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北上寻亲(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抗日之雪耻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六章:北上寻亲(一)
部队整编完后,日常的训练工作基本上不用韩云华来操心,除了机械化旅和炮兵旅外,其他几个旅的战士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韩云华了。
韩云华知道无论是杨成武还是李大勇、王剑都是打仗的能手,根本不需要他指手画脚,况且还有特战队在那边指导部队训练,所以韩云华很放心。而机械化旅和炮兵旅都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技术兵种,现在日军的战车实用技术还很落后,所以韩云华得时常指导机械化旅训练,他要训练出一支向德国装甲大王德古里安率领的装甲军一样的钢铁洪流。
韩云华知道虽然日本产的九四九五式的装甲车实在有些落后,就算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中国战场,日军的这些战车也是时常受到没有反坦克装备的中国军队的威胁,被形象的称作“王八盒子”或”铁王八”。合同时期的欧洲各国生产的坦克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德国装甲师的战斗力比日本是个装甲师团都要强悍得多。
现在日本大多数的装甲力量无论是从装甲厚度也就防御力还是火炮配置上来说,都是极其差劲的一种装甲力量。就拿韩云华这次缴获最多的九四九五这两种战车来说吧:九四战车又名“豆”战车,这种战车是骑兵战车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搜索联队,用于引导步兵冲击,快速突袭与对敌追击任务,94式骑兵装甲车不具备92式骑兵战车的强火力,但防护能力较高,此型骑兵战车数量较大,在中国战场上造成了巨大伤亡。
然而 94式装甲车服重量只有可怜的3.2 ,而装甲厚度也只有12 mm ,装甲的连接方法为焊接。94式装甲车的速度为动动力引擎为35马力汽油发动机武器。最让韩云华看不上眼的就是94装甲车的武器系统,竟然没有火炮,只有7.7mm或6.5mm重机枪一挺,乘员更是只有2名。可以说94式骑兵装甲车 的性能及其糟糕,几乎就是一挺移动的重机枪。
这次大战缴获的战车中最让韩云华满意的是九五式战车,这种战车虽然同样很垃圾,但是九五式战车各方面的性能要比九四式战车强大很多,同时缴获的数量还很可观,所以韩云华对那个九五式战车团充满了期待。1932年日本研制成功92式重型装甲车,用于装备日本的“骑兵战车队”,遂行侦察作战任务。但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2挺6.5mm九一式机枪,火力较弱,而1929年研制的89式中型坦克机动性又较差,于是日本军方决定研制一种兼有92式装甲车的机动性和8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的轻型坦克。
1933年7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三菱制作所来试制。三菱公司先期制成了A、B两种制式样车。随后,又综合它们的优点制成了正式样车。1934年7月开始,依托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进行了射击试验和7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证明其性能良好。但战斗全重超过了预定的6.5吨,达到了7.5吨,最大速度也未达到指标。经过减轻重量的修改设计后,于1934年9月制成了第二轮样车,试验时,最大速度曾达到了46千米/小时的较高速度,满足了军方的要求。又经过局部修改后,于1935年正式定型,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纪(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为95式轻战车(轻型坦克)。其中有一种生产数量很少的型号(日本人称为“北满型”)仅用来装备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北部的关东军战车部队。
95式轻战车的自重为6.7吨,战斗全重7.4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珑”。 95式轻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试制完成。这种37毫米火炮身管相对较长,全炮长1.36米,重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120发。发射的弹种有穿甲弹和榴弹。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度~+24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说,即使炮塔不旋转,火炮也可以左右转动10度。辅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机枪,可自动连发射击,乘员需抵肩射击,弹仓内有20发机枪弹(到二战后期改为链式供弹),带1.5倍的瞄准镜,其中的1挺为前机枪,另1挺为炮塔后机枪,共携弹3 000发。前机枪由机枪手操纵,炮塔后机枪由车长操纵。前机枪的射界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后机枪: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还可以看出,95式轻型坦克的车长是够累的,一个人既要指挥全车作战,又要打*、装炮弹和操纵炮塔后机枪,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过,95式轻战车既然定位为“支援步兵作战”,机枪火力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火力布置和乘员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九五式轻型坦克一共生产了1250辆,被日本用来侵略我国和东南亚,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30年代,95式轻型坦克算是一种优秀的轻型坦克,但它的致命弱点是防护差,火力弱,在苏日哈拉哈河战斗中即遭到苏军T-26坦克的重创。后来在侵华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炮也能轻易击穿其装甲。太平洋战争和战争后期的苏日战争中更是惨败。但是最起码在现在这个关头,对于几乎没有什么装甲力量的中国,这三个战车团所能起到的作用几乎大于任何一个中国集团军。
况且日军的装甲力量也很少,在中国战场上只有那几个真正的精锐野战师团才会装备一到两个战车大队。其他的日军师团就没这个待遇了,可想而知装甲力量在日军中也是不常见的,像韩云华这样大规模集团性是用战车的在中国战场上还是很少见的。
机械化旅是组建完毕了,训练的情况也还好,比韩云华自己预料的要强上不少,毕竟机械化旅的战士们都是受过教育的学生兵,其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加上韩云华这个军区司令员的亲自教学监督,谁敢不用心学。
所以,尽管现在机械化旅还未形成战斗力,但是执行一下火力支援和战场突击任务还是没问题。但是最让韩云华担心的是机械化旅的后勤保障问题,机械化旅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是自动武器,包括自卫手枪。武器装备还好说,毕竟韩云华这次缴获的武器弹药极多,还真不缺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武器所需要的弹药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而战车上装备的那些火炮和重机枪也是一个吞金兽。尤其是战车使用的37mm火炮的炮弹中国现在还不能自己生产,虽然驻蒙兵团已经在包头修建了一个专门用于生产这种型号的炮弹的工厂,可惜还没有生产便落入了韩云华手里。但是韩云华却对武器生产也是一窍不通,看着那些暂新的机器设备静静地带在库房里生锈而不能使用,韩云华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尽管内蒙古军区也有自己的兵工厂,但是那只能生产一些手榴弹、子弹复装等,还真没有能生产从战车使用的炮弹这种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内蒙古军区的机械化旅持续战斗的能力被减弱到了最低,虽然日军在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但是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被吃空的。
而且战车使用的汽油更是缺少,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中国就是一个贫油国,中国境内没有一个油田,没有一个钻井。中国战场所有的车辆用油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的,包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而内蒙古军区境内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油库里日军留下的汽油用完后,内蒙古军区所有的机械化车辆都将歇火,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但是这是个难题,不止是他韩云华没这个能力,就连蒋介石也解决不了,国民政府在中国沿海城市沦陷后还可以从越南海防港抢运物资回国,但是自从日军占领广东后,距离越南海防港的直线距离变的十分有限,日军的轰炸机每天都在滇越铁路线上空盘旋。而滇越铁路一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一旦遭到日机的轰炸,必将全线瘫痪,短时间是指望不上了。
鉴于这种情况,国民政府接受了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建议,由云南省出资出力,国民政府中央协助修建滇缅公路。然而滇缅公路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修成的,况且滇缅公路的工程量之大,施工难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国民政府的预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修建滇缅公路的难度一点都不下于现在修建青藏铁路。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在战略上被日军包围了,一切的通向国外的通道全部被掐断了。外援进不来、进口物资也进不来,而一些战略物资国内又不能生产,这却实是悬在国民政府以及中国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
韩云华作为一个后世人,他知道中国并不是没有石油,尽管当时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在内的所有的国家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原油矿的国家,中国广阔的土地下没有黑色的金子。但是韩云华却知道中国的西北、东北以及华东、华北地区都有油田,而共产党控制的陕甘宁边区也是能开采出石油。但是韩云华却不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开采石油,原因很简单,如果因为原油开采而致使鬼子进攻山西、陕西,进而改变其南下东南亚的战略目标,那韩云华可就真成了民族罪人了。
日军之所以南下进犯东南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战争资源,尤其是橡胶和石油。如果中国有可以替代的资源,日本是不会去招惹比他强大的多的美英等国的,最起码不会在中国还没有彻底投降之前去打东南亚的主意。
韩云华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改变历史,经过这近一年的战斗。韩云华知道改变历史可不容易,往往改变一小点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就好像他好不容因改变了冀东起义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惨剧,但是随后便引得关东军大举入关一样,尽管现在冀东的起义部队已经全部撤到了内蒙古军区境内,但是冀东的广大的国土还是像历史上一样尚在日伪军手里。这些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的,韩云华深知改变历史只能尝试着去改变历史的枝叶,在实力尚未达到那种骇人听闻的时候试着去触动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韩云华知道现在能搞到石油的只有日军以及国民政府,日军那里还好说,瞅准了抢就可以了,但是国民政府那边却有些麻烦。不过现在尚未到了哪一步,日军留下的油库里的油料最少还可以使用多半年,只要在这半年内搞到油料就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钱壮飞那里一直都没有消息,韩云华也曾发电问过,情报部门的同志说钱壮飞亲自到了镶黄旗去了,和钱壮飞一起去的还有一个中队的特战队员和一个连的情报部门的精锐。
韩云华心里对李雨涵的担心已经表现到了脸上,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员,韩云华一向喜怒不假颜面,在战士们眼中韩云华就是一个从容不迫极其有魄力的人,不管是日军大军压境还是数十万灾民像蝗虫一样涌入根据地,韩云华从来都没有变过脸色。
战士们几乎产生了这样的幻觉,世界时似乎就没有司令员办不了的事情。多大的困难在司令员严重都不是问题,多少鬼子在司令员眼里都是土鸡瓦狗。虽然不至于不堪一击,但是所向披靡还是很形象的。
但是自从司令员从冀东回来后,战士们发现司令员很容易发怒,面对鬼子俘虏时更是这样,要不是沈玉泉政委拦着,那一千多鬼子俘虏都被司令员拉出去“突突”了。
8月27日,钱壮飞从镶黄旗发来电报说找到了追杀李雨涵的那批日本特战队,但是由于准备的不够周详,激战一番还是被鬼子特战队逃了,人数大约在三十人左右,他们正在追捕之中。但是却没有发现李雨涵的踪迹,钱壮飞等人估计李雨涵等人应该就在这一带,很可能躲进了牧区,希望韩云华能多派一些人帮助寻找,毕竟进入牧区寻找一个人那无疑是大海捞针,人数少了根本不行。况且现在还有日军特战队在一边虎视眈眈,力量分散很可能会被各个击破。
正好眼下无事,部队正在休整和训练之中,能用得着他的还真不多,韩云华和沈玉泉商量了一下,决定率领部队北上,一方面是为了开辟内蒙古军区北方的辖区。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李雨涵。
沈玉泉深知李雨涵对于韩云华的重要性,从李雨涵到达内蒙古军区的时候,延安方面和八路军总部都曾经给他发过秘密电报,命令他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小女孩。首长们怕韩云华疏忽大意导致李雨涵受到什么伤害,到那时不止是韩云华那里很可能出现什么意外,就连李雨涵母亲那里也不好交代。
所以当韩云华提出北上寻找李雨涵时,沈玉泉并没有阻拦,虽然说寻找一个人还真轮不到他这个大司令出马,但是沈玉泉却知道在日本特战队面前谁最有发言权,无疑是韩云华本人了。可以这么说,韩云华就是内蒙古军区特战大队的缔造者,是所有特战队员的老师。在特种作战上面的造诣,八路军中唯有韩云华这么一个专家。
经过韩云华以及沈玉泉等人的一致协商决定,韩云华将率领骑兵旅一团、二团和火力支援团北上镶黄旗。而突击一旅将主力一部北移至康保一线,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为了确保彻底消灭日军的特战队,韩云华特意将剩下的雏凤特战中队的165名队员全部带上,同时还将还在训练中的876名去年选拨出来的特战队员也全部带上,让这些队员也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特种作战。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韩云华带着部队从包头出发,乘坐火车赶往集宁,然后再从集宁赶往镶黄旗。不过在这之前,韩云倩却从张北提前一步赶到集宁,她要随同韩云华一起北上寻找李雨涵。对于韩云倩,韩云华这个哥哥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虽然理智上讲云倩是他的下属,但是从情感上讲韩云华却一点也不愿意责骂这个唯一的亲人。
第一百三十六章:北上寻亲(一)
部队整编完后,日常的训练工作基本上不用韩云华来操心,除了机械化旅和炮兵旅外,其他几个旅的战士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韩云华了。
韩云华知道无论是杨成武还是李大勇、王剑都是打仗的能手,根本不需要他指手画脚,况且还有特战队在那边指导部队训练,所以韩云华很放心。而机械化旅和炮兵旅都是技术含量极高的技术兵种,现在日军的战车实用技术还很落后,所以韩云华得时常指导机械化旅训练,他要训练出一支向德国装甲大王德古里安率领的装甲军一样的钢铁洪流。
韩云华知道虽然日本产的九四九五式的装甲车实在有些落后,就算在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中国战场,日军的这些战车也是时常受到没有反坦克装备的中国军队的威胁,被形象的称作“王八盒子”或”铁王八”。合同时期的欧洲各国生产的坦克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德国装甲师的战斗力比日本是个装甲师团都要强悍得多。
现在日本大多数的装甲力量无论是从装甲厚度也就防御力还是火炮配置上来说,都是极其差劲的一种装甲力量。就拿韩云华这次缴获最多的九四九五这两种战车来说吧:九四战车又名“豆”战车,这种战车是骑兵战车装备骑兵旅团与日军野战师团的骑兵联队、搜索联队,用于引导步兵冲击,快速突袭与对敌追击任务,94式骑兵装甲车不具备92式骑兵战车的强火力,但防护能力较高,此型骑兵战车数量较大,在中国战场上造成了巨大伤亡。
然而 94式装甲车服重量只有可怜的3.2 ,而装甲厚度也只有12 mm ,装甲的连接方法为焊接。94式装甲车的速度为动动力引擎为35马力汽油发动机武器。最让韩云华看不上眼的就是94装甲车的武器系统,竟然没有火炮,只有7.7mm或6.5mm重机枪一挺,乘员更是只有2名。可以说94式骑兵装甲车 的性能及其糟糕,几乎就是一挺移动的重机枪。
这次大战缴获的战车中最让韩云华满意的是九五式战车,这种战车虽然同样很垃圾,但是九五式战车各方面的性能要比九四式战车强大很多,同时缴获的数量还很可观,所以韩云华对那个九五式战车团充满了期待。1932年日本研制成功92式重型装甲车,用于装备日本的“骑兵战车队”,遂行侦察作战任务。但这种装甲车的主要武器是2挺6.5mm九一式机枪,火力较弱,而1929年研制的89式中型坦克机动性又较差,于是日本军方决定研制一种兼有92式装甲车的机动性和8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的轻型坦克。
1933年7月,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开始了设计工作,由三菱制作所来试制。三菱公司先期制成了A、B两种制式样车。随后,又综合它们的优点制成了正式样车。1934年7月开始,依托骑兵学校和步兵学校,进行了射击试验和700千米的行驶试验,证明其性能良好。但战斗全重超过了预定的6.5吨,达到了7.5吨,最大速度也未达到指标。经过减轻重量的修改设计后,于1934年9月制成了第二轮样车,试验时,最大速度曾达到了46千米/小时的较高速度,满足了军方的要求。又经过局部修改后,于1935年正式定型,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纪(神武天皇)2595年,所以定名为95式轻战车(轻型坦克)。其中有一种生产数量很少的型号(日本人称为“北满型”)仅用来装备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北部的关东军战车部队。
95式轻战车的自重为6.7吨,战斗全重7.4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算得上是“小巧玲珑”。 95式轻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门94式37毫米坦克炮,1933年试制完成。这种37毫米火炮身管相对较长,全炮长1.36米,重仅64千克,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在3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穿透45毫米厚的钢装甲。弹药基数为120发。发射的弹种有穿甲弹和榴弹。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度~+24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10度。也就是说,即使炮塔不旋转,火炮也可以左右转动10度。辅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机枪,可自动连发射击,乘员需抵肩射击,弹仓内有20发机枪弹(到二战后期改为链式供弹),带1.5倍的瞄准镜,其中的1挺为前机枪,另1挺为炮塔后机枪,共携弹3 000发。前机枪由机枪手操纵,炮塔后机枪由车长操纵。前机枪的射界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后机枪: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由此还可以看出,95式轻型坦克的车长是够累的,一个人既要指挥全车作战,又要打*、装炮弹和操纵炮塔后机枪,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过,95式轻战车既然定位为“支援步兵作战”,机枪火力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火力布置和乘员分工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九五式轻型坦克一共生产了1250辆,被日本用来侵略我国和东南亚,一直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30年代,95式轻型坦克算是一种优秀的轻型坦克,但它的致命弱点是防护差,火力弱,在苏日哈拉哈河战斗中即遭到苏军T-26坦克的重创。后来在侵华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炮也能轻易击穿其装甲。太平洋战争和战争后期的苏日战争中更是惨败。但是最起码在现在这个关头,对于几乎没有什么装甲力量的中国,这三个战车团所能起到的作用几乎大于任何一个中国集团军。
况且日军的装甲力量也很少,在中国战场上只有那几个真正的精锐野战师团才会装备一到两个战车大队。其他的日军师团就没这个待遇了,可想而知装甲力量在日军中也是不常见的,像韩云华这样大规模集团性是用战车的在中国战场上还是很少见的。
机械化旅是组建完毕了,训练的情况也还好,比韩云华自己预料的要强上不少,毕竟机械化旅的战士们都是受过教育的学生兵,其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加上韩云华这个军区司令员的亲自教学监督,谁敢不用心学。
所以,尽管现在机械化旅还未形成战斗力,但是执行一下火力支援和战场突击任务还是没问题。但是最让韩云华担心的是机械化旅的后勤保障问题,机械化旅所需要的武器装备都是自动武器,包括自卫手枪。武器装备还好说,毕竟韩云华这次缴获的武器弹药极多,还真不缺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武器所需要的弹药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而战车上装备的那些火炮和重机枪也是一个吞金兽。尤其是战车使用的37mm火炮的炮弹中国现在还不能自己生产,虽然驻蒙兵团已经在包头修建了一个专门用于生产这种型号的炮弹的工厂,可惜还没有生产便落入了韩云华手里。但是韩云华却对武器生产也是一窍不通,看着那些暂新的机器设备静静地带在库房里生锈而不能使用,韩云华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尽管内蒙古军区也有自己的兵工厂,但是那只能生产一些手榴弹、子弹复装等,还真没有能生产从战车使用的炮弹这种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内蒙古军区的机械化旅持续战斗的能力被减弱到了最低,虽然日军在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但是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被吃空的。
而且战车使用的汽油更是缺少,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中国就是一个贫油国,中国境内没有一个油田,没有一个钻井。中国战场所有的车辆用油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的,包括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而内蒙古军区境内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油库里日军留下的汽油用完后,内蒙古军区所有的机械化车辆都将歇火,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但是这是个难题,不止是他韩云华没这个能力,就连蒋介石也解决不了,国民政府在中国沿海城市沦陷后还可以从越南海防港抢运物资回国,但是自从日军占领广东后,距离越南海防港的直线距离变的十分有限,日军的轰炸机每天都在滇越铁路线上空盘旋。而滇越铁路一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中,一旦遭到日机的轰炸,必将全线瘫痪,短时间是指望不上了。
鉴于这种情况,国民政府接受了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建议,由云南省出资出力,国民政府中央协助修建滇缅公路。然而滇缅公路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修成的,况且滇缅公路的工程量之大,施工难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国民政府的预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修建滇缅公路的难度一点都不下于现在修建青藏铁路。
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在战略上被日军包围了,一切的通向国外的通道全部被掐断了。外援进不来、进口物资也进不来,而一些战略物资国内又不能生产,这却实是悬在国民政府以及中国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
韩云华作为一个后世人,他知道中国并不是没有石油,尽管当时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在内的所有的国家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原油矿的国家,中国广阔的土地下没有黑色的金子。但是韩云华却知道中国的西北、东北以及华东、华北地区都有油田,而共产党控制的陕甘宁边区也是能开采出石油。但是韩云华却不敢在中国的土地上开采石油,原因很简单,如果因为原油开采而致使鬼子进攻山西、陕西,进而改变其南下东南亚的战略目标,那韩云华可就真成了民族罪人了。
日军之所以南下进犯东南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战争资源,尤其是橡胶和石油。如果中国有可以替代的资源,日本是不会去招惹比他强大的多的美英等国的,最起码不会在中国还没有彻底投降之前去打东南亚的主意。
韩云华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改变历史,经过这近一年的战斗。韩云华知道改变历史可不容易,往往改变一小点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就好像他好不容因改变了冀东起义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惨剧,但是随后便引得关东军大举入关一样,尽管现在冀东的起义部队已经全部撤到了内蒙古军区境内,但是冀东的广大的国土还是像历史上一样尚在日伪军手里。这些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的,韩云华深知改变历史只能尝试着去改变历史的枝叶,在实力尚未达到那种骇人听闻的时候试着去触动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韩云华知道现在能搞到石油的只有日军以及国民政府,日军那里还好说,瞅准了抢就可以了,但是国民政府那边却有些麻烦。不过现在尚未到了哪一步,日军留下的油库里的油料最少还可以使用多半年,只要在这半年内搞到油料就不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钱壮飞那里一直都没有消息,韩云华也曾发电问过,情报部门的同志说钱壮飞亲自到了镶黄旗去了,和钱壮飞一起去的还有一个中队的特战队员和一个连的情报部门的精锐。
韩云华心里对李雨涵的担心已经表现到了脸上,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员,韩云华一向喜怒不假颜面,在战士们眼中韩云华就是一个从容不迫极其有魄力的人,不管是日军大军压境还是数十万灾民像蝗虫一样涌入根据地,韩云华从来都没有变过脸色。
战士们几乎产生了这样的幻觉,世界时似乎就没有司令员办不了的事情。多大的困难在司令员严重都不是问题,多少鬼子在司令员眼里都是土鸡瓦狗。虽然不至于不堪一击,但是所向披靡还是很形象的。
但是自从司令员从冀东回来后,战士们发现司令员很容易发怒,面对鬼子俘虏时更是这样,要不是沈玉泉政委拦着,那一千多鬼子俘虏都被司令员拉出去“突突”了。
8月27日,钱壮飞从镶黄旗发来电报说找到了追杀李雨涵的那批日本特战队,但是由于准备的不够周详,激战一番还是被鬼子特战队逃了,人数大约在三十人左右,他们正在追捕之中。但是却没有发现李雨涵的踪迹,钱壮飞等人估计李雨涵等人应该就在这一带,很可能躲进了牧区,希望韩云华能多派一些人帮助寻找,毕竟进入牧区寻找一个人那无疑是大海捞针,人数少了根本不行。况且现在还有日军特战队在一边虎视眈眈,力量分散很可能会被各个击破。
正好眼下无事,部队正在休整和训练之中,能用得着他的还真不多,韩云华和沈玉泉商量了一下,决定率领部队北上,一方面是为了开辟内蒙古军区北方的辖区。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李雨涵。
沈玉泉深知李雨涵对于韩云华的重要性,从李雨涵到达内蒙古军区的时候,延安方面和八路军总部都曾经给他发过秘密电报,命令他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小女孩。首长们怕韩云华疏忽大意导致李雨涵受到什么伤害,到那时不止是韩云华那里很可能出现什么意外,就连李雨涵母亲那里也不好交代。
所以当韩云华提出北上寻找李雨涵时,沈玉泉并没有阻拦,虽然说寻找一个人还真轮不到他这个大司令出马,但是沈玉泉却知道在日本特战队面前谁最有发言权,无疑是韩云华本人了。可以这么说,韩云华就是内蒙古军区特战大队的缔造者,是所有特战队员的老师。在特种作战上面的造诣,八路军中唯有韩云华这么一个专家。
经过韩云华以及沈玉泉等人的一致协商决定,韩云华将率领骑兵旅一团、二团和火力支援团北上镶黄旗。而突击一旅将主力一部北移至康保一线,随时做好支援准备。
为了确保彻底消灭日军的特战队,韩云华特意将剩下的雏凤特战中队的165名队员全部带上,同时还将还在训练中的876名去年选拨出来的特战队员也全部带上,让这些队员也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特种作战。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韩云华带着部队从包头出发,乘坐火车赶往集宁,然后再从集宁赶往镶黄旗。不过在这之前,韩云倩却从张北提前一步赶到集宁,她要随同韩云华一起北上寻找李雨涵。对于韩云倩,韩云华这个哥哥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虽然理智上讲云倩是他的下属,但是从情感上讲韩云华却一点也不愿意责骂这个唯一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