到保障,则我大唐之国威,受损不小,百姓也会失望…”
“敌犯我,扣留我使者,我们竟然还要与对方讲仁义,资以财物,此乃笑谈。殊不知,我方的忍让,会让对手觉得我们是软弱、怕事,敌人更是会有恃无恐,那些臣服于我大唐的部落,也会趁机滋事…如此危急时刻,如何能不战?”
“几位前辈言要以仁义待之,殊不知,与仁义之人当讲仁义,与蛮野之人,何以谈仁义,他们杀我百姓,抢掠我财物、女人,如此野蛮之人,配谈仁义?放眼这些年我大唐之边患,突厥、斛薛、党项、吐谷浑之患,哪次是与对方讲仁义消除的?哪次不是派兵才平定的??…这些不是靠嘴巴讲出来的,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试想,面对敌方十数万虎狼之军,能凭一张嘴巴大谈仁义道德将其退兵?让其归附吗?”李业诩咽了下口水,润润喉咙,在朝堂上面对皇帝和如此多的重臣讲,还是有些紧张,“如今有这么多的部落来归附,正是将士们打出了军威,大唐国威镇天下,胡人惧之,或是形势所迫,方来归降…”
“再则,有人说吐谷浑乃穷荒之地,即使能战胜了也不能守,能守又能守多久?据臣了解的情况,吐谷浑境内有许多水草丰美之地,适合放牧,是牧马的极佳之地,也适合耕种,若攻占这些地方后,我方修城驻军,垦田放牧,养民资军,有何不能守?吐谷浑人能呆的地方,为何我方百姓不能居住?”
“陛下,凉州、兰州一线,乃我朝往河西之要道,一旦有失,则河套、西北危矣,大片国土都有丢失的危险…吐谷浑人寇边,我方是驱其入侵,护我百姓,集聚民心之举,此正义事也,非师出无名…因此臣以为,当派重兵,以一战而歼其众,取其地,消我百年之患,还我大唐一个安定的边境…”李业诩一口气这些,才觉得解气。
李靖如今不在朝上,李业诩的顾忌也少了很多,他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是在各位大臣面前扬自己威名的时候了。
李业诩一席话说完,更多的人开始对其侧目,一些人已经开始沉思起来。
“陛下,臣以为,如今我朝粮食充盈,百姓富足,虽有遭灾,但南方粮食丰产,对百姓生活及朝廷赋税并无太多影响,即使有战事,也可支撑。而吐谷浑人的入侵,直接危及我北方边境的安全,损我国威,危及我百姓的生命和财物…因此,臣以为,为了我大唐边境的安全,为了我朝百姓不再遭受吐谷浑人的虏掠,应发兵教训一下狂妄的吐谷浑人…”房玄龄终于在关键时刻出来说话。
“李爱卿、房爱卿此言有理,朕异常赞同,我大唐之强大,是靠自己的实力,靠我大唐众将士,一点点打出来,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朕这些年想及往事,亦是感觉错失了许多大好时机。现在我朝粮食充盈,百姓富足,国力正盛时候,面对外敌入侵,怎么可再听之任之…吐谷浑之事,朕现在意已决,当是举兵讨之,众臣不必再议…若再有人敢言不宜出兵,朕当治其罪…”李世民大手一挥,用此番恫吓的话堵住了大臣们的嘴,“我们要议的是何时出兵、如何出兵,刚才长孙爱卿讲了,时下天寒地冻,实在不是用兵这时,朕也如此认为…”
皇帝如此说,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支持用兵,长孙无忌并不反对用兵,再没有敢出来反对,连魏征也彻底泄气,武将们自是一个个喜笑言开。
――――――――――――――――――――――
李世民宣布朝会讨论结束,只留下一些人员商量如何用兵,何时用兵。
李业诩也被李世民留了下来。
“君集,你以为何时用兵为佳…”
“臣以为,来年夏天乃最佳时候,高原气候寒冷,此时适合我方士兵作战…”候君集不假思索地说道。
其他人也都同意这番意见。
“贤侄,你的意见呢?”李世民问不语的李业诩道。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只是年前即可备兵事,大军可先一步开拔到兰州、鄯州、凉州、岷州一线,粮草等也可备于此…待天气转好时,即可开始攻击…”
“此言甚佳,贤侄,吐谷浑的情况,你部了解应该最清楚。朕会仔细考虑,至少要让一部先期开拔,与段志玄部会合,做好出击的准备…你要把最近的吐谷浑情况写份详细的报告交给朕。”
“是,陛下…”李业诩应道。最近吐谷浑的情报是能过军方的途径传来的,隔十天左右即有一份,李世民吩咐李业诩先整理着,待必要时刻再交给他。
稍稍停了一下,李世民环顾身边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说说,此次出征,由谁来当领军的主帅为佳?”
“陛下,臣愿率军出征吐谷浑…”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上前说到请命道。
“陛下,臣也愿领兵出征,”兵部尚书候君集也马上跟着请求当此次出征的主帅,接着程咬金、柴绍、多病缠身的秦叔宝都说愿领兵出征。
“此次出征,当是要灭了吐谷浑,让其永远无力与中国对抗,当帅之兵马定不在少数…”李道宗和候君集虽尝多次领兵,然并未帅如此多的兵员出征,柴绍与秦琼多病,不宜出征,程知节也难当此任…李世民熟知自己这些部下的能力,也怕难以服众,心中想着一个人,但又无法说出来。
“陛下,臣推荐一个人,”边上的房玄龄看到李世民怀念的目光,上前说道,“此人定能担此大任,且可让任何人服从…”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心中大喜,也知道房玄龄说的是何人,但还是连声问道,“玄龄,你快说,是何人…”
“陛下,臣推举刚去职的尚书右仆射、特进李靖,李大将军…我朝武将威望无出李大将军左右者,其帅兵,朝中莫有不服者,众将也都愿听其号令。李大将军的赫赫威名也能威吓吐谷浑人,一些依附吐谷浑之部落,定会畏惧而不敢追随…”房玄龄深深吸了口气,看着李世民道,“所以臣当推李靖来担当此大任…”
“陛下,臣也觉得此任非药师莫属,”让李业诩想不到的是,长孙无忌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
刚刚争着想当领兵主帅的候君集和李道宗,听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推荐李靖,也没了言语,其他的大臣对这个问题也都没发表不同的意见。
李靖的威名,早已经遍传天下,远播胡夷,在朝中可是没有人敢不服,他的军功也是无人可以比肩的。在李靖面前,李道宗和候君集只能算是晚辈,无论资历还是军功都相差太多,不敢与其争锋。
“朕也认为药师乃不二的人选,可是,他如今已经致仕了…”李世民斜瞄了一眼边上的李业诩,大着声说道,“且药师如今年岁已大,又有足疾,恐怕身子也吃不消了…”
听了李世民的话,边上的几人也都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李业诩…
“放你娘的狗屁…”一个异常粗鲁的声音咆哮着响起来,太极殿都为之一震!
一听这嗓门,大家都知道是谁,大唐朝堂上,敢如此说粗口的除了左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外,还会有何人?
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请命,正自洋洋得意,听了这么多反对出兵的声音,已经怒火中烧,忍不住又跳出来骂起粗口来,“你们这班鸟人,只会当缩头乌龟装孙子…这么多年仁义讲下来,有哪个蛮人给你们说动来降了?还不是被我们打怕了,才来归附的…”
李业诩站得远,都看到程咬金脖子上的青筋怒张着。
朝中的文臣们被程咬金的粗话说的有些恼恨,又是无计可施,对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妖精,没什么人能奈何得了…且这话又说在挺在理。
程咬金此言虽有些粗俗,但听着却觉得解气。
李业诩还真想不明白,上次已经讨论过这个事了,如今吐谷浑再次寇边,还会有这么多的朝中重臣站出来反对。
“陛下,今年水患严重,加之北方遭受雪灾,牲畜冻死无数,如此大灾之年,不宜妄动兵戈,”长孙无忌出列奏道,“即使要用兵,当待来年,如今天寒地冻之时,实在不宜举兵讨伐…”
长孙无忌此言显得有理,很多人都在细细地思量,只有程咬金在那里骂骂咧咧地说着粗话,没有其他人出来反驳。
受此鼓励,刚刚有些泄气的文臣们又有人跳出来,讲一堆之乎者也,引用圣人之话,说一些兵之凶器之言,魏征受到鼓舞,也一而再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反对武力讨伐。
武将们自然没有文臣的好口才,只能用大嗓门来提高讲话的份量。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在朝堂上大声地吵闹起来,站在殿首的李世民一张脸越来越阴沉,快到暴发的边缘。
“陛下,臣有话说…”众人正争吵间,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不大,但却极具穿透力,传入每个人耳中,吵闹的人都停住了话语,回头望去。
原来是站在最外边的李业诩。
“李爱卿,你说…”李世民闻言一喜。
在众臣的注视下,李业诩走上前,向李世民作了礼,依然那他那穿透力十足的声音说道:“陛下,现今正是我大唐国威日盛的时候,百姓安乐,国库充裕,兵势强大,四夷畏服,万国来朝。若吐谷浑人来犯,听之任之,边境没有安宁,百姓的安危得不到保障,则我大唐之国威,受损不小,百姓也会失望…”
“敌犯我,扣留我使者,我们竟然还要与对方讲仁义,资以财物,此乃笑谈。殊不知,我方的忍让,会让对手觉得我们是软弱、怕事,敌人更是会有恃无恐,那些臣服于我大唐的部落,也会趁机滋事…如此危急时刻,如何能不战?”
“几位前辈言要以仁义待之,殊不知,与仁义之人当讲仁义,与蛮野之人,何以谈仁义,他们杀我百姓,抢掠我财物、女人,如此野蛮之人,配谈仁义?放眼这些年我大唐之边患,突厥、斛薛、党项、吐谷浑之患,哪次是与对方讲仁义消除的?哪次不是派兵才平定的??…这些不是靠嘴巴讲出来的,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试想,面对敌方十数万虎狼之军,能凭一张嘴巴大谈仁义道德将其退兵?让其归附吗?”李业诩咽了下口水,润润喉咙,在朝堂上面对皇帝和如此多的重臣讲,还是有些紧张,“如今有这么多的部落来归附,正是将士们打出了军威,大唐国威镇天下,胡人惧之,或是形势所迫,方来归降…”
“再则,有人说吐谷浑乃穷荒之地,即使能战胜了也不能守,能守又能守多久?据臣了解的情况,吐谷浑境内有许多水草丰美之地,适合放牧,是牧马的极佳之地,也适合耕种,若攻占这些地方后,我方修城驻军,垦田放牧,养民资军,有何不能守?吐谷浑人能呆的地方,为何我方百姓不能居住?”
“陛下,凉州、兰州一线,乃我朝往河西之要道,一旦有失,则河套、西北危矣,大片国土都有丢失的危险…吐谷浑人寇边,我方是驱其入侵,护我百姓,集聚民心之举,此正义事也,非师出无名…因此臣以为,当派重兵,以一战而歼其众,取其地,消我百年之患,还我大唐一个安定的边境…”李业诩一口气这些,才觉得解气。
李靖如今不在朝上,李业诩的顾忌也少了很多,他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是在各位大臣面前扬自己威名的时候了。
李业诩一席话说完,更多的人开始对其侧目,一些人已经开始沉思起来。
“陛下,臣以为,如今我朝粮食充盈,百姓富足,虽有遭灾,但南方粮食丰产,对百姓生活及朝廷赋税并无太多影响,即使有战事,也可支撑。而吐谷浑人的入侵,直接危及我北方边境的安全,损我国威,危及我百姓的生命和财物…因此,臣以为,为了我大唐边境的安全,为了我朝百姓不再遭受吐谷浑人的虏掠,应发兵教训一下狂妄的吐谷浑人…”房玄龄终于在关键时刻出来说话。
“李爱卿、房爱卿此言有理,朕异常赞同,我大唐之强大,是靠自己的实力,靠我大唐众将士,一点点打出来,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朕这些年想及往事,亦是感觉错失了许多大好时机。现在我朝粮食充盈,百姓富足,国力正盛时候,面对外敌入侵,怎么可再听之任之…吐谷浑之事,朕现在意已决,当是举兵讨之,众臣不必再议…若再有人敢言不宜出兵,朕当治其罪…”李世民大手一挥,用此番恫吓的话堵住了大臣们的嘴,“我们要议的是何时出兵、如何出兵,刚才长孙爱卿讲了,时下天寒地冻,实在不是用兵这时,朕也如此认为…”
皇帝如此说,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也支持用兵,长孙无忌并不反对用兵,再没有敢出来反对,连魏征也彻底泄气,武将们自是一个个喜笑言开。
――――――――――――――――――――――
李世民宣布朝会讨论结束,只留下一些人员商量如何用兵,何时用兵。
李业诩也被李世民留了下来。
“君集,你以为何时用兵为佳…”
“臣以为,来年夏天乃最佳时候,高原气候寒冷,此时适合我方士兵作战…”候君集不假思索地说道。
其他人也都同意这番意见。
“贤侄,你的意见呢?”李世民问不语的李业诩道。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只是年前即可备兵事,大军可先一步开拔到兰州、鄯州、凉州、岷州一线,粮草等也可备于此…待天气转好时,即可开始攻击…”
“此言甚佳,贤侄,吐谷浑的情况,你部了解应该最清楚。朕会仔细考虑,至少要让一部先期开拔,与段志玄部会合,做好出击的准备…你要把最近的吐谷浑情况写份详细的报告交给朕。”
“是,陛下…”李业诩应道。最近吐谷浑的情报是能过军方的途径传来的,隔十天左右即有一份,李世民吩咐李业诩先整理着,待必要时刻再交给他。
稍稍停了一下,李世民环顾身边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说说,此次出征,由谁来当领军的主帅为佳?”
“陛下,臣愿率军出征吐谷浑…”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上前说到请命道。
“陛下,臣也愿领兵出征,”兵部尚书候君集也马上跟着请求当此次出征的主帅,接着程咬金、柴绍、多病缠身的秦叔宝都说愿领兵出征。
“此次出征,当是要灭了吐谷浑,让其永远无力与中国对抗,当帅之兵马定不在少数…”李道宗和候君集虽尝多次领兵,然并未帅如此多的兵员出征,柴绍与秦琼多病,不宜出征,程知节也难当此任…李世民熟知自己这些部下的能力,也怕难以服众,心中想着一个人,但又无法说出来。
“陛下,臣推荐一个人,”边上的房玄龄看到李世民怀念的目光,上前说道,“此人定能担此大任,且可让任何人服从…”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心中大喜,也知道房玄龄说的是何人,但还是连声问道,“玄龄,你快说,是何人…”
“陛下,臣推举刚去职的尚书右仆射、特进李靖,李大将军…我朝武将威望无出李大将军左右者,其帅兵,朝中莫有不服者,众将也都愿听其号令。李大将军的赫赫威名也能威吓吐谷浑人,一些依附吐谷浑之部落,定会畏惧而不敢追随…”房玄龄深深吸了口气,看着李世民道,“所以臣当推李靖来担当此大任…”
“陛下,臣也觉得此任非药师莫属,”让李业诩想不到的是,长孙无忌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
刚刚争着想当领兵主帅的候君集和李道宗,听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推荐李靖,也没了言语,其他的大臣对这个问题也都没发表不同的意见。
李靖的威名,早已经遍传天下,远播胡夷,在朝中可是没有人敢不服,他的军功也是无人可以比肩的。在李靖面前,李道宗和候君集只能算是晚辈,无论资历还是军功都相差太多,不敢与其争锋。
“朕也认为药师乃不二的人选,可是,他如今已经致仕了…”李世民斜瞄了一眼边上的李业诩,大着声说道,“且药师如今年岁已大,又有足疾,恐怕身子也吃不消了…”
听了李世民的话,边上的几人也都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李业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