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纪律就是军队的命根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锦衣杀明最新章节!
(0051)
出了堡门以后,大家都感觉有点异常,似乎心情和之前完全不同。以前,出堡门总是要时刻提防鞑子的到来,眼神总是不自觉的盯着自己的四周,生怕有鞑子到来。现在,这种感觉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消散了很多。有徐兴夏在,鞑子来了就别想回去。
从威镇堡骑马到牛角墩,如果是飞马疾驰的话,只要一会儿的功夫。两个地方相距只有二十里。二十里嘛,能有多远?战马在平原上短途疾驰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六十里(约三十公里)左右。二十里的路程,也就是二十分钟的事情。
当然,徐兴夏他们没有必要跑这么快,这又不是和敌人战斗。战马要是跑快了,可能还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以为又有鞑子到来了。一行人走了五六里,忽然看到前面有人骑马等在路边。徐兴夏远远一看,发现居然是所镇抚余力钧。
“余力钧?”
徐兴夏想不到,余力钧居然会在这里。
按理说,余力钧是所镇抚,职责是管理军队和军户的纪律,同时负责登记军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来的。难道说,他是来抓牛角墩的纪律的?若是如此,自己为什么没有接到通知?想到上层的勾心斗角,徐兴夏马上警惕起来。
高猛、张全复等人发现余力钧出现,也急忙严肃起来。他们同样知道余力钧的主要差事,就是抓军队的纪律,他们可不想犯在余力钧的手里。余力钧这个人,怎么说呢,有点死脑筋,有点死板,万一落在他的手里,情况可不是很好。
“总旗大人,属下余力钧前来报到。”
余力钧在马背上徐兴夏拱手行礼,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
徐兴夏感觉十分的意外。
余力钧来向自己的报到,这是怎么回事?
他真的被分配到了牛角墩?是谁分配他到来的?为什么不通知自己?连串的疑问,在徐兴夏的脑海里浮现。也不怪徐兴夏如此敏感,他毕竟是后世穿越到来的,下意识的就会想到阴谋论。特别是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小心一点,是绝对不过分的。
所镇抚这个官职,刚好横在百户和总旗之间,从品级上来说,余力钧和徐兴夏的确是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百户是很少直接管辖镇抚的。因为镇抚这个官职,一般都是在所里或者卫里安排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主任之类的。
由于管理的职责比较特殊,镇抚几乎不会单独出现在前线。正常的情况,镇抚应该是跟随千户又或者是卫指挥使出现的。自己作为牛角墩的指挥官,和镇抚其实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余力钧干嘛要向自己报到?有阴谋还是被发配了?
“百户大人,属下也是派驻牛角墩的。”
看到徐兴夏有点疑惑,余力钧勉强解释了一句。
他的性格,本来就是比较沉闷的,沉默寡言,只有在宣读战功的时候,才会稍微缓解一些。如果只是看他宣读战功的样子,绝对想不到,余力钧会是一个闷葫芦。事实上,威镇堡的大部分军户,都知道他们的所镇抚,是个冷面包公,比较另类的。
徐兴夏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太够用。他有点怀疑,这个余力钧,是上级安排来监视自己的。甚至,有可能是来追查刘金彪的死因的。毕竟,知道刘金彪是怎么死的人不少,只要有人泄露出去,而上级又想要追查的话,就会安排余力钧着手。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没有谁会傻瓜到在这个时候,踢爆卫所内部的丑事。卫所军刚刚在对战兵的争斗中,挽回一分,邓如柏和彭峰都大大的扬眉吐气,肯定不会追查此事。这一点,徐兴夏完全可以肯定。那么,余力钧的到来,只能说是发配了。看来,他是不太受人待见,被弄到了牛角墩去。
余力钧看到徐兴夏心存疑惑,神色有点无奈,又有点沮丧。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敏感,让徐兴夏误会了。他是不愿意让徐兴夏误会的,那样对他的将来很不利。想了想,余力钧低声说道:“百户大人,属下不小心得罪了张副千户……”
徐兴夏这才有点恍然大悟,深深的打量余力钧一眼。这个余力钧,别看沉默寡言的,眼光还是很精明的。自己和卫所的上层,不太合得来,都被他看出来了。否则,他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由此推断,余力钧的确是被发配到牛角墩的。
以前,徐兴夏对于卫所高层的斗争,是从来不理会的,他也没有资格理会。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的他,已经是百户了,算得上是卫所的中层军官,他已经处在了这个漩涡里面了,就不能不理会了。他不想主动的去招惹别人,给自己设置更多的阻力,但是,如果别人招惹了他,他肯定不会给对方好果子吃。
想要做到这一点,搞清楚对手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清楚对方的背景,清楚对方的实力,清楚对方的人缘关系,才能正确的判断,什么人该怎么处理,该在什么时候处理,否则,一味乱来,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归根到底,他还在体制之内,就必须遵循体制内的某些规则。偶尔触犯这些规则,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总是触犯规则,只怕没有哪个上级受得了,哪怕是最欣赏他的上级。当然,要是有足够的实力当反贼,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届时,他可以打破一切的规则,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但是暂时,他还没有造反的念头。
明国的内部斗争,那是出了名的。皇帝和大臣的矛盾,大臣之间的矛盾,简直是白热化。要说党争的厉害程度,估计也只有唐朝可以相比了。上层的党争,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下面的基层。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下面的基层,斗争要比上层更加的复杂,更加的直接,动不动就捋袖子的事情,几乎是常态了。
就拿小小的威镇堡来说,斗争也很激烈。威镇堡有一个副千户,三个百户,分别是王守禄、罗定远、韩先楚。副千户长时间不在,三个百户自然要互相争斗,争取做老大。这三个百户当中,王守禄最得宠,罗定远最倒霉,韩先楚打酱油。威镇堡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平虏城了。平虏城还驻扎有战兵呢,斗争更加复杂。
对于余力钧和张秋庆之间的矛盾,徐兴夏还是从自己的老爹那里了解到的。副千户张秋庆和余力钧很不对付,这是千户所几乎公开的秘密。据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张秋庆看上了余力钧的某个妹妹之类的,想要娶来做小妾,余力钧不同意,双方就闹开了。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张秋庆就会给余力钧小鞋穿。
徐兴夏推断,在陈海也被提拔为镇抚以后,平虏千户所就有两个镇抚了,这必然会引来职责权力方面的冲突。外放一个是肯定的。陈海擅长拍马屁,当然是留在了所里了。不擅长拍马屁,还和张秋庆有仇的余力钧,自然是被发配出来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徐兴夏就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既然是这样,我代表牛角墩,欢迎余镇抚的到来。”
余力钧勉力的苦笑一下,没有说什么。
徐兴夏诚恳的说道:“以后牛角墩的纪律,就拜托余镇抚了。”
他并不是在说客套话,敷衍余力钧。事实上,徐兴夏的确希望,余力钧有本事,能够帮助自己将牛角墩的纪律抓起来。他虽然没有带过兵,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军事知识,也深深的知道,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无法打胜仗的。纪律就是军队的命根子。特别是在明末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在宁夏镇这个混乱的地域,没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说什么都说白搭。
昨晚,徐兴夏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仔细的思忖了好久,衡量是否可以套在自己麾下的身上。衡量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合适。最主要的原因,是两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军队条件也不同。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些,当然适用。但是,诸如不许打人不许搜腰包,不许虐待俘虏之类的,在这个年代,完全没有市场。
后金鞑子的凶残,暂且不说,鞑靼人的凶残,明国上下,就受不了。大家都恨透了鞑子了。不许殴打鞑靼人,不许虐待鞑靼人的俘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许搜查鞑靼人的腰包,更是做不到。鞑靼人身上的东西,那可老值钱了。
其实,在撇除掉时代的因素以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明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大部分纪律,都在明军的军规五十七条里面有充分详细的体现。准确说起来,明军的军规五十七条,要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严格多了,处罚也严厉多了。五十七条军规里面,就有二十三条是斩首的。
【求收藏~~~求推荐~~~~】
(0051)
出了堡门以后,大家都感觉有点异常,似乎心情和之前完全不同。以前,出堡门总是要时刻提防鞑子的到来,眼神总是不自觉的盯着自己的四周,生怕有鞑子到来。现在,这种感觉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消散了很多。有徐兴夏在,鞑子来了就别想回去。
从威镇堡骑马到牛角墩,如果是飞马疾驰的话,只要一会儿的功夫。两个地方相距只有二十里。二十里嘛,能有多远?战马在平原上短途疾驰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六十里(约三十公里)左右。二十里的路程,也就是二十分钟的事情。
当然,徐兴夏他们没有必要跑这么快,这又不是和敌人战斗。战马要是跑快了,可能还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以为又有鞑子到来了。一行人走了五六里,忽然看到前面有人骑马等在路边。徐兴夏远远一看,发现居然是所镇抚余力钧。
“余力钧?”
徐兴夏想不到,余力钧居然会在这里。
按理说,余力钧是所镇抚,职责是管理军队和军户的纪律,同时负责登记军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来的。难道说,他是来抓牛角墩的纪律的?若是如此,自己为什么没有接到通知?想到上层的勾心斗角,徐兴夏马上警惕起来。
高猛、张全复等人发现余力钧出现,也急忙严肃起来。他们同样知道余力钧的主要差事,就是抓军队的纪律,他们可不想犯在余力钧的手里。余力钧这个人,怎么说呢,有点死脑筋,有点死板,万一落在他的手里,情况可不是很好。
“总旗大人,属下余力钧前来报到。”
余力钧在马背上徐兴夏拱手行礼,面无表情的说道。
“你……”
徐兴夏感觉十分的意外。
余力钧来向自己的报到,这是怎么回事?
他真的被分配到了牛角墩?是谁分配他到来的?为什么不通知自己?连串的疑问,在徐兴夏的脑海里浮现。也不怪徐兴夏如此敏感,他毕竟是后世穿越到来的,下意识的就会想到阴谋论。特别是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小心一点,是绝对不过分的。
所镇抚这个官职,刚好横在百户和总旗之间,从品级上来说,余力钧和徐兴夏的确是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一般来说,百户是很少直接管辖镇抚的。因为镇抚这个官职,一般都是在所里或者卫里安排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主任之类的。
由于管理的职责比较特殊,镇抚几乎不会单独出现在前线。正常的情况,镇抚应该是跟随千户又或者是卫指挥使出现的。自己作为牛角墩的指挥官,和镇抚其实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余力钧干嘛要向自己报到?有阴谋还是被发配了?
“百户大人,属下也是派驻牛角墩的。”
看到徐兴夏有点疑惑,余力钧勉强解释了一句。
他的性格,本来就是比较沉闷的,沉默寡言,只有在宣读战功的时候,才会稍微缓解一些。如果只是看他宣读战功的样子,绝对想不到,余力钧会是一个闷葫芦。事实上,威镇堡的大部分军户,都知道他们的所镇抚,是个冷面包公,比较另类的。
徐兴夏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太够用。他有点怀疑,这个余力钧,是上级安排来监视自己的。甚至,有可能是来追查刘金彪的死因的。毕竟,知道刘金彪是怎么死的人不少,只要有人泄露出去,而上级又想要追查的话,就会安排余力钧着手。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没有谁会傻瓜到在这个时候,踢爆卫所内部的丑事。卫所军刚刚在对战兵的争斗中,挽回一分,邓如柏和彭峰都大大的扬眉吐气,肯定不会追查此事。这一点,徐兴夏完全可以肯定。那么,余力钧的到来,只能说是发配了。看来,他是不太受人待见,被弄到了牛角墩去。
余力钧看到徐兴夏心存疑惑,神色有点无奈,又有点沮丧。他明白自己的身份敏感,让徐兴夏误会了。他是不愿意让徐兴夏误会的,那样对他的将来很不利。想了想,余力钧低声说道:“百户大人,属下不小心得罪了张副千户……”
徐兴夏这才有点恍然大悟,深深的打量余力钧一眼。这个余力钧,别看沉默寡言的,眼光还是很精明的。自己和卫所的上层,不太合得来,都被他看出来了。否则,他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由此推断,余力钧的确是被发配到牛角墩的。
以前,徐兴夏对于卫所高层的斗争,是从来不理会的,他也没有资格理会。但是现在不同,现在的他,已经是百户了,算得上是卫所的中层军官,他已经处在了这个漩涡里面了,就不能不理会了。他不想主动的去招惹别人,给自己设置更多的阻力,但是,如果别人招惹了他,他肯定不会给对方好果子吃。
想要做到这一点,搞清楚对手的背景,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清楚对方的背景,清楚对方的实力,清楚对方的人缘关系,才能正确的判断,什么人该怎么处理,该在什么时候处理,否则,一味乱来,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归根到底,他还在体制之内,就必须遵循体制内的某些规则。偶尔触犯这些规则,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总是触犯规则,只怕没有哪个上级受得了,哪怕是最欣赏他的上级。当然,要是有足够的实力当反贼,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届时,他可以打破一切的规则,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但是暂时,他还没有造反的念头。
明国的内部斗争,那是出了名的。皇帝和大臣的矛盾,大臣之间的矛盾,简直是白热化。要说党争的厉害程度,估计也只有唐朝可以相比了。上层的党争,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下面的基层。由于某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下面的基层,斗争要比上层更加的复杂,更加的直接,动不动就捋袖子的事情,几乎是常态了。
就拿小小的威镇堡来说,斗争也很激烈。威镇堡有一个副千户,三个百户,分别是王守禄、罗定远、韩先楚。副千户长时间不在,三个百户自然要互相争斗,争取做老大。这三个百户当中,王守禄最得宠,罗定远最倒霉,韩先楚打酱油。威镇堡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平虏城了。平虏城还驻扎有战兵呢,斗争更加复杂。
对于余力钧和张秋庆之间的矛盾,徐兴夏还是从自己的老爹那里了解到的。副千户张秋庆和余力钧很不对付,这是千户所几乎公开的秘密。据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张秋庆看上了余力钧的某个妹妹之类的,想要娶来做小妾,余力钧不同意,双方就闹开了。从此以后,只要有机会,张秋庆就会给余力钧小鞋穿。
徐兴夏推断,在陈海也被提拔为镇抚以后,平虏千户所就有两个镇抚了,这必然会引来职责权力方面的冲突。外放一个是肯定的。陈海擅长拍马屁,当然是留在了所里了。不擅长拍马屁,还和张秋庆有仇的余力钧,自然是被发配出来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徐兴夏就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既然是这样,我代表牛角墩,欢迎余镇抚的到来。”
余力钧勉力的苦笑一下,没有说什么。
徐兴夏诚恳的说道:“以后牛角墩的纪律,就拜托余镇抚了。”
他并不是在说客套话,敷衍余力钧。事实上,徐兴夏的确希望,余力钧有本事,能够帮助自己将牛角墩的纪律抓起来。他虽然没有带过兵,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军事知识,也深深的知道,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无法打胜仗的。纪律就是军队的命根子。特别是在明末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在宁夏镇这个混乱的地域,没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说什么都说白搭。
昨晚,徐兴夏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仔细的思忖了好久,衡量是否可以套在自己麾下的身上。衡量了很久很久,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合适。最主要的原因,是两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军队条件也不同。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些,当然适用。但是,诸如不许打人不许搜腰包,不许虐待俘虏之类的,在这个年代,完全没有市场。
后金鞑子的凶残,暂且不说,鞑靼人的凶残,明国上下,就受不了。大家都恨透了鞑子了。不许殴打鞑靼人,不许虐待鞑靼人的俘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许搜查鞑靼人的腰包,更是做不到。鞑靼人身上的东西,那可老值钱了。
其实,在撇除掉时代的因素以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明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大部分纪律,都在明军的军规五十七条里面有充分详细的体现。准确说起来,明军的军规五十七条,要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严格多了,处罚也严厉多了。五十七条军规里面,就有二十三条是斩首的。
【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