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迁都之议(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宝石小说网 www.bsskz.com,最快更新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节!
div lign="ener">
明末天下板荡,朝廷政治斗争也想来剧烈异常。由于满朝皆是东林党,而东林党人向来有干涉皇家内部事务的传统——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以及当今的皇帝朱由检,皆是东林党人干涉皇家内部事务,拥立出来的。
所以,任谁看着这一群能够拥立皇帝的文臣把持朝政,也感觉到犹如锋芒在刺。既东林党能连续拥立皇帝的能力,那么便表示着实际上他们也拥有“废皇帝”的能力,也拥有将皇权架空的能力。
正是因为感觉到东林党人的威胁,崇祯从登基以来,便提拔一些非东林党出身的官员,进行掺沙子,平衡朝堂的格局。
尤其是内阁的首辅大臣,崇祯更是敢用非东林党人。
比如,崇祯先后两大首辅周延儒、温体仁,皆是因为非东林党人出身。周延儒在崇祯初年,因为非东林党出身,而获得了短暂的辉煌。最终因为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落入下风,并被政坛盟友温体仁暗算,黯然告老还乡。
而温体仁是在崇祯四年担任首辅,被皇帝寄予众望,希望他能够改变朝廷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格局。
而温体仁对此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先后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以贪污受贿的理由罢官。后续斗争中,以东林党人钱龙锡力荐袁崇焕的缘由,罢了内阁辅臣钱龙锡。一系列的斗争中,让东林党人受到巨大挫折。
但是。随着卢象升率领勤王大军击退阿济格大军后,东林党人趁机对于温体仁的逆袭开始了......
已经下野的尚书,也是东林党人领袖之一的刘宗周上书表示昔日己巳之变,袁崇焕误国,小人借此以修门户之怨,将朝中异己者一概蔑为袁崇焕一党加以惩处,从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臣浸疏,朝政日怠,边政日坏。”
“近年来。皇上恶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进;皇上录清节,而臣下多以曲谨容;皇上崇励精。而臣下奔走承顺以为恭;皇上尚综核,而臣下琐屑苛求以示察:窥其用心,无往不出于身家利禄。皇上不察而用之,则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有所不觉矣.......”
刘宗周列举,崇祯九年满清大军入寇时,前来勤王的有几只?而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凤翼、梁廷栋等人,稍微表现的差一点,会因为畏惧党争而自杀。这些指挥作战的大臣为要自杀?——实质上,皆是被温体仁这种小人给逼死的!
接着,刘宗周慷慨激昂。痛击......呜呼!七年之间,谁秉国成,臣于是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语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惟皇上念乱图存,进君子。退小人,急罢三协通津之使,责成中外诸臣,各备职业,不再以人国为侥幸。体仁桑榆之收,庶几在此。”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温体仁下台!
在刘宗周发话之后。整个东林党人纷纷活跃起来,对于温体仁进行围攻。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在明末儒林是一代文宗。虽然,此时刘宗周已经下野,但是发言依然获得了朝野无数党人、门徒、好友的响应。
“温体仁下台!”
“温体仁诛九族!”
“不罢温体仁,大明社稷不能安稳!”
当刘宗周发话后,东林党人到处造势。甚至京城流传谣言“崇祯皇帝遭温了”,这个谣言四处流传。让朝野皆是对温体仁一片喊打喊杀,似乎明末的内忧外患,皆是用温体仁才导致的一般。
一张嘴再厉害,也斗不过无数张嘴巴!
温体仁顿时感觉到,陷入了舆论泥潭中,难以自拔。正在温体仁思考是不是以生病作为借口,躲避风声?
崇祯却将之招至身边,问道对于刘宗周的奏折,温爱卿,你看?”
温体仁心中狂喜,用肯定的语气道迂哉,宗周!”
崇祯好奇道刘宗周迂在哪里?”
“太幼稚、太天真!朝政大局,岂是以君子、小人来衡量?这些年,朝廷天灾**,战乱频繁,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君子,缺的是能做事的能吏,以及银子、粮食!”温体仁不屑道,“朝中到处要用钱,处处要用兵。但是东林诸公却是与在野的商人、地主结党,众人朝廷的权柄,却拒不纳税......无钱发军饷则兵变,无钱赈灾则匪患四起!无钱练精锐之师,则鞑虏三度兵临京师城下。这群罪魁祸首,不过是贼喊捉贼,将责任全部污蔑给我温体仁而已。望圣上明鉴.......”
“若是裁军节省银钱,用来减税如何?”皇帝笑道。
温体仁一愣,又摇头道不行,万岁爷,不可裁军!裁军减税,若是不能让兵丁获得新的生计,又会有新的乱子!驿卒裁撤,是前车之鉴!”
崇祯初年,为节省财政收入。便从裁撤驿卒为主,全国数十万的驿卒被裁掉。减少了官员,在驿站吃拿卡要,浪费国家财政。原本这项改革是比较好的,但是谁料到,刚刚裁撤了哪些驿卒,很快遇到饥荒。饥荒中大量的失业驿卒,加入了农民起义中。至今,农民军大量的领袖,也都是被裁撤的明军兵丁出身。
崇祯微微笑了笑道爱卿是办实事的官员,比之东林诸公要好一些。”
温体仁感觉心中一颤,皇帝难道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向东林党人动手?换做其他时候,温体仁绝对有勇气向东林党亮剑。但是此时他有点自身难保,因此温体仁迟迟不敢答话。
“东林党人,暂时不能动,要动的是其他方面。”皇帝道,“京师离草原太近,虽有长城,但是却分兵万里。容易被鞑子各个击破。我大明兵强马壮时,可以年年派兵去草原扫荡,京师自是稳如泰文。而此时。我边疆兵马疲弱......一旦被围,勤王之师救援不及,则国亡......”
“陛下要臣支持迁都?”温体仁心中一震。不过迁都比之再起党争。危险性更低。
迁都最大的难题是,北京附近昌平县天寿山的12座皇陵办?每年祭祖、扫墓,如果都城在南京,皇帝便不能每年亲自前来祭祖了。
这件事,皇帝不能在朝中大力鼓吹,只能让朝臣们不断去鼓吹迁都,之后才能够顺水推舟的批准迁都。
原本,皇帝准备用张凤翼从军事的角度上,去鼓吹迁都的重要性。而张凤翼此时早已畏罪自杀,这个棋子便不能用了。其他人崇祯要么觉得靠不住。要么觉得不够分量。
温体仁这个紧紧依靠皇帝,才能够坐稳首辅的位子,忠心是无须怀疑的。而身为首辅大臣,手下拥有一些党羽,也是够分量。
历史上。崇祯皇帝原本和李明睿、李邦华等人商议迁都,但是朝中诸公纷纷反对,而二李的是分量太轻,挡不住反对声,使得南迁之议破产。
继续留在北京,唯一的可能是——精锐部队不断在于满清的战争中被消耗殆尽。而李自成之类流寇则能够趁机捡便宜,攻破虚弱的北京。
大明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支撑不起在北方与满清、农民军两线作战。而迁都南京,能够节约大量的财政、兵力上的压力。并且,能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徐徐的积蓄元气。改变此时明廷不死不活的状态。
“臣拼着一死,也要办成此事!”
温体仁叩头跪安离去后,心潮澎湃。事实上,他也,迁都之议一旦达成,那么短期内他温体仁的奸臣、小人的绰号,肯定是再度升温。想要摆脱那些负面名声,唯一的办法,恐怕就是让这大明中兴......
乘坐轿子,打道回府。
在书房中不断写字,但是却安静不了心思。
“哎......”
放下笔,温体仁翻阅了一番《资治通鉴》之后摇头,因为,这部书是无用功的。皆是教人做人、做官,也不教人做事。
做了五年首辅的温体仁,头发白了不少。最初上任,温体仁充满信心,他肯定能过继承张居正未完之业,将大明重新拉上中兴轨道上。然而,自担任首辅以来,才执政之艰辛。
半晌后,温体仁摊开了一份《顾问党报》,另外一份《葛沽经济时报》。《顾问党人》报纸上,多是一些讲究经济理论,通过多日阅读,温首辅也大致了解到。葛沽那边最新的改革动向。
平常的中兴、改革,多半是像王安石、张居正一般,轰轰烈烈、席卷天下。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多半是将想办法将很多不纳税的地主、士大夫,变成纳税群体。
而顾问党人并不追求在全国推而广之,仅仅是在的那一块小地盘中施行新的政治理念。可惜......这个肖图白是个装神弄鬼的宠臣,要是他是一名科举出身的清流,该多好.......
“老爷,为何叹息?”一名小妾端着人参汤问道。
温体仁摇头道没,你下去吧!”他面色冷淡,令小妾离开书房。温体仁能够身居首辅之位,尤其与其性格有巨大关系,他非常自律谨慎,办事之前总是滴水不漏,连家人也不能从他口中探知半点口风。这种谨慎,也是他平步青云,站在首辅高位的有力法宝。
————————
崇祯在朝中布局“迁都之议”,而肖图白也早早做了一些布置和准备。比如,工业资本逐渐向南方转移,将来数年之内,工业经营的重心也会偏向南方地区。准确说,是立足在能够充分利用大帆船海运的沿海港口地区。
南方地区的第一个落足点,肖图白选择了松江府。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发达,苏州是丝绸纺织的基地,而松江则是棉布生产的主要基地,一度获得“苏松财赋半天下”的美誉。当然,这些皆是夸张之言辞。实际上,苏州府每年纳税棉布19万匹、米19万石、丝绸1.25万匹。松江府则是纳税17.5万匹棉布。对比其他的府,这两地纳税比起普通的府。自是多了十倍。但是,还不至于达到全国一半赋税的夸张程度。
对于南方的布局,肖图白优先布局棉纺工业。毕竟。松江等地种植经济作物,已经成为了气候。阻挡当地的地主、农民种植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让他们该种利润低的稻米。等于是断人财路。
肖图白并不准备断然财路,而是准备因地制宜,利用松江等地遍植棉花的优势,将棉纺工业资本,逐步向松江等地转移。而松江府和天津一半,濒临大海,能够充分利用海运优势,将产品出口海外,以及销售给国内其他的沿海地区。
交通的便利,是发展工商业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这次去松江探路的是皇家纺织公司的总经理李慎之。其亲自帅队伍,对松江进行开设工厂,设立立足点。
“慎之,此行松江,注定是要龙争虎斗。而松江并非我们传统地盘。可是要多加为妙。”肖图白仔细叮嘱。
大明朝每年纺织棉布2亿多匹,而松江府的棉布产量,占据全国棉布产量的三分之一。而松江府也凭此自傲,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李慎之颇为洒脱道松江府也就那样了!当年觉得,那边卧虎藏龙。但是此时想来,诸作坊。比拼的不是技艺高深,不起机器效率,不是销售渠道。反倒是拥有棉田的多寡。按照这种农业思维做工业,何足惧之?”
肖图白道你是做生意的老手,生意上的,我也无需多交代。主要是问题,是你人身安全。就怕我公司机器效率高,对当地作坊形成冲击之后,地头蛇会弄出一些卑鄙手段。所以,官场上,要让对方你背景。平时也要多注重人身安全,多带护卫出门,危险的场所千万慎重。”
“放心吧,国师爷。我哪怕上妓院喝花酒,也会带着护卫!”李慎之颇为顽皮笑道。
肖图白忍俊不禁道你啊.......”
李慎之贴身的带着10名护卫,皆是申请退役的皇家新军和民兵士兵。因为,这场战争结束后,总有一些士兵受不了巨大的心里隐隐,所以提出了退役的申请。军队尊重他们的选择,退役后给他们安排工作。而有的士兵选择了担任公务员、企业管理,也有的选择去警察、护卫。
这些护卫,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与鞑子们杀出来的能力,绝非普通的武术家能够比拟的。每一个鞑子兵,放到武术界,皆能够算一流高手。
而这些退役的护卫们,都是经历与鞑子血战中存活下来的精英。市井中的一些游侠、杀手,对于这些退役的士兵而言,杀之如屠犬。
李慎之此行,除了护卫之外,更是带了200多名工匠,50台先进的机器,50万两银子。乘坐的是郑家的海上武装商船。
事实上,乘坐海路比运河漕运,更要安全一些。
毕竟,运河还有可能遭遇到中原各城流窜的流贼残部袭击。比如,张献忠此时,正在湖北、河南等地流窜,拥有威胁大运河运输的能力。
倒是郑家扫平的海上大多数的海盗势力,除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威胁,以及海上一些灾难之外,实际上危险性远远低于内陆交通。
而郑芝龙的下属,也是海盗十八芝之一的郑彩,率着7艘武装商船。在天津采购商品,顺路将李慎之一行给护送到江南地区。
肖图白在码头上,送走了李慎之后,一名皇家新军士兵禀告道朝廷派来宣旨的天使来了,此外.....坤兴公主,被送来了,皇上的意思是让坤兴公主在这边读小学......”
肖图白笑了笑道走,去看看我的小公主!”
坤兴公主被赐婚给肖图白,虽然是朝中臣子们的毒计。以祖宗规矩,一旦成为驸马,一切的官职都要卸任,等于判处“结束政治生命”的资格。而八岁的坤兴公主,要到十六岁才会与肖图白完婚,给肖图白判了一个“缓刑”。
肖图白对于这些阴谋,仅仅是当做猴戏!
世界上,道理永远讲不过拳头的,而拥有生产力作为支撑的拳头,往往是最强的拳头。肖图白代表17世纪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并且依仗生产力作为基础,建设强大的军队。军队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迅速的强盛起来。
此时是千年不遇的天灾,同样是千年不遇的机遇——从脆弱小农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机遇。
大变局中,祖宗规矩都是用来打破的!如果不打破哪些祖宗规矩,如何能谋取数千年大变局?(.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div lign="ener">
明末天下板荡,朝廷政治斗争也想来剧烈异常。由于满朝皆是东林党,而东林党人向来有干涉皇家内部事务的传统——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以及当今的皇帝朱由检,皆是东林党人干涉皇家内部事务,拥立出来的。
所以,任谁看着这一群能够拥立皇帝的文臣把持朝政,也感觉到犹如锋芒在刺。既东林党能连续拥立皇帝的能力,那么便表示着实际上他们也拥有“废皇帝”的能力,也拥有将皇权架空的能力。
正是因为感觉到东林党人的威胁,崇祯从登基以来,便提拔一些非东林党出身的官员,进行掺沙子,平衡朝堂的格局。
尤其是内阁的首辅大臣,崇祯更是敢用非东林党人。
比如,崇祯先后两大首辅周延儒、温体仁,皆是因为非东林党人出身。周延儒在崇祯初年,因为非东林党出身,而获得了短暂的辉煌。最终因为与东林党人之间的政治斗争落入下风,并被政坛盟友温体仁暗算,黯然告老还乡。
而温体仁是在崇祯四年担任首辅,被皇帝寄予众望,希望他能够改变朝廷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格局。
而温体仁对此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先后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以贪污受贿的理由罢官。后续斗争中,以东林党人钱龙锡力荐袁崇焕的缘由,罢了内阁辅臣钱龙锡。一系列的斗争中,让东林党人受到巨大挫折。
但是。随着卢象升率领勤王大军击退阿济格大军后,东林党人趁机对于温体仁的逆袭开始了......
已经下野的尚书,也是东林党人领袖之一的刘宗周上书表示昔日己巳之变,袁崇焕误国,小人借此以修门户之怨,将朝中异己者一概蔑为袁崇焕一党加以惩处,从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臣浸疏,朝政日怠,边政日坏。”
“近年来。皇上恶私交,而臣下多以告讦进;皇上录清节,而臣下多以曲谨容;皇上崇励精。而臣下奔走承顺以为恭;皇上尚综核,而臣下琐屑苛求以示察:窥其用心,无往不出于身家利禄。皇上不察而用之,则聚天下之小人立于朝而有所不觉矣.......”
刘宗周列举,崇祯九年满清大军入寇时,前来勤王的有几只?而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凤翼、梁廷栋等人,稍微表现的差一点,会因为畏惧党争而自杀。这些指挥作战的大臣为要自杀?——实质上,皆是被温体仁这种小人给逼死的!
接着,刘宗周慷慨激昂。痛击......呜呼!七年之间,谁秉国成,臣于是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语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惟皇上念乱图存,进君子。退小人,急罢三协通津之使,责成中外诸臣,各备职业,不再以人国为侥幸。体仁桑榆之收,庶几在此。”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温体仁下台!
在刘宗周发话之后。整个东林党人纷纷活跃起来,对于温体仁进行围攻。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在明末儒林是一代文宗。虽然,此时刘宗周已经下野,但是发言依然获得了朝野无数党人、门徒、好友的响应。
“温体仁下台!”
“温体仁诛九族!”
“不罢温体仁,大明社稷不能安稳!”
当刘宗周发话后,东林党人到处造势。甚至京城流传谣言“崇祯皇帝遭温了”,这个谣言四处流传。让朝野皆是对温体仁一片喊打喊杀,似乎明末的内忧外患,皆是用温体仁才导致的一般。
一张嘴再厉害,也斗不过无数张嘴巴!
温体仁顿时感觉到,陷入了舆论泥潭中,难以自拔。正在温体仁思考是不是以生病作为借口,躲避风声?
崇祯却将之招至身边,问道对于刘宗周的奏折,温爱卿,你看?”
温体仁心中狂喜,用肯定的语气道迂哉,宗周!”
崇祯好奇道刘宗周迂在哪里?”
“太幼稚、太天真!朝政大局,岂是以君子、小人来衡量?这些年,朝廷天灾**,战乱频繁,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君子,缺的是能做事的能吏,以及银子、粮食!”温体仁不屑道,“朝中到处要用钱,处处要用兵。但是东林诸公却是与在野的商人、地主结党,众人朝廷的权柄,却拒不纳税......无钱发军饷则兵变,无钱赈灾则匪患四起!无钱练精锐之师,则鞑虏三度兵临京师城下。这群罪魁祸首,不过是贼喊捉贼,将责任全部污蔑给我温体仁而已。望圣上明鉴.......”
“若是裁军节省银钱,用来减税如何?”皇帝笑道。
温体仁一愣,又摇头道不行,万岁爷,不可裁军!裁军减税,若是不能让兵丁获得新的生计,又会有新的乱子!驿卒裁撤,是前车之鉴!”
崇祯初年,为节省财政收入。便从裁撤驿卒为主,全国数十万的驿卒被裁掉。减少了官员,在驿站吃拿卡要,浪费国家财政。原本这项改革是比较好的,但是谁料到,刚刚裁撤了哪些驿卒,很快遇到饥荒。饥荒中大量的失业驿卒,加入了农民起义中。至今,农民军大量的领袖,也都是被裁撤的明军兵丁出身。
崇祯微微笑了笑道爱卿是办实事的官员,比之东林诸公要好一些。”
温体仁感觉心中一颤,皇帝难道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向东林党人动手?换做其他时候,温体仁绝对有勇气向东林党亮剑。但是此时他有点自身难保,因此温体仁迟迟不敢答话。
“东林党人,暂时不能动,要动的是其他方面。”皇帝道,“京师离草原太近,虽有长城,但是却分兵万里。容易被鞑子各个击破。我大明兵强马壮时,可以年年派兵去草原扫荡,京师自是稳如泰文。而此时。我边疆兵马疲弱......一旦被围,勤王之师救援不及,则国亡......”
“陛下要臣支持迁都?”温体仁心中一震。不过迁都比之再起党争。危险性更低。
迁都最大的难题是,北京附近昌平县天寿山的12座皇陵办?每年祭祖、扫墓,如果都城在南京,皇帝便不能每年亲自前来祭祖了。
这件事,皇帝不能在朝中大力鼓吹,只能让朝臣们不断去鼓吹迁都,之后才能够顺水推舟的批准迁都。
原本,皇帝准备用张凤翼从军事的角度上,去鼓吹迁都的重要性。而张凤翼此时早已畏罪自杀,这个棋子便不能用了。其他人崇祯要么觉得靠不住。要么觉得不够分量。
温体仁这个紧紧依靠皇帝,才能够坐稳首辅的位子,忠心是无须怀疑的。而身为首辅大臣,手下拥有一些党羽,也是够分量。
历史上。崇祯皇帝原本和李明睿、李邦华等人商议迁都,但是朝中诸公纷纷反对,而二李的是分量太轻,挡不住反对声,使得南迁之议破产。
继续留在北京,唯一的可能是——精锐部队不断在于满清的战争中被消耗殆尽。而李自成之类流寇则能够趁机捡便宜,攻破虚弱的北京。
大明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支撑不起在北方与满清、农民军两线作战。而迁都南京,能够节约大量的财政、兵力上的压力。并且,能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徐徐的积蓄元气。改变此时明廷不死不活的状态。
“臣拼着一死,也要办成此事!”
温体仁叩头跪安离去后,心潮澎湃。事实上,他也,迁都之议一旦达成,那么短期内他温体仁的奸臣、小人的绰号,肯定是再度升温。想要摆脱那些负面名声,唯一的办法,恐怕就是让这大明中兴......
乘坐轿子,打道回府。
在书房中不断写字,但是却安静不了心思。
“哎......”
放下笔,温体仁翻阅了一番《资治通鉴》之后摇头,因为,这部书是无用功的。皆是教人做人、做官,也不教人做事。
做了五年首辅的温体仁,头发白了不少。最初上任,温体仁充满信心,他肯定能过继承张居正未完之业,将大明重新拉上中兴轨道上。然而,自担任首辅以来,才执政之艰辛。
半晌后,温体仁摊开了一份《顾问党报》,另外一份《葛沽经济时报》。《顾问党人》报纸上,多是一些讲究经济理论,通过多日阅读,温首辅也大致了解到。葛沽那边最新的改革动向。
平常的中兴、改革,多半是像王安石、张居正一般,轰轰烈烈、席卷天下。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多半是将想办法将很多不纳税的地主、士大夫,变成纳税群体。
而顾问党人并不追求在全国推而广之,仅仅是在的那一块小地盘中施行新的政治理念。可惜......这个肖图白是个装神弄鬼的宠臣,要是他是一名科举出身的清流,该多好.......
“老爷,为何叹息?”一名小妾端着人参汤问道。
温体仁摇头道没,你下去吧!”他面色冷淡,令小妾离开书房。温体仁能够身居首辅之位,尤其与其性格有巨大关系,他非常自律谨慎,办事之前总是滴水不漏,连家人也不能从他口中探知半点口风。这种谨慎,也是他平步青云,站在首辅高位的有力法宝。
————————
崇祯在朝中布局“迁都之议”,而肖图白也早早做了一些布置和准备。比如,工业资本逐渐向南方转移,将来数年之内,工业经营的重心也会偏向南方地区。准确说,是立足在能够充分利用大帆船海运的沿海港口地区。
南方地区的第一个落足点,肖图白选择了松江府。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发达,苏州是丝绸纺织的基地,而松江则是棉布生产的主要基地,一度获得“苏松财赋半天下”的美誉。当然,这些皆是夸张之言辞。实际上,苏州府每年纳税棉布19万匹、米19万石、丝绸1.25万匹。松江府则是纳税17.5万匹棉布。对比其他的府,这两地纳税比起普通的府。自是多了十倍。但是,还不至于达到全国一半赋税的夸张程度。
对于南方的布局,肖图白优先布局棉纺工业。毕竟。松江等地种植经济作物,已经成为了气候。阻挡当地的地主、农民种植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让他们该种利润低的稻米。等于是断人财路。
肖图白并不准备断然财路,而是准备因地制宜,利用松江等地遍植棉花的优势,将棉纺工业资本,逐步向松江等地转移。而松江府和天津一半,濒临大海,能够充分利用海运优势,将产品出口海外,以及销售给国内其他的沿海地区。
交通的便利,是发展工商业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这次去松江探路的是皇家纺织公司的总经理李慎之。其亲自帅队伍,对松江进行开设工厂,设立立足点。
“慎之,此行松江,注定是要龙争虎斗。而松江并非我们传统地盘。可是要多加为妙。”肖图白仔细叮嘱。
大明朝每年纺织棉布2亿多匹,而松江府的棉布产量,占据全国棉布产量的三分之一。而松江府也凭此自傲,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李慎之颇为洒脱道松江府也就那样了!当年觉得,那边卧虎藏龙。但是此时想来,诸作坊。比拼的不是技艺高深,不起机器效率,不是销售渠道。反倒是拥有棉田的多寡。按照这种农业思维做工业,何足惧之?”
肖图白道你是做生意的老手,生意上的,我也无需多交代。主要是问题,是你人身安全。就怕我公司机器效率高,对当地作坊形成冲击之后,地头蛇会弄出一些卑鄙手段。所以,官场上,要让对方你背景。平时也要多注重人身安全,多带护卫出门,危险的场所千万慎重。”
“放心吧,国师爷。我哪怕上妓院喝花酒,也会带着护卫!”李慎之颇为顽皮笑道。
肖图白忍俊不禁道你啊.......”
李慎之贴身的带着10名护卫,皆是申请退役的皇家新军和民兵士兵。因为,这场战争结束后,总有一些士兵受不了巨大的心里隐隐,所以提出了退役的申请。军队尊重他们的选择,退役后给他们安排工作。而有的士兵选择了担任公务员、企业管理,也有的选择去警察、护卫。
这些护卫,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与鞑子们杀出来的能力,绝非普通的武术家能够比拟的。每一个鞑子兵,放到武术界,皆能够算一流高手。
而这些退役的护卫们,都是经历与鞑子血战中存活下来的精英。市井中的一些游侠、杀手,对于这些退役的士兵而言,杀之如屠犬。
李慎之此行,除了护卫之外,更是带了200多名工匠,50台先进的机器,50万两银子。乘坐的是郑家的海上武装商船。
事实上,乘坐海路比运河漕运,更要安全一些。
毕竟,运河还有可能遭遇到中原各城流窜的流贼残部袭击。比如,张献忠此时,正在湖北、河南等地流窜,拥有威胁大运河运输的能力。
倒是郑家扫平的海上大多数的海盗势力,除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威胁,以及海上一些灾难之外,实际上危险性远远低于内陆交通。
而郑芝龙的下属,也是海盗十八芝之一的郑彩,率着7艘武装商船。在天津采购商品,顺路将李慎之一行给护送到江南地区。
肖图白在码头上,送走了李慎之后,一名皇家新军士兵禀告道朝廷派来宣旨的天使来了,此外.....坤兴公主,被送来了,皇上的意思是让坤兴公主在这边读小学......”
肖图白笑了笑道走,去看看我的小公主!”
坤兴公主被赐婚给肖图白,虽然是朝中臣子们的毒计。以祖宗规矩,一旦成为驸马,一切的官职都要卸任,等于判处“结束政治生命”的资格。而八岁的坤兴公主,要到十六岁才会与肖图白完婚,给肖图白判了一个“缓刑”。
肖图白对于这些阴谋,仅仅是当做猴戏!
世界上,道理永远讲不过拳头的,而拥有生产力作为支撑的拳头,往往是最强的拳头。肖图白代表17世纪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并且依仗生产力作为基础,建设强大的军队。军队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迅速的强盛起来。
此时是千年不遇的天灾,同样是千年不遇的机遇——从脆弱小农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机遇。
大变局中,祖宗规矩都是用来打破的!如果不打破哪些祖宗规矩,如何能谋取数千年大变局?(.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