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0章:厄运到,老狐狸中招
推荐阅读: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刑警异闻录最新章节!
那天深夜回到家里,黄永福抱着那份合同和那堆钱,美得合不拢嘴:他没有看错人,冯老板就是他的贵人啊!没想到,自己一个农村的苹果贩子,马上就要开始赚外国人的钱啦!黄永福真是越想越兴奋,直到后半夜还没有睡下,好容易睡着了,他又在梦里笑醒了好几回。
接下来的事情,简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由于黄永福的收购价格高于其他的收购商,果农们纷纷将自己的“特等品”送进了他的果品库!一时之间,黄永福几乎把上塔镇的“特等品”全部垄断了!而其他那些收货商也只能干瞪着红眼,却无计可施,没办法,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
黄永福和冯老板的合作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黄永福在上塔镇收购苹果,然后安排卡车送往火车站,再装上车皮,整车皮的苹果就源源不断的发往了南方某城;冯老板则稳坐南方,接到车皮后,将货物装上卡车发往果品公司,再然后,一笔笔足额的货款便源源不断的飞回了滨城的账户……
一个月之后,黄永福干脆将他的大本营迁到了上塔镇的果品批发市场,他坐镇冯老板的办公室,指挥着他雇佣的帮工,俨然成了一个霸气十足、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黄永福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小打小闹的水果贩子了,他已经晋升为上塔镇最成功的果品商人,没有之一!
人们对黄永福的态度和称谓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从随意而亲切的一声“永福”或者“老黄”,到毕恭毕敬的“黄经理”,最后,他成了果品市场里万人敬仰的“黄老板”!对于这种称谓的变迁,黄永福欣然接受,且享受其中。
一场发货高峰期从那年的初秋一直延续到了入冬,到年底一盘点,黄老板和冯老板赚了个盘满钵满!
虽然已经过了苹果收购的旺季,但是买卖的清淡并没有影响黄老板和冯老板友谊的升华!此时,冯老板已经将对黄永福的称呼从“老黄”变成了“黄哥”;而黄永福则称呼对方“冯老弟”!只要有了闲暇,两个称兄道弟的人就凑在一起,品品茶、聊聊天、喝喝酒,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转眼又到了来年的夏天,这一年的滨城风调雨顺,苹果长势喜人,那些红彤彤的果子挂在树上,在黄永福的眼里,那就是一张张为他晾晒的人民币啊,他都等不及了!虽然还未到苹果的采摘季节,可南方那边已经传来了好消息:已收到大宗的海外订单!果品公司决定,今年增大出口量,并按照行情,再度上调了收购价格!
日盼夜盼,那年的第一批苹果终于上市了!冯老板在第一时间就飞赴了南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回了指令:适度的上浮收购价格,全力以赴收购“特等品”,照单全收!准备发货!
坐镇果品市场的黄永福犹如打了鸡血,每天亢奋的忙碌着,乐此不疲!他贴出了收货告示,再度上调了收购价格,并且只收“特等品”!他还在告示里注明:由于收货数量庞大,所有货款将收货日起的一个月后支付!说白了,就是在收货后不能马上支付现金!可即便是拿不到现款,上门送货的果农依然络绎不绝!
为什么果农们会对黄永福如此信任?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首先,都是乡里乡亲的,果农们对黄永福还是很放心的;并且,因为有了去年的合作,果农们确实对他的信任度又有所增加;最关键的是,大伙儿都知道黄永福的背后是财大气粗的冯老板,还有一个和外国人做买卖的大公司!人家那么大的买卖,怎么会差子的这几个苹果钱呢!
今年的收购太顺利了!开市仅仅三天,黄永福收上来的苹果就装满了果品库,可是为了保证发货,收购必须继续下去,没办法,黄永福只好在果品市场附近又租了几间仓库。
可是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冯老板在南方却没有了音讯,黄永福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会是出什么状况吧?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两天后冯老板来了电话,南方那边还真的出事儿了:果品公司的出口配额出了问题,正在积极地与外贸部门做协调!
黄永福顿时慌了手脚,他惊问道:“那……冯老弟,那咱的苹果……还收不收了?”
“收!必须收!”冯老板的回答底气十足:“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那都不算什么大问题,公司那边很快就能解决!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放开手脚,大量收货!”
黄永福叫苦道:“继续收?那现在收上来的这些苹果咋整?”
那些苹果有什么问题吗?原来,按照以往的流程,苹果从树上摘下、送到果品市场、再装车发走,前前后后不会超过三天的时间!可现在呢?黄永福的那些苹果已经在仓库里闷了十天啦!那些仓库都是不通风的水泥建筑,只能做临时存放之用,苹果在里面长期储存,非出事不可!
现在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马上给苹果找一个新家:恒温储存库!其实找这种仓库并不难,果品市场附近就有一个,可是一想到那笔高昂的储存费用……这让惯于精打细算的黄永福,心疼的一阵阵龇牙。
联系仓库、雇人搬运、过磅入库……一通焦头烂额的忙活,苹果的储存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往日里,黄永福出现在果品市场的时候,昂首阔步的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可现在呢?蔫头耷脑的就像一只遭了霜打的老茄子!以前黄永福看到那些来送货的果农,总是美得合不拢嘴,他觉得那些人都是来给他送钱的!可现在呢?看着那些拿着欠条美滋滋离开的果农,他仿佛看到了一群前来索命的讨债鬼!
眼不见心不烦!黄永福索性将自己关进了办公室,他每天瞅着那部电话机,思考着一些他力所不及的问题:配额是啥玩意儿?冯老弟搞到了吗?咋还不来电话呢?……
惶惶不可终日的又过了一个周,黄永福在心急如焚的等待中几近崩溃,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冯老板终于来了电话,而且还是天大的好消息:问题解决,万事大吉,火速发货!
挂上电话的黄永福百感交集,他如释重负的长叹一声,却发现自己的眼眶已经湿了……
买卖终于走上了正轨,黄永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恒温储存库”里所有的苹果马上发走!因为那笔储存费,每时每刻都在让他的心滴血啊!
预定车皮、苹果出库、装上卡车、发往车站……一列列火车满载着黄永福的期盼奔赴了南方,可是……
按照惯例,冯老板会在接到货物后的三天内,将货款打到黄永福的账户,可如今二十多天过去了,会计每天都会在黄永福的催促下,去银行对账数次……货款没到,冯老板也音讯全无。
难道是又出状况了?黄永福的那颗心又悬了起来……并且,秋去冬来,他的那颗心就再也没有放下来!黄永福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冯老弟”!
这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做梦也不会想到,向来行事缜密的自己,竟然会被人骗了!黄永福的厄运来了……
因为听信了“冯老弟”的话,黄永福在发走了那些苹果后,还在持续的大量收购,当他觉察到冯老弟失踪、预感到大事不妙的时候,早就晚了:果品市场的仓库和他临时租赁的仓库里,已经存满了苹果!
黄永福也想过补救的措施:他在上塔镇的“水果圈”摸爬滚打多年,以前也有不少的老客户!黄永福厚着脸皮去求人家帮忙,试图将他的货物转让出去一部分!不料,那些老客户不光不帮忙,还对其他有关系的客户放话:只要是黄永福的货,谁也不许收,否则后果自负!
黄永福又去找从前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收购商,准备将手里的存货低价转让,结果,那些人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回话如出一辙:低价?只要是黄永福的货,就是白给,他们也不会收他一个苹果!
这些老朋友为什么突然对黄永福如此绝情?哎……自作孽不可活啊!
因为黄永福垄断了上塔镇的“特等品”,他以前的老客户因为收不上货,屡次登门求助,希望能从他的手里转让一部分,可黄永福拽得就像二五八万,他数次对那些老客户叫嚣:“什嘛?你们也想要‘特等品’?老子的‘特等品’可是要卖给洋人的!”
而自从有了财大气粗的冯老板撑腰,黄永福在果品市场里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其他那些同行放在眼里!如今黄永福落了难,想让人家帮忙?哈哈……那些人连“袖手旁观”都觉得不过瘾,正愁没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呢……
那天深夜回到家里,黄永福抱着那份合同和那堆钱,美得合不拢嘴:他没有看错人,冯老板就是他的贵人啊!没想到,自己一个农村的苹果贩子,马上就要开始赚外国人的钱啦!黄永福真是越想越兴奋,直到后半夜还没有睡下,好容易睡着了,他又在梦里笑醒了好几回。
接下来的事情,简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由于黄永福的收购价格高于其他的收购商,果农们纷纷将自己的“特等品”送进了他的果品库!一时之间,黄永福几乎把上塔镇的“特等品”全部垄断了!而其他那些收货商也只能干瞪着红眼,却无计可施,没办法,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竞争!
黄永福和冯老板的合作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黄永福在上塔镇收购苹果,然后安排卡车送往火车站,再装上车皮,整车皮的苹果就源源不断的发往了南方某城;冯老板则稳坐南方,接到车皮后,将货物装上卡车发往果品公司,再然后,一笔笔足额的货款便源源不断的飞回了滨城的账户……
一个月之后,黄永福干脆将他的大本营迁到了上塔镇的果品批发市场,他坐镇冯老板的办公室,指挥着他雇佣的帮工,俨然成了一个霸气十足、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黄永福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小打小闹的水果贩子了,他已经晋升为上塔镇最成功的果品商人,没有之一!
人们对黄永福的态度和称谓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从随意而亲切的一声“永福”或者“老黄”,到毕恭毕敬的“黄经理”,最后,他成了果品市场里万人敬仰的“黄老板”!对于这种称谓的变迁,黄永福欣然接受,且享受其中。
一场发货高峰期从那年的初秋一直延续到了入冬,到年底一盘点,黄老板和冯老板赚了个盘满钵满!
虽然已经过了苹果收购的旺季,但是买卖的清淡并没有影响黄老板和冯老板友谊的升华!此时,冯老板已经将对黄永福的称呼从“老黄”变成了“黄哥”;而黄永福则称呼对方“冯老弟”!只要有了闲暇,两个称兄道弟的人就凑在一起,品品茶、聊聊天、喝喝酒,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转眼又到了来年的夏天,这一年的滨城风调雨顺,苹果长势喜人,那些红彤彤的果子挂在树上,在黄永福的眼里,那就是一张张为他晾晒的人民币啊,他都等不及了!虽然还未到苹果的采摘季节,可南方那边已经传来了好消息:已收到大宗的海外订单!果品公司决定,今年增大出口量,并按照行情,再度上调了收购价格!
日盼夜盼,那年的第一批苹果终于上市了!冯老板在第一时间就飞赴了南方,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回了指令:适度的上浮收购价格,全力以赴收购“特等品”,照单全收!准备发货!
坐镇果品市场的黄永福犹如打了鸡血,每天亢奋的忙碌着,乐此不疲!他贴出了收货告示,再度上调了收购价格,并且只收“特等品”!他还在告示里注明:由于收货数量庞大,所有货款将收货日起的一个月后支付!说白了,就是在收货后不能马上支付现金!可即便是拿不到现款,上门送货的果农依然络绎不绝!
为什么果农们会对黄永福如此信任?原因无非有这么几点:首先,都是乡里乡亲的,果农们对黄永福还是很放心的;并且,因为有了去年的合作,果农们确实对他的信任度又有所增加;最关键的是,大伙儿都知道黄永福的背后是财大气粗的冯老板,还有一个和外国人做买卖的大公司!人家那么大的买卖,怎么会差子的这几个苹果钱呢!
今年的收购太顺利了!开市仅仅三天,黄永福收上来的苹果就装满了果品库,可是为了保证发货,收购必须继续下去,没办法,黄永福只好在果品市场附近又租了几间仓库。
可是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冯老板在南方却没有了音讯,黄永福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会是出什么状况吧?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两天后冯老板来了电话,南方那边还真的出事儿了:果品公司的出口配额出了问题,正在积极地与外贸部门做协调!
黄永福顿时慌了手脚,他惊问道:“那……冯老弟,那咱的苹果……还收不收了?”
“收!必须收!”冯老板的回答底气十足:“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那都不算什么大问题,公司那边很快就能解决!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放开手脚,大量收货!”
黄永福叫苦道:“继续收?那现在收上来的这些苹果咋整?”
那些苹果有什么问题吗?原来,按照以往的流程,苹果从树上摘下、送到果品市场、再装车发走,前前后后不会超过三天的时间!可现在呢?黄永福的那些苹果已经在仓库里闷了十天啦!那些仓库都是不通风的水泥建筑,只能做临时存放之用,苹果在里面长期储存,非出事不可!
现在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马上给苹果找一个新家:恒温储存库!其实找这种仓库并不难,果品市场附近就有一个,可是一想到那笔高昂的储存费用……这让惯于精打细算的黄永福,心疼的一阵阵龇牙。
联系仓库、雇人搬运、过磅入库……一通焦头烂额的忙活,苹果的储存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往日里,黄永福出现在果品市场的时候,昂首阔步的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可现在呢?蔫头耷脑的就像一只遭了霜打的老茄子!以前黄永福看到那些来送货的果农,总是美得合不拢嘴,他觉得那些人都是来给他送钱的!可现在呢?看着那些拿着欠条美滋滋离开的果农,他仿佛看到了一群前来索命的讨债鬼!
眼不见心不烦!黄永福索性将自己关进了办公室,他每天瞅着那部电话机,思考着一些他力所不及的问题:配额是啥玩意儿?冯老弟搞到了吗?咋还不来电话呢?……
惶惶不可终日的又过了一个周,黄永福在心急如焚的等待中几近崩溃,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冯老板终于来了电话,而且还是天大的好消息:问题解决,万事大吉,火速发货!
挂上电话的黄永福百感交集,他如释重负的长叹一声,却发现自己的眼眶已经湿了……
买卖终于走上了正轨,黄永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恒温储存库”里所有的苹果马上发走!因为那笔储存费,每时每刻都在让他的心滴血啊!
预定车皮、苹果出库、装上卡车、发往车站……一列列火车满载着黄永福的期盼奔赴了南方,可是……
按照惯例,冯老板会在接到货物后的三天内,将货款打到黄永福的账户,可如今二十多天过去了,会计每天都会在黄永福的催促下,去银行对账数次……货款没到,冯老板也音讯全无。
难道是又出状况了?黄永福的那颗心又悬了起来……并且,秋去冬来,他的那颗心就再也没有放下来!黄永福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冯老弟”!
这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做梦也不会想到,向来行事缜密的自己,竟然会被人骗了!黄永福的厄运来了……
因为听信了“冯老弟”的话,黄永福在发走了那些苹果后,还在持续的大量收购,当他觉察到冯老弟失踪、预感到大事不妙的时候,早就晚了:果品市场的仓库和他临时租赁的仓库里,已经存满了苹果!
黄永福也想过补救的措施:他在上塔镇的“水果圈”摸爬滚打多年,以前也有不少的老客户!黄永福厚着脸皮去求人家帮忙,试图将他的货物转让出去一部分!不料,那些老客户不光不帮忙,还对其他有关系的客户放话:只要是黄永福的货,谁也不许收,否则后果自负!
黄永福又去找从前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收购商,准备将手里的存货低价转让,结果,那些人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回话如出一辙:低价?只要是黄永福的货,就是白给,他们也不会收他一个苹果!
这些老朋友为什么突然对黄永福如此绝情?哎……自作孽不可活啊!
因为黄永福垄断了上塔镇的“特等品”,他以前的老客户因为收不上货,屡次登门求助,希望能从他的手里转让一部分,可黄永福拽得就像二五八万,他数次对那些老客户叫嚣:“什嘛?你们也想要‘特等品’?老子的‘特等品’可是要卖给洋人的!”
而自从有了财大气粗的冯老板撑腰,黄永福在果品市场里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其他那些同行放在眼里!如今黄永福落了难,想让人家帮忙?哈哈……那些人连“袖手旁观”都觉得不过瘾,正愁没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